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22
颗粒名称: 四、城址
分类号: K878.4
页数: 18
页码: 77-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城址中汉会水县城故址、西古城、西三角城城址、潘家湾坞障遗址、下长城坞障遗址、黄鸭墩城址、三角城城址、小三角城城址、南破城城址、下破城城址、一堵墙坞障遗址、王子庄、威虏城、威远城、毛目城、砖包月牙城遗址、金塔堡和鼎新城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城址 故址

内容

会水县城故址
  汉会水县城故址,又称东古城、“上破城”。位于本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3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9°07′07.2″,北纬40°05′15.4″,海拔1225米,西南距县城23公里。据考证,东古城为汉会水县城城址。其一,是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据《汉书•地理志》、《西城考古录》、《重修肃州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各志记载,归纳有二:一曰“众水所会”之地;二曰“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其北有白亭,古曰白亭海。”按《重修肃州新志》则云:“众羌水会张掖河。”可知“众水”又称“众羌水”,点明了会水县在众羌水汇张掖河的地方。所谓“众羌水”即发源于祁连山之南(古称“羌中”之地)而向山北流之诸水,即今山丹河、张掖河与酒泉讨赖河三条河流。先有山丹河源起,西北流一百一十公里汇张掖河,又西北流四百里(称羌谷水)至鼎新大汇水口。酒泉讨赖河自西南来又名白水,东北流至暗门与红水河会,又稍北流,纳清水河(古亦称墨水),经鸳鸯池,过夹山,又东北一百八十里至会水口与张掖河会。真是“众水所汇”。会水县属酒泉郡,其位置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按今公里计,即70公里,今已知从酒泉东门至金塔为50公里,而70公里之地,正是金塔镇五星村东北之东沙窝,位于讨赖河与黑河相会的夹角地带,与“众水相会,故曰会水”正相符合。二是规模与汉时的县城城址相符。据2008年文物普查查明,该城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4—0.1米。东、北两墙保存相对较好,南墙仅存局部,西墙损毁严重。城墙基宽5米,上宽2.5米,残高最高处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14.8米。东墙正中偏南有一段东西向9米长的残墙,可能是瓮城残墙。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外城西墙也有瓮城,四角有角墩,但现已毁。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门似南开,宽4.2米。城墙筑法与外城城墙相同。三是地面遗物丰富。东古城周围数公里的地域内遗存有居民居住区遗迹和大量的古遗址、古窑址和古墓葬,地面散布有汉灰陶片、五铢钱、铜箭头、铜饰物、残砖块和松绿石、红宝石及石磨残片等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据考证,大多为汉——魏晋时期的。据此证实,东古城为汉代会水县城当无误。所谓“城北有白亭,故曰白亭海”,今虽干涸变为沙漠,但从地势之高低,生物之状态,仍然能发现它的海域位置之所在。其海域大致在酒金公路干线之东,西南起西古城之芦洼,东北至金塔县良种场的斜长低洼区域,形成四十多华里长,犬牙交错的湖区。至于白亭,一般认为,其位置应与遗留至今的“白疙瘩”有关。“白疙瘩”,东南靠海滨,距东古城隔海约二十里,在古代,地多盐碱,终年呈现一片白色,故以白色冠地名。此地为汉代酒泉郡通往北部障,以至居延海的边塞交通要道,沿线往往起亭、筑障。这个亭,不属农村行政建置,是军事性的站口,是通往酒泉北部障或居延肩水金关的一个腰站,是过往人员食宿之处,备有“传舍”(即今国营旅社、客店之类)、烽燧、凉亭等,故称白亭。其海亦名白亭海。随着时代的变迁,郡县废而亭障毁,烽燧倒而传舍毁,形成废墟。因而笔者认为,彼时之“白亭”,逐渐变为今日的“白疙瘩”。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大致为: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今高台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今酒泉市肃州区)接连。西与延寿县(今玉门市)遥相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西总长360里,南北宽约240里,总面积约21600平方公里。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据考,自西汉元鼎四——六年(前114年——111年)置会水县后,双古城一带农业发达,牧业兴旺,陶器烧制作坊遍布,手工业发达,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尤其东古城,既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军事战略要地,位置相当重要。延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始改酒泉郡为酒泉军,隶属于敦煌镇。至此,会水县遂废,以其地归酒泉军。会水城逐渐冷落荒废,先后共经历五百五十余年历史。
  西古城故址
  西古城故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金塔镇五星村二组境内,东经98°59′55.3″,北纬40°02′56.4″,海拔1242米。东北距金塔镇五星村委会驻地4公里,距两河会水口45公里,西南距酒泉60公里。其址风蚀严重,残破甚厉,仅存残迹。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该城为内外两层,平面略呈方形,内城南北长80米,东西宽76米,墙基宽5米,顶宽2米,残高2—6米。西北角有角墩,南北长15米,东西宽8.5米,残高2.5米。外城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8米,墙残高2米。城墙均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3米,均南面开门。内城南墙外侧中部有窑址1座,平面呈圆形,直径2.5米,残高0.5米,窑室被残砖、灰土填实,结构不清。城内地表遍布灰陶片,当属魏晋时期之遗存。据晋人所作《汉书•地志详释》云:“今和韶屯(按指东晋之世),在呼蚕、羌谷二水之间。去会水口西南90里。”据考证,西古城东北至两河会水口四十五公里,正合于九十里之说,证明西古城是魏晋时期会水县属之和韶屯遗址无疑。据《魏收志》载:后凉吕光曾于酒泉郡北部置凉宁郡,领贡泽、园池二县。考古认为其贡泽县,约即汉时之白亭海,后凉凉宁郡治贡泽县,其县城或者就是西古城旧址。
