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遗址“三城一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146
颗粒名称: 居延遗址“三城一关”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9
页码: 81-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居延遗址,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遗迹。这里不仅保存了大量汉代边塞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遗迹,还出土了2万多枚汉简,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介绍了居延遗址的概况、肩水金关等重要遗址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汉代边塞地区的军事防御设施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居延遗址 金塔县 概况

内容

概况
  黑河流经的甘肃省金塔县鼎新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流域地区,古称居延地区,亦称“弱水流沙”。考古资料证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居延是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是东南西北华夏文明交流的孔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戌卒,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即建于这一时期,至王莽末年衰落。现今史学界把居延地区遗存的遗址如古城址、长城及其城障烽燧等称为“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金塔境内现遗存“一关(肩水金关)三城(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92千米长城段以及长城沿线59座烽燧。1930年、1974年和1986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居延考古队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居延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共获汉简3万余枚,其中金塔境内出土汉简近2万枚。这些简牍,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又是研究我国古代史十分重要的资料,它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古址,除肩水金关因自然破坏严重,现仅存一烽台外,大湾城、地湾城保存较为完整,特别是东大湾城基本保持原状,为研究汉代边塞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及建筑方法提供了实物依据。
  居延遗址金塔部分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一关。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27.15千米处黑河东岸的砾石戈壁滩上。东南距地湾城遗址550米,西北距金关长城止点90米。1930年和1973年曾两次进行考古发掘,据出土汉简而定名。
  遗址现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及一烽火台残迹,总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20米,南北60米,面积7200平方米。墙体用黄土夯筑,底宽1.2米,高0.25米~1.1米,夯层0.05米~0.08米。
  关门仅存两座东西相对的长方形建筑遗迹,中间为门道,宽5米。遗迹两侧向北2.5米处各留有“木柱”一根,残存地面遗址,平面呈矩形,东西5米,南北6.5米。西遗址内有土墼台阶,现仅存三级;东侧遗址内无台阶,但多一隔墙。遗址与“木柱”之间以土墼砌筑的墙体相连,长2.5米。
  坞院平面呈不规则形,四面墙体仅存地面痕迹,尺寸不详。坞院内有房屋和马厩遗迹,形制和面积不清。坞院西南角有方形围墙(墩院),东墙长12.5米,南墙长13.1米,西墙长9米,北墙长4.2米,高0.25米~0.7米,墙宽0.7米~0.8米。北墙与烽火台东壁相接,西墙与烽火台南壁相接。北墙开门,院内有曲折夹道,两侧分布有住室、灶屋、仓库、院落等遗迹。
  坞院内西侧中部有烽火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米,高3.1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08米~0.1米。
  关址保存一般,由于风雨侵蚀,1973年发掘后的遗迹多有损坏。
  遗址20千米内无人口居住。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它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侯官所在地等屯戌重地,因而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汉长城从肩水金关南边过来与烽燧相接,然后向北边一直延伸至额济纳河的东岸边。关门是金关的主体建筑,设在经过烽燧北部的长城上。
  当时,在肩水金关附近的黑河上有浮桥或吊桥,供进出关人员和车辆马匹、通行辆两、马匹通行。
  在汉代,平民出入边境有着严格的符传、过所制度。不管因公还是因私要通过关口,都要有过所或者符传(现在称为随身的介绍信)才能得以放行。如简文载:“元延二年十月己酉,居延令尚,丞忠,移过所县道河津关,遣亭长王丰,以诏书买骑马酒泉、敦煌、张掖郡,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守令史诩,左褒。十月丁亥出。”这是一个派公差的介绍信,就是说居延令派王丰按照诏书的旨意去购买马匹,经过道路的关口和渡口时请守关人员对他放行。在途中有驿站的地方也应该让他食宿。又如简载:“永始五年闰月己巳朔丙子,北乡蔷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如律令,椽宴令史建。”这是说崔自当想到居延去做买卖,申请一个随身介绍信。这个介绍信指定了他应该经过的关口,并说明了他的身世清白没有官司,可以通过这些关口到居延去。汉代的此类文书写得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当朝廷有抓捕罪犯的逮捕令时,也会直接下达到边塞,守卫长城的军事人员更是会对关内外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关于肩水金关的寓意,笔者认为,“水”意为“弱水”;所谓“肩水”寓意是“弱水的肩上”,因黑河在肩水金关的上游宽达2千米左右,而到了肩水金关则水系突然变窄,河宽只有几十米,上游好像人的身子,窄的地方好似人的脖子,而肩水金关正好位于黑河的肩膀上;“金关”寓意为“固若金汤”。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1973年、1986年分别发掘出汉简850枚、11577枚、3000枚及其他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世人堪称“肩水金关汉文库”。
