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部分 古迹寻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145
颗粒名称:
第二部分 古迹寻踪
分类号:
K878
页数:
278
页码:
79-35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塔县境内的居延遗址、长城遗址、古代烽台等古迹,以及东古城等传说和遗址。
关键词:
遗址
金塔县
长城
内容
金塔有着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四百多处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既有引人注目的史前遗址,又有蔚为大观的汉晋文物,还有遍布全境的长城遗址,更有质朴厚重的明清遗存。这些古迹无不记载着金塔的历史变迁轨迹,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居延遗址“三城一关”
概况
黑河流经的甘肃省金塔县鼎新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流域地区,古称居延地区,亦称“弱水流沙”。考古资料证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居延是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是东南西北华夏文明交流的孔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戌卒,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即建于这一时期,至王莽末年衰落。现今史学界把居延地区遗存的遗址如古城址、长城及其城障烽燧等称为“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金塔境内现遗存“一关(肩水金关)三城(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92千米长城段以及长城沿线59座烽燧。1930年、1974年和1986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居延考古队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居延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共获汉简3万余枚,其中金塔境内出土汉简近2万枚。这些简牍,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又是研究我国古代史十分重要的资料,它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古址,除肩水金关因自然破坏严重,现仅存一烽台外,大湾城、地湾城保存较为完整,特别是东大湾城基本保持原状,为研究汉代边塞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及建筑方法提供了实物依据。
居延遗址金塔部分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一关。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27.15千米处黑河东岸的砾石戈壁滩上。东南距地湾城遗址550米,西北距金关长城止点90米。1930年和1973年曾两次进行考古发掘,据出土汉简而定名。
遗址现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及一烽火台残迹,总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20米,南北60米,面积7200平方米。墙体用黄土夯筑,底宽1.2米,高0.25米~1.1米,夯层0.05米~0.08米。
关门仅存两座东西相对的长方形建筑遗迹,中间为门道,宽5米。遗迹两侧向北2.5米处各留有“木柱”一根,残存地面遗址,平面呈矩形,东西5米,南北6.5米。西遗址内有土墼台阶,现仅存三级;东侧遗址内无台阶,但多一隔墙。遗址与“木柱”之间以土墼砌筑的墙体相连,长2.5米。
坞院平面呈不规则形,四面墙体仅存地面痕迹,尺寸不详。坞院内有房屋和马厩遗迹,形制和面积不清。坞院西南角有方形围墙(墩院),东墙长12.5米,南墙长13.1米,西墙长9米,北墙长4.2米,高0.25米~0.7米,墙宽0.7米~0.8米。北墙与烽火台东壁相接,西墙与烽火台南壁相接。北墙开门,院内有曲折夹道,两侧分布有住室、灶屋、仓库、院落等遗迹。
坞院内西侧中部有烽火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米,高3.1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08米~0.1米。
关址保存一般,由于风雨侵蚀,1973年发掘后的遗迹多有损坏。
遗址20千米内无人口居住。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它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侯官所在地等屯戌重地,因而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汉长城从肩水金关南边过来与烽燧相接,然后向北边一直延伸至额济纳河的东岸边。关门是金关的主体建筑,设在经过烽燧北部的长城上。
当时,在肩水金关附近的黑河上有浮桥或吊桥,供进出关人员和车辆马匹、通行辆两、马匹通行。
在汉代,平民出入边境有着严格的符传、过所制度。不管因公还是因私要通过关口,都要有过所或者符传(现在称为随身的介绍信)才能得以放行。如简文载:“元延二年十月己酉,居延令尚,丞忠,移过所县道河津关,遣亭长王丰,以诏书买骑马酒泉、敦煌、张掖郡,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守令史诩,左褒。十月丁亥出。”这是一个派公差的介绍信,就是说居延令派王丰按照诏书的旨意去购买马匹,经过道路的关口和渡口时请守关人员对他放行。在途中有驿站的地方也应该让他食宿。又如简载:“永始五年闰月己巳朔丙子,北乡蔷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如律令,椽宴令史建。”这是说崔自当想到居延去做买卖,申请一个随身介绍信。这个介绍信指定了他应该经过的关口,并说明了他的身世清白没有官司,可以通过这些关口到居延去。汉代的此类文书写得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当朝廷有抓捕罪犯的逮捕令时,也会直接下达到边塞,守卫长城的军事人员更是会对关内外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关于肩水金关的寓意,笔者认为,“水”意为“弱水”;所谓“肩水”寓意是“弱水的肩上”,因黑河在肩水金关的上游宽达2千米左右,而到了肩水金关则水系突然变窄,河宽只有几十米,上游好像人的身子,窄的地方好似人的脖子,而肩水金关正好位于黑河的肩膀上;“金关”寓意为“固若金汤”。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1973年、1986年分别发掘出汉简850枚、11577枚、3000枚及其他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世人堪称“肩水金关汉文库”。
肩水金关被誉为金塔新八景之一:
金关古韵
吴兴保
固若金汤瀚海云,往事如烟大漠中。
金关壁挂三秦雨,黑水波扬两汉风。
悠悠羌笛千载韵,声声胡笳万古情。
欲把关台比琴台,千秋悲壮付琴声。
东大湾城遗址
东大湾城遗址又名“毛城”,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26.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东距地湾东梁壕堑起点6.6千米。西北距西大湾城遗址2.73千米。
东大湾城遗址由堡、罗城和护城壕三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6米,南北350米,面积107100平方米。堡位于西侧,堡门外东侧有瓮城,堡东、北两侧有罗城三重环围。护城壕在堡的东、北两侧。城墙黄土夯筑,底宽1.4米~4.7米,顶宽0.3米~2.4米,高1.7米~7米,夯层0.18米~0.23米。
堡分为早、晚期。早期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5米,南北100米,面积7500平方米。东墙正中开门,宽4米,两侧各筑一门墩,宽7.5米,门道进深17.3米。门墩北侧筑有登城步道,长13米,宽3.2米。堡西南角建有角楼1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9.5米,顶部有6.7米×4.4米的房屋基底。西墙北端筑有马面。堡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残基,东西18米,南北20米。城门外筑一瓮城,平面呈矩形,东西20.8米,南北34.2米,门南开,宽3米。晚期堡修建于宋、元时期,利用早期堡北墙增筑为横长方形,与早期堡共同形成一个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西南角残存角楼1座。
堡保存较好,东墙基本完整,南墙、北墙均坍塌有豁口,西墙外侧风沙淤积,墙体部分酥碱脱落。
罗城分为三重。第一重城位于堡的东侧,东西21米,南北137米,面积2877平方米。现存东、南侧城墙,高0.3米~0.85米,北墙仅存痕迹,西墙情况不明。门向不明。吴礽骧《河西长城调查与研究》推断该城建于宋、元时期。
第二重城位于第一重城的东北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61米,南北155米,面积24955平方米。西南侧与第一重城叠压,现仅存东墙、南墙东段和北墙,西墙情况不明。北墙正中开门,宽6.3米,门西侧残留门墩1座,高9.1米。城东北角、东南角各有角楼1座,均已坍塌成不规则圆丘形,底部直径10.5米,高2.1米。东墙正中筑一马面,东西5.8米,南北4.5米,高3.1米。
第三重城在第二重城的东北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236米,南北335米,面积79060平方米。其中东、南、北三面城墙遗迹清晰可见,西墙消失无痕迹。门向不明。东南角有角楼1座,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高10.3米。
堡东、北墙外侧残留有护城壕,现存局部痕迹,护城壕外侧尚残存一道夯土墙。
罗城保存一般,仅存少部分墙体。
东大湾城遗址
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
西大湾城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千米,两城隔河相望,遗址由城址和护城壕两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210米,南北180米,面积37800平方米。墙体为黏土夯筑,底宽5米,顶宽2.3米,高8米,夯层0.2米。门已坍塌无存。城址内分布有11处房屋遗迹,仅存残底。
西大湾城遗址保存较好。墙体受雨水风沙侵袭及黑河河水冲刷,东墙南段墙体已坍塌无存,仅存北段87米部分;南墙东段大部分墙体坍塌无存,仅存西段63米部分;西墙南部及中部分别有5.5米和12米长的两处豁口,墙体内侧有坍塌堆积形成的斜坡;北墙东段48米部分墙体顶部坍塌严重,西侧有两处豁口,墙体因风沙和雨水侵蚀有部分脱落。城内地面因雨水冲刷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深沟。
遗址东、北两侧墙体外15米处挖有护城壕沟,剖面呈倒梯形,东侧壕沟因沙土掩埋及河水冲刷,残存部分长10米,宽3米,深0.4米,外垄与地面持平;北侧壕沟保存较好,长210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底宽1.6米,高0.3米。
大湾城故址,古时东西两城,依山傍水,遥相对峙。历来为兵家兵戈相争之地。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
西大湾城遗址
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
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整,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1999年,金塔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了大湾城保护防洪工程,该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修筑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
地湾城
地湾城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11千米处黑河东岸戈壁滩上。东距金关长城203米。北距肩水金关遗址500米。
地湾城遗址由障城、坞院和虎落三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92.4米,南北105米,面积9702平方米。其中障城位于东北角,坞院位于障城南、西两侧。城墙黄土夯筑,底宽5米,顶宽3.8米,高8.4米,夯层0.2米。虎落遗迹环绕于障城和坞院的东、南、北三侧。
障平面略呈方形,东西21.7米,南北22米,面积477.4平方米。西墙正中开门,宽3米,高5米,进深5米。障内南墙底部残存纵向地栿,保存尚好,高0.35米,宽0.5米,长10.75米。
障保存较好,因常年受风沙和雨水渗透侵蚀,障墙表体酥碱部分脱落,有雨水冲沟。
坞院分为早、晚两期,平面均呈长方形。早期坞院在障南、西两侧,东墙与障东南角相接,长33米,南墙长69.5米,西墙与晚期坞院西南角相接,长14米。墙宽1.2米~1.7米,高0.15米~0.33米。坞墙黄土夯筑,夯层0.05米~0.08米;晚期坞院在障西侧,与障西墙西南角、西北角相连。南墙长37.4米,西墙长59米,北墙长49米,墙宽1.7米,高0.9米~1.3米。南墙正中开门,宽3米,内侧倚墙以土墼砌筑有两方形门墩,边长2米,高0.7米。
在坞院北墙以北20米外,有一道夯筑墙垣,长100米,宽1.7米,高0.2米,是否为第三重坞院,尚有疑问。
坞院保存较差,因常年受风沙和雨水渗透侵蚀,加之前后两次考古发掘,坞墙已坍塌,仅存残迹。
障北墙和东墙外侧、早期坞院东墙和南墙外侧有虎落各四排,沟宽2.6米,虎落直径0.1米~0.16米、高0.13米~0.15米。
在坞院西墙外30米处,有房屋遗迹一处,残存土坯砌筑的西墙和南墙,西墙长2米,高0.18米;南墙长1.9米,高0.15米。
从现遗存的一障看,障内四周墙壁中间有成排的洞口,据此推测,当时的地湾城是两层建筑,下面一层住人,上面一层常年驻有军士,担任瞭望、守城和攻击来犯之敌之责。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但是,此处的黑河走向却不是这样,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筑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又发掘获简千余枚,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侯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从地湾城的形制规模看,也应为肩水侯官治所。汉时的候望系统的领导结构是:太守——都尉——候——候长——燧长。都尉一般都住在城里,称城尉,城的规模在130米×130米以上;候官都住在鄣里,称鄣候,障的规模是100米×100米以内的正方形围墙。而地湾城正符合障的标准。当时,居延地区一共10个候官,共统辖着261个燧,其中肩水候官统辖着86个燧。
肩水金关汉简
肩水金关汉简的源流及价值
简牍,是我国优秀的古文化遗存物。金塔县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称肩水金关汉简,是众多简牍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之冠,多年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与关注。
肩水金关汉简,是指出土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所辖的肩水金关遗址及其附近的地湾城(肩水侯官所)和大湾城(肩水都尉府城)遗址,总计17000余枚。早在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肩水金关出土汉简800余枚,现存于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时隔四十多年后,1972年至1974年由甘肃省文物部门主持发掘的甲渠候官《破城子》、第四燧以及肩水金关遗址再次取得重大收获,其中肩水金关出土汉简11000余枚,这批简绝大部分现存于甘肃省简牍博物馆,少部分在甘肃省博物馆用于展出。
肩水金关汉简内容包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文物价值。
政治方面包括汉代的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内容;经济方面有关于农垦屯田的记载,其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储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和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等,其学术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军事方面,肩水金关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障的文书档案,文中所记载的武器名目繁多,最常见的为驽;科技文化方面,肩水金关函件中记载有《九九表》,同时,居延纪年简多载有年月日,一般在月名与日序之间注明朔旦,这无疑是研究两汉朔、闵排列的第一手资料。
肩水金关汉简的发掘,由于方法得当,不但发掘数量多,而且比较完整,成册的较多,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
作为出土的一种历史资料,肩水金关汉简虽属历史文献学的范畴,但是它内容丰富、繁杂,涉及范围广,自身又具有一种独立的文化内涵。这些文物及长城、烽火台、关隘要塞遗址,让人们重新认识居延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金塔有令世界瞩目,被中外学者称为汉代档案库的肩水金关遗址及肩水金关汉简,轰动海内外。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西北边塞的守御器备、烽火制度、管制文书、亭障遗址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大充实了汉代社会的历史,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难题。目前,对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新的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肩水金关的辉煌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些曾经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掘甚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遗存与蓝天白云、大漠孤烟、黑河流域、胡杨红柳等融为一体,必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掘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肩水金关汉简的三次发掘
肩水金关汉简的考古发掘共三次,分别在1930年、1972—1976年和1986年。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沿弱水两岸,北起宗间阿玛,南至毛目(今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约250千米之间,以及在布肯托尼与博罗松治约60千米之间,发现有汉代的塞墙和障堡亭燧,其间共有3段塞墙、39个烽台、2个城和4个障,在这些文物故址中获得10200枚汉简。其中在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共出简850多枚。同时出土的还有木、竹、角、陶、铁、芦苇、葫芦等器以及皮革、货币、织物。大湾城故址城区及其边沿共出汉简1500枚。
1972年秋,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破城子、肩水金关、第四燧等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故址,是本次发掘的第三个发掘点。在这里出土的文物仅简牍就达11577枚,加上1930年出土的850枚木简,在这里共出土简牍12427枚。还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等遗物1311件。
这次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出土的简牍和遗物,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令世人惊叹。这些简牍绝大多数是木制的,只有极少数是竹简。就形
制而言,有牒、检、板、檄、椠、简、两行、觚、册、符、传、过所、削衣等分类。通常完整的简牍每枚长23厘米左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尺牍),最长者达88.2厘米,最短的仅3.8厘米。其中纪年简的上限始于西汉昭帝始元时期,下限至西晋武帝太康四年(前283年),其中西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前32年)以后的简数量极少。昭帝至新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连续的,属于宣帝时期的最多。
1986年,甘肃省又组织专人对地湾城进行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这些简的年号集中于前84年至前24年,属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候官所在地。
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和展示情况
自肩水金关汉简出土以来,中外学界就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文献。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省市县人民政府和文物管理、研究机构始终没有放松对肩水金关遗址及其出土汉简的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让学界肯定的成绩。
2011年9月,学界期盼了30多年,由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5家单位联合编辑的《肩水金关汉简1(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中下册)》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肩水金关所出汉简的全部简影和释文。《肩水金关汉简》记录了汉代河西地区屯戍活动和兴衰历史,包含有当时驻守此处士兵的日常活动记录,为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民族关系、中西交通、文字、书法等各领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批简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2013年8月,金塔县成功举办了“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参会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共计180余人,收到论文170余篇。会后,从本次学术研讨会论文中精选了104篇,2014年12月,由中共金塔县委、金塔县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敦煌学学会共同编辑出版了《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为居延遗址及肩水金关汉简的研究又提供了大量丰富及富有价值的资料。
金塔县在国家和省、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大湾城防洪堤工程、居延遗址(金塔部分)抢险加固工程,并在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等遗址树立了保护标志、埋压了保护界桩,使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
甘肃省博物馆对肩水金关出土的部分汉简进行展示,金塔县博物馆以复制的形式对肩水金关出土的部分汉简进行展示。
居延遗址,被遗忘的汉代往事
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黑河沿岸,有三座神秘的城堡和一座神秘的关隘,城为东、西大湾城和地湾城,关为肩水金关,这“三城一关”与周边数十公里的长城障塞,共同构成了河西走廊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带。
这“三城一关”是居延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外学者在此发现大量汉代简牍,即“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的发现对研究汉朝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明“四大发现”之一。不弱于敦煌藏经的居延汉简早已声名远扬,其出土地居延遗址及其细节却鲜为人知。
走进“三城一关”,在这里与大汉王朝寂然相遇
已是冬季,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的金塔县却是晴空万里。
11月29日早晨,在这个冬季的艳阳天里,记者与金塔县文物局副局长陶玉乐一起,驱车前往令人无限遐想的居延遗址。
从金塔县城出发,沿酒航公路一直向北行驶。靠窗晒着暖暖的太阳,任由公路两旁成段成段的柏杨树、沙枣树和红柳树在眼前一闪而过;裸露的大片大片的田地,没有了制种玉米、棉花等植被生机盎然的覆盖,显得沉寂而空旷。已灌过和未灌冬水的田地分呈湿润的黑褐色与干枯的土黄色,很是“泾渭分明”。
再行驶,两旁全无村庄和田地,是真正的荒漠戈壁了,成片的芦苇昂着头像是成千上万的士兵在举矛呐喊,煞是壮观!大约行驶了100千米左右,汽车左转直接开进了沙漠里,司机李长江笑着解释说,已进入航天城14号,走“天然高速公路”抄近道去大湾城。
汽车颠簸得厉害,陶玉乐依然忙着解说,这一片是汉代的屯田区、那是额济纳旗方面修建的敖包……说话间,大湾城到了。
大湾城遗址地处金塔县城东北约145千米黑河两岸的戈壁滩上,因黑河(古称弱水)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故称大湾城,由黑河东、西两侧的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组成。
古代的黑河流域并不像我们现今看到的是荒漠戈壁,而是水草丰美的绿洲。这绿洲自然受到逐水草而居的北方匈奴人的垂青,因而接连进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匈奴进犯,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同时,巩固边防,驻守戍兵,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大湾城即建于此时,至王莽末年衰落。
东大湾城遗址由外城、瓮城和内城组成,是一座完整的汉代城池,遗址范围350米×250米。外城相对独立,是保护瓮城和内城的最外围防线,如今,在岁月侵蚀中早已损毁殆尽,仅存不起眼的残迹。瓮城在内城东侧,据陶玉乐介绍,瓮城主起“缓冲”作用,打仗时,士兵将内城城门关闭,再冲出瓮城;若有追兵,先将敌人困在瓮城,可“瓮中捉鳖”保护内城。现存较为完整的内城,平面呈北大南小“冒”字形不规则格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5米;墙体为夯土版筑,残高7米;内城城门在东墙,宽5.2米,也只剩一个巨大的豁口。
东大湾城的东北角和东南角还残留着两座高7米、用夯土堆砌而成的矩形烽燧。这两座用以监视敌情的瞭望台,如同两名守卫,历经千年岁月以相同的姿势在荒漠深处站成了永恒。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千米,两城隔黑河相望,要绕行方能到达。据陶玉乐介绍,西大湾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80米。由黏土筑成的墙体,最高处8米,最低处仅残存3米,东墙南部1/4墙体和南墙东部3/4墙体,则受雨水风沙侵蚀和黑河河水冲刷坍塌无存,像一张巨大的“口”,诉说着自己的不幸。
告别大湾城,沿东北方向继续行驶,地湾城遗址像块“白豆腐”一样远远地映入眼帘。地湾城由三坞一障组成,如今仅存一障。障城墙体由夯土版筑,基宽5米,高8.4米,障门朝西。走进障城,城墙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许多窟窿,陶玉乐告诉记者:“据考证,障城有两层住房,上层用于瞭望,下层用来居住,窟窿是当年支撑房屋木料留下的。刚刚在外面看到的那些裸露地面、较为密集的桩头,是当时为防止人们闯关而沿城墙外围栽立的‘虎落尖桩’,当初有五六十厘米高,现在只剩下一两厘米了。”
跟随陶玉乐的脚步,来到地湾城北侧不远处一片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沙地和一处用围栏保护起来的黄土堆。陶玉乐告诉记者,这里正是肩水金关遗址所在地。
肩水金关是汉代边塞关城,为当时进出河西、南北通往的咽喉,取名金关,含“固若金汤”之意。看我不相信似地瞪大了眼睛,陶玉乐详细介绍道:“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组成,现仅存关门、关内西南侧坞院以及烽火台和坞墙残迹。我脚下就是关门,被围起来的黄土堆即是士兵养马、吃饭住宿的坞院。若不细看,的确看不出关城原貌,也难以相信这就是肩水金关。”
从东、西大湾城到地湾城,再到肩水金关,一路未见行人,只有黑河沿“三城一关”默默地流淌着,时光流转也罢,世事沧桑也罢,始终不渝地守候着这些历史的守望者。触摸着夯土版筑的厚实的城墙,抬头仰望湛蓝而明净的天空,听着陶玉乐娓娓道来的故事,千年的历史沧桑与风云变幻仿佛就在眼前。
未曾想,我们就这样与历史寂然相遇,又悄然离开。
保护“三城一关”,别让历史湮没在风雨流沙中
“保护居延遗址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的话铿锵有力,还带着几分迫不及待,“从历史上看,‘三城一关’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汉代军事布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发动了对河西匈奴的第二次战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从甘肃庆阳出发,越内蒙古鸡鹿塞,穿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与匈奴大战多次,迫使居延至祁连山地区的匈奴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远走漠北。自此,居延地区正式归汉王朝管辖。西汉王朝遂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管辖。太初元年(前104年),西汉王朝征伐大宛,为护卫河西走廊城郭,在居延地区派驻18万戍边甲卒,设居延、休屠二城。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重新启用随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后因犯法被削去封号的邳波将军路博德,让路博德修建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路博德遂指挥修建了亭鄣、长城、烽燧、斥堠等防御设施以及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三城一关”即兴建于这一时期。
“从地面建筑看,‘三城一关’不仅规模大,保存现状也相对较好。”何双全接着分析道,为管辖黑河流域,路博德同期修建了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两个重要军事管辖区。如今,肩水都尉府所在地东大湾城的烽燧、内城和瓮城遗址清晰可见,虽历经两千多年,雄风不减当年,而位于额济纳旗的居延都尉府却至今找不到遗址所在地。当时,河西设的阳关、玉门关、悬索关(在额齐纳旗)、肩水金关四个关口中,肩水金关不仅是河西南北通往的第一关口,现状也相对较好。此外,作为居延遗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居延地区保存现状较好的“胡杨长城”,也极具特色。
“从建筑结构、布局和功用看,‘三城一关’之间的序列和关系非常清楚。”的确,纵观“三城一关”,不难看出西汉军事防御设施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从地理位置上看,肩水金关处在最北面,有级别较低的侯长负责把守关口,为防御和作战先锋;往南为地湾城,驻有肩水侯官缓冲接应;再往南的东大湾城为肩水都尉府(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副省级军区),由级别更高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副司令)坐镇指挥。如今,大汉王朝虽已烟消云散,但凭吊“三城一关”,仍能感受到大汉雄风在居延地区久久回荡。
“然而,‘三城一关’作为典型的土遗址,受风沙、雨水、洪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破坏和攀爬、踩踏、不法分子盗掘等人为因素破坏,其保护情况依然堪忧。”何双全话锋一转,言语中透出深深的担忧来。
“‘三城一关’等居延遗址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各级保护从未停止。”金塔县文物局局长李国民说,近年来,就实施了三大保护工程。1999年10月,投资145万元在西大湾城遗址东侧建设长729米的防洪堤;2008年至2011年,分三期对“三城一关”遗址实施表面PS喷洒渗透防风化加固、裂缝PS注浆加固、墙体悬空面或塌陷区加固、顶面冲沟加固以及设置防护围栏等抢险加固工程;今年3月,投资300万元在东大湾城建设防护堤。“然而,面对快速消失的‘三城一关’,这些保护还远远不够,我们依然面临着保护的重重困难。”才觉得欣慰呢,李国民却同样一声叹息!
回想一路上,看到的“三城一关”日渐“消瘦”的身影,被风沙剥蚀、切割得千疮百孔的“身体”,凡有“甘肃”或“金塔”字眼即被人为抠掉和砸毁的保护碑,已挖好沙坑、放好立桩却难以实施围栏保护的现状……都历历在目印证着他们的担忧和叹息,也深深刺痛着探访者的眼眸和心灵。
“土遗址的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何双全告诉记者,如何防止土遗址风化、酥碱、坍塌,还需要做很多技术研究。在他看来,采用“原材料、原配方、原技术、原工艺和原流程”进行抢险加固,或许能解决维修加固部分与本体融合等不少问题,值得一试。
无论怎样,绝不能让“三城一关”这些历史的守望者和见证者与我们渐行渐远,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彻底湮没在风沙雨水的侵蚀和现代人漠然的眼神中,成为千古遗憾。
开发“三城一关”,让历史在沙漠深处鲜活起来“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开发利用的‘大文章’。”李国民对居延遗址有着长远的思虑,提出挖掘文化内涵,广泛全面宣传,完善基础设施的“三步走”设想。
神秘的居延遗址曾出土震惊世界的丰富文物。
在东大湾城,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于1930年发掘汉简1500余枚,以及木器、竹器、葫芦器、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350件,还有西夏文印版文书和西夏文丝绸各1件;甘肃省居延考古队于1952年又发掘汉简数百
枚。
在地湾城,曾出土汉简3000枚以及若干铜、铁、陶、木器。值得一提的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和算简等。其中居延历谱,是我国最古老的日历之一;居延医简则表明,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以及散丸、丹、剂等中药配剂,在居延地区早在汉代就已得到普遍应用。
肩水金关出土文物更为丰富。1930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发掘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出土汉简占据延汉简的三分之一多,且大部分简牍遗存完好、字迹清晰,研究价值极高,被誉为“肩水金关汉文库”。
“居延汉简在学术界声名远扬,但世人对居延遗址的确所知不多,还应从多个角度加大宣传力度。”何双全说,居延遗址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但“三城一关”鲜为人知,地处偏远的荒漠戈壁、交通不便也是不争的事实。
2013年8月底,“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金塔召开,近200名专家学者辗转周折从世界各地汇聚金塔,“我们更看重的是会议本身对居延遗址产生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李国民对此次国际性学术会议能在金塔成功举办颇为欣慰。
“还要在宣传好,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李国民告诉记者,“三步走”设想只是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建设包括汉简博物馆、“三城一关”原貌展示区和体验区等在内的居延遗址文化旅游体验园区。设想一下,在这里,可以看到图文并茂展示的居延汉简、简牍制作工艺流程,或者就有真人正在制作汉简;想象自己如古人般在肩水金关手持戳着汉印的关文一一排队而过,再坐上悠悠的摆渡船渡过黑河,该是怎样惬意的一场旅途?想象,在这里,一场抵抗匈奴的实景大战正激烈上演,又该何等豪情快慰!
“首先要定制《‘三城一关’保护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何双全的建议与李国民的设想不谋而合。他说,当地政府要加大力度,以开发利用为形式实现居延遗址的“活态”保护;要结合金塔作为古代军事与现代军事相互交汇和戈壁、胡杨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带动金塔旅游发展;此外,还要根据出土文物,研发旅游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保护。
“无论居延汉简还是居延遗址,还要做、还能做的事太多了。”何双全说道。
(本文原载于2013年12月17日《甘肃日报》,作者系《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肩水金关记事
居延边塞地
孤城突兀立
欲说汉家事
烽烟尽散去
在甘肃省金塔县县城东北151千米处,黑河东岸空旷的戈壁滩上有一座用铁围栏包围的小土包,在落日余晖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沧桑。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土堆堆,却尘封着两千年前大汉王朝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20世纪三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初的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和实物一千余件,终于将这段往事的面纱徐徐揭开,肩水金关从此名扬海内外。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发动了对河西匈奴的第二次战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从甘肃庆阳出发,越内蒙古鸡鹿塞,穿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与匈奴大战多次,迫使居延至祁连山地区的匈奴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远走漠北。自此,居延地区正式归汉王朝管辖。西汉王朝遂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管辖。太初元年(前104年),西汉王朝征伐大宛,为护卫河西走廊城郭,在居延地区派驻18万戍边甲卒,设居延、休屠二城。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重新启用随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后因犯法被削去封号的邳波将军路博德,让路博德修建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路博德遂指挥修建了亭鄣、长城、烽燧、斥堠等防御设施以及肩水都尉府和居延都尉府。一座关城拔地而起,成为河西南北通往的第一关口。
根据1930年考古发掘的记载,我们可以复原当时的肩水金关:其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有通到楼橹顶上的土坯台阶,两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关门内西南侧有黄土夯筑的坞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24米。坞内有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有障和烽燧。坞院西南角有方形围墙(墩院),边长约13米。北墙与烽火台东壁相接,西墙与烽火台南壁相接。北墙开门,院内有曲折夹道,两侧分布有住室、灶屋、仓库、院落等遗迹。坞院内西侧中部有黄土夯筑的平面呈正方形的烽火台一座,边长8米。
肩水金关地处戈壁,紧靠黑河,常年的风雨侵蚀,主要建筑已被严重损毁。现仅残存一烽台和部分遗迹,台长宽均8米。现今的肩水金关一带砾石戈壁,人迹罕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在如此荒凉偏僻之地设置关口,它到底有何战略地位?又有何历史意义呢?
(一)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东南起于乌鞘岭,西北止于三陇沙,长约1100千米,宽约数千米至100余千米的狭长地带,因在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走廊两边以山峰为天然屏障。走廊的北侧,自东而西横亘着龙首、合黎和马鬃三山,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北山”。北山的山势低平,而且还有几处豁口,强劲的朔风把大量的飞沙带进了河西走廊,形成了大片的沙丘,而且也为来自北方的敌人突入河西走廊留下了通道。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地貌以戈壁、沙漠为主,植被稀少,弱水(其上游今称黑河)自祁连山发源,南北纵贯,其终端汇聚成居延海。弱水两岸,是一片宜农宜牧的绿洲,是汉代中央王朝与匈奴激烈争夺的要地。因为弱水东侧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西侧的北山山脉构成了远控大漠、卫戍河西的天然屏障。而弱水贯穿其中成为由蒙古高原到祁连山北麓丰美草地的南北通道,是匈奴与羌人联系的咽喉地。在秦末汉初之际,匈奴的骑兵就是逆弱水南上而进入河西走廊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率万余骑兵出陇西,过居延海,回师祁连山,长途奔袭,反击匈奴,也是从这个豁口走的。由此可知若控制了弱水两岸就是控制住了自漠北而至河西、西域之通道的要冲,封堵此河西走廊的北部豁口,对汉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走廊的这种地形,要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必须把好进入走廊的这处豁口。而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个豁口上,好似一把“锁”,紧紧“锁”住了这一豁口。
(二)
从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看,其纪年的最早时间为汉武帝太初五年(其实为天汉元年,即前100年),其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的时间(前102年)仅差两年,这说明路博德修筑居延塞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因此肩水金关的修建时间大约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前。此时据匈奴败退漠北(前121年)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应该说匈奴人对汉室的威胁已经解除,为什么还要设置关口,派重兵把守呢?
