缸缸洼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177
颗粒名称: 缸缸洼遗址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9
页码: 218-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缸缸洼遗址的概况、价值、以及缸缸娃和火石娘的传说。
关键词: 金塔县 遗址 缸缸洼

内容

概况缸缸洼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沙漠腹地,遗址西部为风蚀台地,沟壑遍布,四周灌丛沙丘环绕。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总体分布呈椭圆形。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的村落遗址,文化类型以四坝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马厂类型和齐家类型的遗物。
  遗址由窑址、冶铜址、墓葬群构成。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梁上夹砂红陶片堆积覆盖层厚度在0.3米~0.9米之间。
  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4座,占地2700平方米。1号窑长宽各1米;2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3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葬。
  东部风蚀台地上有直径15米的冶铜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
  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地表采集有夹砂彩陶残片等标本。出土的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纹饰。如出土的一件双耳彩陶罐,双耳,鼓腹,小平底,高11厘米,口径12.7厘米,腹经14厘米,纹饰为两层,颈部饰菱格纹,罐体饰斜角纹,属四坝文化类型遗物。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如出土的一件双孔石刀,呈半月形,长11厘米,宽5.3厘米。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
  缸缸洼遗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为研究河西地区史前考古文化谱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佐证。
  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看,其文化类型呈现出多样性。既有马厂类型的紫红色陶衣施黑彩的彩陶盆,又有齐家文化类型的细泥薄壁蛋壳陶、蓝纹彩陶片,更多的则是四坝文化类型的夹砂素面陶、三角纹、网格纹彩陶器。根据考古结果,马厂类型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马厂类型结束后,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这一支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两支文化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四坝文化是在河西走廊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其分布范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四坝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齐家文化较接近,说明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从年代上看,四坝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3900—36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略晚于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说明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四坝文化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这与河西地区的土质有相当大的关系。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器物,有的造型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埙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彩陶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比例较大,如火烧沟墓地彩陶超过半数以上,黑彩居多,虹彩偏少,色彩浓重,有凸起感,既有烧窑前绘制的,又有出窑后绘制的。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从以上分析说明,马厂类型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是新时期时代晚期至青铜时期甘肃河西的主要文化类型,从地域分布上看,由东向西渐进,并有部分交叉;从年代上看,既由远及近演变,又有交叉重复现象。这些文化类型均在酒泉境内的缸缸洼所处胡黑河流域交汇融合,这说明这一地区是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区。
  为研究该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料。