  肩水金关被誉为金塔新八景之一:
  金关古韵
  吴兴保
  固若金汤瀚海云,往事如烟大漠中。
  金关壁挂三秦雨,黑水波扬两汉风。
  悠悠羌笛千载韵,声声胡笳万古情。
  欲把关台比琴台,千秋悲壮付琴声。
  东大湾城遗址
  东大湾城遗址又名“毛城”,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26.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东距地湾东梁壕堑起点6.6千米。西北距西大湾城遗址2.73千米。
  东大湾城遗址由堡、罗城和护城壕三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6米,南北350米,面积107100平方米。堡位于西侧,堡门外东侧有瓮城,堡东、北两侧有罗城三重环围。护城壕在堡的东、北两侧。城墙黄土夯筑,底宽1.4米~4.7米,顶宽0.3米~2.4米,高1.7米~7米,夯层0.18米~0.23米。
  堡分为早、晚期。早期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5米,南北100米,面积7500平方米。东墙正中开门,宽4米,两侧各筑一门墩,宽7.5米,门道进深17.3米。门墩北侧筑有登城步道,长13米,宽3.2米。堡西南角建有角楼1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9.5米,顶部有6.7米×4.4米的房屋基底。西墙北端筑有马面。堡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残基,东西18米,南北20米。城门外筑一瓮城,平面呈矩形,东西20.8米,南北34.2米,门南开,宽3米。晚期堡修建于宋、元时期,利用早期堡北墙增筑为横长方形,与早期堡共同形成一个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西南角残存角楼1座。
  堡保存较好,东墙基本完整,南墙、北墙均坍塌有豁口,西墙外侧风沙淤积,墙体部分酥碱脱落。
  罗城分为三重。第一重城位于堡的东侧,东西21米,南北137米,面积2877平方米。现存东、南侧城墙,高0.3米~0.85米,北墙仅存痕迹,西墙情况不明。门向不明。吴礽骧《河西长城调查与研究》推断该城建于宋、元时期。
  第二重城位于第一重城的东北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61米,南北155米,面积24955平方米。西南侧与第一重城叠压,现仅存东墙、南墙东段和北墙,西墙情况不明。北墙正中开门,宽6.3米,门西侧残留门墩1座,高9.1米。城东北角、东南角各有角楼1座,均已坍塌成不规则圆丘形,底部直径10.5米,高2.1米。东墙正中筑一马面,东西5.8米,南北4.5米,高3.1米。
  第三重城在第二重城的东北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236米,南北335米,面积79060平方米。其中东、南、北三面城墙遗迹清晰可见,西墙消失无痕迹。门向不明。东南角有角楼1座,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高10.3米。
  堡东、北墙外侧残留有护城壕,现存局部痕迹,护城壕外侧尚残存一道夯土墙。
  罗城保存一般,仅存少部分墙体。
  东大湾城遗址
  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
  西大湾城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千米,两城隔河相望,遗址由城址和护城壕两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210米,南北180米,面积37800平方米。墙体为黏土夯筑,底宽5米,顶宽2.3米,高8米,夯层0.2米。门已坍塌无存。城址内分布有11处房屋遗迹,仅存残底。
  西大湾城遗址保存较好。墙体受雨水风沙侵袭及黑河河水冲刷,东墙南段墙体已坍塌无存,仅存北段87米部分;南墙东段大部分墙体坍塌无存,仅存西段63米部分;西墙南部及中部分别有5.5米和12米长的两处豁口,墙体内侧有坍塌堆积形成的斜坡;北墙东段48米部分墙体顶部坍塌严重,西侧有两处豁口,墙体因风沙和雨水侵蚀有部分脱落。城内地面因雨水冲刷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深沟。
  遗址东、北两侧墙体外15米处挖有护城壕沟,剖面呈倒梯形,东侧壕沟因沙土掩埋及河水冲刷,残存部分长10米,宽3米,深0.4米,外垄与地面持平;北侧壕沟保存较好,长210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底宽1.6米,高0.3米。
  大湾城故址,古时东西两城,依山傍水,遥相对峙。历来为兵家兵戈相争之地。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
  西大湾城遗址
  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
  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整,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1999年,金塔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了大湾城保护防洪工程,该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修筑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
  地湾城
  地湾城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11千米处黑河东岸戈壁滩上。东距金关长城203米。北距肩水金关遗址500米。
  地湾城遗址由障城、坞院和虎落三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92.4米,南北105米,面积9702平方米。其中障城位于东北角,坞院位于障城南、西两侧。城墙黄土夯筑,底宽5米,顶宽3.8米,高8.4米,夯层0.2米。虎落遗迹环绕于障城和坞院的东、南、北三侧。
  障平面略呈方形,东西21.7米,南北22米,面积477.4平方米。西墙正中开门,宽3米,高5米,进深5米。障内南墙底部残存纵向地栿,保存尚好,高0.35米,宽0.5米,长10.75米。
  障保存较好,因常年受风沙和雨水渗透侵蚀,障墙表体酥碱部分脱落,有雨水冲沟。
  坞院分为早、晚两期,平面均呈长方形。早期坞院在障南、西两侧,东墙与障东南角相接,长33米,南墙长69.5米,西墙与晚期坞院西南角相接,长14米。墙宽1.2米~1.7米,高0.15米~0.33米。坞墙黄土夯筑,夯层0.05米~0.08米;晚期坞院在障西侧,与障西墙西南角、西北角相连。南墙长37.4米,西墙长59米,北墙长49米,墙宽1.7米,高0.9米~1.3米。南墙正中开门,宽3米,内侧倚墙以土墼砌筑有两方形门墩,边长2米,高0.7米。
