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长城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151
颗粒名称:
长城遗址
分类号:
K878.3
页数:
74
页码:
110-183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金塔县境内的长城遗址和古代烽台,包括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金塔境内长城一览表、金塔县的古代烽台等。同时,文章还描述了踏访古长城和烽火台遐想等经历和感受。这些遗址和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城遗址
金塔县
内容
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
金塔县,酒泉市辖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四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汉长城北部塞和明长城鸳鸯池至镇夷东段,总长度约为336千米。长城沿线尚存城障遗址15座,烽燧100余座,其中较完整的烽燧近30座。
长城修建史
汉长城修建史
汉武帝时期,为保障河西走廊安全、防范匈奴南下骚扰,中央政府在包括金塔在内的酒泉一带,修筑起长城防御体系。据调查,现金塔境内保存有3道长城防御体系,依次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总长约312千米。
境内汉长城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为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同年,西汉王朝派遣18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至酒泉一段。《汉书·张骞传》亦详载此事,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之后的事。大约十多年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史记·大宛列传》:“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事在元封五年(前106年),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同年或稍后。但据调查,汉长城到张掖市高台县境内的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过黑河直接向西,而是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处过黑河后,沿北山盆地边缘先向南(西部塞),在营盘城南折向西直至玉门(北部塞)。这段长城应该就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由于居延地处军事要冲,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遂重新起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南抵祁连山北麓,后又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形的掎角之势。《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遮虏障。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金塔县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
明长城修建史
明朝政府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后期的鞑靼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扰乱,先后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和高台、酒泉交界处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
城”(时称边墙)35千米,“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嘉靖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千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米~5米,带巡墙,底宽2.7米~3.3米,顶宽1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即金塔境内)的边壕。
长城分布
汉长城分布
金塔境内长城分别从县境东部和中部贯穿而过,东部塞和西部塞沿黑河两岸分布,北部塞沿北山山脉分布,介于东经98°03′~99°57′,北纬39°52′~40°41′之间。
金塔境内汉长城根据走向分为三支,分别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东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自高台县进入鼎新镇双树村,起于鼎新镇双树村南19.0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兔儿堡,由东南向西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南的辽草湾、大茨湾、芨芨村西南、骡马湖后,又向东北先后经过鼎新镇上元村西南、东明村东、友好村、航天镇焦家湖、永联村东北、东岔村东、红柳坑、马莲井、毛城南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遗址。西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起于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9.31千米处的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沿黑河西岸,穿过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5.21千米处的黄毛土沟后,拐向西南,经航天镇大湾村西、二杰村西、天仓村东北,止于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北部塞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起于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经航天镇营盘村西、大庄子乡双新村东北、古城乡下东沟村西北、西坝乡西移村北后,穿过沙枣园子自然保护区、芦草井和金塔与玉门交界的沙漠后进入玉门境内。
本次调查登录的烽火台主要分为四路,一路沿东部塞分布,一路沿西部塞分布,一路沿北部塞分布,另一路,从肩水金关向北,沿黑河东岸分布,一直延伸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
明长城分布
明长城甘肃段主线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永登、西固、皋兰、安宁,抵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金塔境内明长城的具体线路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2千米处金塔夹山南麓的杨家井烽火台起,由西南向东北穿过金塔——石泉子公路,止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
长城遗存
汉长城遗存
金塔境内汉长城墙体85段,共计261206.5米,其中较为完好的约80000米;壕堑23段,共计44884千米;关堡13座,烽火台83座,其中较为完好的12座。
墙体墩墩山长城段。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和大庄子乡双新村北面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随山势起伏而建,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23千米。该段墙体呈断续分布状,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因风雨侵蚀及山洪冲刷,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5.3米~14米,残高0.2米~2.7米不等。瓦窑长城段。位于古城乡下东沟村北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墙体随山势起伏而建,痕迹清晰可见,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8千米,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3.5米~11米,残高0.2米~2..2米不等。芦草井长城段。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54千米处的沙漠腹地中,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12千米。中间有许多段被流沙掩埋或风沙侵蚀消失。该墙体为沙土夹红柳根、梭梭木分层叠筑而成。墙体酥碱坍塌严重,两侧形成斜坡面,残存墙体两侧沙土淤积较多,墙体剖面部分呈丘状、梯形、三角形等,底宽3米~12.2米,顶宽1.1
米~3.1米,残高0.5米~2.5米不等。天仓长城段。位于航天镇天仓村西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痕迹清晰可见。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长约24千米。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建筑方法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因风雨侵蚀及洪水冲刷,墙体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坍塌形成斜坡面,底宽6米~12米,残高0.2米~1.5米不等。东光长城段。该段长城由南向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芨芨村、上元村、东明村、友好村、航天镇永联村、东光村、东岔村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总长约40千米。该段墙体用砂砾石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和盐碱地之上,痕迹清晰可见。因自然破坏和人为开垦农田损毁,形成多处豁口,残存墙体因风雨侵蚀、风化,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5.7米~14米,残高0.3米~1.1米不等。沙枣园子壕堑段。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40千米处的洪积扇软戈壁、砾石丘陵之上,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总长约24千米。该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南北垄为壕内挖出的土与砾石、红柳垒筑而成。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壕堑深0.3米~1米。因山洪冲刷,壕堑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形成多处豁口,残存壕堑内有沙土淤积。