  一是制陶业。在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并发现了陶窑遗址,这说明这一地区的手工制陶业已有了一定规模。从该遗址发现的大量红陶和彩陶器看,大多为手工制作;二是手工制造业。在该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佩带的骨珠、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还有出土的大量磨制和打制精美的石器,如石刀、石斧、石镰和磨制加工的玉器、骨器等,说明古人的手工制造业已很发达;三是手工纺织业。从出土的纺轮和骨针看,该地区的手工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四是手工酿酒业。从出土的酒器说明,这一时期已出现了酿酒业。为研究该地区农牧业的起源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方面:该遗址中出土了锄、刀、斧、镰、锤等农具,这些农具大多数是石制器具,有磨制较精细的镰刀(单孔,双孔均有),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有较大进步。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有相当发展的标志。2011年兰州大学在该遗址采集的样本中发现有碳化的粟粒,碳14测定的结果为距今4100年左右,这说明在当时该地区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种植业。牧业方面: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兽骨,这说明当时该地区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而且是最主要的经济门类。
  为研究青铜冶炼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线索。
  该遗址内发现的青铜冶炼遗址和大量的铜矿石和碎铜块,2012年,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测定结果,发现含有砷,时代在距今4000年左右,其时代比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器早,因此,这一地区也是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这为研究中国的青铜文化萌芽和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西方的冶炼、制造和铸造成型等生产技术传入中原地区提供了研究线索。
  为研究青铜时期的艺术提供了依据。
  一是彩陶艺术。艺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源于人类辛勤的劳动实践。甘肃彩陶自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四坝、辛店、沙井、火烧沟、骟马等青铜文化的余晖,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整整5000多年的沧桑岁月,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它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为我们探索研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彩陶上那绚丽多彩的图案和丰富的造型,在史前既美化了生活,反映了人们的自然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思想意识,亦使之成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古代彩陶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艺术序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物制作细腻,形象逼真,体现了远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彩陶器质地较多,造型优美,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二是音乐艺术。远古洪荒之时,我们的祖先在狩猎耕作的闲暇时光里,总是要把生产进程中的艰辛、挫折、困难、胜利,生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劳动历程中的太多太多的感受,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抒发和表达出来,将狩猎时的追杀与搏击,耕作时的努力与满足,以歌舞的形式加以讴歌、肯定,借以再现、总结、回味和感悟生产生活经历,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于是,古朴纯真而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始音乐和舞蹈产生了。而埙是当时最重要、最具表现力的吹奏乐器。该遗址内出土的陶埙,埙体呈鱼形,以交叉的双条黑线修饰表面,装饰简约,形体美观,张开的鱼嘴是吹孔,埙体上有3个音孔,能吹宫、角、徵、羽4个骨干音,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了以宫、羽为主的四音阶调式,陶埙已经发展成了相当规范的乐器,音乐的表现力已大大增强。
  三是饰品艺术。该遗址内出土的玉、骨、石、海贝、兽牙等各种材料的饰品,丰富多彩,这说明古人已有了美的观念,开始了对美的追求。
  缸缸娃和火石娘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弱水河畔一个叫会水的地方,有两个小村庄,分别叫缸缸洼和火石梁。缸缸洼村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当地人主要以生产俗称缸缸的陶罐为生,故名;火石梁村因村子西边有一道红色沙砾石堆筑的石梁而得名。两村相距大约有10来里路。
  初春的一天早晨,两个孩子分别在两个村子里降生了。缸缸洼村出生的是个男孩,其父就以村名给他起名为缸缸娃;火石梁村出生的是个女孩,其父就给她起名为火石娘。