  在坞院北墙以北20米外,有一道夯筑墙垣,长100米,宽1.7米,高0.2米,是否为第三重坞院,尚有疑问。
  坞院保存较差,因常年受风沙和雨水渗透侵蚀,加之前后两次考古发掘,坞墙已坍塌,仅存残迹。
  障北墙和东墙外侧、早期坞院东墙和南墙外侧有虎落各四排,沟宽2.6米,虎落直径0.1米~0.16米、高0.13米~0.15米。
  在坞院西墙外30米处,有房屋遗迹一处,残存土坯砌筑的西墙和南墙,西墙长2米,高0.18米;南墙长1.9米,高0.15米。
  从现遗存的一障看,障内四周墙壁中间有成排的洞口,据此推测,当时的地湾城是两层建筑,下面一层住人,上面一层常年驻有军士,担任瞭望、守城和攻击来犯之敌之责。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但是,此处的黑河走向却不是这样,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筑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又发掘获简千余枚,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侯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从地湾城的形制规模看,也应为肩水侯官治所。汉时的候望系统的领导结构是:太守——都尉——候——候长——燧长。都尉一般都住在城里,称城尉,城的规模在130米×130米以上;候官都住在鄣里,称鄣候,障的规模是100米×100米以内的正方形围墙。而地湾城正符合障的标准。当时,居延地区一共10个候官,共统辖着261个燧,其中肩水候官统辖着86个燧。
  肩水金关汉简
  肩水金关汉简的源流及价值
  简牍,是我国优秀的古文化遗存物。金塔县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称肩水金关汉简,是众多简牍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之冠,多年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与关注。
  肩水金关汉简,是指出土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所辖的肩水金关遗址及其附近的地湾城(肩水侯官所)和大湾城(肩水都尉府城)遗址,总计17000余枚。早在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肩水金关出土汉简800余枚,现存于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时隔四十多年后,1972年至1974年由甘肃省文物部门主持发掘的甲渠候官《破城子》、第四燧以及肩水金关遗址再次取得重大收获,其中肩水金关出土汉简11000余枚,这批简绝大部分现存于甘肃省简牍博物馆,少部分在甘肃省博物馆用于展出。
  肩水金关汉简内容包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文物价值。
  政治方面包括汉代的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内容;经济方面有关于农垦屯田的记载,其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储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和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等,其学术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军事方面,肩水金关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障的文书档案,文中所记载的武器名目繁多,最常见的为驽;科技文化方面,肩水金关函件中记载有《九九表》,同时,居延纪年简多载有年月日,一般在月名与日序之间注明朔旦,这无疑是研究两汉朔、闵排列的第一手资料。
  肩水金关汉简的发掘,由于方法得当,不但发掘数量多,而且比较完整,成册的较多,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
  作为出土的一种历史资料,肩水金关汉简虽属历史文献学的范畴,但是它内容丰富、繁杂,涉及范围广,自身又具有一种独立的文化内涵。这些文物及长城、烽火台、关隘要塞遗址,让人们重新认识居延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金塔有令世界瞩目,被中外学者称为汉代档案库的肩水金关遗址及肩水金关汉简,轰动海内外。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西北边塞的守御器备、烽火制度、管制文书、亭障遗址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大充实了汉代社会的历史,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难题。目前,对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新的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肩水金关的辉煌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些曾经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掘甚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遗存与蓝天白云、大漠孤烟、黑河流域、胡杨红柳等融为一体,必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掘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肩水金关汉简的三次发掘
  肩水金关汉简的考古发掘共三次,分别在1930年、1972—1976年和1986年。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沿弱水两岸,北起宗间阿玛,南至毛目(今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约250千米之间,以及在布肯托尼与博罗松治约60千米之间,发现有汉代的塞墙和障堡亭燧,其间共有3段塞墙、39个烽台、2个城和4个障,在这些文物故址中获得10200枚汉简。其中在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共出简850多枚。同时出土的还有木、竹、角、陶、铁、芦苇、葫芦等器以及皮革、货币、织物。大湾城故址城区及其边沿共出汉简1500枚。
  1972年秋,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破城子、肩水金关、第四燧等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是本次发掘的第三个发掘点。在这里出土的文物仅简牍就达11577枚,加上1930年出土的850枚木简,在这里共出土简牍12427枚。还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等遗物1311件。