关堡 肩水金关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27.15千米黑河东岸的砾石戈壁滩上,遗址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1座。坞院西南角残存烽火台及其围墙(墩院)。其他建筑形制和面积不清。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出土的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之多。发掘其他实物1311件,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地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11千米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西距黑河70米,北距肩水金关遗址500米,整体保存一般。该遗址由障城和坞院两部分组成,其中障城建于一夯土台基上,保存相对较好,平面呈正方形,22米见方。西墙正中开一门洞,四周障墙均为黄土版筑而成,夯层厚0.2米。障外有早、晚期坞院残迹。东大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26.8千米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西距黑河200米,由堡、瓮城、罗城组成。堡的平面呈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5米。墙体为夯土版筑,残高7米。城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遗迹。堡门外东侧有瓮城,瓮城外有罗城三重环围。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纪年简集中在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2年)之间,最晚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前11年)。同时,出土器物约350件,有木器、竹器、葫芦器、芦草编制的器物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残件、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还有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1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西大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大湾村西北14.5千米处的黑河西岸,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80米。墙体为黏土夯筑而成,受雨水风沙侵蚀及黑河河水冲刷,东墙南部1/4部分墙体已坍塌无存,仅存87米部分。南墙东部3/4部分墙体坍塌无存,仅存63米部分。西、北墙均有豁口,墙体内侧有坍塌堆积形成的斜坡。墙体最高处8米,最低处残存3米。银盘大墩堡。坐落在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2.22千米处的残丘地上,整体保存一般,东西长30.5米,南北宽21.1米,平面呈矩形。堡由堡院及角墩和积薪堆组成,墙体早期为土坯砌筑,晚期为夯土版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堡内建筑全部坍塌,堡北部有8间房屋址,并有大量的灰堆。因受风雨侵蚀,部分夯土墙体被破坏,最高处残存7.6米,最低处3.7米。石营堡遗址。坐落在西坝乡西移村东北5.45千米处的黑石山包上,整体保存一般,东西长31米,南北宽24.1米,平面呈矩形。南墙正中开一门。墙体为片石、红柳筋、夯土、土坯分层叠筑而成。受雨水风沙侵蚀,部分墙体坍塌呈豁口状,最高处残存8.9米,最低处为2.8米。营盘堡遗址。坐落在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的黑河西岸一片风蚀台地上,堡平面呈方形,边长80米。墙体为夯土版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夯层厚0.08米~0.13米。堡坐北向南,南墙的正中开有一门,门的前方有矩尺型曲臂(回门),在堡的四个墙角处各有角墩一座,东墙、西墙、北墙中部各有马面一座。受雨水风沙侵袭,大部分夯土版筑的墙体被破坏。
烽燧腰墩子烽燧。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3.7千米处的砾石山之上,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4.2米,东西3.8米,残高5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整体为黄土夯筑、顶部有部分土坯砌筑。因长期受风雨侵蚀、风化,台体四壁均有酥碱;南壁顶部、中低部位均有豁口,台体贯通裂缝一条。廿里小墩烽燧。修筑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9.6千米处的砾石戈壁滩之上,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4.1米,南北4.7米,残高4.2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台体土坯砌筑,因风雨侵蚀、风化坍塌严重,整体保存状况一般。下五分敌台。修筑于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南3.8千米处的高10米的黑色砾石山顶之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4.8米,南北12.2米,残高3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台体为砾石、土坯垒筑。因风雨侵蚀、四壁均酥碱坍塌严重,形成斜坡,整体保存状况较差。沙河墩烽火台。修筑于航天镇大湾村5组东北6.4千米处的黑河西岸的丘陵之上,平面呈矩形,南北5.5米,东西5米,残高8.5米。剖面呈梯形,台体土坯砌筑,因风雨侵蚀、四壁均酥碱坍塌,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双岔敌台。修筑于航天镇大湾村5组东北10.6千米处的一风蚀台地之上,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尖簇形,台体垡子砌筑,因风雨侵蚀、风化坍塌严重,整体保存状况较差。
明长城遗存
金塔境内明长城遗迹总长15.7千米,沿线有长城墙体1.6千米,壕堑14.1千米,城障1座,烽火台6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辨,烽燧保存较好。杨家井长城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5.5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东西向并行,全长1620.8米。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截面呈梯形,基宽3米,顶宽1.7米,残高2米,夯层0.13米~0.18米。半节红壕堑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6.6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南距“金石”公路15米,由东南向西北走向,全长3762.7米,壕沟上宽下窄,截面略呈梯形,底宽5.7米~6米,上宽8.8米~10米,南北土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形成,基宽4.9米~6.9米,顶宽3.2米~3.8米,残高0.5米~0.7米。半节红烽火台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5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台体建于自然形成的砂砾石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红土夯筑,夯层0.21米~0.23米。东西基宽9米,上宽4.3米,南北基宽9.8米,上宽5.2米,残高4.4米。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有6座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
长城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
金塔境内汉长城地处金塔盆地,属马鬃山——阿拉善地台边缘拗陷带及营盘堡——金塔断褶带、弱水断裂带,堆积了千余米的石炭系、二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仅第四系地层就堆积了400米厚的洪积、冲积、湖积的砂砾石,砂和黏质砂土、黏土等。长城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地貌景观为洪积、冲积平原和丘陵山区。土壤为沙质土壤。明长城地处金塔盆地东南边缘,地貌为洪积扇冲积平原及戈壁荒漠。北面为夹山子边缘的沙砾戈壁,南面为灌丛沙滩,周围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沟壑纵横,荒漠流沙侵入较为严重。
该区域属温带干旱气候,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59.9毫米,蒸发量为2538毫米,干热风和风沙为主要灾害性天气。
区域内植被脆弱,主要有白刺、红柳、骆驼刺、锁阳等沙生碱性植物。野生动物有蜥蜴、黄鸭、蛇、野兔等。
长城沿线有鸳鸯灌区北大河水系和黑河河道。鸳鸯灌区地表水主要有鸳鸯池、解放村两水库拦蓄讨赖河冬春季余水;地下水是地表水资源通过
水库、河道、渠系、农田灌溉的入渗补给,是地表水资源的直接转化,二次利用。黑河灌区地表水主要有黑河主河道来水和小型水库季节性蓄水;地下水主要是黑河河道来水下渗补给,地表水9000万立方米,地下水1600万立方米。
长城沿线居民较少,零星分布有居民点,常住人口5000人左右。长城沿线零星分布有农田,种植有棉花、小麦、玉米、葵花、辣椒等农作物。
汉长城北部塞墙体沿线有呈东西走向的戈壁便道;西部塞沿线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鼎新——天仓的公路;东部塞南段沿线有呈南北走向的鼎新—芨芨的公路;东部塞北段沿线有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酒(泉)——航(天城)公路,公路西侧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铁路。明长城沿线有金(塔)——石(泉子)公路西北向东南走向穿过。
长城沿途为荒漠戈壁、砾石丘陵、河道及水库等,该区域风沙大,地表较空旷,洪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分布较多,干旱荒漠为主要环境问题。
长城防御
金塔境内的长城,防御对象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防御对象不同。
汉长城主要是为“逐匈奴”而建。其目的:一是割断匈奴与河西走廊其他游牧民族的联系,削弱匈奴势力;二是维护丝绸之路,使通往西域的道路能安全畅通。汉长城——这条军事防御线,在西汉和东汉两个王朝变更时,对其经营与管理始终没有停止,长城维护着河西走廊地区的稳定与安全,终于将这片土地经营成为与中原地区有同样生活方式的农业经济生产区,迫使匈奴的主要部族西迁,彻底解决了匈奴自战国时代以来对农业经济生产区的威胁。
明长城是为防御蒙古、鞑靼、女真贵族等北方少数民族侵犯。明初,朱元璋立国时,元朝军队仅仅是击溃,大量的元朝败军逃回了大漠之北,虽然士气受到重挫,但是仍有着相当强的战斗力。由于明朝初年在军事上明显实力不足,与蒙古元朝余部经历了数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严峻的事实使得明王朝认识到,以他们当时的力量是难以消灭蒙元势力的。因此,朱元璋把缓解社会矛盾、恢复发展生产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的同时,在军事上他积极治边修筑长城、关隘,伺机向蒙元残余势力发动强大的攻势。
