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田野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01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田野文物
分类号: K872.42
页数: 138
页码: 25-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田野文物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古遗址、古代建筑、古墓葬、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古生化石出土地等。
关键词: 金塔县 普查工作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内容

第三章田野文物
  第一节古遗址
  一、聚落址据1987年文物普查,在我县东沙窝一带,分布有多处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古遗址。这些古遗址地表遍布大量陶片和破碎石器,采集有彩陶、夹砂陶残片和完整陶器、石刀、石斧、石磨残块、烧结铜块等器物。遗址面积分布广,文化层厚约0.3-2.2米左右,周围有人类活动遗迹,应为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文化遗迹丰富,特色鲜明。
  缸缸洼遗址缸缸洼遗址位于我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的戈壁沙漠腹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为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因遗址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过去当地人在此发现有陶罐(俗称缸缸),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梁上夹砂红陶残片堆积如山,覆盖层厚度在0.3-0.9米之间。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占地45×60米。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东部风蚀台地上有冶铜址,直径15米,深0.9米的灰层,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型或菱形黑色纹饰。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左右。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
  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情况看,其规模及文化层堆积厚度在我市及省内都是少有的,说明当时这里曾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手工业比较发达。同时,也反映出,在远古时代我县范围内就有大量人类居住生活。从部分质地精细、纹饰华美、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彩陶罐、彩陶盆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们已掌握了先进的制陶技术。出土的石器中,大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有磨制较精细的镰刀(单孔,双孔均有)、纺轮和一个形如现今齿轮的磨制石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已经处在定居翻锄农业阶段,说明该文化已成为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缸缸洼遗址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三角城遗址位于我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东北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37.7″,海拔1239米。周围为戈壁砾石地带,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有45×40米的小城一座,城墙遗迹尚存,残高2—3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0.23米,南面开门。似为汉——魏晋时的坞院遗迹。遗址内地表有大量绳纹灰陶片及石器残片。周围分布着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其中在城北500米处有一处古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彩陶片,从彩陶纹饰看属四坝文化类型,并发现许多碎骨,似为墓葬区;在城西北300米处的台地上发现一窑址群,范围31×17米,共发现窑址6座,呈不规则的排列,间距1米,平面均呈马蹄形,面积3×3.5米,灰层厚1.5米,据推侧为汉代制陶窑址;在城南500米处发现窑址群1处,在3座小土丘上有残窑底3座,周围发现大量的烧结铁块和灰陶片,灰层厚0.3米,窑壁烧结层0.5米,初考为汉代冶铁遗址;城东65米处有窑址1座,平面呈椭圆型,长2.5米、宽1.9米,残高0.2米,窑壁烧结层西三角城遗址厚0.05米。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道梁遗址
  二道梁遗址处于东沙窝沙丘边缘的风蚀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8米。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彩绘纹饰有施红色陶衣绘黑彩的网格纹、平行线纹、回纹,器形有双耳罐、单耳罐等。遗址中部有窑址2处,呈椭圆形,窑膛最大直径1.12米,高0.7米。另采集有石刀、石斧、石凿等。属四坝文化遗存。
  火石滩遗址火石滩遗址位于东沙窝中的戈壁当中,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暴露有墓葬。采集有夹砂红陶片、彩陶片等,纹饰有施黑、红彩的平行线纹及回纹、网纹,出土有双耳罐、双耳彩陶罐、单耳杯及穿孔石刀等。属四坝文化遗存。
  石岗遗址石岗遗址位于东沙窝砂砾戈壁地带,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1-0.9米。采集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红陶片和彩陶片,纹饰有乳钉纹、绳纹、附加堆纹。并发现有黄、白陶衣施红、黑彩三角纹、斜线纹的罐、盖、壶、盆等陶器。属四坝文化遗存。
  另外,我县境内还有多处汉代时期的古遗址,如窑洞滩遗址、黄刺梁遗址、双庙湾遗址、三角城遗址、秃疙瘩遗址、板地井遗址、沙门子井遗址、土墩子井遗址、西河槽井遗址、三道沙行遗址和三个锅庄口遗址等。这些古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金塔镇和大庄子乡交界的东沙窝一带,遗址内地表遍布大量灰陶残片,纹饰有细绳纹、麻点纹、网格纹、鱼鳞纹、垂帐纹、旋纹等,器形有罐、盆、壶、碗等。并散见少量烧结铁渣和残砖块。是研究我县历史的宝贵实物依据。
  从出土的陶器等遗物的残片看,我县境内的这些古遗址的时代为新石器——魏晋时期,尤其是四坝文化占有较大比重。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文化分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对于我县古代民族的构成、民族迁徙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门类的兴起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陶器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大约一万多年前,由于定居生活烧煮食物的需要,人类开始尝试生产陶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摸索,人们逐渐认识了天然矿物颜料特性,在先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中,彩陶应运而生。距今8000年前后,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是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端,终结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国彩陶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甘肃彩陶自发端后先后经历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时期)等类型。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而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距今约3900—3400年(相当于夏商时期)。因在张掖山丹四坝遗址首次发掘获得,故名。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大多为黑彩,有一定数量的红彩,盛行紫红陶衣。纹饰主要有三角纹、条带纹、折线纹、网格纹等。我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大多为四坝文化类型。四坝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地是张掖山丹四坝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和我县境内的缸缸洼遗址。四坝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河西地区土壤沙化严重,含砂量高,烧制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器质地较粗,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很适宜做炊具。
  根据我县境内发现的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和出土的遗物,再与有关史料相印证,我县境内是夏朝时的古西戎地,属雍州。境内的黑河和白河沿岸,特别是会水海(今东沙窝一带)周围,远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戎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从县境内的缸缸洼陶器作坊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生活在境内的先民们已有集中的房屋、集中的制陶窑址、公共的氏族墓地,还有着氏族共同的信仰习俗,并表现出在母系氏族下的对偶婚姻家庭的特征。从县境内火石梁等文化遗存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境内的先民以游牧生活为主,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制作石器、陶器和玉器。从东沙窝古遗址出土物品考证,其文化内涵显示出父权制的特点。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纺轮、玉器、石刀、骨匕首等文物的制作工艺可以鲜明地看出,我县境内的马厂文化比马家窑文化有了更大的进步。在陶器的彩绘、石器的磨制等方面,其物质感受与审美观念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这些古遗址的类型和出土物,可以考证我县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历史。我县各产业的兴起大约在距今3700年左右,主要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
  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出土的原始生产工具、并与我县气候条件相同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粟粒推断,我县农业的兴起大约于距今4000年左右,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黍。再从肩水金关出土的铁制农具和大麦、小麦、青裸、糜子、谷子、麻籽等农作物种子以及东沙窝一带遗存的大片田畦痕迹看,至汉代,本县境内的农业已很发达,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很多了。
  畜牧业在我县境内是最早产生的产业。我县东沙窝一带,史称“羌谷”,意即羌族驻牧过的地方。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夏商时已十分强盛,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人,又称“西羌”,《说文》释:“西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从我县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罐,与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很相似这一点看,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我县境内的羌族先民已在此驻牧。
  我县境内的手工业,根据遗址出土物表明,主要是骨器和石器制造业、纺织和缝纫业、陶器制造业、木炭烧制业、青铜冶炼业和采矿业。从本县境内出土的石斧、石锤、石刀、石锄、石铲、石勺、石磨盘、骨针、骨锥、骨匕首及石制或骨质的箭头等看,境内先民已有了简单的骨器和石器制造业。它们采取打制、磨制和钻孔技术把石块或动物的骨骼、牙齿或角,制造成石器或骨器,主要用于原始农业、手工业和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和装饰品,如牛角号、牛角盆、骨珠、骨镯、骨耳环等。古遗址内出土的陶纺轮,是最原始的纺织工具,证明当时已产生了纺织业。先民们用家畜的毛和野生植物的纤维纺织成线,用线即可制衣服、衣料,又可缝制物品。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重大进步。本县境内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发现的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足可以证明,当时这里的制陶业已很发达,制陶技术也已有了较高水平。木炭烧制业是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兴起的。从我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陶窑中遗存的木炭残块看,先民烧制陶器的燃料是木炭。当时的先民把梭梭等木材烧制成木炭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我县境内出土的铜鼎、铜镜等铜器,证明了当时冶铜业的发达。特别是我县境内火石梁青铜冶炼遗址的发现,证明本县境内,在距今约3900-3600年左右就有了青铜冶炼业。这些遗址当时冶铜的矿石是从哪里来的呢?2008年省考古所在我县境内考察,在白山堂铜矿一带发现了几处早期开采的小矿窑,并从附近采集到许多古人开矿时使用的磨制石器和铜矿石以及残陶片,这些小窑又都是富矿点,这是否是早期的采矿业,有待进一步考证。
  商业是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最初主要是以物易物。在县境内出土的松绿石珠、海贝可能也具有货币的职能。
  此外,本县缸缸洼遗址出土的陶罐上绘有人字形或菱形花纹;火石滩遗址出土的陶埙,证明本地区早期也有了艺术活动。二、古窑址在我县汉代会水县城(东沙窝)周围,分布有多处古窑址,有马蹄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直径1—5米不等。窑壁内有坚硬的红烧土层,并遗存有灰层,窑内及周围散布有陶器残片、残砖块、烧结铁渣、碎铜块等遗物。据考证,这些古窑址绝大多数是新石器时期——魏晋时期烧制陶器的窑址,以汉——魏晋时期的居多。另有极个别烧砖或冶铁、冶铜的窑址。
  地窝墩南窑址群地窝墩南窑址群位于东沙窝地窝墩南,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3座,一字型排列。其中1、2号窑为长方形,长2.5—3米,宽2米左右,残高约1米,火门向东北,已残破,窑内被破砖碎瓦填实。周围散布大量带釉瓦片残块和陶片。为汉代烧砖窑址。
  西三角城北窑址群位于西三角城北,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窑址6座,形制为长方形和马蹄形两种。其中1号窑平面呈长方形,长2.5—3米,宽2米左右,残高1米,烟道残长1.3米,火门宽0.6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2号窑平面呈马蹄形,长2.5米,宽2米,火门向南,宽0.5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3—6号窑皆破坏不清,仅存灰层。周西三角城北窑址围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初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双庙湾窑址群双庙湾窑址群位于东沙窝沙漠戈壁地带,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4座。其中1号窑平面呈马蹄形,外部底边长6.5米,宽2米,残高0.9米,火门宽0.8米。有烟道3条,宽0.4—0.6米,残长1.2—2米,窑壁烧结层红色,厚0.1米。窑内有带釉砖块和灰陶片,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和碎砖块。其他3座窑破坏严重仅存灰层残迹。初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窑洞滩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位于羊井子湾乡羊井子农场东北3.5公里处(东经99°04′44.6″,北纬39°59′57″)的戈壁荒漠中,在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000米,总面积13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窑址8座,大体呈南北向排列。除4号、8号窑室部分保存外,其余6座窑室均已毁,形制不清,仅存残窑底。4号、8号窑平面均呈圆形,直径1.5和2.0米,其中4号窑位于窑址群中心部位,窑室部分保存,平面呈圆形,直径2.0米,高1.0米,窑壁呈黑色,烧结层呈土红色,厚约0.15米,窑室内有大量灰层堆积;2号、3号窑平面呈椭圆形,范围2.1×3.2米;1号、5号、6号、7号窑仅存残窑底,形制不清。窑址群内散见少量夹沙红陶片和绳纹、网格纹及素面灰陶片,并散见有石磨残块和烧结铁块,为汉代窑址。
  土墩子井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下农场东北6公里处(东经99°09′27.2″,北纬40°06′35.7″)的沙滩与风蚀台地之中。窑址群东西宽215米,南北长380米,分布面积81700平方米。在窑址群内分布着31座窑底,平面多呈圆形,方形、葫芦形、不规则形等。直径在3.6米—3.9米之间,灰层厚0.10—0.30米,部分窑底保存有清晰的烟道残迹。在窑址群地表有大量的黑灰釉残砖,烧结釉渣,红烧土,烧结碎铁块和素面、网纹、麻点纹灰陶片。还有少量的粗砂红陶片。为汉代制陶窑址。
  破城窑址群破城窑址群位于破城东南400米处(东经99°07′24.4″,北纬40°05′03.8″)的砾石滩与风蚀台地相间地带,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在窑址群内有2座窑址,1号窑被沙掩埋(仅存窑底,平面呈圆形,直径2.4米,门向南开,灰堆层0.3米)。2号窑在1号窑西南170米处,东西座向,门向北开,窑址呈马蹄形,长2米,宽1.3米,窑室已被灰层和沙填埋,深0.3米。在窑址周围散见大量的红土烧结块,素面红陶片和绳纹、席纹,素面灰陶片及烧结铁块和少量的石磨残片。初考为汉时期窑址,用途不清。
  驴尾巴梁北窑址群驴尾巴梁北窑址群位于金塔镇五星村东北6公里处,汉代,面积不详,发现有窑址2座。1号窑南北向,窑平面呈圆形,窑膛直径1米,高1.5米,火门向北,宽0.56米;2号窑址东北向,窑身残高1.2米,火口向东北,宽0.42米,窑膛坍塌。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及残砖。
  我县境内古窑址的形成年代和具体的形制类型,现存资料没有记载,经实地调查,从遗存的残窑址周围分布的文化层看,大多应为新石器时期——魏晋时期的制陶窑址。据有关史料记载,古人制陶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陶窑的不断改进而使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完善的。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伟大的一步。人类学会使用火,并且开始定居生活以后,熟食的比重逐渐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简单向复杂演进,最初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烧烤,将食物放在火中直接烤熟即可。进一步的法名叫“炮法”,即用粘土和成泥后包住食物隔火烧烤。粘泥被火烧烤后变硬的特性给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谷物或水产品成为人们的主食时,由于不宜生食,先民们想到了用水蒸煮的方法。于是,制作陶器的需求便有了。
  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人们像最初用火烧烤食物一样,把制成的陶坯直接放在材草堆上烧。这样烧的陶器容易破裂。后来人们逐渐总结出把陶坯主动晒干或烤干后再进行烧制,并在烧造前事先预热。用这种方法烧成陶器的几率当然就提高了许多。经过漫长的实践,粘土里逐渐掺入砂粒、谷壳、蚌壳末等,以提高耐火、不易烧裂和传热快等优点。于是,粘土终于在火的作用下变成了满足人们需要的、简单的陶器。
  后来,陶窑运用而生。我国最早的“窑”是一种“升焰式圆窑”,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早期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平地或选择一个带有断面的坡地,在断壁上掘出燃烧室、火道,然后从上面挖出烧成室。火焰从燃烧室发生,经过火道,或者透过火眼进入烧成室将热能施加于陶坯之上,最后余焰废气从窑室的顶上排出窑外。由于陶坯和燃料堆放在一起不宜燃烧的缺点,人们逐渐将陶坯与燃料分离。烧成室专门存放陶坯,燃烧室则堆放燃料,其间以火道相连。最初,燃烧室与烧成室常常是平行的,不利于通风。后来烧成室逐渐升高,燃烧室设在烧成室侧下方或正下方,火焰通过倾斜的火道或分布于窑床上的火眼进入烧成室(这种窑床也叫“窑尊”),最后废烟从烧成室上方排出。“升焰式园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焚口、燃烧室、烧成室和排烟设施四个部分。这是任何一种窑炉都必须具备的四个基础部分,以后的窑炉,虽然在不同时期不断发生着改造和变化,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部分上实现的改良。后来人们将烧成室上方的排烟口逐步缩小,以控制进气量和减少热量的散发。西周晚期,已经出现了在窑室后部设置烟囱的窑,窑室顶部呈弧形,外形很像馒头,因此俗称“馒头窑”。又因其平面像马蹄形,又称为“马蹄形窑”。根据火焰在窑室中流动的方向人们又将馒头窑称之为“横焰式或平焰式馒头窑”和“半倒焰式馒头窑”。“横焰式”指火焰在窑顶横向流动后,经后壁的烟囱排出窑外。“半倒焰”则指烟囱的排烟孔设在窑炉后壁的下方,当从燃烧室升腾的火焰上升到窑顶时,由于吸火孔的作用又使火焰顺着窑顶的弧度通向后壁,再从排烟孔经过烟囱排出窑外。由于“颠倒”的不够完全,所以称为“半倒焰”。“半倒焰馒头窑”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飞跃,烟囱的压力改变了火焰的路线,充分利用了火焰燃烧的温度,从而减少了窑内上下温差,将窑内温度提高到可以超过1200摄氏度。而且这种窑身容量不大,一般长不过5米左右,宽2至3米左右,高2米多些,所以在北方地区不受地理限制,应用非常广泛,成为北方地区窑炉的最典型代表。我县境内发现的许多古窑址其形制和大小与这种窑相符合,因此,这些窑很可能就是“半倒焰馒头窑”。
  三、军事设施遗址长城金塔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三道,分别是天仓——花海段汉长城,建于汉武帝元封二至三年(前109—108年);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鸳鸯池——夷墩明长城,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三道长城总长度约为296公里。长城沿线尚存城障7座,烽燧73座,其中较完整的21座,半毁的52座。
  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2006年5月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仓——花海子段汉长城从金塔县境内东北部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到天仓头墩(马庄子)向南延伸,过营盘折而向西,沿北山与盆地边缘到玉门花海子,再从花海子经安西北境到敦煌西境的玉门关,有一条像天龙似的古建筑,它若隐若现地飞越山川、戈壁和沙漠,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就是汉长城的酒泉郡会水县至玉门花海段和玉门至敦煌段。其中金塔县境内西由玉门市花海乡入境,在西坝乡西北部的沙枣园子、生地湾一带由西向东延伸,到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和石营子房后,沿北山南麓向东蜿蜒而行,横穿中东、古城、东坝、大庄子乡,沿酒额公路向东北到红砂小墩、垒墩子后,又折向北沿黑河西岸的山脉一直到肩水金关处与东线长城汇合。全长约150公里。据考,此段长城修筑于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前109-108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此段长城的西部由北部都尉管辖,东部和北部由东部(东部都尉府在高台罗城,管不了此段长城。应为肩水)都尉管辖。
