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事设施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21
颗粒名称: 三、军事设施遗址
分类号: K928.724.2
页数: 36
页码: 42-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军事设施遗址中长城、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镇夷东——鸳鸯池明长城、烽燧、镇朔墩、大墩门大墩烽火台、营盘烽燧、鸳鸯池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居延遗址、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城堡、将军营盘故址、石营坞障遗址、茨湾营营城堡、双城故址、营盘坞障遗址和马庄子城址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军事设施 遗址

内容

长城
  金塔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三道,分别是天仓——花海段汉长城,建于汉武帝元封二至三年(前109—108年);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鸳鸯池——夷墩明长城,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三道长城总长度约为296公里。长城沿线尚存城障7座,烽燧73座,其中较完整的21座,半毁的52座。
  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2006年5月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
  从金塔县境内东北部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到天仓头墩(马庄子)向南延伸,过营盘折而向西,沿北山与盆地边缘到玉门花海子,再从花海子经安西北境到敦煌西境的玉门关,有一条像天龙似的古建筑,它若隐若现地飞越山川、戈壁和沙漠,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就是汉长城的酒泉郡会水县至玉门花海段和玉门至敦煌段。其中金塔县境内西由玉门市花海乡入境,在西坝乡西北部的沙枣园子、生地湾一带由西向东延伸,到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和石营子房后,沿北山南麓向东蜿蜒而行,横穿中东、古城、东坝、大庄子乡,沿酒额公路向东北到红砂小墩、垒墩子后,又折向北沿黑河西岸的山脉一直到肩水金关处与东线长城汇合。全长约150公里。据考,此段长城修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前109-10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此段长城的西部由北部都尉管辖,东部和北部由东部(东部都尉府在高台罗城,管不了此段长城。应为肩水)都尉管辖。
  此段长城的塞墙经风沙侵蚀,多数地段已遗迹无存,断断续续分布着10段约35公里的长城遗迹,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迹。从遗存的遗迹看,此段长城的构筑材料和方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嘉蒙铁路以西的沙枣园子一带由东向西遗存的沙枣园长城遗址、床窝墩长城遗址、盆坑西长城遗址和二十里小墩长城遗址4段,总长约9公里。均为壕堑,宽约6米,两侧由砾石构筑的堤堰,基宽4米,残高0.3-2.0米;在镇朔墩附近遗存的生地湾长城遗址,总长约6公里,为砾石、沙土夹红柳等植物茎秆夯筑,基宽6米,残高约0.2-2.0米;在大庄子乡境内的腰墩子附近又有残存,长约500米。为砾石夹石片垒筑,基宽5米,残高0.3-1.0米,外侧壕堑宽4-5米,残深1米左右;在天仓境内遗存有砂墩长城遗址、二截长城遗址、沙门长城遗址和马庄西长城遗址4段,总长约19.5公里。其中,沙墩长城遗址位于天仓乡营盘村西14公里处,长约2公里,由砂石片夹红柳构筑,基宽2.5米,残高1.3-1.6米;二截长城遗址位于天仓乡二截村西10公里处,长约8公里,由砂石片堆砌,基宽4米,顶宽1.4米,残高0.5-0.8米;沙门长城遗址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北500米处,长约5.5公里,由砂砾石夹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0.2米,基宽3.5-4米,残高1.5米-2.3米;马庄西长城遗址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北5公里处,长约4公里,砾石堆砌,基宽7米,残高1.5米,外有壕堑,宽4米,残深1米。这条长城线在石营子房以东的数公里内未发现长城遗迹,据笔者推测,汉代在石营子房的东南侧的山脚下是北海子,当时,由于水源充足,北海子一带,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包括附近的北山峡口内都蓄满了水,这个湖泊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外敌的入侵,只在两侧的山头上建筑据点监控就可以了。
  这条长城线内侧筑有城堡5座,从西向东依次为营盘坞障、北部都尉府驻地偃泉障、石营子坞障、将军营盘和西大湾城。除偃泉障和将军营盘遗迹无存外,其余3座城堡遗迹犹存。
  这段长城内侧有烽燧17座,从西向东依次为井子墩烽燧、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床窝烽燧、生地湾烽燧、石梯子烽燧、腰墩烽燧、红砂墩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垒墩烽燧、长丰烽燧、五分烽燧、二截烽燧、沙门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墩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生地湾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烽燧等7座是用土坯夹植物的茎秆及荏木、草绳砌筑的四棱台体,底边长3.5-6米,残高1.5-10米。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与汉代的“墼”的尺寸相吻合。其余10座为夯筑四棱台体,夯层厚0.06-0.18米,底边长2.8-8.7米,残高0.5—8米。