后来,经过几次征战,蒙元残余势力被瓦解,基本上奠定了边境的稳定局面。但是蒙古亦不刺部族的被迫西迁,却使甘肃的边防又再次吃紧。在弘治、正德年间(1488年前后),明王朝为了防止蒙古的侵扰,再次商议修筑边墙之事,并于1401年在北方设立“九边”,布重兵,分地防御。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今北京)后,又多次修筑长城,防御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明朝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国力衰落,内忧外患,强敌压境,明政府只能把加强北方边陲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国防措施去实施。对明朝来说,修筑长城、扩建城堡、加强纵深防御是防止北方游牧部族侵扰的唯一手段。所以明成祖以后的每一个皇帝都对修建长城保卫边陲极为重视。
布防体系
汉长城布防体系
汉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长城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从金塔县境内的长城分布走向看,东西两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秝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有墙体、壕堑、山险、河(湖)险等。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戌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每座烽燧都有戌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里外都能看到。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边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地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这一点在金塔境内的长城布防体系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金塔境内汉长城北部塞以北约5千米~10千米的金塔北山的多处制高点上都发现了汉代的烽燧,这正是瞭望报警烽燧。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金塔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障等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金塔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位于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铁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戌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金塔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明长城布防体系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型,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
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千米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壕沟在明长城防御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金塔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千米的壕沟。金塔境内的明长城墙体主要是夯土墙和壕榨。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里,卫城周长6里~9里,千户所城周长4公里~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里~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掎角之势,一旦有急,招之即来。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着,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东西大体相距约1.25千米左右。
烽火台是报警的通信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材草,报警的号炮、硫黄、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金塔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驻守军制
汉长城驻守军制
汉代长城,是随着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逐渐深化为巩固新拓西陲之地的守卫和开发而修筑的。它与河西四郡的设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汉代河西的郡县行政体系与长城的军事体系是相互依托又各成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县,而军事体系的构成是以都尉作为军事机构的执行长官。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候(驻地称障或官)、候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候、千人、司马等。候官的属吏有候丞、瑑令史、尉史等。候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据出土居延汉简考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都尉府辖3塞,下设4候官,约15部、127燧、1关。其中肩水候官的人数,据地湾城出土汉简说明,燧长40名,再加候长下属的士吏、候吏等,在50名以上,每燧若以3卒计,共120人左右。
据史料记载,金塔境内的汉长城只是汉塞的一部分,分属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北部都尉驻守会水县北境西段边塞,治北部障。东部都尉驻守会水县东,治东部障,其辖区大致是西接北部都尉北塞,东与张掖郡肩水侯官相连。
明长城驻守军制
明代在长城沿线部署有九大军事重镇,每镇的兵员达10万以上。每镇之下分若干个路,各路的兵员视长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几千人至几万人不等。路城,是“路”统领官的驻地,路的指挥官一般由守备担任。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关城,关城实际上是一个据点,既要控制某个关口的出入情况,还要负责关城一带的长城防务。小关城兵员有数十人至数百人,派千总把守。大的关城兵员人数有数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各级指挥官所分别居住的镇城、路城、关城等是紧连着长城的,而有的则是与地方上的州、府、郡、县城合而为一,均离长城不远,一旦有紧急军务,便于调遣出动。据记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甘肃镇的兵员在11万人左右。照此算来,明朝政府仅在长城沿线就陈兵百万之众,可见其对长城防务的重视程度。每个军事重镇实际上就是一个战区,平时由各镇的最高指挥官总兵指挥守卫长城,战时哪里吃紧就调遣军队增援哪里。
明长城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
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长城战事
据可查史料记载,发生在金塔境内或与金塔境内的长城有关的战事主要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夏,第二次河西之战。自汉武帝元狩二年春,汉军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为保证作战突然性,稍事休整,于同年夏,发起第二次河西(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之战。以骠骑将军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分两路进击河西匈奴。以郎中令李广、卫尉张骞率部出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为次要出击方向,牵制左贤王。霍去病率精骑渡黄河后,沿沙漠南缘,向西北迂回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又转向西南,沿弱水(今黑河)途径今金塔县境东部转向西南至小月氏(今甘肃敦煌市南湖镇旧关遗址西南),又转向东,至祁连山(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部,酒泉市南),大破酋涂王。然后经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乌盩山(今甘肃乌鞘岭)而回到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前后降俘6500人,其中包括单桓王、稽沮王、呼于屠王,酋涂王及五王母、单于阏氏和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斩遫汉王等3.2万余级。
李陵兵败遮虏障。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汉飞将军李广之孙。《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认为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命他带领丹阳和楚地人五千,在酒泉(据有关史料记载,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境内黑河西岸的营盘城遗址就是李陵的驻扎教习之地)、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同时命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巡回观察匈奴动静,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休息士卒。于是,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停下扎营。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将李陵的部队包围。两军追赶厮杀数日,李凌终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
两晋太元十二年十二月,凉州饥荒,死者过半,吕光部下有的乘机叛变。吕光自率3万骑兵攻克彭晃张掖城,杀彭晃。随后利用王穆的内部矛盾,率2万骑兵进攻酒泉,夺取酒泉后再进驻凉兴(今甘肃瓜州)。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春,征西将军冯胜率师至兰州,次至酒泉(包括金塔),再至瓜州(今甘肃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多次击败鞑靼。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冬,鞑靼兵入镇夷所(今金塔县东南),指挥刘经战亡。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夏,俺答汗部入侵肃州(今甘肃酒泉),甘肃总兵刘承业抵抗,两战全胜。
长城构筑方法及保存状况
汉长城构筑方法及保存状况