  这次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出土的简牍和遗物,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令世人惊叹。这些简牍绝大多数是木制的,只有极少数是竹简。就形
  制而言,有牒、检、板、檄、椠、简、两行、觚、册、符、传、过所、削衣等分类。通常完整的简牍每枚长23厘米左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尺牍),最长者达88.2厘米,最短的仅3.8厘米。其中纪年简的上限始于西汉昭帝始元时期,下限至西晋武帝太康四年(前283年),其中西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前32年)以后的简数量极少。昭帝至新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连续的,属于宣帝时期的最多。
  1986年,甘肃省又组织专人对地湾城进行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这些简的年号集中于前84年至前24年,属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
  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和展示情况
  自肩水金关汉简出土以来,中外学界就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文献。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省市县人民政府和文物管理、研究机构始终没有放松对肩水金关遗址及其出土汉简的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让学界肯定的成绩。
  2011年9月,学界期盼了30多年,由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5家单位联合编辑的《肩水金关汉简1(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中下册)》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肩水金关所出汉简的全部简影和释文。《肩水金关汉简》记录了汉代河西地区屯戍活动和兴衰历史,包含有当时驻守此处士兵的日常活动记录,为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民族关系、中西交通、文字、书法等各领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批简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2013年8月,金塔县成功举办了“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参会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共计180余人,收到论文170余篇。会后,从本次学术研讨会论文中精选了104篇,2014年12月,由中共金塔县委、金塔县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敦煌学学会共同编辑出版了《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为居延遗址及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又提供了大量丰富及富有价值的资料。
  金塔县在国家和省、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大湾城防洪堤工程、居延遗址(金塔部分)抢险加固工程,并在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等遗址树立了保护标志、埋压了保护界桩,使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
  甘肃省博物馆对肩水金关出土的部分汉简进行展示,金塔县博物馆以复制的形式对肩水金关出土的部分汉简进行展示。
  居延遗址,被遗忘的汉代往事
  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黑河沿岸,有三座神秘的城堡和一座神秘的关隘,城为东、西大湾城和地湾城,关为肩水金关,这“三城一关”与周边数十公里的长城障塞,共同构成了河西走廊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带。
  这“三城一关”是居延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外学者在此发现大量汉代简牍,即“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的发现对研究汉朝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明“四大发现”之一。不弱于敦煌藏经的居延汉简早已声名远扬,其出土地居延遗址及其细节却鲜为人知。
  走进“三城一关”,在这里与大汉王朝寂然相遇
  已是冬季,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的金塔县却是晴空万里。
  11月29日早晨,在这个冬季的艳阳天里,记者与金塔县文物局副局长陶玉乐一起,驱车前往令人无限遐想的居延遗址。
  从金塔县城出发,沿酒航公路一直向北行驶。靠窗晒着暖暖的太阳,任由公路两旁成段成段的柏杨树、沙枣树和红柳树在眼前一闪而过;裸露的大片大片的田地,没有了制种玉米、棉花等植被生机盎然的覆盖,显得沉寂而空旷。已灌过和未灌冬水的田地分呈湿润的黑褐色与干枯的土黄色,很是“泾渭分明”。
  再行驶,两旁全无村庄和田地,是真正的荒漠戈壁了,成片的芦苇昂着头像是成千上万的士兵在举矛呐喊,煞是壮观!大约行驶了100千米左右,汽车左转直接开进了沙漠里,司机李长江笑着解释说,已进入航天城14号,走“天然高速公路”抄近道去大湾城。
  汽车颠簸得厉害,陶玉乐依然忙着解说,这一片是汉代的屯田区、那是额济纳旗方面修建的敖包……说话间,大湾城到了。
  大湾城遗址地处金塔县城东北约145千米黑河两岸的戈壁滩上,因黑河(古称弱水)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故称大湾城,由黑河东、西两侧的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组成。
  古代的黑河流域并不像我们现今看到的是荒漠戈壁,而是水草丰美的绿洲。这绿洲自然受到逐水草而居的北方匈奴人的垂青,因而接连进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匈奴进犯,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同时,巩固边防,驻守戍兵,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即建于此时,至王莽末年衰落。