  汉代长城,是随着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逐渐深化为巩固新拓西陲之地的守卫和开发而修筑的。它与河西四郡的设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汉代河西的郡县行政体系与长城的军事体系是相互依托又各成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县,而军事体系的构成是以都尉作为军事机构的执行长官。
  据史料记载,此段长城是汉塞的一部分,分属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北部都尉驻守会水县北境西段边塞,治北部障。东部都尉驻守会水县东,治东部障,其辖区大致是西接北部都尉北塞,东与张掖郡肩水侯官相连。
  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
  此段长城从酒泉郡会水镇夷以东,沿合黎山延伸到狼心山北,再折向西行,直到哈密北山,长约130公里,《汉书》上称为威虏障。其南端经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市,过黄河东去。围绕金塔县境内东部和北部的一段,筑于汉武帝太初三年(102年),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考,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经营西域,遂重新启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了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此段长城就筑于此时。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居延塞。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
  本段长城的塞墙在金塔境内仅残存地湾东梁及喇嘛湖两段,残长约5公里。地湾东梁段位于金关南约3公里的山顶上,残长500米,由片岩、砾石筑成,基宽4.5米,残高0.2-0.5米,中间墙体上残存烽燧1座。喇嘛湖段位于鼎新镇五爱村南2公里处,长约2公里,砾石堆筑,基宽2-3米,残高1米,中段有烽燧1座。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版筑。大多为四棱台体,底边长5-10米,残高1-5米。当时,每墩有守兵5-8人,备有柴草,如若发现敌情,按照既定信号,白天煨烟,黑夜放火,传递信息。汉长城修建的背景,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从此河西地区被纳入西汉王朝的版图。但北方的匈奴不甘心失败,每逢深秋,他们就骚扰河西,抢掠财物,劫掳妇女,为了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有效阻止了匈奴南进。
  河西地区的汉塞(汉代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塞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河西走廊地区。从我县境内的两条汉长城分布走向看,东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长城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而修建的,是由墙、烽燧、坞障和城组合而成。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在金塔地区汉代长城有效的控制了适于人类生存的戈壁绿洲,蜿蜒绵亘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地区因地理、地貌的差别其建筑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如在我县西坝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沙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沙砾,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
  汉代戈壁地带修建长城时,是先挖城墙的基槽,找平后以砾石为基,然后利用当地所能生长的植物,铺上一层层芦苇或者红柳枝条再夹层层沙砾石相互叠垒而成。长城外侧有因挖取沙砾石而形成的低洼槽,槽内则填有细沙,由戍边的士卒按时补充、翻耕,在汉代称为“天田”,是用以观察有无偷越长城的脚印痕迹用的,是汉代极重要的边防检查措施。在我县沙枣园、生地湾农场和西坝乡境内遗留的部分长城遗址外侧均发现3.3—6米宽的壕堑,这就是过去的“天田”。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戍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白天以升烟为号叫烽,夜晚以燃火为号叫燧,用以通知及集结兵力,传递消息,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
  汉代长城每隔10里筑有烽燧一座。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烽燧建筑一般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汉代的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专用的名字称为“墼”。汉代在修筑烽燧时,一般不和泥来做粘合剂,现在称为“干垒”。就是垒三层土坯后,夹一层植物的茎干。夹植物的茎杆可以起到找平和相互牵拉的作用,使烽台修得高而稳定。但是也有天然板土、石块垒筑成的烽燧。烽燧之间的距离依据地形,大概是3公里左右一座。这与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基本相合。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里外都能看到。