金塔境内汉长城的建筑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材质上,就地取材,分别存在沙土或沙土夹杂红柳、芦苇、沙砾等形式,也存在利用自然地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以筑墙、挖壕堑和自然地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通过调查境内汉长城从形式上看,包括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
在金塔境内的汉长城有效地控制了适于人类生活的戈壁绿洲,蜿蜒绵恒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据史料记载,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版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
单从金塔县境内汉长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多种形式,以砂石土堆筑的居多。如在金塔县西坝乡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砂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砂石土,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厘米~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在金塔与玉门交接的一段则完全用梭梭木、红柳枝条等叠垒而成。在北山一带,部分地段则利用山中的块石垒起而填以砂石土。在北山边缘和黑河沿岸的平原地带则用就地砂砾石堆筑而成。
壕堑的建筑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就地掘壕两侧筑垄而成。河险和湖险则是充分利用自然天险河流和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烽火台(敌台)的建筑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夯土版筑、土坯砌筑、黄土夯筑夹土坯砌筑和块石、砂石土、黄土堆筑(垒筑)等多种方式,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如境内的廿里小墩烽燧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的;腰墩子烽燧则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的;在黑河沿岸则发现了几座用就地砾石堆筑而成的烽燧;在长城外围的山头上则发现了3座用天然石块垒筑成的烽燧。关堡的建筑方式均为夯土版筑,有的中间夹有栣木。
总体而言,金塔境内汉长城资源保存较差。长城墙体因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踩踏、机动车辗压及牲畜活动酥碱坍塌严重,整体保存较差。壕堑也因风沙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踩踏、机动车辗压及牲畜活动,壕沟被沙土填埋,土垄坍塌,但整体遗迹清晰可辨,大部分保存一般。墙体和壕堑部分地段因山洪冲刷消失,形成豁口。个别地段因人为开荒和生产建设被破坏。境内的单体建筑,绝大多数因风沙侵蚀、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损毁严重,仅存残基,高在0.1米~9.3米之间。关堡保存一般,基本上遗迹都很清晰,城垣清晰可见。
墙体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洪水冲刷、河流改道、沙漠化、干湿冻融、地震。人为因素主要有人为踩踏、开垦耕地、修建道路、机动车辗压和牲畜活动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单体建筑大都保存较差或差,破坏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其中又以风雨侵蚀为主,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踩踏和盗挖。单体建筑局部存在病害主要是返潮、酥碱和飞鸟筑穴。
关堡整体保存较差。破坏因素则以自然因素为主,其中以风雨侵蚀现象尤为突出。人为因素则是修路、取土、人为踩踏和车辆辗压等。
明长城构筑方法
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从形制上,明长城墙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有与墙体共同设防,也有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可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每隔5000米左右设一烽燧。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米~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壕沟是就地掘壕,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两侧培筑土垣。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均为夯土版筑,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上小下大,剖面呈梯形,底边长7米~12米,高5米~12米。
长城考古调查
金塔境内的长城考古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初,至今大的考古调查工作共进行了8次。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遗址尤其是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考察,发掘获得850枚汉简。
1972年至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掘得简牍11577枚,遗物1311件。
1981年和198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对金塔县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并于1986年9至10月对地湾城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侯官所在地。
1987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由于条件所限,本次调查只调查了部分长城段和关堡、烽燧遗址,资料很不全面。
从2003年至2007年7月,甘肃省西北师大敦煌考古研究所李并成教授一行及甘肃省长城普查队,对金塔县境内的汉明长城进行了普查。
2007年甘肃省明长城调查队对金塔县境内的明长城进行了全面调查,查清县境内共有明长城15.7千米,沿线有长城墙体1.6千米,壕堑14.1千米,城障1座,烽火台6座。2009年又对明长城独立烽火台进行了调查。
2009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部分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新发现有墙体遗迹的长城遗址约30千米,沿线新发现烽火台12座,城障1座。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转发播报。
2010年,在全省开展的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金塔县成立了第四调查组,对金塔境内的汉长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彻底摸清了金塔境内汉明长城的家底。据调查,金塔境内汉、明两代长城总长度约320千米,其中,汉代长城总长度305千米,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其中,汉代长城墙体86段,壕堑29段,关堡15座,单体建筑117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6处。明长城一线共有烽火台6座,壕堑6段,墙体1段。长城长18.59千米,城障1座,另外沿黑河两岸及北山山脉还有一条烽火台线有单体建筑26座。境内明长城、壕堑、烽火台和部分墙体、城障并行。通过以上8次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金塔境内的长城、烽燧、关堡遗址,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长城研究、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城风物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1986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甘肃居延考古队和甘肃省考古所先后三次对居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居延汉简30000余枚,其中在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出土居延汉简17000余枚。并在肩水金关出土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实物1300余件。此外,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工作期间,调查队在长城沿线、关堡和烽燧周边采集了大量的陶片、瓷片、长城建筑材料及汉木梳、陶渔网坠、汉麻鞋、草编用具及糜子等粮食标本,为研究汉长城历史提供了大量实物依据。
长城保护
金塔县境内汉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总体有县文化体育局负责,县文物局具体管理。近年来,金塔县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管理网络,明确了保护责任,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早期长城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干部考核。并健全了群众性保护组织,聘请了70名业余文物保护员加强日常管护。实行“乡镇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参与、文保员日常巡查、博物馆职工包乡挂点、文体局重点抽查、县政府大检查”的办法切实加强早期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健全了记录档案,落实了保护经费,基本实现了“四有”。
1981年9月10日,金塔境内汉长城及其沿线关堡和单体建筑与全省其他汉长城及其沿线关堡和单体建筑被甘肃省人民政府以“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以“长城”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13日,根据金塔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金塔县境内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的通知,金塔境内的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长城线以现有墙基外侧为准向两边扩延3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在现有墙体的两端,以墙基为界向外扩延2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烽火台基座底边向四周扩延3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长城沿线的城障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城障基座底边向四周扩延3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建立了部分长城记录档案,现由金塔县文物局管理。