  东大湾城遗址由外城、瓮城和内城组成,是一座完整的汉代城池,遗址范围350米×250米。外城相对独立,是保护瓮城和内城的最外围防线,如今,在岁月侵蚀中早已损毁殆尽,仅存不起眼的残迹。瓮城在内城东侧,据陶玉乐介绍,瓮城主起“缓冲”作用,打仗时,士兵将内城城门关闭,再冲出瓮城;若有追兵,先将敌人困在瓮城,可“瓮中捉鳖”保护内城。现存较为完整的内城,平面呈北大南小“冒”字形不规则格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5米;墙体为夯土版筑,残高7米;内城城门在东墙,宽5.2米,也只剩一个巨大的豁口。
  东大湾城的东北角和东南角还残留着两座高7米、用夯土堆砌而成的矩形烽燧。这两座用以监视敌情的瞭望台,如同两名守卫,历经千年岁月以相同的姿势在荒漠深处站成了永恒。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千米,两城隔黑河相望,要绕行方能到达。据陶玉乐介绍,西大湾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80米。由黏土筑成的墙体,最高处8米,最低处仅残存3米,东墙南部1/4墙体和南墙东部3/4墙体,则受雨水风沙侵蚀和黑河河水冲刷坍塌无存,像一张巨大的“口”,诉说着自己的不幸。
  告别大湾城,沿东北方向继续行驶,地湾城遗址像块“白豆腐”一样远远地映入眼帘。地湾城由三坞一障组成,如今仅存一障。障城墙体由夯土版筑,基宽5米,高8.4米,障门朝西。走进障城,城墙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许多窟窿,陶玉乐告诉记者:“据考证,障城有两层住房,上层用于瞭望,下层用来居住,窟窿是当年支撑房屋木料留下的。刚刚在外面看到的那些裸露地面、较为密集的桩头,是当时为防止人们闯关而沿城墙外围栽立的‘虎落尖桩’,当初有五六十厘米高,现在只剩下一两厘米了。”
  跟随陶玉乐的脚步,来到地湾城北侧不远处一片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沙地和一处用围栏保护起来的黄土堆。陶玉乐告诉记者,这里正是肩水金关遗址所在地。
  肩水金关是汉代边塞关城,为当时进出河西、南北通往的咽喉,取名金关,含“固若金汤”之意。看我不相信似地瞪大了眼睛,陶玉乐详细介绍道:“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组成,现仅存关门、关内西南侧坞院以及烽火台和坞墙残迹。我脚下就是关门,被围起来的黄土堆即是士兵养马、吃饭住宿的坞院。若不细看,的确看不出关城原貌,也难以相信这就是肩水金关。”
  从东、西大湾城到地湾城,再到肩水金关,一路未见行人,只有黑河沿“三城一关”默默地流淌着,时光流转也罢,世事沧桑也罢,始终不渝地守候着这些历史的守望者。触摸着夯土版筑的厚实的城墙,抬头仰望湛蓝而明净的天空,听着陶玉乐娓娓道来的故事,千年的历史沧桑与风云变幻仿佛就在眼前。
  未曾想,我们就这样与历史寂然相遇,又悄然离开。
  保护“三城一关”,别让历史湮没在风雨流沙中
  “保护居延遗址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的话铿锵有力,还带着几分迫不及待,“从历史上看,‘三城一关’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汉代军事布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发动了对河西匈奴的第二次战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从甘肃庆阳出发,越内蒙古鸡鹿塞,穿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与匈奴大战多次,迫使居延至祁连山地区的匈奴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远走漠北。自此,居延地区正式归汉王朝管辖。西汉王朝遂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管辖。太初元年(前104年),西汉王朝征伐大宛,为护卫河西走廊城郭,在居延地区派驻18万戍边甲卒,设居延、休屠二城。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重新启用随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后因犯法被削去封号的邳波将军路博德,让路博德修建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路博德遂指挥修建了亭鄣、长城、烽燧、斥堠等防御设施以及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三城一关”即兴建于这一时期。
  “从地面建筑看,‘三城一关’不仅规模大,保存现状也相对较好。”何双全接着分析道,为管辖黑河流域,路博德同期修建了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两个重要军事管辖区。如今,肩水都尉府所在地东大湾城的烽燧、内城和瓮城遗址清晰可见,虽历经两千多年,雄风不减当年,而位于额济纳旗的居延都尉府却至今找不到遗址所在地。当时,河西设的阳关、玉门关、悬索关(在额齐纳旗)、肩水金关四个关口中,肩水金关不仅是河西南北通往的第一关口,现状也相对较好。此外,作为居延遗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居延地区保存现状较好的“胡杨长城”,也极具特色。
  “从建筑结构、布局和功用看,‘三城一关’之间的序列和关系非常清楚。”的确,纵观“三城一关”,不难看出西汉军事防御设施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从地理位置上看,肩水金关处在最北面,有级别较低的侯长负责把守关口,为防御和作战先锋;往南为地湾城,驻有肩水侯官缓冲接应;再往南的东大湾城为肩水都尉府(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副省级军区),由级别更高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副司令)坐镇指挥。如今,大汉王朝虽已烟消云散,但凭吊“三城一关”,仍能感受到大汉雄风在居延地区久久回荡。
  “然而,‘三城一关’作为典型的土遗址,受风沙、雨水、洪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破坏和攀爬、踩踏、不法分子盗掘等人为因素破坏,其保护情况依然堪忧。”何双全话锋一转,言语中透出深深的担忧来。
  “‘三城一关’等居延遗址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各级保护从未停止。”金塔县文物局局长李国民说,近年来,就实施了三大保护工程。1999年10月,投资145万元在西大湾城遗址东侧建设长729米的防洪堤;2008年至2011年,分三期对“三城一关”遗址实施表面PS喷洒渗透防风化加固、裂缝PS注浆加固、墙体悬空面或塌陷区加固、顶面冲沟加固以及设置防护围栏等抢险加固工程;今年3月,投资300万元在东大湾城建设防护堤。“然而,面对快速消失的‘三城一关’,这些保护还远远不够,我们依然面临着保护的重重困难。”才觉得欣慰呢,李国民却同样一声叹息!
