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关记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150
颗粒名称: 肩水金关记事
分类号: I267
页数: 8
页码: 100-107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甘肃省金塔县的肩水金关,其是汉代时期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也是霍去病反击匈奴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肩水金关 金塔县 文物

内容

居延边塞地
  孤城突兀立
  欲说汉家事
  烽烟尽散去
  在甘肃省金塔县县城东北151千米处,黑河东岸空旷的戈壁滩上有一座用铁围栏包围的小土包,在落日余晖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沧桑。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土堆堆,却尘封着两千年前大汉王朝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20世纪三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初的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和实物一千余件,终于将这段往事的面纱徐徐揭开,肩水金关从此名扬海内外。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发动了对河西匈奴的第二次战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从甘肃庆阳出发,越内蒙古鸡鹿塞,穿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与匈奴大战多次,迫使居延至祁连山地区的匈奴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远走漠北。自此,居延地区正式归汉王朝管辖。西汉王朝遂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管辖。太初元年(前104年),西汉王朝征伐大宛,为护卫河西走廊城郭,在居延地区派驻18万戍边甲卒,设居延、休屠二城。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重新启用随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后因犯法被削去封号的邳波将军路博德,让路博德修建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路博德遂指挥修建了亭鄣、长城、烽燧、斥堠等防御设施以及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一座关城拔地而起,成为河西南北通往的第一关口。
  根据1930年考古发掘的记载,我们可以复原当时的肩水金关:其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有通到楼橹顶上的土坯台阶,两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关门内西南侧有黄土夯筑的坞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24米。坞内有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有障和烽燧。坞院西南角有方形围墙(墩院),边长约13米。北墙与烽火台东壁相接,西墙与烽火台南壁相接。北墙开门,院内有曲折夹道,两侧分布有住室、灶屋、仓库、院落等遗迹。坞院内西侧中部有黄土夯筑的平面呈正方形的烽火台一座,边长8米。
  肩水金关地处戈壁,紧靠黑河,常年的风雨侵蚀,主要建筑已被严重损毁。现仅残存一烽台和部分遗迹,台长宽均8米。现今的肩水金关一带砾石戈壁,人迹罕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在如此荒凉偏僻之地设置关口,它到底有何战略地位?又有何历史意义呢?
  (一)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东南起于乌鞘岭,西北止于三陇沙,长约1100千米,宽约数千米至100余千米的狭长地带,因在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走廊两边以山峰为天然屏障。走廊的北侧,自东而西横亘着龙首、合黎和马鬃三山,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北山”。北山的山势低平,而且还有几处豁口,强劲的朔风把大量的飞沙带进了河西走廊,形成了大片的沙丘,而且也为来自北方的敌人突入河西走廊留下了通道。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地貌以戈壁、沙漠为主,植被稀少,弱水(其上游今称黑河)自祁连山发源,南北纵贯,其终端汇聚成居延海。弱水两岸,是一片宜农宜牧的绿洲,是汉代中央王朝与匈奴激烈争夺的要地。因为弱水东侧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西侧的北山山脉构成了远控大漠、卫戍河西的天然屏障。而弱水贯穿其中成为由蒙古高原到祁连山北麓丰美草地的南北通道,是匈奴与羌人联系的咽喉地。在秦末汉初之际,匈奴的骑兵就是逆弱水南上而进入河西走廊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率万余骑兵出陇西,过居延海,回师祁连山,长途奔袭,反击匈奴,也是从这个豁口走的。由此可知若控制了弱水两岸就是控制住了自漠北而至河西、西域之通道的要冲,封堵此河西走廊的北部豁口,对汉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走廊的这种地形,要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必须把好进入走廊的这处豁口。而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个豁口上,好似一把“锁”,紧紧“锁”住了这一豁口。
  (二)
  从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看,其纪年的最早时间为汉武帝太初五年(其实为天汉元年,即前100年),其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的时间(前102年)仅差两年,这说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因此肩水金关的修建时间大约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前。此时据匈奴败退漠北(前121年)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应该说匈奴人对汉室的威胁已经解除,为什么还要设置关口,派重兵把守呢?