近年来,金塔县十分重视对境内汉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对部分关堡、烽燧和墙体实施了加固维修和本体保护。1999年申请省文物局投资100万元修建大湾城防洪工程,修建防洪堤470米,并在西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树立了保护标志。为了加强对居延遗址(金塔部分)的保护,2005年金塔县文体局向省文物局申报立项加固维修,2007年底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加固维修,工程预算497万元。2008年、2009年、2011年先后分3期共投资310万元完成了肩水金关、地湾城和东大湾城、西大湾城的加固维修。主要工程项目为:遗址表面PS喷洒渗透防风化加固、裂隙PS注浆加固、墙体悬空面或坍塌区的加固、顶面冲沟加固,并在肩水金关四周设置了防护围栏。2009年又在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四周埋压了保护界桩。2011年金塔县博物馆又对沙枣园子一带的12千米汉长城和保存较好的银盘大墩堡和廿里小墩烽火台四周用铁丝网进行了保护。
金塔汉长城“之最”
单县里程最长 通过调查查明,金塔县境内共有汉长城306.78千米,其中墙体152.72千米、壕堑44.85千米、河险、沼泽险109.21千米,为甘
肃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线路最多 调查查明,金塔境内共有三条汉长城线路,其中东线长城从与高台交界的兔儿堡起,沿黑河一直向北延伸至肩水金关,总长112.31千米;西线长城从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起沿黑河向南延伸至营盘堡,总长63.62千米;北线长城从营盘堡起沿北山边缘向西延伸至与玉门交接的芦草井西长城,总长130.85千米。同时在长城沿线还发现了几处复线和向外延伸的叉线。由于金塔独特的地理结构,汉长城在金塔境内的走向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根据地形蜿蜒而行,充分贯彻了“因地制宜”的思路。其线路之复杂实属罕见。
建筑方式最复杂 通过调查金塔境内的汉长城从形式上看,有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的,有砂砾石堆筑的,有砂砾石夹红柳垒筑的。烽火台的建筑也是多种多样,有黏土夯筑的,有土坯砌筑的,有块石垒筑的,还有砂砾石堆筑的。可以说除夯土墙外,汉长城的其他建筑方式和类型均在金塔可以找到,真正称得上是“长城博物馆”。
金塔境内长城一览表
金塔境内汉、明长城墙体、壕堑、关堡、单体建筑和相关遗存较多,已在本人所著的《金塔长城》一书中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里仅将基本情况以表格形式列出,供大家参考。
金塔县的古代烽台
我们在酒泉预备到金塔县去考察,目的是为调查金塔西北的汉代烽燧遗址,必要时稍作发掘。驻在酒泉的肃丰渠工程管理处原素欣主任说有赴金塔的便车,四月二十六日由酒泉起程。我们请酒泉的专员公署先期通知金塔县政府,请其襄助。二十五日整理行装,预备次日出发。那天晚餐时专员公署的白德清秘书告诉我们说:“昨天金塔发生了严重的事变。由毛目开往酒泉的预备第七师的一个连长,经过金塔县城时,要县政府代为雇车。因为雇车不足额数,语言冲突。这连长竟开枪击射。阎县长身受两弹,已送到酒泉医治。师部已经派一营长,偕同专员公署人员前往金塔调查,希望考察团暂缓出发,等今晚的消息再做决定。”我们的一团高兴,好像被浇了冷水。没奈何,只好耐心等候消息。幸得在没有睡觉以前接到专署的通知,说那位闹事的连长已经开小差跑掉了,金塔现下安静如常。考察团可以照原定计划明天出发,我们都很高兴。
由酒泉到金塔,我们坐的是马拉的大车。为着渡河的方便,这些车的车轮特大,直径达一公尺八;为着防止翻车的危险,车厢虽小,不过一公尺来宽,车轴却很长,达二公尺许。车行很慢,但因此可以沿途欣赏风景,比较乘坐长途汽车好得多。前几天我们由兰州来酒泉,汽车行驶若飞。每天晚上止宿时,拍去满身的沙尘后,我们脑中对于沿途景物只剩有模糊不清的印象。如果碰到抛锚,那是更加倒霉了。反不若大车每天都可达到预定下宿的地方,从容不迫。大车出酒泉东门后,车子沿着渠边道而行。这时已经开渠闸放水进田,道旁沟渠也都是水。我们赶车的人是车行老板,临时代替伙计带车。不谙马性,不会控御。刚出郊外不远,大车的左轮便陷到路旁的河滩上,车子向左倾斜,几乎要翻车。我们吓得连忙从车上跳下来。先将行李箱子取下来,然后央求过路的村民帮忙,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车子拉出来。走不多远,又发生过一次。这次我们比较镇定,但是也费了大劲儿才拉出来。午间抵二十里马坊,下车休息,喝了两碗开水,吃了两块夹着枣子的馍馍。这一带有近代烽台的遗存,从这里经白家墩、腰墩到三墩庙,约五里有一大土墩,有的大墩旁边附有五座小墩。由三墩庙向东北行,过北大河至闇门似为明代边墙所开的门。这里边墙的遗迹很显著,由河的东岸越河而西。有些地方是两层几乎互相平行的边墙,相去数十步。这些版筑成的墙,有时夹杂一薄层小石子。沿边墙每隔若干丈便有一个土台,以便瞭望之用。车过大石岗后,沿途荒凉,不见农村。北大河的西岸是高低起伏的沙山。东岸是碱滩,向北望是紫色的夹山。我们坐得腻了,下车步行。碱滩表面一层结晶的白色盐渍土,践上去如踏雪而行,踏过处雪泥留脚痕。一会儿便到了夹山山脚。这山岩石嶙峋,不长草木,只见一片紫红色,几乎找不出一点青绿的影子,当地人称之为火焰山。又称这一段的北大河为通天河,大概是受了《西游记》小说的影响。夹山是由金塔到酒泉的一道屏障,在山脚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烽燧遗址。烽台虽已倾圮,但高度还达五公尺许,成正方形,边长约三公尺半,是用版筑的方法,泥土中间有芦苇和芨芨草,并且插入垂直的木桩以便支持。烽台的旁边用土墙圈一方场。土墙已倾圮得几乎和地面相平,但痕迹显明,每边长达五十六公尺。烽台恰可位在这方场的西北角上,这也许是明代的残存。由夹山峡入山,步行了好几里山路,豁然开朗,向北展开金塔县境的平原,县城附郭绿树成荫。县西却是一望无涯的沙碛。车子向西一转弯,便停在青山寺的鸳鸯池水利工作站。这里离金塔县城只有半天的路程。我们当晚便宿在工作站中。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鸳鸯池工地。据水利工作站的人员介绍,这一带因为雨量缺少,灌田的水是靠祁连山融化的雪水。金塔县位于北大河的下游,河中之水大部分被酒泉的农田占了先;流到金塔的水,又大部分渗入到沙土中,所以常遭旱荒。两县人民也为争水经常格斗不停。为解决争水矛盾,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受省政府的委托,在酒泉金塔交界的鸳鸯池筑一个蓄水坝,长百八十公尺,高二十八公尺,蓄水量为一千二百万立方公尺(米)。水大时贮蓄池中,等到水小时再逐渐放水,完成后可灌溉十万亩耕地。民国三十二年六月正式开工。我们去参观时,正在工程进行的高峰期,工人达四百人,此工程预定民国三十四年春可以完工。后来因经费关系,拖延到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才完工,举行放水典礼。全工程花了八十六万人工,可算是河西的一个巨大工程。筑坝的地方正是在夹山的西边,很是荒凉。附近没有人家,只有几座庙宇。主庙是青山寺全圣宫,此外有三皇宫、菩萨殿、三教殿、王母宫等,都是光绪年间所建的。但是这里的香火一定起源很早。在后山的王母宫后殿,我们看到两尊菩萨像,听说是由前山移来的。修眉高鼻,腰肢纤细,姿态很生动,是唐代的作风,决非近代物。水利工程站便设在庙中,这班年轻的工程师便在这荒山中建设起了这伟大的工程。
下午由鸳鸯池赴金塔县城。下山后,车子经过三十里的戈壁,沿途看见一座土墩,和一条东西横贯的边墙的遗迹。近县城时,始有农村。附郭的村庄多栽植树木。这里气候较酒泉为温暖,大概由于地势较低的缘故吧。我们这两天在黄沙碎石中间走路,现在看到绿叶成荫的白杨细柳,一片浓绿色,精神不觉一振。车子由南门进城,门额是“祁连绩懋”四字。车子停在县农会门前,这是水利工作站的城内办事处,我们便下榻其处。顾淦臣工程师详细地告诉我们前天这里所发生事变的经过。因为那件富于戏剧性的事变,地点便在这农会中,顾工程师也在场,躬逢其会。据说那天阎重义县长正在农会中开水利会议。那位连长因为雇车未足额,派特务长来交涉,要县长亲自到连长那儿解释。阎县长说等会议开过后便来,不知道那位特务长回去说了些什么话,一会儿连长便进来了,气势汹汹地责问县长。一语不合,便拿出手枪来射击。子弹从阎县长的下颌旁擦过去,却打穿了旁边的一位小学教员的手腕。会场秩序大乱,阎县长和顾工程师都躲进靠着墙壁的一张木床底下。那连长把枪向床下又发了几弹,才扬长而去。听说回去后叫部下的士兵携着枪冲进县政府去寻索,又派兵把守了城门。幸得县长受伤尚轻,已偷偷地被送往酒泉医治去了。连长知道事情闹大了,想叫士兵跟着他叛变,劫掠一番而散。但是士兵不敢答应,仍要开往酒泉报到。连长和特务长二人便只好私自逃跑了。我们到那开会的室中去,还可以看到地上的血渍和壁上的弹痕。
我们在金塔县城内住了三天。县城是乾隆五十年所筑,当时为王子庄州同的治所。民国二年才改设县治。城很小,周围仅四百三十丈,住民不过百来户。贯通南、北两门的是城内唯一的大街,旁边寥寥几间店铺。进城那天晚上,我们在北关的荣兴园进膳,是当地唯一的饭菜馆。第二天我们到县政府接洽,希望代雇车辆,并派员囊助工作,代购所需的粮食和应用物品。又借得民国二十三年邑人赵积寿(仁卿)等所修的《金塔县志》。这书未曾付梓,仅有抄本。赵先生仍健在,当地人称呼他为赵三爷。我们曾去拜访过他一次。城内的古迹不多。关岳庙有一明万历二十六年铸造的铁钟。山陕会馆所收的关帝庙中有好几座石碑,但却是清乾隆及以后几次重修时所立的。
城南五里许是金塔寺,俗称塔院寺。三十日是阴历四月初八,恰是庙会的日子。我们曾去瞧热闹。正殿于回乱时曾遭焚毁,光绪间重建。塔在殿后,是康熙年间金塔营游击孙一贵所建,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塔身作圆形,上光。塔座方形。殿中有雍正十年、乾隆七年及乾隆四十六年三座石碑。殿中有道士击鼓鸣铙,但进香者仅数十人。听说往年庙会比较热闹,有时还演戏酬神。寺后的园林中正值桃花盛开,娇艳动人。一同的向先生在花旁凝立着似有所感。我看见他那张连日旅行被阳光晒成紫红色的脸孔,和桃花相映成趣。我便拿出照相匣子出来,一面笑着说:“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向先生听见哈哈大笑,连忙躲开了,没有收入镜头。出殿门后,前面不远便有边墙的遗迹,似乎和我们前日由鸳鸯池来金塔中途所遇到的相连接。每隔四五里便有一个土墩。在殿附近的那一段,还有一个土筑的小碉堡,现仍有人守望。我们登碉堡向南一望,边墙外是戈壁,一片荒碛,直至紫色的夹山。戈壁上有近代的坟丘及墓碣,点缀其间。夹山的南面,屹立着雄伟的祁连山,积雪皑皑,恍若玉屏风。返首向北望,边墙以内,田畴开辟,村树蔚茂,枝梢微露出墙垣,魁星阁高耸其上。绿油油的浓荫中间,点缀着鲜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杏花,另是一个世界,恰和边墙外的荒凉成一鲜明对比。
五月一日,我们由县城出发北行去调查汉代的烽燧遗迹。县政府派了一个职员和一名警察随同我们一起去。车子由北关出城,沿户口坝渠北行。这天大风扬尘,终日不息,日光黯淡,远村如在雾中。午间在天生场打尖,傍晚抵三墩村,即下榻于村长的家中。行李安顿好后,我们便出来参观叫作三墩的那个土墩。这墩子高五六公尺,用一根垂下来的粗绳子作为梯子。我们握着绳子爬上去,举目四瞩,可惜今天风沙太大,视线不能及远。屏障似的北山和相去不及十里的二墩土台,都仅隐约可见。