  回想一路上,看到的“三城一关”日渐“消瘦”的身影,被风沙剥蚀、切割得千疮百孔的“身体”,凡有“甘肃”或“金塔”字眼即被人为抠掉和砸毁的保护碑,已挖好沙坑、放好立桩却难以实施围栏保护的现状……都历历在目印证着他们的担忧和叹息,也深深刺痛着探访者的眼眸和心灵。
  “土遗址的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何双全告诉记者,如何防止土遗址风化、酥碱、坍塌,还需要做很多技术研究。在他看来,采用“原材料、原配方、原技术、原工艺和原流程”进行抢险加固,或许能解决维修加固部分与本体融合等不少问题,值得一试。
  无论怎样,绝不能让“三城一关”这些历史的守望者和见证者与我们渐行渐远,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彻底湮没在风沙雨水的侵蚀和现代人漠然的眼神中,成为千古遗憾。
  开发“三城一关”,让历史在沙漠深处鲜活起来“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开发利用的‘大文章’。”李国民对居延遗址有着长远的思虑,提出挖掘文化内涵,广泛全面宣传,完善基础设施的“三步走”设想。
  神秘的居延遗址曾出土震惊世界的丰富文物。
  在东大湾城,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于1930年发掘汉简1500余枚,以及木器、竹器、葫芦器、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350件,还有西夏文印版文书和西夏文丝绸各1件;甘肃省居延考古队于1952年又发掘汉简数百
  枚。
  在地湾城,曾出土汉简3000枚以及若干铜、铁、陶、木器。值得一提的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和算简等。其中居延历谱,是我国最古老的日历之一;居延医简则表明,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以及散丸、丹、剂等中药配剂,在居延地区早在汉代就已得到普遍应用。
  肩水金关出土文物更为丰富。1930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发掘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出土汉简占据延汉简的三分之一多,且大部分简牍遗存完好、字迹清晰,研究价值极高,被誉为“肩水金关汉文库”。
  “居延汉简在学术界声名远扬,但世人对居延遗址的确所知不多,还应从多个角度加大宣传力度。”何双全说,居延遗址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但“三城一关”鲜为人知,地处偏远的荒漠戈壁、交通不便也是不争的事实。
  2013年8月底,“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金塔召开,近200名专家学者辗转周折从世界各地汇聚金塔,“我们更看重的是会议本身对居延遗址产生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李国民对此次国际性学术会议能在金塔成功举办颇为欣慰。
  “还要在宣传好,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李国民告诉记者,“三步走”设想只是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建设包括汉简博物馆、“三城一关”原貌展示区和体验区等在内的居延遗址文化旅游体验园区。设想一下,在这里,可以看到图文并茂展示的居延汉简、简牍制作工艺流程,或者就有真人正在制作汉简;想象自己如古人般在肩水金关手持戳着汉印的关文一一排队而过,再坐上悠悠的摆渡船渡过黑河,该是怎样惬意的一场旅途?想象,在这里,一场抵抗匈奴的实景大战正激烈上演,又该何等豪情快慰!
  “首先要定制《‘三城一关’保护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何双全的建议与李国民的设想不谋而合。他说,当地政府要加大力度,以开发利用为形式实现居延遗址的“活态”保护;要结合金塔作为古代军事与现代军事相互交汇和戈壁、胡杨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带动金塔旅游发展;此外,还要根据出土文物,研发旅游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保护。
  “无论居延汉简还是居延遗址,还要做、还能做的事太多了。”何双全说道。
  (本文原载于2013年12月17日《甘肃日报》,作者系《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肩水金关记事
  居延边塞地
  孤城突兀立
  欲说汉家事
  烽烟尽散去
  在甘肃省金塔县县城东北151千米处,黑河东岸空旷的戈壁滩上有一座用铁围栏包围的小土包,在落日余晖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沧桑。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土堆堆,却尘封着两千年前大汉王朝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20世纪三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初的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和实物一千余件,终于将这段往事的面纱徐徐揭开,肩水金关从此名扬海内外。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发动了对河西匈奴的第二次战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从甘肃庆阳出发,越内蒙古鸡鹿塞,穿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与匈奴大战多次,迫使居延至祁连山地区的匈奴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远走漠北。自此,居延地区正式归汉王朝管辖。西汉王朝遂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管辖。太初元年(前104年),西汉王朝征伐大宛,为护卫河西走廊城郭,在居延地区派驻18万戍边甲卒,设居延、休屠二城。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重新启用随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后因犯法被削去封号的邳波将军路博德,让路博德修建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路博德遂指挥修建了亭鄣、长城、烽燧、斥堠等防御设施以及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一座关城拔地而起,成为河西南北通往的第一关口。
  根据1930年考古发掘的记载,我们可以复原当时的肩水金关:其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有通到楼橹顶上的土坯台阶,两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关门内西南侧有黄土夯筑的坞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24米。坞内有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有障和烽燧。坞院西南角有方形围墙(墩院),边长约13米。北墙与烽火台东壁相接,西墙与烽火台南壁相接。北墙开门,院内有曲折夹道,两侧分布有住室、灶屋、仓库、院落等遗迹。坞院内西侧中部有黄土夯筑的平面呈正方形的烽火台一座,边长8米。
  肩水金关地处戈壁,紧靠黑河,常年的风雨侵蚀,主要建筑已被严重损毁。现仅残存一烽台和部分遗迹,台长宽均8米。现今的肩水金关一带砾石戈壁,人迹罕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在如此荒凉偏僻之地设置关口,它到底有何战略地位?又有何历史意义呢?
