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80
页码: 29-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古遗址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聚落址、古窑址、军事设施遗址、城址、寺庙遗址、矿治遗址和水利遗址等。
关键词: 金塔县 文物遗址 古遗址

内容

一、聚落址
  据1987年文物普查,在我县东沙窝一带,分布有多处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古遗址。这些古遗址地表遍布大量陶片和破碎石器,采集有彩陶、夹砂陶残片和完整陶器、石刀、石斧、石磨残块、烧结铜块等器物。遗址面积分布广,文化层厚约0.3-2.2米左右,周围有人类活动遗迹,应为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文化遗迹丰富,特色鲜明。
  缸缸洼遗址
  缸缸洼遗址位于我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的戈壁沙漠腹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为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因遗址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过去当地人在此发现有陶罐(俗称缸缸),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梁上夹砂红陶残片堆积如山,覆盖层厚度在0.3-0.9米之间。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占地45×60米。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东部风蚀台地上有冶铜址,直径15米,深0.9米的灰层,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型或菱形黑色纹饰。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左右。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
  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情况看,其规模及文化层堆积厚度在我市及省内都是少有的,说明当时这里曾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手工业比较发达。同时,也反映出,在远古时代我县范围内就有大量人类居住生活。从部分质地精细、纹饰华美、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彩陶罐、彩陶盆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们已掌握了先进的制陶技术。出土的石器中,大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有磨制较精细的镰刀(单孔,双孔均有)、纺轮和一个形如现今齿轮的磨制石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已经处在定居翻锄农业阶段,说明该文化已成为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缸缸洼遗址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三角城北窑址
  西三角城遗址位于我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东北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37.7″,海拔1239米。周围为戈壁砾石地带,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有45×40米的小城一座,城墙遗迹尚存,残高2—3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0.23米,南面开门。似为汉——魏晋时的坞院遗迹。遗址内地表有大量绳纹灰陶片及石器残片。周围分布着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其中在城北500米处有一处古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彩陶片,从彩陶纹饰看属四坝文化类型,并发现许多碎骨,似为墓葬区;在城西北300米处的台地上发现一窑址群,范围31×17米,共发现窑址6座,呈不规则的排列,间距1米,平面均呈马蹄形,面积3×3.5米,灰层厚1.5米,据推侧为汉代制陶窑址;在城南500米处发现窑址群1处,在3座小土丘上有残窑底3座,周围发现大量的烧结铁块和灰陶片,灰层厚0.3米,窑壁烧结层0.5米,初考为汉代冶铁遗址;城东65米处有窑址1座,平面呈椭圆型,长2.5米、宽1.9米,残高0.2米,窑壁烧结层西三角城遗址厚0.05米。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道梁遗址
  二道梁遗址处于东沙窝沙丘边缘的风蚀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8米。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彩绘纹饰有施红色陶衣绘黑彩的网格纹、平行线纹、回纹,器形有双耳罐、单耳罐等。遗址中部有窑址2处,呈椭圆形,窑膛最大直径1.12米,高0.7米。另采集有石刀、石斧、石凿等。属四坝文化遗存。
  火石滩遗址
  火石滩遗址位于东沙窝中的戈壁当中,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暴露有墓葬。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彩陶片等,纹饰有施黑、红彩的平行线纹及回纹、网纹,出土有双耳罐、双耳彩陶罐、单耳杯及穿孔石刀等。属四坝文化遗存。
  石岗遗址
  石岗遗址位于东沙窝砂砾戈壁地带,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1-0.9米。采集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红陶片和彩陶片,纹饰有乳钉纹、绳纹、附加堆纹。并发现有黄、白陶衣施红、黑彩三角纹、斜线纹的罐、盖、壶、盆等陶器。属四坝文化遗存。
  另外,我县境内还有多处汉代时期的古遗址,如窑洞滩遗址、黄刺梁遗址、双庙湾遗址、三角城遗址、秃疙瘩遗址、板地井遗址、沙门子井遗址、土墩子井遗址、西河槽井遗址、三道沙行遗址和三个锅庄口遗址等。这些古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金塔镇和大庄子乡交界的东沙窝一带,遗址内地表遍布大量灰陶残片,纹饰有细绳纹、麻点纹、网格纹、鱼鳞纹、垂帐纹、旋纹等,器形有罐、盆、壶、碗等。并散见少量烧结铁渣和残砖块。是研究我县历史的宝贵实物依据。
  从出土的陶器等遗物的残片看,我县境内的这些古遗址的时代为新石器——魏晋时期,尤其是四坝文化占有较大比重。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文化分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对于我县古代民族的构成、民族迁徙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门类的兴起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陶器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大约一万多年前,由于定居生活烧煮食物的需要,人类开始尝试生产陶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摸索,人们逐渐认识了天然矿物颜料特性,在先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中,彩陶应运而生。距今8000年前后,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是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端,终结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国彩陶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甘肃彩陶自发端后先后经历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时期)等类型。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而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距今约3900—3400年(相当于夏商时期)。因在张掖山丹四坝遗址首次发掘获得,故名。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大多为黑彩,有一定数量的红彩,盛行紫红陶衣。纹饰主要有三角纹、条带纹、折线纹、网格纹等。我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大多为四坝文化类型。四坝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地是张掖山丹四坝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和我县境内的缸缸洼遗址。四坝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河西地区土壤沙化严重,含砂量高,烧制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器质地较粗,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很适宜做炊具。
  根据我县境内发现的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和出土的遗物,再与有关史料相印证,我县境内是夏朝时的古西戎地,属雍州。境内的黑河和白河沿岸,特别是会水海(今东沙窝一带)周围,远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戎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从县境内的缸缸洼陶器作坊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生活在境内的先民们已有集中的房屋、集中的制陶窑址、公共的氏族墓地,还有着氏族共同的信仰习俗,并表现出在母系氏族下的对偶婚姻家庭的特征。从县境内火石梁等文化遗存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境内的先民以游牧生活为主,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制作石器、陶器和玉器。从东沙窝古遗址出土物品考证,其文化内涵显示出父权制的特点。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纺轮、玉器、石刀、骨匕首等文物的制作工艺可以鲜明地看出,我县境内的马厂文化比马家窑文化有了更大的进步。在陶器的彩绘、石器的磨制等方面,其物质感受与审美观念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这些古遗址的类型和出土物,可以考证我县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历史。我县各产业的兴起大约在距今3700年左右,主要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
  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出土的原始生产工具、并与我县气候条件相同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粟粒推断,我县农业的兴起大约于距今4000年左右,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黍。再从肩水金关出土的铁制农具和大麦、小麦、青裸、糜子、谷子、麻籽等农作物种子以及东沙窝一带遗存的大片田畦痕迹看,至汉代,本县境内的农业已很发达,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很多了。
  畜牧业在我县境内是最早产生的产业。我县东沙窝一带,史称“羌谷”,意即羌族驻牧过的地方。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夏商时已十分强盛,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人,又称“西羌”,《说文》释:“西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从我县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罐,与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很相似这一点看,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我县境内的羌族先民已在此驻牧。
  我县境内的手工业,根据遗址出土物表明,主要是骨器和石器制造业、纺织和缝纫业、陶器制造业、木炭烧制业、青铜冶炼业和采矿业。从本县境内出土的石斧、石锤、石刀、石锄、石铲、石勺、石磨盘、骨针、骨锥、骨匕首及石制或骨质的箭头等看,境内先民已有了简单的骨器和石器制造业。它们采取打制、磨制和钻孔技术把石块或动物的骨骼、牙齿或角,制造成石器或骨器,主要用于原始农业、手工业和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和装饰品,如牛角号、牛角盆、骨珠、骨镯、骨耳环等。古遗址内出土的陶纺轮,是最原始的纺织工具,证明当时已产生了纺织业。先民们用家畜的毛和野生植物的纤维纺织成线,用线即可制衣服、衣料,又可缝制物品。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重大进步。本县境内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发现的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足可以证明,当时这里的制陶业已很发达,制陶技术也已有了较高水平。木炭烧制业是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兴起的。从我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陶窑中遗存的木炭残块看,先民烧制陶器的燃料是木炭。当时的先民把梭梭等木材烧制成木炭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我县境内出土的铜鼎、铜镜等铜器,证明了当时冶铜业的发达。特别是我县境内火石梁青铜冶炼遗址的发现,证明本县境内,在距今约3900-3600年左右就有了青铜冶炼业。这些遗址当时冶铜的矿石是从哪里来的呢?2008年省考古所在我县境内考察,在白山堂铜矿一带发现了几处早期开采的小矿窑,并从附近采集到许多古人开矿时使用的磨制石器和铜矿石以及残陶片,这些小窑又都是富矿点,这是否是早期的采矿业,有待进一步考证。
  商业是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最初主要是以物易物。在县境内出土的松绿石珠、海贝可能也具有货币的职能。
  此外,本县缸缸洼遗址出土的陶罐上绘有人字形或菱形花纹;火石滩遗址出土的陶埙,证明本地区早期也有了艺术活动。
  二、古窑址