第二天,晨间风静,我们骑驴子由三墩东北行,去参观二墩。所经过的地方,多是荒地。二墩是用夯土筑成,位于一小丘上,较四周略高。我们爬到墩顶上去瞭望,西面的三墩和东面的头墩,都相去仅十里许,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头墩的形制和其他二者相类,似乎都是近代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再向东行,决定向北越过北大河去看斯坦因氏所已发现过的汉代烽燧。由二墩北行,经过沙丘起伏的荒碛,约行十里,越过梧桐河,至十保。在李保长家中休息,用过点心后,继续北行。这时已过午刻,天气骤变,开始刮风,尘沙扑面。引路的村民主张回三墩去。我和向先生坚持依照原来计划越过北河到北山脚一看汉代的古墩。风越刮越猛烈,太阳为尘沙所遮蔽,模糊不清。骑驴逆风而行,连眼睛都睁不开。幸得口袋中携有避风镜,取出戴上。行十余里后,便到了北河。河床很宽,这时南山雪未融化,水量不多,仅有很浅的细流一条。我们骑驴涉水而过。过河下驴休息后,登一沙梁,举目四望。这时风稍静止,空中尘沙较少。我们看见东面相距约十里许有一土墩依然屹立,保存尚佳。西面相距约二里也有一墩。后者土名石梯子墩。我后来用斯坦因的记载和地图来对照,推测前者大概便是他的第四十五号c墩,后者便是d墩。他仅到过第四十五号a和b两墩,据云两墩都已倾圮。b墩以西的几个都是由望远镜测入,他未曾亲临其地。我们因为距石梯子墩较近,便骑驴前往一观。墩作长方形,长九公尺,广六公尺,高达八公尺。东北角有土墙围成的正方形小城垒,后来被牧人当作羊圈。围墙内堆积羊粪厚寸许。将羊粪铲开一片,发现下面便是岩石,不见堆积有古代遗物。这墩以西相去约十里,另有一墩,大概便是斯氏的e墩。这时已下午三时许,风刮得很厉害。我们便决定先返三墩。逆风而行,沙粒扑面作痛,连呼吸都觉得困难。经过十多里的沙碛后始见人烟。抵三墩已傍晚了。
我们原来的计划,是想由三墩越过戈壁到花海子。我们知道斯坦因当年考察时,是由花海子到酒泉县城,然后便由酒泉赴三墩向东北的毛目而去。他的行程漏去这一段的戈壁,因之他所绘制的汉代长城及烽燧图,也缺少这一段。我们想做点“补缺拾遗”的工夫补充这一空白,并且采集点汉代烽燧上所遗的古物。但是我们到三墩后,便听说民国十九年有洋人三人,骆驼八匹,由毛目来,至金塔县补充给养后,仍北返沿北山麓西行赴花海子。沿途测量地图和捡拾石子。无疑的,这是中瑞西北考察团中的贝格曼的一队。他们既已去过,我们发现新材料的机会很少。昨天我们拟雇到花海子去的骆驼,议价不合,没有成功。今天在大风中奔波了一天,兴致又被风吹低了不小。当天晚上,我和向先生商量,决定放弃到花海子去的计划。想明天继续乘牛车西行,到西红后便返金塔,不再雇用骆驼。后来我们在南京见到中瑞考察团的旅行记者,知道贝格曼和步林都没有走过三墩到花海子的那一段,颇懊悔当时没有贯彻坚持的计划。
五月三日由三墩启程,越梧桐河后,至梧桐大坝的新佑宫,下车少憩。途中农舍田垄相望,尚属富庶。过大坝后向西北行,近旧寺墩河,渐见流沙,景况荒凉。过午刻以后,狂风又起,不过没有昨天那样猛烈。抵旧寺墩已是下午二时余,便下榻一位在玉门油矿局做事的景姓家中。叫做旧寺墩的那土墩便在屋后,有梯子可以上登墩顶,墩后有破屋数间,空着无人居住。据说那一户农家,因流沙侵入他的农田中,只好举家离乡移民到新疆去谋生。可见这里流沙问题的严重。第二天早晨,我们由旧寺墩骑驴北行考察。经过十来里的沙碛,将近北山的脚下,有一片麻岩的小丘。丘上立着一座废墩,是版筑所成的土墩,已经大部倾圮,颓然矗立,土名驴秋墩,一称后墩。(《唐语林》卷六云“顾况与韦夏卿饮酒。时金气已残,夏卿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班姬扇,而顾曰马尾。众哂之。曰此非在秋后乎?”今北人俗语,唐时盖已然。)由这墩的顶上向东望可以看见石梯子墩。据引路的当地人说,这两墩中间稍北的小丘上,也有一墩。我以为驴秋墩大概便是斯坦因的第四十五号f墩,中间的那个是e墩,即前天由石梯子墩西望所见到的。驴秋墩的附近地面有陶片,我们捡拾一些,其中有灰色绳纹陶,似为汉代物。也有些石英碎片,细察之,都未经人工打制,不成石器,大概花岗岩片麻岩中所包含的石英的天然碎片。向西望不见有墩,我们上一小丘,沿着山梁向西行了一段,才发现一已倾圮的废墩和前者相距仅二里余,大概是斯氏的第四十五号g墩(XLV.g)。斯氏图上表示两墩间有边墙遗迹,疑当时远望山梁误认为土墙。这墩是由一厚层的碎石泥沙和一薄层的芦苇细柴相叠而成,和敦煌的有些汉代烽燧构造相同。墩旁也有些汉式的陶片和石英碎片。我们在墩的东南作试掘,地面因为细粒沙土都被风吹走,剩下的是碎石,以下有一层约二公分来厚的沙土,再下面便是灰色土夹着木炭,未发现其他遗物。我们又骑驴西行数里,登上一小山向西望,不见烽墩,仅有一山巅上似有石块一堆,像是游牧人民用以指路的石俄博,或许便是斯氏的第四十五号h墩。这时已经过午,我们行了十多里回返到昨晚住宿的旧寺墩。下午乘牛车继续西行,原拟赶到西红。因动身过晚,经东岔、七堡而抵三堡,已是八时余,天已黑了,只得下宿于三堡的王保长家中。从东岔以西,多是沙窝。三堡一名新地四分。这里的饮水含盐质颇多,味咸。听说西红的饮水更甚。水利工作站的人在那儿饮了这些水,都患腹泻。本地人已经喝惯,倒不觉得如何。西红是金塔县最西北的一村,再过去便是荒漠。那天晚上在三堡也听说民国十九年左右,有洋人二三人,沿着北山麓西行往花海子。赶骆驼的是毛目人丁五,已经亡故。
五月五日,我们决定到西红北面的北海子一看,骑着驴子由三堡出发,向西北行,所经过的地方多是沙窝,再望北是呈现页状构造的土壤,被侵蚀得起伏不平,长着沙漠中特产的柽柳。约行十余里,便抵北海子的南岸。这一个大湖的水色蔚蓝,明亮如镜。背后便是北山。用望远镜隔着湖水望北山,不见烽墩,仅有一所卡房。向东稍北可以看见昨天所曾望到的小山巅的石俄博。由那小山而西,北山向后退,成一弧形,抱着这北海子。我们所站的地方稍西,是由西红流入北海子的河渠,渠侧生长着树木。更西便是荒碛,一望无际。我们返新地的三堡后,便商定明日招几个工人到XLV.g墩再作试掘,看地面下是否尚保存有汉代遗物。午饭后,我们套车东行,傍晚抵旧寺墩。托保长招雇六个工人。第二天,带了工人前往发掘。工人来时很晚,我们十时余才开始工作。在土墩的东面,掘了纵横四道探沟。地面的碎石一薄层,下面便是带沙的黄土。靠近土墩的地方,二者中间尚有一层带细木炭的红烧土,但都没有遗物出现。探沟深达半公尺多,时已近午,又刮起风来。锄铲一翻动,沙土飞扬得更剧烈,连眼睛也不能睁开。挣扎一会儿后,实在无法继续工作,只得收工回去。骑驴返旧寺墩。沿途风声猎猎,尘沙蔽天,比较前几天的风尤大。第二天早晨风还未息,又下起细雨来。我们由旧日寺墩返金塔县城,风狂雨横,坐在车上颇觉寒冷,援裘而坐。道路中好几处积水,行车颇为困难。中午经三塘坝,下车少憩。抵县城时,已是天黑了。雨已停止,但道路泥泞。我到饭馆子进膳返舍时,在路上竟跌了一跤。
五月八日,由金塔起程返酒泉。托县政府雇的车子,十一时始来,出发颇晚。当天在临水堡过宿,第二天下午才抵酒泉,天虽放晴,但又刮起
风来。因为所走的是来时的原路,沿途我们多躲在车厢中,放下帘子来避风。这次我们去金塔,往返花费了十多天。虽没有什么收获,但也给我们以荒漠工作的经验。
本文作者系夏鼐(1910—1985年),字作铭,浙江温州人。我国著名现代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35—1939年留学英国,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多次主持和参加了在全国开展的大规模考古挖掘和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活动和成就有:确认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J.G.安特生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撰《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对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1950年第一次发现了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遗迹;1951年确认二里冈遗址为又一处早于殷墟的重要商代遗迹;等等,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著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日文)等。主编并参加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主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本文是夏鼐在1944年来甘肃考察时从兰州到敦煌途经金塔的一段考古随笔。文章基本保持作者的原著,极个别词语稍作了修改。
踏访古长城
为了加强对金塔县境内汉长城遗址的保护,金塔县博物馆委托兰州大学对部分汉长城遗址进行现场勘查与设计,编制保护规划方案。2012年3月17—18日,我陪同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张虎元对我县境内的部分汉长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便确定勘察设计、实施保护的具体长城段。
3月1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从县城出发,行驶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西坝乡北面北山南麓的北海子一带。车辆在戈壁滩上沿长城线穿行,一路上我们看到长城墙体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断断续续,蜿蜒而行,痕迹清晰可见。因风雨侵蚀及山洪冲刷,墙体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坍塌形成斜坡面,残高0.2米~1米左右。
远远望去,前面白花花一片,好似海市蜃楼,天水相连,若隐若现,在戈壁滩上煞是蔚为壮观。这就是当地人叫的北海子。在上世纪初,这里都常年积水,一片汪洋。后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逐渐干涸,但这一带盛产食盐,过去当地老百姓吃的盐都产自这儿。2009年,由于金塔雨水丰富,水库水源充足,连续两年向北海子调水,使这一干涸多年的湖泊又恢复了生机。
在北海子北侧的山头上有一座夯土夹芦苇筑成的小城,当地人叫“石营子房”。小城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城墙有的是土坯垒砌,有的是用土夯筑,残高约5米左右,基宽约4米,顶宽约2米,中夹有红柳、芦苇、芨芨草等物。墙基下铺一层石块,南墙辟门。周围散见有灰陶片。据史料记载、地面遗物和地理位置考证,此为汉长城的一座关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站在城头,四周俯瞰,尽收眼底,长城从小城向东西两侧延伸。北海子似一面明镜镶嵌在山脚下,天鹅在悠闲地游弋,好似高贵的少妇,小鸟在欢快地戏水,犹如顽皮的孩童,碧水蓝天,微波荡漾,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汽车继续向东穿行,这里是一处天然山脉断口,在长城调查过程中未发现长城遗存,据分析,可能这一带是以湖为险。现在北海子的水已经沿这一带向北流淌,更证实了这一点。汽车在平坦的戈壁上飞速穿行,车后扬起的尘土犹如青烟飘逸飞扬。远处有几匹骆驼在悠闲地吃草饮水,看见我们的车走过,他们抬起头侧目注视。
过了断口,又到了山脉中。在这儿有一段保存较好的长城遗迹,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风雨,已坍塌成残高1米左右低矮的砂石土埂,但遗迹相当清晰。长城在山沟中穿行一段后,沿两面的山脉向上而行,并在西侧山坡前出现了一条由西北向东南的岔线,长约700米。沿用碎块石夹红柳垒筑的长城爬上山顶,放眼望去,长城在山间犹如飞龙,蜿蜒而行,时而走平地,时而越山顶。在山顶长城线南侧有一座烽火台残迹,因损毁严重,仅存残底,周围散见有夯土残块和灰陶残片。
再向东走,就进入石梯子湖一带,这里也是一处自然形成的豁口,地势低洼,过去这一带是一个天然湖泊,现早已干涸。
在豁口南侧,有一座高大的烽火台,远远就可看到,这就是石梯子烽火台。烽火台位于北山南麓的洪积平原上,北面为金塔北山,东、西两面为砾石滩,南面为灌丛草滩。烽火台为夯土版筑的四棱台体,呈梯形状,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略宽,约有9米,东西宽约7米,残高约10米,夯层厚约15公分。遗址东壁上部中间有坍塌,左侧从上到下有一裂缝,下部中间离北壁约2米处有一凹进的洞;南壁中间上部坍塌,向下延伸有一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底部有一洞;北壁有从顶到底的脚窝,西侧有一裂缝;西壁保存较完整。烽火台东北角有一处坞院,东西长12米,南北宽约7米,墙残高2米左右。周围散见白瓷片等遗物,为明代烽火台。
在石梯子烽火台东北大约2.5千米处的一处小山坡上又有一座烽火台,叫腰墩子烽燧。烽燧位于北山南麓的戈壁滩上,四周山脉环绕。烽燧为夯筑四棱方形台体,夯层较石梯子烽火台略窄,约12公分,平面呈方形,边长约4米,剖面呈梯形,残高5米左右。南壁上部坍塌较为严重,有后期人为修筑堆砌的红砖,下有凹槽。东壁、北壁有部分坍塌,中间有雨水冲刷形成的凹槽。西壁保存较为完整。四周散见少量灰陶片、黑釉瓷片等。
