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墩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249
专题名称: 烽燧墩台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958.pdf
专题类型: 工程

专题描述

烽燧墩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警备通信设施,它与邮驿共用,承担军事和官方的通信任务。甘南境内最早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宋兴州指挥使吴璘以凤州为中心,分四路建烽燧墩台,向西路的烽燧台经阶州、西和州延伸到甘南境内叠州(今迭部),在西固(今舟曲)境内建墩台26座。乾隆三年(1738)循化厅在今夏河境内建达尔塘、清水塘、桥沟寺塘3处墩台,并在桥沟寺接连霍尔藏长筑墩台2座以传递军情。清代中期,随着边防重点东移,以及近代邮政,电信的开办,甘南烽燧墩台完成其历史使命。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和通信手段,烽燧墩台对保障境内边疆安宁及通信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