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我县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障、营盘坞障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我县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处在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甲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戍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我县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侯(驻地称障或官)、侯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侯、千人、司马等。侯官的属吏有侯丞、瑑令史、尉史等。侯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
  镇夷东——鸳鸯池明长城
  我县与肃州、高台交界的南夹山内遗存有一道明代修筑的长城,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关于其修筑年代,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年-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城”(时称边墙)35公里,“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公里。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5米,带巡墙,底宽2.7-3.3米,顶宽1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的边壕。
  此段长城金塔境内从鸳鸯池东侧的酒金公路东的杨家井烽火台起,至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一号烽火台,全长15.7公里,沿线有长城墙体1.6公里,壕堑14.1公里,城障1座,烽火台6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辩,烽燧保存较好。当时的边壕规格是:“俱口阔三丈,深至见水为止,底阔一丈。两岸筑土堰各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在长城外围设立烽燧,利用戈壁滩、高山峡谷和丘峰地带随地势而建,约五里设一座,连瞩相望。
  这段长城的墙体位于县城东南南夹山中的戈壁荒漠中,东南一西北走向,起点坐标为东经99°00′03.6″,北纬39°49′37.2″,海拔1346米,止点坐标为东经98°58′57.6″,北纬39°49′52.2″,海拔1350米,长度1620.8米。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由南向北平行。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墙基尚存。墙体截面呈梯形,基宽3米,顶宽1.3米,残高2米,夯层0.13—0.18米。没有发现女墙残迹。壕堑共有6段,从东向西依次是红口子1号壕堑、红口子2号壕堑、梧桐壕堑、沙桥壕堑、半截红壕堑和杨家井壕堑,总长14.1公里。壕堑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东西走向。残存的壕堑底宽4—10米,上宽7—15米,深1一3米。两侧土垄基宽3—12米,顶宽1.5—7米,高0.2—2米。
  沿线烽燧自东向西有红口子1号烽火台、红口子2号烽火台、梧桐烽火台、沙桥烽火台、半截红烽火台和杨家井烽火台共6座。这6座烽火台,有2座(红口子2号烽火台和梧桐烽火台)建于壕堑底部中央,其余4座均建于长城南侧。夯筑方法均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因长期风雨侵蚀,墙体表面剥落。烽火台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2.3—9.8米,上宽0.5—5.2米,残高1.3—8.3米,夯层厚0.16—0.30米。其中在壕堑底部中央修建的红口子2号烽火台,在烽火台南、西、北三面发现地表土层下埋有红柳束,直径0.15—0.18米,长1.55—2.1米,据残存烽火台墙基0.8—1.2米。南侧红柳束摆放成长2.1米,宽1.55米的方格,应为当时烽火台基础部分,起防潮、防碱、防腐蚀和加固作用。
  城障1座,是杨家井城障,坐标为东经90°59′12.5″,北纬39°49′45.6″,海拔1350米。城障平面呈矩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100米。墙体为护城沟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截面呈梯形。在南墙和北墙的正中各开一门,均宽8米。东墙长65米,基宽3.6米,顶宽1米,残高0.9米;南墙长100米,基宽4米,顶宽1.3米,残高1米;西墙长65米,基宽4.4米,顶宽1.3米,残高0.9米;北墙长100米,基宽3.4米,顶宽1.6米,残高0.6米。城外四周挖有护城壕沟,截面呈梯形。东面壕沟长69米,宽3米,深0.4米;南面壕沟长108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基宽1.6米,残高0.3米;西面壕沟长69米,宽2.1米,深0.5米;北面壕沟长108米,宽2.6米,深0.3米,外垄与地面持平。由于受雨水风沙侵蚀,大部分沙石堆积成的墙体被破坏。城内地面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水沟。南墙西边有4.5米长的缺口,东、西、北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冲毁,墙体最高处残存1米,最低处0.6米。整体保存一般。城障南40米处,遗存有直径5米,高0.2米的圆形燃烧灰层堆积。城障内外没有发现其他遗迹,城障用途不清。