  此段长城的塞墙经风沙侵蚀,多数地段已遗迹无存,断断续续分布着10段约35公里的长城遗迹,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迹。从遗存的遗迹看,此段长城的构筑材料和方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嘉蒙铁路以西的沙枣园子一带由东向西遗存的沙枣园长城遗址、床窝墩长城遗址、盆坑西长城遗址和二十里小墩长城遗址4段,总长约9公里。均为壕堑,宽约6米,两侧由砾石构筑的堤堰,基宽4米,残高0.3-2.0米;在镇朔墩附近遗存的生地湾长城遗址,总长约6公里,为砾石、沙土夹红柳等植物茎秆夯筑,基宽6米,残高约0.2-2.0米;在大庄子乡境内的腰墩子附近又有残存,长约500米。为砾石夹石片垒筑,基宽5米,残高0.3-1.0米,外侧壕堑宽4-5米,残深1米左右;在天仓境内遗存有砂墩长城遗址、二截长城遗址、沙门长城遗址和马庄西长城遗址4段,总长约19.5公里。其中,沙墩长城遗址位于天仓乡营盘村西14公里处,长约2公里,由砂石片夹红柳构筑,基宽2.5米,残高1.3-1.6米;二截长城遗址位于天仓乡二截村西10公里处,长约8公里,由砂石片堆砌,基宽4米,顶宽1.4米,残高0.5-0.8米;沙门长城遗址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北500米处,长约5.5公里,由砂砾石夹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0.2米,基宽3.5-4米,残高1.5米-2.3米;马庄西长城遗址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北5公里处,长约4公里,砾石堆砌,基宽7米,残高1.5米,外有壕堑,宽4米,残深1米。这条长城线在石营子房以东的数公里内未发现长城遗迹,据笔者推测,汉代在石营子房的东南侧的山脚下是北海子,当时,由于水源充足,北海子一带,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包括附近的北山峡口内都蓄满了水,这个湖泊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外敌的入侵,只在两侧的山头上建筑据点监控就可以了。
  这条长城线内侧筑有城堡5座,从西向东依次为营盘坞障、北部都尉府驻地偃泉障、石营子坞障、将军营盘和西大湾城。除偃泉障和将军营盘遗迹无存外,其余3座城堡遗迹犹存。
  这段长城内侧有烽燧17座,从西向东依次为井子墩烽燧、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床窝烽燧、生地湾烽燧、石梯子烽燧、腰墩烽燧、红砂墩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垒墩烽燧、长丰烽燧、五分烽燧、二截烽燧、沙门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墩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二十里小墩烽燧、盆坑西烽燧、生地湾烽燧、花庄烽燧、红砂小墩烽燧、黄毛土墩烽燧和沙河烽燧等7座是用土坯夹植物的茎秆及荏木、草绳砌筑的四棱台体,底边长3.5-6米,残高1.5-10米。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与汉代的“墼”的尺寸相吻合。其余10座为夯筑四棱台体,夯层厚0.06-0.18米,底边长2.8-8.7米,残高0.5—8米。
  汉代长城,是随着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逐渐深化为巩固新拓西陲之地的守卫和开发而修筑的。它与河西四郡的设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汉代河西的郡县行政体系与长城的军事体系是相互依托又各成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县,而军事体系的构成是以都尉作为军事机构的执行长官。
  据史料记载,此段长城是汉塞的一部分,分属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北部都尉驻守会水县北境西段边塞,治北部障。东部都尉驻守会水县东,治东部障,其辖区大致是西接北部都尉北塞,东与张掖郡肩水侯官相连。
  镇夷东-狼心北山-哈密北山段汉长城此段长城从酒泉郡会水镇夷以东,沿合黎山延伸到狼心山北,再折向西行,直到哈密北山,长约130公里,《汉书》上称为威虏障。其南端经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市,过黄河东去。围绕金塔县境内东部和北部的一段,筑于汉武帝太初三年(102年),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考,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经营西域,遂重新启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了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此段长城就筑于此时。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居延塞。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
  本段长城的塞墙在金塔境内仅残存地湾东梁及喇嘛湖两段,残长约5公里。地湾东梁段位于金关南约3公里的山顶上,残长500米,由片岩、砾石筑成,基宽4.5米,残高0.2-0.5米,中间墙体上残存烽燧1座。喇嘛湖段位于鼎新镇五爱村南2公里处,长约2公里,砾石堆筑,基宽2-3米,残高1米,中段有烽燧1座。
  本段长城沿线有关城4座,均位于黑河沿线。从北向南分别是: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和茨湾营营城堡。
  本段长城沿线有烽燧27座,从北向南依次为金关北11-1号烽燧、地湾东梁烽燧、金关南1-10号烽燧、喇嘛湖烽燧、高腰烽燧、双树烽燧、大墩门南1-3号烽燧。这些烽燧的建筑材料和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用土坯夹红柳构筑,有的是用沙土或黄土夹砾石构筑,也有的用夯土夹红柳枝版筑。大多为四棱台体,底边长5-10米,残高1-5米。当时,每墩有守兵5-8人,备有柴草,如若发现敌情,按照既定信号,白天煨烟,黑夜放火,传递信息。汉长城修建的背景,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从此河西地区被纳入西汉王朝的版图。但北方的匈奴不甘心失败,每逢深秋,他们就骚扰河西,抢掠财物,劫掳妇女,为了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有效阻止了匈奴南进。
  河西地区的汉塞(汉代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塞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河西走廊地区。从我县境内的两条汉长城分布走向看,东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长城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而修建的,是由墙、烽燧、坞障和城组合而成。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在金塔地区汉代长城有效的控制了适于人类生存的戈壁绿洲,蜿蜒绵亘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地区因地理、地貌的差别其建筑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如在我县西坝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沙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沙砾,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
  汉代戈壁地带修建长城时,是先挖城墙的基槽,找平后以砾石为基,然后利用当地所能生长的植物,铺上一层层芦苇或者红柳枝条再夹层层沙砾石相互叠垒而成。长城外侧有因挖取沙砾石而形成的低洼槽,槽内则填有细沙,由戍边的士卒按时补充、翻耕,在汉代称为“天田”,是用以观察有无偷越长城的脚印痕迹用的,是汉代极重要的边防检查措施。在我县沙枣园、生地湾农场和西坝乡境内遗留的部分长城遗址外侧均发现3.3—6米宽的壕堑,这就是过去的“天田”。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戍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白天以升烟为号叫烽,夜晚以燃火为号叫燧,用以通知及集结兵力,传递消息,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
  汉代长城每隔10里筑有烽燧一座。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烽燧建筑一般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汉代的土坯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4厘米,专用的名字称为“墼”。汉代在修筑烽燧时,一般不和泥来做粘合剂,现在称为“干垒”。就是垒三层土坯后,夹一层植物的茎干。夹植物的茎杆可以起到找平和相互牵拉的作用,使烽台修得高而稳定。但是也有天然板土、石块垒筑成的烽燧。烽燧之间的距离依据地形,大概是3公里左右一座。这与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基本相合。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里外都能看到。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我县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障、营盘坞障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我县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处在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甲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戍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我县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侯(驻地称障或官)、侯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侯、千人、司马等。侯官的属吏有侯丞、瑑令史、尉史等。侯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
  镇夷东——鸳鸯池明长城我县与肃州、高台交界的南夹山内遗存有一道明代修筑的长城,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关于其修筑年代,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年-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城”(时称边墙)35公里,“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公里。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5米,带巡墙,底宽2.7-3.3米,顶宽1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的边壕。
  此段长城金塔境内从鸳鸯池东侧的酒金公路东的杨家井烽火台起,至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一号烽火台,全长15.7公里,沿线有长城墙体1.6公里,壕堑14.1公里,城障1座,烽火台6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辩,烽燧保存较好。当时的边壕规格是:“俱口阔三丈,深至见水为止,底阔一丈。两岸筑土堰各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在长城外围设立烽燧,利用戈壁滩、高山峡谷和丘峰地带随地势而建,约五里设一座,连瞩相望。
  这段长城的墙体位于县城东南南夹山中的戈壁荒漠中,东南一西北走向,起点坐标为东经99°00′03.6″,北纬39°49′37.2″,海拔1346米,止点坐标为东经98°58′57.6″,北纬39°49′52.2″,海拔1350米,长度1620.8米。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由南向北平行。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墙基尚存。墙体截面呈梯形,基宽3米,顶宽1.3米,残高2米,夯层0.13—0.18米。没有发现女墙残迹。壕堑共有6段,从东向西依次是红口子1号壕堑、红口子2号壕堑、梧桐壕堑、沙桥壕堑、半截红壕堑和杨家井壕堑,总长14.1公里。壕堑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东西走向。残存的壕堑底宽4—10米,上宽7—15米,深1一3米。两侧土垄基宽3—12米,顶宽1.5—7米,高0.2—2米。
  沿线烽燧自东向西有红口子1号烽火台、红口子2号烽火台、梧桐烽火台、沙桥烽火台、半截红烽火台和杨家井烽火台共6座。这6座烽火台,有2座(红口子2号烽火台和梧桐烽火台)建于壕堑底部中央,其余4座均建于长城南侧。夯筑方法均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因长期风雨侵蚀,墙体表面剥落。烽火台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2.3—9.8米,上宽0.5—5.2米,残高1.3—8.3米,夯层厚0.16—0.30米。其中在壕堑底部中央修建的红口子2号烽火台,在烽火台南、西、北三面发现地表土层下埋有红柳束,直径0.15—0.18米,长1.55—2.1米,据残存烽火台墙基0.8—1.2米。南侧红柳束摆放成长2.1米,宽1.55米的方格,应为当时烽火台基础部分,起防潮、防碱、防腐蚀和加固作用。
  城障1座,是杨家井城障,坐标为东经90°59′12.5″,北纬39°49′45.6″,海拔1350米。城障平面呈矩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100米。墙体为护城沟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截面呈梯形。在南墙和北墙的正中各开一门,均宽8米。东墙长65米,基宽3.6米,顶宽1米,残高0.9米;南墙长100米,基宽4米,顶宽1.3米,残高1米;西墙长65米,基宽4.4米,顶宽1.3米,残高0.9米;北墙长100米,基宽3.4米,顶宽1.6米,残高0.6米。城外四周挖有护城壕沟,截面呈梯形。东面壕沟长69米,宽3米,深0.4米;南面壕沟长108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基宽1.6米,残高0.3米;西面壕沟长69米,宽2.1米,深0.5米;北面壕沟长108米,宽2.6米,深0.3米,外垄与地面持平。由于受雨水风沙侵蚀,大部分沙石堆积成的墙体被破坏。城内地面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水沟。南墙西边有4.5米长的缺口,东、西、北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冲毁,墙体最高处残存1米,最低处0.6米。整体保存一般。城障南40米处,遗存有直径5米,高0.2米的圆形燃烧灰层堆积。城障内外没有发现其他遗迹,城障用途不清。
  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马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设有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在金塔境内从鸳鸯池到镇夷东设有6座墩台。从西向东依次是鸳鸯池烽火台、大口子山烽火台、南夹山1—4号烽火台。这几座烽火台,有的是用黄土夯筑的,有的是用土坯夹植物茎秆砌筑的,有的是用山石垒筑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剖面均呈梯形,基宽在4—12米之间,残高3.5—8米之间。
  金塔虽作为明长城的边外地,但由于金塔、酒泉唇齿相依,要保住酒泉,必先守住金塔。因此,明朝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对金塔的经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次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阉门墩共13座。“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此推算,当时金塔堡四周的边墙总长度应为32公里。经过340多年的风蚀水没,其边墙可能在明朝后期已被河水冲没。至1949年,唯有金塔城西南,自今四坪湾林场起沿金大村、塔院村农田与石滩连接边缘向东,到边沟村何家墩湾折向北,到西沟村黑沙窝再折向西,经东星村到四清村北阉门,尚可见到一段段的边墙残垣,墙高约5米,底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存线路约20公里。沿边墩台相望,登高俯视,景色壮观。1958年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中,被群众陆续拆除。
  同时,明朝统治者又在金塔境内沿汉代修建的两条长城线修筑了许多烽燧,使金塔真正成为了明王朝在酒泉的外围防线。东线明代烽火台沿黑河东岸汉长城由南向北延伸,现存9座。从南向北依次是兔儿墩烽火台、大墩门大墩西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大墩门小墩烽火台、大茨湾墩烽火台、双树墩烽火台、高腰墩烽火台、芨芨墩烽火台和沙枣墩烽火台。建筑方法为夯土版筑或土坯砌筑或外土坯包砌、内填黄土夯实,基宽7.2—19.5米,残高0.6—12米不等。个别烽火台有坞墙,有的上部有女墙。北线明代烽火台与汉长城平行分布,是利用汉长城在其沿线而修筑的烽警线而建,现存15座。由东向西依次为长房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上五分墩烽火台、青石嘴墩烽火台、营盘墩烽火台、红砂墩烽火台、雷墩烽火台、西窑墩烽火台、火烧墩烽火台、昌平头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昌平二墩烽火台、昌平三墩威虏后墩烽火台和镇朔墩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一般为夯土版筑,有的为外包土坯内填黄土夯实,中间夹有荏木,均呈四棱台体,基宽8—17米,高一般均在10米以上,最高的青石嘴墩高18米。有的顶部筑有女墙,有的墩连建坞院。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有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一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1.25公里。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河西走廊的明长城所经的地方多为沙漠荒滩,所以在修筑时多用黄土夯筑长城——“干打垒”,即在两面用木柱固定,木板作帮,中间填入黏土夯实,这是长城主要的构筑方法。这种夯打的墙黏接的非常严密、坚固,很难分出层次,即使经历了大自然长久的风雨侵蚀依然不裂缝、不变形。在酒金公路以东的南夹山中的一段明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夯筑的,至今依然矗立。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建筑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公里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我县境内沿金石公路的一段长城就是这种筑法,又称“壕堑”。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里—9里,千户所城周长4公里—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持角之势,一旦有急,召之即来。我县境内的金塔堡、西八里堡、威鲁堡等都属于城堡。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烽火台是报警的通讯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我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座,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明长城防御体系中壕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我县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公里的壕沟,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长城上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总之,长城沿线的兵力部署非常严密,组织上层层节制,彼此配合,互相照应,各级军事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谓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上的成功之作。
  烽燧金塔境内的烽燧,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有长城沿线的,有边防直通张掖、酒泉的,也有乡间专供瞭望的;有修筑于汉代的,也有修筑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新旧烽燧的位置,名称和线路不尽相同。仅长城沿线就有烽燧近百座,有的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有的又混淆不清,需进一步考证。下面就选择几处较有代表性的烽燧做一介绍。
  镇朔墩镇朔墩烽火台遗址,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5.5公里处。夯筑四棱台体。据2008年文物普查,烽火台东西基宽14米,上宽12米,南北基宽11米,上宽6米,残高5.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3—0.15米。烽火台西南部有一道从上至下宽0.6米的裂缝;东部一部分墙体已坍塌分离,呈尖镞状;西北部已坍塌为黄土斜坡;西南角有后期砌筑的土坯层。周围散见灰陶片和石磨残块,初考是汉长城内侧(南侧)的烽燧。是“居延丝绸古道”向西分南北两条道的重要标记,也是西域沿“居延丝绸古道”东行的重要关口。烽火台东北约3公里处的山上有一座小城,当地群众叫“石营子城”,可能是当时的关卡。一条大道由金塔城到镇朔墩,从石营子城脚下的峡谷经过后,分做二支:一支向西,通向玉门和安西;一支向北延伸,穿越孤红山,过了南泉、沙婆泉或红柳泉,通往今新疆北境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据考证,在汉代这条古道是阿尔泰山及伊犁河一带的少数民族进出河西的捷径。明、清时的镇朔墩是这一烽燧线上的据点,驻有重兵。“此为交通之路,由此往西,由此往北,俱经道于斯。”其北有镇北墩,以防“孤红山来者”,并在孤红山附近的南泉等处设卡,派士兵沿途巡逻。再有镇朔墩向南,白雁墩、王子庄墩……墩墩直抵酒泉城。民国时期,镇朔墩一带也有驻军防守。墩下有一眼泉后改为水井,现已废。向东约2.5公里处是北海子,“金塔八景”中的“北海晴烟”泛指这一区域。烽火台西北约4公里处有一古城遗址,正北2公里处有一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底矮土丘(现已蚀化为零星残丘),再北去2公里便是汉长城。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在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公里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这就是大墩门大墩,它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筑,外层用0.18×0.30×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脚窝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全国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天下第一墩”。
  由于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代修建的近百座烽火台,大墩门大墩究竟修建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汉朝初年,为了防止匈奴进犯,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遣强驾都尉路博德,从高台县境内的镇夷峡口起向北沿黑河至居延地区修筑了居延塞,并在沿线修筑了关城、烽燧、堡等设施,置官开渠,移民屯垦。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高踞山头,位于居延塞沿线,向南与石板墩、兔儿墩相望,向北与大茨湾墩、双树子墩等烽火台遥相呼应,墩墩相连,直至居延。毫无疑问,大墩门大墩应该是居延塞防线上一座重要的烽燧。