  (一)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东南起于乌鞘岭,西北止于三陇沙,长约1100千米,宽约数千米至100余千米的狭长地带,因在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走廊两边以山峰为天然屏障。走廊的北侧,自东而西横亘着龙首、合黎和马鬃三山,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北山”。北山的山势低平,而且还有几处豁口,强劲的朔风把大量的飞沙带进了河西走廊,形成了大片的沙丘,而且也为来自北方的敌人突入河西走廊留下了通道。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地貌以戈壁、沙漠为主,植被稀少,弱水(其上游今称黑河)自祁连山发源,南北纵贯,其终端汇聚成居延海。弱水两岸,是一片宜农宜牧的绿洲,是汉代中央王朝与匈奴激烈争夺的要地。因为弱水东侧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西侧的北山山脉构成了远控大漠、卫戍河西的天然屏障。而弱水贯穿其中成为由蒙古高原到祁连山北麓丰美草地的南北通道,是匈奴与羌人联系的咽喉地。在秦末汉初之际,匈奴的骑兵就是逆弱水南上而进入河西走廊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率万余骑兵出陇西,过居延海,回师祁连山,长途奔袭,反击匈奴,也是从这个豁口走的。由此可知若控制了弱水两岸就是控制住了自漠北而至河西、西域之通道的要冲,封堵此河西走廊的北部豁口,对汉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走廊的这种地形,要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必须把好进入走廊的这处豁口。而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个豁口上,好似一把“锁”,紧紧“锁”住了这一豁口。
  (二)
  从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看,其纪年的最早时间为汉武帝太初五年(其实为天汉元年,即前100年),其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的时间(前102年)仅差两年,这说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因此肩水金关的修建时间大约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前。此时据匈奴败退漠北(前121年)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应该说匈奴人对汉室的威胁已经解除,为什么还要设置关口,派重兵把守呢?
  我们先看看汉代在居延和会水的军事防御。为了阻止北漠匈奴南进,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将汉长城从酒泉郡会水县北部的张掖郡辖下的肩水都尉府——大湾城,向西修到敦煌郡龙勒县,同时,还修筑了肩水金关向北至殄北的居延塞墙,使肩水金关成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地区的咽喉,成为抵抗漠北匈奴铁骑南侵的重要关口。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政府派强弩都尉路博德,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即南从镇夷峡起,沿黑河东岸的毛目东山,经肩水金关至居延泽的塞墙和烽燧,并修筑了若干城、障、关、亭,时称“居延塞”。这样就形成以肩水金关为中心的比较完整而坚固的北部军事防御体系。与此同时,在酒泉郡的会水县内设置了北部都尉府、东部都尉府;张掖郡的居延县设置了肩水都尉府等军事机构。各都尉府都派重兵把守。尤其是肩水都尉所辖的居延及会水一带,自漠北战役后,匈奴单于王受汉王朝的军事压力不断向西迁移,渐与汉酒泉郡相逼。酒泉郡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而居延一带自然成为守卫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西汉王朝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这一带防务薄弱的环节。起初,汉朝以重兵屯守的方式来控制此地,太初三年(前102年),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这一带修筑起障塞亭燧。居延塞的修筑不仅仅为酒泉等郡增添屏障,它实际上更是汉军的一个前方基地。由于这里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因而很快就成为西汉边塞屯田的一个中心,这里牢牢控制了深入蒙古大漠最近的路线,为以后西汉王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人退守漠北后,匈奴对西汉王朝大的威胁早已解除,军队的战略防守作用已渐渐失去,屯田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但退守漠北的匈奴并没有完全死心,他们经常搞一些小的骚扰,并通过此通道经常与内地的匈奴人联系。因此,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二次征大宛,同时又派路博德到居延筑塞,并“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史记·大宛列传》)肩水金关就修筑于这一时期,此举的目的就是防御匈奴趁汉远征大宛之际,南下河西,威胁汉兵在西域的军事行动。西汉统治者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据守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因此,设立了肩水金关,通过严密的防守和严格的盘查,有效的割断了匈奴人的联系。从肩水金关处发掘的诸如通行证之类的汉简中可以看出,汉代的此类文书写得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这说明,一方面是防止内地的人员,尤其是罪犯外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匈奴人等外夷混入内地。因此,肩水金关犹如坐落在黑河通道关键处的一座“卡”,割断了匈奴人与河西其他少数民族的联系,有效防止了内外夹击对汉王朝的威胁。
  (三)
  汉时的居延和会水一带,由于正好处在黑河两岸的冲积扇上,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宜农宜牧,是汉朝和匈奴争夺的重要地区。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为他巩固河西的统治服务的。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主要以卫边为主,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边境的安全,人口的不断增加,再要从内地运粮,所费甚多,国家也承受不了。移民的活动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经过数年的开垦耕植,居延屯田成为汉时国内外最享盛名的一处屯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达到了十余万人,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从居延汉简的内容看,居延一带的粮食丰裕,价格便宜,并有许多储存粮食的官仓,充分说明这一带的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有盈余,用于调剂余缺。肩水金关所处的居延和会水一带,不但农牧兴旺,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从这里出土的众多渔网和渔网坠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同时,从出土的汉简记载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从甲渠侯官遗址破城子出土的《侯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就记载了甲渠障的侯官粟君雇客民寇恩从居延贩鱼到张掖觻得。这说明,居延地区的水产不但能满足当地的需求,还远销到了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和酒泉一带。如此物产丰富的地区,汉朝统治者绝不会拱手相让的。所以,肩水金关是西汉王朝经营河西的一座“仓”。
