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陶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陶器
分类号: K876.3
页数: 8
页码: 168-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博物馆陶器收藏情况和代表性藏品双耳彩陶罐(二级)、陶卧羊(二级)、陶轺车(二级)、双耳罐(三级)、双耳彩陶罐(三级)、陶塌(三级)、双耳细纽罐(三级)、陶纺轮(三级)、单耳罐(三级)、陶灶(三级)、陶鸡(三级)、陶壶(三级)、陶俑(三级)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文物 陶器

内容

据考古记载,我县境内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当时这里有多处陶器作坊,制陶业十分发达。延至魏晋时期制陶业达到高峰。从现今遗存的缸缸洼、火石梁、火石滩榆树井、二道梁等多处古遗址足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烧制的陶器深埋于地下后,不易氧化腐烂,使其得以长久保存下来。在我县境内出土和采集的陶器相当多,仅馆藏陶器就达到308件,占馆藏总量的24.3%,民间收藏和外流的估计数以千计。陶器中有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夹砂红陶、彩陶,有汉——魏晋时的灰陶。器形有罐、壶、盖、盆、仓、灶、俑、樽、盘等。彩陶罐均为红陶衣施黑彩、纹饰有网络纹、平行纹、回纹、绳纹、附加堆纹、三角纹、菱形纹、圆点纹、斜线纹、乳钉纹等。我县境内出土的红陶和彩陶大多属四坝文化遗存。灰陶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席纹、麻点纹、网格纹、鱼鳞纹、垂帐纹、旋纹等。陶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如此精美的陶器古人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陶器的花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陶器陶坯的制作方法,萌芽时期被称为“贴敷模制法”或“泥片贴筑法”。用这种方法制作陶器需要支撑泥片的支架,可以是一个草编的篮子,也可以是一个树枝编成的筐,然后把泥敷在支架上,依靠支架的形状来完成陶器的成形。此后,又出现了一种更牢固的制陶术——“泥条盘筑法”。是将拌制好的粘土搓成泥条,从器底开始依次向上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然后用泥浆粘合全器并抹平泥条间的沟缝,或进一步一手在器内持陶垫或卵石顶住器壁,一手在器外持陶拍打,使器壁均匀结实。如果陶拍上缠有绳索或刻有花纹的话,那么陶器的表面就会出现绳纹或其它花纹了。由于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陶器在器壁内部会有凹凸不平的痕迹。金塔县境内发现的许多早期的夹砂红陶罐,器壁内就有凹凸不平的痕迹,说明其陶坯就是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随着窑的诞生和发展,陶器成形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后来,“陶车”出现了。它是一个圆形的操作台,台面下的中心处有一个圆窝可置于轴上,圆台围绕着轴可作平面圆周运动。将陶坯置于工作台面的中心,推动台面旋转,便可用手或借助工具对器形进行整修。陶车的出现可以看成是陶器制造业规模化的象征,它大大提高了陶器的生产能力,甚至造成了某种作坊与社会分工的产生。时至今日,陶车还是手制圆器成形的主要器具。金塔县境内出土的许多彩陶和汉——魏晋时的灰陶,其陶坯都是用陶车制作的。
  金塔陶器的器形,早期主要是罐、盆等实用器物。到了秦汉魏晋时期,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陶器成了随葬的主要明器之一,陶器器形大为丰富,除罐、盆外,出现了壶、碗、樽、瓮、甄、豆、井、灶、仓等器形和俑、猪、牛、羊、鸡等偶像。并出现了随葬的车马模型。
  陶器的颜色为什么会从最初的红色转变为后来秦汉魏晋时期的灰色呢?这与古人陶窑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最初的升焰式圆窑不能控制进入窑内的空气比例,烧成的陶器大多都是氧化气氛下的产物。如含铁量高的粘土烧成红陶、褐陶。一些含氧化铁较低的粘土或瓷土烧成的产品,则为白陶。到后来,由于窑室改进,窑顶封闭,窑内温度升高,燃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游离炭黑,把陶器熏成了灰陶或黑陶。