  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址已被当地农民开垦为耕地,城墙仅残存东北角一小段,长13.5米,宽2.5米,残高1.6米。
  西三角城城址
  西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农场东北约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57.7″,海拔1239米。城平面呈长方形,长45米,宽40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23米,基宽2.7米,残高2—3米,南面开门。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潘家湾坞障遗址
  潘家湾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南2.5公里处,东经98°58′45.7″,北纬40°01′57.9″,海拔1249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12.5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5米,基宽1.2米,残高3.5米,南面辟门。周围散见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2002年,被当地农民开垦荒地时损毁。下长城坞障遗址
  下长城坞障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境内,东经99°04′41.8″,北纬40°04′05″,海拔1228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近方形,长21.6米,宽20米,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09-0.15米,墙基宽3米,残高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采集有铜镞2枚。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坞障遗址仅存东西向城墙一段,长19.7米,墙系夯土版筑,基宽3.7米,残高4米。东南角有坍塌的土堆,似为角墩遗迹。
  黄鸭墩城址
  黄鸭墩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12公里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的风蚀台地上。东经90°12′47.6″,北纬40°07′13.6″。2008年文物普查时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13.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薄厚相间,薄层0.12米,厚层0.38米,墙基宽2米,残高5米。东墙坍塌严重,西南角有一上宽3.1米,下宽2.7米的豁口,北墙东部坍塌;城中心有高2米的灰堆。西南100米处残存3处窑址,仅残留窑底图形。周围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三角城城址
  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9°04′38″,北纬40°04′14.2″,海拔1228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南北宽19米。南、西两墙被沙丘掩埋。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5米,基宽2米,残高1.5米,北墙辟门。采集有铜镞、五铢钱币等。周围散见灰陶残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城墙风蚀破坏严重,仅残存东北角、东南角和西南角三处,其中东北角残长5米,残高2米,西北有一段倒塌的残墙,长约6米。城西10米处有人为盗挖痕迹,周围散见少量墓砖残块和碎骨,似为墓葬区。城南附近有一道沙梁。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的绳纹、麻点纹、鱼鳞纹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盆、罐、小口瓮等,城内文化层厚达1米。
  小三角城城址
  小三角城城址,位于金塔镇边沟村东南10公里处。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米,南北宽19.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2米,墙体厚1.8米,残高1.7米。城南20米处有圆形窑址一座,直径8.9米,残高0.4米,南侧有灰堆,直径14米,高2.2米。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及碎铜块。为汉代古城址。
  南破城城址
  南破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下农场西北3公里处的沙漠之中,东经99°05′44.1″,北纬40°06′09.2″,海拔1222米。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5米,面积625平方米,似开南门。城墙残存四角,东南有一段残墙长约12米,基宽6米,残高2.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2米。城内西北角有大量的灰层堆积,厚约1.2米,城中心偏北有一白刺沙丘,下部全为灰层。城内西南角有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厚约1米。城北30米处有一残窑底,仅存灰层,厚约0.1米,形制不清,周围散见许多青灰色残砖。城西南40米处有一残窑底,被人为盗挖破坏,周围散见灰色烧结土块。城内及周围近1平方公里内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并有石磨残块和铜钱币碎块。为汉代古城址。