  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马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设有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在金塔境内从鸳鸯池到镇夷东设有6座墩台。从西向东依次是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这几座烽火台,有的是用黄土夯筑的,有的是用土坯夹植物茎秆砌筑的,有的是用山石垒筑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在4—12米之间,残高3.5—8米之间。
  金塔虽作为明长城的边外地,但由于金塔、酒泉唇齿相依,要保住酒泉,必先守住金塔。因此,明朝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对金塔的经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次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阉门墩共13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此推算,当时金塔堡四周的边墙总长度应为32公里。经过340多年的风蚀水没,其边墙可能在明朝后期已被河水冲没。至1949年,唯有金塔城西南,自今四坪湾林场起沿金大村、塔院村农田与石滩连接边缘向东,到边沟村何家墩湾折向北,到西沟村黑沙窝再折向西,经东星村到四清村北阉门,尚可见到一段段的边墙残垣,墙高约5米,底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存线路约20公里。沿边墩台相望,登高俯视,景色壮观。1958年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中,被群众陆续拆除。
  同时,明朝统治者又在金塔境内沿汉代修建的两条长城线修筑了许多烽燧,使金塔真正成为了明王朝在酒泉的外围防线。东线明代烽火台沿黑河东岸汉长城由南向北延伸,现存9座。从南向北依次是兔儿墩烽火台、大墩门大墩西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大墩门小墩烽火台、大茨湾墩烽火台、双树墩烽火台、高腰墩烽火台、芨芨墩烽火台和沙枣墩烽火台。建筑方法为夯土版筑或土坯砌筑或外土坯包砌、内填黄土夯实,基宽7.2—19.5米,残高0.6—12米不等。个别烽火台有坞墙,有的上部有女墙。北线明代烽火台与汉长城平行分布,是利用汉长城在其沿线而修筑的烽警线而建,现存15座。由东向西依次为长房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上五分墩烽火台、青石嘴墩烽火台、营盘墩烽火台、红砂墩烽火台、雷墩烽火台、西窑墩烽火台、火烧墩烽火台、昌平头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昌平二墩烽火台、昌平三墩威虏后墩烽火台和镇朔墩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一般为夯土版筑,有的为外包土坯内填黄土夯实,中间夹有荏木,均呈四棱台体,基宽8—17米,高一般均在10米以上,最高的青石嘴墩高18米。有的顶部筑有女墙,有的墩连建坞院。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有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一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1.25公里。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河西走廊的明长城所经的地方多为沙漠荒滩,所以在修筑时多用黄土夯筑长城——“干打垒”,即在两面用木柱固定,木板作帮,中间填入黏土夯实,这是长城主要的构筑方法。这种夯打的墙黏接的非常严密、坚固,很难分出层次,即使经历了大自然长久的风雨侵蚀依然不裂缝、不变形。在酒金公路以东的南夹山中的一段明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夯筑的,至今依然矗立。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建筑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公里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我县境内沿金石公路的一段长城就是这种筑法,又称“壕堑”。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里—9里,千户所城周长4公里—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持角之势,一旦有急,召之即来。我县境内的金塔堡、西八里堡、威鲁堡等都属于城堡。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烽火台是报警的通讯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我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座,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明长城防御体系中壕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我县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公里的壕沟,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长城上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总之,长城沿线的兵力部署非常严密,组织上层层节制,彼此配合,互相照应,各级军事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谓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上的成功之作。
  烽燧
  金塔境内的烽燧,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有长城沿线的,有边防直通张掖、酒泉的,也有乡间专供瞭望的;有修筑于汉代的,也有修筑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新旧烽燧的位置,名称和线路不尽相同。仅长城沿线就有烽燧近百座,有的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有的又混淆不清,需进一步考证。下面就选择几处较有代表性的烽燧做一介绍。