  汉时,规模较大的烽燧称为“亭”,“亭”是台和台上方屋的合称。汉代具亭一级水准的烽燧,上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方屋;另一个是台旁延伸出去的橹。橹是用木板从台旁“挑出”(即延伸出去)的观察处。挑出木板上三面都围上木板,上无顶盖。方屋的四面墙上有孔,可以观察敌情与烽火,也可射击。在台的南面下方有“坞”,分为内坞与外坞,内外坞之间设小门,有专门的兵卒管理。内坞是守边士卒的居处,坞与烽台以阶梯相连,烽台和坞内屋以马粪涂地,以草或白土涂壁。大墩门烽燧从其规模和遗存的遗迹看,正是亭一级的烽燧。
  既然大墩门大墩是汉朝初年修建的,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绝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加之它现有的形制也与汉代烽燧形制不相吻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宋、元时期,金塔县境内先后被土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割据占领,由于战火纷飞,加之年久失修,到了元朝末年,大墩门大墩已破败不堪。明朝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北方的少数民族进犯,又一次在边地大规模修筑长城防线。明代修筑的长城从金塔南侧的夹山中穿过,金塔成了边墙外的边外地。为了保住酒泉,统治者在金塔境内对前朝遗留的许多烽燧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增筑了许多烟墩(明朝时将烽燧又称为烟墩),形成了长城防线外的腹外接火墩,也是长城的外围防线,起到向内地州、县传递情报、瞭望报警的作用。由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此时也得到了加固维修,并在大墩门大墩西北约5公里处修建了一座长宽约17米的小城,可能是当时驻兵的营房,当地人叫“茨湾营营城堡”。明代的烽火台,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石砌高台,台身为圆形或方形,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烽台外壁直立,设有台阶,使用绳梯上下。从大墩门大墩的遗存情况看,明代维修的痕迹很明显,烽火台的形制与明代烽火台的形制也相吻合。
  大墩门大墩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黑河是西北军事的天然防线,大墩门大墩恰好地处黑河要塞,雄踞高山之上,正符合据水为险,依水设关的地域特点。大墩门大墩作为酒泉以北长城防线的要塞和据点,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防线方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盘烽燧营盘烽燧,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1公里处。烽火台为夯筑四棱台体,底边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高10米,夯层厚0.16—0.18米,顶有女墙。北面有向上攀爬的马道,南侧有坞院遗迹,东西长16米,南北宽14米,墙残高0.5米。地表散见少量黑釉瓷片。
  营盘烽燧是明朝统治者沿我县境内的北线汉长城修建的重要烽燧之一,它地处黑河渡口,是当时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鸳鸯池烽火台鸳鸯池烽火台,位于鸳鸯池水库西北2公里处,东经98°48′6.7″,北纬39°54′36.9″,海拔1330米。是我县境内保存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明长城烽火台。烽火台残高8米,基长、宽均为10.7米,顶宽6米。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台体南面有坞障遗迹,并在东南角残存一段2.8米长的坞墙。该烽火台南距明长城约4公里,烽火台向东有大口子山烽火台等5座烽火台连瞩相望,至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与明长城相接。据此证实,该烽火台是金塔境内明长城外围防线上的一座烽火台,它是研究明代边塞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依据。
  臭水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位于本县大庄子乡北5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地理坐标:东经99°04′34.5″,北纬40°16′25.3″,海拔高程1201米。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基宽10.7米,上宽8.7米,残高约6.8米。墙系黄土夯筑,夯层厚0.2米。东壁下部有人为掏挖的洞口,宽1米,高1.2米,进深2.6米,洞口有坍塌;台体东南角有部分坍塌;北壁西北角下部有一洞口,宽0.8米,高1.2米,进深2.1米,中部有脚窝;台体西北角有后期人为掏挖的痕迹;台体西壁、南壁保存较好。周围散见少量黒釉瓷片。从建筑方式和周围散见遗物看,应为明代烽火台。
  居延遗址黑河流经的甘肃省金塔县鼎新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流域地区,古称居延地区,亦称“弱水流沙”。考古资料证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居延是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是东南西北华夏文明交流的孔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汉王朝为防止匈奴族的进犯,在河西“列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驻守戍卒,并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并沿黑河修筑了居延塞,至王莽末年衰落。现今史学界把居延地区遗存的遗址如古城址、长城及其城障烽燧等称为“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金塔境内现遗存“一关(肩水金关)三城(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92公里长城段以及长城沿线59座烽燧。1930年、1974年和1986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居延考古队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居延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共获汉简3万余枚,其中金塔境内出土汉简1.7万余枚。这些简牍,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又是研究我国古代史十分重要的资料,它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故址,除肩水金关因自然破坏严重,现仅存一烽台外,大湾城、地湾城部分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汉代边塞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及建筑方法提供了实物依据。居延遗址金塔部分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肩水金关肩水金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一关。位于我县县城东北152公里处的黑河东岸,东经99°55′46″,北纬40°35′18.7″。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它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侯官所在地等屯戍重地,因而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因地处戈壁,常年受风沙侵蚀,主要建筑损毁严重。特别是经过几次发掘,对遗址破坏极大,仅存的一些遗迹也已全部损毁。现仅存一烽台和部分遗迹,台长宽均8米。
  汉长城从肩水金关南边过来与烽燧相接,然后向北边一直延伸至额济纳河的东岸边。关门是金关的主体建筑,设在经过烽燧北部的长城上。
  当时,在肩水金关附近的黑河上有浮桥或吊桥,供进出关人员和车辆、马匹通行。
  在汉代,平民出入边境有着严格的符传、过所制度。不管因公还是因私要通过关口,都要有过所或者符传(现在称为随身的介绍信)才能得以放行。如简文载:“元延二年十月已酉,居延令尚,丞忠,移过所县道河津关,遣亭长王丰,以诏书买骑马酒泉、敦煌、张掖郡,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守令史诩,左褒。十月丁亥出。”这是一个派公差的介绍信,就是说居延令派王丰按照诏书的旨意去购买马匹,经过道路的关口和渡口时请守关人员对他放行。在途中有驿站的地方也应该让他食宿。又如简载:“永始五年闰月已巳朔丙子,北乡薔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如律令,椽宴令史建。”这是说崔自当想到居延去做买卖,申请一个随身介绍信。这个介绍信指定了他应该经过的关口,并说明了他的身世清白没有官司,可以通过这些关口到居延去。汉代的此类文书写的非常细,有的简还要写清楚这些人的年龄、身高、长相、肤色等,严格的控制着关内外的人口流动。当朝廷有抓捕罪犯的逮捕令时,也会直接下达到边塞,守卫长城的军事人员更是会对关内外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1974年分别发掘出汉简850枚、11577枚、共计12472枚及其他珍贵文物1131件。肩水金关出土汉简数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遗存完好,字迹清晰,文物研究价值极高。世人堪称“肩水金关汉文库”。
  大湾城大湾城故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处的黑河两岸(东岸为东大湾城,西岸为西大湾城)。东经99°50′53.2″,北纬40°31′56.6″,海拔1210米。故址所处的位置为戈壁荒漠地带,周围分布着零星适宜耕种的土壤和极少耐旱植物。
  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
  据考古发掘记载,东大湾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由内城、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外城仅东垣较完整,基宽2米,垣内有一道宽5米的浅壕,东南隅有烽火台一座,底边长5米,残高10米,东墙开门。城内有小屋残迹,曾出土汉简900余枚。城外环壕沟。内城位于外城东北部,东西长190米,南北宽140米,墙基宽2米,残高1.65米,北、东二垣保存较好,与外城垣相距10米平行。北墙正中开门。东北角筑烽火台,残高7米。城内外有房屋残迹。城内曾出土汉简500余枚,所出简中的西汉“田卒薄籍”较为重要。障位于内城西南部,长90米,宽70米,垣厚4—6米,中有椽柱孔,顶部残存矮堞。南垣一小坛出土西夏文印版文书和西夏文丝绸各一件。障四周又有两道平行土墙,应为宋元时期建筑。宋、西夏、元时当为驿站。
  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为180米×210米,墙系夯土板筑,其筑法与东大湾城完全相同。墙基现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门在北墙,已毁,宽9米,斜坡道进出,城内有两处后代所修土坯房。城内外地表有少量灰陶片和黑釉粗瓷片。
  关于东、西大湾城的关系和用途,东大湾城无论从其规模、地理位置和出土汉简记载考证,当为肩水都尉府城无疑,而西大湾城的用途是什么,它和东大湾城又是什么关系呢?史料无明确记载。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从实地查看,根据西大湾城的规模和地理位置看,西大湾城是东大湾城的附属城,受住在东大湾城的都尉管辖,它的作用是前哨,守护东大湾城。当时,匈奴人从北向南进犯,到肩水金关受到阻截后,沿黑河西岸向南进犯,到大湾城附近时,因该处河面较宽,水较浅,匈奴人很容易过河攻击东大湾城。而在黑河西岸设有西大湾城后,当匈奴人向西大湾城攻击时,住在城里的兵士可出城截击,既阻止了匈奴向内地进犯,又守护了东大湾城的安全。同时,西大湾城又管理着北线长城。
  大湾城故址,古时东西两城,依山傍水,遥相对峙。历来为兵家兵戈相争之地。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
  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整,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年至1999年,金塔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了大湾城保护防洪工程,该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修筑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
  地湾城地湾城,位于县城东北151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上,北距肩水金关700米,东径99°55′48″,北纬40°34′59″,海拔1113米。远离居民区,四周为戈壁荒漠。
  地湾城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100米,是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米,残高8.4米,西墙开门。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障东北角有高约1米的小屋。障外共有三道坞壁,第一道坞在障西,面积55米×48米,基宽1.3米,残高3米,坞内有长方形房屋,坞门南开。第二道坞从障东南角起,沿障东墙南延30米折向西,内有房屋残迹。第三道坞在第一道坞北20米,长约100米,厚2米。从现遗存的一障看,障内四周墙壁中间有成排的洞口,据此推测,当时的地湾城是两层建筑,下面一层住人,上面一层常年驻有军士,担任瞭望、守城和攻击来犯之敌之责。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但是,此处的黑河走向却不是这样,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筑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地湾城出土汉简2000枚,帛书3件及木、竹、苇、角、陶、铁、铜等器物和皮革、丝织品等。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86年又发掘获简千余枚,所出许多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候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从地湾城的形制规模看,也应为肩水侯官治所。汉时的侯望系统的领导结构是:太守一都尉一侯一侯长一燧长。都尉一般都住在城里,称城尉,城的规模在130×130米以上;侯官都住在鄣里,称鄣候,障的规模是100×100米以内的正方形围墙。而地湾城正符合障的标准。当时,居延地区一共10个候官,共统辖着261个燧,其中肩水候官统辖着86个燧。
  城堡偃(前)〔泉〕障偃(前)〔泉〕障,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部的镇朔墩附近,是西汉北部都尉府驻地。是“居延丝绸古道”与汉长城的交汇点。据《汉书•地理志》载:“会水(今金塔县),北部都尉治偃(前)〔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经考证,会水县境内的东部都尉府驻地东部障,是酒泉城正东的罗城(今高台县境内),北部都尉府驻地偃(前)〔泉〕障,初步考证认为在镇朔墩附近。偃与堰同,顾名思义,若说偃前障,其北侧既有低矮的土丘又有长城,它就是这道偃前的城障。若说“偃泉障”,其东面不远是泉和泉水汇聚的北海子(居长城和土丘南侧),它就是偃泉相映的城障。
  偃(前)〔泉〕障位于汉长城与“居延丝绸古道”的交汇点上,当时城堡很大,筑有重兵把守,其军事地位不亚于黑河通道上的肩水都尉府驻地肩水障(大湾城)。
  关于偃(前)〔泉〕障的具体位置及城堡规模,因遗迹无存,史书记载又不明确,虽做了一些考证,但还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尚有必要进一步确证。
  将军营盘故址将军营盘故址位于本县航天镇营盘村境内,居黑河西岸。适处合黎山与马鬃山相邻峡谷,两道汉长城隔河相望,居延塞防线上的烽燧沿河林立。黑河通道由此分岔,一路伸向张掖,一路伸向酒泉。它巍峨矗立,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它也是汉将李陵的驻军营地,俗称将军营盘。明代,内监芮钊扎营于此,又称芮公营。
  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二年,昭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据实地考证,当时的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至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时,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居延境内大搞军事设施,派遣重兵把守。李陵驻守酒泉时,其大本营就在今航天镇营盘村,当时人们称之为将军营盘。民国《鼎新县志》载:“将军营盘在城西十里,黑河右岸,是汉代李陵将军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石营坞障遗址石营坞障遗址,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6公里处的山头上。西距镇朔墩烽火台7公里。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7.2米,南北宽21.6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墙体夯土板筑,夯层厚0.07-0.11米,基宽3.6米,顶宽1.7米,残高2.5米,中夹有红柳、芦苇、芨芨草等物。墙基下铺一层石块。南墙辟门,门宽5米,门西侧5米处墙体下部有部分坍塌,东南角和东北角墙体下部坍塌严重。周围散见有灰陶片。
  石营坞障遗址,高居山头,四周俯瞰,尽收眼底,其北面为长城线,南面山脚下,有一条大道在西北不远处分岔。从史料记载、地面遗物和地理位置考证,此为当时的关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茨湾营营城堡茨湾营营城堡,位于鼎新镇(原芨芨乡)芨芨村南21公里处的沙漠中。据考初建于汉代,明代重修,城坐南向北,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5—0.18米,墙基宽6.2米,残高8.8米。门北开,门墩残高7.8米,宽3.8米,门道进深5.7米。
  双城故址双城古址,位于本县航天镇(原双城乡)境内。原名平朔城,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西夏时为黑水镇燕军司驻地。《重修肃州新志》曰:“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00米,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又叫“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墙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
  营盘坞障遗址营盘坞障遗址,又称营盘大墩,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0公里处的一片戈壁高地上,地理坐标:东经98°19′21.4″,北纬40°19′42.1″,海拔高程1223米。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米,东西宽18.3米,面积约384.3平方米。墙体保存一般,南墙东北角、北墙西北角、西墙西北角分别有0.6米、2米、3米的坍塌呈斜坡状的豁口。障墙内层夯土版筑,夯层厚0.12米。外包土坯,中夹荏木,外抹墙泥,基宽1.2米。坡墙高2米,宽1.1米。东南角有斜坡道门,长9.6米,已坍塌。遗址内有房屋修建痕迹,东北角有深0.4米的灰层。遗址内散见少量灰陶片、红陶片及石磨残片。据考证,营盘坞障是我县境内北道汉长城线上的重要城障。
  马庄子城址马庄子城址,位于西大湾城西南4公里处的黑河西岸。地理坐标:东经99°48′19.1″,北纬40°31′1.5″,海拔高程1131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底边长21米.顶边长17.7米,残高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米,底宽5.6米,顶宽2.6米。墙体四壁内部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外部四角均整体坍塌。从建筑方法和形制上看,应为汉代遗存。该城址地处黑河沿岸的冲积扇,1987年文物普查时,由于当时黑河水流较大,城址位于河水中的高地上,四周被水流环绕,没有进行普查登记。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由于黑河上游来水减少,城址所处的冲积扇已完全退出河床,首次进行了普查登记。城址用途待考。
  四、城址汉会水县城故址汉会水县城故址,又称东古城、“上破城”。位于本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3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9°07′07.2″,北纬40°05′15.4″,海拔1225米,西南距县城23公里。据考证,东古城为汉会水县城城址。其一,是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据《汉书•地理志》、《西城考古录》、《重修肃州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各志记载,归纳有二:一曰“众水所会”之地;二曰“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其北有白亭,古曰白亭海。”按《重修肃州新志》则云:“众羌水会张掖河。”可知“众水”又称“众羌水”,点明了会水县在众羌水汇张掖河的地方。所谓“众羌水”即发源于祁连山之南(古称“羌中”之地)而向山北流之诸水,即今山丹河、张掖河与酒泉讨赖河三条河流。先有山丹河源起,西北流一百一十公里汇张掖河,又西北流四百里(称羌谷水)至鼎新大汇水口。酒泉讨赖河自西南来又名白水,东北流至暗门与红水河会,又稍北流,纳清水河(古亦称墨水),经鸳鸯池,过夹山,又东北一百八十里至会水口与张掖河会。真是“众水所汇”。会水县属酒泉郡,其位置在“肃州东北一百四十里。”按今公里计,即70公里,今已知从酒泉东门至金塔为50公里,而70公里之地,正是金塔镇五星村东北之东沙窝,位于讨赖河与黑河相会的夹角地带,与“众水相会,故曰会水”正相符合。二是规模与汉时的县城城址相符。据2008年文物普查查明,该城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9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4—0.1米。东、北两墙保存相对较好,南墙仅存局部,西墙损毁严重。城墙基宽5米,上宽2.5米,残高最高处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14.8米。东墙正中偏南有一段东西向9米长的残墙,可能是瓮城残墙。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外城西墙也有瓮城,四角有角墩,但现已毁。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门似南开,宽4.2米。城墙筑法与外城城墙相同。三是地面遗物丰富。东古城周围数公里的地域内遗存有居民居住区遗迹和大量的古遗址、古窑址和古墓葬,地面散布有汉灰陶片、五铢钱、铜箭头、铜饰物、残砖块和松绿石、红宝石及石磨残片等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据考证,大多为汉——魏晋时期的。据此证实,东古城为汉代会水县城当无误。所谓“城北有白亭,故曰白亭海”,今虽干涸变为沙漠,但从地势之高低,生物之状态,仍然能发现它的海域位置之所在。其海域大致在酒金公路干线之东,西南起西古城之芦洼,东北至金塔县良种场的斜长低洼区域,形成四十多华里长,犬牙交错的湖区。至于白亭,一般认为,其位置应与遗留至今的“白疙瘩”有关。“白疙瘩”,东南靠海滨,距东古城隔海约二十里,在古代,地多盐碱,终年呈现一片白色,故以白色冠地名。此地为汉代酒泉郡通往北部障,以至居延海的边塞交通要道,沿线往往起亭、筑障。这个亭,不属农村行政建置,是军事性的站口,是通往酒泉北部障或居延肩水金关的一个腰站,是过往人员食宿之处,备有“传舍”(即今国营旅社、客店之类)、烽燧、凉亭等,故称白亭。其海亦名白亭海。随着时代的变迁,郡县废而亭障毁,烽燧倒而传舍毁,形成废墟。因而笔者认为,彼时之“白亭”,逐渐变为今日的“白疙瘩”。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大致为: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今高台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今酒泉市肃州区)接连。西与延寿县(今玉门市)遥相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西总长360里,南北宽约240里,总面积约21600平方公里。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据考,自西汉元鼎四——六年(前114年——111年)置会水县后,双古城一带农业发达,牧业兴旺,陶器烧制作坊遍布,手工业发达,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尤其东古城,既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军事战略要地,位置相当重要。延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始改酒泉郡为酒泉军,隶属于敦煌镇。至此,会水县遂废,以其地归酒泉军。会水城逐渐冷落荒废,先后共经历五百五十余年历史。