我们先看看汉代在居延和会水的军事防御。为了阻止北漠匈奴南进,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将汉长城从酒泉郡会水县北部的张掖郡辖下的肩水都尉府——大湾城,向西修到敦煌郡龙勒县,同时,还修筑了肩水金关向北至殄北的居延塞墙,使肩水金关成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地区的咽喉,成为抵抗漠北匈奴铁骑南侵的重要关口。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政府派强弩都尉路博德,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即南从镇夷峡起,沿黑河东岸的毛目东山,经肩水金关至居延泽的塞墙和烽燧,并修筑了若干城、障、关、亭,时称“居延塞”。这样就形成以肩水金关为中心的比较完整而坚固的北部军事防御体系。与此同时,在酒泉郡的会水县内设置了北部都尉府、东部都尉府;张掖郡的居延县设置了肩水都尉府等军事机构。各都尉府都派重兵把守。尤其是肩水都尉所辖的居延及会水一带,自漠北战役后,匈奴单于王受汉王朝的军事压力不断向西迁移,渐与汉酒泉郡相逼。酒泉郡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日益增大,而居延一带自然成为守卫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西汉王朝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这一带防务薄弱的环节。起初,汉朝以重兵屯守的方式来控制此地,太初三年(前102年),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这一带修筑起障塞亭燧。居延塞的修筑不仅仅为酒泉等郡增添屏障,它实际上更是汉军的一个前方基地。由于这里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因而很快就成为西汉边塞屯田的一个中心,这里牢牢控制了深入蒙古大漠最近的路线,为以后西汉王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人退守漠北后,匈奴对西汉王朝大的威胁早已解除,军队的战略防守作用已渐渐失去,屯田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但退守漠北的匈奴并没有完全死心,他们经常搞一些小的骚扰,并通过此通道经常与内地的匈奴人联系。因此,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二次征大宛,同时又派路博德到居延筑塞,并“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史记·大宛列传》)肩水金关就修筑于这一时期,此举的目的就是防御匈奴趁汉远征大宛之际,南下河西,威胁汉兵在西域的军事行动。西汉统治者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据守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因此,设立了肩水金关,通过严密的防守和严格的盘查,有效的割断了匈奴人的联系。从肩水金关处发掘的诸如通行证之类的汉简中可以看出,汉代的此类文书写得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这说明,一方面是防止内地的人员,尤其是罪犯外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匈奴人等外夷混入内地。因此,肩水金关犹如坐落在黑河通道关键处的一座“卡”,割断了匈奴人与河西其他少数民族的联系,有效防止了内外夹击对汉王朝的威胁。
(三)
汉时的居延和会水一带,由于正好处在黑河两岸的冲积扇上,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宜农宜牧,是汉朝和匈奴争夺的重要地区。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为他巩固河西的统治服务的。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主要以卫边为主,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边境的安全,人口的不断增加,再要从内地运粮,所费甚多,国家也承受不了。移民的活动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经过数年的开垦耕植,居延屯田成为汉时国内外最享盛名的一处屯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达到了十余万人,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从居延汉简的内容看,居延一带的粮食丰裕,价格便宜,并有许多储存粮食的官仓,充分说明这一带的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有盈余,用于调剂余缺。肩水金关所处的居延和会水一带,不但农牧兴旺,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从这里出土的众多渔网和渔网坠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同时,从出土的汉简记载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从甲渠侯官遗址破城子出土的《侯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就记载了甲渠障的侯官粟君雇客民寇恩从居延贩鱼到张掖觻得。这说明,居延地区的水产不但能满足当地的需求,还远销到了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和酒泉一带。如此物产丰富的地区,汉朝统治者绝不会拱手相让的。所以,肩水金关是西汉王朝经营河西的一座“仓”。
(四)
汉长城的走向都是精挑细选的,它一方面是为战略防御服务,另一方面它是为了控制绿洲。金塔境内的两条长城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汉长城从张掖过来后,到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越黑河而过直接通向酒泉,而是沿黑河向北延伸到了肩水金关后,折向西穿过黑河,沿北山向西南延伸到营盘墩后,又折向西直至敦煌玉门关。同时,又向北延伸了数百公里的烽燧线,直至居延。这条总体走向呈“几”字形的汉长城有效的将会水绿洲,乃至整个酒泉郡都控制在了长城以内。居延地区宜农宜牧,又是汉与匈奴争夺的焦点地区,汉朝政府要想控制该区域,没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和防御体系是不行的。而军事防御体系设立后,没有控制体系的关键据点是不行的。从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看,一般在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关键位置都设有关卡。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两条汉长城的交界点上,成为据守这两条汉长城的一个关键的据点。另外,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也正好符合据水为险,倚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因此,肩水金关是据守长城的一个关键“点”。
(五)
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汉王朝在肩水金关处的设防看,肩水金关处在最北面,有级别较低的侯长负责把守关口,为防御和作战先锋;往南为地湾城,驻有肩水侯官缓冲接应;再往南的东大湾城为肩水都尉府(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副省级军区),由级别更高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副司令)坐镇指挥。不难看出西汉军事防御设施设计者的匠心独具。肩水金关东侧的汉长城一直向东延伸到毛目东山后,才沿黑河折向南行,而西侧的汉长城也延伸东北山后,才折向西南,一直延伸到了玉门、敦煌境内。肩水金关作为河西乃至中原与居延交往的唯一关口,它的咽喉地位已经很清楚了。因此,肩水金关是扼守居延,通达南北的一条“喉”。
(六)
1973年,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处发掘,出土的汉简中,有“肩水金关”字样,据此证实,此处就是汉代的肩水金关遗址。为什么叫肩水金关呢?目前的观点有四个:一是郝二旭《“肩水”小考》一文中证明“肩水”其实就是弱水,它是汉代当地人对弱水的称呼。“肩水”“居延泽”得名于弱水和“居延泽”含碱量大的特点,“肩水”即“碱水”;二是魏红亮《也谈“肩水”“居延泽”之得名》一文中认为,“肩水”并不是因弱水含碱量大而得名,而是“肩”字也有“弱”的意思,《集韵·先韵》:“肩,嬴小儿。”;三是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一书中提出,从大湾城到地湾城南的黑河东岸,有一条黑河支流,这也许就是汉代的“肩水”,有待考证;四是根据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所谓“肩水”寓意是“弱水的肩上”,因黑河在肩水金关的上游宽达2千米左右,而到了肩水金关则水系突然变窄,河宽只有几十米,上游好像人的身子,窄的地方好似人的脖子,而肩水金关正好位于黑河的肩膀上。至于“金关”,好多研究人员都认为含有“固若金汤”之意。笔者认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说明了肩水金关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此处设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汉王朝对此处的高度关注,为了保障河西的安全,必须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一带的防线经营的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从而实现固若金汤的目的。如此重要的关口,为什么在史书中却鲜有记载呢?笔者认为,这与肩水金关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肩水金关位于河西走廊北侧黑河通道的险要处,汉王朝当初设置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军事方面。后来匈奴威胁解除后,它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河西一带和居延的人员往来。由于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到河西,乃至西域,走的都是丝绸之路,绝少到肩水金关来,所以肩水金关鲜为人知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肩水金关是“固若金汤”的一座“关”。
(七)
肩水金关作为汉王朝在黑河通道设立的唯一关口,它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无论是军事防御方面,还是开发管理居延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当时的地位绝不亚于玉门关和阳关。从肩水金关出土的纪年简看,它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设关,一直延续到了晋武帝太康四年(281年),时代跨度达200多年。尤其是宣帝本始至光武帝建武八年这105年间的简牍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说明这一阶段是肩水金关最为繁华兴盛的时期。
肩水金关的历史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本身,也不仅仅限于当时,更重要的是他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1930年、1973年两次发掘出土汉简1.2万余枚及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保存如此之多、之完整的汉代简牍和实物,无疑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确实无愧于“肩水金关汉文库”的称号。
(八)
肩水金关的辉煌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些曾经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掘甚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遗存与蓝天白云、大漠孤烟、黑河流域、胡杨红柳等融为一体,必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掘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肩水金关思
黑河畔
谁在和风说着悄悄话
将这份千年的传奇留下
是汉武帝开疆辟土的思量
留下这一地断壁残墙
面对匈奴的铁骑
固若金汤
目送远征的将士
又满怀惆怅
熟悉的身影从远方归来时
敞开怀抱
让他尽情徜徉
硝烟散尽
迎着黎明的曙光
关门内外排满了远行的客商
通关文牒
堆满了一屋又一房
历史的长河
载不动曾经的辉煌
这些写满文字的精灵
重新面世时
不经意间却成为千古绝唱
风干的岁月
没有忘记雨水淋湿的城墙
一朵浪花
飞上黑河的肩膀
在春风的吹拂下
播撒满地希望
秋天来临时
戈壁滩变成了粮仓
捡起一块石子
用我的体温
写满情话
沿着千年古道
将这份相思遥寄
长城遗址
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
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
金塔县,酒泉市辖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四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汉长城北部塞和明长城鸳鸯池至镇夷东段,总长度约为336千米。长城沿线尚存城障遗址15座,烽燧100余座,其中较完整的烽燧近30座。
长城修建史
汉长城修建史
汉武帝时期,为保障河西走廊安全、防范匈奴南下骚扰,中央政府在包括金塔在内的酒泉一带,修筑起长城防御体系。据调查,现金塔境内保存有3道长城防御体系,依次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总长约312千米。
境内汉长城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为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同年,西汉王朝派遣18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至酒泉一段。《汉书·张骞传》亦详载此事,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之后的事。大约十多年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史记·大宛列传》:“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事在元封五年(前106年),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同年或稍后。但据调查,汉长城到张掖市高台县境内的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过黑河直接向西,而是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处过黑河后,沿北山盆地边缘先向南(西部塞),在营盘城南折向西直至玉门(北部塞)。这段长城应该就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由于居延地处军事要冲,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遂重新起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南抵祁连山北麓,后又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形的掎角之势。《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遮虏障。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金塔县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
明长城修建史
明朝政府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后期的鞑靼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扰乱,先后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和高台、酒泉交界处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
城”(时称边墙)35千米,“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嘉靖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千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米~5米,带巡墙,底宽2.7米~3.3米,顶宽1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即金塔境内)的边壕。
长城分布
汉长城分布
金塔境内长城分别从县境东部和中部贯穿而过,东部塞和西部塞沿黑河两岸分布,北部塞沿北山山脉分布,介于东经98°03′~99°57′,北纬39°52′~40°41′之间。
金塔境内汉长城根据走向分为三支,分别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东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自高台县进入鼎新镇双树村,起于鼎新镇双树村南19.0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兔儿堡,由东南向西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南的辽草湾、大茨湾、芨芨村西南、骡马湖后,又向东北先后经过鼎新镇上元村西南、东明村东、友好村、航天镇焦家湖、永联村东北、东岔村东、红柳坑、马莲井、毛城南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遗址。西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起于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9.31千米处的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沿黑河西岸,穿过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5.21千米处的黄毛土沟后,拐向西南,经航天镇大湾村西、二杰村西、天仓村东北,止于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北部塞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起于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经航天镇营盘村西、大庄子乡双新村东北、古城乡下东沟村西北、西坝乡西移村北后,穿过沙枣园子自然保护区、芦草井和金塔与玉门交界的沙漠后进入玉门境内。
本次调查登录的烽火台主要分为四路,一路沿东部塞分布,一路沿西部塞分布,一路沿北部塞分布,另一路,从肩水金关向北,沿黑河东岸分布,一直延伸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
明长城分布
明长城甘肃段主线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永登、西固、皋兰、安宁,抵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金塔境内明长城的具体线路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2千米处金塔夹山南麓的杨家井烽火台起,由西南向东北穿过金塔——石泉子公路,止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
长城遗存
汉长城遗存
金塔境内汉长城墙体85段,共计261206.5米,其中较为完好的约80000米;壕堑23段,共计44884千米;关堡13座,烽火台83座,其中较为完好的12座。
墙体墩墩山长城段。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和大庄子乡双新村北面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随山势起伏而建,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23千米。该段墙体呈断续分布状,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因风雨侵蚀及山洪冲刷,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5.3米~14米,残高0.2米~2.7米不等。瓦窑长城段。位于古城乡下东沟村北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墙体随山势起伏而建,痕迹清晰可见,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8千米,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3.5米~11米,残高0.2米~2..2米不等。芦草井长城段。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54千米处的沙漠腹地中,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12千米。中间有许多段被流沙掩埋或风沙侵蚀消失。该墙体为沙土夹红柳根、梭梭木分层叠筑而成。墙体酥碱坍塌严重,两侧形成斜坡面,残存墙体两侧沙土淤积较多,墙体剖面部分呈丘状、梯形、三角形等,底宽3米~12.2米,顶宽1.1
米~3.1米,残高0.5米~2.5米不等。天仓长城段。位于航天镇天仓村西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痕迹清晰可见。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长约24千米。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建筑方法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因风雨侵蚀及洪水冲刷,墙体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坍塌形成斜坡面,底宽6米~12米,残高0.2米~1.5米不等。东光长城段。该段长城由南向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芨芨村、上元村、东明村、友好村、航天镇永联村、东光村、东岔村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总长约40千米。该段墙体用砂砾石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和盐碱地之上,痕迹清晰可见。因自然破坏和人为开垦农田损毁,形成多处豁口,残存墙体因风雨侵蚀、风化,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5.7米~14米,残高0.3米~1.1米不等。沙枣园子壕堑段。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40千米处的洪积扇软戈壁、砾石丘陵之上,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总长约24千米。该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南北垄为壕内挖出的土与砾石、红柳垒筑而成。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壕堑深0.3米~1米。因山洪冲刷,壕堑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形成多处豁口,残存壕堑内有沙土淤积。
关堡 肩水金关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27.15千米黑河东岸的砾石戈壁滩上,遗址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1座。坞院西南角残存烽火台及其围墙(墩院)。其他建筑形制和面积不清。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出土的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之多。发掘其他实物1311件,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地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11千米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西距黑河70米,北距肩水金关遗址500米,整体保存一般。该遗址由障城和坞院两部分组成,其中障城建于一夯土台基上,保存相对较好,平面呈正方形,22米见方。西墙正中开一门洞,四周障墙均为黄土版筑而成,夯层厚0.2米。障外有早、晚期坞院残迹。东大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26.8千米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西距黑河200米,由堡、瓮城、罗城组成。堡的平面呈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5米。墙体为夯土版筑,残高7米。城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遗迹。堡门外东侧有瓮城,瓮城外有罗城三重环围。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纪年简集中在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2年)之间,最晚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前11年)。同时,出土器物约350件,有木器、竹器、葫芦器、芦草编制的器物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残件、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还有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1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西大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大湾村西北14.5千米处的黑河西岸,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80米。墙体为黏土夯筑而成,受雨水风沙侵蚀及黑河河水冲刷,东墙南部1/4部分墙体已坍塌无存,仅存87米部分。南墙东部3/4部分墙体坍塌无存,仅存63米部分。西、北墙均有豁口,墙体内侧有坍塌堆积形成的斜坡。墙体最高处8米,最低处残存3米。银盘大墩堡。坐落在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2.22千米处的残丘地上,整体保存一般,东西长30.5米,南北宽21.1米,平面呈矩形。堡由堡院及角墩和积薪堆组成,墙体早期为土坯砌筑,晚期为夯土版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堡内建筑全部坍塌,堡北部有8间房屋址,并有大量的灰堆。因受风雨侵蚀,部分夯土墙体被破坏,最高处残存7.6米,最低处3.7米。石营堡遗址。坐落在西坝乡西移村东北5.45千米处的黑石山包上,整体保存一般,东西长31米,南北宽24.1米,平面呈矩形。南墙正中开一门。墙体为片石、红柳筋、夯土、土坯分层叠筑而成。受雨水风沙侵蚀,部分墙体坍塌呈豁口状,最高处残存8.9米,最低处为2.8米。营盘堡遗址。坐落在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的黑河西岸一片风蚀台地上,堡平面呈方形,边长80米。墙体为夯土版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夯层厚0.08米~0.13米。堡坐北向南,南墙的正中开有一门,门的前方有矩尺型曲臂(回门),在堡的四个墙角处各有角墩一座,东墙、西墙、北墙中部各有马面一座。受雨水风沙侵袭,大部分夯土版筑的墙体被破坏。
烽燧腰墩子烽燧。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3.7千米处的砾石山之上,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4.2米,东西3.8米,残高5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整体为黄土夯筑、顶部有部分土坯砌筑。因长期受风雨侵蚀、风化,台体四壁均有酥碱;南壁顶部、中低部位均有豁口,台体贯通裂缝一条。廿里小墩烽燧。修筑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9.6千米处的砾石戈壁滩之上,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4.1米,南北4.7米,残高4.2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台体土坯砌筑,因风雨侵蚀、风化坍塌严重,整体保存状况一般。下五分敌台。修筑于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南3.8千米处的高10米的黑色砾石山顶之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4.8米,南北12.2米,残高3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台体为砾石、土坯垒筑。因风雨侵蚀、四壁均酥碱坍塌严重,形成斜坡,整体保存状况较差。沙河墩烽火台。修筑于航天镇大湾村5组东北6.4千米处的黑河西岸的丘陵之上,平面呈矩形,南北5.5米,东西5米,残高8.5米。剖面呈梯形,台体土坯砌筑,因风雨侵蚀、四壁均酥碱坍塌,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双岔敌台。修筑于航天镇大湾村5组东北10.6千米处的一风蚀台地之上,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尖簇形,台体垡子砌筑,因风雨侵蚀、风化坍塌严重,整体保存状况较差。
明长城遗存
金塔境内明长城遗迹总长15.7千米,沿线有长城墙体1.6千米,壕堑14.1千米,城障1座,烽火台6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辨,烽燧保存较好。杨家井长城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5.5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东西向并行,全长1620.8米。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截面呈梯形,基宽3米,顶宽1.7米,残高2米,夯层0.13米~0.18米。半节红壕堑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6.6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南距“金石”公路15米,由东南向西北走向,全长3762.7米,壕沟上宽下窄,截面略呈梯形,底宽5.7米~6米,上宽8.8米~10米,南北土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形成,基宽4.9米~6.9米,顶宽3.2米~3.8米,残高0.5米~0.7米。半节红烽火台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5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台体建于自然形成的砂砾石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红土夯筑,夯层0.21米~0.23米。东西基宽9米,上宽4.3米,南北基宽9.8米,上宽5.2米,残高4.4米。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有6座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
长城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
金塔境内汉长城地处金塔盆地,属马鬃山——阿拉善地台边缘拗陷带及营盘堡——金塔断褶带、弱水断裂带,堆积了千余米的石炭系、二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仅第四系地层就堆积了400米厚的洪积、冲积、湖积的砂砾石,砂和黏质砂土、黏土等。长城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地貌景观为洪积、冲积平原和丘陵山区。土壤为沙质土壤。明长城地处金塔盆地东南边缘,地貌为洪积扇冲积平原及戈壁荒漠。北面为夹山子边缘的沙砾戈壁,南面为灌丛沙滩,周围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沟壑纵横,荒漠流沙侵入较为严重。
该区域属温带干旱气候,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59.9毫米,蒸发量为2538毫米,干热风和风沙为主要灾害性天气。
区域内植被脆弱,主要有白刺、红柳、骆驼刺、锁阳等沙生碱性植物。野生动物有蜥蜴、黄鸭、蛇、野兔等。
长城沿线有鸳鸯灌区北大河水系和黑河河道。鸳鸯灌区地表水主要有鸳鸯池、解放村两水库拦蓄讨赖河冬春季余水;地下水是地表水资源通过
水库、河道、渠系、农田灌溉的入渗补给,是地表水资源的直接转化,二次利用。黑河灌区地表水主要有黑河主河道来水和小型水库季节性蓄水;地下水主要是黑河河道来水下渗补给,地表水9000万立方米,地下水1600万立方米。
长城沿线居民较少,零星分布有居民点,常住人口5000人左右。长城沿线零星分布有农田,种植有棉花、小麦、玉米、葵花、辣椒等农作物。
汉长城北部塞墙体沿线有呈东西走向的戈壁便道;西部塞沿线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鼎新——天仓的公路;东部塞南段沿线有呈南北走向的鼎新—芨芨的公路;东部塞北段沿线有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酒(泉)——航(天城)公路,公路西侧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铁路。明长城沿线有金(塔)——石(泉子)公路西北向东南走向穿过。
长城沿途为荒漠戈壁、砾石丘陵、河道及水库等,该区域风沙大,地表较空旷,洪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分布较多,干旱荒漠为主要环境问题。
长城防御
金塔境内的长城,防御对象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防御对象不同。
汉长城主要是为“逐匈奴”而建。其目的:一是割断匈奴与河西走廊其他游牧民族的联系,削弱匈奴势力;二是维护丝绸之路,使通往西域的道路能安全畅通。汉长城——这条军事防御线,在西汉和东汉两个王朝变更时,对其经营与管理始终没有停止,长城维护着河西走廊地区的稳定与安全,终于将这片土地经营成为与中原地区有同样生活方式的农业经济生产区,迫使匈奴的主要部族西迁,彻底解决了匈奴自战国时代以来对农业经济生产区的威胁。
明长城是为防御蒙古、鞑靼、女真贵族等北方少数民族侵犯。明初,朱元璋立国时,元朝军队仅仅是击溃,大量的元朝败军逃回了大漠之北,虽然士气受到重挫,但是仍有着相当强的战斗力。由于明朝初年在军事上明显实力不足,与蒙古元朝余部经历了数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严峻的事实使得明王朝认识到,以他们当时的力量是难以消灭蒙元势力的。因此,朱元璋把缓解社会矛盾、恢复发展生产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的同时,在军事上他积极治边修筑长城、关隘,伺机向蒙元残余势力发动强大的攻势。
后来,经过几次征战,蒙元残余势力被瓦解,基本上奠定了边境的稳定局面。但是蒙古亦不刺部族的被迫西迁,却使甘肃的边防又再次吃紧。在弘治、正德年间(1488年前后),明王朝为了防止蒙古的侵扰,再次商议修筑边墙之事,并于1401年在北方设立“九边”,布重兵,分地防御。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今北京)后,又多次修筑长城,防御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明朝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国力衰落,内忧外患,强敌压境,明政府只能把加强北方边陲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国防措施去实施。对明朝来说,修筑长城、扩建城堡、加强纵深防御是防止北方游牧部族侵扰的唯一手段。所以明成祖以后的每一个皇帝都对修建长城保卫边陲极为重视。
布防体系
汉长城布防体系
汉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长城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从金塔县境内的长城分布走向看,东西两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秝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有墙体、壕堑、山险、河(湖)险等。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戌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每座烽燧都有戌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里外都能看到。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边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地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这一点在金塔境内的长城布防体系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金塔境内汉长城北部塞以北约5千米~10千米的金塔北山的多处制高点上都发现了汉代的烽燧,这正是瞭望报警烽燧。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金塔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障等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金塔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位于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铁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戌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金塔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明长城布防体系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型,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
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千米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壕沟在明长城防御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金塔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千米的壕沟。金塔境内的明长城墙体主要是夯土墙和壕榨。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里,卫城周长6里~9里,千户所城周长4公里~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里~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掎角之势,一旦有急,招之即来。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着,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东西大体相距约1.25千米左右。
烽火台是报警的通信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材草,报警的号炮、硫黄、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金塔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驻守军制
汉长城驻守军制
汉代长城,是随着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逐渐深化为巩固新拓西陲之地的守卫和开发而修筑的。它与河西四郡的设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汉代河西的郡县行政体系与长城的军事体系是相互依托又各成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县,而军事体系的构成是以都尉作为军事机构的执行长官。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候(驻地称障或官)、候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候、千人、司马等。候官的属吏有候丞、瑑令史、尉史等。候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据出土居延汉简考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都尉府辖3塞,下设4候官,约15部、127燧、1关。其中肩水候官的人数,据地湾城出土汉简说明,燧长40名,再加候长下属的士吏、候吏等,在50名以上,每燧若以3卒计,共120人左右。
据史料记载,金塔境内的汉长城只是汉塞的一部分,分属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北部都尉驻守会水县北境西段边塞,治北部障。东部都尉驻守会水县东,治东部障,其辖区大致是西接北部都尉北塞,东与张掖郡肩水侯官相连。
明长城驻守军制
明代在长城沿线部署有九大军事重镇,每镇的兵员达10万以上。每镇之下分若干个路,各路的兵员视长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几千人至几万人不等。路城,是“路”统领官的驻地,路的指挥官一般由守备担任。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关城,关城实际上是一个据点,既要控制某个关口的出入情况,还要负责关城一带的长城防务。小关城兵员有数十人至数百人,派千总把守。大的关城兵员人数有数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各级指挥官所分别居住的镇城、路城、关城等是紧连着长城的,而有的则是与地方上的州、府、郡、县城合而为一,均离长城不远,一旦有紧急军务,便于调遣出动。据记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甘肃镇的兵员在11万人左右。照此算来,明朝政府仅在长城沿线就陈兵百万之众,可见其对长城防务的重视程度。每个军事重镇实际上就是一个战区,平时由各镇的最高指挥官总兵指挥守卫长城,战时哪里吃紧就调遣军队增援哪里。
明长城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
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长城战事
据可查史料记载,发生在金塔境内或与金塔境内的长城有关的战事主要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夏,第二次河西之战。自汉武帝元狩二年春,汉军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为保证作战突然性,稍事休整,于同年夏,发起第二次河西(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之战。以骠骑将军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分两路进击河西匈奴。以郎中令李广、卫尉张骞率部出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为次要出击方向,牵制左贤王。霍去病率精骑渡黄河后,沿沙漠南缘,向西北迂回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又转向西南,沿弱水(今黑河)途径今金塔县境东部转向西南至小月氏(今甘肃敦煌市南湖镇旧关遗址西南),又转向东,至祁连山(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部,酒泉市南),大破酋涂王。然后经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乌盩山(今甘肃乌鞘岭)而回到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前后降俘6500人,其中包括单桓王、稽沮王、呼于屠王,酋涂王及五王母、单于阏氏和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斩遫汉王等3.2万余级。
李陵兵败遮虏障。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汉飞将军李广之孙。《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认为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命他带领丹阳和楚地人五千,在酒泉(据有关史料记载,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境内黑河西岸的营盘城遗址就是李陵的驻扎教习之地)、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同时命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巡回观察匈奴动静,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休息士卒。于是,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停下扎营。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将李陵的部队包围。两军追赶厮杀数日,李凌终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
两晋太元十二年十二月,凉州饥荒,死者过半,吕光部下有的乘机叛变。吕光自率3万骑兵攻克彭晃张掖城,杀彭晃。随后利用王穆的内部矛盾,率2万骑兵进攻酒泉,夺取酒泉后再进驻凉兴(今甘肃瓜州)。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春,征西将军冯胜率师至兰州,次至酒泉(包括金塔),再至瓜州(今甘肃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多次击败鞑靼。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冬,鞑靼兵入镇夷所(今金塔县东南),指挥刘经战亡。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夏,俺答汗部入侵肃州(今甘肃酒泉),甘肃总兵刘承业抵抗,两战全胜。
长城构筑方法及保存状况
汉长城构筑方法及保存状况
金塔境内汉长城的建筑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材质上,就地取材,分别存在沙土或沙土夹杂红柳、芦苇、沙砾等形式,也存在利用自然地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以筑墙、挖壕堑和自然地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通过调查境内汉长城从形式上看,包括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
在金塔境内的汉长城有效地控制了适于人类生活的戈壁绿洲,蜿蜒绵恒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据史料记载,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版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
单从金塔县境内汉长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多种形式,以砂石土堆筑的居多。如在金塔县西坝乡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砂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砂石土,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厘米~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在金塔与玉门交接的一段则完全用梭梭木、红柳枝条等叠垒而成。在北山一带,部分地段则利用山中的块石垒起而填以砂石土。在北山边缘和黑河沿岸的平原地带则用就地砂砾石堆筑而成。
壕堑的建筑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就地掘壕两侧筑垄而成。河险和湖险则是充分利用自然天险河流和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烽火台(敌台)的建筑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夯土版筑、土坯砌筑、黄土夯筑夹土坯砌筑和块石、砂石土、黄土堆筑(垒筑)等多种方式,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如境内的廿里小墩烽燧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的;腰墩子烽燧则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的;在黑河沿岸则发现了几座用就地砾石堆筑而成的烽燧;在长城外围的山头上则发现了3座用天然石块垒筑成的烽燧。关堡的建筑方式均为夯土版筑,有的中间夹有栣木。
总体而言,金塔境内汉长城资源保存较差。长城墙体因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踩踏、机动车辗压及牲畜活动酥碱坍塌严重,整体保存较差。壕堑也因风沙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踩踏、机动车辗压及牲畜活动,壕沟被沙土填埋,土垄坍塌,但整体遗迹清晰可辨,大部分保存一般。墙体和壕堑部分地段因山洪冲刷消失,形成豁口。个别地段因人为开荒和生产建设被破坏。境内的单体建筑,绝大多数因风沙侵蚀、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损毁严重,仅存残基,高在0.1米~9.3米之间。关堡保存一般,基本上遗迹都很清晰,城垣清晰可见。
墙体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洪水冲刷、河流改道、沙漠化、干湿冻融、地震。人为因素主要有人为踩踏、开垦耕地、修建道路、机动车辗压和牲畜活动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单体建筑大都保存较差或差,破坏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其中又以风雨侵蚀为主,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踩踏和盗挖。单体建筑局部存在病害主要是返潮、酥碱和飞鸟筑穴。
关堡整体保存较差。破坏因素则以自然因素为主,其中以风雨侵蚀现象尤为突出。人为因素则是修路、取土、人为踩踏和车辆辗压等。
明长城构筑方法
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从形制上,明长城墙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有与墙体共同设防,也有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可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每隔5000米左右设一烽燧。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米~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壕沟是就地掘壕,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两侧培筑土垣。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均为夯土版筑,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上小下大,剖面呈梯形,底边长7米~12米,高5米~12米。
长城考古调查
金塔境内的长城考古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初,至今大的考古调查工作共进行了8次。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遗址尤其是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考察,发掘获得850枚汉简。
1972年至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对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掘得简牍11577枚,遗物1311件。
1981年和198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对金塔县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并于1986年9至10月对地湾城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枚。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侯官所在地。
1987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由于条件所限,本次调查只调查了部分长城段和关堡、烽燧遗址,资料很不全面。
从2003年至2007年7月,甘肃省西北师大敦煌考古研究所李并成教授一行及甘肃省长城普查队,对金塔县境内的汉明长城进行了普查。
2007年甘肃省明长城调查队对金塔县境内的明长城进行了全面调查,查清县境内共有明长城15.7千米,沿线有长城墙体1.6千米,壕堑14.1千米,城障1座,烽火台6座。2009年又对明长城独立烽火台进行了调查。
2009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部分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新发现有墙体遗迹的长城遗址约30千米,沿线新发现烽火台12座,城障1座。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转发播报。
2010年,在全省开展的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金塔县成立了第四调查组,对金塔境内的汉长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彻底摸清了金塔境内汉明长城的家底。据调查,金塔境内汉、明两代长城总长度约320千米,其中,汉代长城总长度305千米,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其中,汉代长城墙体86段,壕堑29段,关堡15座,单体建筑117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6处。明长城一线共有烽火台6座,壕堑6段,墙体1段。长城长18.59千米,城障1座,另外沿黑河两岸及北山山脉还有一条烽火台线有单体建筑26座。境内明长城、壕堑、烽火台和部分墙体、城障并行。通过以上8次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金塔境内的长城、烽燧、关堡遗址,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长城研究、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城风物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1986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甘肃居延考古队和甘肃省考古所先后三次对居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居延汉简30000余枚,其中在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出土居延汉简17000余枚。并在肩水金关出土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实物1300余件。此外,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工作期间,调查队在长城沿线、关堡和烽燧周边采集了大量的陶片、瓷片、长城建筑材料及汉木梳、陶渔网坠、汉麻鞋、草编用具及糜子等粮食标本,为研究汉长城历史提供了大量实物依据。
长城保护
金塔县境内汉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总体有县文化体育局负责,县文物局具体管理。近年来,金塔县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管理网络,明确了保护责任,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早期长城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干部考核。并健全了群众性保护组织,聘请了70名业余文物保护员加强日常管护。实行“乡镇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参与、文保员日常巡查、博物馆职工包乡挂点、文体局重点抽查、县政府大检查”的办法切实加强早期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健全了记录档案,落实了保护经费,基本实现了“四有”。
1981年9月10日,金塔境内汉长城及其沿线关堡和单体建筑与全省其他汉长城及其沿线关堡和单体建筑被甘肃省人民政府以“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以“长城”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13日,根据金塔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金塔县境内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的通知,金塔境内的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长城线以现有墙基外侧为准向两边扩延3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在现有墙体的两端,以墙基为界向外扩延2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烽火台基座底边向四周扩延3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长城沿线的城障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城障基座底边向四周扩延30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建立了部分长城记录档案,现由金塔县文物局管理。
近年来,金塔县十分重视对境内汉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对部分关堡、烽燧和墙体实施了加固维修和本体保护。1999年申请省文物局投资100万元修建大湾城防洪工程,修建防洪堤470米,并在西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树立了保护标志。为了加强对居延遗址(金塔部分)的保护,2005年金塔县文体局向省文物局申报立项加固维修,2007年底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加固维修,工程预算497万元。2008年、2009年、2011年先后分3期共投资310万元完成了肩水金关、地湾城和东大湾城、西大湾城的加固维修。主要工程项目为:遗址表面PS喷洒渗透防风化加固、裂隙PS注浆加固、墙体悬空面或坍塌区的加固、顶面冲沟加固,并在肩水金关四周设置了防护围栏。2009年又在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四周埋压了保护界桩。2011年金塔县博物馆又对沙枣园子一带的12千米汉长城和保存较好的银盘大墩堡和廿里小墩烽火台四周用铁丝网进行了保护。
金塔汉长城“之最”
单县里程最长 通过调查查明,金塔县境内共有汉长城306.78千米,其中墙体152.72千米、壕堑44.85千米、河险、沼泽险109.21千米,为甘
肃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线路最多 调查查明,金塔境内共有三条汉长城线路,其中东线长城从与高台交界的兔儿堡起,沿黑河一直向北延伸至肩水金关,总长112.31千米;西线长城从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起沿黑河向南延伸至营盘堡,总长63.62千米;北线长城从营盘堡起沿北山边缘向西延伸至与玉门交接的芦草井西长城,总长130.85千米。同时在长城沿线还发现了几处复线和向外延伸的叉线。由于金塔独特的地理结构,汉长城在金塔境内的走向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根据地形蜿蜒而行,充分贯彻了“因地制宜”的思路。其线路之复杂实属罕见。
建筑方式最复杂 通过调查金塔境内的汉长城从形式上看,有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的,有砂砾石堆筑的,有砂砾石夹红柳垒筑的。烽火台的建筑也是多种多样,有黏土夯筑的,有土坯砌筑的,有块石垒筑的,还有砂砾石堆筑的。可以说除夯土墙外,汉长城的其他建筑方式和类型均在金塔可以找到,真正称得上是“长城博物馆”。
金塔境内长城一览表
金塔境内汉、明长城墙体、壕堑、关堡、单体建筑和相关遗存较多,已在本人所著的《金塔长城》一书中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里仅将基本情况以表格形式列出,供大家参考。
金塔县的古代烽台
我们在酒泉预备到金塔县去考察,目的是为调查金塔西北的汉代烽燧遗址,必要时稍作发掘。驻在酒泉的肃丰渠工程管理处原素欣主任说有赴金塔的便车,四月二十六日由酒泉起程。我们请酒泉的专员公署先期通知金塔县政府,请其襄助。二十五日整理行装,预备次日出发。那天晚餐时专员公署的白德清秘书告诉我们说:“昨天金塔发生了严重的事变。由毛目开往酒泉的预备第七师的一个连长,经过金塔县城时,要县政府代为雇车。因为雇车不足额数,语言冲突。这连长竟开枪击射。阎县长身受两弹,已送到酒泉医治。师部已经派一营长,偕同专员公署人员前往金塔调查,希望考察团暂缓出发,等今晚的消息再做决定。”我们的一团高兴,好像被浇了冷水。没奈何,只好耐心等候消息。幸得在没有睡觉以前接到专署的通知,说那位闹事的连长已经开小差跑掉了,金塔现下安静如常。考察团可以照原定计划明天出发,我们都很高兴。