  镇朔墩
  镇朔墩烽火台遗址,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5.5公里处。夯筑四棱台体。据2008年文物普查,烽火台东西基宽14米,上宽12米,南北基宽11米,上宽6米,残高5.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3—0.15米。烽火台西南部有一道从上至下宽0.6米的裂缝;东部一部分墙体已坍塌分离,呈尖镞状;西北部已坍塌为黄土斜坡;西南角有后期砌筑的土坯层。周围散见灰陶片和石磨残块,初考是汉长城内侧(南侧)的烽燧。是“居延丝绸古道”向西分南北两条道的重要标记,也是西域沿“居延丝绸古道”东行的重要关口。烽火台东北约3公里处的山上有一座小城,当地群众叫“石营子城”,可能是当时的关卡。一条大道由金塔城到镇朔墩,从石营子城脚下的峡谷经过后,分做二支:一支向西,通向玉门和安西;一支向北延伸,穿越孤红山,过了南泉、沙婆泉或红柳泉,通往今新疆北境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据考证,在汉代这条古道是阿尔泰山及伊犁河一带的少数民族进出河西的捷径。明、清时的镇朔墩是这一烽燧线上的据点,驻有重兵。“此为交通之路,由此往西,由此往北,俱经道于斯。”其北有镇北墩,以防“孤红山来者”,并在孤红山附近的南泉等处设卡,派士兵沿途巡逻。再有镇朔墩向南,白雁墩、王子庄墩……墩墩直抵酒泉城。民国时期,镇朔墩一带也有驻军防守。墩下有一眼泉后改为水井,现已废。向东约2.5公里处是北海子,“金塔八景”中的“北海晴烟”泛指这一区域。烽火台西北约4公里处有一古城遗址,正北2公里处有一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底矮土丘(现已蚀化为零星残丘),再北去2公里便是汉长城。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在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公里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这就是大墩门大墩,它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筑,外层用0.18×0.30×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脚窝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全国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天下第一墩”。
  由于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代修建的近百座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究竟修建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汉朝初年,为了防止匈奴进犯,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遣强驾都尉路博德,从高台县境内的镇夷峡口起向北沿黑河至居延地区修筑了居延塞,并在沿线修筑了关城、烽燧、堡等设施,置官开渠,移民屯垦。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高踞山头,位于居延塞沿线,向南与石板墩、兔儿墩相望,向北与大茨湾墩、双树子墩等烽火台遥相呼应,墩墩相连,直至居延。毫无疑问,大墩门大墩应该是居延塞防线上一座重要的烽燧。
  汉时,规模较大的烽燧称为“亭”,“亭”是台和台上方屋的合称。汉代具亭一级水准的烽燧,上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方屋;另一个是台旁延伸出去的橹。橹是用木板从台旁“挑出”(即延伸出去)的观察处。挑出木板上三面都围上木板,上无顶盖。方屋的四面墙上有孔,可以观察敌情与烽火,也可射击。在台的南面下方有“坞”,分为内坞与外坞,内外坞之间设小门,有专门的兵卒管理。内坞是守边士卒的居处,坞与烽台以阶梯相连,烽台和坞内屋以马粪涂地,以草或白土涂壁。大墩门烽燧从其规模和遗存的遗迹看,正是亭一级的烽燧。
  既然大墩门大墩是汉朝初年修建的,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绝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加之它现有的形制也与汉代烽燧形制不相吻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宋、元时期,金塔县境内先后被土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割据占领,由于战火纷飞,加之年久失修,到了元朝末年,大墩门大墩已破败不堪。明朝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北方的少数民族进犯,又一次在边地大规模修筑长城防线。明代修筑的长城从金塔南侧的夹山中穿过,金塔成了边墙外的边外地。为了保住酒泉,统治者在金塔境内对前朝遗留的许多烽燧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增筑了许多烟墩(明朝时将烽燧又称为烟墩),形成了长城防线外的腹外接火墩,也是长城的外围防线,起到向内地州、县传递情报、瞭望报警的作用。由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此时也得到了加固维修,并在大墩门大墩西北约5公里处修建了一座长宽约17米的小城,可能是当时驻兵的营房,当地人叫“茨湾营营城堡”。明代的烽火台,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石砌高台,台身为圆形或方形,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烽台外壁直立,设有台阶,使用绳梯上下。从大墩门大墩的遗存情况看,明代维修的痕迹很明显,烽火台的形制与明代烽火台的形制也相吻合。
  大墩门大墩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黑河是西北军事的天然防线,大墩门大墩恰好地处黑河要塞,雄踞高山之上,正符合据水为险,依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大墩门大墩作为酒泉以北长城防线的要塞和据点,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防线方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盘烽燧
