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金塔文物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7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金塔文物初考
分类号: K872.42
页数: 6
页码: 251-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金塔文物初考的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博物馆 发展纪事

内容

一、伏羲女蜗棺画考
  2007年7月,金塔县博物馆对大坡梁墓群内一座因受雨水侵蚀和车辆碾压而塌陷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墓室为单室土洞结构,南北长2.8米,东西宽1.4米,高1.6米,内有棺木两副,为双人合葬墓。经现场清理,棺木木质为西北特有的沙枣木,左边棺木和尸骨已腐烂,右边的棺木保存较好,在长2.5米,宽0.6米,厚0.05米的棺盖内侧绘制有彩画。据考为女蜗与伏羲人首蛇身画像,画像色泽鲜艳,线条流畅。伏羲头戴山字形官帽,左手托日,右手持矩;女蜗头盘发髻,右手托月,左手持规,象征天地方圆。两人身为蛇身,缠绕交错。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宇宙。
  关于伏羲女蜗的传说,民间流传的版本较多,较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女蜗造人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类,只有树木、高山、河流和野兽。有一个叫女蜗的神,觉得大地上只有狼虫虎豹,太没有新意,便按照自己的样子,用地上的泥土捏了许多泥人,男女老少都有。然后,女蜗用她那神奇的手一指,做起了法术,这些泥人变活了,他们会说话,唱歌、跳舞,有了生命和智慧。后来,女蜗嫌手捏泥人太慢,就用树条沾上泥巴去摔,摔出去的泥点全部变成了人。还有一种传说:伏羲是太昊,是华夏古三皇之一,是传说中的盘古,伏羲和女蜗是兄妹,生于仇池,长于风纪,人首蛇身。那时候,伏羲始画八卦,造甲历,教民渔、猎、畜牧,女蜗辅佐伏羲治理天下,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雷公发怒了,发洪水淹没了全部人类,只有女蜗和伏羲兄妹坐在葫芦里得以逃生。为了延续人类的血脉,他们兄妹二人便结为夫妻,繁衍后代,使人类重新繁衍滋生在大地上。
  伏羲女蜗为何是人首蛇身呢?上古时代,不单伏羲、女蜗是人首蛇身形象,皇帝、西王母都以蛇身出现在人们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就达138个。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从古代的记载来看,伏羲姓风。关于“风”字,在《说文》中有“风动虫生”的解说,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虫”和“巳”为同一个字,而“巳”就是蛇。《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虫为蛇”之说。由此可见,风与蛇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姓氏的起源来看,上古时期人们的姓氏大多与部落的图腾有关,有些姓氏就直接来源于部落图腾。由此看来,伏羲女蜗的“人首蛇身”形象就是从风姓部落的图腾“蛇”演化而来。
  也有的学者认为,伏羲部落并不是以蛇为图腾的,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其实,应该为“人首龙身”,所谓“蛇身”实质是简化了的龙。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皋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就是说,龙是伏羲部落的族徽或图腾。而这个龙则是从大鲵演变而来。龙的原始形象是生于古成纪地区的龙鱼,即“鲵鱼”,又名人鱼,俗称娃娃鱼。在古时候,成纪地区的自然环境比现在要好得多,非常适合鲵鱼生长,鲵鱼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它如同小儿哭泣的声音,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启示,生活在此的伏羲部族遂以鲵鱼为图腾。
  人们用绘制伏羲女蜗人首蛇身交尾图的形式来崇拜伏羲女蜗为人类作出的丰功伟绩由来已久。目前,从出土的陶器、丝绸、日用器皿、棺木上都绘制有这类图案。在棺木上绘制伏羲女蜗人首蛇身交尾图,在东汉——魏晋时较为流行。我县发现的这幅棺画,为研究伏羲女蜗崇拜和魏晋时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二、坞堡遗址考
  在金塔县境内东部的东沙窝即汉代会水县城周围分布有11座城堡,正中是东古城,正西有一堵墙坞障,西南有西古城、三角城、下长城坞障、潘家湾坞障,正南是西三角城,东南是小三角城,东北是黄鸭洞城,西北有北三角城,正北是下破城。这11座城堡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均已残破不堪,但遗迹犹存,有的城墙残存,有的只剩一角,有的只剩一段城墙。这些城堡,城内和周围遍布大量的灰陶残片和石磨残块,从地表散见遗物和城址结构看,应为汉代古城址。除东古城和西古城规模较大,已考证是汉会水县城故址和魏晋时的和韶屯遗址外,其余9座城堡规模都较小,他们的用途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在地处边陲的金塔会遗留如此多的汉代古城呢?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金塔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王朝十分注重在金塔的设防。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溃匈奴后,为了巩固边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徙民实边国策。