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213
专题名称: 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878.pdf
专题类型: 工程

专题描述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北、西部为大夏河水系,南、东部为洮河水系,众多河流汇入黄河,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大夏河林区是黄河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林,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多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草场严重退化、病虫鼠害频繁发生、农田水土流失、林线后移,灾害性天气不断增多,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面对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现状,夏河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先后制定了大夏河林区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工程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积极争取,1999年,夏河县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连续实施3年 (1999—2001年)。其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育苗基地90亩,封山育林23.606万亩,退耕还林(草)1万亩,荒山造林1.2115万亩。在夏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如期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999年,在九甲、达麦、王格尔塘等10乡(镇)完成封山育林17.4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退耕还草0.5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隆瓦林场在麻隆和隆瓦两苗圃完成育苗基地建设60亩。2000年,完成封山育林6.11万亩,荒山造林0.111万亩,苗圃基地建设3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5平方千米。2001年,完成封山育林0.096万亩,荒山造林0.10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7平方千米。通过3年的生态工程实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多平方千米,恢复了部分林地,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草场退化的局势有所遏制,种植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调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