由酒泉到金塔,我们坐的是马拉的大车。为着渡河的方便,这些车的车轮特大,直径达一公尺八;为着防止翻车的危险,车厢虽小,不过一公尺来宽,车轴却很长,达二公尺许。车行很慢,但因此可以沿途欣赏风景,比较乘坐长途汽车好得多。前几天我们由兰州来酒泉,汽车行驶若飞。每天晚上止宿时,拍去满身的沙尘后,我们脑中对于沿途景物只剩有模糊不清的印象。如果碰到抛锚,那是更加倒霉了。反不若大车每天都可达到预定下宿的地方,从容不迫。大车出酒泉东门后,车子沿着渠边道而行。这时已经开渠闸放水进田,道旁沟渠也都是水。我们赶车的人是车行老板,临时代替伙计带车。不谙马性,不会控御。刚出郊外不远,大车的左轮便陷到路旁的河滩上,车子向左倾斜,几乎要翻车。我们吓得连忙从车上跳下来。先将行李箱子取下来,然后央求过路的村民帮忙,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车子拉出来。走不多远,又发生过一次。这次我们比较镇定,但是也费了大劲儿才拉出来。午间抵二十里马坊,下车休息,喝了两碗开水,吃了两块夹着枣子的馍馍。这一带有近代烽台的遗存,从这里经白家墩、腰墩到三墩庙,约五里有一大土墩,有的大墩旁边附有五座小墩。由三墩庙向东北行,过北大河至闇门似为明代边墙所开的门。这里边墙的遗迹很显著,由河的东岸越河而西。有些地方是两层几乎互相平行的边墙,相去数十步。这些版筑成的墙,有时夹杂一薄层小石子。沿边墙每隔若干丈便有一个土台,以便瞭望之用。车过大石岗后,沿途荒凉,不见农村。北大河的西岸是高低起伏的沙山。东岸是碱滩,向北望是紫色的夹山。我们坐得腻了,下车步行。碱滩表面一层结晶的白色盐渍土,践上去如踏雪而行,踏过处雪泥留脚痕。一会儿便到了夹山山脚。这山岩石嶙峋,不长草木,只见一片紫红色,几乎找不出一点青绿的影子,当地人称之为火焰山。又称这一段的北大河为通天河,大概是受了《西游记》小说的影响。夹山是由金塔到酒泉的一道屏障,在山脚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烽燧遗址。烽台虽已倾圮,但高度还达五公尺许,成正方形,边长约三公尺半,是用版筑的方法,泥土中间有芦苇和芨芨草,并且插入垂直的木桩以便支持。烽台的旁边用土墙圈一方场。土墙已倾圮得几乎和地面相平,但痕迹显明,每边长达五十六公尺。烽台恰可位在这方场的西北角上,这也许是明代的残存。由夹山峡入山,步行了好几里山路,豁然开朗,向北展开金塔县境的平原,县城附郭绿树成荫。县西却是一望无涯的沙碛。车子向西一转弯,便停在青山寺的鸳鸯池水利工作站。这里离金塔县城只有半天的路程。我们当晚便宿在工作站中。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鸳鸯池工地。据水利工作站的人员介绍,这一带因为雨量缺少,灌田的水是靠祁连山融化的雪水。金塔县位于北大河的下游,河中之水大部分被酒泉的农田占了先;流到金塔的水,又大部分渗入到沙土中,所以常遭旱荒。两县人民也为争水经常格斗不停。为解决争水矛盾,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受省政府的委托,在酒泉金塔交界的鸳鸯池筑一个蓄水坝,长百八十公尺,高二十八公尺,蓄水量为一千二百万立方公尺(米)。水大时贮蓄池中,等到水小时再逐渐放水,完成后可灌溉十万亩耕地。民国三十二年六月正式开工。我们去参观时,正在工程进行的高峰期,工人达四百人,此工程预定民国三十四年春可以完工。后来因经费关系,拖延到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才完工,举行放水典礼。全工程花了八十六万人工,可算是河西的一个巨大工程。筑坝的地方正是在夹山的西边,很是荒凉。附近没有人家,只有几座庙宇。主庙是青山寺全圣宫,此外有三皇宫、菩萨殿、三教殿、王母宫等,都是光绪年间所建的。但是这里的香火一定起源很早。在后山的王母宫后殿,我们看到两尊菩萨像,听说是由前山移来的。修眉高鼻,腰肢纤细,姿态很生动,是唐代的作风,决非近代物。水利工程站便设在庙中,这班年轻的工程师便在这荒山中建设起了这伟大的工程。
下午由鸳鸯池赴金塔县城。下山后,车子经过三十里的戈壁,沿途看见一座土墩,和一条东西横贯的边墙的遗迹。近县城时,始有农村。附郭的村庄多栽植树木。这里气候较酒泉为温暖,大概由于地势较低的缘故吧。我们这两天在黄沙碎石中间走路,现在看到绿叶成荫的白杨细柳,一片浓绿色,精神不觉一振。车子由南门进城,门额是“祁连绩懋”四字。车子停在县农会门前,这是水利工作站的城内办事处,我们便下榻其处。顾淦臣工程师详细地告诉我们前天这里所发生事变的经过。因为那件富于戏剧性的事变,地点便在这农会中,顾工程师也在场,躬逢其会。据说那天阎重义县长正在农会中开水利会议。那位连长因为雇车未足额,派特务长来交涉,要县长亲自到连长那儿解释。阎县长说等会议开过后便来,不知道那位特务长回去说了些什么话,一会儿连长便进来了,气势汹汹地责问县长。一语不合,便拿出手枪来射击。子弹从阎县长的下颌旁擦过去,却打穿了旁边的一位小学教员的手腕。会场秩序大乱,阎县长和顾工程师都躲进靠着墙壁的一张木床底下。那连长把枪向床下又发了几弹,才扬长而去。听说回去后叫部下的士兵携着枪冲进县政府去寻索,又派兵把守了城门。幸得县长受伤尚轻,已偷偷地被送往酒泉医治去了。连长知道事情闹大了,想叫士兵跟着他叛变,劫掠一番而散。但是士兵不敢答应,仍要开往酒泉报到。连长和特务长二人便只好私自逃跑了。我们到那开会的室中去,还可以看到地上的血渍和壁上的弹痕。
我们在金塔县城内住了三天。县城是乾隆五十年所筑,当时为王子庄州同的治所。民国二年才改设县治。城很小,周围仅四百三十丈,住民不过百来户。贯通南、北两门的是城内唯一的大街,旁边寥寥几间店铺。进城那天晚上,我们在北关的荣兴园进膳,是当地唯一的饭菜馆。第二天我们到县政府接洽,希望代雇车辆,并派员囊助工作,代购所需的粮食和应用物品。又借得民国二十三年邑人赵积寿(仁卿)等所修的《金塔县志》。这书未曾付梓,仅有抄本。赵先生仍健在,当地人称呼他为赵三爷。我们曾去拜访过他一次。城内的古迹不多。关岳庙有一明万历二十六年铸造的铁钟。山陕会馆所收的关帝庙中有好几座石碑,但却是清乾隆及以后几次重修时所立的。
城南五里许是金塔寺,俗称塔院寺。三十日是阴历四月初八,恰是庙会的日子。我们曾去瞧热闹。正殿于回乱时曾遭焚毁,光绪间重建。塔在殿后,是康熙年间金塔营游击孙一贵所建,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塔身作圆形,上光。塔座方形。殿中有雍正十年、乾隆七年及乾隆四十六年三座石碑。殿中有道士击鼓鸣铙,但进香者仅数十人。听说往年庙会比较热闹,有时还演戏酬神。寺后的园林中正值桃花盛开,娇艳动人。一同的向先生在花旁凝立着似有所感。我看见他那张连日旅行被阳光晒成紫红色的脸孔,和桃花相映成趣。我便拿出照相匣子出来,一面笑着说:“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向先生听见哈哈大笑,连忙躲开了,没有收入镜头。出殿门后,前面不远便有边墙的遗迹,似乎和我们前日由鸳鸯池来金塔中途所遇到的相连接。每隔四五里便有一个土墩。在殿附近的那一段,还有一个土筑的小碉堡,现仍有人守望。我们登碉堡向南一望,边墙外是戈壁,一片荒碛,直至紫色的夹山。戈壁上有近代的坟丘及墓碣,点缀其间。夹山的南面,屹立着雄伟的祁连山,积雪皑皑,恍若玉屏风。返首向北望,边墙以内,田畴开辟,村树蔚茂,枝梢微露出墙垣,魁星阁高耸其上。绿油油的浓荫中间,点缀着鲜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杏花,另是一个世界,恰和边墙外的荒凉成一鲜明对比。
五月一日,我们由县城出发北行去调查汉代的烽燧遗迹。县政府派了一个职员和一名警察随同我们一起去。车子由北关出城,沿户口坝渠北行。这天大风扬尘,终日不息,日光黯淡,远村如在雾中。午间在天生场打尖,傍晚抵三墩村,即下榻于村长的家中。行李安顿好后,我们便出来参观叫作三墩的那个土墩。这墩子高五六公尺,用一根垂下来的粗绳子作为梯子。我们握着绳子爬上去,举目四瞩,可惜今天风沙太大,视线不能及远。屏障似的北山和相去不及十里的二墩土台,都仅隐约可见。
第二天,晨间风静,我们骑驴子由三墩东北行,去参观二墩。所经过的地方,多是荒地。二墩是用夯土筑成,位于一小丘上,较四周略高。我们爬到墩顶上去瞭望,西面的三墩和东面的头墩,都相去仅十里许,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头墩的形制和其他二者相类,似乎都是近代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再向东行,决定向北越过北大河去看斯坦因氏所已发现过的汉代烽燧。由二墩北行,经过沙丘起伏的荒碛,约行十里,越过梧桐河,至十保。在李保长家中休息,用过点心后,继续北行。这时已过午刻,天气骤变,开始刮风,尘沙扑面。引路的村民主张回三墩去。我和向先生坚持依照原来计划越过北河到北山脚一看汉代的古墩。风越刮越猛烈,太阳为尘沙所遮蔽,模糊不清。骑驴逆风而行,连眼睛都睁不开。幸得口袋中携有避风镜,取出戴上。行十余里后,便到了北河。河床很宽,这时南山雪未融化,水量不多,仅有很浅的细流一条。我们骑驴涉水而过。过河下驴休息后,登一沙梁,举目四望。这时风稍静止,空中尘沙较少。我们看见东面相距约十里许有一土墩依然屹立,保存尚佳。西面相距约二里也有一墩。后者土名石梯子墩。我后来用斯坦因的记载和地图来对照,推测前者大概便是他的第四十五号c墩,后者便是d墩。他仅到过第四十五号a和b两墩,据云两墩都已倾圮。b墩以西的几个都是由望远镜测入,他未曾亲临其地。我们因为距石梯子墩较近,便骑驴前往一观。墩作长方形,长九公尺,广六公尺,高达八公尺。东北角有土墙围成的正方形小城垒,后来被牧人当作羊圈。围墙内堆积羊粪厚寸许。将羊粪铲开一片,发现下面便是岩石,不见堆积有古代遗物。这墩以西相去约十里,另有一墩,大概便是斯氏的e墩。这时已下午三时许,风刮得很厉害。我们便决定先返三墩。逆风而行,沙粒扑面作痛,连呼吸都觉得困难。经过十多里的沙碛后始见人烟。抵三墩已傍晚了。
我们原来的计划,是想由三墩越过戈壁到花海子。我们知道斯坦因当年考察时,是由花海子到酒泉县城,然后便由酒泉赴三墩向东北的毛目而去。他的行程漏去这一段的戈壁,因之他所绘制的汉代长城及烽燧图,也缺少这一段。我们想做点“补缺拾遗”的工夫补充这一空白,并且采集点汉代烽燧上所遗的古物。但是我们到三墩后,便听说民国十九年有洋人三人,骆驼八匹,由毛目来,至金塔县补充给养后,仍北返沿北山麓西行赴花海子。沿途测量地图和捡拾石子。无疑的,这是中瑞西北考察团中的贝格曼的一队。他们既已去过,我们发现新材料的机会很少。昨天我们拟雇到花海子去的骆驼,议价不合,没有成功。今天在大风中奔波了一天,兴致又被风吹低了不小。当天晚上,我和向先生商量,决定放弃到花海子去的计划。想明天继续乘牛车西行,到西红后便返金塔,不再雇用骆驼。后来我们在南京见到中瑞考察团的旅行记者,知道贝格曼和步林都没有走过三墩到花海子的那一段,颇懊悔当时没有贯彻坚持的计划。
五月三日由三墩启程,越梧桐河后,至梧桐大坝的新佑宫,下车少憩。途中农舍田垄相望,尚属富庶。过大坝后向西北行,近旧寺墩河,渐见流沙,景况荒凉。过午刻以后,狂风又起,不过没有昨天那样猛烈。抵旧寺墩已是下午二时余,便下榻一位在玉门油矿局做事的景姓家中。叫做旧寺墩的那土墩便在屋后,有梯子可以上登墩顶,墩后有破屋数间,空着无人居住。据说那一户农家,因流沙侵入他的农田中,只好举家离乡移民到新疆去谋生。可见这里流沙问题的严重。第二天早晨,我们由旧寺墩骑驴北行考察。经过十来里的沙碛,将近北山的脚下,有一片麻岩的小丘。丘上立着一座废墩,是版筑所成的土墩,已经大部倾圮,颓然矗立,土名驴秋墩,一称后墩。(《唐语林》卷六云“顾况与韦夏卿饮酒。时金气已残,夏卿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班姬扇,而顾曰马尾。众哂之。曰此非在秋后乎?”今北人俗语,唐时盖已然。)由这墩的顶上向东望可以看见石梯子墩。据引路的当地人说,这两墩中间稍北的小丘上,也有一墩。我以为驴秋墩大概便是斯坦因的第四十五号f墩,中间的那个是e墩,即前天由石梯子墩西望所见到的。驴秋墩的附近地面有陶片,我们捡拾一些,其中有灰色绳纹陶,似为汉代物。也有些石英碎片,细察之,都未经人工打制,不成石器,大概花岗岩片麻岩中所包含的石英的天然碎片。向西望不见有墩,我们上一小丘,沿着山梁向西行了一段,才发现一已倾圮的废墩和前者相距仅二里余,大概是斯氏的第四十五号g墩(XLV.g)。斯氏图上表示两墩间有边墙遗迹,疑当时远望山梁误认为土墙。这墩是由一厚层的碎石泥沙和一薄层的芦苇细柴相叠而成,和敦煌的有些汉代烽燧构造相同。墩旁也有些汉式的陶片和石英碎片。我们在墩的东南作试掘,地面因为细粒沙土都被风吹走,剩下的是碎石,以下有一层约二公分来厚的沙土,再下面便是灰色土夹着木炭,未发现其他遗物。我们又骑驴西行数里,登上一小山向西望,不见烽墩,仅有一山巅上似有石块一堆,像是游牧人民用以指路的石俄博,或许便是斯氏的第四十五号h墩。这时已经过午,我们行了十多里回返到昨晚住宿的旧寺墩。下午乘牛车继续西行,原拟赶到西红。因动身过晚,经东岔、七堡而抵三堡,已是八时余,天已黑了,只得下宿于三堡的王保长家中。从东岔以西,多是沙窝。三堡一名新地四分。这里的饮水含盐质颇多,味咸。听说西红的饮水更甚。水利工作站的人在那儿饮了这些水,都患腹泻。本地人已经喝惯,倒不觉得如何。西红是金塔县最西北的一村,再过去便是荒漠。那天晚上在三堡也听说民国十九年左右,有洋人二三人,沿着北山麓西行往花海子。赶骆驼的是毛目人丁五,已经亡故。
五月五日,我们决定到西红北面的北海子一看,骑着驴子由三堡出发,向西北行,所经过的地方多是沙窝,再望北是呈现页状构造的土壤,被侵蚀得起伏不平,长着沙漠中特产的柽柳。约行十余里,便抵北海子的南岸。这一个大湖的水色蔚蓝,明亮如镜。背后便是北山。用望远镜隔着湖水望北山,不见烽墩,仅有一所卡房。向东稍北可以看见昨天所曾望到的小山巅的石俄博。由那小山而西,北山向后退,成一弧形,抱着这北海子。我们所站的地方稍西,是由西红流入北海子的河渠,渠侧生长着树木。更西便是荒碛,一望无际。我们返新地的三堡后,便商定明日招几个工人到XLV.g墩再作试掘,看地面下是否尚保存有汉代遗物。午饭后,我们套车东行,傍晚抵旧寺墩。托保长招雇六个工人。第二天,带了工人前往发掘。工人来时很晚,我们十时余才开始工作。在土墩的东面,掘了纵横四道探沟。地面的碎石一薄层,下面便是带沙的黄土。靠近土墩的地方,二者中间尚有一层带细木炭的红烧土,但都没有遗物出现。探沟深达半公尺多,时已近午,又刮起风来。锄铲一翻动,沙土飞扬得更剧烈,连眼睛也不能睁开。挣扎一会儿后,实在无法继续工作,只得收工回去。骑驴返旧寺墩。沿途风声猎猎,尘沙蔽天,比较前几天的风尤大。第二天早晨风还未息,又下起细雨来。我们由旧日寺墩返金塔县城,风狂雨横,坐在车上颇觉寒冷,援裘而坐。道路中好几处积水,行车颇为困难。中午经三塘坝,下车少憩。抵县城时,已是天黑了。雨已停止,但道路泥泞。我到饭馆子进膳返舍时,在路上竟跌了一跤。
五月八日,由金塔起程返酒泉。托县政府雇的车子,十一时始来,出发颇晚。当天在临水堡过宿,第二天下午才抵酒泉,天虽放晴,但又刮起
风来。因为所走的是来时的原路,沿途我们多躲在车厢中,放下帘子来避风。这次我们去金塔,往返花费了十多天。虽没有什么收获,但也给我们以荒漠工作的经验。
本文作者系夏鼐(1910—1985年),字作铭,浙江温州人。我国著名现代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35—1939年留学英国,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多次主持和参加了在全国开展的大规模考古挖掘和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活动和成就有:确认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J.G.安特生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撰《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对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1950年第一次发现了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遗迹;1951年确认二里冈遗址为又一处早于殷墟的重要商代遗迹;等等,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著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日文)等。主编并参加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主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本文是夏鼐在1944年来甘肃考察时从兰州到敦煌途经金塔的一段考古随笔。文章基本保持作者的原著,极个别词语稍作了修改。
踏访古长城
为了加强对金塔县境内汉长城遗址的保护,金塔县博物馆委托兰州大学对部分汉长城遗址进行现场勘查与设计,编制保护规划方案。2012年3月17—18日,我陪同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张虎元对我县境内的部分汉长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便确定勘察设计、实施保护的具体长城段。
3月1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从县城出发,行驶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西坝乡北面北山南麓的北海子一带。车辆在戈壁滩上沿长城线穿行,一路上我们看到长城墙体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断断续续,蜿蜒而行,痕迹清晰可见。因风雨侵蚀及山洪冲刷,墙体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坍塌形成斜坡面,残高0.2米~1米左右。
远远望去,前面白花花一片,好似海市蜃楼,天水相连,若隐若现,在戈壁滩上煞是蔚为壮观。这就是当地人叫的北海子。在上世纪初,这里都常年积水,一片汪洋。后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逐渐干涸,但这一带盛产食盐,过去当地老百姓吃的盐都产自这儿。2009年,由于金塔雨水丰富,水库水源充足,连续两年向北海子调水,使这一干涸多年的湖泊又恢复了生机。
在北海子北侧的山头上有一座夯土夹芦苇筑成的小城,当地人叫“石营子房”。小城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城墙有的是土坯垒砌,有的是用土夯筑,残高约5米左右,基宽约4米,顶宽约2米,中夹有红柳、芦苇、芨芨草等物。墙基下铺一层石块,南墙辟门。周围散见有灰陶片。据史料记载、地面遗物和地理位置考证,此为汉长城的一座关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站在城头,四周俯瞰,尽收眼底,长城从小城向东西两侧延伸。北海子似一面明镜镶嵌在山脚下,天鹅在悠闲地游弋,好似高贵的少妇,小鸟在欢快地戏水,犹如顽皮的孩童,碧水蓝天,微波荡漾,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汽车继续向东穿行,这里是一处天然山脉断口,在长城调查过程中未发现长城遗存,据分析,可能这一带是以湖为险。现在北海子的水已经沿这一带向北流淌,更证实了这一点。汽车在平坦的戈壁上飞速穿行,车后扬起的尘土犹如青烟飘逸飞扬。远处有几匹骆驼在悠闲地吃草饮水,看见我们的车走过,他们抬起头侧目注视。
过了断口,又到了山脉中。在这儿有一段保存较好的长城遗迹,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风雨,已坍塌成残高1米左右低矮的砂石土埂,但遗迹相当清晰。长城在山沟中穿行一段后,沿两面的山脉向上而行,并在西侧山坡前出现了一条由西北向东南的岔线,长约700米。沿用碎块石夹红柳垒筑的长城爬上山顶,放眼望去,长城在山间犹如飞龙,蜿蜒而行,时而走平地,时而越山顶。在山顶长城线南侧有一座烽火台残迹,因损毁严重,仅存残底,周围散见有夯土残块和灰陶残片。
再向东走,就进入石梯子湖一带,这里也是一处自然形成的豁口,地势低洼,过去这一带是一个天然湖泊,现早已干涸。
在豁口南侧,有一座高大的烽火台,远远就可看到,这就是石梯子烽火台。烽火台位于北山南麓的洪积平原上,北面为金塔北山,东、西两面为砾石滩,南面为灌丛草滩。烽火台为夯土版筑的四棱台体,呈梯形状,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略宽,约有9米,东西宽约7米,残高约10米,夯层厚约15公分。遗址东壁上部中间有坍塌,左侧从上到下有一裂缝,下部中间离北壁约2米处有一凹进的洞;南壁中间上部坍塌,向下延伸有一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底部有一洞;北壁有从顶到底的脚窝,西侧有一裂缝;西壁保存较完整。烽火台东北角有一处坞院,东西长12米,南北宽约7米,墙残高2米左右。周围散见白瓷片等遗物,为明代烽火台。
在石梯子烽火台东北大约2.5千米处的一处小山坡上又有一座烽火台,叫腰墩子烽燧。烽燧位于北山南麓的戈壁滩上,四周山脉环绕。烽燧为夯筑四棱方形台体,夯层较石梯子烽火台略窄,约12公分,平面呈方形,边长约4米,剖面呈梯形,残高5米左右。南壁上部坍塌较为严重,有后期人为修筑堆砌的红砖,下有凹槽。东壁、北壁有部分坍塌,中间有雨水冲刷形成的凹槽。西壁保存较为完整。四周散见少量灰陶片、黑釉瓷片等。
站在烽燧旁的山头上环顾四周,西南侧的石梯子烽火台清晰可见,沿线地势高低起伏较大,西部高、东部低,南部为洪积扇冲积平原及戈壁荒漠,北依北山山脉。这儿的长城是壕堑,从烽燧北侧5米处穿过,呈东西走向,该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壕堑深30公分左右。因山洪冲刷,壕堑不同程度遭到破坏,部分消失,残存壕堑内有沙土淤积和白刺沙丘。整体遗迹清晰可见。壕堑东面为墙体,保存较好,宽约7米,上宽2米多,残高1米左右,截面为丘状,内有红柳枝平铺为筋。
汽车在山间便道向东行驶一段距离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之地,不远处厂房林立,这就是金塔县正在建设的北河湾工业园区,已有几家企业
入驻。
就在便道南侧又出现了长城遗迹。该墙体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墙体随山势起伏而建,痕迹清晰可见。残存墙体因风雨侵蚀、风化,原构筑方式已无法辨认,现仅存砂砾石堆筑的墙体基础,在两侧形成斜坡面。墙体剖面呈圆丘状,底宽约10米,残高1米左右,顶宽约2米。长城墙体中的红柳依稀可见,大多已碳化。2009年4月,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启动仪式就在这段长城旁举行,国家文物局的有关领导和省市文物局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全省各调查组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根据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2010年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在这一线共新发现长城30多千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轰动,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我们跑的这一段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30多千米汉长城保存现状与我们看到的大体一样,基本上是连续的,遗迹清晰可见。
中午,我们在大庄子牛头湾护林站吃饭。这一带的植被,经过几年的封育管护,已得到有效恢复,遍地长满了花花柴、骆驼刺等草本植物和红柳、白刺等沙生植被;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也经常出没。
就在这个护林站旁的风蚀台地上有一座明代的烽火台,叫火烧墩烽火台,虽然已坍塌脱落成为一座直径约10米,高约5米的大土丘,但雄风不减当年。其实,在加强植被管护的同时,对我们的文物遗址也是一种无形的保护。
吃过饭后,下午2点,向大湾城赶去。大湾城距我们吃饭的地方是110千米左右,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
大湾城分为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我们今天要去的是黑河东岸的东大湾城。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堡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
来到东大湾城后,我们看到城址所处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周围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和极少耐旱植物。城址西距黑河约200米,由堡、瓮城、罗城组成。堡的平面呈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墙体为夯土版筑,北墙、南墙均有坍塌,东墙保存较为完整;西南角有角楼,西墙北端有马面,东墙中部有门及两座城墩,有通堡顶的步道;城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遗迹。堡门外东侧有瓮城,瓮城外有罗城三重环围。城内散布大量灰陶残片。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纪年简集中在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2年)之间,最晚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前11年)。同时,出土器物约350件,有木器、竹器、葫芦器、芦草编制的器物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残件、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还有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1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据邮程记录:大湾城是肩水都尉府。
大湾城出土有很多“卒马田官”的记载,如田卒名籍、牛籍以及衣物簿等,附近有古代田渠遗迹,据考证这里曾是一屯田区。现在东大湾城东面正在开荒种地。在城旁我们遇到了几个人,一问才知正是在此处开荒的老板,他是山东人,现在已投入几百万元打井、架电、修路,计划开垦1000多亩土地种植枸杞等中药材,他说这儿的土层厚,整平后就可种植,很适宜作物生长。
我们看到遗址表面进行了喷洒、灌浆PS加固,对墙体的几个冲沟也进行了加固,并在马道口设置了金属防护围栏。这是金塔县2009年争取国家投资对遗址实施了加固维修,地湾城在大湾城东北约8千米处,翻过一座沙丘就可看到。
到地湾城后,我们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树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被不法分子推到砸毁;由金塔县人民政府树立的抢险加固纪念碑的碑面也被不法分子砸毁,残片散落一地。肩水金关和地湾城的保护标志碑于1987年树立后不久碑上的“甘肃省”三个字就被人为砸毁,并在下面用石头砸刻了“内蒙古”三个字,碑的背面也用石头砸刻了“额旗”二字。由于这一地区属军事管理区,边界一直没有重新划定,金塔县与额济纳旗因边界问题纠纷不断。但在设立军事区以前,这里属金塔地界。
地湾城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100米,是汉代肩水候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米,残高8米多,西墙开门。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堡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甘肃省又组织专人对地湾城进行发掘,共出土汉简约千余枚。这些简的年号集中于前84年至前24年,属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候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
地湾城遗址也进行了加固维修。
地湾城向北约700米处就是肩水金关遗址,肩水金关只剩下直径约8米、高约3米的一个小土堆,地面遗迹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1座。四周设置了防护围栏。
长城从关门东南角处一直向东南延伸,虽风化坍塌成一低矮的砂石土梁,但遗迹清晰可辨,翻过铁路后一直延伸到了对面山头的烽火台旁。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肩水金关是汉朝初年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唯一关口。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两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米~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米~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因地处戈壁,常年受风沙侵蚀,主要建筑损毁严重。特别是经过两次发掘,对遗址破坏极大,仅存的一些遗迹也基本全部损毁。现今的肩水金关一带砾石戈壁,人迹罕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出土的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之多。发掘其他实物1311件,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
下午回到县城后,我们就商量第二天的行程,由于我县境内汉长城总长约320千米,经过早期长城资源调查,现遗存的有墙体和壕沟的长城段93段、约230千米,其中较为完好的约80千米;长城沿线共有烽燧83座,其中较为完好的12座;有关堡14座。这么多的长城遗迹两天全部跑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把遗存长城的情况给张院长进行了详细介绍。当他听到我们在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在金塔和玉门交界处的沙漠中新发现了一段长约8千米,用梭梭柴和红柳垒筑的高约2米左右的长城时,很感兴趣,决定去看一下。我也只是从照片上看到过,也很想实地去看一下,我和张院长的想法不谋而合,第二天的行程就这样定了。考虑到从沙枣园子这面进去道路难行的问题,我们决定从嘉峪关那边走。
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一行9人从县城出发,到酒钢农场再向北有一大片开垦的农场,这条路线我们谁都没走过,不知咋样才能走到目的地,虽然有GPS导航,但这里全是沙漠,稍有不慎车就会陷在沙漠中。县林业局的司机小高认识这个农场开地的一个姓万的,说找他可能知道路,看找他带路行不行。我们找到他,他人很热情,爽快地答应了。
在车上通过交谈,得知他也是金塔人,老家是大庄子乡的,20世纪80年代,他养着几十匹骆驼,经常在这一带放,经过几年的经营,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来看到这一带有人开荒,他就投入了几十万在这儿开荒,现在已开垦种植一千多亩。我问他效益咋样,他说开地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现在种地投入太大了,如果地力不行,经营不善,本都收不回来。每年春天他都要贷款一两百万元,到秋天庄稼收获贷款一还所剩无几,第二年还得贷。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直到现在款都没贷下来,如果贷不上款,今年的庄稼就无法下种。他说他的儿子、孙子都再不让开荒种地。看来他是伤心透顶了。
车沿着荒漠中的便道行驶一段后就进入了沙漠之中,这儿没有道路,汽车一会儿趟沙地,一会儿翻沙梁,尘土四溅,颠簸的十分厉害,有几次都险些陷入沙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翻过一座沙梁,同车曾参与长城调查的老刘兴奋地说:“看,长城!”远远望去,在沙漠中出现了一条黑线,蜿蜒曲折,若隐若现。细线越来越粗,终于走到长城脚下了。
看到这一段长城,我们震撼了,只见碗口粗的红柳、梭梭整齐的码成垛,形成一条延续不断的柴墙,足足有2米多高,墙体剖面部分呈梯形,部分呈三角形,底宽10米左右,顶宽2米左右。柴墙两边风沙淤积形成斜坡。细细一看,许多红柳、梭梭因常年日晒和风雨侵蚀表皮腐蚀皲裂,一碰就断,有的就像动物的尸骨,有的已严重碳化,但绝大多数保存较好。
张院长一下车就不停地照相,兴奋地对我们说:“这是中国现在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长城之一,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长城,很值得研究和保护。”他强调了几遍。其实我的心中也早已深有感触。我惊叹古人的智慧和伟大,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人力贫乏的情况下修筑数千公里的长城,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劳,我被古人的精神所折服。
我在感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用梭梭柴和红柳筑长城,如何防火?如果敌人用火攻那不就一攻就破吗?
两天的行程虽然很短,但收获却颇丰。对我县境内长城遗址的走向、构筑方式、环境地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古人的聪明才智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长城的伟大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保护长城有了更紧迫的责任感。
啊!汉长城,你为一代王朝开疆辟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你见证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荣辱兴衰,你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你必将庇佑华夏文明更加源远流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烽火台遐想
2009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文物普查队一行四人在北山一带普查,汽车在酒额公路上疾驰,我们的眼睛一直在两面的山头上眺望,希望能发现烽
火台遗迹。突然,我发现北面远处最高处的山头上有一个小黑点,那是不是烽火台?停车,用望远镜瞭望,由于距离在10千米左右,加之天气不是很好,看不清楚,但从形制看,很像烽火台。进山,我们的车不是越野车,路又不好走,很有可能囊下。而人跑上进,至少也得两个多小时,况且这时起风了,咋办?司机梁师傅下车在戈壁上观察了一番后,为了让我们少跑路,决定冒险进。汽车在崎岖不平的戈壁砾石滩上艰难行进,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后总算顺着山洪冲下的一条壕沟开到了山脚下。从山脚下向上瞭望,烽火台只有火柴盒大小,山的坡度很陡,山坡上全是山石风化坍塌后形成的尖状碎石。我们一行三人顺着山坡向上爬,大约半个小时后才爬到了山顶,山顶很窄,只有两米左右,两边全是悬崖陡壁。站在山头向四周眺望,我们先前普查时看起来很高很大的山脉,这时在视野中已变成了低矮的石丘,根本谈不上是山。风越刮越大,人站起来就有被风吹下山的危险,我们只能猫着腰顺山脊由南向北向烽火台前行。到了近前一看,烽火台建造在一处相对宽敞的山头上,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基宽8米×6米,顶宽2.4米×3.2米,高5.6米。烽火台以红柳围经,用山石分层垒筑。烽火台的北面为绝壁,东、西两面只能容一人通过。我惊叹于古人伟大的创造力。如此险峻的山峰上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烽火台是如何建造的,古人又是如何长年累月在此驻守的。我的思绪飘过时空,回到了两千多年前。
史喜是中原人,他有三个儿女,大女儿已16岁,出落得如花似玉,没想到恶少陈三麻子看上了他的女儿,强行霸占为妻,女儿死活不从,上吊自杀。史喜一气之下将陈三麻子打成了植物人。史喜获罪后正赶上朝廷发派犯人去西北修筑长城,他被发派到了肩水都尉下属的一个部,总共有五十余人,主要负责修筑肩水金关到玉门花海一带汉长城外围的五座腹外接火墩。这些烽火台因远离长城,为了保证烽火顺利传递,也为了保障守燧士卒和烽火台的安全,全部建造在山脉的最高最险处。他们吃着米糠,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夜以继日的劳作着,时刻有被疾病、饥饿和坠身山崖而失去生命的危险。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座大山前,部长实地查看后,决定把烽火台修建在山顶之上。这时,他们部的人员已死去了十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人
了,他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由于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加之营养不良,史喜患上了疾病,身体十分虚弱,但一天的劳动任务还必须完成。拖着虚弱的病体,背负着沉重的石块,一天在山坡上来回要跑几个来回。有一次,史喜背着石块,走到半山腰,极度的虚弱使他眼一黑,脚下一滑,连人带石块一起滚下了山,当人们找到他时,已摔得面目全非,早就咽气了。
后来,史喜的儿子狗儿寻父来到了会水,当他得知父亲已死后,申请到这座烽火台服役,以便为父亲亡灵做伴。
他们的这座烽火台上共有五人驻守,狗儿是燧长,每两人一组轮流看守。为了有个栖身之处,他们在烽火台南侧30米处的山头上用石头垒起了一个小圈子,从山下砍来了树枝搭在上面。不管寒暑冷热,无论风暴雨雪,他们就栖身在这个小圈子里。为了保证食物、水和燃放烽火用的材薪,他们隔两天就得派两人到距此约10千米的长城内侧的供应点去取一次。
初秋的一天,狗儿正在烽火台上瞭望,突然发现远处尘土飞扬,一队匈奴骑兵呼啸而至。狗儿马上安排士卒燃起了烽火。匈奴骑兵到山下后,向上射箭,但射不到烽火台上,他们从山下向上偷袭,狗儿他们发现后,用石块顺山向下砸去,顷刻间就有三个匈奴兵被砸下山去。敌人一看无法攻上烽火台,也只能望烽兴叹,周旋一会后,向长城疾驰而去。这时,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早已看到了烽火,做好了战斗准备,敌人根本无法近前,吆喝一阵后撤退而去。此后,敌人又来过几次,也没有占上什么便宜。
敌人已好长时间没有来了,他们感到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天,派去取食物的士卒回来后说,一个叫霍去病的年轻将军将匈奴人打败了,听说要将我们军转民,就地安置,屯田戍边,今后的日子可能要好过了。
狗儿被安置到了会水县。一年后,他与当地的一位姑娘结婚,过上了较为安逸舒适的日子。
“陶馆长,调查完了,我们该下山了。”小王的说话声,把我从遐想中惊醒。这时风越刮越大,呼啸的山风仿佛万马奔腾,又仿佛为死去的冤魂哀鸣。我们顺山而下,临坐车前,我又一次回头仰望,心中默默祈祷,愿守边将士的英魂化作山石、化作泥土与大地同在,愿雄伟的烽火台作为历
史的见证,与岁月并行。
沙漠中的长城
干枯的木材
垒成的
不是城
也不是墙
是千百年
屹立在大漠中
民族的脊梁
硝烟
早已被历史淘尽
繁华
只是在晨光中耀眼
唯独只有你
沙漠中的长城
把沧海守到桑田
守边的将士
誓愿把你守望成
中华永恒的丰碑
路过的我们
愿将你凝结成
铿锵的文字
把长城铸到
永远永恒
东古城
概况
东古城,又称“破城”。位于本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3千米处的沙漠中,东经99°07′07.2″,北纬40°05′15.4″,海拔1225米,西南距县城23千米。
据2008年文物普查查明,该城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4米~0.1米。东、北两墙保存相对较好,南墙仅存局部,西墙损毁严重。城墙基宽5米,上宽2.5米,残高最高处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14.8米。东墙正中偏南有一段东西向9米长的残墙,可能是瓮城残墙。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外城西墙也有瓮城,四角有角墩,但现已毁。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门似南开,宽4.2米。城墙筑法与外城城墙相同。
城内外暴露大量灰陶片、灰黑色陶片、黑红夹色陶片、汉砖块等物,亦见较多的残铁片、石磨残块等,并发现完整的石磨下盘一盘,其直径约45厘米。又在外城西北角发现打碎的石盆一个,直径82厘米。在城中捡到过箭头、汉唐钱币、铜顶针、耳朵挖子等物。内城有白刺灌丛大沙堆2座。该城附近的沙滩上多有芦苇生长,城周数千米内亦见零星陶片散落。据破城形制及出土遗物,该城当为汉唐时期城址。
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大致为: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今高台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今酒泉市肃州区)接连。西与延寿县(今玉门市)遥相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西总长180千米,南北宽约120千米。总面积约21600平方千米。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据考,自西汉元鼎四至六年(前114—111年)置会水县后,双古城一带农业发达,牧业兴旺,陶器烧制作坊遍布,手工业发达,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尤其东古城,既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军事战略要地,位置相当重要。延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始改酒泉郡为酒泉军,隶属于敦煌镇。至此,会水县遂废,以其地归酒泉军。东、西二古城逐渐冷落荒废,先后共经历五百五十余年历史。
东古城被誉为金塔古八景之一:
古城幻景
民国·李士璋
金双坝双古城地方,每于黎明时,陡现城郭,人物往来,历久始散,乡人见之甚众,云是古城遗址。
唱罢鸡声曙色开,遥空隐隐显楼台。
蓬瀛海市原虚幻,城郭人民自往来。
一霎昙花成世界,千年废址没蒿莱。
沧桑已变形犹在,古意苍茫化劫灰。
2011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李并成教授认为该城为唐威远守捉城。
其在《金塔绿洲历史变迁考》一文中写到:《新唐书·地理志》载,肃州酒泉郡置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酒泉守捉当位于酒泉城内或其
左近,而威远守捉城恐应位处距酒泉城较远的绿洲北部前沿防线。破城恰处于酒泉绿洲北部,向西南直抵酒泉,东南可达张掖,向西北傍黑河而下可至唐宁寇军城(今额济纳旗马圈古城)一线,可谓戍防、通驿、控扼突厥南下的要地,具有重要的军事、交通地位。该城规模又与河西唐代守捉、军一类城址相当(如宁寇军城、白亭军城等),因而破城很可能即唐威远守捉城。
本地文史学者刘兴义认为该城为汉会水县城遗址。
其在《汉代会水县位置考》一文中写到:东古城为汉会水县城城址。其一,是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据《汉书地理志》《西城考古录》《重修肃州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各志记载,归纳有二:一曰“众水所会”之地;二曰“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其北有白亭,古曰白亭海。”按《重修肃州新志》则云:“众羌水会张掖河。”可知“众水”又称“众羌水”,点明了会水县在众羌水汇张掖河的地方。所谓“众羌水”即发源于祁连山之南(古称“羌中”之地)而向山北流之诸水,即今山丹河、张掖河与酒泉讨赖河三条河流。先有山丹河源起,西北流一百一十公里汇张掖河,又西北流四百里(称羌谷水)至鼎新大汇水口。酒泉讨赖河自西南来又名白水,东北流至暗门与红水河会,又稍北流,纳清水河(古亦称墨水),经鸳鸯池,过夹山,又东北一百八十里至会水口与张掖河会。真是“众水所汇”。会水县属酒泉郡,其位置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按今公里计,即70公里,今已知从酒泉东门至金塔为50公里,而70公里之地,正是金塔镇五星村东北之东沙窝,位于讨赖河与黑河相会的夹角地带,与“众水相会,故曰会水”正相符合。二是规模与汉时的县城城址相符。三是地面遗物丰富。东古城周围数公里的地域内遗存有居民居住区遗迹和大量的古遗址、古窑址和古墓葬,地面散布有汉晋陶片、五铢钱、铜箭头、铜饰物、残砖片以及松绿石、红宝石及石磨残片等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据考证,大多为汉—魏晋时期的。据此证实,东古城为汉代会水县城当无误。所谓“城北有白亭,故曰白亭海”,今虽干涸变为沙漠,但从地势之高低,生物之状态,仍然能发现它的海域位置之所在。其海域大致在酒金公路干线之东,西南起西古城之芦洼,东北至金塔县良种场的斜长低洼区域,形成四十多华里长,犬牙交错的湖区。至于白亭,一般认为,其位置应与遗留至今的“白疙瘩”有关。“白疙瘩”,东南靠海滨,距东古城隔海约二十里,在古代,地多盐碱,终年呈现一片白色,故以白色冠地名。按此地为汉代酒泉郡通往北部障,以至居延海的边塞交通要道,沿线往往起亭、筑障。这个亭,不属农村行政建置,是军事性的站口,是通往酒泉北部障或居延肩水金关的一个腰站,是过往人员食宿之处,备有“传舍”(即今指国营旅社、客店之类)、烽燧、凉亭等,故称白亭。其海亦名白亭海。随着时代的变迁,郡县废而亭障毁,烽燧倾倒,传舍已毁,形成废墟。因而笔者认为,彼时之“白亭”,逐渐变为今日的“白疙瘩”。
会水县名称的由来
汉代会水县,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取名。
据《肃州新志校注》记载:“会水旧日县,在州城东北,以众羌水会此得名。”这里的众羌水是指发源于祁连山羌人居住地、流经张掖、酒泉,汇聚于会水县的诸条河流的统称,如黑河、摆浪河、洪水河、讨赖河等。另据《重修肃州志》记载:“会水县(今金塔县境西部)在肃州东北(百)四十里处,两汉时属酒泉郡。‘众水所会,故曰会水’。”据考证:会水指北大河、黑河相汇的地方(在今金塔县大庄子乡境内)。会水县城故址在金塔县金塔镇境内。
会水:西汉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阚骃云:“众水所会,故曰会水。”因黑河沿途汇有山丹河和黎园河、摆浪河,讨赖河在下古城汇有红水河和清水河,两河又在金塔县境内相会成海,故曰会水,北有白亭,又名白亭海,从水得名,叫会水县。
旧志:“白亭海,在州东北一百四十里,一名会水,以众水所会,故曰会水。”禄福县之呼蚕水,亦谓之讨赖河。源出祁连,下流合清水河、沙河、经会水县入张掖河。或说讨赖河折而东北,合清水、沙河,东经下古城南,折而北流,出边,为天仓河,又东经金塔寺北三十里,至镇夷界合张掖河。以今天的观念看是源出南山的或当地的众小水先后合入东西两条较大的河流黑河(弱水)、讨赖河,然后这两条河又在今金塔县的鼎新镇附近交会,最后向东北流入居延海。会水县故址当在今金塔县东北双古城遗址。
会水绿洲的毁灭
金塔,古称会水。之所以称为“会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众水所会,故曰会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金塔一带设置会水县,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大致为: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今高台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今酒泉市肃州区)接连;西与延寿县(今玉门市)遥相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西总长360里,南北宽约240里,总面积约21600平方公里,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据《西域考古录》《重修肃州新志·古迹》记载:“东古城滩城址,即会水县,城北即众羌水会张掖河。”其县城就是金塔县羊井子湾乡东北部沙漠之中的东古城,城垣遗迹尚存。遗址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4米~0.1米。东北两墙保存相对较好,南墙仅存局部,西墙损毁严重。城墙基宽5米,上宽2.5米,残高最高处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4.8米。东墙正中偏南有一段东西走向9米长的残墙,可能是瓮城残墙。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外城西墙也有瓮城,四角有角墩,但现已毁。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门向南开,宽4.2米。城址周围地表分布有大量的灰陶残片、石磨残块及其他遗物,文化层厚0.2米~0.7米。地表采集有灰陶瓮、石磨盘及五铢钱币、铜饰件等。城址东南400米处有窑址两座。
当时的会水县的县域面积虽很大,但适宜人类生存的会水绿洲,主要指今金塔县境东北部,以汉会水县城为中心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总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即现今当地人所说的东沙窝一带。这里过去是黑河和讨来河两河交汇之地,植被茂盛,土质肥沃,十分适宜人类生存。就是这样一处美丽的“众水所会”之地,现在却成为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昔日的繁华只能从浩瀚的沙漠中遗存的十余座古城址和地表遍布的大量残陶片以及古窑址、古墓葬中依稀可辨。会水绿洲到底是何时毁灭的?它又是什么原因毁灭的呢?民间有一个“古会水绿洲一夜之间被沙埋没”的传说,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足为信。为了弄清它真正的沙漠化时间及原因,笔者花费大量时间,跑遍了古会水的绝大多数遗迹,并翻看了大量资料,对会水绿洲沙漠化的原因和时间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下面从两个方面做一探讨。
沙漠化成因
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对绿洲造成破坏。
我们先来看看金塔早期的历史发展轨迹。金塔历史悠久,可向上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在古会水一带先后发现了缸缸洼、火石梁、二道梁、火石滩等多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类型的古遗址及遗物,这充分说明,在新石器时期古会水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由于会水一带丰足的水草条件,在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等时期,先后有羌、戎、乌孙、月氏和匈奴等游牧民族在这块热土上耕耘。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后,西汉王朝在金塔境内始置会水县,这也是金塔最早的建置。为了经营河西,阻止匈奴南下,汉王朝在酒泉郡北部,黑河通道险要位置处的会水、居延一带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设置防御体系。首先,是在会水县境内的东部和北部修筑了两条汉长城,将会水绿洲有效地控制在了两条长城相交的三角地带内;其次,是在会水和居延地区在修筑大量军事设施的同时,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一方面是开发这一带地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扼守居延通道;第三,是在会水和居延的交界处设置了“固若金汤”的肩水金关。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彻底解除了匈奴对河西地区的威胁,给会水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发展环境。由于社会安定,加之会水绿洲宜农宜牧的自然环境,会水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至西汉中期已是农牧兴盛、社会繁荣。东汉初年,光武帝为了尽快恢复遭到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推行讲文休武,与民休息以“柔道”治天下的政策,会水一带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东汉中期已达到鼎盛时期。曹魏政权时期,先期河西四郡先后叛乱,被地方豪强割据,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会水一带的农民流离失所。曹魏政权控制河西之后,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经营河西地区,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西晋政权建立后,为巩固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曾呈现出短暂的繁荣局面。尤其是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改福禄县(今酒泉肃州)为会水县,充分说明了会水的影响力。西晋灭亡后,整个北方进入大分裂时代。这一时期,在会水一带活动的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后来,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北凉政权,会水又归其所有。玄始十年(421年)他西巡酒泉北过夹山,被会水一带丰足的水草所吸引,留下其子沮渠牧犍在此驻牧。牧犍在会水西部修建了豪华的驻庄供游牧众人居住,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王子庄”。这也是会水的又一个鼎盛时期。直到永和七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后,此地被鲜卑族攻占。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会水县弃,按水系将金塔县境西部(王子庄)并入酒泉,金塔县境东部(毛目县)并入张掖,至此,历时500余年的会水县画上了句号。从此以后,直至民国2年(1913年)金塔县正式成立前的1300余年间,会水一带再没有单独设县。这说明从北魏后会水绿洲就开始沙漠化了。到了隋朝时,河西走廊(包括会水)北面的突厥已十分强大,南面的吐谷浑也逐渐强盛,经常骚扰河西一带,隋文帝虽对河西“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但会水所在的张掖郡(当时会水已撤县,归并到福禄县,而福禄县当时又归张掖郡管辖)人口并不多,《随书·地理》上载:张掖郡统县三:张掖、山丹、福禄;三县只有6126户,比敦煌郡7779户少,比武威郡11750户更少。确实是“河右,土旷人稀。”尤其是会水作为北方突厥南下的必经通道,加之南北朝后期以来的频繁战火,此处的居民早已流离失所,远走他乡,绝少人烟了。唐王朝建立后,加强了对河西地区的经营,特别是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快了河西走廊一带的经济发展,会水作为走廊北部的盲肠,已失去了它往日的作用。加之,在唐末五代时期,会水先后被吐蕃、回鹘奴隶主控制达二百七十年之久,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乱,会水绿洲在一步步走向毁灭。唐武宗时(841—846年),吐蕃衰乱,强酋论恐热与尚婢婢相互攻杀,大掠伊(哈密)、西(吐鲁番)、瓜(瓜洲)、甘(张掖)、肃(酒泉)、兰(兰州)、鄯(青海乐都)、廓(青海化隆)八州。特别是凶恶残暴的论恐热,所到之处,对当地各族人民“焚掠庐舍,驱掠人民”。接着是瘟疫四起,“民物涂炭,五千里间赤地殆尽……其时,河西天大雷电、晦冥烈风,飞雪千里,人畜沿途死丧,败走归唐。”从此,金塔县境内先民们苦苦经营了数千年的会水绿洲逐渐变成了荒无人烟的东沙窝。在以后的岁月里,会水绿洲的历史变成了一片空白。
上游水源减少,过度垦荒放牧,导致绿洲退化。
古时的会水县地处黑河和讨赖河交汇的冲积扇上,由于黑河和讨赖河上游水源广,加之上游用水量小,两条河流在会水汇聚成海(白亭海),水源充足,植被繁茂,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游牧民族理想的乐园。但它的东部和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西部也有大片的流动沙丘,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沙漠中的绿洲”。这种“绿洲”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从历史资料看,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这一带水源都很充足。特别是经过两汉时期300多年的苦心经营,会水一带已发展成为一片较具规模的农耕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人口流离失所,而河西一带虽被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走马灯似的交相占有,但总体局势却保持了相对稳定。大批中原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逃离家园,来到了河西一带。会水一带,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呈现出了短暂的繁华景象。可惜好景不长,由于黑河、讨来河上游的张掖、酒泉一带人口增加较快,大批中原难民大肆开荒垦殖,用水量急速加剧,两河向下游输送的水量迅速减少。地处下游的会水一带的居民不得不向酒泉、张掖一带迁居。加之,游牧民族牲畜的大量繁殖,对会水一带的草场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据史料记载,北魏军队在追击柔然时,至弱水后折向北,沿途(会水、居延一带)所见牛马漫山遍野,返回时光马就带回100多万匹,杂畜则不计其数,可见当时畜牧业兴旺之象。
居延的历史兴衰决定了会水的命运。
从地理位置上看,居延在会水的北部,是扼守会水乃至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张掖两郡的北部咽喉。汉武帝在居延和会水一带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并在居延和会水的交界处设置了肩水金关,将会水绿洲牢牢控制住,这充分说明了当时会水对于汉王朝的重要性。从肩水金关出土的纪年简看,它大约从汉武帝太初五年(前100年)设关,一直延续到了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时代跨度达300多年。尤其是宣帝刘询本始元年(前73年)至光武建武八年(32年)这105年间的简牍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说明这一阶段是肩水金关最为繁华兴盛的时期,也是会水乃至张掖、酒泉两郡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会水由于有北方健全的军事防御体系保障,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由于居延地区原本生态脆弱,只适合放牧,并不适宜农耕,大规模屯田并没有解决当地军民的粮食问题,史载东汉和帝永元十三年二月(101年),就曾赈贷张掖、居延、朔方、日南贫民及孤、寡、嬴、弱不能自存者,十四年夏四月(102年),又一次赈贷张掖、居延、敦煌、五原等地流民。说明当地的粮食生产已无法满足当地需要,新开垦的土地不能支撑沉重的人口压力,聚集的人口已超过了居延地区的土地承载力。随着北方战事趋于平静,居延的战略地位下降,东汉政府无须也无力支撑居延的人口压力,于是逐渐放弃了这片绿洲,至魏晋以后居延趋于沉寂。居延地区人退沙进,首先沙漠化,这一带又陷入少数民族割据和战乱中。随着肩水金关的废弃,中原王朝的战略重点向内收缩,会水绿洲也逐
渐荒芜,由于西北地区多西北风,强劲的朔风把流沙逐渐向南、向东推进,侵入会水一带,会水绿洲沙漠化的悲剧开始上演。
沙漠化时间
地上地下汉晋遗物遍布,人类活动轨迹止于汉晋时期,证明绿洲沙漠化在魏晋以后。
现今,当我们走进古会水一带的沙漠中,会发现大片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和10余座汉代古城址,这些保存较为完好的遗迹遗物是我们考证古会水绿洲历史的有力实物依据。首先,此处发现的古遗址,从文化层的结构来看,有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期的彩陶片、红陶片、石器、骨珠等;有汉魏晋时期的灰陶残片等,魏晋以后的器物却绝少见。从文化层分布的地层关系规律来看,应该是时代越晚的越在上层,暴露的越早,从现今暴露的文化层来看,古会水绿洲从魏晋以后就开始荒漠化了。其次,从遗存的古城址来看,据考证,均为汉魏晋时期的。从人类生活的特性来看,在人类经常居住的区域,由于人口和历史的变迁,对一些过去的、旧的东西,过一段时期就要进行改造和损毁,尤其是房屋,完整保存下来的很少。从这一点可以分析,会水一带从魏晋以后就绝少有人居住了。第三,从遗存的古窑址来看,据考证,也基本上是汉魏晋时的遗存,有的窑室都还保留的较为完整,周围的文化层都基本上保持了原样。如果后期有人居住生产,这些窑室和文化层应该早已遭到了破坏,因此,会水绿洲魏晋以后荒漠化的根据进一步充分。第四,从遗存的古墓葬及出土遗物看,会水绿洲一带分布的数百座古墓葬,无论从墓葬结构,还是出土遗物考证,都是汉魏晋时期的,魏晋以后的古墓葬基本没有发现。根据人类生活的特性,一般在居住区附近都有墓葬区,如果魏晋后有人居住,不可能没有墓葬的。
从历史发展的线索看,金塔一带的人类活动轨迹是先有会水绿洲,后有王子庄。
会水一带的发展轨迹,在前面已介绍得很清楚了。我们再来看看王子庄一带(指现今金塔县的中东、古城、西坝三乡镇)的发展历史。王子庄最早缘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据史料记载,玄始十年(421年),北凉王子沮渠牧犍修建驻庄和放牧的草场在会水西部的中东、古城一带,它距东部的会水绿洲一带约有60公里左右,从距离上来说,牧犍的放牧范围也不可能到达会水绿洲一带,因此,在当时古会水绿洲一带可能已经废弃了,不然的话,沮渠牧犍应该在水草充足的古会水绿洲一带放牧并修建驻庄,不可能将放牧之地和居住之地离得如此之遥。此外,王子庄一带现今除在北部边缘地带遗存有汉代的长城、烽燧外,再没有发现魏晋以前的遗迹遗物,这说明,王子庄一带在魏晋前很少有人定居。西汉时,虽在王子庄西北部设置了北部都尉,但这只是军事性的机构,主要管理这一带的长城、烽燧和边防事务,并没有移民垦殖的记载,更没有留下任何历史痕迹。历经隋、唐、宋、元等朝代,由于金塔一带被少数民族交相占有,战乱不断,金塔的历史也变得残缺不全。直至明洪武年间,在金塔一带设置了威远卫和威虏卫,这从名称上就知,这种机构主要是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进犯的军事性机构。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兵备副使王仪等修复王子庄,王子庄一带又逐渐有了人烟。但由于讨赖河水被夹山阻隔,注蓄于鸳鸯池中,冬、春及洪水期,水从峡口越山而过。农历五、六月,庄稼急需用水时刻,也是上游减流季节,夹山南池水汪洋,碧绿一片,夹山北河道干涸,禾苗枯死。其境西部(今古城、中东、西坝)仅有一条水渠(广禄渠)流至威虏,水量太小。大片可垦荒地尚未开发。当时的肃州通判毛凤仪发现这一情况后,于雍正四年(1726年),呈请川陕总督岳钟琪批准,兴工开发。为了稳定民心,首先安置自己的家眷定居王子庄(今西坝乡金马村)地方。并从镇番(民勤)、高台等地招民318户,在王子庄东坝(今中东镇)、西坝(今西坝乡)开垦荒地25顷37亩7分。同时,雇用石匠三百名,披星戴月,将夹山水峡口凿深劈宽,使河水无阻地流入金塔境内。又开挖王子庄东坝和西坝两条水渠,各长40里或50里不等。从此,使数百年荒漠之区变为鸡犬桑麻之境。田园阡陌,烟火相错,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金塔王子庄一带增置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州同(也称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治所由威鲁堡移驻金塔寺堡,王子庄废弃。现今的王子庄一带已成为金塔主要的农耕区。从以上说明,金塔应该是先有会水绿洲,后有王子庄,这也充分说明了金塔东部会水绿洲沙漠化后才开发的王子庄一带。
综上所述,会水绿洲大概在魏晋到隋唐时期的数百年间逐渐沙漠化而毁灭了。
会水县传奇
会水县这里以前不叫会水,叫三凤坞。说起三凤坞的由来,在金塔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传说西海龙王有三个女儿,大的叫大凤,老二叫二凤,老三叫小凤。
有一年西海龙王带着三个女儿到这里巡游考察西海龙水的流向,突然看到这里地势平坦,一望无垠,而且有诸多河流都汇聚到了这里。西海龙王便睁开龙眼定睛一看,突然惊奇地发现这里不但是众水汇聚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聚宝盆。于是,西海龙王就有了要将三个女儿留在人间享受富贵的想法。他即刻召来了此方土地夜以继日地给他封地建庄,又招来天上的彩云姊妹为她三个女儿的闺房镂花描凤,整个庄园都装饰的五彩斑斓。西海龙王三月三封地,六月六庄就已经建筑成功。九月九西海龙王请下了天上的诸位神仙下界观庄。
众位神仙看了这个地方都交口称赞这里风水不错,真是人间生财聚宝的富贵之地。神仙们建议西海龙王应该给庄园起个名字,西海龙王就求西天王母给赐名。西天王母看着站在左右的三凤,便开金口说:这里即有三凤,又是众水汇聚的地方,就叫三凤渥吧。
后来,西海龙王到天庭偶遇文曲星官给舒卷写匾时,又给写成了三凤坞。
有一天晚上,西海龙王一个人寂寞地站在庄园里观看着天空中的月亮宫,突然发现小白兔偷偷地溜出了月宫和一个男子约会,西海龙王这才想起如今他的三个女儿正是豆蔻年华,也应该替她们的幸福操些心了。
于是,西海龙王便向天上地下的未婚男子广发龙帖,但凡有未婚年轻男子均可前来应试,只要有谁能把我惹笑又能把我气恼,可娶三凤之一。
龙帖发出后,人间天上但凡未婚的年轻男子都争相前来应试,但西海龙王却连一个都看不上眼。他不是不笑就是不恼,或者就是即不笑也不恼。应试者都是兴冲冲而来,摇头叹息而归。
有一天,西海龙王从天庭领来看庄园的天狗突然下了窝狗仔。
西海龙王高兴地看到一窝小狗仔正在争抢着嗅乳,不知从哪跑出一个叫花子,是从天上掉下来还是从地底下冒出来,悄无声息地到了狗的跟前,猛然对着狗叫了一声妈,趴在地上就咚、咚、咚地给狗嗑起了响头。
西海龙王感到即好奇又好笑,就笑着问:年轻人,你是怕饿昏头了吧?