  在我县汉代会水县城(东沙窝)周围,分布有多处古窑址,有马蹄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直径1—5米不等。窑壁内有坚硬的红烧土层,并遗存有灰层,窑内及周围散布有陶器残片、残砖块、烧结铁渣、碎铜块等遗物。据考证,这些古窑址绝大多数是新石器时期——魏晋时期烧制陶器的窑址,以汉——魏晋时期的居多。另有极个别烧砖或冶铁、冶铜的窑址。
  地窝墩南窑址群
  地窝墩南窑址群位于东沙窝地窝墩南,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3座,一字型排列。其中1、2号窑为长方形,长2.5—3米,宽2米左右,残高约1米,火门向东北,已残破,窑内被破砖碎瓦填实。周围散布大量带釉瓦片残块和陶片。为汉代烧砖窑址。
  西三角城北窑址群
  位于西三角城北,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窑址6座,形制为长方形和马蹄形两种。其中1号窑平面呈长方形,长2.5—3米,宽2米左右,残高1米,烟道残长1.3米,火门宽0.6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2号窑平面呈马蹄形,长2.5米,宽2米,火门向南,宽0.5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3—6号窑皆破坏不清,仅存灰层。周围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初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双庙湾窑址群
  双庙湾窑址群位于东沙窝沙漠戈壁地带,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4座。其中1号窑平面呈马蹄形,外部底边长6.5米,宽2米,残高0.9米,火门宽0.8米。有烟道3条,宽0.4—0.6米,残长1.2—2米,窑壁烧结层红色,厚0.1米。窑内有带釉砖块和灰陶片,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和碎砖块。其他3座窑破坏严重仅存灰层残迹。初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窑洞滩窑址群
  窑洞滩窑址群,位于羊井子湾乡羊井子农场东北3.5公里处(东经99°04′44.6″,北纬39°59′57″)的戈壁荒漠中,在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000米,总面积13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窑址8座,大体呈南北向排列。除4号、8号窑室部分保存外,其余6座窑室均已毁,形制不清,仅存残窑底。4号、8号窑平面均呈圆形,直径1.5和2.0米,其中4号窑位于窑址群中心部位,窑室部分保存,平面呈圆形,直径2.0米,高1.0米,窑壁呈黑色,烧结层呈土红色,厚约0.15米,窑室内有大量灰层堆积;2号、3号窑平面呈椭圆形,范围2.1×3.2米;1号、5号、6号、7号窑仅存残窑底,形制不清。窑址群内散见少量夹沙红陶片和绳纹、网格纹及素面灰陶片,并散见有石磨残块和烧结铁块,为汉代窑址。
  土墩子井窑址群
  土墩子井窑址群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下农场东北6公里处(东经99°09′27.2″,北纬40°06′35.7″)的沙滩与风蚀台地之中。窑址群东西宽215米,南北长380米,分布面积81700平方米。在窑址群内分布着31座窑底,平面多呈圆形,方形、葫芦形、不规则形等。直径在3.6米—3.9米之间,灰层厚0.10—0.30米,部分窑底保存有清晰的烟道残迹。在窑址群地表有大量的黑灰釉残砖,烧结釉渣,红烧土,烧结碎铁块和素面、网纹、麻点纹灰陶片。还有少量的粗砂红陶片。为汉代制陶窑址。
  破城窑址群
  破城窑址群位于破城东南400米处(东经99°07′24.4″,北纬40°05′03.8″)的砾石滩与风蚀台地相间地带,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在窑址群内有2座窑址,1号窑被沙掩埋(仅存窑底,平面呈圆形,直径2.4米,门向南开,灰堆层0.3米)。2号窑在1号窑西南170米处,东西座向,门向北开,窑址呈马蹄形,长2米,宽1.3米,窑室已被灰层和沙填埋,深0.3米。在窑址周围散见大量的红土烧结块,素面红陶片和绳纹、席纹,素面灰陶片及烧结铁块和少量的石磨残片。初考为汉时期窑址,用途不清。
  驴尾巴梁北窑址群
  驴尾巴梁北窑址群位于金塔镇五星村东北6公里处,汉代,面积不详,发现有窑址2座。1号窑南北向,窑平面呈圆形,窑膛直径1米,高1.5米,火门向北,宽0.56米;2号窑址东北向,窑身残高1.2米,火口向东北,宽0.42米,窑膛坍塌。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及残砖。
  我县境内古窑址的形成年代和具体的形制类型,现存资料没有记载,经实地调查,从遗存的残窑址周围分布的文化层看,大多应为新石器时期——魏晋时期的制陶窑址。据有关史料记载,古人制陶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陶窑的不断改进而使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完善的。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伟大的一步。人类学会使用火,并且开始定居生活以后,熟食的比重逐渐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简单向复杂演进,最初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烧烤,将食物放在火中直接烤熟即可。进一步的法名叫“炮法”,即用粘土和成泥后包住食物隔火烧烤。粘泥被火烧烤后变硬的特性给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谷物或水产品成为人们的主食时,由于不宜生食,先民们想到了用水蒸煮的方法。于是,制作陶器的需求便有了。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人们像最初用火烧烤食物一样,把制成的陶坯直接放在材草堆上烧。这样烧的陶器容易破裂。后来人们逐渐总结出把陶坯主动晒干或烤干后再进行烧制,并在烧造前事先预热。用这种方法烧成陶器的几率当然就提高了许多。经过漫长的实践,粘土里逐渐掺入砂粒、谷壳、蚌壳末等,以提高耐火、不易烧裂和传热快等优点。于是,粘土终于在火的作用下变成了满足人们需要的、简单的陶器。
  后来,陶窑运用而生。我国最早的“窑”是一种“升焰式圆窑”,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早期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平地或选择一个带有断面的坡地,在断壁上掘出燃烧室、火道,然后从上面挖出烧成室。火焰从燃烧室发生,经过火道,或者透过火眼进入烧成室将热能施加于陶坯之上,最后余焰废气从窑室的顶上排出窑外。由于陶坯和燃料堆放在一起不宜燃烧的缺点,人们逐渐将陶坯与燃料分离。烧成室专门存放陶坯,燃烧室则堆放燃料,其间以火道相连。最初,燃烧室与烧成室常常是平行的,不利于通风。后来烧成室逐渐升高,燃烧室设在烧成室侧下方或正下方,火焰通过倾斜的火道或分布于窑床上的火眼进入烧成室(这种窑床也叫“窑尊”),最后废烟从烧成室上方排出。“升焰式园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焚口、燃烧室、烧成室和排烟设施四个部分。这是任何一种窑炉都必须具备的四个基础部分,以后的窑炉,虽然在不同时期不断发生着改造和变化,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部分上实现的改良。后来人们将烧成室上方的排烟口逐步缩小,以控制进气量和减少热量的散发。西周晚期,已经出现了在窑室后部设置烟囱的窑,窑室顶部呈弧形,外形很像馒头,因此俗称“馒头窑”。又因其平面像马蹄形,又称为“马蹄形窑”。根据火焰在窑室中流动的方向人们又将馒头窑称之为“横焰式或平焰式馒头窑”和“半倒焰式馒头窑”。“横焰式”指火焰在窑顶横向流动后,经后壁的烟囱排出窑外。“半倒焰”则指烟囱的排烟孔设在窑炉后壁的下方,当从燃烧室升腾的火焰上升到窑顶时,由于吸火孔的作用又使火焰顺着窑顶的弧度通向后壁,再从排烟孔经过烟囱排出窑外。由于“颠倒”的不够完全,所以称为“半倒焰”。“半倒焰馒头窑”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飞跃,烟囱的压力改变了火焰的路线,充分利用了火焰燃烧的温度,从而减少了窑内上下温差,将窑内温度提高到可以超过1200摄氏度。而且这种窑身容量不大,一般长不过5米左右,宽2至3米左右,高2米多些,所以在北方地区不受地理限制,应用非常广泛,成为北方地区窑炉的最典型代表。我县境内发现的许多古窑址其形制和大小与这种窑相符合,因此,这些窑很可能就是“半倒焰馒头窑”。
  三、军事设施遗址
  长城
  金塔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三道,分别是天仓——花海段汉长城,建于汉武帝元封二至三年(前109—108年);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鸳鸯池——夷墩明长城,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三道长城总长度约为296公里。长城沿线尚存城障7座,烽燧73座,其中较完整的21座,半毁的52座。
  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2006年5月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
  从金塔县境内东北部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到天仓头墩(马庄子)向南延伸,过营盘折而向西,沿北山与盆地边缘到玉门花海子,再从花海子经安西北境到敦煌西境的玉门关,有一条像天龙似的古建筑,它若隐若现地飞越山川、戈壁和沙漠,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就是汉长城的酒泉郡会水县至玉门花海段和玉门至敦煌段。其中金塔县境内西由玉门市花海乡入境,在西坝乡西北部的沙枣园子、生地湾一带由西向东延伸,到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和石营子房后,沿北山南麓向东蜿蜒而行,横穿中东、古城、东坝、大庄子乡,沿酒额公路向东北到红砂小墩、垒墩子后,又折向北沿黑河西岸的山脉一直到肩水金关处与东线长城汇合。全长约150公里。据考,此段长城修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前109-10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此段长城的西部由北部都尉管辖,东部和北部由东部(东部都尉府在高台罗城,管不了此段长城。应为肩水)都尉管辖。
  此段长城的塞墙经风沙侵蚀,多数地段已遗迹无存,断断续续分布着10段约35公里的长城遗迹,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迹。从遗存的遗迹看,此段长城的构筑材料和方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嘉蒙铁路以西的沙枣园子一带由东向西遗存的沙枣园长城遗址、床窝墩长城遗址、盆坑西长城遗址和二十里小墩长城遗址4段,总长约9公里。均为壕堑,宽约6米,两侧由砾石构筑的堤堰,基宽4米,残高0.3-2.0米;在镇朔墩附近遗存的生地湾长城遗址,总长约6公里,为砾石、沙土夹红柳等植物茎秆夯筑,基宽6米,残高约0.2-2.0米;在大庄子乡境内的腰墩子附近又有残存,长约500米。为砾石夹石片垒筑,基宽5米,残高0.3-1.0米,外侧壕堑宽4-5米,残深1米左右;在天仓境内遗存有砂墩长城遗址、二截长城遗址、沙门长城遗址和马庄西长城遗址4段,总长约19.5公里。其中,沙墩长城遗址位于天仓乡营盘村西14公里处,长约2公里,由砂石片夹红柳构筑,基宽2.5米,残高1.3-1.6米;二截长城遗址位于天仓乡二截村西10公里处,长约8公里,由砂石片堆砌,基宽4米,顶宽1.4米,残高0.5-0.8米;沙门长城遗址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北500米处,长约5.5公里,由砂砾石夹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0.2米,基宽3.5-4米,残高1.5米-2.3米;马庄西长城遗址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北5公里处,长约4公里,砾石堆砌,基宽7米,残高1.5米,外有壕堑,宽4米,残深1米。这条长城线在石营子房以东的数公里内未发现长城遗迹,据笔者推测,汉代在石营子房的东南侧的山脚下是北海子,当时,由于水源充足,北海子一带,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包括附近的北山峡口内都蓄满了水,这个湖泊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外敌的入侵,只在两侧的山头上建筑据点监控就可以了。
  这条长城线内侧筑有城堡5座,从西向东依次为营盘坞障、北部都尉府驻地偃泉障、石营子坞障、将军营盘和西大湾城。除偃泉障和将军营盘遗迹无存外,其余3座城堡遗迹犹存。
  这段长城内侧有烽燧17座,从西向东依次为井子墩烽燧、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床窝烽燧、生地湾烽燧、石梯子烽燧、腰墩烽燧、红砂墩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垒墩烽燧、长丰烽燧、五分烽燧、二截烽燧、沙门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墩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生地湾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烽燧等7座是用土坯夹植物的茎秆及荏木、草绳砌筑的四棱台体,底边长3.5-6米,残高1.5-10米。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与汉代的“墼”的尺寸相吻合。其余10座为夯筑四棱台体,夯层厚0.06-0.18米,底边长2.8-8.7米,残高0.5—8米。
  汉代长城,是随着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逐渐深化为巩固新拓西陲之地的守卫和开发而修筑的。它与河西四郡的设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汉代河西的郡县行政体系与长城的军事体系是相互依托又各成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县,而军事体系的构成是以都尉作为军事机构的执行长官。
  据史料记载,此段长城是汉塞的一部分,分属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北部都尉驻守会水县北境西段边塞,治北部障。东部都尉驻守会水县东,治东部障,其辖区大致是西接北部都尉北塞,东与张掖郡肩水侯官相连。
  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
  此段长城从酒泉郡会水镇夷以东,沿合黎山延伸到狼心山北,再折向西行,直到哈密北山,长约130公里,《汉书》上称为威虏障。其南端经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市,过黄河东去。围绕金塔县境内东部和北部的一段,筑于汉武帝太初三年(102年),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考,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经营西域,遂重新启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了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此段长城就筑于此时。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居延塞。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
