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现代生产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57
颗粒名称: 一、近现代生产工具
分类号: K875.1
页数: 6
页码: 195-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博物馆民俗文物中近现代生产工具的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文物 生产工具

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金塔人民在战天斗地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原始生产工具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实际,更新改造了许多生产工具,这些工具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这些旧式生产工具已逐步被农业机械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供人们观赏研究,现将博物馆征集的一些近现代生产工具做一介绍。
  独轮人力推车
  独轮人力推车,结构简单,用两根长约1.5米左右的车辕,上架五根横木同车辕相连,上面放一个三面围住,前面敞开的芨芨草编的芭子,即成了车厢。车轮是用约10厘米厚的木头做成直径约50厘米,中间凿方眼,穿木轴用两片车耳同底座相连。车高0.8米左右,车厢长0.8-1.0米左右,宽0.5米。可载重100公斤左右。使用时,双手把辕,身子微微向前倾斜,双腿呈八字型推动,就可前行。它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人力车,全凭人的力量驱使,虽然推起来挺费劲,重心掌握不好,便会向一边倾斜,但它具有体积小,行动方便的特点,只要是一人能通过的狭窄通道都可通过,遇到木槛,垫块石头、土坯或木块一颠而过。因此,在过去,家庭厩舍清淤、田间运肥、起粪垫圈都靠它。
  大轱辘车、皮车
  大轱辘车,是最具有地方特色,最古老、最原始的运输工具。据考:大轱辘车是在古代战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以马、骡、牛为挽力。金塔民间大轱辘车的使用分为木制大车、木制铁瓦大车和胶轮大车(即皮车)三个阶段。
  大轱辘车的车体由车轮、车轴、车辕、车排(即车厢)四大件组成。车轮由大、中、小三种尺码,最大直径可达2.3米,最小1.6米,有一人多高,用9块车辋,18根辐条镶成。车轴是连接两个大轱辘的物件,一般长约2.6米,多用榆木制成,不易磨损。车辕是用两根长约3.8米左右的木料做成,连接在车轴上。车排是车的中心,在车辕上镶木制成,上围芨芨草编成的圈子。在车辕上固定车排的叫“勾心”,在车轴两头固定轱辘不外跑的是一个约火柴盒大小的木片,叫“车辖”。
  大轱辘车的车辕较长,车古辘高大,在沙砾地、黄泥地、盐碱地及遇到坑沟低洼处行走也很方便。因此,在当时道路状况极差的情况下,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皮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了轴承和橡胶轮胎后在大轱辘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运输工具。结构与大轱辘车相仿,只是比大轱辘车低,轮子是橡胶制作的,与汽车轮子大小相似,比大轱辘车轻巧灵活。皮车具有车身低,装卸方便的优点。它也是一种畜力车,一般用三匹马或骡子拉,中间的叫辕马,前边的叫“梢子”。如果有时拉重东西走远路,还会在“梢子”外再加两美“梢子”。
  二牛抬杠
  木制犁身安生铁犁铧是我县最早的耕作农具之一,又称“二牛抬杠”。它由木犁杠、木制犁身、铁制犁头和牛担搁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两头牛套在担搁上,分列在木犁杠两边,牵引木犁杠从而拉动犁铧进行耕作,从形象上看是两头牛抬着一根木犁杠,因而叫“二牛抬杠”。用犁铧耕地叫“犁地”,播种叫“犁种”。播种时一人(一般为妇女)走在犁铧后,一手提蓝或筐,里面盛有作物种子,一手抓种子后均匀撒入犁沟内。后来随着摆楼的出现,犁种逐渐减少。我县最早的播种工具摆耧、整地工具耙,起初也是用“二牛抬杠”方式耕作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为了节省畜力,人们将用于播种的犁铧和摆耧进行了改进,将“一杠”改为“两杠”,只套一匹牲口即可耕作播种,畜力也不仅仅限于牛,马、骡、驴等均可做为畜力。摆耧适用于播种麦、谷类作物,也可用来播化肥。在使用时操作手可随意调节下种量。此外,摆耧还可用于松土浅耕。木耙是本地常用的整地破土工具,用榆木或沙枣木制成,用两根板形横木和四根板形直木构成长方形木架,在横木上安装三棱带尖杏木制耙齿,畜力牵引,完成耙地。20世纪七十年代木耙被铁耙代替。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新式耕作农具的出现,“二牛抬杠”犁地逐步被5吋步犁、7吋步犁、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和拖拉机代替,播种被播种机取代。
  石磨•碾子
  石磨、碾子是在没有钢磨、粉碎机以前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由花岗石圆形磨体和木制(或泥砌)磨盘构成。磨体分上、下两扇,中间用磨脐固定,磨扇吻合面凿有扇形磨齿。加工磨体时在青石板上打锻出两个大小、薄厚基本相等的圆石板,然后由里向外成扇形用凿子凿出一道道浅沟,下扇中间凿一小洞,用来安插固定磨盘的磨脐。在上扇磨上凿出两个杯口大小的洞来,用以往下溜粮食,中间凿一个能套住磨脐的脐眼,将上下两扇磨固定在磨盘上,边上凿两个小眼,用来穿绳将磨担子(一头带弯的木棍)固定在上扇磨上即可。使用时,套好牲口(一般为驴),在上扇磨上堆上粮食,牲畜一走动,拉动上扇磨转动,通过上下两扇磨的磨擦,粮食就会被粉碎落在磨盘上。然后用簸箕收到一边的箩箱(一般为长方形,深二尺,分两隔,上横二木杠,用来支撑箩筛)里,用锣筛锣,细粉飘然而下即为面粉,粗碴珍子再放到磨上磨,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面磨净仅剩麸皮为止。旧时,我县民间一般的磨房里都备有两个箩箱,用来箩白面和黑面。此外,金塔民间还有一种小型石磨,用手摇动,专门用来为牲畜粉料,叫“拉料磨子”。
  石碾是用来取谷物皮壳的加工工具。有辊碾和窝碾两种。碾子由碾盘和碾碌碡两部分组成。先在地上砌一米高的碾台,中间嵌镶一光洁的圆石板,石板中间留一洞口,自上而下立一根木桩,(俗称碾桩)通过碾脖夹用来联结碾碌碡。周围再用土坯围上一个圈,叫碾盘。碾碌碡是用一粗大的石头打磨成上下通圆,左右齐断的形状,左右之间凿一圆形贯通洞,从中横过一根木杠(俗称碾杆)和碾盘中间的木桩连结。使用时,用套绳套好牲畜,一吆动碾碌碡就会转动起来,把谷子、糜子等带壳的谷物放到碾盘上,经碾压,皮壳被压碎。用簸箕收起后,上下翻簸,除去皮壳。经反复碾压、翻簸,便会将米、糠分开。
  纺线车•织布机
  纺线车是旧时人们用来将植物纤维(主要是棉花)加工成线的工具。由木轮、木轴、铁锭和木支架等构件组成。使用时,一手摇木轮曲柄,木轮通过线绳带动铁锭转动,一手将棉捻轴线系于铁锭之上,即可抽捻纺线。
  织布机是将纺织的棉线织成棉布的机械。它由机架、辘角、踏板、怀轴、摧桩、提头、篦子、梭子等部件构成。使用时,操作人员左右脚交替踏动踏板,棉线即靠提头开交,手推篦框左右分送梭线,摧桩推动篦子将线靠紧织成土布。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