据《史记》记载,汉武帝从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移民实边,其中河西地区(包括居延)是重要的移民实边之地。汉武帝先后多次移民河西,《史记•平淮书》:元鼎六年(前111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次移民也包括会水。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为他巩固河西的统治服务。这是策略性的军事行动的延长和有力补充。移民是先卫边,后屯田。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的防御体系的逐渐建立,边境的安全,人口的不断增加,再要从内地运粮,所费甚多,国家也承受不了。移民的活动重心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
  会水县大概是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的。由于当时的会水县地处黑河和讨赖河交汇的夹角地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十分适宜农耕生产。移民的活动重心转向农业生产后,会水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由于会水地处边陲,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尤其是对粮食的掠夺尤为严重,如何保存粮食成了老百姓生存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保证老百姓生产粮食、储存粮食,保护粮食,统治者动员老百姓建“坞”;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从西汉末出现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要求有一份自己耕耘的土地。伴随这个经济上的要求的产生,原先的那种半军事化的堡垒式的生活方式已不适应人们要求自由生活的原则,农民渴望打破旧的束缚,建立自由耕作、自由交往的新体制,到适合自己生产生活的地方去建自己城堡式的居处已形成潮流,这时就出现了大量城堡式的坞壁。这种坞壁,延续到魏晋时很发达,成为一种经济形式,称“坞壁经济”。隋时隋文帝诏命河西地区“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因此,统治者又动员老百姓,充分利用和加强从西汉后期、东汉及魏晋南北朝以来修建的坞堡储存、保护粮食。这种坞壁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四面有厚而高的围墙,围墙上某一角有炮楼。四面围墙的一面开门,门有几道,似小城门,不易攻破。围墙面积的大小由造者决定,可大可小;一家独住或财力薄弱,可小些;几家同住或财力宽裕,可大些。里面有居室,有猪、牛、马、羊圈,有磨坊、油坊,甚至有水井等设施。平时,早出晚归,在田间耕作或干其他营生,若遇敌情,即可据以自卫,若遇进攻,即可凭坞反击。
  从这些小城址的结构规模和地面遗迹看,很可能就是这种坞堡。这些小城堡,城墙均系夯土版筑,夯层严实,墙基宽均在2米左右,墙体厚而结实,虽经历两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遗迹犹存。如在西三角城的西北角有坍塌的大土堆,可能是炮楼遗迹,在城周围分布有多处古窑址;在北三角城城址内,城内西北角有大量的灰层堆积,厚约1.2米,城中心偏北有一白刺沙丘,下部全为灰层。城内西南角有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厚约1米。这充分说明了城内既有人居住,又有牲畜圈舍。城北30米处有一残窑底,仅存灰层,厚约0.1米,形制不清,周围散见许多青灰色残砖。西南40米处有一残窑底,被人为盗挖破坏,周围散见灰色烧结土块。城内及周围近1平方公里内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并有石磨残块和铜钱币碎块。这些小城堡周围均发现有古窑址,更进一步证实了农民居住的可能性。
  三、象牙佛在金塔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尊“普贤菩萨”象牙雕刻像。这尊佛像是由一块高18厘米、宽8.7厘米的象牙分成两片,雕刻而成。象牙佛内刻着佛祖经变图数百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两片象牙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骑象的普贤,手捧宝塔,袒胸赤足,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踏俱全,装饰美观。从雕像相貌、服饰看,属于印度风格,由此推断,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携归的。它完整地保存了一千多年,是一件稀世文物。
  象牙佛在世界上只有两尊,是由同一根象牙分为两段雕琢而成的。象牙底部雕琢的一尊据说存放在国外。国内的这一尊是由象牙梢雕琢的。它最初是云游安西县榆林窟的喇嘛吴根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的。
  清朝同治年间,社会动乱,战事又起,象牙佛由一个原在万佛峡的道人带到了金塔县后,被一个名叫梁钟的人据为己有。梁钟的女婿,常来往于盐池一带做生意,他见蒙古人信佛,顺便提及了老丈人梁钟家存有象牙佛的事。这消息传到榆林窟后,当时在窟主持的道人,因丢失的象牙佛有了着落而十分高兴,便于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天由安西县奔往金塔,费时三月之久,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才把在外飘零多年的象牙佛携回榆林窟。解放后,这尊象牙佛由安西县榆林窟移至兰州五泉山,后又转到时北京,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