  本段长城的塞墙在金塔境内仅残存地湾东梁及喇嘛湖两段,残长约5公里。地湾东梁段位于金关南约3公里的山顶上,残长500米,由片岩、砾石筑成,基宽4.5米,残高0.2-0.5米,中间墙体上残存烽燧1座。喇嘛湖段位于鼎新镇五爱村南2公里处,长约2公里,砾石堆筑,基宽2-3米,残高1米,中段有烽燧1座。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版筑。大多为四棱台体,底边长5-10米,残高1-5米。当时,每墩有守兵5-8人,备有柴草,如若发现敌情,按照既定信号,白天煨烟,黑夜放火,传递信息。汉长城修建的背景,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从此河西地区被纳入西汉王朝的版图。但北方的匈奴不甘心失败,每逢深秋,他们就骚扰河西,抢掠财物,劫掳妇女,为了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有效阻止了匈奴南进。
  河西地区的汉塞(汉代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塞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河西走廊地区。从我县境内的两条汉长城分布走向看,东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长城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而修建的,是由墙、烽燧、坞障和城组合而成。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在金塔地区汉代长城有效的控制了适于人类生存的戈壁绿洲,蜿蜒绵亘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地区因地理、地貌的差别其建筑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如在我县西坝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沙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沙砾,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
  汉代戈壁地带修建长城时,是先挖城墙的基槽,找平后以砾石为基,然后利用当地所能生长的植物,铺上一层层芦苇或者红柳枝条再夹层层沙砾石相互叠垒而成。长城外侧有因挖取沙砾石而形成的低洼槽,槽内则填有细沙,由戍边的士卒按时补充、翻耕,在汉代称为“天田”,是用以观察有无偷越长城的脚印痕迹用的,是汉代极重要的边防检查措施。在我县沙枣园、生地湾农场和西坝乡境内遗留的部分长城遗址外侧均发现3.3—6米宽的壕堑,这就是过去的“天田”。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戍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白天以升烟为号叫烽,夜晚以燃火为号叫燧,用以通知及集结兵力,传递消息,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
  汉代长城每隔10里筑有烽燧一座。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烽燧建筑一般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汉代的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专用的名字称为“墼”。汉代在修筑烽燧时,一般不和泥来做粘合剂,现在称为“干垒”。就是垒三层土坯后,夹一层植物的茎干。夹植物的茎杆可以起到找平和相互牵拉的作用,使烽台修得高而稳定。但是也有天然板土、石块垒筑成的烽燧。烽燧之间的距离依据地形,大概是3公里左右一座。这与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基本相合。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里外都能看到。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我县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障、营盘坞障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我县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处在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甲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戍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我县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侯(驻地称障或官)、侯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侯、千人、司马等。侯官的属吏有侯丞、瑑令史、尉史等。侯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
  镇夷东——鸳鸯池明长城
  我县与肃州、高台交界的南夹山内遗存有一道明代修筑的长城,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关于其修筑年代,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年-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城”(时称边墙)35公里,“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公里。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5米,带巡墙,底宽2.7-3.3米,顶宽1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的边壕。
  此段长城金塔境内从鸳鸯池东侧的酒金公路东的杨家井烽火台起,至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一号烽火台,全长15.7公里,沿线有长城墙体1.6公里,壕堑14.1公里,城障1座,烽火台6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辩,烽燧保存较好。当时的边壕规格是:“俱口阔三丈,深至见水为止,底阔一丈。两岸筑土堰各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在长城外围设立烽燧,利用戈壁滩、高山峡谷和丘峰地带随地势而建,约五里设一座,连瞩相望。
  这段长城的墙体位于县城东南南夹山中的戈壁荒漠中,东南一西北走向,起点坐标为东经99°00′03.6″,北纬39°49′37.2″,海拔1346米,止点坐标为东经98°58′57.6″,北纬39°49′52.2″,海拔1350米,长度1620.8米。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由南向北平行。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墙基尚存。墙体截面呈梯形,基宽3米,顶宽1.3米,残高2米,夯层0.13—0.18米。没有发现女墙残迹。壕堑共有6段,从东向西依次是红口子1号壕堑、红口子2号壕堑、梧桐壕堑、沙桥壕堑、半截红壕堑和杨家井壕堑,总长14.1公里。壕堑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东西走向。残存的壕堑底宽4—10米,上宽7—15米,深1一3米。两侧土垄基宽3—12米,顶宽1.5—7米,高0.2—2米。
  沿线烽燧自东向西有红口子1号烽火台、红口子2号烽火台、梧桐烽火台、沙桥烽火台、半截红烽火台和杨家井烽火台共6座。这6座烽火台,有2座(红口子2号烽火台和梧桐烽火台)建于壕堑底部中央,其余4座均建于长城南侧。夯筑方法均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因长期风雨侵蚀,墙体表面剥落。烽火台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2.3—9.8米,上宽0.5—5.2米,残高1.3—8.3米,夯层厚0.16—0.30米。其中在壕堑底部中央修建的红口子2号烽火台,在烽火台南、西、北三面发现地表土层下埋有红柳束,直径0.15—0.18米,长1.55—2.1米,据残存烽火台墙基0.8—1.2米。南侧红柳束摆放成长2.1米,宽1.55米的方格,应为当时烽火台基础部分,起防潮、防碱、防腐蚀和加固作用。
  城障1座,是杨家井城障,坐标为东经90°59′12.5″,北纬39°49′45.6″,海拔1350米。城障平面呈矩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100米。墙体为护城沟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截面呈梯形。在南墙和北墙的正中各开一门,均宽8米。东墙长65米,基宽3.6米,顶宽1米,残高0.9米;南墙长100米,基宽4米,顶宽1.3米,残高1米;西墙长65米,基宽4.4米,顶宽1.3米,残高0.9米;北墙长100米,基宽3.4米,顶宽1.6米,残高0.6米。城外四周挖有护城壕沟,截面呈梯形。东面壕沟长69米,宽3米,深0.4米;南面壕沟长108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基宽1.6米,残高0.3米;西面壕沟长69米,宽2.1米,深0.5米;北面壕沟长108米,宽2.6米,深0.3米,外垄与地面持平。由于受雨水风沙侵蚀,大部分沙石堆积成的墙体被破坏。城内地面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水沟。南墙西边有4.5米长的缺口,东、西、北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冲毁,墙体最高处残存1米,最低处0.6米。整体保存一般。城障南40米处,遗存有直径5米,高0.2米的圆形燃烧灰层堆积。城障内外没有发现其他遗迹,城障用途不清。
  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马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设有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在金塔境内从鸳鸯池到镇夷东设有6座墩台。从西向东依次是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这几座烽火台,有的是用黄土夯筑的,有的是用土坯夹植物茎秆砌筑的,有的是用山石垒筑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在4—12米之间,残高3.5—8米之间。
  金塔虽作为明长城的边外地,但由于金塔、酒泉唇齿相依,要保住酒泉,必先守住金塔。因此,明朝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对金塔的经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次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阉门墩共13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此推算,当时金塔堡四周的边墙总长度应为32公里。经过340多年的风蚀水没,其边墙可能在明朝后期已被河水冲没。至1949年,唯有金塔城西南,自今四坪湾林场起沿金大村、塔院村农田与石滩连接边缘向东,到边沟村何家墩湾折向北,到西沟村黑沙窝再折向西,经东星村到四清村北阉门,尚可见到一段段的边墙残垣,墙高约5米,底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存线路约20公里。沿边墩台相望,登高俯视,景色壮观。1958年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中,被群众陆续拆除。
  同时,明朝统治者又在金塔境内沿汉代修建的两条长城线修筑了许多烽燧,使金塔真正成为了明王朝在酒泉的外围防线。东线明代烽火台沿黑河东岸汉长城由南向北延伸,现存9座。从南向北依次是兔儿墩烽火台、大墩门大墩西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大墩门小墩烽火台、大茨湾墩烽火台、双树墩烽火台、高腰墩烽火台、芨芨墩烽火台和沙枣墩烽火台。建筑方法为夯土版筑或土坯砌筑或外土坯包砌、内填黄土夯实,基宽7.2—19.5米,残高0.6—12米不等。个别烽火台有坞墙,有的上部有女墙。北线明代烽火台与汉长城平行分布,是利用汉长城在其沿线而修筑的烽警线而建,现存15座。由东向西依次为长房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上五分墩烽火台、青石嘴墩烽火台、营盘墩烽火台、红砂墩烽火台、雷墩烽火台、西窑墩烽火台、火烧墩烽火台、昌平头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昌平二墩烽火台、昌平三墩威虏后墩烽火台和镇朔墩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一般为夯土版筑,有的为外包土坯内填黄土夯实,中间夹有荏木,均呈四棱台体,基宽8—17米,高一般均在10米以上,最高的青石嘴墩高18米。有的顶部筑有女墙,有的墩连建坞院。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有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一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1.25公里。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河西走廊的明长城所经的地方多为沙漠荒滩,所以在修筑时多用黄土夯筑长城——“干打垒”,即在两面用木柱固定,木板作帮,中间填入黏土夯实,这是长城主要的构筑方法。这种夯打的墙黏接的非常严密、坚固,很难分出层次,即使经历了大自然长久的风雨侵蚀依然不裂缝、不变形。在酒金公路以东的南夹山中的一段明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夯筑的,至今依然矗立。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建筑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公里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我县境内沿金石公路的一段长城就是这种筑法,又称“壕堑”。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里—9里,千户所城周长4公里—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持角之势,一旦有急,召之即来。我县境内的金塔堡、西八里堡、威鲁堡等都属于城堡。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烽火台是报警的通讯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我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座,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明长城防御体系中壕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我县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公里的壕沟,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长城上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总之,长城沿线的兵力部署非常严密,组织上层层节制,彼此配合,互相照应,各级军事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谓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上的成功之作。