  下破城城址
  下破城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5组东4公里处的沙漠腹地中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的风蚀谷地上。东经99°08′44.5″,北纬40°09′50.9″,海拔1210米。2008年普查时,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4米,南北宽13.3米,面积约338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0.12米,墙基宽4.4米,上宽1.6米,残高6.6米。城址南墙保存较为完整,中间有一上宽6.4米,下宽3.7米的倒梯形豁口;东墙仅存一段,残长13.3米,呈三角形,断裂成3断;北墙已被沙丘掩埋,流沙侵入院内;西墙坍塌严重,仅存一角。城址西南角20米处有人为挖掘的一个2.2×1米,深1米的坑,用途不清。四周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及石磨残片。为汉代古城址。
  一堵墙坞障遗址
  一堵墙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八组北1公里处的沙砾石滩中,东经99°03′1.8″北纬40°04′52.7″,海拔1222米。坞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7米,总面积91平方米。西墙已风蚀坍塌为平地,北、南、东三墙仅残留局部,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0.12米,基宽1.2米,残高2.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并有少量夹砂红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王子庄
  王子庄,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中东镇政府驻地附近,今中东中学居其西南隅。据考,王子庄系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王子牧犍(沮渠氏,匈奴族,张掖临松人)放牧驻庄之地。始建于公元421—422年,东晋十六国时期,临松(甘肃张掖东南)人沮渠蒙逊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广阔地区。于天玺三年(401年)自立为张掖公,后改称为凉王,设都张掖,建立了北凉政权。
  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使他眼界大开。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越往西北行,柴草越茂盛,大片胡杨林风光奇异,幽静清雅。这一切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及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牧健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一天他把畜群迁到一个地方,只见那儿遍布小溪,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原来在不远处,有一晶莹清泉,泉水涓涓外流。这一发现,使牧健产生了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于是上书北凉王,得批准后于次年三月,牧健抽调人力,筹集材料,选定吉日,动工兴建。历时数月,一座崭新的庄院落成。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建筑宏伟,占地百亩。此庄建成之后,游牧众人安居其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不使牲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几年间,这儿便牛羊成群,秩序安定,牧民富庶。夏日,更是一派明媚春光:“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足,小憩藉草坐,小鸟啼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
  义和二年(432年),沮渠蒙逊病逝,牧健离此接任。此后,人们便把此地称作“王子庄”。永和七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鲜卑族攻占此地。此地胡人便“携幼出城廓,远近任去留”。至明代的近千年内这儿皆为兵家战场,烽烟四起,戎马倥偬,民不聊生,百业俱弃。王子庄也成残垣断壁。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吐鲁番内附,兵备副使王仪等修复王子庄,并筑白烟墩堡、察黑包堡、东八里墩堡(今谢家墩)、西八里墩堡(又叫镇朔墩)等城堡7座,安置其众,并修筑墩台12座。王子庄修葺后更名威鲁堡(鲁:专指吐鲁番),安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之子满个虎力在此耕牧。后因互相攻杀,遣众流散,其地遂墟。西南侧的哥里哥什堡尚在,当地群众将这片地方统称为哥里哥什。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修复后仍叫威鲁堡,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州同一员,专司水利并弹压当地安插的吐鲁番部族。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吐鲁番部族返回新疆,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寺堡,其地空虚。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因扩建金塔寺堡衙署,将哥里哥什旧署的砖瓦木料和地基变卖,仅剩一片土地,遗迹无存。