  营盘烽燧,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1公里处。烽火台为夯筑四棱台体,底边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高10米,夯层厚0.16—0.18米,顶有女墙。北面有向上攀爬的马道,南侧有坞院遗迹,东西长16米,南北宽14米,墙残高0.5米。地表散见少量黑釉瓷片。
  营盘烽燧是明朝统治者沿我县境内的北线汉长城修建的重要烽燧之一,它地处黑河渡口,是当时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鸳鸯池烽火台
  鸳鸯池烽火台,位于鸳鸯池水库西北2公里处,东经98°48′6.7″,北纬39°54′36.9″,海拔1330米。是我县境内保存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明长城烽火台。烽火台残高8米,基长、宽均为10.7米,顶宽6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台体南面有坞障遗迹,并在东南角残存一段2.8米长的坞墙。该烽火台南距明长城约4公里,烽火台向东有大口子山烽火台等5座烽火台连瞩相望,至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与明长城相接。据此证实,该烽火台是金塔境内明长城外围防线上的一座烽火台,它是研究明代边塞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依据。
  臭水墩烽火台
  臭水墩烽火台,位于本县大庄子乡北5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地理坐标:东经99°04′34.5″,北纬40°16′25.3″,海拔高程1201米。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基宽10.7米,上宽8.7米,残高约6.8米。墙系黄土夯筑,夯层厚0.2米。东壁下部有人为掏挖的洞口,宽1米,高1.2米,进深2.6米,洞口有坍塌;台体东南角有部分坍塌;北壁西北角下部有一洞口,宽0.8米,高1.2米,进深2.1米,中部有脚窝;台体西北角有后期人为掏挖的痕迹;台体西壁、南壁保存较好。周围散见少量黒釉瓷片。从建筑方式和周围散见遗物看,应为明代烽火台。
  居延遗址
  黑河流经的甘肃省金塔县鼎新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流域地区,古称居延地区,亦称“弱水流沙”。考古资料证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居延是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是东南西北华夏文明交流的孔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戍卒,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并沿黑河修筑了居延塞,至王莽末年衰落。现今史学界把居延地区遗存的遗址如古城址、长城及其城障烽燧等称为“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金塔境内现遗存“一关(肩水金关)三城(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92公里长城段以及长城沿线59座烽燧。1930年、1974年和1986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居延考古队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居延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共获汉简3万余枚,其中金塔境内出土汉简1.7万余枚。这些简牍,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又是研究我国古代史十分重要的资料,它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故址,除肩水金关因自然破坏严重,现仅存一烽台外,大湾城、地湾城部分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汉代边塞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及建筑方法提供了实物依据。居延遗址金塔部分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一关。位于我县县城东北152公里处的黑河东岸,东经99°55′46″,北纬40°35′18.7″。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它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侯官所在地等屯戍重地,因而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因地处戈壁,常年受风沙侵蚀,主要建筑损毁严重。特别是经过几次发掘,对遗址破坏极大,仅存的一些遗迹也已全部损毁。现仅存一烽台和部分遗迹,台长宽均8米。
  汉长城从肩水金关南边过来与烽燧相接,然后向北边一直延伸至额济纳河的东岸边。关门是金关的主体建筑,设在经过烽燧北部的长城上。
  当时,在肩水金关附近的黑河上有浮桥或吊桥,供进出关人员和车辆、马匹通行。
  在汉代,平民出入边境有着严格的符传、过所制度。不管因公还是因私要通过关口,都要有过所或者符传(现在称为随身的介绍信)才能得以放行。如简文载:“元延二年十月已酉,居延令尚,丞忠,移过所县道河津关,遣亭长王丰,以诏书买骑马酒泉、敦煌、张掖郡,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守令史诩,左褒。十月丁亥出。”这是一个派公差的介绍信,就是说居延令派王丰按照诏书的旨意去购买马匹,经过道路的关口和渡口时请守关人员对他放行。在途中有驿站的地方也应该让他食宿。又如简载:“永始五年闰月已巳朔丙子,北乡薔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如律令,椽宴令史建。”这是说崔自当想到居延去做买卖,申请一个随身介绍信。这个介绍信指定了他应该经过的关口,并说明了他的身世清白没有官司,可以通过这些关口到居延去。汉代的此类文书写的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当朝廷有抓捕罪犯的逮捕令时,也会直接下达到边塞,守卫长城的军事人员更是会对关内外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1974年分别发掘出汉简850枚、11577枚、共计12472枚及其他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世人堪称“肩水金关汉文库”。