叫花子突然翻起身,出其不意地又对西海龙王喊了一声爹,就又跪在地上咚、咚、咚嗑起了响头。
西海龙王怎么都想不到这个叫花子会比着畜生这样侮辱他,恼怒道:你找死!
叫花子突然兴奋地从地上一个蹦子跳起身,高兴地冲西海龙王喊:小婿其一,拜见岳父大人!
西海龙王这时才突然醒悟过来,自己上了这个叫化子的当了。但他也为这个年轻人的智慧和胆识所佩服。便问:三凤之中,贵婿要娶哪一个?
年轻人突然阴下脸说:岳父大人这样说话小婿就不爱听了,龙帖上明明写着应试过关,可娶三凤其一,就是说三凤可以嫁其一,其一也能娶三凤。
西海龙王这才猛然想起这个年轻人刚才已经报过名号,他叫其一,西海龙王心里对人类的智慧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后,三凤坞就有了龙的后代,龙的血脉也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后来,这里人口繁殖越来越多,成立县制时,考证三凤坞确实为众水所会之地,故就把三凤坞确立成了会水县。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作者魏薇)
“黄沙神将沙灭会水”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会水一带人民生活十分富裕,但却十分吝啬,户与户之间也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至于外地人到此,更是口水难进。一天,天上的黄沙神要路过此地,听人说到如此情况,便想亲自察访一下。他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讨饭老头,所到之户,统统吃了闭门羹。从早要到晚,滴水未粘牙,粒米未进肚。日落时去到最后一家,家中只有一中年男子正在吃饭,老者再三恳求,男子看到老者的可怜相,便让他吃了油饼。饭后二人谈得十分投机。闲谈中老者得知男子的媳妇去站娘家,便告诉他说:“你媳妇有病,今晚你得赶快去看,否则就见不着了。”男子半信半疑,经老者再三催促,才告别老者连夜赶去。到丈母娘家一看,媳妇好端端地睡在炕上,男子好生奇怪,心中纳闷,当夜便住在了媳妇娘家。恍惚中,那老者笑嘻嘻地说:“你们那里只有你一个好人,今天你躲过了一大灾难,今后要教育你的后代积善行德。”说完便不见了,醒来原是一梦。第二天天刚亮,他便匆忙往家赶。回去一看,他傻眼了,一夜之间,家乡全部变成了沙丘,村庄都被掩埋了。面对一望无垠的沙丘,他大哭了一场。后来,他们一家移到了沙丘南面定居,繁衍后代,并牢记梦中老者的话,对后代严格要求,乐善好施。从此,会水一代乡民忠厚老实,好客有礼,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这一优良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会水城赞
两千年前
姗姗而来
落户于弱水河畔
会水——是你美丽的名字
两千年后
依然挺拔
耸立在沙漠之中
破城——是人们对你的追思
两千年前
剽悍的匈奴铁骑
没有使你屈服
挫折中
愈发华丽多姿
两千年后
勤劳的航天儿女
已将你重塑光辉
奋斗中
焕发了勃勃生机
王子庄
位置及历史演变
在金塔县中东镇政府驻地附近的屯庄小学内,有一段残垣断壁,这就是北凉时修建的王子庄遗迹。据考,王子庄系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王子牧犍(沮渠氏,匈奴族,张掖临松人)放牧驻庄之地。始建于421—422年,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占地百亩。五胡十六国时期,临松(甘肃张掖东南)人沮渠蒙逊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广阔地区。于天玺三年(401年)自立为张掖公,后改称为凉王,设都张掖,建立了北凉政权。
关于王子庄的修建,金塔文史资料上是这样记载的: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使他眼界大开。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越往西北行,柴草越茂盛,大片胡杨林,风姿奇异,幽静清雅。这一切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及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牧健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一天他把畜群迁到一个地方,只见那儿遍布小溪,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原来,在夹山峡口没有凿开前,讨赖河水流到夹山前因夹山遮挡,沿夹山南侧向东、向西分两股,从夹山低矮峡口处流入金塔境内,此地的水源正是西股水流。这一发现,使牧健产生了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于是上书北凉王,得批准后于次年三月,牧健抽调人力,筹集材料,选定吉日,动工兴建。历时数月,一座崭新的庄院落成。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建筑宏伟,占地百亩。此庄建成之后,游牧众人安居其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不愁牧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几年间,这儿便牛羊成群,秩序安定,牧民富庶。夏日,更是一派明媚春光:“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稠,小憩藉草坐,小鸟啼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
义和二年(432年),沮渠蒙逊病逝,牧建离此接任。此后,人们便把此地称作“王庄子”。永和七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鲜卑族政占此地。此地胡人便“携幼出城廓,远近任去留”。至明代的近千年内这儿皆为兵家战场,烽烟四起,戎马倥偬,民不聊生,百业俱弃。王子庄也成残垣断壁。
据《金塔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吐鲁番内附,巡抚杨博、兵备副使王仪共议奏筑安插关西旧归各夷,修复王子庄,并筑白烟墩堡、察黑包堡、东八里墩堡(今谢家墩)、西八里墩堡(又名镇朔墩)、噶里戈什堡等7座城堡,(《肃镇华夷志校注》记载的是威虏城、察黑包堡、白烟墩南空堡、八里墩堡、王子庄墩堡、金塔寺堡),安置其众,并修筑墩台12座。王子庄修葺后更名威鲁堡(鲁:专指吐鲁番),安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之子满个虎力在此耕牧。后因互相攻杀,遣众流散,其地遂墟。西南侧的噶里戈什堡尚在,当地群众将这片地方统称为噶里戈什。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修复后仍叫威鲁堡,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州同一员,专司水利并弹压当地安插的吐鲁番部族。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吐鲁番部族返回新疆,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寺堡,其地空虚。
据《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记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因扩建金塔寺堡衙署,“旋奉部驳估变噶里戈什旧日署砖瓦木料,饬解银二百一十二两零,估变噶里戈什旧署饬解银二十两另,二项并解,共费用银二百六十余两。夫噶里戈什自此寸砖片木俱无,旧基尽属沙土,早年为营中所有童叟均知。”将噶里戈什旧署的砖瓦木料和地基变卖,从此寸砖木俱无,仅剩一片土地,遗迹无存。
据考证,王子庄明代修葺后改名威鲁堡,与威虏城只有一字之差,东与西咫尺之远。近百年来,人们将威虏城误当为王子庄。其实,明、清时的地方文献均将王子庄与威虏城分别记述。就其位置,《肃镇华夷志校注》记载:威虏城,肃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威虏卫是也。革力哥失(噶里戈什)营墩,去城一百二十里。王子庄墩堡在城北一百里。《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威虏城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威虏城西十里。”解放初期威鲁堡西南隅城隍庙的存在,更有力地证明了王子庄的具体位置。历史资料、口碑资料与当地现实均吻合。
将王子庄所在的村子叫为屯庄村,也更证实了王子庄的地理位置。笔者走访了几位当地老者,据他们说,把这儿叫为屯庄与王子庄有关系。自从他们懂事起就知道这儿叫屯庄,他们的前辈给他们说,这儿原来是皇帝的儿子修建的一个豪华的庄园,叫王子庄,后来,由于战乱王子庄被毁了。
王子庄虽然不存在了,王子庄的名称也不知源于何时,但据《金塔县志》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年),增置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州同(也称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这是王子庄作为官方语言第一次在金塔历史上出现,自此,王子庄被载入金塔历史史册。民国2年(1913年)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改称为金塔县。但王子庄作为金塔县的代名词,却在金塔历史上永久地保留了下来。
如今的王子庄一带,已成为中东小学所在地,宽阔的操场,幽静的校园,林立的教学楼和广阔的田野、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居民住宅相互映衬,静静地诉说着王子庄的变迁。
北凉王与王子庄
公元五世纪初,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割据的局面,“五胡十六国”是指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当时的河西就先后建立了“五凉一秦”割据政权: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和西秦。临松卢水(今民乐永固一带)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初治高台骆驼城,后迁张掖,管辖现在的张掖、临泽、山丹一带;最后定都姑臧(今武威市)。
沮渠蒙逊的祖先为匈奴左沮渠,后来便以沮渠为姓。蒙逊虽为胡人,但“博览群史,兼通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北凉天玺三年(401年),他谋杀其主段业,夺取王位,被群臣拥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改元永安。迁治于张掖后,考虑到当时在四面受敌的严峻形势下(东有西秦、后凉,南有南凉,西有西凉,北有柔然),欲要保住实力,求得发展,必须励精图治。沮渠蒙逊对外重视同汉族合作,对内尊佛崇儒重道,译佛经、兴佛学、立学校、倡儒学,广揽人才,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农民专力田亩,不误农时。加强境内社会生产,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国力日渐强盛。
经过多年的征战,沮渠蒙逊先后消灭了后凉、南凉、西凉等政权,至411年,整个河西七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金城、西平)被北凉占据,义熙八年(412年)十月,沮渠蒙逊迁都至姑臧。十一月,沮渠蒙逊即河西王位,大赦,改元玄始。于是西域诸国,皆向蒙逊称臣朝贡,北凉进入全盛时期。
沮渠牧犍,又名茂虔,是蒙逊的三子,生年不详,但他自幼酷爱学习,对有学问的人非常尊重,深得蒙逊器重。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实为天然牧场,放牧佳地,于是决定让沮渠牧犍任酒泉太守,带领部分胡人留守此地,放牧牲畜。一天,牧犍辗转放牧时,发现有一处地方小溪遍地,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便产生了在此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422年他上书其父沮渠蒙逊,抽调人力,修建了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占地百亩的一座庄园,使游牧众人安居其地。义和三年(433年)蒙逊病逝,牧犍离此接任王位,人们就把此地称为“王子庄”。
至于蒙逊安排牧犍到金塔的真实意图在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放牧。因为,421—428年,正是西凉频繁征战期间,421年正月,北凉攻西凉,李恂据守敦煌,蒙逊兴筑长堤,用水攻城,李恂出城投降,李恂被杀,西凉亡;同年七月攻西秦,败;423年8月柔然进攻河西,世子政德被杀。所以,我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一方面是占领金塔,扼守黑河通道,防止西凉和柔然进攻;二是为了保障西凉政权供给需求,因为金塔在当时水草丰美,是天然的优良牧场。据史书记载:北魏攻柔然时,在黑河沿岸缴获的牛羊马匹数以十万计,因此,占据金塔,就可为北凉提供必需的马匹和肉食供给;三是在防止柔然进攻的同时,与柔然交好(439年,北魏攻打姑臧,牧犍向柔然求救就是明证),为消灭西凉解除后顾之忧;四是给牧犍一个历练的机会,为接任王位打基础。
据史料记载,义和三年(433年)其父沮渠蒙逊病逝,牧犍离此接任王位。但由于牧犍骄奢淫逸、荒淫无度,脚踩两只船(同时与北魏和南朝刘宋交好),四处造谣,败坏北魏名声。最后发展到叔嫂乱伦,毒害武威公主(武威公主是牧犍的王后,北魏拓跋焘的妹妹)。后来北魏抓住其叔嫂通奸的罪名,兴兵讨伐,于439年攻陷北凉都城姑藏,牧犍率众投降。(因北魏国主拓跋焘和牧犍互为妹夫,当时并未杀牧犍)447年,有人揭发牧犍谋反,并在家中搜出大量毒药,北魏国主拓跋焘盛怒之下下诏赐死牧犍,牧犍自杀而死。
牧犍死后,其弟无讳和安周先后在敦煌、酒泉和高昌为王,460年柔然攻陷高昌,安周被杀,北凉亡。至此,称雄一时的北凉政权画上了句号。
关于王子庄的变迁,439年北魏灭北凉后,王子庄被鲜卑族攻占,此地胡人便“携幼出城”。至明代近千年间这儿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百业废,王子庄也逐渐沉寂,成为残垣断壁。据《金塔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又修复王子庄,安插吐鲁番内附人员。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修复,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州同一名,专司水利并弹压当地安插的吐鲁番内附人员,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吐鲁番部族迁回新疆,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寺堡。将王子庄(噶里戈什·堡)旧署砖瓦和土地木材变卖,从此砖木俱无,荡然无存。
王子庄的传说
西汉初年夏天,霍去病从北地郡出发向西进击匈奴,在居延泽一带打败了匈奴单于手下的单桓王,单桓王率领残部及其家眷向南逃走。当时,单桓王的太太已近临产,由于逃遁奔波,走到金塔梧桐坝河东岸的一个地方,单太太的肚子痛的难以忍受,没法走路了,为了躲避追兵,单桓王立即令士兵在胡杨林中间的一块地上挖了一个土窑,供太太生孩子。孩子生下后单桓王给起名叫胡杨公主。为了赶路,单桓王决定将胡杨公主和一个奶妈、两个奴婢及一个男侍从留下,让他们好好抚养公主,待立住脚跟后再来找他们。但单桓王没过多久就被霍去病生擒,他们一看回家无望,就混在移民中住在了梧桐坝一带。
胡杨公主在奶妈和侍从的精心抚养下,好不容易长到了16岁。开始懂事的胡杨公主心里总感觉不对,有时他们把自己侍候得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因此,她常常缠着奶妈和侍从问为什么。起初,奶妈还可以搪塞过去,但时间一长就不好自圆其说了。因此,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公主。这一说不要紧,胡杨公主真受不了了,整天哭个不停。她心想:父母亲都音信全无,整个匈奴部族都不知了去向,自己一个弱女子又报不了仇,现在还若无其事地活在世上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她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一身病态。奶妈及侍从苦口婆心地劝解也无济于事,没几天便一命呜呼了。根据匈奴族的规矩,不结婚的姑娘不能入土埋葬,必须烧掉。因此,侍从与奶妈请人拉来了许多干胡杨木柴,隆重地把胡杨公主火葬了。匈奴人火葬未婚大姑娘的习俗便留在了金塔的大地上,至今还在延续着。
再说胡杨公主的尸体被焚烧之后,她的灵魂却悠悠然飞上了天空,去寻找她的父母亲及其部族。在天上,她四处飘游,八方询问,一年多时间才弄清了底细。她的父母亲被俘投降汉朝后,因心中郁闷、气滞血淤,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她的部族分成了两大派别,在漠北的叫北匈奴,后被东汉打败。余部西逃欧洲,兴盛了一阵子,单于却死在了夫人手中,匈奴部族也被本地人同化了。在南部的称南匈奴,住在汉朝的河套一带,之后被逐步分散迁居各地,大部分归附了汉民族。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胡杨公主在天上的一年多时间,地上却已过了四、五百年,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就在此时,迁居张掖的临松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原匈奴部落首领之后人)在河西又建立了北凉政权。胡杨公主知道了是自己部族的后人掌权了,感到格外高兴。于是,她的灵魂便降到北凉属地酒泉夹山北面的一个有泉水的地方(即现在的金塔中东、古城一带),倚居在一棵胡杨树上,让其茂密的大片胡杨阻止西面的流沙,使此地万物生长适宜,水清草茂,绿树成荫,风姿奇异。胡杨公主呢,悠闲地在这儿等待时机,回归部族。
一次,北凉王沮渠蒙逊带其子沮渠牧犍过酒泉夹山北视察。走着走着使他大开眼界,见此处土地辽阔,杂草丛生,有泉有水,薪林遍地,实为放牧之佳地。这一发现,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牧犍及部分胡人留住此地,放牧牲畜,养兵秣马,扩充兵员,守卫疆土。
牧犍王子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虽然此地不错,但他总感有点寂寞。一天,天气炎热,他躺在一棵胡杨树下乘凉,凉着凉着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眼前的胡杨树变成了一位姑娘,站在了王子的面前,两眼向牧犍暗送着秋波。牧犍望着面前的姑娘,虽心中十分喜欢,可躺着又觉得太不好意思。于是,他突然从梦中惊醒,一骨碌爬了起来。可姑娘也顺势将他拉了一把,两人站了个对面。这时候,牧犍有点害怕了,但姑娘却开口说道:“牧犍王子,别怕,咱可都是自己人,我找你们找得好苦呀!”王子好奇地问道:“你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你呢?”姑娘带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向王子诉说了一遍,并流出了心酸的眼泪。王子听后十分同情道:“你虽然是我们匈奴族的公主,但现在仅是灵魂,不能常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可怎么办?”公主回道:“现在我已经找了一个人的躯体,附在了上面,你只要对在我的嘴上吹上七口气,我接上了你的阳气,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活人,就可常和你们在一起了。”王子听后十分爽快而高兴地答应了,并抱住姑娘对着姑娘的嘴,使劲地吹了七口气。吹气以后,王子再看公主,立刻变了样子;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柳叶般的眉毛弯溜似弓,水灵灵的眼睛格外喜人,樱桃小嘴楚楚动情,简直是一个天仙美女!牧犍王子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把胡杨公主要常住这里的消息告诉了其他牧人。
牧人中有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顿时有了生气。她每天给大家做的饭菜,人人都吃得特别香。只要她在场,大家都感到格外高兴。尤其是牧犍王子,对胡杨公主格外宠爱,形影不离。在胡杨公主的大力辅佐下,牧犍王子所管辖的这片土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年间不仅扎下帐篷数百顶,牧养牲畜数万头(只),而且栽植了大量的树木,挡住了流沙,牧犍也被当地人称为“治沙王子”。事业的成功,地方的繁荣得到了北凉王的称赞,沮渠蒙逊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在事业兴旺发达的同时,治沙王子与胡杨公主的爱情也得到了升腾。沮渠牧犍决心要娶胡杨公主为妻,修一座豪华的庄园,供他俩和牧人居住。于是,牧犍以关心牧民和“不愁牲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为理由请示北凉王,要修建庄园和畜圈。
此事得到北凉王批准后,牧犍便祭祀神灵,大兴土木,开始修建庄园。不到一年时间,占地百亩的庄园便竣工了。整个建筑依泉而建,傍林而修,建筑十分宏伟。土夯围墙,木筑房舍,雕梁画栋,高大美丽,别有一番情趣,此地人把这座庄园叫作王子庄。就在这静谧秀美、从容大度、华丽舒适的庄园里,牧犍王子与胡杨公主举行了空前盛大的婚礼,那天,酒宴丰盛,高朋满座,鼓乐升平,热闹非凡,一片豪华雍贵的气派。王子和公主正式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沮渠牧犍与胡杨公主率部落定居此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开创了定居放牧的先河。并使这儿秩序安定,生活富庶,兴旺发达,王子庄地方也名闻遐迩了。
后来,沮渠蒙逊病逝,沮渠牧犍走马上任,坐上北凉国王的宝座,成为走出王子庄的一代英杰。带不走的王子庄却成了这一地方的代名词,它因沮渠牧犍而兴也因沮渠牧犍而衰。在北凉被北魏灭亡之后的千余年时间里,王子庄一带被沦为兵家战场,美丽的庄园也成了残垣断壁,但这里的地名仍叫王子庄。直至清代,又在这里分设了王子庄州同,20世纪初才改称金塔县,王子庄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沿用达1300多年之久。
(本文摘自《金塔民间故事》王天虎编著)
王子庄有感
众水所会的丰饶之地
一位王子注目止步
一座庄园的兴起
使民众找到久违的安宁和欣喜
没有了风餐露宿的痛苦
远离了狼虫虎豹的侵袭
王子庄
满载着很多很多幸福
经历了大唐繁华盛世
经受了宋元战乱洗礼
经过了明清开发修葺
王子庄
记载着许多许多故事
如今
王子虽已远去
成为历史
庄园也已颓废
成为平地
但王子庄
却成为千年不老的传奇
金塔城(堡)
概况
据《肃州新志》记载:金塔分州城,向在王子庄威虏堡,本威虏卫旧城。自裁卫后,雍正七年改设州同。乾隆二十七年移驻金塔城。其城始于汉朝北部都尉,设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筑以土城,周围二百四十丈,高一丈八尺,厚七尺,池阔一丈,深八尺,南北东三门,规模狭隘。嘉靖二十八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等,(将)[修葺]金塔威虏各旧日城。乾隆五十一年,州同彭以懋兴工增筑城门楼堞如式,又于城外西南筑堤百丈,以捍水患,有碑志。同时修葺,终嫌卑薄。咸丰年间,山水猛发,冲塌西南隅六十余丈,至今仅存一百九十丈。同治五年,知州李元嘉、州同刘秀挹,因肃回既变,恐城头太卑,不足守御,乃培厚四尺,加高六尺,连老城共高二丈四尺,于是东南两门俱塞,仅启北门。同治十二年秋九月,州同郝遇龙以肃逆荡平,始(厂)[敞]南门,以便往来。既见墙多崩挫,门无城楼,乃于光绪元年增修南北城楼二座。门瓮甃以砖石,又筑北城外月城一道,高与城等。
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堡。在平川边外建筑,周围一百九十丈。建筑人及年月无考。明嘉靖二十八年,巡抚杨博檄付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五十年,州同彭以懋来莅斯土,睹此堡之湫隘垣墉之倾圮,扩充其地。其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周四百三十丈零,雉堞七百八十数。光绪元年,州同郝迂龙重建城垣与北门瓮城门与敌楼。宣绕二年,州同冠炳寅谕饬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敌楼,兼葺南北二门敌楼。工竣,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民国十七年,县长黄文中饧令农民以土块补葺全城周围墙根之缺绽者。月余而工竣焉。
又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县署》记载:雍正七年,始设州同一员。其旧署在威虏城附近之噶里戈什。乾隆二十七年移住金塔堡,借居民房。三十年,前任姚公详请建修县署已准。三十九年前任瑚公在州库借银,建筑头门大堂,仪门。远不过五丈。五十五年谭公莅任斯土,见县署窄小,又详准上宪,添买张、李、杨等户地基,鸠工庀材修盖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书房、内宅、衙役房、群房、寅宾馆、土地祠共计八十余间,又栅院7植树凿井,今仍其旧。
金塔古八景中有两景就在金塔堡:
高庙清钟
民国·李士璋
治城北有关帝庙,高出城墉,上有古钟,系前明万历年间所铸,每一击之,其声清越,合城皆闻。
巍巍庙貌跨城墉,树色苍茫起暮钟。
几点寒鸦翻夕照,一行征雁写秋容。
鲸鉴响澈三更月,鹤梦惊回万壑松。
安得痴人齐唤醒,清声破晓睡方浓。
西城古柳
民国·李士璋
城西协营,有古柳数株,均大十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殆百年前物也,民国三年秋,绿营一律裁撤,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苍然古木晚烟昏,可是当年细柳屯。
营已无存怀亚父,树犹如此泣桓温。
枯枝映月悲羌笛,老杆挐云尚壁门。
古垒萧萧余荫在,夕阳红透暮鸦翻。
金塔城的变迁与发展
直到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金塔城南(在今民主路南口公园中心部位)、北(在今工商银行院内)、东(在今面粉厂院内)三城门都有城门楼,无西门。东城门狭窄,只能通过行人和乘骑。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城为“卧牛城”,是因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而言,是金塔人民善于勤劳耕耘的象征。城周东、南、西三面有护城壕,沟深丈许。城东南(在今县城粮食仓库院内)角有魁星楼。出北门圈城门即至北关,有东、西、北三门(俗叫栅子门),东栅门在今县医院门诊楼后东院北侧,西栅门在今金塔旅社楼门前,北栅门在今金塔信用社楼西侧。东、北栅门外与民房和农田相连,西栅门外为干河滩。城内及北关有中山路、中正路、益民路、南街、北街、仓门街、南城巷、东城巷、西城巷,柳树巷等10条街巷,总长为2850米。城内外建有山陕会馆、娘娘庙、城隍庙、关岳庙、马王庙、东狱庙等18座庙宇;有国民党金塔县党部、县参议会、县政府、警察局、自卫队、卫生院、邮政局等十几处公务处所及三百多居民住户。有大小商铺30多家,多集中于北关内,较著名的商号有灵德堂、永兴和、元新成、三积有、恒信号、集瑞源等,他们分别经营中药、日杂、土产、饮食、染坊、旅店、干鲜果等,城内及北关各设米粮市一处,东栅门外设集市,群众多集中于上午进城交易。城外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二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120多人。酒(泉)金(塔)公路,由南向北沿县城西侧通过。由于县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市容甚为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城为金塔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省、地驻金单位)及金塔镇人民政府驻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1951年将北城门拆除。1952—1956年期间,东、南二城门拆除,城垣拆毁。原有南街、北街,经扩建更名为人民街和新华街,其他街巷全部废除。1955年整修人民街和邮电街。1956年扩建民主路。1957年在人民街北侧建土木结构“宝水堂”一座,以金塔素来干旱缺水,视水为宝之意取名。1982年拆除改建砖混结构县政府礼堂一座,可容纳千余人。1972年对新华、人民、邮电、文化(东段)街和民主、东环城路北段等街道铺沥青路面,长2900米,其中新华、人民、邮电街及民主路用花岗岩石条砌边3500米,人行道铺混凝土花砖5万块,面积3200平方米。
经过四十年来的建设,金塔城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县城建设的大发展时期,1983年和1984年县城建局先后请来甘肃省测绘局、西北建筑学校中专部师生规划组,在1975年县城建设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对县城现状进行了测绘,并做了总体规划详细布局。1987年甘肃省建设委员会批准金塔县城总体规划。为了加快总体规划的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组织动员县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劳动,挖土方、筛石头,修筑疏通街道,开挖上、下水主管道及公园等。1984年修通祁连街,1985年修通宝塔街、工农街(西段)和西城路三条街道。1987—1988年,拓宽疏通解放路土路,将旧城南原酒金公路从县电影院西侧向北,穿过南关小学与邮电街相接,跨越新华街,拆迁百货公司一门市部、新华书店、弹花厂、煤炭公司煤厂,直通工农街,全长2670米。1989年将解放路宽16.4米,长2200米的路段铺成了水泥路面。并在县糖厂、财政局、保险公司门前,架设古式固定彩门三座,增添了县城的古老景色。路两边用水泥修筑树沟各一条,人行道铺砂砖72万块,面积2.1万平方米。一条宽阔平坦,宏伟壮观,纵贯全城南北,横连东西街道,四通八达的主街道告竣于金塔县城。是年10月1日,金城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学生、市民和城郊附近农民,欢欣鼓舞,伴随彩车、鼓乐队、文艺队,走向街头,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亲自为解放路铺筑工程竣工剪彩,解放路正式通车。至此,全城自东至西纵向建有东环城路、解放路、民主路、西城路、建新路;自北至南横向建有工农街、新华街、人民街、文化街、中山街、宝塔街、园林街、鸳鸯街、祁连街共14条街道,总长1.51万米,比1949年增加1.22万米,增长4.29倍。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区范围逐步扩大,到1989年城区建设面积扩大至1.8平方千米,比1949年的0.3平方千米增加1.5平方千米,扩大了5倍。城市人口由1949年的1659人增加到1989年的11932人,是1949年的7.2倍。昔日的干河滩、乱石湾(即今西城路以西至建新路和文化街以南解放路东、西两侧及工农街以北西段区域)变成了今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闹市区。县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及地属共162个单位分驻于各街道的两侧,中共金塔县委、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委员会、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党政机关驻人民街。县商业局百货公司、县供销社工业品公司等国营和集体的百货、五金、医药、饮食、理发、照相、旅社等商业服务业门店,城关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摊点密集于新华街中段及西城路两侧,为县城的商业中心,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金塔县糖厂、脱水蔬菜厂、果酒厂、印刷厂、食品加工厂、面粉厂、棉花加工厂、农机修造厂、酒泉地区和金塔县客运汽车站等三十多个企事业单位由南往北栉比排列在解放路和西城路东、西两侧。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塔县支行和县人民医院,居于解放路和新华街十字路口旧城区的繁华区。金塔镇人民政府驻文化街,于1987年建立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街道办事处,健全了基层组织,加强了城市管理。金塔县中学、南关小学、县教师进修学校、解放路小学、托儿所、第一、第二幼儿园布局适中,方便城镇儿童和青少年就近入托、入园、入学。1989年在校和入园入托人数达3562人,教职工1240人,其中中小学学生3258人,教职工1205人,分别为1949年的7.1倍和7倍。至1989年金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已修建办公、营业及家属住宅楼63座。街道两旁,栽植的国槐、杨、柳等风景树木,有的初放嫩绿,有的已林荫夹道。城区以外,南濒夹山和解放村水库,四周农田连片,林带成网,形成山、水、田、林相映的秀丽风光。县城内公用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6年5月县广播站开始用柴油机发电,供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医院等机关单位照明。1958年改用金塔县鸳鸯池水电站水电照明,1974年后,全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生产和照明用电基本满足。到1989年14条街道和4个居民住宅区的巷道已架设路灯435盏,杆路总长1.75万米。1972年开始在县政府院内(今县政府礼堂门前东南侧)修建了高34米储水100吨的水塔,到1985年全城已修大小水塔10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都饮用上自来水。1976年开始到1989年全城已安装锅炉32座,近百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及15幢家属住宅楼供暖。1979年本县开始销售电视机,部分机关单位和个别家庭,可以收看玉门电视台的节目。1981年和1983年县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先后建起36米和60米高的电视差转塔,提高了收看效果。1989年又新建81米高的电视收发塔,功率达到1000瓦,覆盖面扩大,半径达到50公里,金塔片七乡镇白天晚上都可直接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1980年开始在县城内装置自动电话机152部,到1989年已装置519部,其中家庭住宅自动电话171部。县秦剧团、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体委灯光球场、电影院、县总工会俱乐部等文化体育设施和条件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活跃了城镇干部职工和居民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金塔县按“打造戈壁明珠城,建设酒嘉后花园”的城市建设新目标,坚持“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双轮齐驱,以创建幸福美丽新金塔为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戈壁明珠城市,现如今的金塔,宽敞笔直的城市道路,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绿树成荫的开放式广场,景色迷人的城市环境……这一切,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大漠深处的小城扑面而来的新气象。
毛目城
概况
毛目城,位于金塔县鼎新镇友好村一组。《重修肃州新志》载:“毛目城,镇夷城北一百六十里,周围二里,故址尚存,未详何代所筑,亦近威远者也,恐属威远”。此城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明初为毛目所,属威远卫,千户所署在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南段。其辖域为今鼎新镇及原芨芨乡的双树、芨芨和五爱村一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台分县设置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1949年,毛目城墙残高7米~8米,厚约4米,周围二里,开东、西二门,内有关帝庙。后辟为农田,遗址无存。
毛目名称的由来
话说毛目是西王母的眼匝毛。相传,西王母居昆仑时,常到黑河边洗脸。一次,她的两根眼匝毛掉到了黑河里,被河水冲到沙滩上,经过640年后,变成了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男耕女织,传宗接代。由于这些人是由西王母的眼匝毛变的,所以不论男女都长得俊美,尤其是一双眼睛,眼匝毛浓密,分外传神,他们自称毛目人,人们就把这一带叫成了毛目县。以上只是传说,没有一点根据。毛目县名称的真正由来,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取名的。因毛目县东临合黎山,西沿黑河,河右为蜿蜒起伏的马鬃山余脉,自成屏障,为历史上南北必经的通道,具有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之势,为兵家必争之地。如若登高远瞩,黑河东岸狭长地带呈毛目状,犹如额前之眉毛,磅礴的黑河流水汹涌澎湃,好比眉下之眼目,人们按地形若毛目状,故称“毛目”。
鼎新城
概况
鼎新城故址,位于县城东北90千米处,距黑河东岸2.5千米。清初为屯军营驻地,时称“营尔街”。清同治八年(1869年),毛目县丞李彭监修营尔城告竣,后改为鼎新城。周围三里三,墙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开东、南二门,都有瓮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民国2年(1913年)析置毛目县,为县政府治所,今为鼎新镇政府驻地。
据民国《新修鼎新县志》记载:邑城西北围以湖潭,东北临渠,周三里三分。自同治八年,县丞李彭建筑,迄今七十年矣。同治前无城可守,仅守屯堡。光绪四年,县丞晏英建修东瓮城。光绪十三年,县丞蔡世德建南门瓮城。民国二十五年,县长戴瑾珊补修全城,并于城之附近建筑碉堡,斯时东门倾颓又重建焉。
鼎新城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鼎新城呈不规则之正方形,城围约3.3华里,城墙用土筑成,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垛口俱全。有东南两座城门,都附设瓮城。东城门上建有敌楼(亦叫城门楼),上悬“万古英灵”匾额;东南角建有三层魁星楼,三彩六角,角带风铃,有画壁雕梁,蔚为壮观。城区街道呈“井”字形,机关和居民宅院皆沿街建之,宅舍多为平顶。街道马路两旁栽有成行的白杨树,大树参天,夏秋季节绿荫蔽日。县政府设在城西衙门街,县府大院内有房舍数十间,正房有脊。县政府机关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5科,并秘书、合作、户籍、会计等室。与县政府平行的机关有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司法处;其他单位有补给站、无线电台、警察队、自卫队、看守所、银行、邮政局、卫生院、完校、粮食仓库等。上面、中兴两乡公所均设在城内。商户铺面有“义兴隆”“福兴厚”“鼎兴源”三家;中药铺仅“恒德堂”一家;染作坊一家;饮食、杂货铺面八家。古建筑及名胜古迹有城隍庙、龙王庙、马王庙、老君庙、文庙、关帝庙、仙姑庙、岳王庙、魁星楼等。这些庙宇有的被机关占用(如自卫队设在龙王庙,县党部、参议会设在文庙内)。城外无关栅。城内常住人口300余人,商家及来往行人稀少,市面萧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鼎新。军队和地方干部接管了鼎新,成立了鼎新县人民政府,鼎新城遂成了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鼎新县建制撤销,与金塔县合并,原鼎新县辖区建河东区,鼎新城即成为区公所所在地。此后又历经变迁,现为鼎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后40余年来,鼎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劳作,建设家园,尤其是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事业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鼎新古城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为鼎新镇党政机关驻地,但其市镇容貌已远非昔日古县城可比,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由南向北再折向东穿城而过,形成主街道;沿主街道整建扩建的4条小“十字街”及沿街布建的机关单位和居民宅院,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和流水小渠用水泥砖铺筑和衬砌,新栽植的槐树、垂柳等风景树木已叶嫩绿;坐落于城镇中心的镇政府办公大楼和企业公司综合楼拔地而起,办公楼后院西南角落里残存的一段古城墙作为唯一的古城遗址,与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年来,鼎新镇按照规范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的要求,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主线,突出改革、建设两大重点,狠抓新型集镇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改善集镇服务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使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500余万元,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扩容工程,鼎新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流、信息流、商贸流集散地雏形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敬老院、卫生院、中小学、汽车站、宾馆、集贸市场一应俱全,商贸区、生活区、功能区明显,城镇亮化、绿化、美化标准逐步提高,集镇聚集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日趋完善,集镇品位明显提升。鼎新镇先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并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文明镇”;甘肃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村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缸缸洼遗址
概况缸缸洼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沙漠腹地,遗址西部为风蚀台地,沟壑遍布,四周灌丛沙丘环绕。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总体分布呈椭圆形。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的村落遗址,文化类型以四坝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马厂类型和齐家类型的遗物。
遗址由窑址、冶铜址、墓葬群构成。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梁上夹砂红陶片堆积覆盖层厚度在0.3米~0.9米之间。
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4座,占地2700平方米。1号窑长宽各1米;2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3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葬。
东部风蚀台地上有直径15米的冶铜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
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地表采集有夹砂彩陶残片等标本。出土的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纹饰。如出土的一件双耳彩陶罐,双耳,鼓腹,小平底,高11厘米,口径12.7厘米,腹经14厘米,纹饰为两层,颈部饰菱格纹,罐体饰斜角纹,属四坝文化类型遗物。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如出土的一件双孔石刀,呈半月形,长11厘米,宽5.3厘米。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
缸缸洼遗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为研究河西地区史前考古文化谱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佐证。
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看,其文化类型呈现出多样性。既有马厂类型的紫红色陶衣施黑彩的彩陶盆,又有齐家文化类型的细泥薄壁蛋壳陶、蓝纹彩陶片,更多的则是四坝文化类型的夹砂素面陶、三角纹、网格纹彩陶器。根据考古结果,马厂类型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马厂类型结束后,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这一支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两支文化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四坝文化是在河西走廊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其分布范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四坝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齐家文化较接近,说明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从年代上看,四坝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3900—36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略晚于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说明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四坝文化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这与河西地区的土质有相当大的关系。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器物,有的造型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埙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彩陶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比例较大,如火烧沟墓地彩陶超过半数以上,黑彩居多,虹彩偏少,色彩浓重,有凸起感,既有烧窑前绘制的,又有出窑后绘制的。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从以上分析说明,马厂类型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是新时期时代晚期至青铜时期甘肃河西的主要文化类型,从地域分布上看,由东向西渐进,并有部分交叉;从年代上看,既由远及近演变,又有交叉重复现象。这些文化类型均在酒泉境内的缸缸洼所处胡黑河流域交汇融合,这说明这一地区是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区。
为研究该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料。
一是制陶业。在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并发现了陶窑遗址,这说明这一地区的手工制陶业已有了一定规模。从该遗址发现的大量红陶和彩陶器看,大多为手工制作;二是手工制造业。在该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佩带的骨珠、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还有出土的大量磨制和打制精美的石器,如石刀、石斧、石镰和磨制加工的玉器、骨器等,说明古人的手工制造业已很发达;三是手工纺织业。从出土的纺轮和骨针看,该地区的手工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四是手工酿酒业。从出土的酒器说明,这一时期已出现了酿酒业。为研究该地区农牧业的起源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方面:该遗址中出土了锄、刀、斧、镰、锤等农具,这些农具大多数是石制器具,有磨制较精细的镰刀(单孔,双孔均有),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有较大进步。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有相当发展的标志。2011年兰州大学在该遗址采集的样本中发现有碳化的粟粒,碳14测定的结果为距今4100年左右,这说明在当时该地区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种植业。牧业方面: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兽骨,这说明当时该地区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而且是最主要的经济门类。
为研究青铜冶炼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线索。
该遗址内发现的青铜冶炼遗址和大量的铜矿石和碎铜块,2012年,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测定结果,发现含有砷,时代在距今4000年左右,其时代比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器早,因此,这一地区也是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这为研究中国的青铜文化萌芽和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西方的冶炼、制造和铸造成型等生产技术传入中原地区提供了研究线索。
为研究青铜时期的艺术提供了依据。
一是彩陶艺术。艺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源于人类辛勤的劳动实践。甘肃彩陶自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四坝、辛店、沙井、火烧沟、骟马等青铜文化的余晖,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整整5000多年的沧桑岁月,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它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为我们探索研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彩陶上那绚丽多彩的图案和丰富的造型,在史前既美化了生活,反映了人们的自然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思想意识,亦使之成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古代彩陶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艺术序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物制作细腻,形象逼真,体现了远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彩陶器质地较多,造型优美,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二是音乐艺术。远古洪荒之时,我们的祖先在狩猎耕作的闲暇时光里,总是要把生产进程中的艰辛、挫折、困难、胜利,生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劳动历程中的太多太多的感受,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抒发和表达出来,将狩猎时的追杀与搏击,耕作时的努力与满足,以歌舞的形式加以讴歌、肯定,借以再现、总结、回味和感悟生产生活经历,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于是,古朴纯真而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始音乐和舞蹈产生了。而埙是当时最重要、最具表现力的吹奏乐器。该遗址内出土的陶埙,埙体呈鱼形,以交叉的双条黑线修饰表面,装饰简约,形体美观,张开的鱼嘴是吹孔,埙体上有3个音孔,能吹宫、角、徵、羽4个骨干音,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了以宫、羽为主的四音阶调式,陶埙已经发展成了相当规范的乐器,音乐的表现力已大大增强。