  烽燧
  金塔境内的烽燧,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有长城沿线的,有边防直通张掖、酒泉的,也有乡间专供瞭望的;有修筑于汉代的,也有修筑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新旧烽燧的位置,名称和线路不尽相同。仅长城沿线就有烽燧近百座,有的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有的又混淆不清,需进一步考证。下面就选择几处较有代表性的烽燧做一介绍。
  镇朔墩
  镇朔墩烽火台遗址,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5.5公里处。夯筑四棱台体。据2008年文物普查,烽火台东西基宽14米,上宽12米,南北基宽11米,上宽6米,残高5.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3—0.15米。烽火台西南部有一道从上至下宽0.6米的裂缝;东部一部分墙体已坍塌分离,呈尖镞状;西北部已坍塌为黄土斜坡;西南角有后期砌筑的土坯层。周围散见灰陶片和石磨残块,初考是汉长城内侧(南侧)的烽燧。是“居延丝绸古道”向西分南北两条道的重要标记,也是西域沿“居延丝绸古道”东行的重要关口。烽火台东北约3公里处的山上有一座小城,当地群众叫“石营子城”,可能是当时的关卡。一条大道由金塔城到镇朔墩,从石营子城脚下的峡谷经过后,分做二支:一支向西,通向玉门和安西;一支向北延伸,穿越孤红山,过了南泉、沙婆泉或红柳泉,通往今新疆北境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据考证,在汉代这条古道是阿尔泰山及伊犁河一带的少数民族进出河西的捷径。明、清时的镇朔墩是这一烽燧线上的据点,驻有重兵。“此为交通之路,由此往西,由此往北,俱经道于斯。”其北有镇北墩,以防“孤红山来者”,并在孤红山附近的南泉等处设卡,派士兵沿途巡逻。再有镇朔墩向南,白雁墩、王子庄墩……墩墩直抵酒泉城。民国时期,镇朔墩一带也有驻军防守。墩下有一眼泉后改为水井,现已废。向东约2.5公里处是北海子,“金塔八景”中的“北海晴烟”泛指这一区域。烽火台西北约4公里处有一古城遗址,正北2公里处有一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底矮土丘(现已蚀化为零星残丘),再北去2公里便是汉长城。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在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公里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这就是大墩门大墩,它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筑,外层用0.18×0.30×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脚窝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全国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天下第一墩”。
  由于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代修建的近百座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究竟修建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汉朝初年,为了防止匈奴进犯,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遣强驾都尉路博德,从高台县境内的镇夷峡口起向北沿黑河至居延地区修筑了居延塞,并在沿线修筑了关城、烽燧、堡等设施,置官开渠,移民屯垦。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高踞山头,位于居延塞沿线,向南与石板墩、兔儿墩相望,向北与大茨湾墩、双树子墩等烽火台遥相呼应,墩墩相连,直至居延。毫无疑问,大墩门大墩应该是居延塞防线上一座重要的烽燧。
  汉时,规模较大的烽燧称为“亭”,“亭”是台和台上方屋的合称。汉代具亭一级水准的烽燧,上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方屋;另一个是台旁延伸出去的橹。橹是用木板从台旁“挑出”(即延伸出去)的观察处。挑出木板上三面都围上木板,上无顶盖。方屋的四面墙上有孔,可以观察敌情与烽火,也可射击。在台的南面下方有“坞”,分为内坞与外坞,内外坞之间设小门,有专门的兵卒管理。内坞是守边士卒的居处,坞与烽台以阶梯相连,烽台和坞内屋以马粪涂地,以草或白土涂壁。大墩门烽燧从其规模和遗存的遗迹看,正是亭一级的烽燧。
  既然大墩门大墩是汉朝初年修建的,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绝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加之它现有的形制也与汉代烽燧形制不相吻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宋、元时期,金塔县境内先后被土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割据占领,由于战火纷飞,加之年久失修,到了元朝末年,大墩门大墩已破败不堪。明朝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北方的少数民族进犯,又一次在边地大规模修筑长城防线。明代修筑的长城从金塔南侧的夹山中穿过,金塔成了边墙外的边外地。为了保住酒泉,统治者在金塔境内对前朝遗留的许多烽燧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增筑了许多烟墩(明朝时将烽燧又称为烟墩),形成了长城防线外的腹外接火墩,也是长城的外围防线,起到向内地州、县传递情报、瞭望报警的作用。由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此时也得到了加固维修,并在大墩门大墩西北约5公里处修建了一座长宽约17米的小城,可能是当时驻兵的营房,当地人叫“茨湾营营城堡”。明代的烽火台,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石砌高台,台身为圆形或方形,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烽台外壁直立,设有台阶,使用绳梯上下。从大墩门大墩的遗存情况看,明代维修的痕迹很明显,烽火台的形制与明代烽火台的形制也相吻合。
  大墩门大墩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黑河是西北军事的天然防线,大墩门大墩恰好地处黑河要塞,雄踞高山之上,正符合据水为险,依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大墩门大墩作为酒泉以北长城防线的要塞和据点,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防线方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盘烽燧
  营盘烽燧,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1公里处。烽火台为夯筑四棱台体,底边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高10米,夯层厚0.16—0.18米,顶有女墙。北面有向上攀爬的马道,南侧有坞院遗迹,东西长16米,南北宽14米,墙残高0.5米。地表散见少量黑釉瓷片。
  营盘烽燧是明朝统治者沿我县境内的北线汉长城修建的重要烽燧之一,它地处黑河渡口,是当时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鸳鸯池烽火台
  鸳鸯池烽火台,位于鸳鸯池水库西北2公里处,东经98°48′6.7″,北纬39°54′36.9″,海拔1330米。是我县境内保存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明长城烽火台。烽火台残高8米,基长、宽均为10.7米,顶宽6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台体南面有坞障遗迹,并在东南角残存一段2.8米长的坞墙。该烽火台南距明长城约4公里,烽火台向东有大口子山烽火台等5座烽火台连瞩相望,至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与明长城相接。据此证实,该烽火台是金塔境内明长城外围防线上的一座烽火台,它是研究明代边塞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依据。
  臭水墩烽火台
  臭水墩烽火台,位于本县大庄子乡北5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地理坐标:东经99°04′34.5″,北纬40°16′25.3″,海拔高程1201米。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基宽10.7米,上宽8.7米,残高约6.8米。墙系黄土夯筑,夯层厚0.2米。东壁下部有人为掏挖的洞口,宽1米,高1.2米,进深2.6米,洞口有坍塌;台体东南角有部分坍塌;北壁西北角下部有一洞口,宽0.8米,高1.2米,进深2.1米,中部有脚窝;台体西北角有后期人为掏挖的痕迹;台体西壁、南壁保存较好。周围散见少量黒釉瓷片。从建筑方式和周围散见遗物看,应为明代烽火台。
  居延遗址
  黑河流经的甘肃省金塔县鼎新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流域地区,古称居延地区,亦称“弱水流沙”。考古资料证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居延是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是东南西北华夏文明交流的孔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戍卒,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并沿黑河修筑了居延塞,至王莽末年衰落。现今史学界把居延地区遗存的遗址如古城址、长城及其城障烽燧等称为“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金塔境内现遗存“一关(肩水金关)三城(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92公里长城段以及长城沿线59座烽燧。1930年、1974年和1986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居延考古队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居延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共获汉简3万余枚,其中金塔境内出土汉简1.7万余枚。这些简牍,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又是研究我国古代史十分重要的资料,它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故址,除肩水金关因自然破坏严重,现仅存一烽台外,大湾城、地湾城部分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汉代边塞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及建筑方法提供了实物依据。居延遗址金塔部分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一关。位于我县县城东北152公里处的黑河东岸,东经99°55′46″,北纬40°35′18.7″。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它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侯官所在地等屯戍重地,因而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因地处戈壁,常年受风沙侵蚀,主要建筑损毁严重。特别是经过几次发掘,对遗址破坏极大,仅存的一些遗迹也已全部损毁。现仅存一烽台和部分遗迹,台长宽均8米。
  汉长城从肩水金关南边过来与烽燧相接,然后向北边一直延伸至额济纳河的东岸边。关门是金关的主体建筑,设在经过烽燧北部的长城上。
  当时,在肩水金关附近的黑河上有浮桥或吊桥,供进出关人员和车辆、马匹通行。
  在汉代,平民出入边境有着严格的符传、过所制度。不管因公还是因私要通过关口,都要有过所或者符传(现在称为随身的介绍信)才能得以放行。如简文载:“元延二年十月已酉,居延令尚,丞忠,移过所县道河津关,遣亭长王丰,以诏书买骑马酒泉、敦煌、张掖郡,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守令史诩,左褒。十月丁亥出。”这是一个派公差的介绍信,就是说居延令派王丰按照诏书的旨意去购买马匹,经过道路的关口和渡口时请守关人员对他放行。在途中有驿站的地方也应该让他食宿。又如简载:“永始五年闰月已巳朔丙子,北乡薔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如律令,椽宴令史建。”这是说崔自当想到居延去做买卖,申请一个随身介绍信。这个介绍信指定了他应该经过的关口,并说明了他的身世清白没有官司,可以通过这些关口到居延去。汉代的此类文书写的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当朝廷有抓捕罪犯的逮捕令时,也会直接下达到边塞,守卫长城的军事人员更是会对关内外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1974年分别发掘出汉简850枚、11577枚、共计12472枚及其他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世人堪称“肩水金关汉文库”。
  大湾城
  大湾城故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处的黑河两岸(东岸为东大湾城,西岸为西大湾城)。东经99°50′53.2″,北纬40°31′56.6″,海拔1210米。故址所处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周围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和极少耐旱植物。
  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
  据考古发掘记载,东大湾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由内城、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外城仅东垣较完整,基宽2米,垣内有一道宽5米的浅壕,东南隅有烽火台一座,底边长5米,残高10米,东墙开门。城内有小屋残迹,曾出土汉简900余枚。城外环壕沟。内城位于外城东北部,东西长190米,南北宽140米,墙基宽2米,残高1.65米,北、东二垣保存较好,与外城垣相距10米平行。北墙正中开门。东北角筑烽火台,残高7米。城内外有房屋残迹。城内曾出土汉简500余枚,所出简中的西汉“田卒薄籍”较为重要。障位于内城西南部,长90米,宽70米,垣厚4—6米,中有椽柱孔,顶部残存矮堞。南垣一小坛出土西夏文印版文书和西夏文丝绸各一件。障四周又有两道平行土墙,应为宋元时期建筑。宋、西夏、元时当为驿站。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为180米×210米,墙系夯土板筑,其筑法与东大湾城完全相同。墙基现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门在北墙,已毁,宽9米,斜坡道进出,城内有两处后代所修土坯房。城内外地表有少量灰陶片和黑釉粗瓷片。
