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落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19
颗粒名称: 一、聚落址
分类号: K928.724.2
页数: 8
页码: 29-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聚落址中缸缸洼遗址、西三角城遗址、二道梁遗址、火石滩遗址和石岗遗址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遗址 文物

内容

据1987年文物普查,在我县东沙窝一带,分布有多处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古遗址。这些古遗址地表遍布大量陶片和破碎石器,采集有彩陶、夹砂陶残片和完整陶器、石刀、石斧、石磨残块、烧结铜块等器物。遗址面积分布广,文化层厚约0.3-2.2米左右,周围有人类活动遗迹,应为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文化遗迹丰富,特色鲜明。
  缸缸洼遗址
  缸缸洼遗址位于我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的戈壁沙漠腹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为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因遗址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过去当地人在此发现有陶罐(俗称缸缸),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梁上夹砂红陶残片堆积如山,覆盖层厚度在0.3-0.9米之间。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占地45×60米。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东部风蚀台地上有冶铜址,直径15米,深0.9米的灰层,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型或菱形黑色纹饰。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左右。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
  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情况看,其规模及文化层堆积厚度在我市及省内都是少有的,说明当时这里曾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手工业比较发达。同时,也反映出,在远古时代我县范围内就有大量人类居住生活。从部分质地精细、纹饰华美、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彩陶罐、彩陶盆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们已掌握了先进的制陶技术。出土的石器中,大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有磨制较精细的镰刀(单孔,双孔均有)、纺轮和一个形如现今齿轮的磨制石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已经处在定居翻锄农业阶段,说明该文化已成为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缸缸洼遗址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三角城北窑址
  西三角城遗址位于我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东北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37.7″,海拔1239米。周围为戈壁砾石地带,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有45×40米的小城一座,城墙遗迹尚存,残高2—3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0.23米,南面开门。似为汉——魏晋时的坞院遗迹。遗址内地表有大量绳纹灰陶片及石器残片。周围分布着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其中在城北500米处有一处古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彩陶片,从彩陶纹饰看属四坝文化类型,并发现许多碎骨,似为墓葬区;在城西北300米处的台地上发现一窑址群,范围31×17米,共发现窑址6座,呈不规则的排列,间距1米,平面均呈马蹄形,面积3×3.5米,灰层厚1.5米,据推侧为汉代制陶窑址;在城南500米处发现窑址群1处,在3座小土丘上有残窑底3座,周围发现大量的烧结铁块和灰陶片,灰层厚0.3米,窑壁烧结层0.5米,初考为汉代冶铁遗址;城东65米处有窑址1座,平面呈椭圆型,长2.5米、宽1.9米,残高0.2米,窑壁烧结层西三角城遗址厚0.05米。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道梁遗址
  二道梁遗址处于东沙窝沙丘边缘的风蚀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8米。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彩绘纹饰有施红色陶衣绘黑彩的网格纹、平行线纹、回纹,器形有双耳罐、单耳罐等。遗址中部有窑址2处,呈椭圆形,窑膛最大直径1.12米,高0.7米。另采集有石刀、石斧、石凿等。属四坝文化遗存。
  火石滩遗址
  火石滩遗址位于东沙窝中的戈壁当中,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暴露有墓葬。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彩陶片等,纹饰有施黑、红彩的平行线纹及回纹、网纹,出土有双耳罐、双耳彩陶罐、单耳杯及穿孔石刀等。属四坝文化遗存。
  石岗遗址
  石岗遗址位于东沙窝砂砾戈壁地带,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1-0.9米。采集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红陶片和彩陶片,纹饰有乳钉纹、绳纹、附加堆纹。并发现有黄、白陶衣施红、黑彩三角纹、斜线纹的罐、盖、壶、盆等陶器。属四坝文化遗存。
  另外,我县境内还有多处汉代时期的古遗址,如窑洞滩遗址、黄刺梁遗址、双庙湾遗址、三角城遗址、秃疙瘩遗址、板地井遗址、沙门子井遗址、土墩子井遗址、西河槽井遗址、三道沙行遗址和三个锅庄口遗址等。这些古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金塔镇和大庄子乡交界的东沙窝一带,遗址内地表遍布大量灰陶残片,纹饰有细绳纹、麻点纹、网格纹、鱼鳞纹、垂帐纹、旋纹等,器形有罐、盆、壶、碗等。并散见少量烧结铁渣和残砖块。是研究我县历史的宝贵实物依据。