  陶器上的纹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随着陶器制作一步步趋向专业与实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表装饰也被用在了陶器制作上,彩绘、镂雕、刻印等等。陶器不仅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日用品,而且也成为了人们表达美的追求的载体。在彩绘陶器出现之前,人们用表面磨光的方法来增加器物的光泽。在人们了解到一些带矿物质的粘土能产生颜色后,陶器上便出现了彩绘,这种刷在陶器上的粘土被称为“陶衣”。陶衣的原料是碾磨得极细的粘土悬浮液,粘土若是瓷土,陶衣就呈现为白色;粘土里若含锰矿,陶衣就呈褐黑色;若粘土是红土或赭石,陶衣就呈红色,打磨光亮的陶坯上涂刷了陶衣后就有了作画的底子,再用另一种颜色的粘土就可以在陶衣上绘出丰富的图案了。彩绘后的陶坯入窑烧制,出来就成了不退色的彩陶。金塔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基本上均为红陶衣施黑彩,就是用这种方法绘制的。
  到了秦汉时,中原地区已大量使用铜器和铁器,部分地区已出现了带釉的瓷器。金塔县所处的西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陶器仍然是主要的生活用具。这时,由于人口剧增,陶器需求量明显加大,加之陶窑的改进,在陶器上施彩,已不能适应陶器的大量需求。怎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在陶器外表刻印纹饰呢?人们想到了在陶坯上刻印纹饰。最常见的就是绳纹,用缠了绳索的木拍在未干的陶坯外拍印,虽然当时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让陶器的器壁坚实均匀,但人们发现这样的陶器外表别有韵味。于是,人们便直接在一些木拍或陶拍的表面雕刻花纹以产生更多的拍印纹饰。金塔县境内许多灰陶器物上的绳纹、麻点纹纹饰就是用这种方法拍印的。由于拍印的花纹往往无序,所以又出现了剔刻花纹和镂雕花纹,这是指用竹、骨等制成的尖锐工具在陶坯上剔刻或镂刻出各种花纹,如曲折纹、圆圈纹、弦纹等,使之组成连续的花纹图案,这与拍印花纹的风格相比又风格迥异了。金塔县境内的许多灰陶器物上的折线纹、弦纹、鱼鳞纹、垂帐纹有明显的剔刻痕迹,就是用这种方法剔刻的。还有一种在考古学上称为“附加堆纹”陶器装饰法,是指用泥饼或搓得很细的泥条用泥将粘附于陶坯外壁形成凸起于陶器表面的、平行或交叉的各种花纹。据专家推测,这种装饰法可能兼有加固器壁、便于抱持的实用性目的。金塔县境内的灰陶器物上也发现了这种纹饰。
  延至魏晋末期,由于中原地区的瓷器制造业向西传播,西北地区大量使用瓷器,瓷器坚固耐用的优点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陶器逐渐被瓷器替代,到隋唐时陶器已销声匿迹了。
  我县馆藏陶器中的代表性藏品是:双耳彩陶罐(二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我县缸缸瓦遗址采集。该藏品质地为夹砂红陶,高11厘米,口径12.7厘米,腹径14厘米。敞口,双耳,鼓腹,小平底,纹饰为两层,颈部饰菱格纹,罐体饰斜角纹。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物。该藏品造型精美,几何纹饰绘制精细,是彩陶器中的精品。反映了先民已具有先进的手工制作技术和较高的审美观念。
  陶卧羊(二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我县东沙窝汉墓群采集,东汉晚期随葬品。质地为灰陶。高8.5厘米,宽9厘米,呈俯卧状,羊角转向,嘴微张。该藏品制作的泥坯略现粗糙,但刻画手法新颖,独特,用寥寥几刀就雕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羊形象,实为随葬明器中的精品。
  陶轺车(二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死鞑子沙窝墓群采集,为魏晋随葬品,质地为灰陶。形似推车,双轮,双辕。车轮与车厢可以分离。轺车造型逼真,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力强,质地坚硬,充分说明了魏晋时期制陶业技术的高超。