  西古城故址西古城故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金塔镇五星村二组境内,东经98°59′55.3″,北纬40°02′56.4″,海拔1242米。东北距金塔镇五星村委会驻地4公里,距两河会水口45公里,西南距酒泉60公里。其址风蚀严重,残破甚厉,仅存残迹。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该城为内外两层,平面略呈方形,内城南北长80米,东西宽76米,墙基宽5米,顶宽2米,残高2—6米。西北角有角墩,南北长15米,东西宽8.5米,残高2.5米。外城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8米,墙残高2米。城墙均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3米,均南面开门。内城南墙外侧中部有窑址1座,平面呈圆形,直径2.5米,残高0.5米,窑室被残砖、灰土填实,结构不清。城内地表遍布灰陶片,当属魏晋时期之遗存。据晋人所作《汉书•地志详释》云:“今和韶屯(按指东晋之世),在呼蚕、羌谷二水之间。去会水口西南90里。”据考证,西古城东北至两河会水口四十五公里,正合于九十里之说,证明西古城是魏晋时期会水县属之和韶屯遗址无疑。据《魏收志》载:后凉吕光曾于酒泉郡北部置凉宁郡,领贡泽、园池二县。考古认为其贡泽县,约即汉时之白亭海,后凉凉宁郡治贡泽县,其县城或者就是西古城旧址。
  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址已被当地农民开垦为耕地,城墙仅残存东北角一小段,长13.5米,宽2.5米,残高1.6米。
  西三角城城址西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农场东北约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57.7″,海拔1239米。城平面呈长方形,长45米,宽40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23米,基宽2.7米,残高2—3米,南面开门。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潘家湾坞障遗址潘家湾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南2.5公里处,东经98°58′45.7″,北纬40°01′57.9″,海拔1249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12.5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5米,基宽1.2米,残高3.5米,南面辟门。周围散见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2002年,被当地农民开垦荒地时损毁。下长城坞障遗址下长城坞障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境内,东经99°04′41.8″,北纬40°04′05″,海拔1228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坞障平面近方形,长21.6米,宽20米,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09-0.15米,墙基宽3米,残高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采集有铜镞2枚。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坞障遗址仅存东西向城墙一段,长19.7米,墙系夯土版筑,基宽3.7米,残高4米。东南角有坍塌的土堆,似为角墩遗迹。
  黄鸭墩城址黄鸭墩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12公里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的风蚀台地上。东经90°12′47.6″,北纬40°07′13.6″。2008年文物普查时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13.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薄厚相间,薄层0.12米,厚层0.38米,墙基宽2米,残高5米。东墙坍塌严重,西南角有一上宽3.1米,下宽2.7米的豁口,北墙东部坍塌;城中心有高2米的灰堆。西南100米处残存3处窑址,仅残留窑底图形。周围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三角城城址
  三角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9°04′38″,北纬40°04′14.2″,海拔1228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南北宽19米。南、西两墙被沙丘掩埋。东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5米,基宽2米,残高1.5米,北墙辟门。采集有铜镞、五铢钱币等。周围散见灰陶残片。推测为汉代古城址。2008年文物普查时,该城城墙风蚀破坏严重,仅残存东北角、东南角和西南角三处,其中东北角残长5米,残高2米,西北有一段倒塌的残墙,长约6米。城西10米处有人为盗挖痕迹,周围散见少量墓砖残块和碎骨,似为墓葬区。城南附近有一道沙梁。城内及周围散见大量的绳纹、麻点纹、鱼鳞纹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盆、罐、小口瓮等,城内文化层厚达1米。
  小三角城城址小三角城城址,位于金塔镇边沟村东南10公里处。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米,南北宽19.2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0.12米,墙体厚1.8米,残高1.7米。城南20米处有圆形窑址一座,直径8.9米,残高0.4米,南侧有灰堆,直径14米,高2.2米。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及碎铜块。为汉代古城址。南破城城址南破城城址,位于羊井子湾乡下农场西北3公里处的沙漠之中,东经99°05′44.1″,北纬40°06′09.2″,海拔1222米。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5米,面积625平方米,似开南门。城墙残存四角,东南有一段残墙长约12米,基宽6米,残高2.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2米。城内西北角有大量的灰层堆积,厚约1.2米,城中心偏北有一白刺沙丘,下部全为灰层。城内西南角有大量的牲畜粪便堆积,厚约1米。城北30米处有一残窑底,仅存灰层,厚约0.1米,形制不清,周围散见许多青灰色残砖。城西南40米处有一残窑底,被人为盗挖破坏,周围散见灰色烧结土块。城内及周围近1平方公里内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并有石磨残块和铜钱币碎块。为汉代古城址。
  下破城城址下破城城址,位于大庄子乡永丰村5组东4公里处的沙漠腹地中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的风蚀谷地上。东经99°08′44.5″,北纬40°09′50.9″,海拔1210米。2008年普查时,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4米,南北宽13.3米,面积约338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0.12米,墙基宽4.4米,上宽1.6米,残高6.6米。城址南墙保存较为完整,中间有一上宽6.4米,下宽3.7米的倒梯形豁口;东墙仅存一段,残长13.3米,呈三角形,断裂成3断;北墙已被沙丘掩埋,流沙侵入院内;西墙坍塌严重,仅存一角。城址西南角20米处有人为挖掘的一个2.2×1米,深1米的坑,用途不清。四周散见大量灰陶残片及石磨残片。为汉代古城址。
  一堵墙坞障遗址
  一堵墙坞障遗址,位于金塔镇五星村八组北1公里处的沙砾石滩中,东经99°03′1.8″北纬40°04′52.7″,海拔1222米。坞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7米,总面积91平方米。西墙已风蚀坍塌为平地,北、南、东三墙仅残留局部,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9—0.12米,基宽1.2米,残高2.3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并有少量夹砂红陶片。为汉代古城址。
  王子庄王子庄,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中东镇政府驻地附近,今中东中学居其西南隅。据考,王子庄系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王子牧犍(沮渠氏,匈奴族,张掖临松人)放牧驻庄之地。始建于公元421—422年,东晋十六国时期,临松(甘肃张掖东南)人沮渠蒙逊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广阔地区。于天玺三年(401年)自立为张掖公,后改称为凉王,设都张掖,建立了北凉政权。
  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使他眼界大开。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越往西北行,柴草越茂盛,大片胡杨林风光奇异,幽静清雅。这一切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及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牧健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一天他把畜群迁到一个地方,只见那儿遍布小溪,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原来在不远处,有一晶莹清泉,泉水涓涓外流。这一发现,使牧健产生了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于是上书北凉王,得批准后于次年三月,牧健抽调人力,筹集材料,选定吉日,动工兴建。历时数月,一座崭新的庄院落成。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建筑宏伟,占地百亩。此庄建成之后,游牧众人安居其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不使牲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几年间,这儿便牛羊成群,秩序安定,牧民富庶。夏日,更是一派明媚春光:“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足,小憩藉草坐,小鸟啼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
  义和二年(432年),沮渠蒙逊病逝,牧健离此接任。此后,人们便把此地称作“王子庄”。永和七年(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鲜卑族攻占此地。此地胡人便“携幼出城廓,远近任去留”。至明代的近千年内这儿皆为兵家战场,烽烟四起,戎马倥偬,民不聊生,百业俱弃。王子庄也成残垣断壁。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吐鲁番内附,兵备副使王仪等修复王子庄,并筑白烟墩堡、察黑包堡、东八里墩堡(今谢家墩)、西八里墩堡(又叫镇朔墩)等城堡7座,安置其众,并修筑墩台12座。王子庄修葺后更名威鲁堡(鲁:专指吐鲁番),安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之子满个虎力在此耕牧。后因互相攻杀,遣众流散,其地遂墟。西南侧的哥里哥什堡尚在,当地群众将这片地方统称为哥里哥什。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修复后仍叫威鲁堡,驻肃州直隶州王子庄分州州同一员,专司水利并弹压当地安插的吐鲁番部族。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吐鲁番部族返回新疆,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寺堡,其地空虚。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因扩建金塔寺堡衙署,将哥里哥什旧署的砖瓦木料和地基变卖,仅剩一片土地,遗迹无存。
  据考证,王子庄明代修葺后改名威鲁堡,与威虏城只有一字之差,东与西咫尺之远。近百年来,人们将威虏城误当为王子庄。其实,明、清时的地方文献均将王子庄与威虏城分别记述。就其位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威虏城在肃州城东北一百三十里”。《肃州新志》记载:“王子庄在威虏城西十里。”威鲁堡西南隅城隍庙的存在,更有力地证明了王子庄的具体位置。历史资料、口碑资料与当地现实均吻合。
  威虏城威虏城伟干本具古城乡政府西南200米处,东经98°51′07.6″,北纬40°07′48.2″,海拔1236米。据考,初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据2008年文物普查记载: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25米,东西宽400米,面积约29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残高4.5米左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墙体夯筑,残高4米左右。城内原有泉水,近年已干涸。
  据清代《肃州新志•古迹》载:“威虏古城,在州城境外迤北一百三十里,北凉时为王子牧犍孳畜之所,稍西有王子庄。”元代,在这块空地上建筑城堡,周三里三,名威虏城(虏: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威虏卫(卫:指挥使司驻地),辖王子庄全境。据清代《重修肃州新志》和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本卫(威虏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堪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民众潜逃,城堡空虚,遂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裁威虏卫,并入肃州为中右、中中二所。嘉靖七年(1528年),吐鲁番内附,在此安置其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对威虏城进行了修葺。清雍正4年(1726年)吐鲁番头目伯克拖、马忒木等率众归附,安插此城,并为其开渠授田,给籽种、农具以自业。乾隆年间,该部族返回新疆,城堡空虚,遂称威虏破城或古城。现今,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墙遗址犹存。
  威远城威远城位于金塔城东北140公里处的河西新湖西北岸,居旗杆山南。《新唐志》记载:“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载:“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卫)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徒,人民惧,俱逃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明初威远卫指挥使司驻于此城,下辖四个防御千户所(即威远所、天仓所、平朔所和毛目所)。屯垦战守,监理地方,其防守区域东至毛目东山,西至金塔北山和夹墩湾,南至镇夷,北至青山头。当时的防御对象,主要是元朝残余势力和后起的鞑靼。天仓营盘村的芮公营,就是当年游击将军芮钊“专司攻守”的驻军营地。
  据考证,当今河西新湖内外及航天城为中心的老树窝一带,就是威远卫。羊腰子山就是旗杆山,威远城就在山南坡脚下。缠腰子山北面是一片平坦川地,约20公里处是炮台山、龙峰山、虎脊山、青山头东山和西山,并有纵贯东西的北大路(辙迹尚存),此乃元代西北(含今新疆)诸部族往来京城大都(今北京城)的大道,也是明初进犯者或来降者必经要路。山上岗哨眺望远方,视野清晰,利于警戒防守,立旗七杆,目标明显,便于来降者辨认,山左山右,又有黑河通道两侧绵延一、二百里的毛目东山和金塔北山隔河相望。这一切,完全符合守护城必需的地理态势。
  毛目城毛目城位于本县鼎新镇友好村一组。《重修肃州新志》载:“毛目城,镇夷城北一百六十里,周围二里,故址尚存,未详何代所筑,亦近威远者也,恐属威远”。此城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筑。明初为毛目所,属威远卫,千户所署在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南段。其辖域为今鼎新镇及原芨芨乡的双树、芨芨和五爱村一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台分县设置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1949年,墙残高7—8米,厚约4米,周围二里,开东、西二门,内有关帝庙。后辟为农田,遗址无存。砖包月牙城遗址砖包月牙城遗址,位于金塔县中东镇上三分村二组居民点南500米处的一片荒滩中。遗址中心坐标为东经98°50′17.8″,北纬40°02′27.7″,海拔1249米。遗址基本上呈正方形,边长400米,总面积16万平方米。遗址内已被沙丘和碱土完全掩埋,形成了6座大小不一的土丘,土丘上长有白刺和红柳等耐盐碱植物。其中在遗址西北角最大的一座土丘内,当地农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挖防空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圆形建筑。在北边的一座圆形土丘,因被灌溉水浸泡出现塌方。遗址地表散见许多长方形青灰砖(长28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瓦片(部分有绿、红等彩釉)和灰陶片,特别在遗址西北部,地表及地下有大量的青灰砖。遗址西南角有残存的土墙一段,残高约0.3米。
  该遗址是2007年被发现的。关于该遗址的类型,据当地老者讲,他们的上辈人说此处叫“砖包月牙城”或“游牧民族鞑王子庄城”。初考,为元朝时期的古城堡,城内居住有蒙古人。
  金塔堡金塔堡后改名为金塔城,居夹山北麓,金塔绿洲南端,南距酒泉53公里。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堡,在平川边外建筑,周围一百九十丈,建筑人及年月无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州同彭以懋来莅斯土,睹此堡之湫隘,垣墉之倾圮,扩充其地,其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周四百三十丈零,雉堞七百八十数。光绪元年(1875年)州同郝遇龙重建城垣及北门瓮城门与敌楼。宣统二年(1910年)州同冠炳寅谕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敌楼,兼葺南、北二门敌楼。工峻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清代《肃州新志•城郭》载:“金塔城,始于汉朝北部都尉,设在边外夹山以北平川……。城南高地有汉墓群一处。”明代金塔堡为肃州卫金塔寺守备营驻地。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为金塔寺游击营驻地。乾隆元年(1736年)又改为金塔寺协镇都督府驻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署由威鲁堡(原王子庄)迁驻此堡。民国二年(1913年)金塔县正式成立后,一直为县政府驻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饬令农民以土块补葺全城周围墙根之缺绽者。直到1949年9月解放前,南(在今航天广场中心部位)、北(今工商银行院内)、东(在今飞富家园内)三城门都有门楼,无西门。东城门狭窄,只能通过行人和乘骑。当时的金塔城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城叫“卧牛城”,是金塔人民善于勤劳耕耘的象征。城周东、南、西三面有护城壕,沟深丈许。城东南角(在今县城飞富粮油公司院内)有魁星楼。出北门阒城门即至北关。有东、西、北三门(俗叫栅子门)。东栅子门在今县医院门诊楼后东院北侧,西栅子门在今金塔旅社楼门前,北栅子门在今金塔信用社楼西侧。北栅子门外与民房和农田相连,西栅子门外为干河滩。城内及北关有中山路、中正路、益民路、南街、北街、仓门街、南城巷、东城巷、西城巷、柳树巷等10条街巷,总长约2850米。城内外建有山陕会馆、娘娘庙、城隍庙、关岳庙、马王庙、东岳庙等18座庙宇;有国民党金塔县党部、县参议会、县政府、警察局、自卫队、卫生院、邮政局等十几处公务处所及三百多居民住户。有大小商铺30多家,多集中于北关内。较著名的商号有灵德堂、永兴和、元新成、三积有、恒信号、集瑞源等。它们分别经营中药、日杂、土产、饮食、染坊、旅店、干鲜果等。城内及北关各设米粮市一处,东栅子门外设集市,群众多集中于上午进城交易。城外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二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0多人。酒金公路,由南向北沿县城西侧通过。由于县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市容甚为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城为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金塔镇人民政府驻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1951年将北城门拆除。1952年至1956年期间,东、南二城门拆除,城垣拆毁。原有南街、北街,经扩建更名为人民街和新华街,其他街巷全部废除。至此,金塔老城已不复存在。
  哥里哥什堡:位于本县中东镇政府门前,今中东卫生院和农机站居其北半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堡,安插吐鲁番头目之一哥里哥什居住,故名。清初,哥里哥什率众返回新疆。此处先后为把总、千总营驻地。乾隆元年(1736年)添设守备一员,骑兵60名,步兵45名。今已废,遗迹无存。
  东八里堡:位于本县中东镇谢家墩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头目可落纵(哥里哥什之弟)在此居住。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建为本县地方粮仓库。同治四年(1865年)将仓库移至金塔城东南隅,即今粮油总库。东八里堡遗迹无存。
  白雁墩堡:位于本县西坝乡白雁墩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杂尔只驻牧,后废。
  察黑包堡:位于本县中东镇梧桐坝村(原梧上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筑,安插吐鲁番头目察黑包(安插于王子庄的满个虎力是他的儿子)在此驻牧,后废。
  西八里堡:原名镇朔三墩,以其地处王子庄西八里,故名。明初,这里有营堡,遇警传火。嘉靖年间,曾安插吐鲁番朵尔只等在此驻牧。
  鼎新城鼎新城故址位于县城东北90公里处,距黑河东岸2.5公里。清初为屯军营驻地,时称“营尔街”。清同治八年(1869年),毛目县丞李彭监修营尔城告峻,后改为鼎新城。周围三里三,墙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开东、南二门,都有瓮城。为毛目屯田县丞驻地,民国二年(1913年)析置毛目县,为县政府治所,今为鼎新镇政府驻地。
  解放前,鼎新城的概貌是:城阔为不规则之正方形,城围约3.3华里,城墙用土筑成,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垛口俱全。有东南两座城门,都附设瓮城。东城门上建有敌楼(亦叫城门楼),上悬“万古英灵”匾额;东南角建有三层魁星楼,三彩六角,角带风铃,有画壁雕梁,蔚为壮观。城区街道呈“井”字形,机关和居民宅院皆沿街建之,宅舍多为平顶。街道马路两旁栽有成行的白杨树,大树参天,夏秋季节绿荫蔽日。县政府设在城西衙门街,县府大院内有房舍数十间,正房有脊。县政府机关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5科,并秘书、合作、户籍、会计等室。与县政府平行的机关有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司法处;其他单位有补给站、无线电台、警察队、自卫队、看守所、银行、邮政局、卫生院、完校、粮食仓库等。上元、中兴两乡公所均设在城内。商户铺面有“义兴隆”、“福兴厚”、“鼎兴源”三家;中药铺仅“恒德堂”一家;染作坊一家;饮食、杂货铺面八家。古建筑及名胜古迹有城隍庙、龙王庙、马王庙、老君庙、文庙、关帝庙、仙姑庙、岳王庙、魁星楼等。这些庙宇有的被机关占用(如自卫队设在龙王庙,县党部、参议会设在文庙内)。城外无关栅。城内常住人口300余人,商家及来往行人稀少,市面萧条。
  五、寺庙遗址塔院寺塔院寺原名金塔寺(因寺内有塔而得名),位于本县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公里处,东经98°54′56.6″,北纬39°57′39.6″,海拔1276米。寺内有古塔一座,名为“筋塔”,疑为东晋十六国时北凉沮渠氏所筑,建筑时间约在公元421—439年之间。后来“筋塔”不知毁于兵燹,还是年久失修,无有记载。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置金塔寺营守备兼管地方。清圣祖康熙初,改设金塔寺营,此时,塔已倾颓,其基尚存。