三是饰品艺术。该遗址内出土的玉、骨、石、海贝、兽牙等各种材料的饰品,丰富多彩,这说明古人已有了美的观念,开始了对美的追求。
缸缸娃和火石娘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弱水河畔一个叫会水的地方,有两个小村庄,分别叫缸缸洼和火石梁。缸缸洼村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当地人主要以生产俗称缸缸的陶罐为生,故名;火石梁村因村子西边有一道红色沙砾石堆筑的石梁而得名。两村相距大约有10来里路。
初春的一天早晨,两个孩子分别在两个村子里降生了。缸缸洼村出生的是个男孩,其父就以村名给他起名为缸缸娃;火石梁村出生的是个女孩,其父就给她起名为火石娘。
在缸缸娃和火石娘小的时候,就听他们的父母讲他们的祖先原先生活在祁连山一带,以游牧为生。后来,由于生活的需要,他们顺黑河游牧来到了会水。发现这里是多条河流交汇之地,并有一大片天然湖泊,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实为放牧之佳地,生活之福地,他们就定居在了这里,在以牧业生产为主的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制陶业成了主要的产业。缸缸娃和火石娘的父亲就是制陶能手,他们生产的陶器就以自己的儿女命名。刚开始,他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自用,后来随着生产量的增加,他们将剩余的陶器向周围群众出售。由于他们两家生产的陶器做工精细,质地优良,纹饰华丽,色泽鲜艳,一时名气大振,酒泉、张掖和居延地区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几年后就发展成了两个较大的制陶手工作坊。为了竞争,两家的父母也暗暗较上了劲,使尽浑身解数,力争上游。并为此结下了冤仇。
随着时间的推移,缸缸娃和火石娘逐渐长大。缸缸娃稳重、沉健,火石娘人如其名,泼辣、大方。他们在自己父母的熏陶下,也成了制陶好手。缸缸娃制作的陶器器型美观、大方,纹饰以三角纹、网格纹、线纹等为主;火石娘制作的陶器器型新颖、独特,纹饰以线纹、鱼纹、复合菱形纹为主,纹饰复杂、多样,华丽精细。他们心地善良,善于帮助别人,在当地口碑很好。他们都被对方的优良品德和高超的手艺所深深吸引,希望有一天能够相见,切磋技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会水海边相遇了,两人一见钟情,谈得十分投机,他们相爱了。
当双方的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坚决反对。一对有情人只能苦苦相思,偷偷相见。
数月后,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他带来了许多青铜器。当地人一下子被青铜器美观的造型,精美的花纹以及坚固的性能所吸引,没几天就被抢购一空。这位年轻人其实是一位青铜冶炼高手,他早就听说会水一带的北山里有铜矿石,就产生了开采铜矿石在本地冶炼加工青铜器的想法,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他首先找到了缸缸娃家,把这一想法和缸缸娃的父亲谈了,缸缸娃的父亲不想冒这个风险,拒绝了。他又来到了火石娘家,火石娘的父亲听说后,也很犹豫,就把年轻人的想法和妻子及女儿谈了,火石娘听说后大力支持。就这样火石娘的父亲就下定了冶炼青铜的思想。
年轻人和火石娘的父亲就进入北山寻找铜矿,在当地烧炭人的指引下,他们在一处山沟内发现了铜矿石。火石娘的父亲回村找来了数十个村民,在发现铜矿石的地方磨制石器,并用磨制好的石器开挖矿坑。不久,就挖出了数吨铜矿石。
矿石拉回后,火石娘的父亲在年轻人的指导下修建了窑炉。初秋的一天早上,火石娘家的窑炉要开窑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附近村庄的人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缸缸娃也背过父母悄悄来观看。只见一会儿火红的炉膛就把青铜烧成了水,年轻人用事先磨制加工好的石勺把青铜水浇注在模具内,数小时后,当取下磨具后,一匹高35厘米,长34厘米的铜立马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现场一下子沸腾了。只见马昂首站立,两耳前立,两眼凸圆直视前方,迥然有神,呈现出静态的力感,给人一种养精蓄锐之后急待出征的迫切感。现场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数月后火石娘家的青铜器名震一方。
缸缸娃家的陶器渐渐的使用的人越来越少,两家的冤仇越结越深。
年轻人在火石娘家的数月中,通过与火石娘的接触,被火石娘的美丽大方深深吸引,悄悄爱上了火石娘。直到有一天他向火石娘吐露了心声,姑娘委婉地拒绝了他的求爱。年轻人觉得火石娘一家已完全掌握了冶铜术,他的使命也已完成,就悄悄离开了火石娘家。
年轻人一走,火石娘家一下子缺了人手,缸缸娃听说后,悄悄来到了火石娘家。火石娘的父母也已喜欢上小伙子的稳重、质朴。火石娘提出让缸缸娃到他家来帮忙。缸缸娃心想自己家的制陶作坊生产量已很少了,父母亲和自己的弟弟已完全可以打理,到火石娘家既能学到青铜冶炼术,又能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何乐而不为,但就怕过不了父母这一关。当缸缸娃回到家提出到火石娘家帮忙的想法后,他的父母坚决不答应,说如果他执意要去,他们就不认他这个儿子。缸缸娃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心想技术学会后再说,终究有一天父母会想通的。
就这样缸缸娃来到了火石娘家。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学会了冶铜技术。在缸缸娃和火石娘的打理下,一年后他们的青铜冶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青铜器不但销售到周边地区,而且远销到了河西走廊一带。
经过一年来的共同生产,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也已瓜熟蒂落。火石娘的父母也早已承认了这个准女婿。
缸缸娃回到了家。他提出在自己家也搞一个青铜冶炼作坊,他的父母也早有此想法,只不过不好开口罢了。缸缸娃觉得时机已成熟,就提出了他和火石娘的婚事。其实经过一年的时间,父母亲也早已想开了,何况火石娘的泼辣能干他们也早已喜欢上了。
就这样,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时间不久,缸缸娃家的青铜冶炼厂也已建成。数年后会水一带拥有了两座规模较大的青铜冶炼作坊。他们的青铜器也远销到了中原地区。
缸缸洼随想
先民的足迹
踏出一片洼地
燃烧的炉膛
孕育着原始文明
当缕缕炊烟升起时
文化的种子已植入这方土地
石刀石斧种下的
是文明的火种
骨针骨锥缝制的
是原始的审美
陶埙陶管吹奏的
是心灵的音符
牧歌远去
眼前,沙丘遍地
厚厚的灰烬涅埋了那时的艰辛
残破的陶片传说着昔日的繁华
脚下的遗物
是时代车轮碾过的痕迹
小草并未枯萎
在现代文明中焕发生机
我站在沙丘上
一任秋风解读,思绪潮起潮落
突然明白
这漫漫黄沙下沉睡的
不是荒芜,而是繁华
火石梁遗址
概况
火石梁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头墩村9组东北14千米处,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9.5万平方米,平面呈葫芦状。据考证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文化类型以四坝文化为主,兼有马家窑马厂类型文化和齐家文化。初步考证为新石器时期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冶炼场遗址,距今约4100—3600年左右。遗址由制陶区、墓葬区和冶铜址3部分组成。
遗址地层表面堆积有大量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及少量细泥红陶片、石器残片和碎铜块、铜矿石等。遗址东南部有直径约30米的碳烧结块富集区,文化层厚度为0.3米~2.2米,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块,采集有类似冶炼工具的两把石勺,充分证明了这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冶炼场遗址。
遗址西部边缘有墓葬群,分布在50米×170米范围内。
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采集有陶器、石刀、石勺等。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有精细的几何纹饰,如出土的双耳鼓腹侈口彩陶瓶,为新石器时期的生活用具。侈口高颈,鼓腹平底,腹部有对称双环形耳。耳部以上为红陶衣施黑彩,纹饰分三层,颈部饰双直线纹,复合菱形纹、菱形纹、菱形网纹、腹中部饰三直线纹,耳部饰三直线纹,耳部以下为素面,口径16.5厘米,腹径25厘米,底径9厘米,高32厘米。陶罐上的纹饰虽略现零乱、粗糙,但整体造型美观、大气。
由于遗址没有考古发掘,其他具体情况不明。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火石梁遗址看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青铜器的发明和制造,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它直接导致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历史性飞跃,把人类由蛮荒时代推向文明时代。青铜器是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甘肃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我国青铜冶铸的起源地,而酒泉境内有色金属矿藏丰富,高度发达的制陶业又培育出了创造高温的手段和能力,这是青铜冶铸较早兴起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酒泉在远古时代,山川秀丽,矿藏丰富,铜矿是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由于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冶炼铜矿石已不成问题。起初,他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但是要制作成生产工具,硬度还不够。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以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尽管酒泉处于河西走廊西段,与东部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但终究由荒蛮时代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铜石并用时代,铜器在酒泉已普遍使用,有青铜、砷铜和红铜制品,基本上以小件工具和装饰品为主,大型容器为数不多。到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包括西北东部的关中地区)已经有了极为发达的青铜冶铸工艺,器型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花纹精美,达到了青铜发展的巅峰时期;西部地区的酒泉,金属冶铸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西北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一是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除了小件铜工具和装饰品之外,也生产了铸造精美的四羊头青铜权杖饰、铜座承兽方盘等。二是在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上,除小件工具仍然使用锻打外,铜容器已使用了范铸,形制复杂的铜器还使用合范法铸造。
四坝文化分布在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区,是青铜冶炼渐趋成熟时期。大量的青铜随葬和铜镞的出现是其主要表现,以铸造占主导,兼有热锻和冷加工工艺。铜器种类有锡青铜、砷铜、铅锡青铜和其他多元合金,重要特征是砷铜的大量存在,含砷量在2.62%和6.01%之间,平均达4.73%,在西亚、东南欧、北非相同。另外地质资料显示,在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北麓一线蕴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已发现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其他一些含砷铜矿。生活在四坝文化时期的酒泉先民在大量使用磨制石斧、石刀、石砍砸器、石刮削器、石锄、石凿、尸魔棒等石器和骨器的同时,开始制造铜器。据考古发现,酒泉先民在距今3900—3600年前(相当于夏商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冶炼技术。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金塔县城东北约4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冶铜遗址,定名为“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发现和采集到诸如陶制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石勺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而陶器则有精细的几何花纹;两把石勺类似冶炼工具坩埚。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满藏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米~2.2米。这些文物证明,火石梁是一处青铜时代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器冶炼场遗址,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金塔县还在火石梁遗址移动约7千米处发现了另外一处冶铜遗址。该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加之当地农民当时曾在此处发现了被他们称之为“缸缸”的陶罐,此地被形象地称之为“缸缸洼”。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的石器,东部风蚀台上有冶铜遗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铜碎块和炭釉结块。1987年以来,金塔县博物馆在缸缸洼遗址发掘和采集到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石器300多件,陶罐等陶器22件,还有2串骨珠。这些物证表明,缸缸洼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同期的冶炼场所。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又在金塔县北山发现古铜矿遗址,距县城约90千米,因此处附近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白山堂”的铜矿,该遗址被定名为“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古铜矿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井一处,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井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痕迹。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科院的专家实地考察,该遗址属青铜器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距今3900-3600年。前有冶炼遗址,后有铜矿遗址,专家分析认为,火石梁遗址和缸缸洼遗址的冶炼铜就来源于白山堂古铜矿。相隔20年的两次重大发现相互印证,不仅进一步表明酒泉先民在距今3900—3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冶铜技术,同时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冶铜业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酒泉境内玉门火烧沟文化,被考古学界认定为一种独立的地区性青铜文化。在火烧沟等6个地点发现270多件铜器,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至1600年(夏商时期):已发掘清理的314座墓葬中,三分之一出土有铜器,其中青铜所占比例已超过50%,不仅有砷青铜,还有锡青铜。器类有斧、镢、镰、凿、刀、匕首、矛、镞、锥、针、钏、管、锤、镜等,工具武器类占40%,装饰品占60%,未发现容器。其中空首斧、环首刀、矛、镞、手镯、扣饰连珠饰、四羊首权杖头都是新器类,镞以双翼带銎镞最为常见。种种迹象表明,火烧沟文化的青铜制作,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青铜文化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不论器型还是工艺水平,都较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有明显进步。由于酒泉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区,草原牧猎民族在这一带活动频繁,所以,多种文化碰撞融合,必然在其遗存中有所反映,这突出表现在彩陶及青铜器的风格上。如青铜四羊首权杖饰,呈罐形,有圆銎以纳柄。中部四面饰对称的四只圆雕羊首,双角下弯,形象生动。羊首系用复合模具分铸,镶嵌于杖饰主体而成。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青铜镶嵌铸品。
对玉门火烧沟文化钢器进行的定量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表面定性成分分析以及表面局部除锈分析等显示,火烧沟铜器材质多样,以红铜比例最大,杂质元素多样化且含量较高,反映了冶炼所用矿料是多金属共生矿或混合矿,冶金技术尚处于较原始阶段。火烧沟铜器以铸造为主要制作工艺,不同类型的器物在材质和制作方法上有别,红铜仍然是普遍应用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金属材料。通过比较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三个四坝文化遗址铜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发现既有共性又存在较大差别。
但是由于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差距,西部地区错过了与中原地区前后相继进入文明社会的时机。中原地区已经建立起强大的中央王朝很久以后,酒泉乃至西部地区仍处于众多民族迁移流动、未能形成文化趋同中心的落后状态。与这种缓慢发展的社会形态相对应,这一地区的青铜制造也进展缓慢,有些文化类型的青铜工艺较齐家文化有所进步,但终难跨过齐家文化所代表的那个青铜制作的低级阶段,产品仍以小件器物如工具、武器、饰件等为主,极少发现青铜容器,更不用说成套的礼器了。青铜业只沿着制造兵器的方向发展,这也正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无法形成大规模青铜冶铸的生产力,也很难培养出一批专门从事青铜制造的技艺精湛的工匠。而且,不存在以严整贵族体制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就不可能产生对青铜容器和礼器的强烈需求。这种种因素都使得酒泉地域土生土长的青铜冶铸业,在年幼期即陷入了停滞和枯萎。
(本文摘自《金塔文化遗产研究文集》,作者系酒泉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刘生平)
火石梁随想
堆积如山的残陶片
如烈火般通红
恍若先民劳作时
被炉火映红的脸庞
掘地而居已很满足
幸福的种子正在心中孕育
先辈茹毛饮血
已经成为历史
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可以用青铜器
烧煮出更加美味的熟食
从此,文明更进一步
我走在旷野中
紧紧跟随着
春天的风
享受着
春雨洗礼的这份惬意
捡起一块陶片
乘着它来一次时空的穿越
拾起一把碎铜块
试着用它敲击出春秋优美的礼乐
这时,我突然明白
四千年的时光
并不遥远
二道梁遗址
二道梁遗址,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北13.7千米处沙丘环绕之中的一处风蚀台地之上。遗址分布呈长方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60000平方米。遗址四周被新月形沙丘环绕,北部有灌丛沙丘。地表散见有大量夹砂红陶片及少量红衣黑纹彩陶片,刮削器、矿石、黑釉渣等物。遗址中心南北宽30米,东西长50米的台地上有一南北宽2米,东西长4米的冶铜址,冶铜址东南10米处有一灰堆,呈圆形,直径3米,其东南20米处另有一处灰堆,呈圆形,直径10米,地表有铜锈块、炭烧结块等。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为夏、商时代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遗存。
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当时先民们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习俗、生活水平提供了依据,也对研究金塔县早期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
2011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山堂古铜矿遗址
概况
2008年6月,金塔县博物馆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本县境内的白山堂铜矿(现名亚泰有色金属公司)西北2.2千米的低山丘陵地带发现了一处古铜矿遗址,遗址坐标为东经99°25′42.6″,北纬40°38′17.6″,海拔1370米,四周环绕山脉。
古铜矿遗址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总面积27925平方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坑一座,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坑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的痕迹,四周散见铜矿石和磨制的开采用的硬石工具。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有石凿、石锤、石斧、石刀等。地表残留有极少量的红陶残片。在古铜矿遗址东南面约200米处的一座丘陵山上发现大量用于打制开矿石器的硬石块,虽已风化但石质坚硬,并在山坡地带发现已打制好的原始石器。
时代及价值
这处古铜矿遗址到底开采于何时呢?
2008年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副所长与中科院专家一行5人前往该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经专家们考察后确认,该遗址从类型结构和采集的石器分析,属青铜时代的骟马文化类型(相当于商周时期),距今约3000—3500年。
那么,此处开采的矿石是在哪里冶炼的呢?
早在1987年全县文物普查中,在金塔县大庄子乡头墩村九组东北14千米处,距县城东北约40千米的戈壁沙漠中就发现了一处青铜冶炼遗址—火石梁遗址。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地表遍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少量细泥红陶片。远眺,整个遗址如烈火通红,故名为火石梁。普查时发现和采集有陶器、石刀、石勺等。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有精细的几何花纹,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600年左右。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米~2.2米,并出土有类似冶炼工具坩埚的两把石勺。充分证明,这是一处青铜时期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冶炼场遗址。也说明了金塔县古铜矿开采的矿石就是在此处冶炼加工的。在遗址中发现了诸如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充分说明了当时当地人们已经进入到了金石并用的时期,他们已掌握了简单的冶铜术。
2011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火石滩遗址
火石滩遗址,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大泉湾村东南3.6千米处的砾石沙滩上。
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1米~1米。遗址内有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彩陶片,暴露有墓葬。曾出土有双耳红陶罐、单耳杯及穿孔石刀等。本次普查中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彩陶罐耳、罐口、罐身、罐底等残片,纹饰有网格纹、菱形纹、三角纹、平行线纹等。属四坝文化和齐家文化类型。特别是此处发现的齐家文化类型遗存为我县新石器时期文化聚落分布,文化类型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1995年8月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个地窝遗址
一个地窝遗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11千米处的砾石戈壁中一风蚀台地上。
遗址分布范围东西长27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40500平方米。在遗址中心有一半地穴式房屋遗迹,呈正方形,边长4.5米,深0.4米。房屋中心有一灶坑,呈圆形,直径1米,深0.3米,灶坑底部有红色烧结层。房屋东南6米处有一石块堆,中心有火烧迹象。遗址中心风蚀台地沟壑纵横,夹砂红陶片遍布,有少量红衣黑纹彩陶片。遗址为研究金塔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文化聚落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1年12月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三角城
概况
西三角城,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东北1千米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37.7″,海拔1239米。周围为戈壁砾石地带,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
遗址中心有45米×40米的小城一座,城墙遗迹尚存,残高2米~3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米~0.23米,南面开门。似为当时的坞院遗迹。遗址内地表有大量绳纹灰陶片及石器残片。周围分布着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其中在城北500米处有一处古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彩陶片,从彩陶纹饰看属四坝文化类型,并发现许多碎骨,似为墓葬区;在城西北300米处的台地上发现一窑址群,范围31米×17米,共发现窑址6座,呈不规则的排列,间距1米,平面均呈马蹄形,面积3米×3.5米,灰层厚1.5米,据推测为汉代制陶窑址。在城南500米处发现窑址群1处,在3座小土丘上有残窑底3座,周围发现大量的烧结铁块和灰陶片,灰层厚0.3米,窑壁烧结层0.5米,据推测为汉代冶铁遗址。城东65米处有窑址1座,平面呈椭圆形,长2.5米、宽1.9米,残高0.2米,窑壁烧结层厚0.05米。据考证,为汉代烧制陶器的场所,距今约2000年左右。
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塔的坞堡遗址
在金塔县境内东部的东沙窝即汉会水县城周围分布有11座城堡,正中是东古城,正西有一堵墙坞障,西南有西古城、三角城、下长城坞障、潘家湾坞障,正南是西三角城,东南是小三角城,东北是黄鸭洞城,西北有北三角城,正北是下破城。这11座城堡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均已残破不堪,但遗迹犹存,有的城墙残存,有的只剩一角,有的只剩一段城墙。这些城堡,城内和周围遍布大量的灰陶残片和石磨残块,从地表散见遗物和城址结构看,应为汉代古城址。除东古城和西古城规模较大,已考证是汉会水县城故址和魏晋时的和韶屯遗址外,其余9座城堡规模都较小,他们的用途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在地处边陲的金塔会遗留如此多的汉代古城呢?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金塔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王朝十分注重在金塔的设防。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溃匈奴后,为了巩固边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实边国策。据《史记》记载,汉武帝从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移民实边,其中河西地区(包括居延)是重要的移民实边之地。汉武帝先后多次移民河西,《史记·平淮书》:元鼎六年(前111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次移民也包括会水。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为他巩固河西的统治服务。这是策略性的军事行动的延长和有力补充。移民是先卫边,后屯田。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边境的安全,人口的不断增加,再要从内地运粮,所费甚多,国家也承受不了。移民的活动重心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
会水县是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的。由于当时的会水县地处黑河和讨赖河交汇的夹角地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十分适宜农耕生产。移民的活动重心转向农业生产后,会水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由于会水地处边陲,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尤其是对粮食的掠夺尤为严重,如何保存粮食成了老百姓生存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保证老百姓生产粮食、储存粮食、保护粮食,统治者动员老百姓建“坞”;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从西汉末出现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要求有一份自己耕耘的土地。伴随这个经济上的要求的产生,原先的那种半军事化的堡垒式的生活方式已不适应人们要求自由生活的原则,农民渴望打破旧的束缚,建立自由耕作、自由交往的新体制,到适合自己生产生活的地方去建自己城堡式的居处已形成潮流,这时就出现了大量城堡式的坞壁。这种坞壁,延续到魏晋时很发达,成为一种经济形式,称“坞壁经济”。隋时隋文帝诏命河西地区“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因此,统治者又动员老百姓,充分利用和加强从西汉后期、东汉及魏晋南北朝以来修建的坞堡储存、保护粮食。这种坞壁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四面有厚而高的围墙,围墙上某一角有炮楼。四面围墙的一面开门,门有几道,似小城门,不易攻破。围墙面积的大小由造者决定,可大可小;一家独住或财力薄弱,可小些;几家同住或财力宽裕,可大些。里面有居室,有猪、牛、马、半圈,有磨坊、油坊,甚至有水井等设施。平时,早出晚归,在田间耕作或干其他营生;若遇敌情,即可据以自卫;若遇进攻,即可凭坞反击。
从这些小城址的结构规模和地面遗迹看,很可能就是这种坞堡。这些小城堡,城墙均系夯土版筑,夯层严实,墙基宽均在2米左右,墙体厚而结实,虽经历两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遗迹犹存。如在西三角城的西北角有坍塌的大土堆,可能是炮楼遗迹,在城周围分布有多处古窑址;在北三角城城址内,城内西北角有大量的灰层堆积,厚约1.2米,城中心偏北有一白刺沙丘,下部全为灰层。城内西南角有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厚约1米。这充分说明了城内既有人居住,又有牲畜圈舍。城北30米处有一残窑底,仅存灰层,厚约0.1米,形制不清,周围散见许多青灰色残砖。城西南40米处有一残窑底,被人为盗挖破坏,周围散见灰色烧结土块。城内及周围近1平方公里内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并有石磨残块和铜钱币碎块。这些小城堡周围均发现有古窑址,更进一步证实了农民居住的可能性。
西古城
概况
西古城为东沙窝所存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二组西部,东北距金塔镇五星村委会驻地4千米,距两河会水口45千米,西南距酒泉60千米。即榆树井遗址西2千米处。
西古城遗址风蚀严重,残破甚厉,仅存残迹。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该城为内外两层,平面略呈方形,内城南北长80米,东西宽76米,墙基宽5米,顶宽2米,残高2米~6米。西北角有角墩,南北长15米,东西宽8.5米,残高2.5米。外城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8米,墙残高2米。城墙均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米~0.13米,均南面开门。内城南墙外侧中部有窑址1座,平面呈圆形,直径2.5米~3米,残高0.5米,窑室被残砖、灰土填实,结构不清。城内地表遍布灰陶片。当属魏晋时期之遗存。
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址已被当地农民开垦为耕地,城墙仅残存东北角一小段,长13.5米,宽2.5米,残高1.6米。
相关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李并成认为该城为汉代会水县城。
其在《金塔绿洲历史变迁考》一文中写到:《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会水县条:“呼蚕水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入羌谷。”说明北大河(呼蚕水)汇入黑河(羌谷水)一带为汉代会水县之地。《史记·夏本纪》索隐曰:“《水经》云弱水出张掖删丹县西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合黎山为河西走廊北山之中段,今临泽、高台、酒泉、金塔等县以北延伸的剥蚀残山属之。《水经注》卷40:“合离(黎)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标明了会水县与合黎山的相对位置。金塔县天仓乡以北10千米许黑河右岸的大湾城(汉肩水都尉府遗址)所出汉简曰:“出钱千三百四十七,赋就人,会水宜禄里兰子房,一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06.27);“口廪会水”(514.47);“到会水而不交难亭留待难”(出土地不详,甲附4)。盖肩水与会水相邻,故有会水县的就(僦)人佣入。由此可见,今天沙浪滚滚满目龙荒的东沙窝,昔日曾是会水县绿洲的所在。依据上述等史料笔者曾考得,西古城即汉会水县城[李并成:《西汉酒泉郡若干县城的调查与考证》,《西北史地》1991年第3期,第71-76页]。该城西汉始置,北魏废弃,北魏以后其地归属酒泉。
本地文史学者刘兴义认为该城为魏晋时期会水县属之和韶屯遗址。
其在《汉代会水县位置考》一文中写到:据晋人所作《汉书·地志详释》云:“今和韶屯(按指东晋之世),在呼蚕、羌谷二水之间。去会水口西南90里。”据考证,西古城东北至两河会水口四十五公里,正合于九十里之说,证明西古城是魏晋时期会水县属之和韶屯遗址无疑。据《魏收志》载:后凉吕光曾于酒泉郡北部置凉宁郡,领贡泽、园池二县。考古认为其贡泽县,约即汉时之白亭海,后凉凉宁郡治贡泽县,其县城或者就是西古城旧址。其城址为东西两座城并连,南北80米,东西总长200米,附近有古代屯田遗址。
威虏城
概况
威虏城,位于金塔县古城乡移庆村一组东南200米处,周围为耕地。东经98°51′07.6″,北纬40°07′48.2″,海拔1236米。
城址由内城、外城构成,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25米,东西宽400米,面积约29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残高4.5米左右。夯层厚0.16米~0.18米。四面开门,有翁城,进深10米。城池南墙总体保存较好,有一个20米的豁口。东、西、北墙有大面积豁口,保存一般,部分墙体夯层清晰,大部分墙体上部已坍塌呈土丘状,长满骆驼刺、白刺等杂草。城池部分地表已辟为农田。
2011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据清代《肃州新志·古迹》载:“威虏古城,在州城以北一百三十里,北凉时为王子牧健孳畜之地,稍西有王子庄。”元代,在这块空地上建筑城堡,周三里三,名威虏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威虏卫,辖王子庄全境。据清代《重修肃州新志》和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本卫军戎获功,斩虏首级,堪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民众潜逃,城堡空虚,遂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裁威虏卫,并入肃州为中右、中中二所。嘉靖七年(1528年),吐鲁番内附,在此安置其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对威虏城进行了修葺。清雍正四年(1726年),吐鲁番头目伯克拖、马忒木等率领众人归附,安插此城,并为其开渠授田,给籽种、农具以自业。乾隆年间,该部落返回新疆,城堡空虚,遂称威虏破城或古城。
关西诸卫部众在金塔的安置与流散
明朝政府为经营西域,从嘉峪关以西至哈密以东长达一千五万里的广阔区域内先后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7个羁縻卫所,史称“关西七卫”。明朝正德年间(1505—1516年),吐鲁番部屡屡进攻瓜州及赤斤等,关外各部族因此而蒙受巨大的人员和财力损失,为防止吐鲁番回鹘与瓦刺入侵内地,明政府将关外诸位部众全部内迁,安置于肃州南山,并将嘉峪关城封闭,后,明政府又将内迁部众部分安置于金塔境内。
在今金塔地界安置东迁部众,最早始于明正德期间。时任巡按甘肃监察御史的张雨在其所著的《边政考》一书中,专列“西羌族口”,记载了当时生活在甘州、高台守御千户所、肃州周边的各部落状况,其中就有被安置在金塔县的诸部落情况:“赤金城:头目噶里戈什等,部落男妇一千五百六名口,驻牧肃州上下古城;苦峪城:头目盻卜尔加等,部落男妇七百七十八名口;王子庄:头目川哥儿等,部落男妇八十九名口;柴城儿:头目卜木尔吉等,部落男妇七十九名口;川边:头目察黑包等,男妇二百八名口。以上四族正德十一年暂安迤北境外威虏、金塔寺及临城沿边、上下古城地方住牧。沙州:头目总牙等,正德十二年暂安境外威虏、金塔寺地方住牧,见有部落男妇一千七十名口。”正德十九年,赤斤卫东迁,大部流移于肃州周边,后被安置于肃州临近之上下古城及威虏等地。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是明政府一次对东迁部众的集中安置。这次在金塔境内的威虏城、察黑包城、旧八里墩口堡、白烟墩南空堡、王子庄墩堡和金塔寺城分别安置瓜州族头目总牙、赤斤头目噶里戈什等一枝、柴城儿头目卜木尔吉等二族、噶里戈什弟可洛纵一枝、苦峪族头目朶尔只、川边族头目察黑包、沙洲族都督日羔剌等部落账房715顶,男妇4535名口。
明朝统治者对金塔境内东迁各部的安置措施得力,安置地草场广袤,适于耕种,自然条件不错,又筑修了新旧城堡,也“给以耕爨具”、“置买农器,散给以资其食”。吐鲁番部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商业,东迁前已经有了农耕生产方式。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促进了王子庄(今金塔县)经济、文化的发展。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年),今金塔县境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堡有:金塔寺、威虏城、噶里戈什、察黑包、东八里、西八里、白烟墩、毛目城等。其中,金塔寺和毛目城成为山西、包头等地客商的贸易中心。
后来,由于总牙部抢掠被肃州官方征讨,加之屡次受到北部各蒙古部落的威胁,“设诸卫以为藩篱”的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等原因,到了万历期间,安置于今金塔县境的各部又陆续回迁至肃州周边。后来,这部分部族最终落脚在今明花。靠近肃州的祁连山一带,形成了清代以来裕固族诸部住牧地的态势。
威远城
概况
威远城,位于金塔城东北140千米处的河西新湖西北岸,居旗杆山南。《新唐志》记载:“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载:“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卫)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徒,人民惧,俱逃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明初威远卫指挥使司驻于此城,下辖四个防御千户所(即威远所、天仓所、平朔所和毛目所)。屯垦战守,监理地方,其防守区域东至毛目东山,西至金塔北山和夹墩湾,南至镇夷,北至青山头。当时的防御对象,主要是元朝残余势力和后起的鞑靼。天仓营盘村的芮公营,就是当年游击将军芮钊“专司攻守”的驻军营地。
威远卫位置考
本县文史工作者赵发礼对威远卫的位置进行了考证。其在《威远卫位置考》一文中记载:明洪武九年二十八年(1376—1395年)先后在河西设凉州卫、甘州卫(前、后、左、右、中)、肃州卫、威虏卫、威远卫、安西卫、沙州卫、柳沟卫、靖逆卫和赤金所……其中威远卫辖区就是今金塔县境内的黑河灌区。
卫、所,系明代在边远地带或新开发地区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卫比所多,驻军长官兼理地方行政事宜。后来,只用于地名。正如《重修肃州新志·军所》所云:“按肃州自汉武开疆,文武不分,其酒泉郡太守、长史、都尉,无非掌兵之官……大率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管理钤束,分番教阅,置屯遣戍……”延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裁撤沿边卫、所,改设府、州、县,结束这一体制。
旗杆山和威远城《新唐志》:“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卫)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徙,人民惧,俱逃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
根据《肃镇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唐代建筑,唐、宋、元、明时期做为“守捉城”的威远城,在肃州卫治酒泉城东北380里处,居黑河右岸旗杆山之阳。
按方位和里程测算,酒泉城东北380里处正好是河西新湖一带,其距离以1974年编绘《酒泉地区地图》一百万分之一比例尺计:10公里×19=190公里。再以《金塔县行政区划图》五十万分之一比例尺计:5公里×38=190公里,均与文献380公里相符。另据《重修肃州新志·烽堠》:“天仓头墩,城东北三百五十里,为诸墩之首,东去威远地方八十里。”天仓头墩就是今航天镇沙门子村耕作区以北的马庄遗址,当年的墩基、房舍及耕地遗迹尚在。以实际道路里程计算:酒泉城至金塔城100里,金塔城至天仓200里,天仓至马庄50里,共350里,东去河西新湖附近80里,亦相吻合。两处数据,只有直、曲之差,并无实质之别,证明其方位里程准确无误。
按位置和地势推断,河西新湖西北约3千米处有一座凹形高山,群众叫羊腰子山,山中间低洼处覆盖着一层流沙,因而又叫缠腰子山。山北是一片平坦川地,约20千米处是炮台山、龙峰山、虎脊山、青山头西山和东山,并有纵贯东西的北大路(辙迹尚存),此乃元代西北(含今新疆)诸部族往来京城大都(今北京市)的大道,也是明初进犯者或来降者必经的要路。山上岗哨瞭望远方,视野清晰,利于警戒防守,立旗七杆,目标明显,便于来降者辨认。山左山右,又有黑河通道两侧延绵一、二百里的毛目东山和金塔北山隔河相望。这一切,完全符合守捉城必需的地理态势。
按遗址和史料印证,威远城历时700多年,距今1300多年,城址虽然无存,旗杆山足以为证,山南5千米处有昔日耕种过的田地和水渠遗迹。民国时期,这里还有断石磙、破石磨和碎瓦片。河西新湖内外,即原黑河两岸,以往也同样有耕地遗迹(河西新湖是1958年后围筑的水库),这就是威远人留下的历史见证。威远城依山傍水,郊有居民、农田和水渠,顺乎情理。
综合上述资料记载,当今河西新湖内外及航天城为中心的老树窝一带,就是威远地方,羊腰子山就是旗杆山,威远城就在山的南坡脚下。
威远卫 卫指挥使司驻威远城,主力部队扎营狼心山和青山头,主要防守大红山、炮台山至青山头一线,屯垦战守,兼理地方,下属四个防御千户所。
威远所 千户所署在威远城,防守和治理范围是威远地方。
天仓所 《重修肃州新志·烽堠》:“夜摸墩在天仓、永宁西南,离地三百四十里,接天仓墩烽火。明初自为一所,属威远卫,后废为墩”。夜摸墩就是航天镇(原天仓乡)沙门子村五社西北2里处山顶上的唐王墩,也叫沙门子墩,位于天仓头墩和永宁墩西南10里,南距酒泉城340里。明初,千户所署置于此,其重点防线是天仓北山,治理范围乃今航天镇(原天仓乡)辖区。
平朔所 “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相传以为毛目、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出处同上)。平朔城就是双城,位于航天镇双城村,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元代驻军守御,明初自为一所,属威远卫,千户所署置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是今航天镇(原双城乡)辖区。
毛目所 “毛目城,镇夷城北一百六十里,周围二里,故址尚存,未详何代所筑,亦近威远者也。恐属威远。”(出处同上)。毛目城位于鼎新镇友好村一社(旧地名来字号),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至1949年,残墙高7米~8米,厚3米~4米,周围2里,开东、西二门,内有关帝庙,后辟为农田。明初自为一所,属威远卫,千户所署在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南段,治理范围是今鼎新镇双树村、芨芨村和五爱村。
威远卫,治所威远城,下辖威远、天仓、平朔、毛目四所,其境域东至毛目东山,西至金塔北山和夹墩湾,南至镇夷,北至青山头。当时的主要防御对象是鞑靼人。航天镇营盘村的芮公营就是当年游击将军芮钊“专司攻守”的驻军营地。永乐年间(1403—1424年),威远地方“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徒”。军民全逃往今新疆境内,遂裁撤威远卫,并入镇夷千户所。清雍正三年(1735年),设高台分县,置毛目城屯田县丞。民国2年(1913年),析置毛目县。民国18年(1929年)1月1日,改毛目县为鼎新县。1956年3月9日撤销鼎新县建制,合并为金塔县。今金塔县黑河灌区四乡鼎新镇和航天镇就是明朝初期的威远卫辖区。
据上所述,当今河西新湖内外及航天城为中心的老树窝一带,就是威远卫。羊腰子山就是旗杆山,威远城就在山南坡脚下。缠腰子山北面是一片平坦川地,约20千米处是炮台山、龙峰山、虎脊山、青山头东山和西山,并有纵贯东西的北大路(辙迹尚存),此乃元代西北(含今新疆)诸部族往来京城大都(今北京城)的大道,也是明初进犯者或来降者必经要路。山上岗哨眺望远方,视野清晰,利于警戒防守,立旗七杆,目标明显,便于来降者辨认,山左山右,又有黑河通道两侧绵延一、二百里的毛目东山和金塔北山隔河相望。这一切,完全符合守护城必需的地理态势。
双城子堡
概况
双城子堡,位于航天镇双城村西北1.19千米处黑河东岸530米处的农田中。东南距东岔东长城起点5.9千米,东南距东岔东烽火台6.2千米。
双城子堡仅存一墙,长157米,黄土夯筑,底宽1.2米~4.7米,高0.7米~1.4米,夯层厚0.06米~0.08米。
该堡1987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保存一般,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0米、南北450米,墙底宽6米、高1.5米。20世纪90年代由于当地农民开垦荒地,将城址东、西、北墙破坏,开发为农田,现仅存南墙少部分。
该堡东侧散布极少量灰陶片,采集有灰陶罐口沿残片、灰陶残片。
该堡四周农田环绕,田野茏葱,渠、路、林纵横。
历史沿革
双城子堡,据考,为西夏时修筑,是居延塞防线上的重要城障。西夏时为黑水镇燕军司驻地。双城,原名平朔城,现故址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修肃州新志》曰:“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00米,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又叫“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墙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
营盘堡
概况
营盘堡,位于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风蚀台地上。西南距花庄墩(烽火台)3千米,西北距茵窝墩烽火台3千米。
营盘堡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0米,面积64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底宽5.5米~9米,顶宽2.2米~3米,高3.2米~5.9米,夯层厚0.08米~0.13米。
堡坐北向南,南墙正中开门,宽6米,高4米,门的前方有矩尺型曲臂(回门),南北9米,东西16.8米,底宽5.2米,顶宽1.8米,高3米。
堡的四角各筑一角楼,东南角角楼,南北底宽4.3米,东西底宽5.5米,顶宽3米。西南角角楼底宽5.5米,顶宽2米。西北角角楼,东西底宽6.8米,南北底宽4米,顶宽1米。东北角角楼,底宽6.8米,顶宽1.6米,高3.7米。
堡东、西、北墙各筑有马面一座。东墙马面底宽5.6米,顶宽2.5米,高3.5米;西墙马面底宽3.4米,宽1.6米,高3.5米;北墙马面底宽4.8米,顶宽2.7米,高3.2米。
堡保存一般。常年受雨水风沙侵袭,大部分夯土版筑的墙体被破坏。堡的四壁均不同程度风化酥碱,并在墙体两侧坍塌成斜坡。东墙表皮酥碱,有凹口,长3米~7米,坍塌呈丘状。
该堡南侧采集有绳纹灰陶罐腹部残片、粗砂灰陶罐腹部残片、灰陶残片、红柳枝。
堡四周地势平坦,东南为黑河冲积扇平原,北面为戈壁。
历史沿革
营盘堡,又名将军营盘城,地处合黎山与马鬃山相邻峡谷,两道汉长城隔河相望,居延塞防线上的烽燧沿河林立。黑河通道由此分岔,一路伸向张掖,一路伸向酒泉。它巍峨矗立,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它是汉将李陵的驻军营地,俗称将军营盘。明代,内监芮钊扎营于此,又称芮公营,遗址尚存。
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二年,昭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据文物工作者实地考证,当时的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断至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时,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居延境内大搞军事设施,派遣重兵把守。李陵驻守酒泉时,其大本营就在今航天镇营盘村,当时人们称之为将军营盘,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据唐《元和郡县志》载:“遮虏障,在酒泉北二百四十里,李陵与单于战处,隋镇将杨元,与其地得铜弩牙、箭镞。”宋《太平寰宇记》载:“酒泉有古长城,在县北,《汉书》谓之遮虏障。”清《重修肃州新志》载:“遮虏障,在州北。”民国《鼎新县志》载:“将军营盘在城西十里,黑河右岸,是汉代李陵将军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明代,芮钊扎营于此,又叫芮公营。
将军营盘城随想
大漠的风沙
吹皱了你的脸庞
流逝的岁月
抚圆了你的腰身
驻足城垣
浮想万千
飞扬的沙尘
是匈奴骑兵的铁蹄
肆意蹂躏
疾速的北风
犹如将军挥舞的利剑
所向披靡
想当年
将军意气风发
驰骋疆场
孤军深入
英魂悲怆
看如今
残墙断壁
仿佛金戈铁马
巍然屹立
气贯长虹
茨湾营堡
茨湾营堡,位于芨芨乡芨芨村南21千米,大墩门水利枢纽东北3.2千米处的流动沙丘中。南距大墩门大墩(烽火台)3.5千米。
茨湾营堡保存一般,平面呈正方形,周长84米,占地面积441平方米。四面堡墙为黄土夯筑,东墙正中黄土夯筑有城台,城台略高于墙体,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呈方椎体,城台底部开门。