站在烽燧旁的山头上环顾四周,西南侧的石梯子烽火台清晰可见,沿线地势高低起伏较大,西部高、东部低,南部为洪积扇冲积平原及戈壁荒漠,北依北山山脉。这儿的长城是壕堑,从烽燧北侧5米处穿过,呈东西走向,该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壕堑深30公分左右。因山洪冲刷,壕堑不同程度遭到破坏,部分消失,残存壕堑内有沙土淤积和白刺沙丘。整体遗迹清晰可见。壕堑东面为墙体,保存较好,宽约7米,上宽2米多,残高1米左右,截面为丘状,内有红柳枝平铺为筋。
汽车在山间便道向东行驶一段距离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之地,不远处厂房林立,这就是金塔县正在建设的北河湾工业园区,已有几家企业
入驻。
就在便道南侧又出现了长城遗迹。该墙体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墙体随山势起伏而建,痕迹清晰可见。残存墙体因风雨侵蚀、风化,原构筑方式已无法辨认,现仅存砂砾石堆筑的墙体基础,在两侧形成斜坡面。墙体剖面呈圆丘状,底宽约10米,残高1米左右,顶宽约2米。长城墙体中的红柳依稀可见,大多已碳化。2009年4月,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启动仪式就在这段长城旁举行,国家文物局的有关领导和省市文物局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全省各调查组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根据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2010年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在这一线共新发现长城30多千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轰动,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我们跑的这一段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30多千米汉长城保存现状与我们看到的大体一样,基本上是连续的,遗迹清晰可见。
中午,我们在大庄子牛头湾护林站吃饭。这一带的植被,经过几年的封育管护,已得到有效恢复,遍地长满了花花柴、骆驼刺等草本植物和红柳、白刺等沙生植被;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也经常出没。
就在这个护林站旁的风蚀台地上有一座明代的烽火台,叫火烧墩烽火台,虽然已坍塌脱落成为一座直径约10米,高约5米的大土丘,但雄风不减当年。其实,在加强植被管护的同时,对我们的文物遗址也是一种无形的保护。
吃过饭后,下午2点,向大湾城赶去。大湾城距我们吃饭的地方是110千米左右,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
大湾城分为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我们今天要去的是黑河东岸的东大湾城。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堡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
来到东大湾城后,我们看到城址所处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周围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和极少耐旱植物。城址西距黑河约200米,由堡、瓮城、罗城组成。堡的平面呈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墙体为夯土版筑,北墙、南墙均有坍塌,东墙保存较为完整;西南角有角楼,西墙北端有马面,东墙中部有门及两座城墩,有通堡顶的步道;城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遗迹。堡门外东侧有瓮城,瓮城外有罗城三重环围。城内散布大量灰陶残片。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纪年简集中在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2年)之间,最晚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前11年)。同时,出土器物约350件,有木器、竹器、葫芦器、芦草编制的器物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残件、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还有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1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据邮程记录:大湾城是肩水都尉府。
大湾城出土有很多“卒马田官”的记载,如田卒名籍、牛籍以及衣物簿等,附近有古代田渠遗迹,据考证这里曾是一屯田区。现在东大湾城东面正在开荒种地。在城旁我们遇到了几个人,一问才知正是在此处开荒的老板,他是山东人,现在已投入几百万元打井、架电、修路,计划开垦1000多亩土地种植枸杞等中药材,他说这儿的土层厚,整平后就可种植,很适宜作物生长。
我们看到遗址表面进行了喷洒、灌浆PS加固,对墙体的几个冲沟也进行了加固,并在马道口设置了金属防护围栏。这是金塔县2009年争取国家投资对遗址实施了加固维修,地湾城在大湾城东北约8千米处,翻过一座沙丘就可看到。
到地湾城后,我们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树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被不法分子推到砸毁;由金塔县人民政府树立的抢险加固纪念碑的碑面也被不法分子砸毁,残片散落一地。肩水金关和地湾城的保护标志碑于1987年树立后不久碑上的“甘肃省”三个字就被人为砸毁,并在下面用石头砸刻了“内蒙古”三个字,碑的背面也用石头砸刻了“额旗”二字。由于这一地区属军事管理区,边界一直没有重新划定,金塔县与额济纳旗因边界问题纠纷不断。但在设立军事区以前,这里属金塔地界。
地湾城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100米,是汉代肩水候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米,残高8米多,西墙开门。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堡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甘肃省又组织专人对地湾城进行发掘,共出土汉简约千余枚。这些简的年号集中于前84年至前24年,属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候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
地湾城遗址也进行了加固维修。
地湾城向北约700米处就是肩水金关遗址,肩水金关只剩下直径约8米、高约3米的一个小土堆,地面遗迹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1座。四周设置了防护围栏。
长城从关门东南角处一直向东南延伸,虽风化坍塌成一低矮的砂石土梁,但遗迹清晰可辨,翻过铁路后一直延伸到了对面山头的烽火台旁。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肩水金关是汉朝初年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唯一关口。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两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米~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米~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因地处戈壁,常年受风沙侵蚀,主要建筑损毁严重。特别是经过两次发掘,对遗址破坏极大,仅存的一些遗迹也基本全部损毁。现今的肩水金关一带砾石戈壁,人迹罕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出土的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之多。发掘其他实物1311件,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
下午回到县城后,我们就商量第二天的行程,由于我县境内汉长城总长约320千米,经过早期长城资源调查,现遗存的有墙体和壕沟的长城段93段、约230千米,其中较为完好的约80千米;长城沿线共有烽燧83座,其中较为完好的12座;有关堡14座。这么多的长城遗迹两天全部跑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把遗存长城的情况给张院长进行了详细介绍。当他听到我们在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在金塔和玉门交界处的沙漠中新发现了一段长约8千米,用梭梭柴和红柳垒筑的高约2米左右的长城时,很感兴趣,决定去看一下。我也只是从照片上看到过,也很想实地去看一下,我和张院长的想法不谋而合,第二天的行程就这样定了。考虑到从沙枣园子这面进去道路难行的问题,我们决定从嘉峪关那边走。
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一行9人从县城出发,到酒钢农场再向北有一大片开垦的农场,这条路线我们谁都没走过,不知咋样才能走到目的地,虽然有GPS导航,但这里全是沙漠,稍有不慎车就会陷在沙漠中。县林业局的司机小高认识这个农场开地的一个姓万的,说找他可能知道路,看找他带路行不行。我们找到他,他人很热情,爽快地答应了。
在车上通过交谈,得知他也是金塔人,老家是大庄子乡的,20世纪80年代,他养着几十匹骆驼,经常在这一带放,经过几年的经营,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来看到这一带有人开荒,他就投入了几十万在这儿开荒,现在已开垦种植一千多亩。我问他效益咋样,他说开地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现在种地投入太大了,如果地力不行,经营不善,本都收不回来。每年春天他都要贷款一两百万元,到秋天庄稼收获贷款一还所剩无几,第二年还得贷。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直到现在款都没贷下来,如果贷不上款,今年的庄稼就无法下种。他说他的儿子、孙子都再不让开荒种地。看来他是伤心透顶了。
车沿着荒漠中的便道行驶一段后就进入了沙漠之中,这儿没有道路,汽车一会儿趟沙地,一会儿翻沙梁,尘土四溅,颠簸的十分厉害,有几次都险些陷入沙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翻过一座沙梁,同车曾参与长城调查的老刘兴奋地说:“看,长城!”远远望去,在沙漠中出现了一条黑线,蜿蜒曲折,若隐若现。细线越来越粗,终于走到长城脚下了。
看到这一段长城,我们震撼了,只见碗口粗的红柳、梭梭整齐的码成垛,形成一条延续不断的柴墙,足足有2米多高,墙体剖面部分呈梯形,部分呈三角形,底宽10米左右,顶宽2米左右。柴墙两边风沙淤积形成斜坡。细细一看,许多红柳、梭梭因常年日晒和风雨侵蚀表皮腐蚀皲裂,一碰就断,有的就像动物的尸骨,有的已严重碳化,但绝大多数保存较好。
张院长一下车就不停地照相,兴奋地对我们说:“这是中国现在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长城之一,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长城,很值得研究和保护。”他强调了几遍。其实我的心中也早已深有感触。我惊叹古人的智慧和伟大,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人力贫乏的情况下修筑数千公里的长城,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劳,我被古人的精神所折服。
我在感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用梭梭柴和红柳筑长城,如何防火?如果敌人用火攻那不就一攻就破吗?