  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召集比丘僧性贵、会士耆成彩、黄纤、张有宝、梁弧等商议,募化十方,鸩工庀材,在原基重修宝塔,并在塔南修寺院一座,有正殿三间,前承抱厦,两庑十间,中殿三间,前殿三间及山门、乐台俱全,四十二年(1703年)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年),性贵弟子可法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钟、鼓楼两座,寺容较昔大为改观(其时称金塔寺为塔院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焚毁无存,唯塔未受损失。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有贡生陈豫纳督修,募化十方,建筑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经多次修葺后的寺院,有大殿三楹,中殿三楹,前殿三楹,左右廊房、山门、乐台俱备。山门前,有两个石狮子,进了山门,步入前殿,两侧供四大天王,有手拿宝伞的多闻天王、怀抱琵琶的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增长天王和广目天王。四位神像脚下都踩小妖魔。出了前殿,东侧为东狱天齐殿,内塑地藏菩萨、东狱天子两位神像,左右两侧墙上画有穷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通称十大阎罗王,并画有18层地狱壁画;两侧为三霄娘娘殿,塑有云霄、碧霄、琼霄三位神像。中殿上顶有紫牙楼,殿内正面上方塑有弥勒佛、韦陀菩萨神像,左右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座像。走出中殿,两旁有约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石碑,前后都满刻着碑文。跨过院内松柏、花园就是大殿,大殿为塔院寺的主殿。大殿二梁上,悬挂着清朝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的八块大匾。墙壁两旁最上面画有风神、雨神、雷公、电母神像。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像,头顶大鹏,陪站两善两恶4位菩萨。右面塑有骑像的普仙菩萨,左面塑有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最后一个神像是观音菩萨,面向金塔倒坐着。寺院内精美的人物雕塑、壁画艺术、碑文、匾文反映了历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金塔”座落在塔院寺大殿后院中间,是塔院寺的主建筑,顺着麻子石(花岗石)石条台阶上去,是用方砖和麻子石条镶成的塔座,四周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塔的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套转图案设计巧妙,并有独特风格。塔顶有木质的8个角,每个角上吊着一个风铃,一刮大风吹过,塔角风铃和寺院庙角风铃声汇合在一起,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一首节奏匀称、美妙动听的乐曲。蜀人李士璋诗曰: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塔院寺内,有生长百年的榆树、杨树,还有数棵挺拔翠绿的松柏和两架水葡萄。木栏花池里栽有红、黄玫瑰、芍药、兰草等花草。特别是玫瑰花开季节,香味扑鼻,使人觉得格外清爽愉快。巍巍宝塔在花、树、草的映衬下,四季各有它不同的神采。塔后有农田和花果园,每到春夏,这里景色迷人,五彩缤纷,使塔院寺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塔院寺中,还有分别吊在娘娘殿和上殿钟架上铸有正、草、隶、篆四种字体的两口大钟,钟的两耳各有不同的音响,钟声清脆悦耳,后音长,只要僧人敲钟,方园一公里左右的庄户人家均可听到。
  1944年,当时的县长阎重义,为了引起众人保护古迹,在寺院山门正中,署名悬了“金塔寺”红堂金字大匾一块。山门前百米远还有一个戏台,在清朝和民国初年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四月初八过庙会,唱大戏,这里热闹非凡。后来,由于金塔干旱缺水,庄稼连年缺水,老百姓盼水心切,又增修了龙王庙、文昌庙,期望龙王多行水,请来文昌振兴教育。
  塔院寺是金塔的名胜古迹之一,但遗憾的是没有把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保存下来。1967年在“文革”中,庙宇被全部拆毁,松柏被伐,唯古塔犹存,但因风蚀雨淋,表皮大部分脱落。1986年,县十届二次人代会作出维修古塔的议案,县人民政府拔款2万元,对古塔进行加固维修,立碑保护。并将原东岳庙正殿移建于古塔近旁,改称文昌阁。
  1994年7月,根据县政协的建议和县民政局的报告,县政府以1994(105)号文件批准修复塔院寺,并收回塔前原先庙地28亩,仍做庙宇基地。金塔县民族宗教局和佛教协会积极倡议募资,各方人士慷慨解囊,使塔院寺重建、修复工作顺利进行。
  1996年至1998年,历时三载,首先修复了大雄宝殿,总面积6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8平方米,共五间,砖混结构,底座高1.8米,庙宇高11米,四面带回廊,殿内正面塑释迦牟尼像,两面塑阿兰、迦叶,背面塑观音菩萨,后两角塑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左右山墙塑十八罗汉。庙宇辉煌,原貌重现,幔帘高悬,香火缭绕,神像肃穆慈祥,众佛合聚一堂,大殿东侧另修斋堂僧舍15间。此后,又在寺院内建起了多座庙宇。2008年由永靖籍企业家宋安学投资,在宝塔北侧修建了接迎殿。目前金塔寺内有僧侣数人常年守护。如今的塔院寺历经沧桑后又焕发了生机,庙宇雄伟,僧舍林立,古塔高耸,乌语花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彻夜长明,已成为本县的佛事活动重要场所和旅游胜地。
  青山寺青山寺,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居鸳鸯池水库东侧的山顶幽谷之间,东经98°50′15.2″,北纬39°54′18.6″,海拔1351米。重岩迭翠,风光秀丽,是历史名胜金塔古八景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经不断增修,前山建有王母宫,在中间山谷高低错落的峰顶,起伏不平的山恋之中,建有全圣宫、圣母宫、三教殿、三皇宫、菩萨殿、地母宫、地藏殿、王母宫、玉皇阁等风姿古朴,造型各异,气势雄伟,光彩夺目的佛、道庙宇及殿堂多处。相传最早修建的菩萨殿,是清光绪三十年间,金塔仙姑庙(今金塔镇东星村)乡民俞生德(清茶会教徒)信佛发愿,募化布施,亲自督修建造的,众人习惯称之为“老庙”。进了庙门,院内两边是斋房,中间有前后二殿,前殿为菩萨殿,后殿是罗祖殿,在殿堂上方正中间塑罗祖像,两边塑八大金刚像。从老庙往东是全圣宫,山门内前殿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院内有廊坊、大殿,殿内上方正中塑太上老君像、原始天尊像和通天教主像,一字排列,分座左右,威武雄壮。幽谷西端,奇峰突兀,巍峨险峻,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羊肠小道穿过山腰南天门,登上峭壁峰顶,便是风格别致,最为壮观的玉皇阁。站在此处,俯瞰青山寺全貌,另是一番风景。极目四望,好像置身世界之巅。北面,古老县城的城楼、魁星楼和塔院寺古塔都隐约可见;东面,群山巍峨,层恋叠嶂;南面,诸山之后,祁连雪山如同白玉嵌在天边;西面山水相依,讨赖河宛如一条银色蛟龙顺山峡逶迤延伸。还有座落峰峦的三皇宫,宫内天皇、地皇、人皇彩塑和墙上惟妙惟肖的壁画,形象质朴,栩栩如生,从那三皇炯炯的目光中,使人似乎看到了翻滚的远古历史风云。另外,王母宫内的王母娘娘塑像,地藏殿内的地藏、十殿阎君,个个皆奇特传神,塑艺精妙。这些精湛技术,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中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青山寺、山石嶙峋於绝壑,岩则构木为桥,中有寺观……。并有“青山叠嶂”的诗句。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颠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清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青山寺这一名胜古建筑群,虽在1958年前后整修加固扩建水库时拆毁无存,但这里的山庙风景已被新建的鸳鸯池水库所代替。
  近年来,由佛教徒发愿在青山寺原基上,重修了观音殿、三圣宫、玉皇阁、土地庙、龙王庙、虫王庙等多处古色古香庙宇,使昔日的寺庙风光重现。目前,青山寺已成为我县的又一处佛教胜地。
  天泉寺天泉寺,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8公里处的夹山山顶上,东经98°57′46.2″,北纬39°54′24.4″,海拔1424米。寺庙早已毁,现仅存遗迹。寺庙建筑遗迹呈正方形,边长各40米,总面积1600平方米。从遗迹看,建筑为四合院型,门向东开。从东门进入院内,正西为一座大殿,南北两面有两座配殿。在东门外的东南墙角处有一座小屋,可能是寺庙人员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平地。
  天泉寺的初建年代和损毁原因现有史料没有记载。据走访当地老者讲,天泉寺的初建年代与清山寺是同一时期,即清光绪年间,修建人可能与修建青山寺的是同一人。
  天泉寺原供奉有观世音菩萨、土地等佛、神。
  天泉寺西南有一条深山沟,是当时金塔、高台人民相互往来的通道,山沟内有一眼泉,当地人叫“天泉”,人们过往时,在泉内取水,并在天泉寺内烧香祈愿,祝福神灵保佑平安。
  沙枣园子土地庙沙枣园子土地庙,位于金塔县沙枣园子西50里处,居金塔、玉门两县市交界线上。建筑年代无考。庙宇规模较小,供奉土神一尊,一条车马道由此通过。以往,金塔和玉门花海的百姓交往密切,凡过往行人一般要在此庙借宿。天长日久,土地庙自然成了金、玉两县人民出入境地的吉祥祈祷之处。随着两地佛事活动的日趋频繁而形成一种习俗,花海过佛事,要请王子庄佛事首领;王子庄过佛事,要请花海佛事首领。西去东来,双方都要派人前往土地庙迎送。尤其每年农历四月,金塔西坝老祖宫的师爷要去玉门花海讲经说法,按约定时间,金塔和花海的佛教徒们要在土地庙迎送,已形成民间礼仪。由此,土地庙变成了金、玉两县佛事首领西去东来迎宾送客和两地民众离乡返故歇脚休息,祈求平安的交界驿站和香火之地。
  建国后,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金、玉古道逐渐人烟稀少。但在驿站仍残存着象征金玉友谊的土地庙遗址。
  火烧庙火烧庙,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南500米,始建于清代,现存遗址面积1650平方米,庙址墙基东西长50米,南北宽33米,残高0.6米,土坯砌筑。庙宇于1968年“文革”时被拆毁。
  石佛庙石窟石佛庙石窟,位于航天镇(原天仓乡)中丰村北1公里处,始建于清代,位于山崖之上人工开凿的山洞中,仅2窟。穹隆顶,高1.8米,进深3米,宽4米,正壁有土坯筑白灰抹面供案,宽0.7米,高0.8米,正壁塑像已毁,前壁及左右壁原有彩绘,现已被烟尘覆盖。
  小叉庙小叉庙,位于本县古城乡上东沟村西1公里处的沙漠中,东经98°52′56.9″,北纬40°12′41.9″,海拔1227米。初建年代无考。有庙宇一座,戏台一座。西南角上有土坯覆钵式喇嘛塔一座,当地人叫“陈牙机塔”,据传为一位得道高人陈牙机安其遗躯所建。塔高约有10米,外抹白灰,底部为圆形,直径6米。5米以上呈珠形塔式,上顶有水潭覆盖,高1.8米,四面各辟一龛,高0.25米、宽0.15米、深0.51米。顶端挂有四个风铃。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大风吹动沙丘前移,小叉庙及陈牙机塔均被沙漠埋压。近些年来,由于风吹沙走,陈牙机塔已全部露出地面,塔前的庙宇及戏台也逐渐露出了头角,2008年,“四月八”期间,塔前东北方庙宇内的佛像头部也被风刮了出来。它虽处荒漠地带,但每当正月十五、四月初八等佛教节日,参观游玩、焚香祷告者络绎不绝。还有一些佛家弟子,做做道场,诵念经文,乞求祷告平安。
  陈牙机塔上面有一块残缺不全的砖上写到“仙翁长来字通真执皇清遇恩师全城真人之仙迁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从碑文看,陈牙机是他的道号。
  关帝庙台关帝庙台在原金塔城西北隅(今兴隆公司楼群西南隅)。台高五丈、围二十丈,上建土庙,前后六楹,规模宏伟,供奉关公塑像,此台相传为缠回瞭望台,又说王爷台。庙乃明代建筑,有崇祯十年匾额可考。民国时期添塑岳飞像改称关岳祠。台上有钟一口,高二尺五寸,围六尺二寸,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铸造。“文革”时被毁。
  山陕会馆山陕会馆在原县城中心(今电信局门前解放路段),现金塔宾馆院内北墙边的大槐树是原会馆大门两边所栽的树之一。系明代关帝庙,由山西客商捐资修筑。清雍正九年(1731年),本县山西、陕西籍商人,将庙扩建后改称山陕会馆。大殿三楹,有转廊一层,上覆琉璃瓦,殿内有咸丰元年(1851年)钦赐御书“万世人极”匾额。左右廊坊八间,前有过庭,东、西有钟鼓二楼。钟楼铁钟一口,高五尺,围一丈五尺,重五百二十斤,咸丰十年(1860年)铸造。光绪十一年(1885年),王仲荣、陈豫纳续建戏台三间。解放后均拆除。
  城隍庙城隍庙在原金塔城西南隅(今航天广场内)。清雍正十年(1732年)初建。道光十三年(1833年)州同刘椿重建,有大殿三楹,寝殿三楹,左右两廊十四间,山门三间,上带戏楼。光绪皇帝敕封金塔城隍为“灵应侯”,并赐御书“镇尉黎元”匾额。民国五年(1916年)四月初四日夜,庙内起火,焚毁大殿、寝宫及两廊。民国七年(1918年)修复,解放后拆除。
  东坝城隍庙东坝城隍庙位于今中东镇政府驻地,中东中学居其原址。建于清朝乾隆初期,居原威鲁堡西南隅。王子庄州同署迁到金塔后城堡变为废墟。城隍庙、药王庙依然存在,庙内附设学校。直至民国,是城乡人民赶赴庙会的重要场所之一。文昌庙文昌庙在原金塔城东北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州同郝遇龙、贡生陈豫纳主持修筑。
  孔庙孔庙在原金塔城东北隅(今县汽车运输公司院内),居文昌庙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豫纳、顾廷选等修筑。大殿三楹,上供孔圣,左右曾子、孟子、颜子、思子。东西两座六间,奉先贤。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举行祭礼。清代,州同官主祭,协台助之。民国时,县长主祭,警佐助之。解放后,文庙、孔庙因城市扩建拆毁。
  鼎新仙姑庙鼎新仙姑庙位于鼎新城东南5华里处,建筑年代无考。供奉何仙姑,又说天平仙姑,传说众多。过去,庙会极盛,现已毁。
  大庄子龙王庙大庄子龙王庙,位于今大庄子乡大庄子村的大庄子龙王庙,修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这里原有屯庄一座,内有一土台,台上建有龙王庙,大殿三楹、左、右两虎各三间,并有山门。大殿内上供龙王塑像,白发白须,坐在一头横卧的土黄色骡子身上。屯庄内外各有戏台一座,每年农历五月,庙会极盛,各坝绅士都来求神,有的县官也来祈拜,连续唱戏七、八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庙于公元1956年拆毁,遗迹无存。老祖宫老祖宫,位于西坝乡共和村三组。上殿三楹,左右两虎各三间,并有山门,建筑年代无考。清代及民国,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金塔、玉门来此拜佛者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庙院内的香烟如云似雾,冲入上空。过去是本县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已毁。
  二杰楼遗址
  二杰楼遗址,位于航天镇二杰村西1.5公里处。初建于清代,原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楼依山而建,现仅留楼基,土坯构筑,边长10米,基高1.5米。山门外有15米长踏步。东部原有戏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米,面积100平方米,现残高1米。四周夯筑围墙,长70米,宽50米,残高2.2米,地表堆积有残砖碎瓦。所有建筑“文革”期间被毁。
  六、矿冶遗址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位于我县大庄子乡头墩村九组东北14公里处,距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地表遍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少量细泥红陶片。远眺,整个遗址如烈火通红,故名。普查时发现和采集有陶器、石刀、石勺等。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有精细的几何花纹,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左右。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2.2米,并出土有类似冶炼工具坩埚的两把石勺。充分证明,这是一处青铜时期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冶炼场遗址。也说明了本县古铜矿开采的矿石就是在此处冶炼加工的。在遗址中发现了诸如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说明了当时居住在此地的先民已经进入到了金石并用的时期,他们已掌握了简单的冶铜术。
  这处古铜冶炼遗址的发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生产、生活在金塔这片热土上,并使用着原始而艰辛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商周青铜器文化,而且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证。同时,据考证,这处古铜冶炼遗址的时代相当于我国青铜时代的发端时期,这无疑为我们研究古代冶炼铜器手工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火石梁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山堂古铜矿遗址
  2008年6月,金塔县博物馆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本县境内的白山堂铜矿(现名亚泰有色金属公司)西北2.2公里的低山丘陵地带发现了一处古铜矿遗址,遗址中心坐标为东经99°25′42.6″,北纬40°38′17.6″,海拔1370米,四周环绕山脉。古铜矿遗址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总面积27925平方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坑一座,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坑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的痕迹,四周散见铜矿石和磨制的开采用的硬石工具。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有石凿、石锤、石斧、石刀等。地表残留有极少量的红陶残片。在古铜矿遗址东南约200米处的一座丘陵山上发现大量用于打制开矿石器的硬石块,虽已风化但石质坚硬,并在山坡地带发现已打制好的原始石器。
  这处古铜矿遗址到底开采于何时呢?2008年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副所长与中科院专家一行5人前往该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经专家们考察后确认,该遗址从类型结构和采集的石器分析,属青铜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相当于商周时期),距今约3600—3900年。
  古铜矿遗址分布在荒无人烟的低山丘陵地带。白山堂铜矿厂部建造在距遗址东约2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东北约1公里为白山堂铜矿厂房和采矿作业区;东南有一处变电站;遗址东约2.2公里处酒泉一额济纳旗公路由南向北通过。此处属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年风力为3—10级,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遗址周围长有极少量的野生碱性杂草、白刺、红柳等耐旱植物。野生动物有黄羊、野兔等。
  白山堂铜矿古遗址的发现,表明金塔县在距今约3600—39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境内就有先民居住。并印证了县境内的青铜时期青铜冶炼厂遗址——火石梁遗址的炼铜矿石可能就来源于本县白山堂的古铜矿。
  七、水利遗址威虏坝威虏坝,位于古城乡头号村南1公里处。东经98°50′56″,北纬40°05′52.3″,海拔1242米。初考系清代形成的洪水河坝。河发源于祁连山,经肃南、酒泉,过南夹山后进入金塔县。此系支流水坝,南北走向,残长500米,截面为倒梯形,底宽3米,口宽8.1米,深1米。
  第二节古代建筑
  一、塔院寺金塔塔院寺金塔,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金塔寺内,东经98°54′56.6″,北纬39°57′39.6″,海拔1276米。塔以筋砌,始名“筋塔”,谐音“金塔”,塔与寺合称金塔寺或塔院寺。塔势雄伟,寺貌壮观,构成一幅神奇迷人的画景。明、清时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又将它列为金塔第一景,本县县名由此而来。
  明朝戴弁所作的肃州八景诗中的“金塔凌虚”: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
  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地势雄。
  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
  何当平地丹梯上,近日徘徊兴莫穷。
  金塔为覆钵式喇嘛塔,土木结构,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15米,须弥座八角四层,中为覆钵形塔身,上置九层相轮,刹顶为木构八角攒尖顶。
  金塔是密檐式佛塔的代表。塔身下方上圆,具有浓重的原始性。它土质塔身,外有许多层檐,可与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媲美。
  关于金塔的确切初建年代,现存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有此塔建于唐代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传说,有待考证。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这是现有史料中关于“金塔”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明万历二十年时“金塔”已存在,据此证明“金塔”的始建年代,最迟也在明代。
  又据《重修金塔寺塔院寺》记载:“吾酒泉郡北有金塔寺焉,不知始于何年创之何帝,迨后倾颓全无,然其基尚存焉。后有孙公一贵于康熙四十二年躬鹰简命巡守是地,每夜辄闻斯地有鼓钟管龠之音。感化于心,顿然醒悟,同山右僧性贵咸登法舟。遂一念之诚,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造立金象”。另据《修编金塔方志》记载:“金塔寺,在城东南五里许。其塔康熙三十九年金塔游击甘州人孙一贵重建筑。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其塔修葺三次,第一次贡生陈豫讷修葺之。第二次商民芦德修葺之。第三次民国十年,贡生刘怀基修葺之”。
  1987年维修金塔时,发现了历次维修的4层灰层,最里面的塔身土层经省博专家实地查看,为明代建筑,并从金顶内发现了四次维修的记录牌。
  从以上史料说明,塔院寺金塔初建位置就是现在的位置,并非拆迁,初建年代不晚于明代。清康熙时,游击将军孙一贵重建,后经三次维修,使古塔得以保存。
  关于金塔的重建和维修,据《金塔县志》记载:明朝末期,塔已倾颓,其基尚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重建土质铜顶塔,塔围七丈,高五丈,塔顶高五尺,围约一丈二尺,四十二年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年),性贵弟子可法,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筑钟楼和鼓楼。清同治四年(1865年),战乱中庙宇被焚,唯塔未受损失。光绪四年(1878年),贡生陈豫纳督修,化十方布施,仍建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寺庙恢复原貌,景观更加宏伟。宝塔上锐下圆,如古铜胆瓶状,土质塔身,高五丈、围七丈,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铜铸塔顶,高五尺,围约一丈二尺,塔上供奉金面铜佛一尊。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
  民国五年(1916年),塔上古佛被英国博士哈佛窃去,幸甘肃省长指令镇守使吴×追回,仍放原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塔上古佛又被贼人窃去。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塔上铜顶被几个军人为打鸽子而击落,抬走后杳无音讯。1967年“文革”中,庙宇被拆,树木被伐,唯宝塔巍然屹立。
  “文革”后,全县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建议维修古塔,重建庙宇,保护文物,发展旅游业。1986年,金塔县第十一届二次人代会作出维修古塔的议案,1987省文化局和县财政共拔款三万元对古塔进行了修葺,9层相轮恢复了最早形制,其余部分保留了清以后的原貌,使古塔得以保存。
  关于金塔的初建年代,笔者也翻阅了一些资料,认为初建年代在东晋十六国时较为确切。东晋十六国时,金塔地方属北凉国管辖,北凉沮渠蒙逊重视佛教,第一次将佛教文化引入政权。并大肆建筑寺庙佛塔,河西地区寺庙遍布,佛塔林立。尤其是北凉王子沮渠牧健在继任王位前于金塔王子庄一带驻牧,佛教已很盛行。另据《首楞严经》后记中说:癸酉年(373年),凉州刺史张天锡,请月氏优婆塞支施仑在州内正厅堂、湛露轩下,出《首楞严经》、《须赖》、检光》、《首如幻三日未经》4种,由龟兹(新疆库车)王世子帛延翻译。译经时,在场的有会水(今金塔县)的县令马奕。以上史料说明,当时的政府官员已很重视佛教,或许“金塔”就建造于这一时期。