  在缸缸娃和火石娘小的时候,就听他们的父母讲他们的祖先原先生活在祁连山一带,以游牧为生。后来,由于生活的需要,他们顺黑河游牧来到了会水。发现这里是多条河流交汇之地,并有一大片天然湖泊,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实为放牧之佳地,生活之福地,他们就定居在了这里,在以牧业生产为主的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制陶业成了主要的产业。缸缸娃和火石娘的父亲就是制陶能手,他们生产的陶器就以自己的儿女命名。刚开始,他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自用,后来随着生产量的增加,他们将剩余的陶器向周围群众出售。由于他们两家生产的陶器做工精细,质地优良,纹饰华丽,色泽鲜艳,一时名气大振,酒泉、张掖和居延地区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几年后就发展成了两个较大的制陶手工作坊。为了竞争,两家的父母也暗暗较上了劲,使尽浑身解数,力争上游。并为此结下了冤仇。
  随着时间的推移,缸缸娃和火石娘逐渐长大。缸缸娃稳重、沉健,火石娘人如其名,泼辣、大方。他们在自己父母的熏陶下,也成了制陶好手。缸缸娃制作的陶器器型美观、大方,纹饰以三角纹、网格纹、线纹等为主;火石娘制作的陶器器型新颖、独特,纹饰以线纹、鱼纹、复合菱形纹为主,纹饰复杂、多样,华丽精细。他们心地善良,善于帮助别人,在当地口碑很好。他们都被对方的优良品德和高超的手艺所深深吸引,希望有一天能够相见,切磋技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会水海边相遇了,两人一见钟情,谈得十分投机,他们相爱了。
  当双方的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坚决反对。一对有情人只能苦苦相思,偷偷相见。
  数月后,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他带来了许多青铜器。当地人一下子被青铜器美观的造型,精美的花纹以及坚固的性能所吸引,没几天就被抢购一空。这位年轻人其实是一位青铜冶炼高手,他早就听说会水一带的北山里有铜矿石,就产生了开采铜矿石在本地冶炼加工青铜器的想法,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他首先找到了缸缸娃家,把这一想法和缸缸娃的父亲谈了,缸缸娃的父亲不想冒这个风险,拒绝了。他又来到了火石娘家,火石娘的父亲听说后,也很犹豫,就把年轻人的想法和妻子及女儿谈了,火石娘听说后大力支持。就这样火石娘的父亲就下定了冶炼青铜的思想。
  年轻人和火石娘的父亲就进入北山寻找铜矿,在当地烧炭人的指引下,他们在一处山沟内发现了铜矿石。火石娘的父亲回村找来了数十个村民,在发现铜矿石的地方磨制石器,并用磨制好的石器开挖矿坑。不久,就挖出了数吨铜矿石。
  矿石拉回后,火石娘的父亲在年轻人的指导下修建了窑炉。初秋的一天早上,火石娘家的窑炉要开窑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附近村庄的人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缸缸娃也背过父母悄悄来观看。只见一会儿火红的炉膛就把青铜烧成了水,年轻人用事先磨制加工好的石勺把青铜水浇注在模具内,数小时后,当取下磨具后,一匹高35厘米,长34厘米的铜立马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现场一下子沸腾了。只见马昂首站立,两耳前立,两眼凸圆直视前方,迥然有神,呈现出静态的力感,给人一种养精蓄锐之后急待出征的迫切感。现场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数月后火石娘家的青铜器名震一方。
  缸缸娃家的陶器渐渐的使用的人越来越少,两家的冤仇越结越深。
  年轻人在火石娘家的数月中,通过与火石娘的接触,被火石娘的美丽大方深深吸引,悄悄爱上了火石娘。直到有一天他向火石娘吐露了心声,姑娘委婉地拒绝了他的求爱。年轻人觉得火石娘一家已完全掌握了冶铜术,他的使命也已完成,就悄悄离开了火石娘家。
  年轻人一走,火石娘家一下子缺了人手,缸缸娃听说后,悄悄来到了火石娘家。火石娘的父母也已喜欢上小伙子的稳重、质朴。火石娘提出让缸缸娃到他家来帮忙。缸缸娃心想自己家的制陶作坊生产量已很少了,父母亲和自己的弟弟已完全可以打理,到火石娘家既能学到青铜冶炼术,又能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何乐而不为,但就怕过不了父母这一关。当缸缸娃回到家提出到火石娘家帮忙的想法后,他的父母坚决不答应,说如果他执意要去,他们就不认他这个儿子。缸缸娃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心想技术学会后再说,终究有一天父母会想通的。
  就这样缸缸娃来到了火石娘家。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学会了冶铜技术。在缸缸娃和火石娘的打理下,一年后他们的青铜冶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青铜器不但销售到周边地区,而且远销到了河西走廊一带。
  经过一年来的共同生产,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也已瓜熟蒂落。火石娘的父母也早已承认了这个准女婿。
  缸缸娃回到了家。他提出在自己家也搞一个青铜冶炼作坊,他的父母也早有此想法,只不过不好开口罢了。缸缸娃觉得时机已成熟,就提出了他和火石娘的婚事。其实经过一年的时间,父母亲也早已想开了,何况火石娘的泼辣能干他们也早已喜欢上了。
  就这样,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时间不久,缸缸娃家的青铜冶炼厂也已建成。数年后会水一带拥有了两座规模较大的青铜冶炼作坊。他们的青铜器也远销到了中原地区。
  缸缸洼随想
  先民的足迹
  踏出一片洼地
  燃烧的炉膛
  孕育着原始文明
  当缕缕炊烟升起时
  文化的种子已植入这方土地
  石刀石斧种下的
  是文明的火种
  骨针骨锥缝制的
  是原始的审美
  陶埙陶管吹奏的
  是心灵的音符
  牧歌远去
  眼前,沙丘遍地
  厚厚的灰烬涅埋了那时的艰辛
  残破的陶片传说着昔日的繁华
  脚下的遗物
  是时代车轮碾过的痕迹
  小草并未枯萎
  在现代文明中焕发生机
  我站在沙丘上
  一任秋风解读,思绪潮起潮落
  突然明白
  这漫漫黄沙下沉睡的
  不是荒芜,而是繁华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