两天的行程虽然很短,但收获却颇丰。对我县境内长城遗址的走向、构筑方式、环境地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古人的聪明才智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长城的伟大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保护长城有了更紧迫的责任感。
啊!汉长城,你为一代王朝开疆辟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你见证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荣辱兴衰,你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你必将庇佑华夏文明更加源远流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烽火台遐想
2009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文物普查队一行四人在北山一带普查,汽车在酒额公路上疾驰,我们的眼睛一直在两面的山头上眺望,希望能发现烽
火台遗迹。突然,我发现北面远处最高处的山头上有一个小黑点,那是不是烽火台?停车,用望远镜瞭望,由于距离在10千米左右,加之天气不是很好,看不清楚,但从形制看,很像烽火台。进山,我们的车不是越野车,路又不好走,很有可能囊下。而人跑上进,至少也得两个多小时,况且这时起风了,咋办?司机梁师傅下车在戈壁上观察了一番后,为了让我们少跑路,决定冒险进。汽车在崎岖不平的戈壁砾石滩上艰难行进,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后总算顺着山洪冲下的一条壕沟开到了山脚下。从山脚下向上瞭望,烽火台只有火柴盒大小,山的坡度很陡,山坡上全是山石风化坍塌后形成的尖状碎石。我们一行三人顺着山坡向上爬,大约半个小时后才爬到了山顶,山顶很窄,只有两米左右,两边全是悬崖陡壁。站在山头向四周眺望,我们先前普查时看起来很高很大的山脉,这时在视野中已变成了低矮的石丘,根本谈不上是山。风越刮越大,人站起来就有被风吹下山的危险,我们只能猫着腰顺山脊由南向北向烽火台前行。到了近前一看,烽火台建造在一处相对宽敞的山头上,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基宽8米×6米,顶宽2.4米×3.2米,高5.6米。烽火台以红柳围经,用山石分层垒筑。烽火台的北面为绝壁,东、西两面只能容一人通过。我惊叹于古人伟大的创造力。如此险峻的山峰上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烽火台是如何建造的,古人又是如何长年累月在此驻守的。我的思绪飘过时空,回到了两千多年前。
史喜是中原人,他有三个儿女,大女儿已16岁,出落得如花似玉,没想到恶少陈三麻子看上了他的女儿,强行霸占为妻,女儿死活不从,上吊自杀。史喜一气之下将陈三麻子打成了植物人。史喜获罪后正赶上朝廷发派犯人去西北修筑长城,他被发派到了肩水都尉下属的一个部,总共有五十余人,主要负责修筑肩水金关到玉门花海一带汉长城外围的五座腹外接火墩。这些烽火台因远离长城,为了保证烽火顺利传递,也为了保障守燧士卒和烽火台的安全,全部建造在山脉的最高最险处。他们吃着米糠,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夜以继日的劳作着,时刻有被疾病、饥饿和坠身山崖而失去生命的危险。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座大山前,部长实地查看后,决定把烽火台修建在山顶之上。这时,他们部的人员已死去了十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人
了,他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由于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加之营养不良,史喜患上了疾病,身体十分虚弱,但一天的劳动任务还必须完成。拖着虚弱的病体,背负着沉重的石块,一天在山坡上来回要跑几个来回。有一次,史喜背着石块,走到半山腰,极度的虚弱使他眼一黑,脚下一滑,连人带石块一起滚下了山,当人们找到他时,已摔得面目全非,早就咽气了。
后来,史喜的儿子狗儿寻父来到了会水,当他得知父亲已死后,申请到这座烽火台服役,以便为父亲亡灵做伴。
他们的这座烽火台上共有五人驻守,狗儿是燧长,每两人一组轮流看守。为了有个栖身之处,他们在烽火台南侧30米处的山头上用石头垒起了一个小圈子,从山下砍来了树枝搭在上面。不管寒暑冷热,无论风暴雨雪,他们就栖身在这个小圈子里。为了保证食物、水和燃放烽火用的材薪,他们隔两天就得派两人到距此约10千米的长城内侧的供应点去取一次。
初秋的一天,狗儿正在烽火台上瞭望,突然发现远处尘土飞扬,一队匈奴骑兵呼啸而至。狗儿马上安排士卒燃起了烽火。匈奴骑兵到山下后,向上射箭,但射不到烽火台上,他们从山下向上偷袭,狗儿他们发现后,用石块顺山向下砸去,顷刻间就有三个匈奴兵被砸下山去。敌人一看无法攻上烽火台,也只能望烽兴叹,周旋一会后,向长城疾驰而去。这时,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早已看到了烽火,做好了战斗准备,敌人根本无法近前,吆喝一阵后撤退而去。此后,敌人又来过几次,也没有占上什么便宜。
敌人已好长时间没有来了,他们感到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天,派去取食物的士卒回来后说,一个叫霍去病的年轻将军将匈奴人打败了,听说要将我们军转民,就地安置,屯田戍边,今后的日子可能要好过了。
狗儿被安置到了会水县。一年后,他与当地的一位姑娘结婚,过上了较为安逸舒适的日子。
“陶馆长,调查完了,我们该下山了。”小王的说话声,把我从遐想中惊醒。这时风越刮越大,呼啸的山风仿佛万马奔腾,又仿佛为死去的冤魂哀鸣。我们顺山而下,临坐车前,我又一次回头仰望,心中默默祈祷,愿守边将士的英魂化作山石、化作泥土与大地同在,愿雄伟的烽火台作为历
史的见证,与岁月并行。
沙漠中的长城
干枯的木材
垒成的
不是城
也不是墙
是千百年
屹立在大漠中
民族的脊梁
硝烟
早已被历史淘尽
繁华
只是在晨光中耀眼
唯独只有你
沙漠中的长城
把沧海守到桑田
守边的将士
誓愿把你守望成
中华永恒的丰碑
路过的我们
愿将你凝结成
铿锵的文字
把长城铸到
永远永恒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