  关于东、西大湾城的关系和用途,东大湾城无论从其规模、地理位置和出土汉简记载考证,当为肩水都尉府城无疑,而西大湾城的用途是什么,它和东大湾城又是什么关系呢?史料无明确记载。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从实地查看,根据西大湾城的规模和地理位置看,西大湾城是东大湾城的附属城,受住在东大湾城的都尉管辖,它的作用是前哨,守护东大湾城。当时,匈奴人从北向南进犯,到肩水金关受到阻截后,沿黑河西岸向南进犯,到大湾城附近时,因该处河面较宽,水较浅,匈奴人很容易过河攻击东大湾城。而在黑河西岸设有西大湾城后,当匈奴人向西大湾城攻击时,住在城里的兵士可出城截击,既阻止了匈奴向内地进犯,又守护了东大湾城的安全。同时,西大湾城又管理着北线长城。
  大湾城故址,古时东西两城,依山傍水,遥相对峙。历来为兵家兵戈相争之地。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
  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整,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年至1999年,金塔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了大湾城保护防洪工程,该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修筑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
  地湾城
  地湾城,位于县城东北151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上,北距肩水金关700米,东径99°55′48″,北纬40°34′59″,海拔1113米。远离居民区,四周为戈壁荒漠。
  地湾城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100米,是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米,残高8.4米,西墙开门。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障东北角有高约1米的小屋。障外共有三道坞壁,第一道坞在障西,面积55米×48米,基宽1.3米,残高3米,坞内有长方形房屋,坞门南开。第二道坞从障东南角起,沿障东墙南延30米折向西,内有房屋残迹。第三道坞在第一道坞北20米,长约100米,厚2米。从现遗存的一障看,障内四周墙壁中间有成排的洞口,据此推测,当时的地湾城是两层建筑,下面一层住人,上面一层常年驻有军士,担任瞭望、守城和攻击来犯之敌之责。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但是,此处的黑河走向却不是这样,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筑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又发掘获简千余枚,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候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从地湾城的形制规模看,也应为肩水侯官治所。汉时的侯望系统的领导结构是:太守一都尉一侯一侯长一燧长。都尉一般都住在城里,称城尉,城的规模在130×130米以上;侯官都住在鄣里,称鄣候,障的规模是100×100米以内的正方形围墙。而地湾城正符合障的标准。当时,居延地区一共10个候官,共统辖着261个燧,其中肩水候官统辖着86个燧。
  城堡
  偃(前)〔泉〕障偃(前)〔泉〕障,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据《汉书•地理志》载:“会水(今金塔县),北部都尉治偃(前)〔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经考证,会水县境内的东部都尉府驻地东部障,是酒泉城正东的罗城(今高台县境内),北部都尉府驻地偃(前)〔泉〕障,初步考证认为在镇朔墩附近。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偃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偃前的城障。若说“偃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居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偃泉相映的城障。
  偃(前)〔泉〕障位于汉长城与“居延丝绸古道”的交汇点上,当时城堡很大,筑有重兵把守,其军事地位不亚于黑河通道上的肩水都尉府驻地肩水障(大湾城)。
  关于偃(前)〔泉〕障的具体位置及城堡规模,因遗迹无存,史书记载又不明确,虽做了一些考证,但还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尚有必要进一步确证。
  将军营盘故址
  将军营盘故址位于本县航天镇营盘村境内,居黑河西岸。适处合黎山与马鬃山相邻峡谷,两道汉长城隔河相望,居延塞防线上的烽燧沿河林立。黑河通道由此分岔,一路伸向张掖,一路伸向酒泉。它巍峨矗立,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它也是汉将李陵的驻军营地,俗称将军营盘。明代,内监芮钊扎营于此,又称芮公营。
  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二年,昭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据实地考证,当时的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至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时,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居延境内大搞军事设施,派遣重兵把守。李陵驻守酒泉时,其大本营就在今航天镇营盘村,当时人们称之为将军营盘。民国《鼎新县志》载:“将军营盘在城西十里,黑河右岸,是汉代李陵将军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石营坞障遗址
  石营坞障遗址,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6公里处的山头上。西距镇朔墩烽火台7公里。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7.2米,南北宽21.6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墙体夯土板筑,夯层厚0.07-0.11米,基宽3.6米,顶宽1.7米,残高2.5米,中夹有红柳、芦苇、芨芨草等物。墙基下铺一层石块。南墙辟门,门宽5米,门西侧5米处墙体下部有部分坍塌,东南角和东北角墙体下部坍塌严重。周围散见有灰陶片。
  石营坞障遗址,高居山头,四周俯瞰,尽收眼底,其北面为长城线,南面山脚下,有一条大道在西北不远处分岔。从史料记载、地面遗物和地理位置考证,此为当时的关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茨湾营营城堡
  茨湾营营城堡,位于鼎新镇(原芨芨乡)芨芨村南21公里处的沙漠中。据考初建于汉代,明代重修,城坐南向北,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5—0.18米,墙基宽6.2米,残高8.8米。门北开,门墩残高7.8米,宽3.8米,门道进深5.7米。
  双城故址
  双城古址,位于本县航天镇(原双城乡)境内。原名平朔城,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西夏时为黑水镇燕军司驻地。《重修肃州新志》曰:“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00米,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又叫“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墙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
  营盘坞障遗址
  营盘坞障遗址,又称营盘大墩,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0公里处的一片戈壁高地上,地理坐标:东经98°19′21.4″,北纬40°19′42.1″,海拔高程1223米。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米,东西宽18.3米,面积约384.3平方米。墙体保存一般,南墙东北角、北墙西北角、西墙西北角分别有0.6米、2米、3米的坍塌呈斜坡状的豁口。障墙内层夯土版筑,夯层厚0.12米。外包土坯,中夹荏木,外抹墙泥,基宽1.2米。坡墙高2米,宽1.1米。东南角有斜坡道门,长9.6米,已坍塌。遗址内有房屋修建痕迹,东北角有深0.4米的灰层。遗址内散见少量灰陶片、红陶片及石磨残片。据考证,营盘坞障是我县境内北道汉长城线上的重要城障。马庄子城址
  马庄子城址,位于西大湾城西南4公里处的黑河西岸。地理坐标:东经99°48′19.1″,北纬40°31′1.5″,海拔高程1131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长21米.顶边长17.7米,残高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米,底宽5.6米,顶宽2.6米。墙体四壁内部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外部四角均整体坍塌。从建筑方法和形制上看,应为汉代遗存。该城址地处黑河沿岸的冲积扇,1987年文物普查时,由于当时黑河水流较大,城址位于河水中的高地上,四周被水流环绕,没有进行普查登记。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由于黑河上游来水减少,城址所处的冲积扇已完全退出河床,首次进行了普查登记。城址用途待考。
  四、城址汉
  会水县城故址
  汉会水县城故址,又称东古城、“上破城”。位于本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3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9°07′07.2″,北纬40°05′15.4″,海拔1225米,西南距县城23公里。据考证,东古城为汉会水县城城址。其一,是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据《汉书•地理志》、《西城考古录》、《重修肃州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各志记载,归纳有二:一曰“众水所会”之地;二曰“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其北有白亭,古曰白亭海。”按《重修肃州新志》则云:“众羌水会张掖河。”可知“众水”又称“众羌水”,点明了会水县在众羌水汇张掖河的地方。所谓“众羌水”即发源于祁连山之南(古称“羌中”之地)而向山北流之诸水,即今山丹河、张掖河与酒泉讨赖河三条河流。先有山丹河源起,西北流一百一十公里汇张掖河,又西北流四百里(称羌谷水)至鼎新大汇水口。酒泉讨赖河自西南来又名白水,东北流至暗门与红水河会,又稍北流,纳清水河(古亦称墨水),经鸳鸯池,过夹山,又东北一百八十里至会水口与张掖河会。真是“众水所汇”。会水县属酒泉郡,其位置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按今公里计,即70公里,今已知从酒泉东门至金塔为50公里,而70公里之地,正是金塔镇五星村东北之东沙窝,位于讨赖河与黑河相会的夹角地带,与“众水相会,故曰会水”正相符合。二是规模与汉时的县城城址相符。据2008年文物普查查明,该城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4—0.1米。东、北两墙保存相对较好,南墙仅存局部,西墙损毁严重。城墙基宽5米,上宽2.5米,残高最高处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14.8米。东墙正中偏南有一段东西向9米长的残墙,可能是瓮城残墙。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外城西墙也有瓮城,四角有角墩,但现已毁。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门似南开,宽4.2米。城墙筑法与外城城墙相同。三是地面遗物丰富。东古城周围数公里的地域内遗存有居民居住区遗迹和大量的古遗址、古窑址和古墓葬,地面散布有汉灰陶片、五铢钱、铜箭头、铜饰物、残砖块和松绿石、红宝石及石磨残片等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据考证,大多为汉——魏晋时期的。据此证实,东古城为汉代会水县城当无误。所谓“城北有白亭,故曰白亭海”,今虽干涸变为沙漠,但从地势之高低,生物之状态,仍然能发现它的海域位置之所在。其海域大致在酒金公路干线之东,西南起西古城之芦洼,东北至金塔县良种场的斜长低洼区域,形成四十多华里长,犬牙交错的湖区。至于白亭,一般认为,其位置应与遗留至今的“白疙瘩”有关。“白疙瘩”,东南靠海滨,距东古城隔海约二十里,在古代,地多盐碱,终年呈现一片白色,故以白色冠地名。此地为汉代酒泉郡通往北部障,以至居延海的边塞交通要道,沿线往往起亭、筑障。这个亭,不属农村行政建置,是军事性的站口,是通往酒泉北部障或居延肩水金关的一个腰站,是过往人员食宿之处,备有“传舍”(即今国营旅社、客店之类)、烽燧、凉亭等,故称白亭。其海亦名白亭海。随着时代的变迁,郡县废而亭障毁,烽燧倒而传舍毁,形成废墟。因而笔者认为,彼时之“白亭”,逐渐变为今日的“白疙瘩”。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大致为: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今高台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今酒泉市肃州区)接连。西与延寿县(今玉门市)遥相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西总长360里,南北宽约240里,总面积约21600平方公里。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据考,自西汉元鼎四——六年(前114年——111年)置会水县后,双古城一带农业发达,牧业兴旺,陶器烧制作坊遍布,手工业发达,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尤其东古城,既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军事战略要地,位置相当重要。延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始改酒泉郡为酒泉军,隶属于敦煌镇。至此,会水县遂废,以其地归酒泉军。会水城逐渐冷落荒废,先后共经历五百五十余年历史。
  西古城故址