  我们先看看汉代在居延和会水的军事防御。为了阻止北漠匈奴南进,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将汉长城从酒泉郡会水县北部的张掖郡辖下的肩水都尉府——大湾城,向西修到敦煌郡龙勒县,同时,还修筑了肩水金关向北至殄北的居延塞墙,使肩水金关成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地区的咽喉,成为抵抗漠北匈奴铁骑南侵的重要关口。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政府派强弩都尉路博德,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即南从镇夷峡起,沿黑河东岸的毛目东山,经肩水金关至居延泽的塞墙和烽燧,并修筑了若干城、障、关、亭,时称“居延塞”。这样就形成以肩水金关为中心的比较完整而坚固的北部军事防御体系。与此同时,在酒泉郡的会水县内设置了北部都尉府、东部都尉府;张掖郡的居延县设置了肩水都尉府等军事机构。各都尉府都派重兵把守。尤其是肩水都尉所辖的居延及会水一带,自漠北战役后,匈奴单于王受汉王朝的军事压力不断向西迁移,渐与汉酒泉郡相逼。酒泉郡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而居延一带自然成为守卫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西汉王朝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这一带防务薄弱的环节。起初,汉朝以重兵屯守的方式来控制此地,太初三年(前102年),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这一带修筑起障塞亭燧。居延塞的修筑不仅仅为酒泉等郡增添屏障,它实际上更是汉军的一个前方基地。由于这里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因而很快就成为西汉边塞屯田的一个中心,这里牢牢控制了深入蒙古大漠最近的路线,为以后西汉王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人退守漠北后,匈奴对西汉王朝大的威胁早已解除,军队的战略防守作用已渐渐失去,屯田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但退守漠北的匈奴并没有完全死心,他们经常搞一些小的骚扰,并通过此通道经常与内地的匈奴人联系。因此,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二次征大宛,同时又派路博德到居延筑塞,并“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史记·大宛列传》)肩水金关就修筑于这一时期,此举的目的就是防御匈奴趁汉远征大宛之际,南下河西,威胁汉兵在西域的军事行动。西汉统治者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据守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因此,设立了肩水金关,通过严密的防守和严格的盘查,有效的割断了匈奴人的联系。从肩水金关处发掘的诸如通行证之类的汉简中可以看出,汉代的此类文书写得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这说明,一方面是防止内地的人员,尤其是罪犯外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匈奴人等外夷混入内地。因此,肩水金关犹如坐落在黑河通道关键处的一座“卡”,割断了匈奴人与河西其他少数民族的联系,有效防止了内外夹击对汉王朝的威胁。
  (三)
  汉时的居延和会水一带,由于正好处在黑河两岸的冲积扇上,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宜农宜牧,是汉朝和匈奴争夺的重要地区。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为他巩固河西的统治服务的。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主要以卫边为主,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边境的安全,人口的不断增加,再要从内地运粮,所费甚多,国家也承受不了。移民的活动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经过数年的开垦耕植,居延屯田成为汉时国内外最享盛名的一处屯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达到了十余万人,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从居延汉简的内容看,居延一带的粮食丰裕,价格便宜,并有许多储存粮食的官仓,充分说明这一带的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有盈余,用于调剂余缺。肩水金关所处的居延和会水一带,不但农牧兴旺,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从这里出土的众多渔网和渔网坠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同时,从出土的汉简记载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从甲渠侯官遗址破城子出土的《侯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就记载了甲渠障的侯官粟君雇客民寇恩从居延贩鱼到张掖觻得。这说明,居延地区的水产不但能满足当地的需求,还远销到了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和酒泉一带。如此物产丰富的地区,汉朝统治者绝不会拱手相让的。所以,肩水金关是西汉王朝经营河西的一座“仓”。
  (四)