该堡地处荒漠地带,周围流动沙丘分布,长期受风沙、雨水侵蚀和附近放牧人圈养羊破坏,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南、西、北三面墙体基础因长期的风沙掏蚀,南墙和西墙外部加厚帮夯的夯土整体分层剥离下滑,局部坍塌,北墙外部加厚帮夯的夯土大部分坍塌缺失。目前,堡内被放牧人利用作羊圈,堡内羊粪堆积较厚,墙体内侧被羊的磨蹭出横向凹槽。
东墙长21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坍塌缺失,仅东北角残存宽1.1米,高2.1米的外侧帮夯的夯土。墙体中段黄土夯筑有城台,因东墙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坍塌缺失后,城台突出墙体外侧1.1米,呈方椎体,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底宽7米,顶宽4.1米,高6米。城台正中开门,门洞底宽3米,顶宽2米,高4.3米,进深5.7米。城台南侧现代人倚墙建有宽2米,高1.9米的草圈。墙体东北角坍塌,底部有宽2.4米,高2.3米的夯土缺失。东南角露出南墙的剖面,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下滑,内外两层夯土间裂缝。
南墙长21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受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南墙西南角底部有宽3.3米,高3.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在坍塌处东侧2.7米处有顶宽1.5米,底宽0.3米的裂缝;在裂缝的东侧4米处有宽0.3米的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在南墙的东段底部有宽7米,高1.4米,深1.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墙体内侧底部有羊擦蹭出的高1米,进深0.1米~0.4米的横向凹槽。
西墙长21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西墙南段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后向南倾斜,西南角底部有底宽5米,顶宽3.5米,高1.2米,深1米的缺失,在夯土坍塌缺失处北侧2.8米处有自上而下有宽0.2米的裂缝;裂缝北侧3.5米长的一段墙体底部夯土坍塌缺失,高1.2米,进深1米;在6.3米处有顶宽2.3米,底宽0.5米的一道裂缝;西墙北段底部高1.1米~1.5米,进深0.9米~1.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上自上而下有三道裂缝;墙体内侧底部有羊擦蹭出的高1米,进深0.1米~0.4米的横向凹槽。
北墙长21米,底宽2.3米~5米,顶宽0.4米~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大部分分层剥离坍塌缺失,仅在距东北角5米的地方残存底宽2.5米,顶宽1.5米,厚2.7米的外侧帮夯的夯土。北墙的西北角露出西墙的剖面,内外两层夯土间0.5米的裂缝,裂缝底部有底宽2.5米,高1.5米的夯土呈三角形坍塌缺失。东北角残存东墙外部帮夯的夯土,底部有宽1.1米,高2.1米。
石营堡
石营堡,位于西坝乡西移村东北5.45千米处的一座黑石山包上。西南距石营堡西长城300米,东南距石营堡东长城700米,东距北海子烽火台2.37千米。
石营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1米,南北24.1米,面积747.1平方米。东墙长24.1米,南墙长31米,西墙长21.2米,北墙长28.7米。墙体为片石、夯土、土坯夹植物根茎分层叠筑而成,底宽1.95米~3.4米,顶宽1.5米~2.1米,高1.5米~8.9米,夯层0.08米~0.1米;土坯长0.3米,宽0.2米,厚0.09米;植物根茎层厚0.05米~0.08米;块石层厚0.07米~0.09米。南墙正中开门,宽4.9米。
东侧100米外山顶有直径4米,高0.3米的灰堆一处,有大量碳烧结块堆积。
堡整体保存一般。受雨水风沙侵袭,部分墙体坍塌呈豁口状,在墙基部形成斜坡堆积。东墙中部形成一长6米,深0.8米的豁口。南墙基部有长4米,高2.2米,深0.8米的凹坑;东南墙角顶部有长4米,深0.8米的豁口一处;西南墙基部残留高1米,宽0.8米的夯筑基础。西墙中部顶部有长1.5米,深0.9米的豁口一处。北墙中部有长8.3米,深1米的豁口一处;东北角有长2.4米,深0.9米的豁口一处。
该堡东侧散布大量灰陶残片,采集有绳纹灰陶罐腹部残片、褐陶罐腹部残片、素面灰陶罐腹部残片、灰陶残片。
堡周围地势起伏较大,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为北山山脉和山前冲积平原,南面为北海子湖。
石营坞障遗址,高居山头,四周俯瞰,尽收眼底,其北面为长城线,南面山脚下,有一条大道在西北不远处分岔。从史料记载、地面遗物和地理位置考证,此为当时的关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偃(前)〔泉〕障
偃(前)〔泉〕障,位于金塔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也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据《汉书·地理志》载:“会水(今金塔县),北部都尉治偃(前)〔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经考证,会水县境内的东部都尉府驻地东部障,是酒泉城正东的罗城(今高台县境内),北部都尉府驻地偃(前)〔泉〕障,初步考证认为在镇朔墩附近。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偃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偃前的城障。若说“偃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居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偃泉相映的城障。
偃(前)〔泉〕障位于汉长城与“居延丝绸古道”的交汇点上,当时城堡很大,筑有重兵把守,其军事地位不亚于黑河通道上的肩水都尉府驻地肩水障(大湾城)。
关于偃(前)〔泉〕障的具体位置及城堡规模,因遗迹无存,史书记载又不明确,本地文物工作者虽做了一些考证,但还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尚有必要进一步确证。
潘家湾坞障遗址
潘家湾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南2.5千米处,东经98°58′45.7″,北纬40°01′57.9″,海拔1249米。
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12.5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5米,基宽1.2米,残高3.5米,南面辟门。周围散见灰陶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2002年,被当地农民开垦荒地时损毁。
下长城坞障城址
下长城坞障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境内,东经99°04′41.8″,北纬40004′05″,海拔1228米。
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近方形,长21.6米,宽20米,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09米~0.15米,墙基宽3米,残高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采集有铜镞2枚。推测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坞障遗址仅存东西向城墙一段,长19.7米,墙系夯土版筑,底宽3.7米,残高4米。东南角有坍塌的土堆,似为角墩遗迹。周围散见少量旋纹、垂帐纹和素面灰陶残片。遗址结构、规模及用途暂不清楚。为汉代古城障遗址。该遗址是研究该地区汉代夯土城障建造技术及历史的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黄鸭墩城址
概况
黄鸭墩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12.5千米处的一南北宽200米,东西长400米,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风蚀台地上。
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记载:遗址平面呈方形,边长13.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米~0.4米,墙基宽2米,残高4米。西北部残存一窑址,平面呈圆形,直径3米,残深0.15米。周围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
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记载:城址在台地东部,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长14米,东西宽13.5米,面积189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残高5米,墙基厚1.1米。夯层薄厚相间,薄层0.12米,厚层0.38米。东墙坍塌严重,西南角有一下宽2.7米,上宽3.1米的豁口;北墙东部坍塌;城址中心有高2米的灰堆。城址四周散见大量灰陶片及少量石磨残片。城址西南100米处有3处窑址,仅留残底,平面呈椭圆形,宽1米~2米,长2.3米~3.2米,灰层厚0.06米~0.2米,深0.2米~0.3米,四周散见大量灰陶片及石磨残块。初考为汉代城址。
该城址保存了部分墙体和基本的形制,周围文化层分布多样,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1995年8月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鸭洞的传说
传说东沙窝一带,过去有一户人家,男的叫胡生,心肠歹毒,女的叫李兰,心地善良。他俩生了一个孩子,五岁多了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为这事,胡生多次嚷嚷说:“养了这么个废物,长大了也只能吃闲饭,干脆把他送掉,免得叫人费心。”可当娘的怎能忍心呢?再不好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因此,只要胡生一骂孩子,李兰便把孩子搂得更紧。为了这个孩子,夫妻二人经常吵闹,再加上一些多事的邻居说三道四,李兰也不知挨了胡生的多少打。
一天,村里在唱戏,胡生去看戏。李兰看胡生走了,就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家中上地去干活。胡生戏看到一半,回到家里,看妻子不在家,便心生歹意,抱起孩子就往黑河边跑去。李兰正在地里干活,忽然感到心头一阵发急,她不放心孩子,一趟子跑回家中,只见家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孩子的影子。出门一打听,才知是胡生抱走了孩子。邻居和李兰一直向东追去,一直追到黑河边,看到胡生正把孩子往河里扔去。等大家赶到河边,孩子已经被水冲走了,大家纷纷跳下水去打捞,胡生却趁着混乱跑回了家。正当人们四处寻找孩子时,孩子却从水中钻了出来,只见他两手抓着泥沙,使劲向河西摔去。顿时,只见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黑河西岸顷刻间变成了一大片沙丘。胡生和一些没有跑出来的村民都被风沙掩埋了。等风沙过后,孩子说话了:“娘,乡亲们,我为了惩治恶人,把一些无辜的乡亲和大片的良田压在了黄沙下,我造了孽,问心有愧,天帝念我虽事出有因,但殃及无辜,要把我变成黄鸭。你们现在可到河东岸居住,我将常常飘游在这儿,挡住西岸的黄沙,不让它过河。”说完,就变成了一只黄鸭,向上游游去,人们只好到了河东岸,在那里定居下来。
后来,每当春天风大时,只见成群结队的黄鸭游在河转弯里。多少年来,东沙窝里的风沙刮到了黑河西岸,但从来没有过河。河东岸一直风调雨顺没有受到风沙侵害,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为了感谢黄鸭的恩情,人们就把黄鸭经常出没的地方叫做黄鸭洞。
三角城城址
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沙漠中,东经99°04′38″,北纬40°04′14.2″,海拔1228米。
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南北宽19米。南、西两墙被沙丘掩埋。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米~0.15米,基宽2米,残高1.5米,北墙辟门。采集有铜镞、五铢钱币等。周围散见灰陶残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
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城墙风蚀破坏严重,仅残存东北角、东南角和西南角三处,其中东北角残长5米,残高2米,西北有一段倒塌的残墙,长约6米。城西10米处有人为盗挖痕迹,周围散见少量墓砖残块和碎骨,似为墓葬区。城南附近有一道沙梁。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的绳纹、麻点纹、鱼鳞纹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盆、罐、小口瓮等,城内文化层厚达1米。
小三角城城址
小三角城城址,位于金塔镇边沟村东南10千米处。
据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记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米,南北宽19.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米~0.12米,墙体厚1.8米,残高1.7米。城南20米处有圆形窑址一座,直径8.9米,残高0.4米;南侧有灰堆,直径14米,高2.2米。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及碎铜块。推测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没有发现该城址。
北三角城城址
北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下农场西北3千米处的沙漠之中,东经99°05′44.1″,北纬40°06′09.2″,海拔1222米。
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5米,面积625平方米,似开南门。城墙残存四角,东南有一段残墙长约12米,基宽6米,残高2.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米~0.12米。城内西北角有大量的灰层堆积,厚约1.2米,城中心偏北有一白刺沙丘,下部全为灰层。城内西南角有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厚约1米。城北30米处有一残窑底,仅存灰层,厚约0.1米,形制不清,周围散见许多青灰色残砖。城西南40米处有一残窑底,被人为盗挖破坏,周围散见灰色烧结土块。城内及周围近1平方千米内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并有石磨残块和铜钱币碎块。推测为汉代古城址。
下破城城址
下破城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6.5千米处的沙漠中。
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记载:下破城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4公里处的沙漠中,面积约5.25万平方米。仅存南墙和东墙局部,西墙一角,基宽2.8米,残高7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并有石磨残块。中部为坞障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5米,南北宽14.3米。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2米~0.18米,墙基宽2.8米,残高7.5米。推测为汉代古城址。
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记载:城址东西长25.4米,南北宽13.3米,总面积337.82平方米。城墙整体夯土版筑,夯层厚0.09米~0.12米,墙基宽4.4米,上宽1.6米,残高6.6米。城址南壁保存较为完整,中间有一上宽6.4米,下宽3.7米的倒梯形豁口。东壁残留断裂的3段,长13.3米,整体呈三角形。北墙被沙丘掩埋,流沙已侵入院内。西墙坍塌严重,仅存一角。城址的西南角有一处深1米的人为挖掘的坑,用途不清。周围散见大量的灰陶片及石磨残块,初考为汉代城址。
该城址对研究我县汉代的城址建造技术、规模和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1995年8月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堵墙城址
一堵墙城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九组东700米处的戈壁砂砾石地带,东经99°03′1.8″北纬40°04′52.7″,海拔1222米。
据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记载:坞平面近方形,长13米,宽12米,总面积156平方米。西墙已风蚀坍塌为平地,北、南、东三墙仅残留局部,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米~0.12米,基宽1.2米,残高2米。
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记载: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5米,南北宽7米,面积105平方米。现仅残存西墙的部分墙体,基宽3.8米,残高2.3米。墙体用当地的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9米~0.12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并有少量夹砂红陶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
遗址周围约1平方千米内地表散见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绳纹、垂帐纹、素面灰陶片及残铁渣、汉砖等。地表文化层厚约0.1米~0.3米,陶器可辨的器形有罐、碗、盘等。为新石器时代、汉代-魏晋时期遗址。
该城址虽保存一般,但因其历史久远,是研究该地区汉代历史的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周围遗址文化层分布呈现出多样性,见证了当地早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1995年8月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破城城址
南破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西北5.7千米处的风蚀台地与软戈壁相间地带。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4米,东西宽30.5米,面积1037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夯层厚0.09米~0.11米,墙基宽4.2米,残高2.5米。在城址正北60米有一处窑址,呈圆形,直径1米,残高0.1米,窑壁厚0.04米,窑址被灰堆覆盖,灰堆高0.25米。城址东南300米处有一墓群,有墓葬9处,已被破坏,墓砖散落于墓葬周围3米内。城址四周散见有大量网格纹、绳纹、素面等灰陶残片,地表铁砖遍布。初考为汉代城址。该城址周边文化层分布密集,人类活动痕迹明显,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2011年12月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砖堡月牙城
98°50′17.8″,北纬40°02′27.7″,海拔1249米。
遗址略呈正方形,边长400米,总面积16万平方米。遗址内已被沙丘和碱土完全掩埋,形成了6座大小不一的土丘,土丘上长有白刺和红柳等耐盐碱植物。其中在遗址西北角最大的一座土丘内,当地农民在20世纪60年代挖防空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圆形建筑。在北边的一座圆形土丘,因被灌溉水浸泡出现塌方。遗址地表散见许多长方形青灰砖(长28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瓦片(部分有绿、红等彩釉)和灰陶片,特别在遗址西北部,地表及地下有大量的青灰砖。遗址西南角有残存的土墙一段,残高约0.3米。
该遗址是2007年被发现的。关于该遗址的类型,据当地老者讲,他们的上辈人说此处叫“砖堡月牙城”或“鞑王子庄城”。初考,为元朝时期的古城堡,城内居住有蒙古人。
银盘大墩堡
银盘大墩堡,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2.22千米处的残丘地上。东南距盆坑西烽火台8.7千米,北距银盘大墩壕堑起点346米。
银盘大墩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30.5米,南北21.1米,面积643.55平方米。西南角有一房屋遗址,东北角有一角楼,堡内可见8间房屋址墙基痕迹。堡墙黄土夯筑和土坯砌筑,东墙前期土坯砌筑,后期加筑夯土墙,长21.1米,底宽3.7米,顶宽2米,高7.60米;南墙土坯垒砌,长30.5米,底宽1.2米,顶宽0.5米,高3.7米~7.6米;西墙黄土夯筑,长21.1米,底宽2.1米,顶宽1.1米,高6米~7.6米,墙中部有红柳、芦草根茎平铺为筋,筋层厚0.01米;北墙黄土夯筑,长30.5米,底宽5.9米,顶宽1.9米,高6.9米,夯层厚0.12米,土坯长33米,宽0.18米,厚0.12米。南墙东侧开门,宽5米,高4米。
堡东北角筑一角楼,底部东西3.9米,南北4.5米,顶部东西1.9米,南北2.8米,高3.2米。
堡西南角有一房屋遗址,南北5.9米,东西4.9米,墙高1.7米。2011年7月13日新发现7间房屋址墙基痕迹,房屋呈前后两排分布,进深2.9米,墙基宽0.18米~0.4米。前排房屋址1号宽3.8米,2号宽1.78米;后排房屋由东向西,1号屋址宽2.93米,2号屋址宽1.3米,3号屋址宽1.4米,4号屋址宽2.2米,5号屋址宽2.5米。
堡东北角18米处有积薪两处,呈土丘状,外层有0.15米厚黄土堆积,内为红柳积薪,东西向排列,1号积薪堆宽1.4米,长2.6米,高1.4米;2号积薪堆宽1米,长1.8米,高1米。
堡整体保存一般。因受风雨侵蚀,堡的四面墙体均有部分风化酥碱破坏,在墙基部坍塌成斜坡。东墙有25个栣木圆洞,东北角有宽1.6米,深2.4米的豁口一处,底部有夯筑角墩一座。南墙西南角有豁口两处,宽0.4米~0.6米,深0.6米~1米,北墙西北角有豁口一处,宽3.8米,深1.8米,门内1米处有宽1.8米,长3米,深2.3米的盗洞一处。
该堡内采集有绳纹灰陶罐腹部残片、灰陶罐底部残片、灰陶罐口沿残片、灰陶盆口沿残片、铁器残片。
堡周围地势起伏较大,北高南低,四面为灌丛沙丘环绕,北面远处为冲积滩地及北山山脉。
镇朔墩(烽火台)
概况
镇朔墩(烽火台),位于西坝乡西移村东2千米盐碱滩中的砂土台上。东距臭水墩(烽火台)34.4千米,东南距威虏墩(烽火台)21.1千米。烽火台修筑于8.4米高的砂土台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北侧建有围墙(墩院)。东壁底宽9.4米,顶宽6米;南壁底宽7米,顶宽0.7米;西壁底宽8米,顶宽3.5米;北壁底宽7.2米,顶宽1.2米,总高5.7米。台体和围墙(墩院)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3米~0.18米。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的风雨侵蚀,四壁坍塌损毁严重。东壁壁面风蚀凹进,南侧自上而下有一道宽0.1米~0.2米的裂缝将台体分为两半,裂缝底部有0.2米~1.1米高的夯土坍塌,东南角底部底宽1.1米,高2.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南壁风蚀坍塌严重,呈三角形状,底宽7米,顶宽0.7米。底部东南角宽0.9米,高2.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壁北侧上部全部坍塌,顶部中间有宽0.2米的裂缝,将烽火台分为南北两半,底部西北角与围墙(墩院)西墙相连。北壁风蚀坍塌,坍塌下来的黄土将围墙(墩院)填满。
围墙(墩院)平面呈矩形,东西宽14.8米,南北宽10.2米。东、西、北三黄土面夯筑墙体,墙体均不同程度坍塌缺失,围墙(墩院)内被黄土填满,东墙残长8.4米,底宽1.7米,顶宽0.4米~1.1米,高1.9米。西墙仅存北段,长5米,底宽1.1米,顶宽0.4米,高0.6~1.9米。北墙残长12米,底宽1.7米,顶宽0.4米~1.1米,高1.9~2.5米。
镇朔墩随想
听名字
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泥做的身躯
堪当着镇朔的大任
蹂躏中
续写了数百年的传奇
你是蛮夷心中的畏惧
看到你
再凶猛的铁骑
也会望而却步
你又是远征将士心中的惦记
看到你
他们就有了归家的幸福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
甘肃第一大墩
名烽燧、烽堠、墩台、亭、烟墩等,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候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历代统治者苦心经营,在战国、秦、汉、明等朝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边防,抵御外敌入侵,维护自己政权与领地的安全,在甘肃境内大肆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长城沿线及关口要隘修筑了数以千计的烽火台,由于其建筑年代、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方法的不同,烽火台形制多样,高矮大小千差万别,有的至今保存相当完整,巍然屹立,非常壮观。
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千米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这就是大墩门大墩,它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版筑,外层用0.18米×0.3米×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甘肃省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甘肃第一大墩”。
由于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代修建的百余座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究竟修建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汉朝初年,为了防止匈奴进犯,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遣强驽都尉路博德,从高台县境内的镇夷峡口起向北沿黑河至居延地区修筑了居延塞,并在沿线修筑了关城、烽燧、堡等设施,置官开渠,移民屯垦。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高踞山头,位于居延塞沿线,向南与石板墩、兔儿墩相望,向北与大茨湾墩、双树子墩等烽火台遥相呼应,墩墩相连,直至居延。毫无疑问,大墩门大墩应该是居延塞防线上一座重要的烽燧。
汉时,规模较大的烽燧称为“亭”,“亭”是台和台上方屋的合称。汉代亭一级水准的烽燧,上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方屋;另一个是台旁延伸出去的橹。橹是用木板从台旁“挑出”(即延伸出去)的观察处。挑出木板上三面都围上木板,上无顶盖。方屋的四面墙上有孔,可以观察敌情与烽火,也可射击。在台的南面下方有“坞”,分为内坞与外坞,内外坞之间设小门,有专门的兵卒管理。内坞是守边士卒的居处,坞与烽台以阶梯相连,烽台和坞内屋以马粪涂地,以草或白土涂壁。大墩门烽燧从其规模和遗存的遗迹看,正是亭一级的烽燧。
既然大墩门大墩是汉朝初年修建的,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绝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加之它现有的形制也与汉代烽燧形制不相吻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据史料记载,在唐、宋、元时期,金塔县境内先后被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割据占领,由于战火纷飞,加之年久失修,到了元朝末年,大墩门大墩已破败不堪。明朝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北方的少数民族进犯,又一次在边地大规模修筑长城防线。明代修筑的长城从金塔南侧的夹山中穿过,金塔成了边墙外的边外地。为了保住酒泉,统治者在金塔境内对前朝遗留的许多烽燧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增筑了许多烟墩(明朝时将烽燧又称为烟墩),形成了长城防线外的腹外接火墩,也是长城的外围防线,起到向内地州、县传递情报、瞭望报警的作用。由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此时也得到了加固维修。并在大墩门大墩西北约3千米处修建了一座长宽约17米的小城,可能是当时驻兵的营房,当地人叫“茨湾营城堡”。明代的烽火台,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石砌高台,台身为圆形或方形,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黄、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烽台外壁直立,设有台阶,使用绳梯上下。从大墩门大墩的遗存情况看,明代维修的痕迹很明显,烽火台的形制与明代烽火台的形制也相吻合。
大墩门大墩,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黑河是西北军事的天然防线,大墩门大墩恰好地处黑河要塞,雄踞高山之上,正符合据水为险,依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大墩门大墩作为酒泉以北长城防线的要塞和据点,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边防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墩门大墩通酒泉的传说
关于大墩门大墩,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大墩门大墩通酒泉”。传说在西汉年间,匈奴骑兵数百人围困大墩门大墩,燧长一面指挥守燧士兵与敌人周旋,一面安排士兵悄悄从烽燧下挖地道借以逃生。也许有神灵在暗中相助,当挖到第七天黄昏的时候,地下出现了一条隧道,燧长带领守燧士兵顺隧道连夜逃到了酒泉。第二天当匈奴人还在墩下围困时,燧长从酒泉搬来的救兵从天而降,一举消灭了敌人。后来当地人想进洞查看究竟,结果进去走了一段后就无法走了。一位老者从家中拉来了一条狗放了进去,结果等到下午也没见狗出来。过了几天,有人却在酒泉城里看到了这条狗。当地老百姓就坚信了这个传说,所以就有了“大墩门大墩通酒泉”的说法。
大墩门大墩赞
一条河流
在这里弯弯曲曲
信马由缰
竟绘出了精美的太极八卦图
于是,你来了
站在山巅
无暇顾及这美景
因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
用一堆土坯
写下历史的丰碑
缕缕烽火
惊醒了远山近水
从此,蛮夷铁骑望而止步
山脚下
这河水,还有那深深的山洞
都藏着我的相思
你们哪里知道
这浪花、这小草
还有那些圆圆的鹅卵石
都曾是我
相濡以沫的情人
细腰墩(烽火台)
概况
细腰墩(烽火台)位于大庄子乡火烧村东北11千米处的北河湾林业保护区内砂土台地上。东南距雷墩(烽火台)3.6千米,东北距红砂墩(烽火台)8.6千米,西南距火烧墩(烽火台)8.7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5米,顶宽4.9米;南壁底宽15米,顶宽6.6米;西壁底宽15米,顶宽6.9米;北壁底宽15米,顶宽5米,总高11.5米。台体内部为黄土夯筑,外部土坯砌筑。内部黄土夯筑部分夯层厚0.13米~0.2米,外部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米,厚0.09米。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因常年受风雨侵蚀,外部包筑的土坯大部分坍塌缺失,仅在西北角底部残存土坯痕迹和南壁顶部残存1.5米高的土坯砌筑痕迹,黄土夯筑的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栣木孔外露。东壁外部包筑土坯坍塌无存,内部黄土夯筑台体表面露出36处栣木孔,顶部东北角有宽2米,深0.8米的坍塌,夯土缺失。南壁外部包筑土坯大部分坍塌无存,仅底部残存1.5米高的土坯砌筑痕迹,夯土台体风蚀痕迹明显,表面露出43处栣木孔。西壁外部包筑土坯全部坍塌无存,壁面风蚀严重,露出28处栣木孔。北壁外部包筑的土坯大部分坍塌缺失,仅在底部西北角残存宽2米,高1.8米的部分。顶部东北角夯土坍塌缺失,壁面露出25处栣木孔。
年羹尧的细腰妹
话说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安徽怀远籍人士年羹尧登进士,改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授翰林院检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以礼部侍郎衔任内阁学士。同年,皇子胤禛晋封为雍亲王,并充任镶白旗旗主。年羹尧之妹年氏被选为雍亲王侧福晋,因此成为胤禛亲信。同年,年被抬入汉军镶黄旗并被任命为四川巡抚。康熙六十年(1721年),任川陕总督。
当时的甘肃一带属川陕总督管辖。年羹尧上任后微服私访,体察民情。金塔因地处黑河和讨赖河下游,每年都因水量分配问题与黑河上游的张掖高台和讨赖河上游的酒泉发生争执,严重时发生械斗,流血事件时有发生。年羹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命令地方官主持订立了分水案,瑜令地方严格遵守。从此,金塔人民不再为浇水犯愁,老百姓将年大总督的好记在了心中。
后来,年羹尧在拥立雍正帝即位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得雍正赏识,官至抚远大将军、一等公,权倾一时。
年羹尧因多有战功,且恃雍正帝眷顾,做事逐渐骄横,引起了雍正皇帝的不满。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将年羹尧革职,调任杭州将军。同年七月,再连续降为二等公、三等公,并降为闲散旗员。八月,年羹尧因牵扯李维钧案,再连续降为一等子、一等男、一等轻车都尉。
直到此时,年羹尧预感到自己要出事,他明白他一旦出事势必牵累到家人。有一天,年羹尧对跟随自己多年的贴身奴仆年忠说:“我可能迟早要有不测,我现在最放不下的就是我的小妾细腰妹和尚未成年的儿子。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想把他们母子二人托付给你,你带他们隐姓埋名,悄悄去西北偏远之处暂避一时,如果我没事我就接你们回来,你将我的这件铠甲带上,作为信物。”年忠背着铠甲和孩子,带着细腰妹连夜出城,向西一路赶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们来到了酒泉,看到了城门上贴出的告示,一打听是追讨年羹尧家眷的,知道年羹尧已被满门抄斩了。他们一刻也不敢停留,连夜向北逃去。当他们来到金塔时,看到这里地处偏僻,老百姓淳朴厚道,就在一户农家落脚,改姓“连”。连忠帮他们种地养畜,细腰妹帮他们一边料理家务,一边抚养孩子。就这样他们寄居在别人家过了好多年。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时雍正皇帝已死,乾隆皇帝即位,为年羹尧平反,年忠和细腰妹才将家事讲出。当大家听说是年羹尧的家眷和后人后,更加关心和帮助,他们毕竟没有忘记年羹尧当年为金塔人民做的好事。当地老百姓帮他们盖起了房屋,开垦了土地,从此,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年羹尧的儿子也娶妻生子,就在金塔扎根立世,延续着年家血脉。后来年忠和细腰妹先后辞世,人们将细腰妹安葬在一座烽火台前,为了纪念她,将这座烽火台改名为细腰墩。这件铠甲作为年氏的信物,被年家后人即金塔的“连”家人作为传家宝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
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破四旧”,要求连家人交出铠甲。连家人为了保住这件铠甲,把它藏在水槽下面、麦草堆里和窖里面,使这件铠甲幸免于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连家后人感到要想保存好这件铠甲,还是由公家来保管更合适。于是,他们将铠甲送到了当时的酒泉博物馆。如今,这件铠甲,已被肃州区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在展厅展出。
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
金塔县东北方向有一座古烽台,名叫西窑墩(也叫细腰墩)。
金塔民间相传,清圣祖康熙有一次微服私访,从王子庄启程,要到毛目(今鼎新一带)去。康熙皇帝骑着马,沿着北山边的牛车道迤逦前行。此时正值饥荒月,走了几十里后,已经是人困马乏了,他忍着饥渴,巴望有个村子,好歇息歇息,讨口水喝。康熙走了几家,没有讨到半口水,更不要说是吃饭了。他只好拉着马,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康熙下马歇息。他触摸到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细细端详,一个水紫色纺锤形的东西埋在沙里,他就发狠用手刨起来,越往下颜色越黑。康熙无心刨了,就顺手掰了下来,可里面却白嫩似豆腐,不由得让他口水直流,索性咬了一口。嗬!甜滋滋、凉森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半截下肚了,他才觉得有点涩味,原来这东西是根甜梢涩。他就在别的白刺旁边又寻找开了。刨一个,吃一个。口里还念叨说:“这东西要横匍着长,根再粗些,才好哩!”不一会儿,康熙皇帝饥也充了,渴也消了。他把剩下的几个装在褡裢里,就上路了,骑马走了老远,还回头望着那个村子。
后来,康熙把那东西拿给路人看,才知道那东西叫锁阳,并知道那村子叫西窑村。康熙感叹地说:“西窑的锁阳真甜,既能解渴,又能充饥,能救人哪!”
从此,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的故事传为佳话。
细腰墩随想
空旷的戈壁上
垒起一座坚守的希望
渗透泥土的汗水
早已干涸
化作白云飘散
墩台上栖息的鸟儿
孤独守望着远去的英魂
大漠是你的男人
荒芜的无一丝雄气
风沙肆意蹂躏
你忍受剧痛,但没有哭泣
从此,学会了坚强
起风了
摇曳的芦苇荡
依稀可见贼虏藏匿的身影
放一把烽火
是众志成城的号角
袅袅青烟
在你细细的腰身上
汇聚成铜墙铁壁
火烧墩(烽火台)
概况
火烧墩(烽火台),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公益林管护站南侧200米的砂土台地上。东北距细腰墩(烽火台)8.7千米,西南距头墩(烽火台)7.92千米。烽火台修筑于9米高的砂土台地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12.5米,顶宽7.6米;南北底宽12.5米,顶宽7.2米,高3.6米。台体用土坯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1米,宽0.2米,厚0.07米。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常年受风雨侵蚀,四壁土坯坍塌剥落损毁严重,坍塌剥落土坯在四壁底部堆积成斜坡状。东壁东南角坍塌缺失严重,顶部中间有宽2米,深2米的雨水冲蚀形成的沟槽,底部东北角有明显的风蚀凹槽。南壁东南角顶部坍塌缺失,顶部北侧2米处有宽2.4米,深2米的雨水冲蚀形成的沟槽,底部西南角2.5米处堆积有坍塌的土坯砌筑的台体。西壁西北角坍塌,砂土台底部散落有大块的坍塌块,西南角处堆积有坍塌下来的土坯砌筑的台体。北壁顶部两侧坍塌缺失,底部部分土坯风蚀坍塌缺失形成凹槽。
火烧的传说
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南有一块地方叫火烧,此地有一座烽火台叫火烧墩,火烧墩的东北依次还有细腰墩、红砂墩,均是明代修筑的传讯接火墩。清代以前都不叫以上名字,本地人把火烧墩叫南墩,细腰墩叫腰墩,红砂墩叫北墩。那么为什么变成以上名字呢?这儿还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民间秘传的宫廷秘籍呢!
清代以前,以南墩为中心,以东地界,有数户原朝廷钦犯被发配充军到此屯垦放牧,并驯养马鹿,故叫马鹿滩;以西地界,长满芨芨、冰草、芦苇。且又在白河、梧桐坝河交汇处,易于养牛。当地民众经常赶牛到此放牧,夏秋季节,黄牛遍地,故称为黄牛湾。当时,这儿流传有“东有马鹿滩,西有黄牛湾,虽不吃肉也腥膻”之说。三座烽燧周围,原始胡杨、沙枣成林,红柳、梭梭茂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清雍正四年(1726年),川陕总督年羹尧被雍正皇帝革职查办,赴京前将其收纳的20名小妾委托其大管家率领逃奔亦集乃(今额济纳旗)草原。当他们行至南墩时,恰遇驻军营盘的绿营管带前来巡查防务。该管带系年氏旧部,认识管家,便劝其在此落脚。管家听后万分高兴,认为此地一则为军事禁区,且地形隐蔽,不易被外人发现可防仇家追杀;二则有年氏旧部保护,三座烽燧均驻有绿营兵丁5~7人,若有情况可及时通风报信,便于躲藏或出逃;三则此地牧场辽阔,水草丰美可在此以牧为生,解决众多人丁生活问题。于是便按照绿营管带的安排在腰墩下搭起十顶帐篷定居下来。此次出逃年羹尧让其带有大量金银珠宝,用50峰骆驼驮运到此。定居妥当后,管家便托绿营管带购回黄牛120头、羊300只在此放牧,自制奶酪或以畜换粮维持20多人生计。
清雍正五年(1727年)秋,以上情况被驻军毛目的屯兵营部探知,晓其腰墩下所住女子均为原年氏小妾,而其中的乌兰其其格出逃前已怀有年氏身孕,到此不久便生下一子。该屯军营管带原系康熙十四子大将军胤初部下,便派心腹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将其消息直送驻守清陵的十四王爷。年羹尧原系雍正皇帝心腹爱将,为其即位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接任十四王川陕总督之职者又为年氏,且当时朝野盛传雍正“改遗诏”之事,故而十四王对雍正虽恨无奈,只好迁恨于年氏。十四王得其消息后遂派12名心腹随信使前往剿杀,意欲斩草除根。
当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十四王所遣杀手到达毛目绿营。经和绿营管带密议后定出剿杀方案:12名专职杀手有一名绿营兵丁带路,剿杀腰墩下年氏小妾,其中必杀管家和年氏幼子,待成功后放火为号;毛目屯军绿营抽调强悍兵丁8名有管带率领,携带烟硝、硫黄及火种专司放火,以便毁尸灭迹。十一月二十日晚,两批人均乘快马,扮作绿林强盗前往目的地。专职杀手直扑腰墩,而放火兵丁又分两路,分别潜入南墩、北墩周围密林中隐藏,只要看到腰墩火起便纵马放火。十四王所派12名杀手到达腰墩后即杀尽年氏小妾,但不见管家和年氏幼子。因是黑夜,且草深林密不便寻找,便放火发号,欲将其二人烧死于林中。南墩先看到腰墩火起,便纵马放起火来。北墩见腰墩、南墩火起,也随即纵马放火。南墩兵丁沿森林草场西线由南向北放火,则北墩兵丁沿东线由北向南放火。霎时三座烽燧四周便成火海。待营盘管带领兵来救时,则已晚矣,可恰遇12名杀手撤离,便中途截杀起来。十四王所派心腹虽为武林高手,但怕露馅却不能恋战,而策马夺路而逃,当夜便离毛目去向十四王交差。只是毛目屯军营所派3名放火兵丁被营盘绿营生擒活捉,经审讯后方道出放火烧杀之因。
北墩周围为砂砾地带,极适红柳、梭梭生长,大片红柳梭梭燃烧起来火力极强,热力极高,此墩周围的沙砾均被烧成红色,后来,人们就把北墩改称为红砂墩。火烧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得知年氏20多名细腰美女均住腰墩下,随将腰墩改称为细腰墩。南墩地方树木高大而茂密,火烧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土墩的表皮都烧成了红色,故此人们就将南墩改称为火烧墩,墩周围的地方也叫火烧。大火烧起之后,年氏管家所养百余头黄牛便冲出栅栏四散逃跑,但终未跑出火海而全被烧死。火熄后,附近居民纷纷赶来,将烧死的牛,砍下牛头,断其四肢,割肉食之。后来,这儿便牛头遍地,人们就将黄牛湾改称牛头湾了。
说也奇巧,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事发之日中午,乌兰其其格所生年氏幼子正好被管家携带前往马鹿滩探友,当日未归而幸免于难。只是此时管家已年老多病,经此惊吓不久便长辞人世。临终前将年氏幼子托付于马鹿滩挚友,并告知窖埋金银珠宝之处,让其好好抚养这一孩子。年氏幼子在此家长到16周岁时,家主也年事已高,为防发生意外,又将其子托付于金塔寺堡附近一龚姓朋友家,求其为子购置田产,成家立业。并嘱其将孩子姓氏以连代年,免其后患。
清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皇帝得到密报,获悉火烧牛头湾之事而龙颜大怒,因前查办年羹尧已是忍痛割爱,属万不得已,如今无旨烧杀年氏幼子其情难容。但此事系胞弟所为不便处置,且牵扯面太广,后果严重,便迁怒于地方官吏。因牛头湾地方属肃州管辖,时任肃州通判的毛凤仪,自然难辞其咎。于是雍正皇帝遂将毛革职,幸得时任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岳钟琪力保留任,但毛目屯军营官兵无一幸免。
火烧牛头湾系宫廷争斗事件。雍正皇帝怕此事传扬出去有失大清脸面,因而严令不得张扬。岳钟琪传雍正皇帝口谕:“此系天火所灭,无足为怪,官民凡传火烧真情者杀无赦!”此语一出,火烧牛头湾真相便为修史撰志者禁笔,非但知情官员噤若寒蝉,就连平民百姓也三缄其口。至今大庄子,营盘,上、下夹墩湾还流传着“火烧牛头湾,不与你的俅相干”的俚语。
火烧墩随想
岁月的利刃
将火烧过的痕迹
一点点剥去
原本高大的身躯
沉醉在风的温柔乡里
堕落的一塌糊涂
一堆堆红石头
是火烧牛头湾的印迹
一阵阵风咽声
是将军夫人血染墩台的悲泣
上天眷顾
也独青睐于你
从此
这个地方有了标记
皇权争斗
竟能波及如此偏野之处
从此
你又多了传奇
你的骨骼已从身体里
站起来,忍受着巨大的疼痛
无数的泪水浸润脚下的土地
旧时光就这样一页页翻过
明天的路还将向前延续
臭水墩[烽火台]
概况
臭水墩(烽火台),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五组西南1.5千米处。东距火烧墩(烽火台)9.8千米。东南距头墩(烽火台)6.1千米,南距二墩(烽火台)7.9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0.6米,顶宽3.9米;南壁底宽9米,顶宽3.9米;西壁底宽10.1米,顶宽7.2米;北壁底宽10米,顶宽7.2米,台体高6.4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米~0.25米。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夯土坍塌缺失,东壁和北壁底部均有人为掏挖的土洞。东壁南部上宽3.6米,下宽6.2米,进深0.6米~1.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中部自上而下有一道裂缝,裂缝底部有人工开挖的土洞,土洞宽1.3米,高1.4米,进深2.9米。南壁下半部风蚀严重,有横向风蚀凹槽,东南角上宽1.5米,下宽1.3米,夯土坍塌缺失,底部西南角有宽2米,高3.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壁壁面风蚀痕迹明显,西北角宽1.8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南角底部宽2.5米,高1.8米,进深1.3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北壁中间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1.7米,深0.6米。东北角底部有宽1米,高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北角有宽1.6米,高5米,深2.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西半部底部有一处人为掏挖的土洞,土洞宽1.3米,高1.5米,进深1.7米。
臭水墩传奇
相传在很久以前,古老的王子庄有位王子老爷,他有一位千金小姐长得特别出色和美丽。她有一头乌墨柔美的长发,一张鹅蛋形白里透红的脸庞,一对乌溜溜的黑眼睛和一口洁白的碎玉羊牙,还有一颗像珍珠一样纯洁的心。
有一天黄昏,夕阳映着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到处呈现着一片金黄,一切显得异常的美。
美丽的千金小姐被花园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不觉间早已穿过了后花园。在经过一个柴棚的时候,从半掩的柴扉门缝隙里看到,有个放牛郎晕倒在冰凉的土地上,迷迷糊糊的嘴里不停地叫着:“我饿、我饿”两个字。
小姐让跟随的丫鬟唤来了管家。管家告诉她:“放牛郎今天放牛时不小心把一头牛犊子丢了,为了处罚他的过失才不准吃饭的。”
小姐听后,急忙叫厨子给放牛郎送来了饭菜,还吩咐管家给放牛郎储备下第二天放牛时充饥用的干粮和水。
放牛郎对小姐内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每天放牛时就会抓一些小鸟、蜻蜓和蝴蝶送给小姐,小姐都会很开心地和放牛郎一起玩。
有一天,放牛郎从树上的鸟窝里掏出一对小斑鸠,毛色嫩黄,放牛郎就去送给小姐,小姐见了十分喜欢,就让放牛郎捧在手心里让她逗着小鸟玩。正巧被王子老爷看见了,他担心这两个小年轻人日久生情,做出不安分的事情来,就给放牛郎发放了工钱,让他尽快地离开王子庄,搬到别处去住。
放牛郎从小就失去爹娘,无家可归。他走出王子庄,只好住在了庄外的土地庙里过夜。可放牛郎心里思念小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王子庄,就把自己的心事一五一十地给土地爷倒了出来。
土地爷很高兴地在离开王子庄十里远的地方给放牛郎安了家。
这里风光无限,野草发幽香,水草嫩且足,小憩籍草坠,小鸟嘀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
放牛郎居住在这样一个仙境般的地方,本应心情快乐,每当闭起眼睛,好像千金小姐那美丽的身影就出现在眼前。他日思夜想,相思成疾。
土地爷去探望他,突然见到放牛郎已变得脸如刀削,骨瘦如柴,满脸都是相思的病容。放牛郎伤心的落泪,只恨相思苦长,不能自拔。
土地爷尽管很同情放牛郎,但还是把不久前小姐和都尉府的公子订下婚约的消息告诉了放牛郎。
有一天清晨,土地爷突然带着晨露风尘仆仆地找到放牛郎说,千金小姐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四肢乏力,卧床不起,王子老爷请来西洋医生给小姐治病,但需要青年男子的鲜血才能救活小姐的命,但这献血男子有可能会血亏而死。
王子老爷当即去都尉府找到了千金小姐的未婚夫,她的未婚夫不但拒绝献血,而且还当面提出要悔婚。王子老爷一气之下,在当地发出告示,如果有哪位青年男子愿意为小姐献血,便将小姐许配给他为妻。
放牛郎知道后,立刻焦急不安起来,内心发下誓愿,就是自己血亏而死,豁出命也要报答小姐。
放牛郎在土地爷的帮助下,很快就达成心愿。他为千金小姐输血时,看见小姐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花容失色,心疼地掉起了眼泪。
眼看着放牛郎即将输尽身上的最后一滴血时,小姐还没从昏迷中醒过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土地爷终于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俩喝下一杯地神的无根活命水,血管里的血液即刻充盈起来。
千金小姐终于幸运地活过来了。当她第一时间得知是放牛郎用自己身体的血液挽救了她的生命。她深深地叹息,忧伤地低下了头。
放牛郎见千金小姐已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桃色花红,心中十分高兴,便去向王子老爷提亲。
王子老爷设宴款待放牛郎,宴席上酒香盅满,不觉间放牛郎就喝醉了。
王子老爷早有准备,叫家丁把放牛郎活活地装进了麻袋里,连夜送到了放牛郎住的地方,把他连麻袋投进溪水里淹死了。
千金小姐病愈后,焦急地等待着放牛郎上门娶亲。左等右等,心急如焚。终于从下人的口中得知放牛郎已遇害身亡,尸沉水底的消息,便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送给下人,并央求下人把她带到了放牛郎尸沉水底的地方。她望着溪水中倒映的身影,不觉悲从中来,便一头扎进了水里,半天不见人影,怕是早淹死了。下人害怕,不敢回去给老爷报信,便连夜逃跑了。
后来这小溪里的水就再也没有流过,时长日久,放牛郎和小姐的尸体沉在水底肠腐肉烂,溪水变得乌黑,臭气熏天,从此,人们便把这条小溪叫臭水沟。
到了明嘉靖三十八(1549年),吐蕃内附,兵备副使王仪修复王子庄,并在周围构筑城堡7座,修筑墩台12台。但就在离王子庄向北十里修建十里墩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前一天测量定下的方位桩到了第二天去修筑墩台时,方位桩却不见了。兵营管带命令兵丁四处寻找,却发现桩被移到了臭水沟的地方,便把桩拔下来重新测量固定位置,到了第二天前来筑墩时,发现桩又不见了,便命人四处寻找,又发现桩被移在了臭水沟,行营管带觉得很奇怪。晚上便派了几个兵丁在这里看守着桩。
到了半夜里,只见在明晃晃的月光中,突然从地下冒出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他拔起桩掉头就向臭水沟的方向走,几个守桩的兵丁都很好奇,便悄悄地跟随老人来到臭水沟,只见老人又把桩移到了臭水沟。
几个守桩的兵丁急忙显身,土地老爷并不惊慌,便把放牛郎被王子老爷尸沉水底后,千金小姐跳水殉情的事给兵丁如实的讲完,守桩的兵丁都
很惊奇,十分诧异的问:“那你把我们修筑十里墩的木桩移到这里为啥?”