  西古城故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金塔镇五星村二组境内,东经98°59′55.3″,北纬40°02′56.4″,海拔1242米。东北距金塔镇五星村委会驻地4公里,距两河会水口45公里,西南距酒泉60公里。其址风蚀严重,残破甚厉,仅存残迹。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该城为内外两层,平面略呈方形,内城南北长80米,东西宽76米,墙基宽5米,顶宽2米,残高2—6米。西北角有角墩,南北长15米,东西宽8.5米,残高2.5米。外城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8米,墙残高2米。城墙均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3米,均南面开门。内城南墙外侧中部有窑址1座,平面呈圆形,直径2.5米,残高0.5米,窑室被残砖、灰土填实,结构不清。城内地表遍布灰陶片,当属魏晋时期之遗存。据晋人所作《汉书•地志详释》云:“今和韶屯(按指东晋之世),在呼蚕、羌谷二水之间。去会水口西南90里。”据考证,西古城东北至两河会水口四十五公里,正合于九十里之说,证明西古城是魏晋时期会水县属之和韶屯遗址无疑。据《魏收志》载:后凉吕光曾于酒泉郡北部置凉宁郡,领贡泽、园池二县。考古认为其贡泽县,约即汉时之白亭海,后凉凉宁郡治贡泽县,其县城或者就是西古城旧址。
  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址已被当地农民开垦为耕地,城墙仅残存东北角一小段,长13.5米,宽2.5米,残高1.6米。
  西三角城城址
  西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农场东北约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57.7″,海拔1239米。城平面呈长方形,长45米,宽40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23米,基宽2.7米,残高2—3米,南面开门。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潘家湾坞障遗址
  潘家湾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南2.5公里处,东经98°58′45.7″,北纬40°01′57.9″,海拔1249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12.5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5米,基宽1.2米,残高3.5米,南面辟门。周围散见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2002年,被当地农民开垦荒地时损毁。下长城坞障遗址
  下长城坞障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境内,东经99°04′41.8″,北纬40°04′05″,海拔1228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近方形,长21.6米,宽20米,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09-0.15米,墙基宽3米,残高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采集有铜镞2枚。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坞障遗址仅存东西向城墙一段,长19.7米,墙系夯土版筑,基宽3.7米,残高4米。东南角有坍塌的土堆,似为角墩遗迹。
  黄鸭墩城址
  黄鸭墩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12公里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的风蚀台地上。东经90°12′47.6″,北纬40°07′13.6″。2008年文物普查时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13.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薄厚相间,薄层0.12米,厚层0.38米,墙基宽2米,残高5米。东墙坍塌严重,西南角有一上宽3.1米,下宽2.7米的豁口,北墙东部坍塌;城中心有高2米的灰堆。西南100米处残存3处窑址,仅残留窑底图形。周围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三角城城址
  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9°04′38″,北纬40°04′14.2″,海拔1228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南北宽19米。南、西两墙被沙丘掩埋。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5米,基宽2米,残高1.5米,北墙辟门。采集有铜镞、五铢钱币等。周围散见灰陶残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城墙风蚀破坏严重,仅残存东北角、东南角和西南角三处,其中东北角残长5米,残高2米,西北有一段倒塌的残墙,长约6米。城西10米处有人为盗挖痕迹,周围散见少量墓砖残块和碎骨,似为墓葬区。城南附近有一道沙梁。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的绳纹、麻点纹、鱼鳞纹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盆、罐、小口瓮等,城内文化层厚达1米。
  小三角城城址
  小三角城城址,位于金塔镇边沟村东南10公里处。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米,南北宽19.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2米,墙体厚1.8米,残高1.7米。城南20米处有圆形窑址一座,直径8.9米,残高0.4米,南侧有灰堆,直径14米,高2.2米。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及碎铜块。为汉代古城址。
  南破城城址
  南破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下农场西北3公里处的沙漠之中,东经99°05′44.1″,北纬40°06′09.2″,海拔1222米。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5米,面积625平方米,似开南门。城墙残存四角,东南有一段残墙长约12米,基宽6米,残高2.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2米。城内西北角有大量的灰层堆积,厚约1.2米,城中心偏北有一白刺沙丘,下部全为灰层。城内西南角有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厚约1米。城北30米处有一残窑底,仅存灰层,厚约0.1米,形制不清,周围散见许多青灰色残砖。城西南40米处有一残窑底,被人为盗挖破坏,周围散见灰色烧结土块。城内及周围近1平方公里内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并有石磨残块和铜钱币碎块。为汉代古城址。
  下破城城址
  下破城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5组东4公里处的沙漠腹地中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的风蚀谷地上。东经99°08′44.5″,北纬40°09′50.9″,海拔1210米。2008年普查时,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4米,南北宽13.3米,面积约338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0.12米,墙基宽4.4米,上宽1.6米,残高6.6米。城址南墙保存较为完整,中间有一上宽6.4米,下宽3.7米的倒梯形豁口;东墙仅存一段,残长13.3米,呈三角形,断裂成3断;北墙已被沙丘掩埋,流沙侵入院内;西墙坍塌严重,仅存一角。城址西南角20米处有人为挖掘的一个2.2×1米,深1米的坑,用途不清。四周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及石磨残片。为汉代古城址。
  一堵墙坞障遗址
  一堵墙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八组北1公里处的沙砾石滩中,东经99°03′1.8″北纬40°04′52.7″,海拔1222米。坞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7米,总面积91平方米。西墙已风蚀坍塌为平地,北、南、东三墙仅残留局部,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0.12米,基宽1.2米,残高2.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并有少量夹砂红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王子庄
  王子庄,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中东镇政府驻地附近,今中东中学居其西南隅。据考,王子庄系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王子牧犍(沮渠氏,匈奴族,张掖临松人)放牧驻庄之地。始建于公元421—422年,东晋十六国时期,临松(甘肃张掖东南)人沮渠蒙逊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广阔地区。于天玺三年(401年)自立为张掖公,后改称为凉王,设都张掖,建立了北凉政权。
  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使他眼界大开。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越往西北行,柴草越茂盛,大片胡杨林风光奇异,幽静清雅。这一切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及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牧健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一天他把畜群迁到一个地方,只见那儿遍布小溪,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原来在不远处,有一晶莹清泉,泉水涓涓外流。这一发现,使牧健产生了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于是上书北凉王,得批准后于次年三月,牧健抽调人力,筹集材料,选定吉日,动工兴建。历时数月,一座崭新的庄院落成。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建筑宏伟,占地百亩。此庄建成之后,游牧众人安居其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不使牲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几年间,这儿便牛羊成群,秩序安定,牧民富庶。夏日,更是一派明媚春光:“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足,小憩藉草坐,小鸟啼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
  义和二年(432年),沮渠蒙逊病逝,牧健离此接任。此后,人们便把此地称作“王子庄”。永和七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鲜卑族攻占此地。此地胡人便“携幼出城廓,远近任去留”。至明代的近千年内这儿皆为兵家战场,烽烟四起,戎马倥偬,民不聊生,百业俱弃。王子庄也成残垣断壁。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吐鲁番内附,兵备副使王仪等修复王子庄,并筑白烟墩堡、察黑包堡、东八里墩堡(今谢家墩)、西八里墩堡(又叫镇朔墩)等城堡7座,安置其众,并修筑墩台12座。王子庄修葺后更名威鲁堡(鲁:专指吐鲁番),安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之子满个虎力在此耕牧。后因互相攻杀,遣众流散,其地遂墟。西南侧的哥里哥什堡尚在,当地群众将这片地方统称为哥里哥什。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修复后仍叫威鲁堡,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州同一员,专司水利并弹压当地安插的吐鲁番部族。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吐鲁番部族返回新疆,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寺堡,其地空虚。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因扩建金塔寺堡衙署,将哥里哥什旧署的砖瓦木料和地基变卖,仅剩一片土地,遗迹无存。
  据考证,王子庄明代修葺后改名威鲁堡,与威虏城只有一字之差,东与西咫尺之远。近百年来,人们将威虏城误当为王子庄。其实,明、清时的地方文献均将王子庄与威虏城分别记述。就其位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威虏城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威虏城西十里。”威鲁堡西南隅城隍庙的存在,更有力地证明了王子庄的具体位置。历史资料、口碑资料与当地现实均吻合。
  威虏城
  威虏城伟干本具古城乡政府西南200米处,东经98°51′07.6″,北纬40°07′48.2″,海拔1236米。据考,初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据2008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25米,东西宽400米,面积约29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残高4.5米左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墙体夯筑,残高4米左右。城内原有泉水,近年已干涸。
  据清代《肃州新志•古迹》载:“威虏古城,在州城境外迤北一百三十里,北凉时为王子牧犍孳畜之所,稍西有王子庄。”元代,在这块空地上建筑城堡,周三里三,名威虏城(虏: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威虏卫(卫:指挥使司驻地),辖王子庄全境。据清代《重修肃州新志》和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本卫(威虏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堪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民众潜逃,城堡空虚,遂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裁威虏卫,并入肃州为中右、中中二所。嘉靖七年(1528年),吐鲁番内附,在此安置其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对威虏城进行了修葺。清雍正4年(1726年)吐鲁番头目伯克拖、马忒木等率众归附,安插此城,并为其开渠授田,给籽种、农具以自业。乾隆年间,该部族返回新疆,城堡空虚,遂称威虏破城或古城。现今,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墙遗址犹存。
  威远城