  2003年7月塔院寺金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文昌阁文昌阁,位于金塔镇塔院村南200米处的金塔寺内。经考证,初建于清光绪31年冬,初建位置在县中学内,原名东岳庙,1986年在维修金塔寺“金塔”时,整体移建于“金塔”东侧15米处,并改为文昌阁。文昌阁建筑为阁楼式,座北面南,南北长15.5米,东西宽10.4米,通高6.4米。门前有六级台阶,高约1.5米。上台阶后有宽约2米的卷棚,门厅为三开间四开门。
  第三节古墓葬
  一、汉——魏晋墓葬据1987年文物普查,我县境内遗存有古墓葬群四十余处,据考,大多为汉——魏晋时期的墓葬,少数为后期墓葬。其中数量较多、较具代表性的为大坡梁——天泉寺墓群和位于金塔镇五星村东北与羊井子湾乡北部一带的东沙窝古墓群,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古墓群三十余处,有墓葬千余座,这些古墓葬座落在荒漠戈壁深处,大多已早期被盗,少数保存完好。此外,在我县东坝、三合等乡镇有零星古墓葬分布,也多为汉——魏晋时期的墓葬。
  大坡梁——天泉寺墓群在我县县城南2公里处的夹山北坡,西至解放村水库东岸,东北至天泉寺的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区域内,分布有5处较为集中的古墓群,从东到西依次为天泉寺墓群、大坡梁东墓群、大波梁墓群、板滩墓群、解放村墓群等,综称为大坡梁——天泉寺墓群。墓群内有墓葬封土堆1200余座,均为砂砾石堆筑,呈圆丘状,底径0.8-3米不等,高0.3-1.0米。多数封土堆呈不规则排列。有少数墓葬3—6座呈“一”字型或“品”字型排列,疑似为家族墓葬。如在大坡梁西墓群内,西部有一莹圈,内依次排列4座墓葬,底径1.7—1.9米,高约1米。部分墓葬有明显的砂砾石堆积的墓道,长1.0—23.0米不等。部分墓葬有被盗痕迹,少数墓葬封土堆因人为采砂取石和绿化植树而遭到破坏。墓群内散见少量粗砂红陶片、波浪纹、细绳纹灰陶片和残砖块。由于政策因素和条件所限,墓葬未经正式发掘。
  据1987年全县田野文物普查时清理几座被盗和塌陷墓葬的记载,墓葬形制因建筑材料不同,分为砖券墓、砖土结合墓、土洞墓,砖造圹穴墓和翁棺葬五种。汉墓器物因年代的变化,有西汉、东汉的翁、壶、仓、盘、还有少量陶俑、鸡、羊等动物偶像。墓室一般距地表以下1—6米。2007年在大坡梁墓群内清理一座塌陷的古墓,墓室结构为土洞墓,南北长2.8米,东西宽1.4米,洞高1.6米。墓室距地表约5米,墓道为南北向,长约7米。为双人合葬墓,未出土随葬品,其中一棺木完好,采集到伏羲女蜗人首蛇身棺画一副,从地表散见遗物、墓群封土结构及出土实物考证,此应为汉——魏晋时的古墓葬。
  2003年7月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沙窝古墓群青沙梁南墓群(位于金塔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芦草沙丘、风蚀台地中暴露砖室墓4座,封土为砂砾堆筑,圆形,南北一字型排列。其中1、4号墓墓顶砖部分暴露于地表,2、3号墓顶砖已遭破坏。墓室呈长方形,单室券顶。2号墓长4.5米,宽1.6米,3号墓长4米,宽1.5米。出土的器物有灰陶罐、瓮、绿釉壶、仓、灶、井、案、碗和“长宜子孙”铜镜等。
  臭芦草窝一号墓群(位于金塔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万平方米。风蚀台地及沙砾戈壁相间地带中,可见18座封土堆,均砂砾堆积,3个一组自东北向西南排列。封土底径3—5米,残高1.5—2米,有的墓室已暴露在外。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及砖块,据推测为砖室墓。
  转嘴墓群(位于金塔镇境内):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中,有封土堆20余座。其中6座墓已塌陷,墓砖暴露,墓道向东,一号墓墓道长12米,宽1.4米,2号墓道长9.8米,宽1.5米。墓室为长方形,长6.2米,为券顶砖室墓。地表散见大量灰砖,采集有灰陶罐、盘及五铢钱等。
  西沙草井南2号墓群(位于东坝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布于风蚀台地与砾石戈壁中,地表散见灰色条砖,可见5座砖室墓,已完全暴露,均为券顶。1号墓封土底径3.5米,高2米。3号墓封土直径7米,高1.4米。2号墓已破坏,墓室为长方形,长5.5米,宽2米。出土有陶罐、壶、灶、釜、甑和五铢钱等。
  三道沙巷东口1号墓群(位于大庄子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万平方米。分布于风蚀台地中,地表有墓葬暴露。系竖穴土坑墓,棺木已损,墓穴长2.2米,宽0.8—1米,仰身直肢葬,出土物有陶罐、壶、灶及五铢钱等。
  臭芦草窝3号墓群(位于金塔镇境内):为砖券双室墓,1989年被盗。经清理,出土有铜马、羽人灯、釜鼎、甑等随葬品20余件。其中铜马被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骆驼刺湾墓群(位于大庄子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00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并有铜器的碎片。暴露有砖室墓6座,因被破坏,仅残存墓底。墓底部有0.1米厚的草木灰,人骨架放置其上。采集有铜镞及墨书有“厝”字的陶片等。三道沙巷井西墓群(位于大庄子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500平方米。地表可见沙砾堆筑封土堆4座,均呈圆丘形。其中3号墓封土直径6米。1、2号墓为砖室墓,墓室的平面呈方形,边长分别为5米和6米,墓顶已被破坏,早期被盗。3、4号墓封土上有盗坑。
  古墩墓群(位于三合乡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8万平方米。1988年1号墓被盗,为券顶砖室墓,有前、中、后三室,后室长2.2米,宽1.8米,中、前室不清。出土有陶瓮、罐、规矩铜镜和五铢钱币等物。
  龚家岗墓群(位于东坝镇境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万平方米。暴露3座券顶砖室墓。1、2号为单室墓,3号为双室墓。1号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米,东西宽1.5米,深1.8米,距地表7米,出土铜镜1面、五铢钱数枚。
  驴尾巴梁墓群(位于金塔镇境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风蚀台地及戈壁中散见11座封土堆,平面呈圆形,间距15-90米不等,均砂砾堆积。大部分遭破坏,周围散见大量灰色条砖和绳纹灰陶片,推测为砖室墓。
  孤孤洼墓群:(位于羊井子湾乡境内)。墓群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发现暴露墓葬24座,其中绝大多数墓葬位于风蚀残丘上,墓室孤悬,墓砖外露,已遭破坏。墓砖为长方形红砖或青砖,红砖据多,墓底砖为正方行印有回形纹的红砖。其中一座暴露墓室长5.0米,宽2.5米,高1.0米。墓葬周围散落有零星人骨碎片。墓群内散见有许多灰陶残片,器形有罐、壶、樽等。推测为汉代墓葬。
  板地井墓群(位于金塔镇境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砾石戈壁中,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散见封土堆20余座。大多数早期被盗,为砖室墓,周围散见大量墓砖和灰陶片。
  这些古墓葬是研究我县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丧葬习俗的有力实物依据。古人曰:“墓葬非藏枯骨也,乃藏人心也。”通过古墓葬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墓主人所处的时代、身份,而且还可以通过墓葬方式和随葬物品,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民情风俗、文化面貌以及民族关系、劳动方式、生产工具、房屋建筑、服装式样、文化体育、传统道德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这些古墓葬可以说是当时金塔一带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经清理发掘部分古墓葬,墓葬的形制大多是门前带有斜坡墓道的长方形洞室墓。因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长方形砖券单墓室、砖土结合单墓室、有砖券墓门的前后双室墓和砖券拱顶的砖砌圹穴墓以及土洞墓。方向以东西向者多,南北向者少。从地域上分,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多为土洞墓,东沙窝汉墓群以及三合、东坝的汉墓多为砖室墓。
  据史料记载,在西汉前期普遍流行木椁墓,日用的陶器仍有寰底带绳纹的。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了砖室墓,陶器上的绳纹基本消失,仓、灶、井等陶质明器逐渐增多,通行“五铢钱”。西汉后期北方的边远地区继续使用木椁墓外,已流行砖室墓,墓内出现彩色壁画,仓、灶、井等陶质明器进一步普及。新莽时期,砖室墓已在全国普及,其墓室顶部有隆起呈穹隆状的。东汉前期,木椁墓开始消失,砖室墓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壁画进一步盛行,陶质明器除仓、灶、井、猪圈、楼阁等模型外,还普遍流行犬、羊、鸡等各种动物的偶像,开始用买地券随葬。东汉后期,流行砖室墓和画像石墓,还盛行用镇墓瓶随葬。曹魏至西晋初,墓葬多是由斜坡墓道、甬道、两侧带耳室的方形前室和长方形后室的砖墓和单室砖墓以及小型长方竖穴墓。西晋中晚期,具前后室的双室墓减少,多为单室方形砖墓和长方形竖穴洞室墓。大型墓葬都有长墓道,一般在25米以上。北朝时期,大中型墓绝大多数都是方形单室的砖木或洞室墓,大型墓室和墓道两侧壁面都绘有壁画。
  从清理的部分墓葬看,墓葬器物组合形式及陈列位置也不尽相同。有比较简单的器物组合型,墓内只有陶瓮和陶罐,这应是西汉中晚期的墓葬;有较复杂型,除陶罐和瓮外,还有陶壶3件、陶盆3件、陶仓3件,这应是王莽时期的墓葬;有实用器物已逐渐消失、反映生活方面的陶质模型器物如案、盘、樽、碟、勺、耳环等大大增加的墓葬器物组合型,这应是东汉早中期的墓葬;有具有一定延续和发展的器物组合型,例如墓室常有缺仓、少壶的现象,有的还出现了陶牛、猪、羊、狗、鸡等家禽和家畜的偶像,这应是东汉中晚期的墓葬。墓葬中众多的铜镜,不仅可以印证时代,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般而言,铜镜为日光镜者,它的时代应是西汉晚期;有四神规矩镜、尚方规矩镜、简化规矩镜者,其时代应在东汉早期至中叶;有支规矩镜、四神规矩镜和四乳四神镜者,它的时代应在王莽时期至东汉晚期。
  从我县境内发现的大量汉——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充分说明,我县境内在汉朝时已有了相当数量的人口居住。从众多的墓室结构和出土的随葬器物以及随葬器物的不同组合,说明我县境内在汉朝时经济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已实现了安居乐业。
  二、明清墓葬魏家坟墓群魏家坟墓群,在鼎新镇城区东北(现进化村2组与头分村3组的交界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598平方米。据1987年文物普查记载:茔圈内排列5座墓葬,均为圆丘形封土。其中1号墓封土底径5.4米,残高0.6米。2号墓封土底径3米,残高4米。其北面又有品字形3座砖室墓,有祭祀祠堂底座,长方形,面积5米×8米,并有长3米、宽2米、高0.2米的石兽座1个。据当地老者讲,坟内原有一对石狮,后搬迁于鼎新镇政府门前,现保存完好。目前,墓群内已被开垦为农田。坟地外围的墙基线还依稀可辨。
  关于魏家坟的年代和墓主人的具体身份,流行于鼎新的一种说法便是:“先有魏家坟,后有毛目城。”但是,“先有”有在何时呢?据民国时期编撰的《新编鼎新县志》,其卷七《魏公植望太先生墓志》记载,墓志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农历四月由墓主人的孙子(魏象纪)请同乡所记。里面记载的墓主人名叫魏植望,祖籍凉州,生于康熙三十三年,卒于乾隆十四年,曾经当过兵,后在毛目屯田,以屯户长身份办理屯务,被委任为屯长。他乐善好施,深得百姓拥戴,死后就葬在毛目。子孙后迁居酒泉,家资丰饶,人丁兴旺。他死后,他的二儿子通过捐官的形式追赠他为中宪大夫,追赠其母张氏为恭人。《墓志》同时还交待了魏植望先生的儿子及孙辈们的情况。
  《墓志》记载,魏植望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葬在了毛目。他们所葬之地是否就是鼎新的魏家坟呢?清朝的丧葬制度规定,只有六品以上的官员才可在墓前立石兽,而且数量和种类有严格的规定。现鼎新镇政府门前的石狮子若立于魏家坟前,必然说明墓的主人官阶至少在六品以上。清朝时期的中宪大夫为正四品,只有正四品才会封其夫人为恭人。魏植望这个捐官追赠的中宪大夫墓前立对石狮子,似乎也不违反相关律制。
  根据以上资料表明,魏家坟的墓主人很可能就是魏植望,修建年代大概在清乾隆年间。
  第四节石刻
  一、碑铭塔院寺金塔碑铭重修塔院寺序粤稽梵宫之建,其来尚有创者,不有创者无以作其始,不有继者无以述其后。然作述相承渊源继绪是前人创建有以待继起之作。后人补缺足以全重修之功。由是寺殿籍以永固而庙貌赖以维新。则重修之绩与创始之勋并垂千秋矣!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仿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三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至清康熙四十二年,每至夜半塔地击唤鸣磐朗诵经声人或闻之。有昭毅将军孙讳一贵,比丘僧性贵会士耆成彩、黄纤、张有宝、梁弧等议曰:塔地之异征由佛祖之感应,盖於斯地而创建大雄宝刹为一方之呵护。为作善之征兆。佥曰“美举也”。因募化十方鸠工庀材装修宝塔高大其址。建立正殿三间前承抱厦,两庑十间,中殿三间,前殿三间次第兴筑。工程虽云告竣而房皆土覆,终非坚久之图。延今凡三十载,僧弟子可法住持于寺,每思先师创之于前,欲延悠久劝善无穷。然乌鼠穿啄风雨摧残任其颓蔽无以终创者之志。因与善士陶光洛等竭力惮虑苦募资财觅工练土将前后殿宇暨舞殿覆瓦,更建钟鼓楼二座以竟其功,较昔改观庶称永固之禅堂。随寺香火田地一段,东至官边,南至官边,西至官路,北至官路。隶麦一斗八升永做常处香火之资。噫!此等创建自无而有,此等之重修历久而固。是作者建者其功并垂不朽矣!故勒碑。
  雍正十年岁次壬子季秋谷旦吏部侯选训导杨景震熏沐撰。
  化主:性贵、寂慧徒:可法。
  【释文】粤这个地方修建佛教徒诵经的寺院,是一个新的创造。没有第一个创造者,就没有一件事物的开始。没有对这件事物的继承者,就没有以后的发展。开创和继承互相衔接,使一件事物长期不断发展,这是开创和继承前人和后人的互相促动所致。后人在继承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充实补缺,才能使重修的庙宇更加完美雄伟。由于这个原因,寺院殿堂借以永固,庙貌赖以维新。这是重修者的业绩和创始者的功勋相结合而千古不衰的原因。
  如象我金塔寺内的塔,不知起始于什么朝代创建,但是塔是用筋砌成的,开始时就名叫筋塔。到了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其地建设了城堡,并派了地方官来营理这个地方,堡以寺而名叫做金塔寺堡。到了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每到夜里塔地经常响起打击乐和诵经的声音,有时候人听得很清楚。此地驻军长官昭毅将军孙一贵和老和尚性贵以及老居士成彩、黄纤、张有宝、梁弧等商议说:“塔地出现的奇怪征兆是由佛祖的灵气感应的,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创建大雄宝刹一座,作为对这个地方的保佑者,也成为我们行善的具体表现,和作善的场所。”都说:“这是最美好的创举”。接着就到各地募化捐钱,寻找工匠准备建筑材料装修宝塔使其更加高大雄伟。修建正殿三间,正殿前面修了抱厦廊檐,正殿两面修了十间庙宇,中殿三间,前殿三间,一个接一个地修好了。工程虽然说完工了但是房顶上全部盖的泥土,不是永久之计。至今已经三十年了,僧弟子可法管理寺庙,常思念先师以前修建寺庙是为了长久使用,使行善者无穷无尽的礼佛焚香。但是时间长了,因飞鸟嘴啄,老鼠打洞,再加风刮雨淋,任其自然破旧破烂下去,便无法达到创建者,要长久使用的目的。由于这个原因,僧可法便与善士陶光洛等信佛的老百姓,一心一意谋画,不怕辛苦捐钱捐物,寻找工匠选择好土烧瓦,把前后殿宇配殿盖上了瓦。更建了钟鼓楼二座,用大力超过前人之功。使庙貌比过去大有改变。可称为永远坚固的禅堂。
  随寺的香火田地一段,东至官边,南至官边,西至官路,北至官路,每年租麦一斗八升,永做常处的香火之资。
  哎!这样的创建过去没有,这样的重修会长期坚固,是开创者和重修者的功劳一样可以永垂不朽,因此而刻立了石碑。
  雍正十年(1732年)岁次壬子九月良好吉日吏部候选训导杨景震薰沐撰化主:性贵寂慧徒:可法重修金塔寺塔院寺闻之道非佛不传,法非佛不玄。盖佛之说所以包含玄微契理,真如合万法而归于一者也。佛岂可易言哉,况生迦维远离华夏,不过徒从景慕之思耳,谁能得登堂入室乎?不知佛虽在西域教法流于东土以来,中国之人由是路出入,是不啻亲炙其光辉而游于大觉之门也。于是天子王公至于庶人缺心佛道者竞竞奉法,从此因心生佛因佛设寺。建塔寺者庄严佛法弘道之始基也。吾酒泉郡北有金塔寺焉,不知始于何年创之何帝,迨后倾颓全无,然其基尚存焉。后有孙公一贵,于康熙四十二年躬鹰简命巡守是地,每夜辄闻斯地有鼓钟管龠之音。感化于心,顿然醒悟同山右僧性贵咸登法舟。遂一念之诚,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造立金象。想是举也,固为二公,素为厚善君子奉教之人。考其本然总由我佛智慧广大普度迷津,而使我辈踊跃鼓舞喜归于正觉大法之途也。但其工力浩大未能一举而成。至今年日又久总不能大其观瞻。兹有僧弟子可法者欲光大其寺貌以绪先师之迹,未能克遂。幸有山右张子玉庆者,纯心善道瞻睹其寺欢然发心,将契僧遂破资囊,施苦力所蓄六十金,但独力难成,于是合本地之绅衿、士庶、贵官、长老处心募化勉勉不已。将前后殿宇焕然一新,使其寺宇壮大其观,登斯地者无不啧啧称曰:诚可谓此地之风景金城之保障也。不惟群黎百姓得觐佛法,而且巩固皇家奠安社稷,无不赖佛力之洪麻。今工已告竣但恐泯没无传有负僧徒勤畅之诚,与贵官长老竞竞奉法建寺竞力,遂勒石以铭,以志其不朽云尔。
  吏部侯铨训导杨景震顿首拜撰金塔寺游击仍拖沙喇嘛番功德主孙一贵金塔寺等处地方署都督柬串管游击赵伦直隶广平营署游击管守备事潘云龙署陕西直隶肃州分防水利厅朱邃原任镇夷营中军厅克喜龙金塔寺营中军厅杨富亨金塔寺营中右哨把总朱表雍正十年岁在壬子九月上浣吉旦立主持僧可法【释文】常听说,佛法没有佛象传不开,佛法没有佛象也不灵验。总起来说佛法包括高深莫测教理和永远不变的教义。它可包罗万象合万法而归一。佛教的教理不是很容易就能说清楚的,况且佛祖生在别国离中国太远,我门只能有点景仰爱慕的思想,谁能够见到佛或者自己也成为佛呢?但是佛虽在西域,而教法流传到东方国家以来,中国的人民有这条路进出,不仅亲自受到佛光会照耀,而且畅游于大觉之门,成为懂佛法的高级信徒。于是天子王公甚至于一般老百姓,不懂佛法的人都竞相奉法,皈依教门。人们从此因信佛而心生佛,因心生佛而建设寺院。修建金塔寺的用意就是为了使佛法显得高大严肃,让它成为弘扬佛道的基地。
  我酒泉郡北有一座金塔寺,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创建,什么帝王时修成,到以后倒塌什么房舍也没有了,只有庙基还存在着。再以后有孙公一贵,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受上级委派到这个地方当官,每天夜里就听到这个地方有鼓、钟、管、龠之声音,他的心受到感化一下子醒悟了。他和山右僧性贵想到了一起,共同登上了佛法的大船。为了了却对佛的一片诚心,到处捐款捐物,修寺庙建佛塔,造立佛爷金象。这一举措首功应推二公。其次是后善君子信教的广大人民出了大力。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佛智慧广大普渡迷津,使广大人民觉悟了,大家都受到了鼓舞,而乐于勇跃地走上了佛教大法的路途。但是这个工程太浩大不能一次完成。时至今日年久日深总不能扩大它的规模。僧弟子可法,欲想扩大其寺庙的面貌,继续先师创业的足迹前进一步,但是没能够随心。幸亏山右的张先生玉庆真心信佛。他看到塔院寺的情况高兴地发了善心,为老和尚做好事,从钱袋里拿出了用苦力积存下的六十两银子。但是这点钱还是不够用,就和本地有威望的绅士、一般老百姓、有权势的官员、有名望的老人同心劝捐,劝捐的钱陆续不断的送来了。用这些钱将前后庙宇维修,使其焕然一新,并使寺院的庙宇更多更好看了。到这个地方看了的人没有不啧啧称赞的,都说它是这个地方的一大风景,也是金塔城的屏障。不但老百姓凭寺庙能够拜见佛祖金身学得佛法,而且巩固皇家奠安社稷也靠洪大佛力的保护。现在工程已经完结,但是恐怕时间长了,修建之事淹没无传,把僧徒的苦心勤劳和贵官长老的诚心奉佛法,竞力建寺院的精神泯灭,便立碑刻石以便永远铭记,永垂不朽。
  吏部侯铨训导杨景震顿首拜撰金塔寺游击仍拖沙喇叭番功德主孙一贵金塔寺等处地方署都督龠串管游击赵轮直隶广平营署游击管守备事潘云龙署陕西直隶肃州分防水利厅朱邃原任镇夷营中军厅尧克龙(克喜龙)金塔寺营中军厅杨富厚雍正十年岁在壬子九月上浣吉旦立主持僧可法维修古塔序位于县镇五华里处之古塔,乃金塔之奇观,县名之由来,其创建之年虽尚待考查,而记载有康熙四十六年、乾隆四十三年、道光二十五年、民国十二年四次维修之举。迄今时旷日久,经沧桑巨变,风雨摧残,致外表疮痍,且塔体有坍塌之虞。为绍前辈之遥,续延后世之观瞻,故受全县人民之托,遂于一九八六年募工维修,还古塔之原貌,今已工程告竣,奇观重现,特识其事而为之序。
  公元一九八六年岁次丙寅仲秋金塔县人民政府立注:标点符号为本书作者加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雍正八年设立州同官,其旧署原在噶里戈什,乾隆二十七年移住金塔寺堡。借居民房。三十年前任姚公详请建修,请银二千一百两,已准末行。三十九年前任瑚在州库借银七百五十两,作八年流摊,不过略为贴补。五十五年予莅兹任,见衙署窄小。从宅门至头门仅五丈。因详准上宪借得养廉银三百两,於是以银一百余两买添杨、张、李等五家地基,鸩工庀材修盖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书房、内宅、衙役房、群房、寅宾馆、土地祠共八十余间。历百七十余日而工竣。共费银一千八百余金。旋奉部驳估变喝里戈什旧署砖瓦木料,饬解银二百一十二两零,估变噶里戈什旧署基饬解银二十两另,二项并解,共费用银二百六十余两。夫噶里戈什自此寸砖片木俱无,旧基尽属沙土,早年为营中所有童叟均知。今日新衙署柱梁皆属大木,椽檐皆构松株、房上脊梁则用兽头筒瓦花砖饰之;壁则饰丹粉、地则漫漫砖镶石、外周垣墉、内启门窗、照壁前峙、辕棚旁列、掘井栽树、安挂匾联,予之力几疲矣,因述之以志其事。
  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无射月立(谭乃熊)【译文】雍正八年(1730年)设立了王子庄州同官,旧的办公地点在噶里戈什。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衙署移住金塔寺堡,借居民房办公。乾隆三十年(1765年)当时的州同官姚墟写报告请求修建衙署,要求拨银二千一百两,上级批准了但未进行修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州同官瑚某在肃州府的州库借银七百五十两。分作八年向老百姓分摊还清。由于钱少只能稍为补贴一下。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我到这个地方担任王子庄州同,见衙署窄小,从住的宿舍到头门才五丈长。因此请求上级同意把我的工资借支了三百两。于是用一百多两购买了杨、张、李等五家的地基,寻找工匠购买建筑材料修养了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书房、内宅、衙役房、群房、寅宾馆、土地祠共计八十余间。共计修建了一百七十多天才完工。共计花费银子一千八百余两。同时得到甘肃部堂的批文同意将噶里戈什旧署的砖瓦木料变卖补助得银二百一十二两零,又将噶里戈什旧署的地基变卖,得银二十两零,二项共计得银二百六十余两。这样噶里戈什旧署从此寸砖木俱无,只剩下一片沙土地了。噶里戈什旧署原来为营中所有,住军队,这是老少都知道的事情。现在新修的衙署,柱子大梁都用大木头做,椽子房檐都买松木做,房脊春梁上面用了兽头,筒瓦,花砖进行装饰,墙壁用红粉粉刷,地下一齐铺了砖镶了石块,四周有高大的围墙,房舍有明亮的窗户,照壁在衙门前高高的立着,县衙房舍整齐罗列,挖了井,栽了树,挂上了匾联,我的力气几乎一点也没有了。因此述说一下并刻碑永做纪念。
  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九月立(谭乃熊)鸳鸯池水库碑铭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自建库至今,共树二碑。
  一、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五月,鸳鸯池水库峻工后,当时的县府立碑纪念。碑为铜质,碑名为“甘肃肃丰渠鸳鸯池蓄水库铭”,由甘肃省政府委员兼主席合肥籍人士郭寄娇撰文,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天水籍人士冯国瑞书丹。碑文如下:甘肃肃丰渠鸳鸯池蓄水库铭甘肃省政府委员兼主席合肥郭寄峤撰文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天水冯国瑞书丹酒泉金塔二县,北屏嘉峪关,南峙祁连山,故汉酒泉郡地,衍为平原,垦畴弥望,以雨泽稀少,频源灾旱,顾山雪融注,佩带成溪,其著称者曰:讨赖、清水、临水,三河滋泽二县境,皆祁连雪水,鸳鸯池旧地名也。惜未尽沟洫之力,溢多用寡,争灌聚讼,由来久矣。民国二十七年,甘肃省政府始勘测地形,拟於洪水口及鸳鸯池间,筑蓄水库,泯患兴利,复勘决行。三十年八月委托甘肃水利林牧公司董其役,至三十二年六月兴工,迄三十六年五月告成,历时四载,国内土坝工程之巨,尚无出其右者,其可记者有五端:一曰土坝,长凡二一六公尺,顶宽五公尺,底宽一八九•三〇公尺,高三〇·二六公尺,挖沙三一九,三七七•七〇公方,清基三一,七六一·二六公方。填土二九六,八〇〇·〇〇公方。圬工三五•九一公方。木板桥一八二•五〇平方公尺。二曰导水墙,分上下焉,上者长八四•〇〇公尺。高九•〇〇公尺。下者长七九•二〇公尺,高四•〇〇公尺。共土亏工八,七〇五•九八公方。三曰溢洪道,宽凡一〇〇·〇〇公尺,长一八二•五四公尺,挖土三三,二九六•五〇公方。挖石五九,五五三•八〇公方。滚水坝,高二〇〇公尺,长三八·〇〇公尺,挖土一三五•八八公方,挖石五六五•二七公方,圬工二七二•五四公方。四曰给水涵洞,长凡一六四·〇〇公尺,明槽长七六•〇〇公尺,宽三·〇〇公尺,涵洞高二•五〇公尺,顶成方形,共挖土五〇五•八五公方,石四,四六八•二二公方,护砌土亏工三七五•四四公方。五曰进水闸及管制室,闸门两铁门,宽一•七六公尺,高二•六〇公尺,重三吨,两闸门间,为浆砌料石闸墩。高五•五〇公尺,宽一•〇〇公尺,长七•七公尺,室作圆形,圬工三一•六五公方,内装启闭机关一座,亦铸铁制成,两县民工四十三万,共人工计八十六万有余,民工资六亿三千八百万元,共工资计十六亿元。於是两县之田,得灌溉者,凡七万余亩,盖蓄水量为一千二百万立方公尺,命之曰肃丰宜矣,是年七月十五日,落成放水,万从欣欣,寄娇观成盛典。而建议中枢,及设计经营此伟大工程者,则前甘肃省政府主席武进朱公绍良,及安顺谷公正伦也。始终勤恪斯役,历百艰弗懈者,则工程师原君素欣也。爰范金铸词,以昭万祀。铭曰:河西天富宜耕农。祁连绵亘伟目雄。细流奔注雪水融。森漾畦畴悚溃洪。