土地老爷幽幽地叹了口气说:“人死了总要立下个牌坊好另投下世,几百年过去了,今天终于等到你们要在这里筑墩,我想就让你们把墩筑在这里,好让这两个年轻人的亡魂也能有个脱胎投生的机会。”
行营管带听了几个守桩兵丁的报告,心生怜悯,便命令把墩筑到了臭水沟。
筑墩时,土漫水干,突然发现在湿漉漉的水床上,爬满了就虱子一样的小虫子。没几天便长成肉身。这就是放牛郎投生变成了绿头苍蝇,因为他一直为小姐得了相思,就总是“嘤嘤嘤”地叫着,飞来飞去地为爱而泣。
而千金小姐却投生变成了蚊子,整天飞来飞去地“嗡嗡嗡”叫着,寻找放牛郎,她见不到牛郎,就因爱生恨,嗜血如命。
十里墩即筑于此,今距大庄子相距十里,臭水坑早已不见,但臭水墩却因此而名。历经千载,巍然屹立。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 作者魏薇)
营盘墩〔烽火台〕
营盘墩(烽火台),位于鼎新镇营盘村博盛矿业营盘萤石选矿厂南侧500米处的荒滩上。东北距青石咀墩(烽火台)9.56千米,西距红砂墩(烽火台)7.87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8.1米,顶宽5.5米;南壁底宽16.6米,顶宽5.2米;西壁底宽16.6米,顶宽5米;北壁底宽16.6米,顶宽5米,总高13米。台体内部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4米~0.17米,外部为土坯包砌筑,土坯规格为长0.32米,宽0.2米,厚0.08米。体东侧建有围墙(墩院)。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吹雨淋和人为破坏,台体外部包裹的土坯层大部分坍塌缺失,露出内部黄土夯筑的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坍塌。东壁外层包裹的土坯坍塌严重,仅残存底部中间底宽6.5米,顶宽2米,高3米的部分土坯。壁面露出的夯土台体风蚀痕迹明显,顶部有上宽2.1米,高1.4米的坍塌豁口,呈倒三角形状。南壁外层包裹的土坯坍塌缺失,露出内部黄土夯筑的台体,风蚀痕迹明显。顶部西南角坍塌,东侧有底宽1.2米,顶宽2.2米,高1.5米的缺失豁口。西壁外层包裹的土坯坍塌缺失,顶部有高3.3米的夯土坍塌,坍塌下来的夯土在底部堆积成宽16.6米,高1.7米的斜坡状。北壁外层包筑的土坯坍塌缺失,壁面夯土风蚀痕迹明显,从底部东北角斜向上至顶部西北角有宽0.7米的斜坡道,通向台体顶部。
烽火台东侧有围墙(墩院)痕迹,平面呈矩形,南北长19米,东西宽12.7米。南、西、北三面黄土夯筑墙体,南墙和北墙与台体东壁连接。残存南、西、北三面墙体底宽1.1米,顶宽0.9米,高0.5米~0.7米。
石梯子墩(烽火台)
概况
石梯子墩(烽火台)遗址,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3.9千米处的戈壁滩上。烽火台为夯土版筑的四棱台体,南北基宽9米,上宽7米;东西基宽7米,上宽5米,残高9米,夯层厚0.12米~0.18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遗址东壁上部中间有坍塌,左侧从上到下有一裂缝,下部中间离北壁1.9米处有一凹进的洞,洞口宽3米,高1.5米,进深2米;南壁中间上部坍塌,向下延伸有一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底部有一洞,宽1.3米,高1.5米,进深0.8米;北壁有从顶到底的脚窝,西侧有一裂缝;西壁保存较完整。烽火台东北角有坞院,东西长12米,南北宽6.8米,面积81.6平方米,墙残高1.8米~2米,宽1米。周围散见白瓷片等遗物。为明代烽火台,该烽火台遗址为研究我县明代北部军事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实物依据。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胜与石梯子的传说
话说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十五万兵分三路,出击漠北。徐达的中路军和李文忠的东路军轻敌冒进,均被元军大败。惟有冯胜率傅友德等之西路军,先出金兰(今甘肃榆中)趋甘肃,以疑元军,连战皆捷。西路军进至兰州以后,颍川侯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获辎重牛马甚众。然后与冯胜主力会师,向西进军。
到酒泉后他们沿北大河一路向北追讨元军。当进军到金塔境内北山南麓时,发现这儿一片汪洋。由于这一带是讨赖河、疏勒河等几条河流尾水与黑河交汇之处,东有白亭海,西有北海子,中有石梯子湖,水域面积东西长数十公里,南北宽数公里,致使明军无法前行。若无法短时间内出击,将失去打败元军的最佳战机,冯胜心中十分焦急。冯胜紧闭双眼,心中默默祈祷:老天啊,请你助我一臂之力吧,让我快快越过水域,追讨元军。也许是冯胜的战功和虔诚打动了老天,也许是元军命该绝于此。只听士兵一阵惊呼“天梯、天梯!”冯胜睁眼一看,茫茫水域上,一架巨大的石梯横亘南北,从脚下一直通到了对面的北山上,冯胜心中窃喜,天助我也!立即下令士兵登梯前行。当军士全部通过后,他们回头南望,石梯已不见踪影,只见一座烽火台矗立在石梯子湖中间的高地上。冯胜和士兵三鞠躬后掉头一路向北追击,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400余级,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人,军威大振。六月初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获吏民830余户。师抵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故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降,继败元军于别笃山口(地址不详),获元平章长加奴等27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头。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后又击败北元兵于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控制甘肃。后来,冯胜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石梯子墩随想
石梯湖旁一烽立
从此贼虏无藏匿
百载烽烟拔地起
守得一方民安居
将军登梯追穷寇
将士热血洒城头
若问石梯今何在
众神相聚云霄殿
榆树井遗址
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如果天气晴朗,站在金塔镇五星村一带向东望去,茫茫沙海,漫无边际。但仔细看,在沙海中就会发现一棵高大的榆树,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神树”。
当你翻过一道又一道沙梁,来到这棵“神树”前时,定为它强大的生命力所折服。只见这里四周沙漠包围,榆树生长在稍显低洼的沙海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榆树四周的沙海中散见大量的红陶、彩陶片、细石器及碎铜块等遗物。
为什么此处地表分布有如此多的远古时期的遗物呢?据考古调查,这一带是古籍记载的“众羌水会张掖河处”,北大河、黑河在此交汇,古称“会水”。由于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水草茂盛,十分适宜“逐水草而居”的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居住在黑河上游祁连山一带的氐族部落的一支沿黑河迁徙到了这一带,不久,居住在讨赖河上游的羌族部落的一支也迁徙到了这儿。
氐人,即定居于河谷、平川等较低地带,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耕部落人群。他们以固定农业为主,兼营发达的饲养业,也进行狩猎活动。他们继承了马家窑文明的冶炼技术,形成了冶炼和制造红铜、铅铜、青铜等多种铜制品的冶铜业,还有制陶业和家庭纺织业。
羌人,即在草原、山地以畜牧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游牧部落人群,包括与农耕部落接壤并实行定居的半牧半农人口。“羌”,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他们居无定所,以氏族部落为社会组织形式,逐水草而从事放牧羊、牛等牲畜的畜牧业生产,兼有狩猎、采集活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也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他们与农耕部落的“氐”族相比,由于生活条件较为艰难,在整体素质上低于“氐人”。由于他们长期与“氐人”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相互通婚,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和转化,开始酝酿创造与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并终于在夏代后期创造出了先进的酒泉火烧沟文化。
在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狩猎、采集、捕鱼作为农业的补充,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开始萌芽,人们开始饲养家畜补充食物不足。由于定居和群聚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简单的陶器加工。人们还在利用自然洞穴的同时,学会了挖洞建造半穴居的房屋。简单的纺织开始出现,如织渔网等。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精细的磨制工具大量生产和使用,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们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食物,在满足需要之外,还略有剩余,私有产品业开始出现。氏族聚落逐渐形成,进入氏族社会。
后来,随着青铜冶炼技术从西亚东进,大约在距今3900~3600年前,这儿的氐人首先学会了冶铜技术。金塔在远古时代,山川秀丽,矿藏丰富,铜矿是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金塔发现的白山堂古铜矿冶遗址就是最好的明证。由于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冶炼铜矿石已不成问题。起初,他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但是要制作成生产工具,硬度还不够。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以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
到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包括西北东部的关中地区)已经有了极为发达的青铜冶铸工艺,器型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花纹精美,达到了青铜发展的巅峰时期。西部地区的金塔,金属冶铸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西北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一是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除了小件铜工具和装饰品之外,也生产了铸造精美的铜器。二是在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上,除小件工具仍然使用锻打外,铜容器已使用了范铸,形制复杂的铜器还使用合范法铸造。
综上所述,这一带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氐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以游牧为主,兼营农业。他们在春天出冬场(游牧社会人畜过冬的地方)后,先到河谷种下麦子、谷子等粮食作物,然后往山中移动,展开一年的游牧。秋季回来收割后,再回到冬场。如此在河谷中种麦,在附近山坡草场上游牧,生活所需比较充足。同时,他们为了生活所需,先用打磨石器、骨器等,后开始烧制陶器,并首先学会并应用了西方传入的青铜冶炼技术。
榆树井“神树”的传说
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的榆树井村内有一棵高大的古榆树,它粗壮的树干已被岁月刻上了斑斑痕迹,饱经沧桑,但她的枝叶仍然郁郁葱葱。关于它具体的萌芽时间,现在已无人知晓,但当地民间流传的许多故事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话说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出生前,他母亲所在的部落居住在弱水流沙旁一个叫会水的地方。在他们家的附近有一眼清泉,泉水甘甜。有一天晚上,颛顼帝的母亲梦见从泉中跃出了一条巨龙,口中衔着一个男婴送给了她,不久,她就怀孕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颛顼。没想到颛顼出生的第二天,泉中长出了一棵榆树。过了不久,人们发现这棵榆树很有灵性,它可以预知年份的丰歉。每年春天,如果这棵树开满榆钱花,那这一年注定风调雨顺;如果春天榆钱花开的很少,这一年则天灾较多,收成不好。同时,人们也发现,这眼泉水更加清澈甘甜了,它还有了一个神奇的效果,人生病之后只要喝了泉中的水,病就好了。如果身上有了伤,用泉中的水洗一下,再敷上榆树叶,伤口好的特别快。小颛顼与这棵榆树好像也有不解之缘,每天爬上爬下,下来后,总说一些很有远见,大人们也想不到的话。问他是怎么想出这些的,他说树上有个老先生讲给他听的。人们不相信,爬到树上什么也没有。后来,颛顼逐渐长大,榆树赋予他的灵性和智慧使他成了当之无愧的部落首领。他已不满足于这一方小天地,他要带领他的部落闯荡江湖,雄霸天下。临走前,他留下20户族人在此生活。同时,也是为了看护好这棵榆树。
不知过了多少年,到西汉初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到会水一带时兵困马乏,饥渴交加,马上走不动了。突然,将军发现不远处有一棵大榆树,他趋马来到了近前,发现榆树上开满了榆钱花,芳香扑鼻,摘下一尝,香甜可口。旁边有一眼清泉,清凉甘甜,十分解渴。大队人马吃饱喝足后,精神大振。这时,将军环顾四周,发现这一带水草丰美,土质肥沃,他决定留下200名士兵在此居住。一方面是为了经营这一水草丰美之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阻止匈奴向南进犯。这200士兵就在榆树附近定居。由于这一带十分适宜农耕生产,当年就取得了粮食大丰收。根据惯例,每年粮食收获时,匈奴人都会来抢掠。为了保护粮食,他们将粮食装好藏到了榆树上。匈奴人来后什么也没有搜到,他们正准备离去时,突然一个匈奴骑兵发现了树上的粮食,匈奴头领下令上树取粮食,可匈奴人怎么也爬不上去。匈奴头领一气之下,下令砍树。一个匈奴骑兵挥剑向榆树砍去,只听一声惨叫,匈奴骑兵倒地而亡,原来剑砍到了自己身上。匈奴头领又让用箭射,可射出的箭又射到了射箭人身上。匈奴人十分震惊,仓皇而逃。
又过了若干年,霍去病留下的士兵都返回故乡了,只剩下一户人家,他们就住在榆树旁。由于这家人丈夫早死,老妇人带着两个儿子就没有走,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儿子也很争气,都在外地做生意,家中只留下老婆婆一人。后来,这儿又迁来了许多居民,也许是榆树的庇佑吧,不久,这一带就十分富足,真可谓“米山面岭”,但富足的生活使这一带的人养成了不爱惜粮食和为富不仁的坏习惯。老婆婆看不惯,平时爱唠叨几句,但就是没人听。
有一天,这儿来了一位老者,他到农户家要水喝,一条居民点都走完了,也没讨到一口水,他看到的是满地乱扔的馒头和到处撒下的饭,这里的人根本不把粮食当回事,随便糟践,但就是一口水都不给他喝。其中有一家居然用和好的面给小孩擦屁股。最后他来到了独门独户的老婆婆家,老婆婆看到这位老者后,马上端来了热开水和馒头,老者十分感激。临走时,老者再三叮嘱老婆婆,让她晚上不要睡觉,围着墙后的古榆树一直转,并对她说不要告诉别人。晚上天一黑就起风了,一会儿就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老婆婆想,老者说的话绝对有意思,看今天的天气好像不太对劲,我还是告诉其他人吧。于是她就挨家挨户去说,没想到,所有的人都说,刮这么大的风,傻子才在外面乱转,没有人听她的。老婆婆伤心地回到了家。她按照老者的说法没有睡觉就一直围着榆树转。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老婆婆已累得筋疲力尽,晕过去了。风渐渐停了,东方露出了鱼肚白,老婆婆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苏醒了,她发现自己睡在榆树上,脚下及四周全部被沙丘掩埋,昔日的人烟已全无踪影。原来这位老者是榆树精变得,它早就看不惯这些人的富而不仁。今天,他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这些人能良心发现,没想到,他们还是顽固不化,一怒之下,就将会水绿洲用流沙掩埋了。由于老婆婆的慈善之心,这棵榆树就这样救下了老婆婆的命。
为了感谢榆树的救命之恩,老婆婆没有远走他乡,就守在榆树旁,用手挖榆树旁的沙,到第七天的早晨,老婆婆醒来一看,榆树周围的沙全没了,往日的清泉又出现了。儿子回来后,老婆婆也没有离开此地,与榆树相伴,了却残生。
此后,由于这一带沙漠化严重,再也没有人类定居。榆树旁的清泉也早已被风沙掩埋,但这棵古榆树生命力很强,独自在风沙的锤炼中顽强成长,历尽沧桑,成了沙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经常在这一带放牧的人还发现这棵古榆树很神,每当沙漠中刮风下雨的时候,古榆树旁却风平浪静。因此,这棵古榆树又成了放牧人遮风避雨的好去处。人们对这棵树钟爱有加,不随意损毁。到后来,附近的一个人称“二杆子”的人不信邪,到榆树附近放羊时,把榆树枝扳下来喂羊,没想到回去后就一病不起,不出一个月就死了。从此后,这棵榆树再也没人敢动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里搬来了移民,又有了人烟,这儿的村名也以榆树命名,叫榆树井村。在附近有一个专搞建筑的企业家,也许是古榆树神灵的庇佑,事业很顺利。数年后,他就拥有了上千万元的资产,他经常助残扶贫,捐资助学,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但他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老者给他说,如果他能在这一带建一座道观,不仅能造福一方,还能免病消灾。于是这位企业家就准备修建道观。在选址时,也很神奇,头一天他选好址把木桩定下后,第二天去一看,木桩不见了,最后却发现木桩在榆树旁,他认为有神灵在指点,就在这儿修建了道观,并把榆树加以保护。从此后,这一带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又后来,就在这一带居住的一对小两口,孩子有病了,怎么也看不好,晚上小夫妻俩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里一位老者对他们说,只要他们把孩子抱上,围着古榆树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并焚香三炷,磕三个头,用榆树叶熬汤让孩子喝了,孩子就会好的。第二天,他们照做了,没想到孩子的病竟神奇般的好转了。
从此,这棵富有灵性的古榆树被人们喻为“神树”,顶礼膜拜。
霍去病与金塔榆树观的神公树——榆树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离开天仓时,把马鞭留给了土窑子的爷孙俩。天仓人就在当地砍了一根又细又长柔韧光滑的榆树条子,送给了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当马鞭用。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过会水时,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荒凉的地方,大军己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时,突然在一块沙砾地上发现了一个大口井,井的一面有个斜口可直抵到水面。大口井里的水清凌凌地清幽照人。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下马走到了大口井水沿,顺手把榆树条插在了水沿地上,便捧着喝了几口水,顿觉浑身清凉舒服,回味起来还觉得这水香醇甜美。回头时,他用手去拨插在水沿地上的榆树条,突兀地发现,榆树条已像生了根似的,怎么也拨不动了。待他仔细一看,十分惊讶地看到榆树条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苞芽。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不由地惊叹道:这真是一块土肥水美的好地方啊!一根小小的榆树条进入了它的土地得到了它的水养,它就赋予了榆树条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后来有人为了珍惜这个大口井水源,搬运来石头将井砌了个圆口。因榆树长在大口井的水源地上,工匠们只好把它奇妙地从树的腰身砌出了井外。
相传有一年北河发大水,一对老年夫妻无处躲避,夫妻双双便死死地抱住这棵小榆树不放,但他们却惊奇地发现,当水涨高一尺时,这棵小榆树就能伸高一丈。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天,大水终于退去,就是这一棵小榆树救下了这一对老年夫妻的命,夫妻二人感激涕零,跪在湿泥地上对着小榆树磕完了响头,夫妻二人对望一眼,却惊诧莫名地发现,他们原来又老又丑的模样突然间变得即年轻又漂亮。
这时候夫妻二人更加相信这是一棵神树。于是,夫妻二人便决心留下来,在这里垦荒种田,生儿育女。
后来有个云游道士路过时,被这棵榆树优美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便发誓愿化下四方钱财,要在这里建观。
观建成后,上下几千年都以神树为号,称为榆树观,留存至今。也是金塔文化历史上保存比较完整的道教文化重地。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 作者魏薇)
汉代窑址群
在金塔县境东部的东沙窝一带,分布有多处古窑址,这些窑窑室早已被毁,仅存残窑底。窑址形状有马蹄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直径1米~5米不等。窑壁内有坚硬的红烧土层,并遗存有灰层,窑内及周围散布有陶器残片、残砖块、烧结铁渣、碎铜块等遗物。在这些窑址的周围分布有多处古文化遗址,这里残陶片密布,有的地方残陶片堆积如山,充分说明了这些陶器就是这些古窑烧制而成的。这些陶器既有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夹砂红陶、彩陶等,又有汉-魏晋时期的绳纹、水波纹、垂帐纹、麻点纹等灰陶器皿。发现的大量金塔古窑与陶器,为金塔历史增添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塔古窑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金塔的古窑主要集中分布于汉代会水县城一带,目前查明遗存的窑址有近百处。关于这些古窑址的形成年代和具体的形制类型,现存资料没有记载。经实地调查,从遗存的残窑址和从窑址周围分布的文化层看,绝大多数应为青铜时代——魏晋时期的制陶窑址,另有极个别烧砖或冶铁、冶铜的窑址。较具代表性的有:
缸缸洼窑址群 位于缸缸洼遗址内,共发现4座。1号窑长宽各1米;2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3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南开,门口宽0.3米;4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初考为新石器时期烧制陶器的窑址。
转嘴子南窑址群 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南6.1千米处的沙漠腹地的软戈壁与风蚀台地相间地带,四面均为戈壁滩。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0米,总面积5500平方米范围内共有窑址12处。分别位于东、西两个高出地表2米的风蚀台地上。西部风蚀台地上,西北角1号窑址呈圆形,直径3米,残高0.3米,仅存残底;东北角2号窑址呈圆形,直径3米,残高0.3米,仅存残底;东边缘3号窑址,直径3.8米,残高0.4米,窑壁厚0.08米;中心4号窑址呈长方形,东西长3.8米,南北宽2.9米,窑口东开;4号窑址的南部为5号窑址,直径3.2米,残高0.5米,仅存残底;5号窑址的西部为6号窑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7米,南北宽1.6米,残高0.6米;6号窑址的东北部为7号窑址,直径3.1米,残高0.5米。东部台地的北边缘为8号窑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7米,东西宽2.8米,窑口北开;9号窑址位于台地中心,平面呈圆形,直径1.8米,仅存残底;东南角为10号窑址,直径1.5米,仅存残底;东北角为11号窑址,直径2.7米,残高0.6米;最西部为12号窑址,呈长方形,东西长4.3米,南北宽2.5米,窑壁厚0.06米,仅存残底。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纹饰为绳纹,器形为壶、罐)。初考为汉代窑址群。
土墩子井窑址群 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8.6千米处的沙滩与风蚀台地之中。在东西宽215米,南北长380米,面积817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窑址31座,窑底平面多呈圆形、方形、葫芦形、山形等。直径在3.6米~3.9米之间,灰层厚0.1米~0.3米。有部分窑底保存的烟道清晰。在窑址群周围地表有大量的残砖、烧结釉渣、红烧土、烧结碎铁块和素面、网纹、麻点纹灰陶残片,并有少量的粗砂红陶片。为汉代制陶窑址。
地窝墩南窑址群 位于东沙窝地窝墩南,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3座,一字型排列。其中1、2号窑为长方形,长2.5米~3米,宽2米左右,残高约1米,火门向东北,已残破,窑内被破砖碎瓦填实。周围散布大量带釉瓦片残块和陶片。据考,为汉代烧砖窑址。
西三角城北窑址群 位于西三角城北,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窑址6座,形制为长方形和马蹄形两种。其中1号窑平面呈长方形,长2.5米~3米,宽2米左右,残高1米,烟道残长1.3米,火门宽0.6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2号窑平面呈马蹄形,长2.5米,宽2米,火门向南,宽0.5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3号~6号窑皆破坏不清。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和砖瓦残块。据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双庙湾窑址群 位于东沙窝沙漠戈壁地带,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4座。其中1号窑平面呈马蹄形,外部底边长6.5米,宽2米,残高0.9米,火门宽0.8米。有烟道3条,宽0.4米~0.6米,残长1.2米~2米,窑壁烧结层红色,厚0.1米。窑内有带釉砖块和灰陶片,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和碎砖块。其他3座窑破坏严重。据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板地井南窑址群 位于东坝镇小河口村东南6处的一片风蚀台地上,面积400平方米,共发现窑址2座,呈东南-西北向排列,相距约20米。窑址平面均呈椭圆形。1号窑东西长3.1米,南北宽1.5米,残高1.1米;2号窑东西长3.1米,南北宽2米,残高1.2米,炉门朝北开,炉堂烧结层厚0.1米。周围地表散见烧结的黑砖、烧结铁块等遗物。初考为汉代窑址。该窑址是研究我县汉代制陶业发展的实物依据。
据考证,金塔县境东部的东沙窝一带,是古时黑河和讨赖河交汇的地带,这里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植被旺盛,十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从县境内发现的缸缸洼、火石梁等多处古遗址表明,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和青铜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戌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金塔县境内的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之一。
古人的生活离不开陶器,陶器是他们主要的生活用具。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伟大的一步。人类学会使用火,并且开始定居生活以后,熟食的比重逐渐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简单向复杂演进。最初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烧烤,将食物放在火中直接烤熟即可。进一步的法名叫“炮法”,即用黏土和成泥后包住食物隔火烧烤。粘泥被火烧烤后变硬的特性给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谷物或水产品成为人们的主食时,由于不宜生食,先民们想到了用水蒸煮的方法。于是,制作陶器的需求便有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人制陶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陶窑的不断改进而使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人们像最初用火烧烤食物一样,把制成的陶坯直接放在材草堆上烧。这样烧的陶器容易破裂。后来人们逐渐总结出把陶坯主动晒干或烤干后再进行烧制,并在烧造前事先预热。用这种方法烧成陶器的概率当然就提高了许多。经过漫长的实践,黏土里逐渐掺入砂粒、谷壳、蚌壳末等,以提高耐火、不易烧裂和传热快等优点。于是,黏土终于在火的作用下变成了满足人们需要的简单陶器。
后来,陶窑应运而生。我国最早的“窑”是一种“升焰式园窑”,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平地或选择一个带有断面的坡地,在断壁上掘出燃烧室、火道,然后从上面挖出燃烧室。火焰从燃烧室发生,经过火道,或者透过火眼进入烧成室将热能施加于陶坯之上,最后余焰废气从窑室的顶上排出窑外。由于陶坯和燃料堆放在一起不宜燃烧的缺点,人们逐渐将陶坯与燃料分离。烧成室专门存放陶坯,燃烧室则堆放燃料,其间以火道相连。最初,燃烧室与烧成室常常是平行的,不利于通风。后来烧成室逐渐升高,燃烧室设在烧成室侧下方或正下方,火焰通过倾斜的火道或分布于窑床上的火眼进入烧成室(这种窑床也叫“窑箅”),最后废烟从烧成室上方排出。“升焰式园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焚口、燃烧室、烧成室和排烟设施四个部分。这是任何一种窑炉都必须具备的四个基础部分,以后的窑炉,虽然在不同时期不断发生着改造和变化,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部分上实现的改良。后来人们将烧成室上方的排烟口逐步缩小,以控制进气量和减少热量的散发。西周晚期,已经出现了在窑室后部设置烟囱的窑,窑室顶部呈弧形,外形很像馒头,因此俗称“馒头窑”。又因其平面像马蹄形,又称为“马蹄形窑”。根据火焰在窑室中流动的方向人们又将馒头窑称之为“横焰式或平焰式馒头窑”和“半倒焰式馒头窑”。“横焰式”指火焰在窑顶横向流动后,经后壁的烟囱排出窑外。“半倒焰”则指烟囱的排烟孔设在窑炉后壁的下方,当从燃烧室升腾的火焰上升到窑顶时,由于吸火孔的作用又使火焰顺着窑顶的弧度通向后壁,再从排烟孔经过烟囱排出窑外。由于“颠倒”的不够完全,所以称为“半倒焰”。“半倒焰馒头窑”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飞跃,烟囱的压力改变了火焰的路线,充分利用了火焰燃烧的温度,从而减少了窑内上下温差,将窑内温度提高到可以超过1200℃。这种窑在汉代时已很普及,而且这种窑身容量不大,一般长不过5米左右,宽2米~3米左右,高2米多些,所以在北方地区不受地理限制,应用地区非常广泛,成为北方地区窑炉的最典型代表。金塔县境内发现的许多古窑址其形制和大小与这种窑相符合,因此,这些窑很可能就是“半倒焰馒头窑”。它们的形成年代,极少数在青铜时代,绝大多数在汉-魏晋时期,主要用途是烧制陶器。
金塔陶器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金塔的东沙窝汉代会水县城一带,彩陶片、红陶片、灰陶片遍地皆是,俯首而得。金塔博物馆内陶器藏品近千件,其中双耳彩陶罐、单耳彩陶罐、枪头彩陶罐、陶轺车、陶卧羊、陶鸡、陶埙、陶纺轮、陶灶、陶壶、灰陶直径壶、陶俑等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陶器被鉴定为国家级文物,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陶器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大约一万多年前,由于定居生活烧煮食物的需要,人类开始尝试生产陶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摸索,人们逐渐认识了天然矿物颜料特性,在先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中,彩陶应运而生。距今8000年前后,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是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端,终结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国彩陶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甘肃彩陶自发端后先后经历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时期)等类型。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而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距今约3900~3400年。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大多为黑彩,有一定数量的红彩,盛行紫红陶衣。纹饰主要有三角纹、条带纹、折线纹、网格纹等。金塔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大多为四坝文化类型。四坝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地是张掖山丹四坝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和金塔县境内的缸缸洼遗址。
金塔陶器陶坯的制作方法,早期为“泥条盘筑法”。是将拌制好的黏土搓成泥条,从器底开始依次向上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然后用泥浆粘合全器并抹平泥条间的沟缝,或进一步一手在器内持陶垫或卵石顶住器壁,一手在器外持陶拍拍打,使器壁均匀结实。如果陶拍上缠有绳索或刻有花纹的话,那么陶器的表面就会出现绳纹或其他花纹了。由于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陶器在器壁内部会有凹凸不平的痕迹。金塔县境内发现的许多早期的夹砂红陶罐和彩陶罐,器壁内就有凹凸不平的痕迹,说明其陶坯就是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随着窑的诞生和发展,陶器成形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后来,“陶车”出现了。它是一个圆形的操作台,台面下的中心处有一个圆窝可置于轴上,圆台围绕着轴可作平面圆周运动。将陶坯置于工作台面的中心,推动台面旋转,便可用手或借助工具对器形进行整修。陶车的出现可以看成是陶器制造业规模化的象征,它大大提高了陶器的生产能力,甚至造成了某种作坊与社会分工的产生。时至今日,陶车还是手制圆器成形的主要器具。金塔县境内出土的许多汉—魏晋时的灰陶,其陶坯都是用陶车制作的。
金塔陶器的器形,早期主要是罐、盆等实用器物。金塔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出土于本县的双耳彩陶罐,属四坝文化类型,该藏品质地为夹沙红陶,高11厘米,口径12.7厘米,腹径12.7,腹围14厘米。质地为夹砂红陶,敞口、双耳、鼓腹、平底,颈部和罐身的纹饰均为斜线纹,口沿有内彩,为双直线纹和斜线纹,耳部饰斜线纹。该藏品造型精美,几何纹饰绘制精细,是彩陶器中的精品,反映了先民先进的手工制作技术和极高的审美观念。还有一件双耳鼓腹侈口彩陶瓶,为新石器时期生活用具。高32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25厘米,底径9厘米。侈口,高颈,鼓腹,平底,腹部有对称双环彩耳。耳部以上为红陶衣施黑彩,纹饰分三层:颈部饰双直线纹、网格纹、菱形纹;上腹部饰双直线纹、复合菱形纹、菱形网纹;腹中部饰三直线纹;耳部饰三直线纹,耳部以下为素面。陶罐上的纹饰虽略现零乱、粗糙,但整体造型美观、大气,充分反映了古代制陶工艺水平的高超。
到了秦汉魏晋时期,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陶器成了随葬的主要明器之一,陶器器形大为丰富,除罐、盆外,出现了壶、碗、樽、瓮、甄、豆、井、灶、仓等器形和俑、猪、牛、羊、鸡等偶像。并出现了随葬的车马模型。金塔博物馆收藏有许多出土于本县汉晋墓的陶器随葬器物,既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陶樽,陶仓等,还有一件陶灶,质地为灰陶,整体平面呈三角形,上呈三角形分布有三个圆形火口,前侧有长方形的灶门。这个时期随葬明器的特点已向实用器物转变,一方面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化经济社会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交通工具,如魏晋陶轺车,质地为灰陶,形似推车,双轮,双辕。车轮与车厢可以分离。轺车造型逼真,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力强,质地坚硬,充分说明了魏晋时期制陶业技术的高超。并大量出现了动物偶像,如褐陶牛,呈颔首站立状,两眼直视前方,四肢粗壮有力,形态逼真;陶卧羊,质地为灰陶,呈俯卧状,羊角转向,嘴微张。该藏品制作的泥坯略现粗糙,但刻画手法新颖,独特,用寥寥几刀就雕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羊形象,实为随葬器皿中的精品;陶鸡,质地为灰陶,鸡头、腹、尾全,形似啄食。该藏品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形象逼真,虽属随葬器皿,但也不乏艺术观赏性。
陶器的颜色为什么会从最初的红色转变为后来秦汉魏晋时期的灰色呢?这与古人陶窑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最初的升焰式圆窑不能控制进入窑内的空气比例,烧成的陶器大多都是氧化气氛下的产物。如含铁量高的黏土烧成红陶、褐陶。一些含氧化铁较低的黏土或瓷土烧成的产品,则为白陶。到后来,由于窑室改进,窑顶封闭,窑内温度升高,燃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游离碳黑,把陶器熏成了灰陶或黑陶。
陶器上的纹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随着陶器制作一步步趋向专业与实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表装饰也被用在了陶器制作上,彩绘、镂雕、刻印等等。陶器不仅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日用品,而且也成为人们表达美的追求的载体。在彩绘陶器出现之前,人们用表面磨光的方法来增加器物的光泽。在人们了解到一些带矿物质的黏土能产生颜色后,陶器上便出现了彩绘,这种刷在陶器上的黏土被称为“陶衣”。陶衣的原料是碾磨得极细的黏土悬浮液,黏土若是瓷土,陶衣就呈现为白色;黏土里若含锰矿,陶衣就呈褐黑色;若黏土是红土或赭石,陶衣就呈红色,打磨光亮的陶坯上涂刷了陶衣后就有了作画的底子,再用另一种颜色的黏土就可以在陶衣上绘出丰富的图案了。彩绘后的陶坯入窑烧制,出来就成了不褪色的彩陶。金塔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基本上均为红陶衣施黑彩,就是用这种方法绘制的。
到了秦汉时,中原地区已大量使用铜器和铁器,部分地区已出现了带釉的瓷器。金塔县所处的西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陶器仍然是主要的生活用具。这时,由于人口剧增,陶器需求量明显加大,加之陶窑的改进,在陶器上施彩,已不能适应陶器的大量需求。怎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陶器外表刻印纹饰呢?人们想到了在陶坯上刻印纹饰。最常见的就是绳纹,用缠了绳索的木拍在未干的陶坯外拍印,虽然当时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让陶器的器壁坚实均匀,但人们发现这样的陶器外表别有韵味。于是,人们便直接在一些木拍或陶拍的表面雕刻花纹以产生更多的拍印纹饰。金塔县境内许多灰陶器物上的绳纹、麻点纹纹饰就是用这种方法拍印的。由于拍印的花纹往往无序,所以又出现了剔刻花纹和镂雕花纹,这是指用竹、骨等制成的尖锐工具在陶坯上剔刻或镂刻出各种花纹,如曲折纹、圆圈纹、弦纹等,使之组成连续的花纹图案,这与拍印花纹相比又风格迥异了。金塔县境内的许多灰陶器物上的折线纹、弦纹、鱼鳞纹、垂帐纹有明显的剔刻痕迹,就是用这种方法剔刻的。还有一种在考古学上称为“附加堆纹”陶器装饰法,是指用泥饼或搓得很细的泥条用泥将黏附于陶坯外壁形成凸起于陶器表面的、平行或交叉的各种花纹。据专家推测,这种装饰法可能兼有加固器壁、便于抱持的实用性目的。金塔县境内的灰陶器物上也发现了这种纹饰。
延至魏晋末期,由于中原地区的瓷器制造业向西传播,西北地区大量使用瓷器,瓷器坚固耐用的优点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陶器逐渐被瓷器替代,到隋唐时陶器已销声匿迹了。
威虏坝
威虏坝,位于古城乡头号村南1千米处,东经98°50′56″,北纬40°05′52.3″,海拔1242米。
初考系清代形成的洪水河坝。河发源于祁连山,经肃南、酒泉,过南夹山后进入金塔县境内。此系支流水坝,南北走向,残长500米,截面为倒梯形,底宽3米,口宽8.1米,深1米。
大坡梁——天泉寺墓群
概况
大坡梁——天泉寺墓群位于金塔县金塔镇塔院村西南3.7千米处的夹山北麓,墓群分布范围南北长3600米,东西宽3450米,总面积1242万平方米。墓群内有墓葬封土堆1200余座,均为砂砾石堆筑,呈圆丘状。底径0.8米~3米不等,高0.3米~1米。多数封土堆呈不规则排列。有少数墓葬3~6座呈“一”字形或“品”字形排列,疑似为家族墓葬。如在大坡梁西墓群内,西部有一茔圈,内依次排列4座墓葬,底径1.7米~1.9米,高约1米。部分墓葬有明显的砂砾石堆积的墓道,长1米~23米不等。部分墓葬有被盗痕迹,少数墓葬封土堆因人为采砂取石和绿化植树而遭到破坏。墓群内散见少量粗砂红陶片、波浪纹、细绳纹灰陶片和残砖块。
据1987年全县田野文物普查时清理几座被盗和塌陷墓葬的记载,墓葬形制因建筑材料不同,分为硅券墓、砖土结合墓、土洞墓,硅造圹穴墓和翁棺葬五种。汉墓器物因年代的变化,有西汉、东汉的翁、壶、仓、盘还有少量陶俑、鸡、羊等动物偶像。墓室一般距地表以下5米~10米。2005年在大坡梁墓群内清理一座塌陷的古墓,墓室结构为土洞墓,南北长2.4米,东西宽1.4米,洞高1.6米。墓室距地表约5米,墓道为南北向,长约7米,为双人合葬墓,未出土随葬品。其中一棺木完好,采集到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棺画一幅,从地表散见遗物、墓群封土结构及出土实物考证,此应为汉魏晋时的古墓葬。
2003年7月大坡梁——天泉寺墓群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女娲棺画考
2007年7月,金塔县博物馆对大坡梁墓群内一座因受雨水侵蚀和车辆碾压而塌陷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墓室为单室土洞结构,东西长2.8米,南北宽1.4米,高1.6米,内有棺木两副,为双人合葬墓。经现场清理,棺木木质为西北特有的沙枣木,左边棺木和尸骨已腐烂,右边的棺木保存较好,在长2.5米,宽0.6米,厚0.05米的棺盖内侧绘制有彩画。据考为女娲与伏羲人首蛇身画像,画像色泽鲜艳,线条流畅。伏羲头戴山字形官帽,左手托日,右手持矩;女娲头盘发髻,右手托月,左手持规,象征天地方圆。两人身为蛇身,缠绕交错。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宇宙。
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民间流传的版本较多,较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女娲造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类,只有树木、高山、河流和野兽。有一个叫女娲的神,觉得大地上只有狼虫虎豹,太没有新意,便按照自己的样子,用地上的泥土捏了许多泥人,男女老少都有。然后,女娲用她那神奇的手一指,做起了法术,这些泥人变活了,他们会说话,唱歌、跳舞,有了生命和智慧。后来,女娲嫌手捏泥人太慢,就用树条沾上泥巴去摔,摔出去的泥点全部变成了人。还有一种传说:伏羲是太昊,是华夏古三皇之一,是传说中的盘古,伏羲和女娲是兄妹,生于仇池,长于风纪,人首蛇身。那时候,伏羲始画八卦,造甲历,教民渔、猎、畜牧,女娲辅佐伏羲治理天下,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雷公发怒了,发洪水淹没了全部人类,只有女娲和伏羲兄妹坐在葫芦里得以逃生。为了延续人类的血脉,他们兄妹二人便结为夫妻,繁衍后代,使人类重新繁衍滋生在大地上。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呢?上古时代,不单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形象,皇帝、西王母都以蛇身出现在人们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就达138个。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从古代的记载来看,伏羲姓风。关于“风”字,在《说文》中有“风动虫生”的解说,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虫”和“巳”为同一个字,而“巳”就是蛇。《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虫为蛇”之说。由此可见,风与蛇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姓氏的起源来看,上古时期人们的姓氏大多与部落的图腾有关,有些姓氏就直接来源于部落图腾。由此看来,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就是从风姓部落的图腾“蛇”演化而来。