  威远城位于金塔城东北140公里处的河西新湖西北岸,居旗杆山南。《新唐志》记载:“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载:“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卫)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徒,人民惧,俱逃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明初威远卫指挥使司驻于此城,下辖四个防御千户所(即威远所、天仓所、平朔所和毛目所)。屯垦战守,监理地方,其防守区域东至毛目东山,西至金塔北山和夹墩湾,南至镇夷,北至青山头。当时的防御对象,主要是元朝残余势力和后起的鞑靼。天仓营盘村的芮公营,就是当年游击将军芮钊“专司攻守”的驻军营地。
  据考证,当今河西新湖内外及航天城为中心的老树窝一带,就是威远卫。羊腰子山就是旗杆山,威远城就在山南坡脚下。缠腰子山北面是一片平坦川地,约20公里处是炮台山、龙峰山、虎脊山、青山头东山和西山,并有纵贯东西的北大路(辙迹尚存),此乃元代西北(含今新疆)诸部族往来京城大都(今北京城)的大道,也是明初进犯者或来降者必经要路。山上岗哨眺望远方,视野清晰,利于警戒防守,立旗七杆,目标明显,便于来降者辨认,山左山右,又有黑河通道两侧绵延一、二百里的毛目东山和金塔北山隔河相望。这一切,完全符合守护城必需的地理态势。
  毛目城
  毛目城位于本县鼎新镇友好村一组。《重修肃州新志》载:“毛目城,镇夷城北一百六十里,周围二里,故址尚存,未详何代所筑,亦近威远者也,恐属威远”。此城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明初为毛目所,属威远卫,千户所署在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南段。其辖域为今鼎新镇及原芨芨乡的双树、芨芨和五爱村一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台分县设置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1949年,墙残高7—8米,厚约4米,周围二里,开东、西二门,内有关帝庙。后辟为农田,遗址无存。
  砖包月牙城遗址
  砖包月牙城遗址,位于金塔县中东镇上三分村二组居民点南500米处的一片荒滩中。遗址中心坐标为东经98°50′17.8″,北纬40°02′27.7″,海拔1249米。遗址基本上呈正方形,边长400米,总面积16万平方米。遗址内已被沙丘和碱土完全掩埋,形成了6座大小不一的土丘,土丘上长有白刺和红柳等耐盐碱植物。其中在遗址西北角最大的一座土丘内,当地农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挖防空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圆形建筑。在北边的一座圆形土丘,因被灌溉水浸泡出现塌方。遗址地表散见许多长方形青灰砖(长28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瓦片(部分有绿、红等彩釉)和灰陶片,特别在遗址西北部,地表及地下有大量的青灰砖。遗址西南角有残存的土墙一段,残高约0.3米。
  该遗址是2007年被发现的。关于该遗址的类型,据当地老者讲,他们的上辈人说此处叫“砖包月牙城”或“游牧民族鞑王子庄城”。初考,为元朝时期的古城堡,城内居住有蒙古人。
  金塔堡
  金塔堡后改名为金塔城,居夹山北麓,金塔绿洲南端,南距酒泉53公里。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堡,在平川边外建筑,周围一百九十丈,建筑人及年月无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州同彭以懋来莅斯土,睹此堡之湫隘,垣墉之倾圮,扩充其地,其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周四百三十丈零,雉堞七百八十数。光绪元年(1875年)州同郝遇龙重建城垣及北门瓮城门与敌楼。宣统二年(1910年)州同冠炳寅谕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敌楼,兼葺南、北二门敌楼。工峻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清代《肃州新志•城郭》载:“金塔城,始于汉朝北部都尉,设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城南高地有汉墓群一处。”明代金塔堡为肃州卫金塔寺守备营驻地。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为金塔寺游击营驻地。乾隆元年(1736年)又改为金塔寺协镇都督府驻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署由威鲁堡(原王子庄)迁驻此堡。民国二年(1913年)金塔县正式成立后,一直为县政府驻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饬令农民以土块补葺全城周围墙根之缺绽者。直到1949年9月解放前,南(在今航天广场中心部位)、北(今工商银行院内)、东(在今飞富家园内)三城门都有门楼,无西门。东城门狭窄,只能通过行人和乘骑。当时的金塔城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城叫“卧牛城”,是金塔人民善于勤劳耕耘的象征。城周东、南、西三面有护城壕,沟深丈许。城东南角(在今县城飞富粮油公司院内)有魁星楼。出北门阒城门即至北关。有东、西、北三门(俗叫栅子门)。东栅子门在今县医院门诊楼后东院北侧,西栅子门在今金塔旅社楼门前,北栅子门在今金塔信用社楼西侧。北栅子门外与民房和农田相连,西栅子门外为干河滩。城内及北关有中山路、中正路、益民路、南街、北街、仓门街、南城巷、东城巷、西城巷、柳树巷等10条街巷,总长约2850米。城内外建有山陕会馆、娘娘庙、城隍庙、关岳庙、马王庙、东岳庙等18座庙宇;有国民党金塔县党部、县参议会、县政府、警察局、自卫队、卫生院、邮政局等十几处公务处所及三百多居民住户。有大小商铺30多家,多集中于北关内。较著名的商号有灵德堂、永兴和、元新成、三积有、恒信号、集瑞源等。它们分别经营中药、日杂、土产、饮食、染坊、旅店、干鲜果等。城内及北关各设米粮市一处,东栅子门外设集市,群众多集中于上午进城交易。城外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二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0多人。酒金公路,由南向北沿县城西侧通过。由于县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市容甚为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城为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金塔镇人民政府驻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1951年将北城门拆除。1952年至1956年期间,东、南二城门拆除,城垣拆毁。原有南街、北街,经扩建更名为人民街和新华街,其他街巷全部废除。至此,金塔老城已不复存在。
  哥里哥什堡:位于本县中东镇政府门前,今中东卫生院和农机站居其北半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堡,安插吐鲁番头目之一哥里哥什居住,故名。清初,哥里哥什率众返回新疆。此处先后为把总、千总营驻地。乾隆元年(1736年)添设守备一员,骑兵60名,步兵45名。今已废,遗迹无存。
  东八里堡:位于本县中东镇谢家墩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头目可落纵(哥里哥什之弟)在此居住。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建为本县地方粮仓库。同治四年(1865年)将仓库移至金塔城东南隅,即今粮油总库。东八里堡遗迹无存。
  白雁墩堡:位于本县西坝乡白雁墩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杂尔只驻牧,后废。
  察黑包堡:位于本县中东镇梧桐坝村(原梧上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安插于王子庄的满个虎力是他的儿子)在此驻牧,后废。
  西八里堡:原名镇朔三墩,以其地处王子庄西八里,故名。明初,这里有营堡,遇警传火。嘉靖年间,曾安插吐鲁番朵尔只等在此驻牧。
  鼎新城
  解放前,鼎新城的概貌是:城阔为不规则之正方形,城围约3.3华里,城墙用土筑成,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垛口俱全。有东南两座城门,都附设瓮城。东城门上建有敌楼(亦叫城门楼),上悬“万古英灵”匾额;东南角建有三层魁星楼,三彩六角,角带风铃,有画壁雕梁,蔚为壮观。城区街道呈“井”字形,机关和居民宅院皆沿街建之,宅舍多为平顶。街道马路两旁栽有成行的白杨树,大树参天,夏秋季节绿荫蔽日。县政府设在城西衙门街,县府大院内有房舍数十间,正房有脊。县政府机关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5科,并秘书、合作、户籍、会计等室。与县政府平行的机关有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司法处;其他单位有补给站、无线电台、警察队、自卫队、看守所、银行、邮政局、卫生院、完校、粮食仓库等。上元、中兴两乡公所均设在城内。商户铺面有“义兴隆”、“福兴厚”、“鼎兴源”三家;中药铺仅“恒德堂”一家;染作坊一家;饮食、杂货铺面八家。古建筑及名胜古迹有城隍庙、龙王庙、马王庙、老君庙、文庙、关帝庙、仙姑庙、岳王庙、魁星楼等。这些庙宇有的被机关占用(如自卫队设在龙王庙,县党部、参议会设在文庙内)。城外无关栅。城内常住人口300余人,商家及来往行人稀少,市面萧条。
  五、寺庙遗址
  塔院寺
  塔院寺原名金塔寺(因寺内有塔而得名),位于本县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公里处,东经98°54′56.6″,北纬39°57′39.6″,海拔1276米。寺内有古塔一座,名为“筋塔”,疑为东晋十六国时北凉沮渠氏所筑,建筑时间约在公元421—439年之间。后来“筋塔”不知毁于兵燹,还是年久失修,无有记载。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置金塔寺营守备兼管地方。清圣祖康熙初,改设金塔寺营,此时,塔已倾颓,其基尚存。
  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召集比丘僧性贵、会士耆成彩、黄纤、张有宝、梁弧等商议,募化十方,鸩工庀材,在原基重修宝塔,并在塔南修寺院一座,有正殿三间,前承抱厦,两庑十间,中殿三间,前殿三间及山门、乐台俱全,四十二年(1703年)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年),性贵弟子可法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钟、鼓楼两座,寺容较昔大为改观(其时称金塔寺为塔院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焚毁无存,唯塔未受损失。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有贡生陈豫纳督修,募化十方,建筑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经多次修葺后的寺院,有大殿三楹,中殿三楹,前殿三楹,左右廊房、山门、乐台俱备。山门前,有两个石狮子,进了山门,步入前殿,两侧供四大天王,有手拿宝伞的多闻天王、怀抱琵琶的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增长天王和广目天王。四位神像脚下都踩小妖魔。出了前殿,东侧为东狱天齐殿,内塑地藏菩萨、东狱天子两位神像,左右两侧墙上画有穷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通称十大阎罗王,并画有18层地狱壁画;两侧为三霄娘娘殿,塑有云霄、碧霄、琼霄三位神像。中殿上顶有紫牙楼,殿内正面上方塑有弥勒佛、韦陀菩萨神像,左右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座像。走出中殿,两旁有约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石碑,前后都满刻着碑文。跨过院内松柏、花园就是大殿,大殿为塔院寺的主殿。大殿二梁上,悬挂着清朝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的八块大匾。墙壁两旁最上面画有风神、雨神、雷公、电母神像。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像,头顶大鹏,陪站两善两恶4位菩萨。右面塑有骑像的普仙菩萨,左面塑有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最后一个神像是观音菩萨,面向金塔倒坐着。寺院内精美的人物雕塑、壁画艺术、碑文、匾文反映了历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金塔”座落在塔院寺大殿后院中间,是塔院寺的主建筑,顺着麻子石(花岗石)石条台阶上去,是用方砖和麻子石条镶成的塔座,四周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塔的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套转图案设计巧妙,并有独特风格。塔顶有木质的8个角,每个角上吊着一个风铃,一刮大风吹过,塔角风铃和寺院庙角风铃声汇合在一起,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一首节奏匀称、美妙动听的乐曲。蜀人李士璋诗曰: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塔院寺内,有生长百年的榆树、杨树,还有数棵挺拔翠绿的松柏和两架水葡萄。木栏花池里栽有红、黄玫瑰、芍药、兰草等花草。特别是玫瑰花开季节,香味扑鼻,使人觉得格外清爽愉快。巍巍宝塔在花、树、草的映衬下,四季各有它不同的神采。塔后有农田和花果园,每到春夏,这里景色迷人,五彩缤纷,使塔院寺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塔院寺中,还有分别吊在娘娘殿和上殿钟架上铸有正、草、隶、篆四种字体的两口大钟,钟的两耳各有不同的音响,钟声清脆悦耳,后音长,只要僧人敲钟,方园一公里左右的庄户人家均可听到。
  1944年,当时的县长阎重义,为了引起众人保护古迹,在寺院山门正中,署名悬了“金塔寺”红堂金字大匾一块。山门前百米远还有一个戏台,在清朝和民国初年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四月初八过庙会,唱大戏,这里热闹非凡。后来,由于金塔干旱缺水,庄稼连年缺水,老百姓盼水心切,又增修了龙王庙、文昌庙,期望龙王多行水,请来文昌振兴教育。
  塔院寺是金塔的名胜古迹之一,但遗憾的是没有把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保存下来。1967年在“文革”中,庙宇被全部拆毁,松柏被伐,唯古塔犹存,但因风蚀雨淋,表皮大部分脱落。1986年,县十届二次人代会作出维修古塔的议案,县人民政府拔款2万元,对古塔进行加固维修,立碑保护。并将原东岳庙正殿移建于古塔近旁,改称文昌阁。
  1994年7月,根据县政协的建议和县民政局的报告,县政府以1994(105)号文件批准修复塔院寺,并收回塔前原先庙地28亩,仍做庙宇基地。金塔县民族宗教局和佛教协会积极倡议募资,各方人士慷慨解囊,使塔院寺重建、修复工作顺利进行。
  1996年至1998年,历时三载,首先修复了大雄宝殿,总面积6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8平方米,共五间,砖混结构,底座高1.8米,庙宇高11米,四面带回廊,殿内正面塑释迦牟尼像,两面塑阿兰、迦叶,背面塑观音菩萨,后两角塑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左右山墙塑十八罗汉。庙宇辉煌,原貌重现,幔帘高悬,香火缭绕,神像肃穆慈祥,众佛合聚一堂,大殿东侧另修斋堂僧舍15间。此后,又在寺院内建起了多座庙宇。2008年由永靖籍企业家宋安学投资,在宝塔北侧修建了接迎殿。目前金塔寺内有僧侣数人常年守护。如今的塔院寺历经沧桑后又焕发了生机,庙宇雄伟,僧舍林立,古塔高耸,乌语花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彻夜长明,已成为本县的佛事活动重要场所和旅游胜地。