  大湾城
  大湾城故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处的黑河两岸(东岸为东大湾城,西岸为西大湾城)。东经99°50′53.2″,北纬40°31′56.6″,海拔1210米。故址所处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周围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和极少耐旱植物。
  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
  据考古发掘记载,东大湾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由内城、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外城仅东垣较完整,基宽2米,垣内有一道宽5米的浅壕,东南隅有烽火台一座,底边长5米,残高10米,东墙开门。城内有小屋残迹,曾出土汉简900余枚。城外环壕沟。内城位于外城东北部,东西长190米,南北宽140米,墙基宽2米,残高1.65米,北、东二垣保存较好,与外城垣相距10米平行。北墙正中开门。东北角筑烽火台,残高7米。城内外有房屋残迹。城内曾出土汉简500余枚,所出简中的西汉“田卒薄籍”较为重要。障位于内城西南部,长90米,宽70米,垣厚4—6米,中有椽柱孔,顶部残存矮堞。南垣一小坛出土西夏文印版文书和西夏文丝绸各一件。障四周又有两道平行土墙,应为宋元时期建筑。宋、西夏、元时当为驿站。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为180米×210米,墙系夯土板筑,其筑法与东大湾城完全相同。墙基现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门在北墙,已毁,宽9米,斜坡道进出,城内有两处后代所修土坯房。城内外地表有少量灰陶片和黑釉粗瓷片。
  关于东、西大湾城的关系和用途,东大湾城无论从其规模、地理位置和出土汉简记载考证,当为肩水都尉府城无疑,而西大湾城的用途是什么,它和东大湾城又是什么关系呢?史料无明确记载。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从实地查看,根据西大湾城的规模和地理位置看,西大湾城是东大湾城的附属城,受住在东大湾城的都尉管辖,它的作用是前哨,守护东大湾城。当时,匈奴人从北向南进犯,到肩水金关受到阻截后,沿黑河西岸向南进犯,到大湾城附近时,因该处河面较宽,水较浅,匈奴人很容易过河攻击东大湾城。而在黑河西岸设有西大湾城后,当匈奴人向西大湾城攻击时,住在城里的兵士可出城截击,既阻止了匈奴向内地进犯,又守护了东大湾城的安全。同时,西大湾城又管理着北线长城。
  大湾城故址,古时东西两城,依山傍水,遥相对峙。历来为兵家兵戈相争之地。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
  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整,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年至1999年,金塔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了大湾城保护防洪工程,该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修筑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
  地湾城
  地湾城,位于县城东北151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上,北距肩水金关700米,东径99°55′48″,北纬40°34′59″,海拔1113米。远离居民区,四周为戈壁荒漠。
  地湾城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100米,是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米,残高8.4米,西墙开门。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障东北角有高约1米的小屋。障外共有三道坞壁,第一道坞在障西,面积55米×48米,基宽1.3米,残高3米,坞内有长方形房屋,坞门南开。第二道坞从障东南角起,沿障东墙南延30米折向西,内有房屋残迹。第三道坞在第一道坞北20米,长约100米,厚2米。从现遗存的一障看,障内四周墙壁中间有成排的洞口,据此推测,当时的地湾城是两层建筑,下面一层住人,上面一层常年驻有军士,担任瞭望、守城和攻击来犯之敌之责。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但是,此处的黑河走向却不是这样,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筑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又发掘获简千余枚,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候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从地湾城的形制规模看,也应为肩水侯官治所。汉时的侯望系统的领导结构是:太守一都尉一侯一侯长一燧长。都尉一般都住在城里,称城尉,城的规模在130×130米以上;侯官都住在鄣里,称鄣候,障的规模是100×100米以内的正方形围墙。而地湾城正符合障的标准。当时,居延地区一共10个候官,共统辖着261个燧,其中肩水候官统辖着86个燧。
  城堡