  (四)
  汉长城的走向都是精挑细选的,它一方面是为战略防御服务,另一方面它是为了控制绿洲。金塔境内的两条长城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汉长城从张掖过来后,到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越黑河而过直接通向酒泉,而是沿黑河向北延伸到了肩水金关后,折向西穿过黑河,沿北山向西南延伸到营盘墩后,又折向西直至敦煌玉门关。同时,又向北延伸了数百公里的烽燧线,直至居延。这条总体走向呈“几”字形的汉长城有效的将会水绿洲,乃至整个酒泉郡都控制在了长城以内。居延地区宜农宜牧,又是汉与匈奴争夺的焦点地区,汉朝政府要想控制该区域,没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和防御体系是不行的。而军事防御体系设立后,没有控制体系的关键据点是不行的。从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看,一般在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关键位置都设有关卡。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两条汉长城的交界点上,成为据守这两条汉长城的一个关键的据点。另外,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也正好符合据水为险,倚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因此,肩水金关是据守长城的一个关键“点”。
  (五)
  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汉王朝在肩水金关处的设防看,肩水金关处在最北面,有级别较低的侯长负责把守关口,为防御和作战先锋;往南为地湾城,驻有肩水侯官缓冲接应;再往南的东大湾城为肩水都尉府(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副省级军区),由级别更高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副司令)坐镇指挥。不难看出西汉军事防御设施设计者的匠心独具。肩水金关东侧的汉长城一直向东延伸到毛目东山后,才沿黑河折向南行,而西侧的汉长城也延伸东北山后,才折向西南,一直延伸到了玉门、敦煌境内。肩水金关作为河西乃至中原与居延交往的唯一关口,它的咽喉地位已经很清楚了。因此,肩水金关是扼守居延,通达南北的一条“喉”。
  (六)
  1973年,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处发掘,出土的汉简中,有“肩水金关”字样,据此证实,此处就是汉代的肩水金关遗址。为什么叫肩水金关呢?目前的观点有四个:一是郝二旭《“肩水”小考》一文中证明“肩水”其实就是弱水,它是汉代当地人对弱水的称呼。“肩水”“居延泽”得名于弱水和“居延泽”含碱量大的特点,“肩水”即“碱水”;二是魏红亮《也谈“肩水”“居延泽”之得名》一文中认为,“肩水”并不是因弱水含碱量大而得名,而是“肩”字也有“弱”的意思,《集韵·先韵》:“肩,嬴小儿。”;三是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一书中提出,从大湾城到地湾城南的黑河东岸,有一条黑河支流,这也许就是汉代的“肩水”,有待考证;四是根据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所谓“肩水”寓意是“弱水的肩上”,因黑河在肩水金关的上游宽达2千米左右,而到了肩水金关则水系突然变窄,河宽只有几十米,上游好像人的身子,窄的地方好似人的脖子,而肩水金关正好位于黑河的肩膀上。至于“金关”,好多研究人员都认为含有“固若金汤”之意。笔者认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说明了肩水金关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此处设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汉王朝对此处的高度关注,为了保障河西的安全,必须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一带的防线经营的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从而实现固若金汤的目的。如此重要的关口,为什么在史书中却鲜有记载呢?笔者认为,这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肩水金关位于河西走廊北侧黑河通道的险要处,汉王朝当初设置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军事方面。后来匈奴威胁解除后,它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河西一带和居延的人员往来。由于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到河西,乃至西域,走的都是丝绸之路,绝少到肩水金关来,所以肩水金关鲜为人知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肩水金关是“固若金汤”的一座“关”。
  (七)
  肩水金关作为汉王朝在黑河通道设立的唯一关口,它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无论是军事防御方面,还是开发管理居延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当时的地位绝不亚于玉门关和阳关。从肩水金关出土的纪年简看,它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设关,一直延续到了晋武帝太康四年(281年),时代跨度达200多年。尤其是宣帝本始至光武帝建武八年这105年间的简牍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说明这一阶段是肩水金关最为繁华兴盛的时期。
  肩水金关的历史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本身,也不仅仅限于当时,更重要的是他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1930年、1973年两次发掘出土汉简1.2万余枚及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保存如此之多、之完整的汉代简牍和实物,无疑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确实无愧于“肩水金关汉文库”的称号。
  (八)
  肩水金关的辉煌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些曾经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掘甚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遗存与蓝天白云、大漠孤烟、黑河流域、胡杨红柳等融为一体,必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掘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肩水金关思
  黑河畔
  谁在和风说着悄悄话
  将这份千年的传奇留下
  是汉武帝开疆辟土的思量
  留下这一地断壁残墙
  面对匈奴的铁骑
  固若金汤
  目送远征的将士
  又满怀惆怅
  熟悉的身影从远方归来时
  敞开怀抱
  让他尽情徜徉
  硝烟散尽
  迎着黎明的曙光
  关门内外排满了远行的客商
  通关文牒
  堆满了一屋又一房
  历史的长河
  载不动曾经的辉煌
  这些写满文字的精灵
  重新面世时
  不经意间却成为千古绝唱
  风干的岁月
  没有忘记雨水淋湿的城墙
  一朵浪花
  飞上黑河的肩膀
  在春风的吹拂下
  播撒满地希望
  秋天来临时
  戈壁滩变成了粮仓
  捡起一块石子
  用我的体温
  写满情话
  沿着千年古道
  将这份相思遥寄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