  据考证,王子庄明代修葺后改名威鲁堡,与威虏城只有一字之差,东与西咫尺之远。近百年来,人们将威虏城误当为王子庄。其实,明、清时的地方文献均将王子庄与威虏城分别记述。就其位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威虏城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威虏城西十里。”威鲁堡西南隅城隍庙的存在,更有力地证明了王子庄的具体位置。历史资料、口碑资料与当地现实均吻合。
  威虏城
  威虏城伟干本具古城乡政府西南200米处,东经98°51′07.6″,北纬40°07′48.2″,海拔1236米。据考,初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据2008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25米,东西宽400米,面积约29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残高4.5米左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墙体夯筑,残高4米左右。城内原有泉水,近年已干涸。
  据清代《肃州新志•古迹》载:“威虏古城,在州城境外迤北一百三十里,北凉时为王子牧犍孳畜之所,稍西有王子庄。”元代,在这块空地上建筑城堡,周三里三,名威虏城(虏: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威虏卫(卫:指挥使司驻地),辖王子庄全境。据清代《重修肃州新志》和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本卫(威虏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堪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民众潜逃,城堡空虚,遂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裁威虏卫,并入肃州为中右、中中二所。嘉靖七年(1528年),吐鲁番内附,在此安置其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对威虏城进行了修葺。清雍正4年(1726年)吐鲁番头目伯克拖、马忒木等率众归附,安插此城,并为其开渠授田,给籽种、农具以自业。乾隆年间,该部族返回新疆,城堡空虚,遂称威虏破城或古城。现今,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墙遗址犹存。
  威远城
  威远城位于金塔城东北140公里处的河西新湖西北岸,居旗杆山南。《新唐志》记载:“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载:“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卫)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徒,人民惧,俱逃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明初威远卫指挥使司驻于此城,下辖四个防御千户所(即威远所、天仓所、平朔所和毛目所)。屯垦战守,监理地方,其防守区域东至毛目东山,西至金塔北山和夹墩湾,南至镇夷,北至青山头。当时的防御对象,主要是元朝残余势力和后起的鞑靼。天仓营盘村的芮公营,就是当年游击将军芮钊“专司攻守”的驻军营地。
  据考证,当今河西新湖内外及航天城为中心的老树窝一带,就是威远卫。羊腰子山就是旗杆山,威远城就在山南坡脚下。缠腰子山北面是一片平坦川地,约20公里处是炮台山、龙峰山、虎脊山、青山头东山和西山,并有纵贯东西的北大路(辙迹尚存),此乃元代西北(含今新疆)诸部族往来京城大都(今北京城)的大道,也是明初进犯者或来降者必经要路。山上岗哨眺望远方,视野清晰,利于警戒防守,立旗七杆,目标明显,便于来降者辨认,山左山右,又有黑河通道两侧绵延一、二百里的毛目东山和金塔北山隔河相望。这一切,完全符合守护城必需的地理态势。
  毛目城
  毛目城位于本县鼎新镇友好村一组。《重修肃州新志》载:“毛目城,镇夷城北一百六十里,周围二里,故址尚存,未详何代所筑,亦近威远者也,恐属威远”。此城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明初为毛目所,属威远卫,千户所署在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南段。其辖域为今鼎新镇及原芨芨乡的双树、芨芨和五爱村一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台分县设置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1949年,墙残高7—8米,厚约4米,周围二里,开东、西二门,内有关帝庙。后辟为农田,遗址无存。
  砖包月牙城遗址
  砖包月牙城遗址,位于金塔县中东镇上三分村二组居民点南500米处的一片荒滩中。遗址中心坐标为东经98°50′17.8″,北纬40°02′27.7″,海拔1249米。遗址基本上呈正方形,边长400米,总面积16万平方米。遗址内已被沙丘和碱土完全掩埋,形成了6座大小不一的土丘,土丘上长有白刺和红柳等耐盐碱植物。其中在遗址西北角最大的一座土丘内,当地农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挖防空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圆形建筑。在北边的一座圆形土丘,因被灌溉水浸泡出现塌方。遗址地表散见许多长方形青灰砖(长28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瓦片(部分有绿、红等彩釉)和灰陶片,特别在遗址西北部,地表及地下有大量的青灰砖。遗址西南角有残存的土墙一段,残高约0.3米。
  该遗址是2007年被发现的。关于该遗址的类型,据当地老者讲,他们的上辈人说此处叫“砖包月牙城”或“游牧民族鞑王子庄城”。初考,为元朝时期的古城堡,城内居住有蒙古人。
  金塔堡