  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居鸳鸯池水库东侧的山顶幽谷之间,东经98°50′15.2″,北纬39°54′18.6″,海拔1351米。重岩迭翠,风光秀丽,是历史名胜金塔古八景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经不断增修,前山建有王母宫,在中间山谷高低错落的峰顶,起伏不平的山恋之中,建有全圣宫、圣母宫、三教殿、三皇宫、菩萨殿、地母宫、地藏殿、王母宫、玉皇阁等风姿古朴,造型各异,气势雄伟,光彩夺目的佛、道庙宇及殿堂多处。相传最早修建的菩萨殿,是清光绪三十年间,金塔仙姑庙(今金塔镇东星村)乡民俞生德(清茶会教徒)信佛发愿,募化布施,亲自督修建造的,众人习惯称之为“老庙”。进了庙门,院内两边是斋房,中间有前后二殿,前殿为菩萨殿,后殿是罗祖殿,在殿堂上方正中间塑罗祖像,两边塑八大金刚像。从老庙往东是全圣宫,山门内前殿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院内有廊坊、大殿,殿内上方正中塑太上老君像、原始天尊像和通天教主像,一字排列,分座左右,威武雄壮。幽谷西端,奇峰突兀,巍峨险峻,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羊肠小道穿过山腰南天门,登上峭壁峰顶,便是风格别致,最为壮观的玉皇阁。站在此处,俯瞰青山寺全貌,另是一番风景。极目四望,好像置身世界之巅。北面,古老县城的城楼、魁星楼和塔院寺古塔都隐约可见;东面,群山巍峨,层恋叠嶂;南面,诸山之后,祁连雪山如同白玉嵌在天边;西面山水相依,讨赖河宛如一条银色蛟龙顺山峡逶迤延伸。还有座落峰峦的三皇宫,宫内天皇、地皇、人皇彩塑和墙上惟妙惟肖的壁画,形象质朴,栩栩如生,从那三皇炯炯的目光中,使人似乎看到了翻滚的远古历史风云。另外,王母宫内的王母娘娘塑像,地藏殿内的地藏、十殿阎君,个个皆奇特传神,塑艺精妙。这些精湛技术,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中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青山寺、山石嶙峋於绝壑,岩则构木为桥,中有寺观……。并有“青山叠嶂”的诗句。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颠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清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青山寺这一名胜古建筑群,虽在1958年前后整修加固扩建水库时拆毁无存,但这里的山庙风景已被新建的鸳鸯池水库所代替。
  近年来,由佛教徒发愿在青山寺原基上,重修了观音殿、三圣宫、玉皇阁、土地庙、龙王庙、虫王庙等多处古色古香庙宇,使昔日的寺庙风光重现。目前,青山寺已成为我县的又一处佛教胜地。
  天泉寺
  天泉寺,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8公里处的夹山山顶上,东经98°57′46.2″,北纬39°54′24.4″,海拔1424米。寺庙早已毁,现仅存遗迹。寺庙建筑遗迹呈正方形,边长各40米,总面积1600平方米。从遗迹看,建筑为四合院型,门向东开。从东门进入院内,正西为一座大殿,南北两面有两座配殿。在东门外的东南墙角处有一座小屋,可能是寺庙人员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平地。
  天泉寺的初建年代和损毁原因现有史料没有记载。据走访当地老者讲,天泉寺的初建年代与清山寺是同一时期,即清光绪年间,修建人可能与修建青山寺的是同一人。
  天泉寺原供奉有观世音菩萨、土地等佛、神。
  天泉寺西南有一条深山沟,是当时金塔、高台人民相互往来的通道,山沟内有一眼泉,当地人叫“天泉”,人们过往时,在泉内取水,并在天泉寺内烧香祈愿,祝福神灵保佑平安。
  沙枣园子土地庙
  沙枣园子土地庙,位于金塔县沙枣园子西50里处,居金塔、玉门两县市交界线上。建筑年代无考。庙宇规模较小,供奉土神一尊,一条车马道由此通过。以往,金塔和玉门花海的百姓交往密切,凡过往行人一般要在此庙借宿。天长日久,土地庙自然成了金、玉两县人民出入境地的吉祥祈祷之处。随着两地佛事活动的日趋频繁而形成一种习俗,花海过佛事,要请王子庄佛事首领;王子庄过佛事,要请花海佛事首领。西去东来,双方都要派人前往土地庙迎送。尤其每年农历四月,金塔西坝老祖宫的师爷要去玉门花海讲经说法,按约定时间,金塔和花海的佛教徒们要在土地庙迎送,已形成民间礼仪。由此,土地庙变成了金、玉两县佛事首领西去东来迎宾送客和两地民众离乡返故歇脚休息,祈求平安的交界驿站和香火之地。
  建国后,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金、玉古道逐渐人烟稀少。但在驿站仍残存着象征金玉友谊的土地庙遗址。
  火烧庙
  火烧庙,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南500米,始建于清代,现存遗址面积1650平方米,庙址墙基东西长50米,南北宽33米,残高0.6米,土坯砌筑。庙宇于1968年“文革”时被拆毁。
  石佛庙石窟
  石佛庙石窟,位于航天镇(原天仓乡)中丰村北1公里处,始建于清代,位于山崖之上人工开凿的山洞中,仅2窟。穹隆顶,高1.8米,进深3米,宽4米,正壁有土坯筑白灰抹面供案,宽0.7米,高0.8米,正壁塑像已毁,前壁及左右壁原有彩绘,现已被烟尘覆盖。
  小叉庙
  小叉庙,位于本县古城乡上东沟村西1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8°52′56.9″,北纬40°12′41.9″,海拔1227米。初建年代无考。有庙宇一座,戏台一座。西南角上有土坯覆钵式喇嘛塔一座,当地人叫“陈牙机塔”,据传为一位得道高人陈牙机安其遗躯所建。塔高约有10米,外抹白灰,底部为圆形,直径6米。5米以上呈珠形塔式,上顶有水潭覆盖,高1.8米,四面各辟一龛,高0.25米、宽0.15米、深0.51米。顶端挂有四个风铃。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大风吹动沙丘前移,小叉庙及陈牙机塔均被沙漠埋压。近些年来,由于风吹沙走,陈牙机塔已全部露出地面,塔前的庙宇及戏台也逐渐露出了头角,2008年,“四月八”期间,塔前东北方庙宇内的佛像头部也被风刮了出来。它虽处荒漠地带,但每当正月十五、四月初八等佛教节日,参观游玩、焚香祷告者络绎不绝。还有一些佛家弟子,做做道场,诵念经文,乞求祷告平安。
  陈牙机塔上面有一块残缺不全的砖上写到“仙翁长来字通真执皇清遇恩师全城真人之仙迁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从碑文看,陈牙机是他的道号。
  关帝庙台
  关帝庙台在原金塔城西北隅(今兴隆公司楼群西南隅)。台高五丈、围二十丈,上建土庙,前后六楹,规模宏伟,供奉关公塑像,此台相传为缠回瞭望台,又说王爷台。庙乃明代建筑,有崇祯十年匾额可考。民国时期添塑岳飞像改称关岳祠。台上有钟一口,高二尺五寸,围六尺二寸,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铸造。“文革”时被毁。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在原县城中心(今电信局门前解放路段),现金塔宾馆院内北墙边的大槐树是原会馆大门两边所栽的树之一。系明代关帝庙,由山西客商捐资修筑。清雍正九年(1731年),本县山西、陕西籍商人,将庙扩建后改称山陕会馆。大殿三楹,有转廊一层,上覆琉璃瓦,殿内有咸丰元年(1851年)钦赐御书“万世人极”匾额。左右廊坊八间,前有过庭,东、西有钟鼓二楼。钟楼铁钟一口,高五尺,围一丈五尺,重五百二十斤,咸丰十年(1860年)铸造。光绪十一年(1885年),王仲荣、陈豫纳续建戏台三间。解放后均拆除。
  城隍庙
  城隍庙在原金塔城西南隅(今航天广场内)。清雍正十年(1732年)初建。道光十三年(1833年)州同刘椿重建,有大殿三楹,寝殿三楹,左右两廊十四间,山门三间,上带戏楼。光绪皇帝敕封金塔城隍为“灵应侯”,并赐御书“镇尉黎元”匾额。民国五年(1916年)四月初四日夜,庙内起火,焚毁大殿、寝宫及两廊。民国七年(1918年)修复,解放后拆除。
  东坝城隍庙
  东坝城隍庙位于今中东镇政府驻地,中东中学居其原址。建于清朝乾隆初期,居原威鲁堡西南隅。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后城堡变为废墟。城隍庙、药王庙依然存在,庙内附设学校。直至民国,是城乡人民赶赴庙会的重要场所之一。
  文昌庙
  文昌庙在原金塔城东北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州同郝遇龙、贡生陈豫纳主持修筑。
  孔庙
  孔庙在原金塔城东北隅(今县汽车运输公司院内),居文昌庙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豫纳、顾廷选等修筑。大殿三楹,上供孔圣,左右曾子、孟子、颜子、思子。东西两座六间,奉先贤。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举行祭礼。清代,州同官主祭,协台助之。民国时,县长主祭,警佐助之。解放后,文庙、孔庙因城市扩建拆毁。
  鼎新仙姑
  庙鼎新仙姑庙位于鼎新城东南5华里处,建筑年代无考。供奉何仙姑,又说天平仙姑,传说众多。过去,庙会极盛,现已毁。
  大庄子龙王庙
  大庄子龙王庙,位于今大庄子乡大庄子村的大庄子龙王庙,修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这里原有屯庄一座,内有一土台,台上建有龙王庙,大殿三楹、左、右两虎各三间,并有山门。大殿内上供龙王塑像,白发白须,坐在一头横卧的土黄色骡子身上。屯庄内外各有戏台一座,每年农历五月,庙会极盛,各坝绅士都来求神,有的县官也来祈拜,连续唱戏七、八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庙于公元1956年拆毁,遗迹无存。
  老祖宫
  老祖宫,位于西坝乡共和村三组。上殿三楹,左右两虎各三间,并有山门,建筑年代无考。清代及民国,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金塔、玉门来此拜佛者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庙院内的香烟如云似雾,冲入上空。过去是本县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已毁。
  二杰楼遗址
  二杰楼遗址,位于航天镇二杰村西1.5公里处。初建于清代,原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楼依山而建,现仅留楼基,土坯构筑,边长10米,基高1.5米。山门外有15米长踏步。东部原有戏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米,面积100平方米,现残高1米。四周夯筑围墙,长70米,宽50米,残高2.2米,地表堆积有残砖碎瓦。所有建筑“文革”期间被毁。
  六、矿冶遗址
  火石梁遗址
  火石梁遗址,位于我县大庄子乡头墩村九组东北14公里处,距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地表遍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少量细泥红陶片。远眺,整个遗址如烈火通红,故名。普查时发现和采集有陶器、石刀、石勺等。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有精细的几何花纹,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左右。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2.2米,并出土有类似冶炼工具坩埚的两把石勺。充分证明,这是一处青铜时期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冶炼场遗址。也说明了本县古铜矿开采的矿石就是在此处冶炼加工的。在遗址中发现了诸如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说明了当时居住在此地的先民已经进入到了金石并用的时期,他们已掌握了简单的冶铜术。
  这处古铜冶炼遗址的发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生产、生活在金塔这片热土上,并使用着原始而艰辛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商周青铜器文化,而且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证。同时,据考证,这处古铜冶炼遗址的时代相当于我国青铜时代的发端时期,这无疑为我们研究古代冶炼铜器手工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火石梁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山堂古铜矿遗址
  2008年6月,金塔县博物馆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本县境内的白山堂铜矿(现名亚泰有色金属公司)西北2.2公里的低山丘陵地带发现了一处古铜矿遗址,遗址中心坐标为东经99°25′42.6″,北纬40°38′17.6″,海拔1370米,四周环绕山脉。古铜矿遗址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总面积27925平方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坑一座,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坑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的痕迹,四周散见铜矿石和磨制的开采用的硬石工具。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有石凿、石锤、石斧、石刀等。地表残留有极少量的红陶残片。在古铜矿遗址东南约200米处的一座丘陵山上发现大量用于打制开矿石器的硬石块,虽已风化但石质坚硬,并在山坡地带发现已打制好的原始石器。
  这处古铜矿遗址到底开采于何时呢?2008年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副所长与中科院专家一行5人前往该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经专家们考察后确认,该遗址从类型结构和采集的石器分析,属青铜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相当于商周时期),距今约3600—3900年。
  古铜矿遗址分布在荒无人烟的低山丘陵地带。白山堂铜矿厂部建造在距遗址东约2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东北约1公里为白山堂铜矿厂房和采矿作业区;东南有一处变电站;遗址东约2.2公里处酒泉一额济纳旗公路由南向北通过。此处属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年风力为3—10级,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遗址周围长有极少量的野生碱性杂草、白刺、红柳等耐旱植物。野生动物有黄羊、野兔等。
  白山堂铜矿古遗址的发现,表明金塔县在距今约3600—39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境内就有先民居住。并印证了县境内的青铜时期青铜冶炼厂遗址——火石梁遗址的炼铜矿石可能就来源于本县白山堂的古铜矿。
  七、水利遗址威虏坝
  威虏坝,位于古城乡头号村南1公里处。东经98°50′56″,北纬40°05′52.3″,海拔1242米。初考系清代形成的洪水河坝。河发源于祁连山,经肃南、酒泉,过南夹山后进入金塔县。此系支流水坝,南北走向,残长500米,截面为倒梯形,底宽3米,口宽8.1米,深1米。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