  偃(前)〔泉〕障偃(前)〔泉〕障,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据《汉书•地理志》载:“会水(今金塔县),北部都尉治偃(前)〔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经考证,会水县境内的东部都尉府驻地东部障,是酒泉城正东的罗城(今高台县境内),北部都尉府驻地偃(前)〔泉〕障,初步考证认为在镇朔墩附近。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偃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偃前的城障。若说“偃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居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偃泉相映的城障。
  偃(前)〔泉〕障位于汉长城与“居延丝绸古道”的交汇点上,当时城堡很大,筑有重兵把守,其军事地位不亚于黑河通道上的肩水都尉府驻地肩水障(大湾城)。
  关于偃(前)〔泉〕障的具体位置及城堡规模,因遗迹无存,史书记载又不明确,虽做了一些考证,但还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尚有必要进一步确证。
  将军营盘故址
  将军营盘故址位于本县航天镇营盘村境内,居黑河西岸。适处合黎山与马鬃山相邻峡谷,两道汉长城隔河相望,居延塞防线上的烽燧沿河林立。黑河通道由此分岔,一路伸向张掖,一路伸向酒泉。它巍峨矗立,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它也是汉将李陵的驻军营地,俗称将军营盘。明代,内监芮钊扎营于此,又称芮公营。
  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二年,昭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据实地考证,当时的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至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时,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居延境内大搞军事设施,派遣重兵把守。李陵驻守酒泉时,其大本营就在今航天镇营盘村,当时人们称之为将军营盘。民国《鼎新县志》载:“将军营盘在城西十里,黑河右岸,是汉代李陵将军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石营坞障遗址
  石营坞障遗址,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6公里处的山头上。西距镇朔墩烽火台7公里。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7.2米,南北宽21.6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墙体夯土板筑,夯层厚0.07-0.11米,基宽3.6米,顶宽1.7米,残高2.5米,中夹有红柳、芦苇、芨芨草等物。墙基下铺一层石块。南墙辟门,门宽5米,门西侧5米处墙体下部有部分坍塌,东南角和东北角墙体下部坍塌严重。周围散见有灰陶片。
  石营坞障遗址,高居山头,四周俯瞰,尽收眼底,其北面为长城线,南面山脚下,有一条大道在西北不远处分岔。从史料记载、地面遗物和地理位置考证,此为当时的关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茨湾营营城堡
  茨湾营营城堡,位于鼎新镇(原芨芨乡)芨芨村南21公里处的沙漠中。据考初建于汉代,明代重修,城坐南向北,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5—0.18米,墙基宽6.2米,残高8.8米。门北开,门墩残高7.8米,宽3.8米,门道进深5.7米。
  双城故址
  双城古址,位于本县航天镇(原双城乡)境内。原名平朔城,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西夏时为黑水镇燕军司驻地。《重修肃州新志》曰:“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00米,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又叫“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墙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
  营盘坞障遗址
  营盘坞障遗址,又称营盘大墩,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0公里处的一片戈壁高地上,地理坐标:东经98°19′21.4″,北纬40°19′42.1″,海拔高程1223米。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米,东西宽18.3米,面积约384.3平方米。墙体保存一般,南墙东北角、北墙西北角、西墙西北角分别有0.6米、2米、3米的坍塌呈斜坡状的豁口。障墙内层夯土版筑,夯层厚0.12米。外包土坯,中夹荏木,外抹墙泥,基宽1.2米。坡墙高2米,宽1.1米。东南角有斜坡道门,长9.6米,已坍塌。遗址内有房屋修建痕迹,东北角有深0.4米的灰层。遗址内散见少量灰陶片、红陶片及石磨残片。据考证,营盘坞障是我县境内北道汉长城线上的重要城障。
  马庄子城址
  马庄子城址,位于西大湾城西南4公里处的黑河西岸。地理坐标:东经99°48′19.1″,北纬40°31′1.5″,海拔高程1131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长21米.顶边长17.7米,残高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米,底宽5.6米,顶宽2.6米。墙体四壁内部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外部四角均整体坍塌。从建筑方法和形制上看,应为汉代遗存。该城址地处黑河沿岸的冲积扇,1987年文物普查时,由于当时黑河水流较大,城址位于河水中的高地上,四周被水流环绕,没有进行普查登记。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由于黑河上游来水减少,城址所处的冲积扇已完全退出河床,首次进行了普查登记。城址用途待考。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