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出处: | 《甘南大辞典》 |
唯一号: | 292634020220001157 |
专题名称: | 河曲马 |
其他名称: | 又名:乔科马;南番马;唐克马;柯生马 |
文件路径: |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
起始页: | 0763.pdf |
专题类型: | 动物 |
分布: | 小适中,鼻孔大、鼻翼稍薄,唇厚灵活、下唇略下垂,颌凹宽可容3-4指。颈宽直、长中等、颈形稍斜、肌肉发育不充分,颈、肩结合尚好,颈础正常。鬐甲高长、厚实,背腰平直而少数稍长,尻倾斜而稍短,腹形正常不下垂。前肢正常,后肢略成刀状肢势,系长中等,具弹力而软。卧系少见。膝以下管后侧丛生短毛,四肢肌肉丰满、关节强大、筋腱发育充分,蹄大小适中、蹄质疏松,多呈广蹄,有蹄裂。公马性悍威,母马性温驯。河曲马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首曲部,包括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西部、夏河县西南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久治县东北部、泽库县大部分地区、同仁县东南部;四川省若尔盖县大部分地区。中心产区在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四川省若尔盖县。河曲马产区总量约19万匹,其中甘肃有10万匹,四川有6万匹,青海有3万匹。河曲马以户养为主,终年放牧,冬春季节给少数瘦弱马、骑乘马补饲少量野干草。草场分为冬春草场和夏秋草场,冬春草场建有简易土围棚圈。每年5月迁入夏秋季草场轮牧,11月底回到冬春草场过冬。放牧管理贯穿于马的配种、保胎、产驹、育成的生产全过程,是养马最基本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河曲马的放牧管理,基本上是按冷季(冬春季节)和暖季(夏秋季节)区分。至2007年底,境内共有河曲马5.08万匹,适龄母马1.57万匹,其中玛曲县2.12万匹,占全州马匹总数的41.73%;碌曲县0.65万匹,占12.80%;夏河县1.14万匹,占22.44%。1980年8月,中央农业部、财政部提出对河曲马进行“保种”,以便使本品种得以永久保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