  金塔堡后改名为金塔城,居夹山北麓,金塔绿洲南端,南距酒泉53公里。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堡,在平川边外建筑,周围一百九十丈,建筑人及年月无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州同彭以懋来莅斯土,睹此堡之湫隘,垣墉之倾圮,扩充其地,其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周四百三十丈零,雉堞七百八十数。光绪元年(1875年)州同郝遇龙重建城垣及北门瓮城门与敌楼。宣统二年(1910年)州同冠炳寅谕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敌楼,兼葺南、北二门敌楼。工峻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清代《肃州新志•城郭》载:“金塔城,始于汉朝北部都尉,设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城南高地有汉墓群一处。”明代金塔堡为肃州卫金塔寺守备营驻地。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为金塔寺游击营驻地。乾隆元年(1736年)又改为金塔寺协镇都督府驻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署由威鲁堡(原王子庄)迁驻此堡。民国二年(1913年)金塔县正式成立后,一直为县政府驻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饬令农民以土块补葺全城周围墙根之缺绽者。直到1949年9月解放前,南(在今航天广场中心部位)、北(今工商银行院内)、东(在今飞富家园内)三城门都有门楼,无西门。东城门狭窄,只能通过行人和乘骑。当时的金塔城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城叫“卧牛城”,是金塔人民善于勤劳耕耘的象征。城周东、南、西三面有护城壕,沟深丈许。城东南角(在今县城飞富粮油公司院内)有魁星楼。出北门阒城门即至北关。有东、西、北三门(俗叫栅子门)。东栅子门在今县医院门诊楼后东院北侧,西栅子门在今金塔旅社楼门前,北栅子门在今金塔信用社楼西侧。北栅子门外与民房和农田相连,西栅子门外为干河滩。城内及北关有中山路、中正路、益民路、南街、北街、仓门街、南城巷、东城巷、西城巷、柳树巷等10条街巷,总长约2850米。城内外建有山陕会馆、娘娘庙、城隍庙、关岳庙、马王庙、东岳庙等18座庙宇;有国民党金塔县党部、县参议会、县政府、警察局、自卫队、卫生院、邮政局等十几处公务处所及三百多居民住户。有大小商铺30多家,多集中于北关内。较著名的商号有灵德堂、永兴和、元新成、三积有、恒信号、集瑞源等。它们分别经营中药、日杂、土产、饮食、染坊、旅店、干鲜果等。城内及北关各设米粮市一处,东栅子门外设集市,群众多集中于上午进城交易。城外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二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0多人。酒金公路,由南向北沿县城西侧通过。由于县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市容甚为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城为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金塔镇人民政府驻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1951年将北城门拆除。1952年至1956年期间,东、南二城门拆除,城垣拆毁。原有南街、北街,经扩建更名为人民街和新华街,其他街巷全部废除。至此,金塔老城已不复存在。
  哥里哥什堡:位于本县中东镇政府门前,今中东卫生院和农机站居其北半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堡,安插吐鲁番头目之一哥里哥什居住,故名。清初,哥里哥什率众返回新疆。此处先后为把总、千总营驻地。乾隆元年(1736年)添设守备一员,骑兵60名,步兵45名。今已废,遗迹无存。
  东八里堡:位于本县中东镇谢家墩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头目可落纵(哥里哥什之弟)在此居住。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建为本县地方粮仓库。同治四年(1865年)将仓库移至金塔城东南隅,即今粮油总库。东八里堡遗迹无存。
  白雁墩堡:位于本县西坝乡白雁墩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杂尔只驻牧,后废。
  察黑包堡:位于本县中东镇梧桐坝村(原梧上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安插于王子庄的满个虎力是他的儿子)在此驻牧,后废。
  西八里堡:原名镇朔三墩,以其地处王子庄西八里,故名。明初,这里有营堡,遇警传火。嘉靖年间,曾安插吐鲁番朵尔只等在此驻牧。
  鼎新城
  鼎新城故址位于县城东北90公里处,距黑河东岸2.5公里。清初为屯军营驻地,时称“营尔街”。清同治八年(1869年),毛目县丞李彭监修营尔城告峻,后改为鼎新城。周围三里三,墙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开东、南二门,都有瓮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民国二年(1913年)析置毛目县,为县政府治所,今为鼎新镇政府驻地。
  解放前,鼎新城的概貌是:城阔为不规则之正方形,城围约3.3华里,城墙用土筑成,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垛口俱全。有东南两座城门,都附设瓮城。东城门上建有敌楼(亦叫城门楼),上悬“万古英灵”匾额;东南角建有三层魁星楼,三彩六角,角带风铃,有画壁雕梁,蔚为壮观。城区街道呈“井”字形,机关和居民宅院皆沿街建之,宅舍多为平顶。街道马路两旁栽有成行的白杨树,大树参天,夏秋季节绿荫蔽日。县政府设在城西衙门街,县府大院内有房舍数十间,正房有脊。县政府机关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5科,并秘书、合作、户籍、会计等室。与县政府平行的机关有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司法处;其他单位有补给站、无线电台、警察队、自卫队、看守所、银行、邮政局、卫生院、完校、粮食仓库等。上元、中兴两乡公所均设在城内。商户铺面有“义兴隆”、“福兴厚”、“鼎兴源”三家;中药铺仅“恒德堂”一家;染作坊一家;饮食、杂货铺面八家。古建筑及名胜古迹有城隍庙、龙王庙、马王庙、老君庙、文庙、关帝庙、仙姑庙、岳王庙、魁星楼等。这些庙宇有的被机关占用(如自卫队设在龙王庙,县党部、参议会设在文庙内)。城外无关栅。城内常住人口300余人,商家及来往行人稀少,市面萧条。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