  汉长城的走向都是精挑细选的,它一方面是为战略防御服务,另一方面它是为了控制绿洲。金塔境内的两条长城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汉长城从张掖过来后,到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越黑河而过直接通向酒泉,而是沿黑河向北延伸到了肩水金关后,折向西穿过黑河,沿北山向西南延伸到营盘墩后,又折向西直至敦煌玉门关。同时,又向北延伸了数百公里的烽燧线,直至居延。这条总体走向呈“几”字形的汉长城有效的将会水绿洲,乃至整个酒泉郡都控制在了长城以内。居延地区宜农宜牧,又是汉与匈奴争夺的焦点地区,汉朝政府要想控制该区域,没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和防御体系是不行的。而军事防御体系设立后,没有控制体系的关键据点是不行的。从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看,一般在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关键位置都设有关卡。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两条汉长城的交界点上,成为据守这两条汉长城的一个关键的据点。另外,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也正好符合据水为险,倚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因此,肩水金关是据守长城的一个关键“点”。
  (五)
  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汉王朝在肩水金关处的设防看,肩水金关处在最北面,有级别较低的侯长负责把守关口,为防御和作战先锋;往南为地湾城,驻有肩水侯官缓冲接应;再往南的东大湾城为肩水都尉府(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副省级军区),由级别更高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副司令)坐镇指挥。不难看出西汉军事防御设施设计者的匠心独具。肩水金关东侧的汉长城一直向东延伸到毛目东山后,才沿黑河折向南行,而西侧的汉长城也延伸东北山后,才折向西南,一直延伸到了玉门、敦煌境内。肩水金关作为河西乃至中原与居延交往的唯一关口,它的咽喉地位已经很清楚了。因此,肩水金关是扼守居延,通达南北的一条“喉”。
  (六)
  1973年,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处发掘,出土的汉简中,有“肩水金关”字样,据此证实,此处就是汉代的肩水金关遗址。为什么叫肩水金关呢?目前的观点有四个:一是郝二旭《“肩水”小考》一文中证明“肩水”其实就是弱水,它是汉代当地人对弱水的称呼。“肩水”“居延泽”得名于弱水和“居延泽”含碱量大的特点,“肩水”即“碱水”;二是魏红亮《也谈“肩水”“居延泽”之得名》一文中认为,“肩水”并不是因弱水含碱量大而得名,而是“肩”字也有“弱”的意思,《集韵·先韵》:“肩,嬴小儿。”;三是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一书中提出,从大湾城到地湾城南的黑河东岸,有一条黑河支流,这也许就是汉代的“肩水”,有待考证;四是根据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所谓“肩水”寓意是“弱水的肩上”,因黑河在肩水金关的上游宽达2千米左右,而到了肩水金关则水系突然变窄,河宽只有几十米,上游好像人的身子,窄的地方好似人的脖子,而肩水金关正好位于黑河的肩膀上。至于“金关”,好多研究人员都认为含有“固若金汤”之意。笔者认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说明了肩水金关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此处设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汉王朝对此处的高度关注,为了保障河西的安全,必须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一带的防线经营的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从而实现固若金汤的目的。如此重要的关口,为什么在史书中却鲜有记载呢?笔者认为,这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肩水金关位于河西走廊北侧黑河通道的险要处,汉王朝当初设置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军事方面。后来匈奴威胁解除后,它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河西一带和居延的人员往来。由于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到河西,乃至西域,走的都是丝绸之路,绝少到肩水金关来,所以肩水金关鲜为人知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肩水金关是“固若金汤”的一座“关”。
  (七)
  肩水金关作为汉王朝在黑河通道设立的唯一关口,它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无论是军事防御方面,还是开发管理居延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当时的地位绝不亚于玉门关和阳关。从肩水金关出土的纪年简看,它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设关,一直延续到了晋武帝太康四年(281年),时代跨度达200多年。尤其是宣帝本始至光武帝建武八年这105年间的简牍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说明这一阶段是肩水金关最为繁华兴盛的时期。
  肩水金关的历史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本身,也不仅仅限于当时,更重要的是他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1930年、1973年两次发掘出土汉简1.2万余枚及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保存如此之多、之完整的汉代简牍和实物,无疑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确实无愧于“肩水金关汉文库”的称号。
  (八)
  肩水金关的辉煌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些曾经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掘甚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遗存与蓝天白云、大漠孤烟、黑河流域、胡杨红柳等融为一体,必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掘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