也有的学者认为,伏羲部落并不是以蛇为图腾的,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其实,应该为“人首龙身”,所谓“蛇身”实质是简化了的龙。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皋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就是说,龙是伏羲部落的族徽或图腾。而这个龙则是从大鲵演变而来。龙的原始形象是生于古成纪地区的龙鱼,即“鲵鱼”,又名人鱼,俗称娃娃鱼。在古时候,成纪地区的自然环境比现在要好得多,非常适合鲵鱼生长,鲵鱼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它如同小儿哭泣的声音,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启示,生活在此的伏羲部族遂以鲵鱼为图腾。
人们用绘制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的形式来崇拜伏羲女娲为人类做出的丰功伟绩由来已久。目前,从出土的陶器、丝绸、日用器皿、棺木上都绘制有这类图案。在棺木上绘制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在东汉—魏晋时较为流行。我县发现的这幅棺画,为研究伏羲女娲崇拜和魏晋时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金塔汉晋墓出土的衣物疏
2011年4月,金塔县博物馆对金塔县板滩墓群内一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葬位于墓群西北角的戈壁滩上,墓冢为砂砾石堆积,呈圆球状,直径约3.6米,高约1.2米。有砂砾石堆积的明显墓道,呈东北-西南走向。墓道为斜坡形,宽2米,长约13米。墓门为圆形,块石封门。墓室结构为土洞单室墓,平面呈椭圆形,剖面呈半圆形,墓顶呈弧形。墓室东西长2.8米,南北宽1.8米,高约1.5米。为双人合葬墓。墓室被盗掘,棺木及人骨扰乱严重。棺木呈东西向摆放,北侧的棺木已损毁,仅见残片,南侧棺木较完整,木质为沙枣木。
本次清理共出土遗物21件,其中陶器3件,弦纹灰陶罐、灰陶灶、灰陶甑各1件;棺画1副,棺盖内侧并排画着5幅动物画像,有马、羊等动物形象;木牌楼1个,上下共有三层,6幅画面,内容为人物和松鹤;木版画11块,画面内容以人物和松鹤为主,一块木板用白、黑、黄三色画一白虎形象,昂首张口;带绳木塞1个;五铢钱2枚;粮食标本1份,在旋纹灰陶罐中保存有糜子颗粒,已严重钙化。衣物疏1件,该衣物疏为一长方形木牍,已残缺不全,字迹模糊不清,所书文字从木牍右上角起头竖写,残存七行。依稀可辨有墨笔书写的“故布衫一领”“故纑群(裙)一领”“故口器一口”“故丝口口一量”“故口履一量”“二双”“故口衣一具”“杂衣物五十六种口”等字。据此推断,这可能是墓主人随葬物品的清单,即“衣物疏”。此衣物疏在金塔汉晋墓葬中首次发现,实属罕见。
衣物疏的发展演变过程
衣物疏是古人放置于墓葬中的随葬物品清单。墓中随葬物品清单的习俗,在华夏文明中由来已久。衣物疏,是从遣册发展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遣策的一种。遣策是战国时期先秦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以简牍为主要书写材料。遣册一名昉自《仪礼·既夕》,该篇有“书赗冒于方”“书遣于策”二句,“方”指木板,“策”指竹简。陈直先生释曰:“写于方者,为丧礼之登记簿,写于策者,为随葬品之清单。”据《仪礼·既夕礼》载:“凡将礼,必请而后拜送。兄弟,、奠可也。所知,则赗冒而不奠。知死者赠,知生者赙。书于方,若九,若七,若五。书遣于策。”东汉郑玄注云:“方,板也。书赗奠赙赠之人名与其物于板。每板若九行,若七行,若五行。”又云:“策,简也。遣犹送也。谓所当藏物茵以下。”唐贾公颜疏:“以宾客所致,有赙、有赗、有赠、有奠,直云‘书赗’者,举首而言,但所送有多少,故行数不同。”又云:“云‘策,简’者,编连为策,不编为简。故《春秋左氏传》云南史氏执简以往,上书赗云方,此言书遣于策,不同者。《聘礼》记云‘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以宾客赠物名字少,故书于方,则尽遣送死者。明器之等并赠死者玩好之物,名字多,故书之于策。”根据上述记载,记录与死者随葬的物品有“赗冒方”与“遣策”两种,前者是对助丧赠人员及其所赠物品的记录,书于方牍;后者是对遣送死人所用随葬物品的记录,书于简策,二者并不完全等同。从此墓葬中出土的衣物疏看,其内容为死者随葬物品,按《仪礼·即夕礼》之规定应该书于简册,但事实却是书写在“方”即木板上。从目前所发现的考古资料看,这种情况较多,故有学者认为:“书写赗赠材料与古书记载的不同,可能出于地域或时代差异的缘故”。“赗方”与“遣策”所记内容较为广泛,衣物只是其中之一部分。《公羊传·隐公元年》载:“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襚。”何休注云:“赗,犹覆也;赙,犹助也。皆助生送死之礼。襚犹遗也,遗是助死之礼。知生者赗赙,知死者赠襚。”可见,在随葬物品中,有衣衾、车马、玩好、财货等,衣物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遣策应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就是较为单纯的随葬物品清单。所谓广义,就是记录与丧葬礼仪有关的各种物品,包括赗赙赠奠及随葬物品等。
遣策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记录随葬物品。这类遣策在已考古发现的遣册中占多数,记录的随葬物品有漆器、陶器、衣物、食物、乐器等。二是记录随葬物品和葬仪用物。这种既记随葬物品也记葬仪用物的遣策并不多见,其记录的内容较为丰富。所记物品大多是各种衣物、佩饰和日用品,其中有衣物和兵器注明物主,应为他人所赠。但有的这类遣册所记内容均不见实物,可能与葬仪有关。三是记录随葬衣物。一般用一块或二块木牍记录随葬衣物,与出土实物对照基本相符,有人因此称之为“衣物疏”或“衣物券”。这类“衣物疏”一般出现在汉晋时期的中小型墓葬中。四是记录葬仪所用的车马兵甲等。这类遣策只记录车马兵甲之类而不记随葬物品,所记录的内容在墓中找不到具体实物,可能专用于葬仪,主要见于战国楚墓出土遣策。
到了汉朝初年,古墓中又出现了一种不同于“遣策”的简牍,学者或称之为“告墓牍”,或名之曰“告地下官吏文”,有的学者也叫“告地策”。“告墓牍”与遣策虽然存在着渊源关系,但遣策仅是随葬物品的清单而已,而“告墓牍”虽然也有随葬品清单的作用,但已不像遣策那样详细地罗列随葬物品,具有了鲜明的宗教含义。这反映了在西汉前期,从战国以来单纯记录随葬品目录清单的遣策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希望通过地上和地下两个世界的官吏之间的行政手续移交,可以使死者在冥界过着与生前同样生活的观念。“告墓牍”实际上被当作一种冥界凭证,用以保障亡灵在冥界正当通行、居留和占有财物的权利。这一时期,在记录随葬物品内容颇为广泛的“赗方”与“遣策”的基础上,专门的“衣物疏”“物疏”“小物疏”等出现。在汉代的“衣物疏”中,并没有战国时期那种“赗方”与“遣策”的严格区分,而是融合了二者,而且所记也主要是衣、被一类。根据考古结果,汉初“物疏”记录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在汉武帝以前各墓出土的物疏简牍(即登记随葬物品的简牍)均出于棺外,如头箱、边箱内,而武帝以后各墓物疏牍均出于棺内。究其内容,出于棺外的物疏简牍记录内容比较全面,包括椁箱及棺内的随葬品;而出于棺内的物疏牍所记内容仅限于棺内,棺外椁内的随葬品则不予记录。这种差别可能是当时葬俗变化的一种反映。武帝以前实行单人葬,墓中棺内外的随葬品均为墓主一人所有;而武帝以后,出物疏牍的墓多为合葬墓,棺内随葬品为个人所有,而棺外随葬品可能为合葬者共同享有。所以把物疏牍放入棺内只记录棺内明确属于墓主人的随葬品应是基于对合葬的考虑,即棺外椁内的随葬品非一人独有,应为墓内合葬者共享之物。这件衣物疏因棺木腐朽损毁严重,无法判断其是在棺内还是棺外,但从书写内容看应为一人随葬衣物。随着人间社会土地买卖的盛行,约从东汉开始,又流行一种在墓中放置“墓莂”(俗称“买地券”)的习俗。就是模拟人间土地买卖的契券格式,虚构向神灵购买坟墓地权的契券,这种契约多数是刻在长方形的铅板上,也有的刻在玉板或书写在铁板、陶柱、青砖和石等物之上。待到东汉中后期,出现了在幕中放置一种陶质的“镇墓瓶”,瓶内有时还盛放朱砂、雄黄、水晶等物,瓶上有朱书文字和附录,当代学者称这种文书为“镇墓文”或“镇墓解除文”。镇墓文的主要内容为解殃文辞,其作用是以文告的形式,告诫地下鬼怪不能对死者进行侵扰,以便使生人家宅安宁。死者冢墓稳定,以“天地使者”的名义为主人解罪,为死者求福,安慰并约束亡灵,使其认识生死有别,勿事纠缠。反映了早期道教的思想。汉代宗教神秘感趋于强烈,巫风兴盛,不但新出现多种源于方术迷信的丧葬文书,而且遣册也向巫风靠近。遣册原有的纪实功能似有退缩的趋势,其表现一为出现虚随葬物品的现象;二为所记物品渐专注于随身衣物,亦即由“器疏”向“衣物疏”转化。
魏晋时期,“告墓牍”与“镇墓文”渐行消失,“衣物疏”继续继承了两汉时期的定式,疏中虚随葬物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疏中所记物品数量过大。例如“故黄金千两”,显然属于虚。有的后文缀以“时见左青龙右白虎”之句,“时见”即在场见证者。此墓葬中发现的白虎形象,可能就起到了见证的作用,可能还有青龙形象,可惜已被损毁。“青龙”“白虎”通常与“朱雀”“玄武”连用,是汉代人特喜称引的四方星宿之神。这种迷信性质的衣物疏有的主要是请神灵为死者的财物作证,有的主要是请神灵允许亡灵在冥界通行,有的两种祈愿并陈;有的直接以世俗语言正告他人(鬼魂)不得冒名认物,有的袭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之类巫术用语以借助于神。
南北朝时期,“衣物疏”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无论在内容还是性质上,与前期衣物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文书中多次出现的“敬移五道大神”和“故移”“事事依移”“从移令”等用语,表明其可能使用了当时同级官府部门之间公文来往的“移文”格式。皆为知会地下神灵一类的文告。唐代时,据《礼记·曲礼下》“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条唐人孔颖达疏曰(20):“书方”者,此谓臣有死于公宫,应须凶具,此下诸物,并宜告而后入者也。书谓条录送死者对象数目多少,如今死人移书也。方,板也。百字以上用方板书之,故云“书方”也。可见,唐代时把有关死者随葬品的清单称为“死人移书”。
综上所述,有关古代死人随葬品清单的发展演变,其实经历了“赗方”与“遣策”“告墓牍”与“衣物疏”(或“物疏”“小物疏”)、“死人移书”或“移文”几个阶段,不同的时代,与死者一同埋入地下的随葬品清单也有不同的名称。
考古价值
该衣物疏虽残缺不全,字迹多处漫漶不清,但从残存的字迹中依然可考述出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变化、服饰文化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此衣物疏在金塔首次发现,实属罕见,一方面填补了空白,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该地区这一时期的民俗和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佐证。衣物疏是古人放置于墓葬中的随葬物品清单,它是从战国时期先秦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清单的遣册发展而来的。它起源于西汉,魏晋时已很盛行。它没有战国时期那种“赗方”与“遣策”的严格区分,而是融合了二者,而且所记也主要是衣、被一类。这件“衣物疏”从残存文字中看,也主要是衣、被一类。“衣物疏”中的“杂衣物五十六种口”,缺的字可能是“疏”,就是说这件衣物疏共记录了墓主人五十六件随葬衣物。这说明在魏晋时期,金塔与中原地区一样,也出现了随葬“衣物疏”的习俗。
可以考证魏晋衣物疏的书写格式和用词规范。据考古结果,魏晋衣物疏多以“质地+名称+数量词”的形式记录随葬衣物,这件衣物疏,基本上也是这种记录方式。如“布衫”“纑群(裙)”“口履”“口衣”就是衣物质地和名称。而“一领”“一量”“二双”“一具”则为数量词。在魏晋衣物疏中,“领”,主要用来称量衣被,以称量上衣的居多。如甘肃高台前凉墓《都中赵双衣物疏》牍记“故疏单衣一领”“故练幅衫一领”“故练大襦一领”“故练小襦一领”“故练被一领”,“具”主要用来修饰完整、成套的器物。如甘肃高台前凉墓《赵阿兹衣物疏》牍记“故紫春囊一具”“故紫搔囊一具”“故刀尺一具”等。“量”作为量词,从出土的魏晋衣物疏中看,全部用来修饰鞋(靴)袜。江西南昌西晋吴应墓《衣物疏》牍记“故白布袜一量”“故丝履一量”;湖南长沙东晋墓《周芳命妻潘氏衣物疏》石板记“故练袜一量”“故斑头履一量”;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晋墓《姬瑜衣物疏》牍记“故练袜一量”“故青纟履一量”;甘肃高台东晋胡运千墓《衣物疏》牍记“故履一量”等。“双”与“量”的用法基本相同,也多用来称量鞋(靴)袜。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服饰文化。从这件随葬衣物疏清单内容看,当时活着的人们希望死者在冥世继续生活,所以为他们陪葬了日常生活中所能用到的一切物品,上至冠帽,下至鞋袜,春夏秋冬,里里外外应有尽有,如衣、裙、裤、面衣、鞋、袜、枕、被、褥、糸(丝)带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饰品,再现了当时这一地区居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后,西汉王朝在金塔境内始置会水县,这也是金塔最早的建置。为了经营河西,阻止匈奴南下,汉王朝在酒泉郡北部,黑河通道险要位置处的会水、居延一带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设置长城塞防等防御体系,并兴修水利,大量移民屯田。由于汉王朝的苦心经营,给会水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发展环境。加之会水绿洲宜农宜牧的自然环境,会水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至西汉中期已是农牧兴盛、社会繁荣。东汉初年,光武帝为了尽快恢复遭到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推行讲文休武,与民休息以“柔道”治天下的政策,会水一带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东汉中期已达到鼎盛时期。曹魏政权控制河西之后,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经营河西地区,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西晋政权建立后,为巩固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曾呈现出短暂的繁荣局面。尤其是晋惠帝元康五年(前295年)改福禄县(今酒泉肃州)为会水县,充分说明了会水的影响力。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前526年)会水县弃,至此,历时500余年的会水县画上了句号。可以说,魏晋时期的会水县是金塔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裕,墓中随葬众多衣物也就不难理解。这件衣物疏中“布衫”“纑群(裙)”“布裙”“口履”“口衣”和“糸(丝)带”等衣物和饰品应有尽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妇女服装则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足上多穿履、靴等。因此,从这件衣物疏所列出的随葬衣物看,它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女性。
为研究金塔魏晋历史提供了依据。这件衣物疏,由于墓室早期被盗,衣物疏残缺不全,墓葬中未发现有纪年的文字记载,衣物疏中也未出现明确的纪年和人名,但从衣物疏的书写内容看,应为魏晋时期。首先,这件衣物疏中记载的都是实物,没有出现虚指,这明显是继承了两汉时期的定式。有的后文缀以“时见左青龙右白虎”之句,“时见”即在场见证者,此衣物疏因残缺严重,有无以上之句无从考证,但墓葬中发现的绘制于木板上的白虎形象,可能就起到了见证的作用,也许还有青龙形象,可能已被损毁。“青龙”“白虎”通常与“朱雀”“玄武”连用,是汉代人特喜称引的四方星宿之神。这种迷信性质的衣物疏有的主要是请神灵为死者的财物作证,有的主要是请神灵允许亡灵在冥界通行,有的两种祈愿并陈;有的直接以世俗语言正告他人(鬼魂)不得冒名认物,有的袭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之类巫术用语以借助于神。其次,从这件衣物疏中量词的使用情况看,“量”出现了许多次。李明晓认为“量”用法基本同“两”,称量鞋(靴)袜,不过只见于晋代简牍。从这一点看,此衣物疏的时代应该在晋代。
为研究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和汉字演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自觉的一个时期,书法艺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大量参与,促使书法正式走向审美艺术之路,即开始了真正自觉地体现主体的生命意识。个性风度,气质品格,加之魏晋风度这种风气的盛行,更加给当时书法的发展根植了新鲜且肥沃的土壤,可谓真正达到了“随意”的状态。书法美学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种根本性的变革,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旨在“任情恣性”的审美方式,真正从记事转为任心,从象形变为表意,从书写变为书法,从实用变为审美的道路,魏晋书法在魏晋风度的笼罩下,逐渐走向了风格的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趋于成熟,孕育了王羲之、王献之、钟繇、索靖、王珣、陆机、张芝等举世闻名的大批书法家。并且以“二王”书法为代表的“晋韵”书风也随之确立。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
这件衣物疏所用字体为行楷。由于魏晋人自由、解放的精神,他们身上体现出率真脱俗、潇洒自然的人生态度和避世超脱、纵情任情、蔑视礼法、我行我素的言行风范淋漓地表现出晋人的生活态度、文化心理和韵致风度,书法艺术也就成为这种生活态度的一个载体。这一时期,一种真正抒情的“纯”书法成熟了,这种书法的“纯”也就是一种美学思想,是“尚韵”的一种表现。“韵”体现在书风上,是一种飘逸妍美、简远清雅的书风。楷、行、草等字体在广泛的应用中得到迅速完善,中国书法开始了楷、行、草并行时代。从这件衣物疏的字体看,它间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用笔随意洒脱,显示出秀整轻逸。它突破了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和提笔、顿笔、转笔等运用要求严格的特点,它将楷书的体势、点画变得圆转连带、变化多样,结字自由,用笔灵活、方便,很少有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行笔巧妙。结构上疏密的变化,点画的呼应,更加呈现出行楷多变的姿致,而风格也更为多样。券中竖行之间间距基本匀称,而横行则依字布局,随机谋篇。如“一领”两字和“一具”两字,仅占一个字的位置,避免了“一”字因笔画过简所带来的空旷;而对于笔画过于繁复之字,如“裙”“双”等字则将整体布局适当紧凑匀称。这方衣物疏是普通老百姓随葬用品,这一宽松的民间环境,造就了其在总体布局上的无拘无束和朴拙真率,展示出奔放流畅、伸缩自如、亦方亦圆、跌宕起伏的风格,孕育出一种极富审美艺术的天趣新姿。魏晋时期是中国汉字书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件衣物疏为后人留下了这一时期的活标本。
东沙窝汉晋墓群
概述
在金塔县东沙窝一带分布着数十处古墓葬,据考古调查属于西汉至魏晋时期。由于这些古墓葬绝大多数为砖室墓,加之这一带沙漠化严重,土质松软,风沙将地面剥蚀严重,好多墓葬孤悬于外。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当地人挖墓砖衬砌渠道,修建圈舍,对墓葬造成了极大破坏。
青沙梁南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芦草沙丘、风蚀台地中暴露砖室墓4座,封土为沙砾堆筑、圆形。南北一字形排列,其中1号、4号墓墓顶砖部分暴露于地表,2号、3号墓顶砖已遭破坏。墓室呈长方形,单室券顶。2号墓长4.5米,宽1.6米;3号墓长4米,宽1.5米。出土的器物有灰陶罐、瓮、绿釉壶、仓、灶、井、案、碗和“长宜子孙”铜镜等。
臭芦草窝1号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万平方米。风蚀台地及沙砾戈壁相间地带中,可见18座封土堆,均沙砾堆积,3个一组自东北向西南排列。封土底径3米~5米,残高1.5米~2米,有的墓室已暴露在外。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及砖块,据推测为砖室墓。
转嘴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中,有封土堆20余座。其中6座墓已塌陷,墓砖暴露,墓道向东。1号墓道长12米,宽1.4米;2号墓道长9.8米,宽1.5米。墓室为长方形,长6.2米,为券顶砖室墓。地表散见大量灰砖,采集有灰陶罐、盘及五铢钱等。
西沙草井南2号墓群 位于东坝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布于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中,地表散见灰色条砖,可见5座砖室墓,已完全暴露,均为券顶。1号墓封土底径3.5米,高2米。3号墓封土直径7米,高1.4米。2号墓已破坏,墓室为长方形,长5.5米,宽2米。出土有陶罐、壶、灶、釜、甑和五铢钱等。
三道沙巷东口1号墓群 位于大庄子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万平方米。分布于风蚀台地中,地表有墓葬暴露。系竖穴土坑墓,棺木已损。墓穴长2.2米,宽0.8米~1米,仰身直肢葬。出土物有陶罐、壶、灶及五铢钱等。
臭芦草窝3号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为砖券双室墓,1989年被盗。经清理,出土有铜马、羽人灯、釜鼎、甑等随葬品20余件。其中铜马被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骆驼刺湾墓群 位于大庄子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00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并有铜器的碎片。暴露有砖室墓6座,因被破坏,仅残存墓底。墓底部有0.1米厚的草木灰,人骨架放置其上。采集有铜镞及墨书有“厝”字的陶片等。
三道沙巷井西墓群 位于大庄子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500平方米。地表可见沙砾堆筑封土堆4座,均呈圆丘形。其中3号墓封土直径6米。1号、2号墓为砖室墓,墓室的平面呈方形,边长分别为5米和6米,墓顶已被破坏,早期被盗。3号、4号墓封土上有盗坑。
古墩墓群 位于三合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8万平方米。1988年1号墓被盗。为券顶砖室墓,有前、中、后三室,后室长2.2米,宽1.8米,中、前室不清。出土有陶瓮、罐、规矩铜镜和五铢钱币等物。
龚家岗墓群 位于东坝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万平方米。暴露3座券顶砖室墓。1号、2号为单室墓,3号为双室墓。1号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米,东西宽1.5米,深1.8米,距地表7米。出土铜镜1面、五铢钱数枚。
驴尾巴梁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风蚀台地及戈壁中散见11座封土堆,平面呈圆形,间距15米~90米不等,均沙砾堆积。大部分遭破坏,周围散见大量灰色条砖和绳纹灰陶片,推测为砖室墓。
孤孤洼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分布于砾石戈壁中,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散见封土堆20余座,多呈圆丘状。采集有五铢线、绳纹灰陶片等。
板地井墓群 位于金塔镇境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砾石戈壁中,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散见封土堆20余座。大多数早期被盗,为砖室墓,周围散见大量墓砖和灰陶片。
这些古墓葬是研究金塔县汉魏晋时的历史、文化、丧葬习俗的有力实物依据。古人曰:“墓葬非藏枯骨也,乃藏人心也。”通过古墓葬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墓主人所处的时代、身份,而且还可以通过墓葬方式和随葬物品,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民情风俗、文化面貌以及民族关系、劳动方式、生产工具、房屋建筑、服装式样、文化体育、传统道德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这些古墓葬可以说是当时金塔一带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经清理发掘部分古墓葬,从墓室结构和随葬物品看,绝大多数为汉魏晋时的墓葬,后期墓葬极少。墓葬的形制大多是门前带有斜坡墓道的长方形洞室墓。因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长方形砖券单墓室、砖土结合单墓室、有砖券墓门的前后双室墓和砖券拱顶的砖砌圹穴的小孩墓、瓮棺葬以及土洞墓。方向以东西向者多,南北向者少。从地域上分,大坡梁——天泉寺墓群多为土洞墓,东沙窝汉墓群以及三合、东坝的汉墓多为砖室墓。
墓葬器物组合形式及陈列位置也极其特殊。有比较简单的器物组合型,墓内只有陶瓮和陶罐;有较复杂型,除陶罐和瓮外,还有陶壶3件、陶盆3件、陶仓3件,这已成定律;有实用器物已逐渐消失、反映生活方面的陶质模型器物大大增加的墓葬器物组合型;有具有一定延续和发展的器物组合型,例如墓室常有缺仓、少壶的现象;有的还出现了陶车、陶牛、俑人,猪、羊、狗、鸡等家禽和家畜,这一变化应是自汉武帝以来庄园经济日益发展的写照,是中国古墓葬在随葬方面的一次大变革。墓葬中众多的铜镜,不仅可以印证时代,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般而言,铜镜为日光镜者,它的时代应是西汉晚期;有四神规矩镜、尚方规矩镜、简化规矩镜者,其时代应在东汉早期至中叶;有支规矩镜、四神规矩镜和四乳四神镜者,它的时代应在王莽时期至东汉晚期。
经文物工作者实地考证,金塔县汉代墓葬器物组合形式的一般演变次序为:西汉晚期是瓮和罐,有时加上3件陶壶,王莽时期是3壶、3盆、3仓和灶、梯等炊具的组合;东汉早期至中叶是在3壶、3盆、3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案、盘、樽、碟、耳环、勺等墓中致祭的陈设器物组合;东汉晚期除案、盘等祭奠器物继续存在外,又有少量陶件、俑人、鸡、猪、羊、狗等动物偶像。
据史料记载,在西汉前期普遍流行木椁墓,日用的陶器仍有寰底带绳纹的。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了砖室墓,陶器上的绳纹基本消失,仓、灶、井等陶质明器逐渐增多,通行“五铢钱”。西汉后期北方的边远地区继续使用木椁墓外,已流行砖室墓,墓内出现彩色壁画,仓、灶、井等陶质明器进一步普及。新莽时期,砖室墓已在全国普及,其墓室顶部有隆起呈穹隆状的。东汉前期,木椁墓开始消失,砖室墓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壁画进一步盛行,陶质明器除仓、灶、井、猪圈、楼阁等模型外,还普遍流行犬、羊、鸡等各种动物的偶像,开始用买地卷随葬。东汉后期,流行砖室墓和画像石墓,还盛行用镇墓瓶随葬。曹魏至西晋初,墓葬多是由斜坡墓道、甬道、两侧带耳室的方形前室和长方形后室的砖墓和单室砖墓以及小型长方竖穴墓。西晋中晚期,具前后室的双室墓减少,多为单室方形砖墓和长方形竖穴洞室墓。大型墓葬都有长墓道,一般在25米以上。北朝时期,大中型墓绝大多数都是方形单室的砖木或洞室墓,大型墓室和墓道两侧壁面都绘有壁画。根据以上资料表明,金塔县境内的大坡梁——天泉寺墓群内的墓葬大多数为西汉、东汉至魏晋初期的墓葬,东沙窝古墓群内的墓葬大多数为西汉末期至魏晋时期的墓葬。
从金塔县境内发现的大量汉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充分说明,金塔县境内在汉朝时已有了相当数量的人口居住。从众多的墓室结构和出土的随葬器物以及随葬器物的不同组合,说明金塔县境内在汉朝时经济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已实现了安居乐业。
汉代具鞍铜立马
金塔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东汉具鞍铜立马,是1992年在金塔县境内的东沙窝臭芦草窝汉墓群出土的,为青铜烧铸,呈站立状,高36厘米,长36.5厘米。马背有一铜鞍,马尾翘起,马鞍和马尾可卸下与马分离,马鞍两边各有四小孔,马昂首站立,两耳前立,两眼凸圆直视前方,炯然有神,呈现出静态的力感,给人一种养精蓄锐之后急待出征的迫切感。因其历史悠久,形象逼真,出土很少,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中国的青铜工艺,始于夏代。最兴盛的时期是商代和西周。所以,一般都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代表。战国晚期,青铜器开始由盛转衰。到了汉代,青铜器已逐渐失去了礼器的意义,造型也基本摆脱了商周青铜器神秘、厚重的风格,显得灵便、精巧,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但汉代的铜器制造业规模依然很大,铜制品的数量和种类也非常多。器物特点是轻便、精巧、实用,但也有一些青铜器是素面厚胎,这个时期在这类青铜器中,也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显示了汉代在青铜铸造方面卓越的艺术成就,青铜马就是较具代表性的铜器之一。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尤其是天马在汉代具有崇高的政治象征意义。汉武帝为维护和加强自己的统治,极力敦促臣民向“天马”神袛顶礼膜拜,在全国掀起了“马图腾”的热潮。汉武帝《西极天马歌》云:“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其实,天马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土著居民崇拜的图腾。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在汉代的古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马制品也不乏少见。尤其是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中的东汉铜奔马,是这一时期铜马艺术品中罕见的精品,被定为中国的旅游标志。
金塔出土的琥珀雕爱情鸳鸯配饰
金塔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琥珀雕爱情鸳鸯佩饰,是1987年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在臭芦草窝墓群残露的古墓中采集的。据专业人员实地调查,并对出土配饰的墓葬形制、陪葬器物等进行分析考证,确定该墓是一座典型的东汉时期的古墓葬,出土的琥珀饰品为东汉时期的人体佩饰品。此饰物用一块长5.6厘米,宽4.5厘米,重约60克的棕红色椭圆形的天然琥珀雕刻而成。该饰品只用寥寥几刀就雕刻出一对连理鸳鸯,两嘴相对,四目传神,卿卿我我,恩恩爱爱,造型逼真,形态可爱,表面有清晰可见的纹饰。该饰品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爱情的美好期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汉代雕刻技艺的高超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该饰品的发现,对研究汉代的文化习俗和工艺品的制作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极具历史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2002年6月被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古代松柏科、豆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通常年龄大于1500万年。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又名北方之金,虎魄等,分为金珀、血珀、翳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红松脂等种类。琥珀的形状为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血红色、黄棕色或暗棕色,近于透明。质松脆,断面平滑,具玻璃样光泽,捻之即成粉末。无臭,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不溶于水,燃烧易熔,并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入药有镇静,利尿,活血的功效。
琥珀是波斯语kahruba的汉译,产于波斯及其他各国,可做药材。《中国印度见闻录》载:“琥珀生长在海底,状似植物,当大海狂吼,怒涛汹涌,琥珀便从海底抛到岛上,状如蘑菇,又似松露。”唐宋时期琥珀作为高级贡品传入中国,中国汉文史籍里保存了大量此方面的记载。《册府元龟》卷九七二载,唐代宗大历六年九月(前771年),“波斯国遣使献珍珠、琥珀等。”《宋史》卷490亦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大食遣拖坡离进琥珀”。
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最适合用来供佛灵修,同时,具有强大的辟邪化煞能量,佩戴琥珀饰物能辟邪和消除强大负面能量,是经常外出人们保平安的最佳饰物。西方古时候把它拿来当作除魔驱邪的道具。琥珀还能够消痛镇惊,有的地方常给小孩胸前挂一串琥珀,以此驱邪镇惊。
由于琥珀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被人们认为具有来自大地之母的安定力量,因此也有可调和男女、阴阳的功用,让人们在思考时有更敏锐的感受。人们认为琥珀戴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其他功用:戴在眉轮,可协助去除杂念,让人更清明无惑;戴在喉轮,协助加强沟通能力,个性更开朗,更体贴他人,助人完成远大目标;戴在心轮,让情感在理性的约束下,找到真正的心灵伴侣。
琥珀是一种古老的宝石饰品材料,自古以来是欧洲贵族佩戴的传统饰品,代表着高贵、古典、含蓄的美丽。作为宝石,也有近6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希腊和埃及的许多古墓中,都曾出土过用琥珀制成的饰品。
陶轺车
金塔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陶轺车藏品,是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青沙梁墓群普查时采集,质地为灰陶,形似推车,双轮,双辕,车厢和车轮可以分离,此车长39厘米,宽16.9厘米,整车高20厘米,重2.47千克。从墓葬形制推断应属魏晋时期的随葬品。此车质地坚硬,结构轻灵,虽作为冥器葬入墓中,但为我们研究汉代的舆服制度和复原汉代的轺车,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甘肃省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轺车,《汉典》解释有二:一是一马驾之轻便车。《墨子·杂守》:“为解车以枱,城矣。以轺车,轮軲,广十尺,辕长丈,为三辐,广六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司马贞索隐:“谓轻车,一马车也。”《晋书·舆服志》:“轺车,古之时军车也。一马曰轺车,二马曰轺传。”因此,轺车又可用作驿车,称“轺传”“传车”。二是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亦指代使者。唐王昌龄《送郑判官》诗:“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明朱鼎《玉镜台记·南北凯旋》:“轺车日夜纷来往,馹使奔忙赖脚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又有轺车四出,则外国之一举一动,亦无不周知。”
由此可知,轺车是一种轻便快速的小马车,车厢四面敞露,中间树有车盖,一般用一匹马驾车,也有用两匹马的。《释名·释车》说:“轺,遥也,遥远也,四向远望之车”。其形制渊源于战车。《汉书·平帝纪》:“亲迎,立轺并马。”颜师古注引服虔曰:“轺,立乘小车也。并马,骊驾也。”这是用两匹马拉的轺车。汉初时的轺车为立乘,后来改为坐乘,一车可乘坐二人。因轺车结构简单,快马轻车,使用比较广泛,因此为一般小吏外出办理公事或邮驿传递公文时乘坐的马车,也是一般人常用的车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车是商代的。商代与西周时期的车属于同一类型,都是双轮,方形或长方形车厢,独辕。辕的前端缚有一根横木叫“衡”,衡的两边各缚有人字形轭,用以驾马,多数是驾两匹马,也有驾四匹马的。到了汉代,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独辕车渐少,多数为双辕车。双辕车一般驾一匹马,个别驾两匹马。车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扩大。到魏晋时轺车发展到了巅峰时刻,使用更加广泛,据《晋书·舆服志》说,“汉世贵辎軿(即辎车)而贱轺车,魏晋重轺车而贱辎軿。”汉晋时的官僚贵族出行多要有一个马车组成的车队,以炫耀其社会地位。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官僚贵族的墓葬里,常画或刻有出行的车队,有的甚至随葬铜铸的车马仪仗俑队。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出土了一组庞大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4辆铜车(除1辆牛车外,余为马车)、17件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件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铜车马仪仗俑。其中一件铜轺车引起专家的注意,此轺车长40.7厘米,宽41厘米,轮径25厘米,双辕,辕前部伸出车厢的部分向上弯曲,两辕之间有横轭,辕后部与车厢相接,压在车轴之上。两轮各有辐14条。车厢底由菱状网格组成,车厢前壁呈阶梯状向上倾斜,有轼(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轼中部有一孔作固定伞用。车厢顶有伞遮盖。伞高24.4厘米,直径32.4厘米。伞柄从轼中孔眼插下直通车厢底。驾车的马身躯高大,肌肉富于质感,头部饰铜当卢,颈上套轭,皆为铜饰。车夫跪坐于车厢内左侧,作双手持缰状。此车对于研究汉代的舆服制度和复原汉代的轺车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魏家坟
概况
魏家坟墓群在鼎新镇城区东北(现进化村2组与头分村3组的交界处),面积约598平方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茔圈内排列5座墓葬,均为圆丘形封土。其中1号墓封土底径5.4米,残高0.6米。2号墓封土底径3米,残高4米。其北面又有品字形3座砖室墓,有祭祀祠堂底座,长方形,面积5米×8米,并有长3米、宽2米、高0.2米的石兽座1个。据当地老者讲,坟内原有一对石狮,后搬迁于鼎新镇政府门前,现保存完好。目前,墓群内已被开垦为农田。外围坟地的墙基线还依稀可辨。魏家坟石狮子
现位于鼎新镇政府门前。原为魏家坟内石狮,原基已毁不清,石狮一双迁入现址。据考为清代石刻,花岗岩质,通高1.67米。长方形座,长0.6米,宽0.4米,高0.3米,边沿阴刻双线纹。狮身高1.37米,昂首张口,前腿挺立,后腿俯卧,腿部阴刻条纹,颈部阳刻串铃。
魏家坟的主人
关于魏家坟的年代和墓主人的具体身份,流行于鼎新的一种说法便是:“先有魏家坟,后有毛目城。”但是,“先有”有在何时呢?据民国时期编撰的《新编鼎新县志》,其卷七《魏公植望太先生墓志》记载,墓志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农历四月由墓主人的孙子(魏象纪)请同乡所记。里面记载的墓主人名叫魏植望,祖籍凉州,生于康熙三十三年,卒于乾隆十四年,曾经当过兵,后在毛目屯田,以屯户长身份办理屯务,被委任为屯长。他乐善好施,深得百姓拥戴,死后就葬在毛目。子孙后迁居酒泉,家资丰饶,人丁兴旺。他死后,他的二儿子通过捐官的形式追赠他为中宪大夫,追赠其母张氏为恭人。《墓志》同时还交代了魏植望先生的儿子及孙辈们的情况。
《墓志》记载,魏植望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葬在了毛目。他们所葬之地是否就是鼎新的魏家坟呢?清朝的丧葬制度规定,只有六品以上的官员才可在墓前立石兽,而且数量和种类有严格的规定。现鼎新镇政府门前的石狮子若立于魏家坟前,必然说明墓的主人官阶至少在六品以上。清朝时期的中宪大夫为正四品,只有正四品才会封其夫人为恭人。魏植望这个捐官追赠的中宪大夫墓前立对石狮子,似乎也不违反相关律制。
根据以上资料表明,魏家坟的墓主人很可能就是魏植望,修建年代大概在清乾隆年间。
魏家坟和毛目城
位于金塔县城东北90千米的鼎新镇,过去叫毛目城,在这里流行一种说法:“先有魏家坟,后有毛目城。”究竟先有哪个?没人做过考究,但在民间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早年里,有个姓魏的老先生,带着家人从凉州来到黑河岸边,在这里屯田置家。他乐善好施,深得百姓拥戴,被大家推举为屯长,尽心尽力地办理屯务。
一天,来了一位和尚在魏家大门外高叫:“上善若水,福荫子孙。”魏老先生听见,觉得话有蹊跷,便把和尚请进家来,设宴款待。酒至三巡,魏老先生便问和尚门外之言何意。和尚说:“不过是随便说说,我们还是谈谈别的!”魏老先生不好再问,便跟他谈古论今,十分投机。到了掌灯时分,和尚说:“贫僧孤独无亲,欲借先生贵府多住几日,未知肯应允么?”魏老先生满口答应。此后,每日与和尚闲谈下棋,相处甚欢。
光阴似箭,转眼已过了三年。一日,和尚说:“贫僧在府几年,受到先生款待,实在感恩不尽。没有别的,只有几句话相赠,请先生辞世后,坟地设在东北方向,方圆三百六十步。一切均在锦囊之中,不可提前拆看,只与夫人公子告知清楚!”魏老先生还想细问,和尚已飘然而去。
过了几日,魏老先生忽然卧床不起。临终时把夫人儿子叫到跟前,如此这般吩咐一番就气绝身亡。
下葬前夫人拆开第一道锦囊观看,写道:“正当午时蛇打鼓,方可开穴来挖土!”正当人们望着锦囊发愣时,只听“嘎嘎”两声,一只乌鸦叼着一条小蛇从人们头上飞过,口里的小蛇落在鼓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就赶紧挖坑。坑挖好后又拆开第二道锦囊,上面写道:“有人头上戴铁帽,下葬不迟也不早!”工夫不大,只见一个农夫准备过河,一手提鞋,顺便把一口铁锅扣在了头上。于是赶紧下葬。夫人又拆开第三个锦囊,上面写道:“驴在人身骑,埋土最适宜!”盼了好久,才看见一个人赶着驴走来,后面跟着一个小驴,巧得很,这赶驴的人要过河,大驴过,小驴不过,赶驴人只好把小驴背在背上。就这样魏老先生的丧事顺利地办完了。
七日后,公子给父亲上坟,只见坟头不知被谁给刨平了,公子无奈,只好重新垒起坟头。第二日,公子来看,只见坟头又被刨平了。当日晚上,公子带人躲在附近,半夜时,只见一只白狗和一只黑狗跑来,刨起了坟头上的土,公子和众人急忙把狗赶走,怕白狗和黑狗再来,他们便守在了坟前。不知不觉中,公子沉沉睡去,睡梦中只见那个和尚来到面前说:“白狗和黑狗是黑白无常所变,为的是刨断你家的福脉,你可在坟前立两只石狮,以镇妖邪。”说完便不见了。公子醒来后,立刻命人雕了两只石狮立于坟前。从此以后,魏家坟太平无事,魏家的后人一天天兴旺起来,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这里被叫做毛目城,人们便传下了“先有魏家坟,后有毛目城”的说法。
现在,曾经立于魏家坟前的两只石狮子被摆放于鼎新镇政府门前,它们昂首张口,前腿挺立,后腿俯卧,威武地守护着这里的一方百姓。
细腰1号破庄子
细腰1号破庄子遗址,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北15.4千米处,东北距细腰墩610米处的一片风蚀台地与灌丛沙丘相间地带,遗址中心有城址一处,城址南北长65米,东西宽41米,总面积2665平方米。城墙黄土夯筑,夯层0.18米,墙基宽1.14米,上宽0.4米,南墙残高1.5米。城址北侧有土坯砌筑的三间房屋遗址,土坯尺寸0.38米×0.18米×0.06米。房屋遗址坐北向南,东西长12米,南北宽3米,已坍塌。城址周围地表有大量黑釉瓷片和青花瓷碗残片、花岗岩残块。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证为清代遗址。该遗址为研究我县清代民居的建造技术及规模提供了实物依据。
细腰2号破庄子
细腰2号破庄子遗址,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北14.6千米处,东距细腰墩1千米处的一片开阔的黄土地上,遗址分布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60000平方米,遗址中心有一新月形沙丘横卧。地表有大量黑釉瓦片、花岗石块、青花瓷碗残片。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中心有夯土墙和土坯砌筑房屋遗址,现已被沙丘掩埋,为清代民居遗址。该遗址为研究我县清代历史文化及民居分布提供了实物依据。
小河口屯庄
小河口屯庄遗址,位于东坝镇小河口村北200米处的农田环绕之中,遗址南北长74米,东西宽65.7米,门向南开,宽4米。墙体为黄土夯筑而成,基宽2.6米,上宽2米,残高5.8米,夯层厚0.07米~0.13米。东、北墙体各有3段豁口,西墙有2段豁口,遗址内已辟为农田。考证为清末时代遗址。为研究我县清代城址的建造技术及规模提供了实物依据。
大庄子屯庄
大庄子屯庄遗址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南4.8千米处的农田环绕之中,遗址南北长90米,东西宽82米,面积738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米,基宽3.2米,上宽1.8米,残高6米。四角有边长5米的正方形角墩,遗址内及南墙部分已被辟为农田;北墙较完整,但墙根已风化坍塌,岌岌可危;东墙除两个角墩外,其余部分残高在1.2米~3米之间。考证为清末时代遗址。该遗址为研究我县清代民俗民居提供了实物依据。
旧寺墩屯庄
旧寺墩屯庄遗址位于古城乡旧寺墩村东2.1千米处的农田环绕之中,呈正方形,边长为100米,面积100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3米~0.18米,基宽3米,上宽1.2米,残高2.8米~4米。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各有边长4米的正方形角墩,东南角角墩残留一倒梯形,上宽2米,残高3米一小部分。北墙中部有两个敌台,突出墙外2.5米,相距4.8米,上有女墙,高0.7米,厚0.6米。遗址内已被辟为农田。考证为清初时代遗址,为研究我县清代民俗民居提供了实物依据。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