  鸳鸯旧池涵碧空。酒泉金塔清波通。
  凿辟水库大乃容。胼胝克竟四年功。
  漠漠水田望无穷。渠名肇锡以肃丰。
  卓哉懋绩记考工。河山永固此泽同。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按铭词并序系铜质刊铸,高二尺,宽三尺五寸,四十三行,行三十二字,冯国瑞氏书熹平石经隶书体,亦陇右金石之一新制也。)选自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九日《大公报》宁人。
  二、一九九八年鸳鸯池除险加固工程顺利竣工后,为了纪念这一福泽千秋惠及桑梓的水利工程竣工,县政府于二〇〇〇年九月立碑纪念,碑文如下:鸳鸯池水库铭金酒原一家,佳山为脊,池水汇三河,鸳鸯游栖。西北本干旱,金塔素缺水,冬天水白流,夏季贵如油,上游截,下游争,纠纷时起,械斗不断,因水起祸端,兄弟成路人,企化干戈为玉帛,先贤宵衣而日干食。一七二六年开通峡谷,一九四七年建成水库,储水千皕万方,首开蓄灌先河。毛凤仪有凿山引水之绩,赵积寿有跪表请命之功,原素欣有躬亲督建之能。王子庄居民未忘。新中国伊始举国欢庆歌盛世,彭德怀西进取道莅临察民情。金塔人民铭记。
  物换量移,光阴荏苒。一代代人为它流血汗,一双双手熬磨出老茧。全县干群同心戮力,社会各界解囊相助。始建半个世纪,历经五次加固,蓄水量十倍于初建,总库容达一点一亿;发电站扩建运营,年供电千皕万度。为使水能再利用,保障电站畅运行,下游先后兴建解放村、板滩两库调节之。千禧告竣,工程永固。
  山涧如镜,泛起轻舟出峡谷;溪流涓涓,淌过龙口润沃土。溢流堰飞瀑流云,恰似银河落九天;发电站机声震耳,喜把光明送万户。皑皑雪峰流玉韵,哺育王子庄灵秀;清清碧潭聚琼液,滋润二万顷良田。金塔受祁连雪之惠,库区有天然俏之形。谷中郁郁葱葱,桃李挂满枝头;水中波光粼粼,银鱼剔透玲珑。人皆云:水是生命之源泉,电乃科学之根基,库系群英之造物,景为人文之荟萃。今日之鸳鸯池已是集蓄水、灌溉、防洪、发电、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枢纽工程,它倾注了诸多水利专家、仁人志士、政界要员,热血民众、县外赤子的智慧和心血。“金饭碗”系金塔人民对鸳鸯池水库群之雅称,“生命库”乃社会各界对“母子湖”的厚爱。正是:宝库驻绿波千家受益,青流转电能万户沾恩。池谷开凿数百年,金塔年年出英贤,拙笔难书丰功业,敬留来者续新篇。
  金塔县人民政府
  2000年9月调解水利争端碑清朝乾隆年间,王子庄关坝农户因浇水年年发生水事纠纷,后经直隶肃州左堂亲自调解,定出水规,立碑纪念。碑为沉积砂岩质,圆首长方形,通高1.12米,宽0.48米,厚0.15米。周边阴刻卷云纹,碑额阴刻楷书“皇清”二字。碑阳碑文楷书,记乡里颂直隶肃州左堂调解水利争端事,尾题:“乾隆二十一年(1753年)岁次丙子八月十五日关坝众户旦立”。碑原立于古城大叉庙前,庙早毁,碑1985年被发现。
  毛公墓志铭故承德郎,正五品,监督肃镇等处仓场,临沸府分府。毛公,讳凤仪,字虞来,号抑庵,湖广荆州人也。父养斋先生,忠勇公,以从戎征六诏功,加左都督,议叙,缘亲老不仕。后蒙覃恩封荣禄大夫,母王氏诰封一品夫人,公生而颖异,才智绝伦。弱冠,博极群书,有经济天下志,旋以拔贡应扬州太守熊公聘,一切刑名、钱谷及教养斯民之道,赖公悉心筹画,郡大治。迨熊公入觐,偕公北上,值运河冲崩,简天下才能襄厥事,公与首选。至康熙三十四年,公上书执政,从征噶尔旦,以军功授汉中宁羌州州同。时川省岁歉,委公办挽运,调理悉当。四十二年,授临洮府通判,分治酒泉郡,未之任。圣祖皇帝西巡,大宪简公能,委办差,因得附百职,司侍觐召,对称旨,蒙赐宸、翰、诗章及镜、鱼、参、烟等物。公之在酒泉也,连起废,凡三任,善改不可枚举,修文庙,建仓廒、详免人丁差徭,而其功最大而利最久者莫如开垦王子庄地,招民居种,浚渠引水,以数百年龙荒沙漠之区,一旦而化为鸡犬桑麻之境,平畴弥望,烟火相错,上裕国赋,下育黎元。以故民感公德,建生祠而享祀,至今不衰也。且风雅素擅,尝著《塞上吟》以表以忠。呜呼!以公之才,膺大位晋台阶,天下苍生,无不受其福者,志虽不获大展,而文武才略,凡所设施,亦足彪炳当时而表见后世矣。乾隆庚午冬十二月,嗣君佐卜葬公于酒泉郡之东,乾山巽向,丁亥巳分金,嘱余为文以志,因系以铭曰:天挺异才经文纬武功昭当时名表千古郁郁佳城水环山绕子姓振绳于兹攸肇赐进士杨俊烈撰注:标点符号属编者加点毛公即毛凤仪,字虞来,号抑庵,清代拔贡,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祖籍湖北江陵县。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监授临洮府通判,分治酒泉郡(为肃州通判),至四十九年(1710年)任。五十七年(1718年),又因效力军前有功,复任肃州通判。雍正六年(1728年)因命案挂误解组,本年终,川陕总督岳钟琪保留复任。在肃州前后三任,共二十余年,办了许多好事。而其功最大,利最久者,要数开垦王子庄地方。
  毛凤仪在任期间,发现金塔王子庄一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利于耕牧。由于讨赖河水被夹山阻隔,注蓄于鸳鸯池中,冬、春及洪水期,水从峡口越山而过。农历五、六月,庄稼急需用水时刻,也是上游减流季节,夹山南池水汪洋,碧绿一片,夹山北河道干涸,禾苗枯死。其境西部(今古城、中东、西坝一带)仅有一条水渠(广禄渠),流至威虏,水量太小。大片可垦荒地尚未开发。雍正四年(1726年),呈请川陕总督岳钟琪批准,兴工开发。此时,年逾七旬的毛凤仪,为了稳定民心,首先安置自己的家眷定居王子庄(今西坝乡金马村)地方。并从镇番(民勤)、高台等地招民范英等318户,在王子庄东坝(今中东镇)、西坝(今西坝乡)开垦荒地25顷37亩7分。其间,由于户民初到,住无房舍,耕无牲畜、农具和籽种,除官府拔给补助外,他拿出家产,予以资助。同时,雇用石匠三百名,披星戴月,将夹山水峡口凿深劈宽,使河水无阻地流入金塔境内。又开挖王子庄东坝和西坝两条水渠,各长40或50里不等,总共花费白银2600余两(在占拨盖造回民房屋银内动用)。从此,使数百年荒漠之区变为鸡犬桑麻之境。田园阡陌,烟火相错,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
  雍正七年(1729年)毛公卒于肃州,终年75岁。
  民感其功,划给毛公后代土地数百亩、不交差、不纳税、任意浇灌。并在金塔县城西20里处的西坝龙王庙左侧,修建毛公祠,为毛公铸一黄铜头像。每年春祈秋报,为之念经、唱戏一天。乾隆十五年(1750年)腊月,复将其墓迁于祠旁,并立碑纪念。
  宝水堂碑文宝水堂是我县解放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建筑,1957年7月1日开工,11月7日竣工剪彩。
  当年宝水堂工程进行到结尾阶段时,到底叫什么名称好,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就议论起来了。有的说叫:“友好堂”、“文化宫”,有的说叫:“中山堂”、“大会堂”,还有的说“干脆叫礼堂”,众说纷纭。县委第一书记陆为公认为起堂名要含蓄,有意义,符合金塔实际。因金塔地处讨赖河和红水河下游,历来缺水,影响农业发展。(在酒、金两县水利争端未解决之前,要惜水,)主张叫“宝水堂”,以引起全县干部群众惜水灌田意识。此意见经各单位讨论,一致拥护。堂名确定后。随即派员持陆亲笔书信前往兰州,特请清末进士范振绪亲书“宝水堂”三字。撰写碑文时,陆为公又再三说明,做事要有远见,书记、县长、设计、施工、泥木匠都不署名,免得以后一人有事,牵连碑文或碑被毁坏。在众人的建议下,他亲自拟定了宝水堂碑文内容:“金塔素号缺水,但有干部群众不甚惜之。水为农业之命脉,唯独惜水,农业方能增产,人民生活始能改善。故以宝水名堂,既欲今人宝之,复欲后人永宝之意。本堂国家共花费人民币6万余元”。
  随后,隐名埋姓派员去金塔中学征求语文教师意见,一字未改。然后选用原山陕会馆质地最好的一块石碑,由许得荣书写,高生俊雕刻,端端正正镶嵌在东墙第一个太平门南侧。
  居延遗址(金塔部分)抢险加固工程碑铭肩水金关抢险加固工程碑铭西汉初建年,匈奴扰边关,连年刀兵起,朔方民不安。割据中原地,四处起狼烟。烽火传谍报,胡马逞凶悍。到了武帝时,派兵到边关。卫青霍去病,将兵开大战。一战获大胜,边地归中原。又派路博得,建关筑塞垣。大湾地湾城,金关威名传。北据匈奴胡,南卫金酒泉。驻兵设防守,居延始安全。关城雄且威,文物备大全。陶器和兵器,更有汉代简。一九三〇年,科学考察团,一九七四年,考古队辛艰。两次探宝物,掘得居延简,喜获大丰收,得简数万千。考古价值高,关城大贡献。古代史和文,简牍备大全。威名震四海,千载犹灿然。一九八八年,名列国务院,文物得保护,万民喜心田,为保简牍库,献爱金塔县。二〇〇五年,申报做抢险。精心堪测量,预算数十万。国家立专项,专家勇支援。省府来招标,中标敦研院。二〇〇八年,抢险工程完。用材ps,科技当领先。喷洒防蚀浆,又建防护栏。坚固且耐久,瑰宝千载安。遗产得保护,后昆永观瞻。
  偈曰: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国之瑰宝,我之财富。关城胜迹,韶光永放。万世留存,千载敬仰。刊石立碑,以示纪念。
  金塔县人民政府立公元二〇〇八年十月注:碑文由余兴海撰写地湾城抢险加固工程碑铭西汉初年,匈奴扰边,居延地区,烽烟四起。武帝刘彻,雄才大略,骡骑去病,英勇威猛,击溃匈奴,边地回归。太初三年(前102年),强弩都尉,路君博德,奉君之命,沿河筑塞,派兵戍守,巩固边防。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地湾城池,即建于此,肩水侯官,居住此城。城池坚固,气势雄伟,三坞一障,百米见方。三坞虽毁,一障犹存。历经千载,巍然屹立。
  甲寅年秋(公元1974年)、丙寅年夏(公元1986年),两次发掘,出土汉简,三千余枚。居延历谱,展现于世;居延医简,医学大全。全国罕见,价值极高。戊辰一月(公元1988年1月),国保单位,榜上有名。
  为保遗产,文明相传,已酉九月(公元2005年9月),县文体局,尽职尽责,多方争取,申报立项;是年十月(公元2005年10月),敦兰联手(敦煌研究院和兰州大学),专家支援,精心勘测,绘就蓝图。丁亥年底(公元2007年),抢险加固,国家立项,工程预算,五十万元。戊子七月(公元2008年7月),省府招标,敦煌夺魁(敦煌研究院中标)。八月兴工,十月告成,历时叁月。Ps材料,科技领先,喷洒注浆,固化防蚀;防护围栏,坚固耐久。百年大计,一朝告竣。从此以往,古址胜迹,免遭侵蚀,不为人毁,百世留存,千载敬仰。
  文化遗产,国之瑰宝,地湾城址,我之财富。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共同努力,再铸辉煌。
  金塔县人民政府立公元二〇〇八年十月注:碑文由陶玉乐撰写
  二、石刻艺术仙姑庙石狮此石狮现存于金塔镇东星小学院内,原为仙姑庙院内门前石狮,后因庙毁,迁入现址。据考为清代石刻,花岗岩质、长方形座,通高2.2米,座长1.1米,宽0.8米,狮身高1.58米。口衔石球,足踩石绣球,背刻卷毛纹。
  魏家坟石狮魏家坟石狮现摆放于鼎新镇政府门前。原为魏家坟内石狮,原基已毁不清,石狮一对移放现址。据考为清代石刻,花岗岩质,通高1.67米。长方形座,长0.6米,宽0.4米,高0.3米,边沿阴刻双线纹。狮身高1.37米,昂首张口,前腿挺立,后腿俯卧,腿部阴刻条纹,颈部阳刻串铃。
  第五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一、军事建筑及设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发射场旧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发射场旧址,位于金塔县县城北220公里处。导弹发射场旧址由5020和138两个工位及附属配套设施组成,5020工位建于1965年9月,1966年12月1日交付使用,138工位始建于1967年7月,1979年7月交付使用。整个发射阵地由塔筋系统、加注系统、供配电系统、供配气系统、消防系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八大系统组成。
  1970年4月24日21点30分,上千名专家历时三年研制成功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这里顺利升空,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推动下,徐徐升入太空。10分钟后,重达172公升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东方红》的音乐通过无线电波在太空回响。“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奠定了我国空间飞行器研制航天基本数据建设,观测跟踪等航天技术。“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标志着我国步入太空时代的重大意义,被列为十大新闻之首。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也是“东风三号”中程导弹全程实验,“东风四号”导弹初期实验和“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飞行实验的发射场,也曾是卫星飞行实验发射场。
  截止1996年底,地这里共发射卫星33颗,占我国已发射卫星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我国17颗返回式卫星均由这里发射升空,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率达100%。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辉煌的“九个第一”,其中“五个第一”是在这是实现的。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0年5月18日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1982年8月5日第一次承揽卫星;对外搭载服务。航天人开创的伟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
  东方红卫星发射场的南北两个发射工位,都可以发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2号发射阵地现已退役,不再执行发射任务,被称做“功勋靶场”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创兴发展的见证。目前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62年,中央军委划为军事禁区,禁区面积南北宽175公里,东西长390公里。1980年10月,对军事管理区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划定管理区的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军事禁区的面积为2800平方公里。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基地十号区东北4公里处,始建于6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9号半”。1988年重新规划整修,四周建起围墙,园内建立起象征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的纪念碑,聂荣臻元帅生前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张爱萍上将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2000年又投资40余万元对陵园重新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对576座墓(家)进行了重新整修,墓碑统一更换为泰山石,墓区之间铺垫了戈壁卵石,修筑了水泥人行道。整修后的墓家横成列、竖成行,整齐划一,焕然一新,整个陵园显得更加整洁肃穆。
  陵园为烈士墓、革命公墓与公墓合一。园内现安葬着二十基地、工程兵7169部队、空二基地等单位为国防科技事业献身的630余名官兵、职工、家属遗体或骨灰。陵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
  走进烈士陵园,仿佛翻开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创业史。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1958年,经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基地第一代创业者,从祖国各地聚集戈壁大漠,建设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从此,一代又一代官兵和职工、家属,以“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英雄气概,“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执著追求,无怨无悔,忠诚地实践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东风精神,在共和国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此,他们不惜热血洒边关,忠骨埋戈壁。
  安息在这座陵园的有因公牺牲的烈士,有病故的领导同志,也有普通官兵和职工家属。敬爱的聂永臻元帅的骨灰也安放在这里。聂帅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我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亲自主持领导了基地的创建工作,始终关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先后4次亲临基地指导尖端武器试验和部队全面建设。他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他们中,有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将军、第二任司令员李福泽将军、第三任司令员张贻祥将军、第四任司令员徐明同志等基地团以上领导干部数十名。他们有的是红军老战士,有的是抗日勇士,有的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英雄,曾经南征北战和平年代创业大漠,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沤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们中有高级工程师刘德普、胡文全、谢秀玉、研究员潘仁瑾等科技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怀着报效国家、献身国防的赤子之心,千里赴大漠,潜心科研试验,积劳成疾,以身殉职,为国防科技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们中,还有为保护试验装备、救战友于烈火而以身殉职的王来烈士;有在搜索导弹残骸任务中捐躯大漠的李再林烈士;有为救落水儿童光荣献身的刘晨生烈士;有在烈火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的夏水廷等9烈士…….他们赤诚为祖国,丹心向国防,无私地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他们去了,生命的火焰化作太空永恒的星光;崇高的精神化作后来者不尽的力量源泉。
  他们的奉献与牺牲,融进了祖国的昌盛、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之中;他们的功绩与英名,彪炳在共和国和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
  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是新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奋斗历程的缩影,是基地艰苦奋斗历史的见证,是对后来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所展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后来者,在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中打头阵、当先锋,探索更深远的宇宙奥秘,铸造更坚固的和平盾牌,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业绩。
  二、水利设施及附属物鸳鸯池水库大坝鸳鸯池水库位于本县县城西南12公里处的夹山峡谷,以其地昔为鸳鸯鸟栖息水域而得名。属大(二)型水库,全国最大的土坝水库工程,灌溉近三十万亩农田。哺育十多万人民,是金塔人民的“金饭碗”,被人们喻为“母亲库”。
  鸳鸯池水库始建于1943年。当时因酒、金两县干旱少水,又同引源系祁连融雪的讨赖、临水、清水三河之水,由于水利未兴,溢多用少,两县农民为水争讼,由来已久。为了彻底解决两县纠纷,1938年,金塔县长赵宗晋献出“用科学方法,蓄置水量,节制使用,以利耕耘”的领先良策,与酒泉县长凌子惟联名向省府呈文,甘肃省政府始行实地勘察,决定在鸳鸯池筑蓄水库。1941年8月正式委托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善理其事。公司总经理沈怡聘请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主任原素欣教授任该工程处主任。自1943年6月兴工,至1947年5月告成,历时四载,完成初建工程:土坝,全长216米,顶宽5米,底宽189.3米,高30.26米;导水墙,上游墙高9米,长84米,下游墙高4米,长79.2米;溢洪道宽100米,长182.54米,溢流堰长38米,高2米;给水涵洞,高2.5米,长164米,明槽长76米;进水闸及启闭室,铜闸门两扇,宽1.76米,高2.6米,重3吨。室为圆形,内装铸铁手摇启闭机2台。两县各投入民工43万个,合计工日86万个,总投资16亿元(旧币)。蓄水1200万立方米,可灌农田7万余亩。水库运行第二年,在原溢洪道添设36孔活动木制闸门,抬高水位1.5米,增加蓄水600万立方米。1949年8月改为砼闸墩,用木板拦蓄余水。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政府与全县人民,坚持不懈,求其大成,先后扩建加固五次。1951年6月25日,洪水暴涨,给水涵洞顶部塌陷,在洞前紧急抢筑黄土心墙半月堤,另在土坝东端新开给水涵洞与明槽506米,洞长128米,底宽3米,直径2.5米,为钢筋砼无压洞,洞前设两孔铸铁平板闸门,用25吨手摇式螺杆启闭机操作。一年后,溢洪道再行加固,节制闸下游筑浆砌石溢流堰,下建消力池。1958年,将土坝从后坡加高至36米,高程1322米;溢洪道变作35孔,并改为水泥白灰浆砌块石堰体。钢筋砼护面实用堰,加高1米,总高达10.5米,迎水高程1318米,库容增至8000万立方米。1964年将右岸新开输水洞木制工作桥加高6.05米,改作钢筋砼桥。1972年至1973年,将土坝加高1.8米,坝顶高程达1323.8米;溢洪道闸墩加高1.55米,顶部增设宽3.6米钢筋砼工作桥,装配10吨移动式台车,蓄水量增至8500万立方米。1994年8月至1998年底,对其再作除险加固,其主体工程以一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共投入资金2364万元,劳动工日40万个,主要将土坝左、右肩基础帷幕灌浆、溢洪道堰体补强灌浆、基础帷幕灌浆。土坝上顶增筑防浪墙,并封堵初建时的旧给水涵洞,加宽后坝坡度。溢洪道改35孔为11孔。堰后筑消力护袒,输水洞及其他附属设施均作相应改造。其主体工程:1、土坝:全长240米,顶宽7米,底宽184米,最大坝高37.8米,为粘土心墙砂砾石坝壳,坝顶高程1323.8米;防浪墙长245米,高1.2米,前坝坡浆砌块石护面,坡度1:2.5;后坝坡贴坡排水棱体,设马道两条,宽2米,坡度1:2.5、1:3。2、溢洪道:分11孔,孔宽6米,总宽76米。堰顶高程1318米,最大泄洪量1557立方米/秒。顶部工作交通桥净宽8.5米,桥头东西建有两座门库。堰后钢筋砼消力护袒4500平方米,顺水墙7道,长40米,高1米。下游消力池长11米,宽60米,落差16.6米。3、输水洞:为钢筋砼有压洞,长128米,洞径2.5米,底宽3米,最大泄洪量50立方米/秒,用2台25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控制,后洞口设锥型阀工作门。装备微机处理系统,实行自动观测报警。另外,1974年兴建了装机容量1890千瓦,年发电800万度的鸳鸯池水电站,装卧式机组800千瓦者1台,630千瓦者3台。引水洞长229米,洞径2.5米,为钢筋砼有压洞。
  初建至今,水库累计工程量156.82万立方米,劳动工日193.4万个,总投资2929.7万元。到2006年底,水库流域控制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库区面积14平方公里,回水长度12公里。总库容10048万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321.8米,正常蓄水8500万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320米。
  解放村水库大坝解放村水库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的夹山水峡口北麓,与上游鸳鸯池水库实行联合调度,合称“鸳鸯母子湖”。
  水库始建于1956年,当时修建了可蓄水3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1967年县上提出扩建方案,水库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1969年10月17日开工,1971年6月24日竣工,建成了总蓄水量达390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为3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一座。主体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非常溢洪道、输水洞组成。1、土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主坝在溢洪道东端,坝长1150米,最大坝高16米,坝顶高程1300.5米,坝基深7—9米;迎水坡1:2.5,背水坡1293米以下为1:2.25;前坡用浆砌块石护面,后坡系砂石堆积,坝脚下有马道和过滤设施。副坝在溢洪道西边,长1900米,最大坝高9米,主、副坝顶宽均为3米。2、溢洪道:永久溢洪道在副坝东端,主体为北山花岗岩料石砌筑,上设钢筋砼工作桥,净宽24.24米,高3.38米,分为6孔,正常泄水量331.5立方米/秒;下设消力池,长26米,宽21米,深2.4米,与排洪渠衔接。排洪渠全长1050米,底宽30米,深3米,为梯形断面;纵坡1/130,其中浆砌段80米,干砌块石段460米,正常泄洪量181立方米/秒。3、非常溢洪道:在副坝西端,净宽83.17米,为开敞式,下设二级消力池。其中:一级消力池长100米,宽32米,深2.5米;二级消力池长40米,宽32米,深2.5米,泄洪量554.4立方米/秒。4、输水洞:建在永久溢洪道东侧下方,主坝西端,全长74米,高2.65米,底宽2.5米,进水口高程1286.7米。输水洞为马蹄形,上圆下方,分4个部位组成。最前压力段长2。米,系钢筋砼现浇,中有启闭竖井,长6米,宽4米。出水口至压力段长40米,为花岗岩料石浆砌而成。出水口跌坡下有消力池,长17米,宽6米,深2米,侧坡为料石结构,底部浆砌块石,与总干渠连接。竖井上边装有两台20吨的螺杆手摇启闭机,下安两扇1.8×1.5米的平板滚动式闸门(后改为电动启闭门),运用灵活。输水洞正常泄量25立方米/秒,最大泄量30立方米/秒。水库建成后经过了三次维修。1974年3月,在排洪渠上增建了跨度36米的双曲拱桥一座,将排洪渠干砌块石用水泥构缝,并建跌水1处;溢洪道配制钢筋砼闸门6扇;副坝西端修建了净宽64米的非常溢洪道1处,下建一级消力池。最大泄洪量400立方米/秒,可宣泄鸳鸯池水库500年一遇的下泄量达776立方米/秒的洪水。1984年,再次加宽非常溢洪道,增建二级消力池。1986年,主坝迎水坡用浆砌块石衬砌,永久溢洪道上增设了10吨龙门吊启闭闸门。此外,于1998年在主坝东端修建了解放村发电站,电站引水流量22.5立方米/秒,装机2000千瓦(2台800千瓦,1台400千瓦的立式机组),年发电量752万度,年利用率3760小时,总投资1511万元。