  从出土的陶器等遗物的残片看,我县境内的这些古遗址的时代为新石器——魏晋时期,尤其是四坝文化占有较大比重。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文化分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对于我县古代民族的构成、民族迁徙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门类的兴起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陶器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大约一万多年前,由于定居生活烧煮食物的需要,人类开始尝试生产陶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摸索,人们逐渐认识了天然矿物颜料特性,在先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中,彩陶应运而生。距今8000年前后,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是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端,终结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国彩陶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甘肃彩陶自发端后先后经历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时期)等类型。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而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距今约3900—3400年(相当于夏商时期)。因在张掖山丹四坝遗址首次发掘获得,故名。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大多为黑彩,有一定数量的红彩,盛行紫红陶衣。纹饰主要有三角纹、条带纹、折线纹、网格纹等。我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大多为四坝文化类型。四坝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地是张掖山丹四坝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和我县境内的缸缸洼遗址。四坝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河西地区土壤沙化严重,含砂量高,烧制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器质地较粗,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很适宜做炊具。
  根据我县境内发现的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和出土的遗物,再与有关史料相印证,我县境内是夏朝时的古西戎地,属雍州。境内的黑河和白河沿岸,特别是会水海(今东沙窝一带)周围,远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戎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从县境内的缸缸洼陶器作坊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生活在境内的先民们已有集中的房屋、集中的制陶窑址、公共的氏族墓地,还有着氏族共同的信仰习俗,并表现出在母系氏族下的对偶婚姻家庭的特征。从县境内火石梁等文化遗存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境内的先民以游牧生活为主,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制作石器、陶器和玉器。从东沙窝古遗址出土物品考证,其文化内涵显示出父权制的特点。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纺轮、玉器、石刀、骨匕首等文物的制作工艺可以鲜明地看出,我县境内的马厂文化比马家窑文化有了更大的进步。在陶器的彩绘、石器的磨制等方面,其物质感受与审美观念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这些古遗址的类型和出土物,可以考证我县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历史。我县各产业的兴起大约在距今3700年左右,主要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
  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出土的原始生产工具、并与我县气候条件相同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粟粒推断,我县农业的兴起大约于距今4000年左右,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黍。再从肩水金关出土的铁制农具和大麦、小麦、青裸、糜子、谷子、麻籽等农作物种子以及东沙窝一带遗存的大片田畦痕迹看,至汉代,本县境内的农业已很发达,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很多了。
  畜牧业在我县境内是最早产生的产业。我县东沙窝一带,史称“羌谷”,意即羌族驻牧过的地方。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夏商时已十分强盛,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人,又称“西羌”,《说文》释:“西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从我县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罐,与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很相似这一点看,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我县境内的羌族先民已在此驻牧。
  我县境内的手工业,根据遗址出土物表明,主要是骨器和石器制造业、纺织和缝纫业、陶器制造业、木炭烧制业、青铜冶炼业和采矿业。从本县境内出土的石斧、石锤、石刀、石锄、石铲、石勺、石磨盘、骨针、骨锥、骨匕首及石制或骨质的箭头等看,境内先民已有了简单的骨器和石器制造业。它们采取打制、磨制和钻孔技术把石块或动物的骨骼、牙齿或角,制造成石器或骨器,主要用于原始农业、手工业和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和装饰品,如牛角号、牛角盆、骨珠、骨镯、骨耳环等。古遗址内出土的陶纺轮,是最原始的纺织工具,证明当时已产生了纺织业。先民们用家畜的毛和野生植物的纤维纺织成线,用线即可制衣服、衣料,又可缝制物品。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重大进步。本县境内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发现的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足可以证明,当时这里的制陶业已很发达,制陶技术也已有了较高水平。木炭烧制业是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兴起的。从我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陶窑中遗存的木炭残块看,先民烧制陶器的燃料是木炭。当时的先民把梭梭等木材烧制成木炭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我县境内出土的铜鼎、铜镜等铜器,证明了当时冶铜业的发达。特别是我县境内火石梁青铜冶炼遗址的发现,证明本县境内,在距今约3900-3600年左右就有了青铜冶炼业。这些遗址当时冶铜的矿石是从哪里来的呢?2008年省考古所在我县境内考察,在白山堂铜矿一带发现了几处早期开采的小矿窑,并从附近采集到许多古人开矿时使用的磨制石器和铜矿石以及残陶片,这些小窑又都是富矿点,这是否是早期的采矿业,有待进一步考证。
  商业是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最初主要是以物易物。在县境内出土的松绿石珠、海贝可能也具有货币的职能。
  此外,本县缸缸洼遗址出土的陶罐上绘有人字形或菱形花纹;火石滩遗址出土的陶埙,证明本地区早期也有了艺术活动。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