  双耳罐(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大庄子乡境内的二道梁遗址采集。四坝文化类型,质地为红陶。口径7.8厘米,腹径10.5厘米。平口,有对称双耳,鼓腹,腹部有直形纹饰,平底。
  双耳彩陶罐(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大庄子乡境内的二道梁遗址采集。四坝文化类型,质地为彩陶。口径13厘米,腹径26厘米,高23.5厘米,敛口,短颈,圆鼓腹,颈部有对称的双环形耳,纹饰分两层,颈部为三角形三线纹,腹部为不规则菱形三线纹。
  陶塌(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火石滩遗址采集。质地为夹砂红陶。埙体为椭圆形,上有一孔,一端带一短圆柱体,另一端带一扁平长方体,中间空,上有两孔,用于吹奏。该藏品从质地和制作手法上看应为史前遗物,说明当时的先民已有了早期的艺术活动。
  双耳细纽罐(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大庄子乡境内的二道梁遗址采集。夹砂红陶。口径8.6厘米,高10.5厘米,腹径10.5厘米,平口,有对称的双耳,圆腹平底,腹部有直线纹,属四坝文化遗存。
  陶纺轮(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羊井子湾乡境内的火石滩遗址采集。质地为红陶,圆形,直径6厘米,中间有一孔,表面有刻制的字型、鱼纹图案。该藏品为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纺织用具,他们将牛、羊毛用纺轮捻成线,然后再用来缝制物品。
  单耳罐(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大庄子乡境内的二道梁遗址采集。质地为夹砂红陶,高9.5厘米,腹径8厘米,口径6厘米,平口,长颈,球形腹,整个罐身呈圆锥形。颈部有单耳,口沿有细微的缺口,颈部的纹饰呈菱形,罐身的纹饰为斜线纹,属四坝文化遗存。
  陶灶(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东沙窝臭芦草窝墓群采集。灰陶,呈灶状,长23厘米,宽20厘米,高9厘米,上有三圆口,其中的一口上有小碗,前侧有长方形的灶门。该藏品应为东汉晚期随葬明器。这个时期随葬明器的特点已向实用器物转变,如陶灶,陶仓,陶井等,一方面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陶鸡(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东沙窝臭芦草窝墓群采集,为东汉晚期的随葬品。质地为灰陶,高6.5厘米,长10厘米,鸡头、腹、尾全,形似啄食。该藏品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形象逼真,虽属随葬明器,但也不乏艺术观赏性。
  陶壶(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金塔镇境内的红沙井墓群采集,汉代的随葬品,质地为灰陶,侈口,直颈,刀削足,颈部有垂帐纹、肩、腹部饰有旋纹,口径11厘米,高22.5厘米。
  灰陶直颈壶(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东沙窝臭芦草窝墓群采集。为汉代的随葬品,灰陶,直口,细颈,圆腹,喇叭口座,高27厘米,底径13厘米。此藏品颈部细长,壶身下部和底座带有旋纹。整个壶身造型精美,特别是细长的颈部,在出土的同类器物中十分罕见,没有高超的工艺,如此细长的颈部是很难加工的,这充分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陶俑(三级):1987年县文物普查队在东沙窝汉墓群中采集。为东汉晚期的随葬品,灰陶,高18厘米,呈站立状,正视前方,双手托于腹部。该藏品制作虽略现简单,但手法独特,轮廓清晰,面部表情刻画逼真,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
  褐陶牛:征集,汉代随葬品,褐陶。身长24.5厘米,宽8.5厘米,通高18.8厘米。呈颌首站立状,两眼直视前方,四肢粗壮有力,形态逼真。
  双耳鼓腹侈口彩陶瓶:征集,新石器时期生活用具。侈口高颈,鼓腹平底,腹部有对称双环形耳。耳部以上为红陶衣施黑彩,纹饰分三层,颈部饰双直线纹、网格纹、菱形纹;上腹部饰双直线纹、复合菱形纹、菱形网纹、腹中部饰三直线纹;耳部饰三直线纹,耳部以下为素面。口径16.5厘米,腹径25厘米,底径9厘米,高32厘米。陶罐上的纹饰虽略现零乱、粗糙,但整体造型美观、大气,充分反映了古代制陶工艺的高超。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