  从建库到至今,共使用劳动工日218.57万个,完成工程总量221万立方米,耗用钢材146吨,水泥4977吨,木料872立方米,国家先后投资213万多元。水库流域控制面积1.23万亩,库区面积6.24平方公里,回水长度4公里,总库容3905万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299.05米,正常库容3000万立方米,相应水位高程1297.58米,保灌面积4万亩。水库东侧建有板滩水库,为鸳鸯池水库和解放村水库的调节库。
  解放村水库建成后,一方面,灌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水库正常蓄水3000万立方米,夏季遇洪水还可拦蓄一部分,使过去金塔绿洲内的7乡镇和生地湾农场,潮湖林场,良种场等农林场站均能受益,鸳鸯灌区的夏粮也可多浇一次水,提高保灌面积4—7万亩;另一方面,既拦蓄了冬季余水,克服了水资源浪费,扩大了灌溉面积,还能保证鸳鸯池水库发电站冬季发电机正常运转工作。同时,在丰水年遇到洪水瀑发,又可起调节洪峰,减缓下游压力的作用,从而增强了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位于县城东42公里处的黑河大墩门峡谷口。1985年完成初步设计,1986年省水利厅列入“两西”重点基建工程项目。1987年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1990年基本完工,完成工程量30多万立方米,劳动工日45万个,总投资970.8万元。主体工程由五部分组成:土坝:全长87米(东岸39米、西岸48米),顶宽5米,坝顶高程1238.5米,地基为壤土截水槽。
  进水闸:置于东岸。设计引水流量10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单孔2×3米,孔口设3.3×2.3米的定门平板闸门及2×16吨启闭机启闭,进口高程1230米。
  泄水冲沙闸:置于东岸。系胸墙式宽顶堰,共4孔,孔宽8米,总宽38.9米,闸室长15.5米,孔口高6米,底板高程1228米,墩顶高程1237.5米,正常水头4米,最大水头9.2米,单孔8×6米的弧门,2×25吨卷扬机启闭。设计泄洪量839立方米/秒,校核泄洪流量1384立方米/秒。
  泄洪坝:置于河床西岸。为实用断面堰,坝高4米,坝顶高程1232米,坝顶设泄洪闸8孔,孔宽8米,坝顶闸墩长13.5米,闸墩顶高程1237.5米。前缘总宽度78.3米,坝顶设8扇8×5.2米平面钢闸门及25吨的移动式台车启闭,设计泄洪流量744.3立方米/秒,校核泄流量1613.4立方米/秒。
  公路桥:在闸墩下游,宽5.5米。人工弯道在东岸上游,与进水闸衔接,长210米,全部工程用钢筋砼和浆砌石筑成。
  整个工程在年引水9000万立方米的基础上,可调蓄总库容750万立方米,近期可保灌8万亩,远期可保灌14万亩。工程的建成解决了黑河灌区的引水问题,解除了灌区人民下冰河堵水的疾苦。
  三、交通道路设施鼎新黑河大桥鼎新黑河大桥位于县城东北120公里处的航天镇营盘村通往鼎新的黑河渡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河西地区最大的公路桥梁之一。大桥建于1975年,总投资70万元。大桥全长335.6米,桥面净宽7米。设计净跨20米、15孔等截面圆弧空腹式钢筋砼双曲拱桥。上部结构为五肋四坡,由75根腹拱跨度1.65米的拱肋组成:下部结构采用三柱式钢筋砼灌柱桩基,每三孔设制动墩(即双排六柱),由68根钢筋砼灌注桩组成16个墩台,深15米。紧靠桥台上下游,各有两道浆砌片石导流坝,长达265米。大桥两端,土坝引伸长达2.4公里,并筑护坝截水墙,拦水入桥。坝顶用卵石、沙砾铺砌,焦油罩面。
  大桥的兴建,结束了千百年来鼎新人民“过河如登天,下水如进阎王殿”的悲残历史。
  四、近现代建筑宝水堂宝水堂是解放后我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建筑,当时,由于我县召开大型会议(如“党代会”、“三干会、”“四干会”)和举办文艺演出,均无固定场所,困难较多。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由时任金塔县委第一书记的陆为公和县长张和祥主持,经县委、政府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在县城西操场,今政府礼堂地址座北向南修建礼堂一处,取名“宝水堂”,意为引起全县干部群众惜水灌田意识。
  工程于1957年5月制图,6月备料,7月1日正式开工,10月底竣工,11月7日剪彩使用。整个礼堂使用面积926平方米,可容纳840人至1050人。堂高5.2米,跨度17米,共13间。舞台160平方米,木板铺面。木架大梁12道,23路檩条起脊,脊高4米。水泥砂浆地平,沥青瓦砾封顶。室内纤维板吊顶,墙壁白灰粉刷。外墙砂子白灰粉刷。卵石散水。大门有屏风,南向正门3间砖混结构,上有女儿墙,正中有“宝水堂”3个红色大字。工程竣工后,县政府组织各部门领导、设计工程师和有关人员检查验收,认为质量尚可,只要加强管理,及时维修,估计可使用80年左右。
  1982年,宝水堂因修建政府礼堂而拆除。
  金塔公园金塔公园位于金塔县城内中心地带,今航天广场所在地。1990年5月兴工,1991年5月竣工。
  公园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内有假山,人工湖、亭阁、雕塑、小高尔夫球场、儿童游乐园、游船、花木等游览景物。山水桥林交相辉映,亭台楼阁,幽雅别致,松柏花草,绿树浓荫。总投资46万元,义务出工1.5万多个。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为公园题写了园名,现保存于金塔县博物馆。
  2003年将公园改建为航天广场,除保留了部分水池、花木、雕塑等外,其余均拆除。
  五、宗教建筑
  三元道观
  三元道观座落在县城北12公里(今羊井子湾乡境内)。由永靖籍企业家宋安学投资1100万元于2000年兴建。
  道观座南面北,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0亩,由山门殿(又叫“三门殿”)、三清大殿和慈航殿三部分组成。在三元道观的正门,可以看到“道贯三元紫气分形迹留西地泽众生,德布乾坤天人合一恩洒九洲度群迷”的楹联。进入山门殿,殿内塑有青龙、白虎二位护法神将。在三门殿的正门前方,是灵官殿,灵官年轻英勇,威武雄壮,神眼通天,手执令牌,威风八面。随后是三官殿,即天官、地官、水官。在三官殿的左右是钟楼,鼓楼,它们的建筑造型相同,呈对称状。
  三清大殿是榆树观的正殿,也是道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气势宏伟,四角有翘起的飞檐,檐下斗拱庞大疏朗,檐前置“三清大殿”横额,笔力遒劲,气度洒脱。进入大殿,被供奉在中央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头上有宝盖,向龛顶发出灵光,左手虚拈,右手虚捧。右侧是太清道德天尊,即民间所说的太上老君,老君手摇太极扇,一副皓首白发、慈颜微笑的神情。
  慈航殿,是道教全真中道、佛、儒相融的典型表现。殿内供奉一大二小三尊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像,其像一面两臂,温柔秀丽,头戴天冠,表示能降伏外道魔障。在这里还有供游人居住的住宿楼、道家茶与道事活动相应的建筑物。
  在道观的东北面,有一棵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的神奇老榆树,此地因此而得名为榆树井,此道观又叫榆树观。
  六、传统民居
  四合院住房
  四合院住房是我县群众根据大西北风多,冬季严寒的实际而修建的,由于四合院住房严实,能挡风遮寒,所以深受我县群众喜爱。近年来,由于家庭人口减少,随着小康住房的大量修建,人们建房时注重小而精,经济而实用,四合院保留的已不多了。
  据考:金塔民间的四合院,院门通常开在院墙正中。街门上有门楼,中有门楣,大都题有“忠厚世家”之类的文字。门边宽约1尺左右,门宽约3尺左右,下边有1尺多高的门槛,民间叫“门坎”。进了大门,便是深深的门洞,有些人家迎面建有照壁,多数人家没有。在院子四面均建有房屋,房屋大多为四梁八柱、全檩全椠。房屋背向街面的叫“倒座”,两侧的叫“厢房”,正中的叫“堂屋”,亦叫“上房”。一般人家,倒座用来作厨房,东西厢房盘坑住人。堂屋正中摆放有琴桌(条桌)方桌、太师椅,用来做会客厅。堂屋内一般有套间,有的是住人的卧室,有的是储藏室。也有些人家因人多,在堂屋的一头砌个大炕睡人。堂屋右侧一般都有一长廊,通往后院,且也有门框、门坎。
  七、近现代名人墓赵积寿墓赵积寿墓,位于金塔县鸳鸯池水库西北角山坡,东经98°49′57.7″,北纬39°54′32″。建造于1949年,墓地四周砖围墙,东西长27米,南北宽30米,为赵氏家族墓,内有砖垒封土堆2座,其中一座为赵积寿的墓冢。墓碑立于南墙正中,从上至下刻写有“本莹皇天后土地之神位赵氏佳城”等字。
  赵积寿,字仁卿,清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于本县东坝板地屯庄(今中东镇中五村)一个富户家庭,排行三,人称赵三,文痒生。他继承父业,农商兼营。民国初,购得县城东南侧之教场,辟为田园,携带家眷在金大坝(今金塔镇金大村)另立门户。15年(1926年)被选为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先后担任甘肃省参议员,甘肃省第七行政区水利专员,金塔县临时参议会议长,鸳鸯池水库工程管理处副处长。
  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民国16年(1927年)和22年(1933年),先后两次去酒泉劝捐钱粮、衣物,救济金塔灾民。22年(1933年)冬,受县长蒋绍汾委托,主编《金塔县志》。23年(1934年)由县长周济(周志拯)选任金塔县农民低息借贷所所长和金塔社仓总设正,负责向贫苦农民发放低息贷款、籽种和口粮。因此得到群众和历届官吏信赖,誉为绅士。其最大贡献,当数兴修鸳鸯池水库。
  民国17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面对金塔连年抗旱,民不聊生的惨景,组织以赵积寿为首的水利委员会,专司水利之责。曾对赵当面指出:“讨赖、红水,乃金、酒两县共有之水利资源。如今,原有水规已无法执行,上游截水堵坝,下游禾苗枯萎。为金塔百姓生存计,汝当效仿毛目先例,率领乡民,到酒泉各坝均水”。赵积寿慨然应诺。从此后以均水为己任,坚持不休,开始访州官,拜县衙,据理力争。而官私其民,搪塞应付,致使金、酒两县的水利纠纷日益尖锐。每年夏、秋季节,双方聚众,持械斗殴,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致死致伤之事常有发生。酒泉有人策划“打死赵三”,有几次险些丧生,但他毫不畏退,自编《金酒应均分水之理由》,在本县群众,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传抄宣讲,以期后继有人。从23年(1934年)起,赵积寿每年带着“万民折”、“呈诉状”、枯死幼苗及青秕谷物去兰州请愿,跪泣于省政府门口,求见省主席和有关官员。直至25年(1936年)冬,才引起省政府重视,派杨世昌、林培霖二委员亲临视察,决定每年芒种日起,封闭酒泉讨赖河各渠口,让金塔浇灌均水10日,大暑前5日起封闭红水河、讨赖河酒泉境内各渠口,由金塔浇灌5日,但此规定既未能解决金塔的干旱问题,又不能缓和两县的水利纠纷。27年(1938年),省政府采纳原金塔县县长赵宗晋和酒泉县县长凌子惟新修鸳鸯池水库的建议。但又苦于经费,久议不决。赵积寿继续上访,久住兰州,三番五次,伺机寻见省主席,一遇面就跪哭于地,申诉金塔人民干旱痛苦之情。30年(1941年)4月,修建鸳鸯池水库之案始定。同年8月11日,甘肃省政府委托甘肃水利林木公司办理蓄水库工程事宜。31年(1942年)6月,设立肃丰渠工程筹备处,聘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主任原素欣教授为主任,开始测量、设计和钻探工作。32年(1943年)6月,改组为工程处,正式施工。当时,由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再加所需劳动力由酒、金两县共同负担,人们对水库水利尚未认识,造谣的、诬告的、逃跑的、谩骂的,流言蜚语,处处皆是,蓄水库工程面临夭折。年近七旬的赵积寿,驻守工地,极力囊助。除奔波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之间,要求给予援助外,还注意体察民工疾苦,建议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36年(1947年)5月,水库竣工,7月15日,水利部政务次长沈百先主持放水仪式,会上,酒泉专员刘亦常向赵积寿展示其被控告状多起,一时参加观光者哗然,异口同声要求撤销原控状,查究诬告者。刘即宣告赵本无咎,群愤始息。此后,为维护广大农民利益,赵积寿坚持“水库民建民用”的原则,及时查处了某些恶霸重浇漫灌,甚至借浇水勒索他人的罪行,最终获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敬佩。
  1949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日),赵积寿与世长辞,终年73岁。赵积寿逝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鸳鸯池水库的功劳,将他安葬于鸳鸯池水库旁,让他的忠魂与水库长存。
  赵子俊墓赵子俊墓,位于本县古城乡新沟村八组北约1500米处的砾石戈壁滩上的赵氏家族墓内,东经98°49′27.5″,北纬40°12′04″。赵子俊墓葬为砾石堆积的圆丘形封土堆,底径1.5米,高0.6米。
  赵世英,字子俊(1888-1924年),甘肃省金塔县东坝头分(今古城乡新沟村)人,他少年好学,颇有大志。1913年毕业于陕西西北大学,1917年留学并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法学部,获法学学士学位。赵世英是金塔的第一个留学生,他学成回国后,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倡导民主,积极奔走于教育界。1917年被任命为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在教育界有所建树。在他的倡导下,于1918年5月10日动工创建了酒泉第一所新型学校——甘肃省立第九师范(今酒泉师范),并兼任第一任校长,为酒泉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功勋。1919年被选为甘肃省第三届议员。1921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21年,金塔县遇到了多年罕见的严重干旱,水贵如油,土地灌溉十分困难。四分村有一名叫陈三王子(人称人王子)的地方恶霸,不顾乡亲们浇水的困难,安排打手,在威虏坝新村坪口打坡截留水源,把水浇到自己的田里不说,还将剩余的水放入碱湖滩中,不让乡亲们浇水,激起了乡亲们的愤怒。看到乡亲们的庄稼就要枯死了,无法收成,新沟村水利管理员葛天帮、王居忠写状子,上访兰州去找身居甘肃省议会议员的赵世英,求他帮助解决,为民除害,。赵世英非常重视,电函要求地方政府查清原因和真相,惩治恶霸,予以解决。不久恶霸陈三王子被抓,并判处徒刑,乡亲们拍手称快。1921年,甘肃省督军张光剑,金塔县县长张科强为赵世英悬匾四块,中匾题词为“黄河以西第一伟人”,以褒扬他为河西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赵世英因积极革命,发扬民主,性格耿直,加之言辞过激,遭人妒忌,得罪了当时的军阀头目。1924年农历五月初的一个夜晚,被军阀特务揭掉住所的房顶砖瓦,残遭杀害,时年36岁。为了使赵世英尸骨回乡入土为安,省督军张光剑亲自派兵昼夜行程700多公里,用骡轿车将赵尸体护送到老家安葬。
  赵世英是一位法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生前针对北伐战争前夕的国内局势,作诗并亲笔书写的一幅对联和四幅屏条,字里行间,闪烁着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情感。为人要堂堂正正,像泰山那样,风吹浪打不动摇;处世要光明正大,像太阳那样,乌云黑雾遮不住。并指出:革命军正待北伐,北洋军阀早已形成,在国难当头之日“收拾山河仗大兵”,“书生仗策也从军”,“铁血文明造自身”。
  赵世英亲笔书写的对联与屏条尚存。
  对联文曰:山石不流动天日自高明屏条文曰:齐鲁奔腾革命声,我来穷敌已形成。
  开放炯眼看诸将,收拾山河仗大兵。
  天生龙虎有风云,禹甸沉沉倚西熏。
  不信斯民无勇武,书生仗策也从军。
  万卷书囊制此生,儒冠峨载赴云程。
  偏逢四海茫茫日,又执干戈诉不平。
  铁弓金枪扰大秦,于今东土亦风尘。
  祗怜祸起萧墙里,铁血文明造自身。八、工业建筑及附属物“大跃进”时期土法炼铁炉群遗址该冶炼炉群位于本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15公里处的砾石戈壁滩上,分布范围东西长54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10.8万平方米。共发现练钢铁炉100余座,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67座。遗址东西向呈一字型排列,共6列。冶炼炉最大的高6米,直径4.5米;最小的高2.5米,直径1.5米;多为宝塔状,炉内有烟道,冶炼炉内膛用土坯砌筑而成;炉体均为挖地开坑而建,并开有1个或多个拱形门洞,用于加料、点火、清渣,底部设有多个通风炉道;还有一些炉体多个连成一体。由于这些炼钢炉所处的金塔北山内出产铁矿石和煤,具备良好的冶炼条件,在当时曾轰动一时。这些炼钢炉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土法冶炼技术不合规格,质量较差,浪费很大,加之国家政策调整,仅使用了一年多,到1960年就停工了,一部分建成后还未曾使用过。
  该遗址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段曲折历史的见证,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50多年前的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认为1956年对经济工作中过急情况的纠正是“反冒进”。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侬业发展纲要十四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业生产的高潮。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是发动“大跃进”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在这之后制定的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第二本帐的主要指标过高,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会后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炼钢需要铁矿、焦炭、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由于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其实这些天灾都是人为的。有的地方由于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
  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错误地确定了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大跃进”。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到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开的7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
  第六节古生物化石出土地俞井子——北山煤窑古生物化石出土地俞井子——北山煤窑古生物化石出土地,位于我县西坝乡西移村西北5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97°25′—99°04′,北纬40°32′—41°07′。属甘肃西部北山地区(酒泉北山地区),区域内盆地为戈壁及部分沙丘,在盆地边缘皆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势一般南部较高,海拔标高1600—1800米,比高100—200米;向北部地形逐渐变低,海拔标高为1300—1400米,比高在100米左右。经地质测量,该地区地层以中新生界为主,上古生界及元古界仅出露于盆地四周边缘,地层发育由老至新出露有震旦系中统、奥陶—志留系、石炭系下统—中统、二迭系下统、三迭系上—中—下统、侏罗系中下统、白垩系下统、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
  该区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50多年中,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甘肃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等单位多次测量,采集有大量的古生物(包括古脊椎动物)化石,经北京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该区域产极丰富的动、植物化石50多个种属,动物化石有Carnosauriaindet食肉类恐龙、Coelurosauriaindet虚骨龙类尾椎肋骨;Sauropodarudet蜥脚类恐龙的尾椎;Ankylosauriaindet甲龙类的趾骨、肱骨等。

知识出处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

《金塔文物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境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等共279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陶器、石器、骨器,秦汉至魏晋时的古城堡、古窑址、长城、烽燧、铜器、陶器、竹木简牍,隋唐时的铜币,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堡、寺庙、铜币、瓷器、木器、书画经卷等。这一处处文物古迹都是金塔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依据。以缸缸洼、二道梁、火石滩、石岗等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收集出土了一大批精美彩陶、精细石器,揭示了先民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农牧业,有力的佐证了金塔的悠久历史。以地窝墩南窑址、双庙湾窑址、西三角城北窑址群、窑洞滩窑址群、土墩子井窑址群、破城窑址群等为代表的古窑址,分布广泛,形状各异,是青铜时代到魏晋时期先民制陶、烧砖、冶炼的历史见证和智慧结晶,对研究金塔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由蜿蜒数百里的长城,星罗棋布的烽燧,闻名遐迩的“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散布在田野戈壁中的城堡等组成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集中反映了金塔作为居延门户的战略地位,给我们留下了“汉简故乡”盛誉,是金塔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以汉会水城故址、西古城、王子庄、威虏城、毛目城、鼎新城、金塔堡等为代表的古城城址,几乎遍布全境,有的虽残破甚厉,有的已遗迹无存,但透过这些古城、古堡历史的烟云,我们还是依稀可见金塔昔日的繁荣。以金塔寺、青山寺、城隍庙、文昌庙等为代表的寺庙遗址,反映了历朝历代金塔大地兴盛的佛教文化。火石梁遗址、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威虏坝、金塔寺“金塔”、文昌阁等冶炼、水利和建筑遗迹,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从大坡梁一天泉寺墓群、东沙窝古墓群等汉一魏晋时期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以铜马、伏羲女蜗棺画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是研究汉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金塔寺“金塔”碑铭、创建金塔厅衙门碑铭、鸳鸯池水库碑铭、毛公墓志铭、宝水堂碑文、仙姑庙石刻等石刻碑铭,既闪耀着前辈石刻艺术的光辉,又为后人了解重大事件提供了原始的史料。鸳鸯池水库大坝、大墩门引水枢纽工程、鼎新黑河大桥、传统民居等近现代文物,是奋发图强的丰碑,记述了勤劳勇敢的金塔人民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家园的光辉里程。详尽介绍的陶器、铜器、石器、居延汉简、经卷等馆藏历史文物以及民俗文物,犹如翻开了4000年历史的画卷,一件件宝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展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们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