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以工代干”转干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0902
专题名称: 甘南“以工代干”转干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92.pdf
专题类型: 政策法规、税收

专题描述

“以工代干”转干6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正常的吸收录用干部制度,工厂企业干部遂显不足。因此,各工厂企业先后选调一部分工人从事干部岗位工作,未办提干手续,从而出现了“以工代干”。后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缺乏干部,也陆续采用“以工代干”的形式,有的已“代干”十多年,形成了“干不干”、“工不工”的状况,影响了其积极性的发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劳动人事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1979年上级下达《关于户籍、刑事、治安民警为干部的通知》。按照这一通知精神,在州级公检法部门的户籍、刑事、治安民警中,选拔25名转为国家干部。其中男21人,女4人;藏族3人,回族1人,汉族21人。1981年,将1961年由省畜牧厅暂按工人分配给西科河羊场的7名职工,转为国家干部。1983年,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整顿“以工代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州上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究确定凡属转干范围的人员,一律要进行考核考试,择优转干。经过严格把关,全面整顿,全州从1980-1990年共有2738名“以工代干”人员转为国家干部。其中少数民族1114名,占转干总人数的40.6%,女性719名,占转干总人数的26.26%。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