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运动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0856
专题名称: 土地改革运动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12.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50年6月30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改的方针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当时甘南农业区的部分劳动人民虽然在政治上翻身解放,但封建社会长期造成的“土地高度集中”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当时,党在甘南藏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不分、不斗、不划阶级”。但在汉族较多属于临夏专署管辖的临潭县和属于武都专署管辖的西固县及属于会川县管辖的今卓尼县的西泥沟等地,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前,先期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主要通过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妇女和青年组织。在调查、摸底,搜集掌握富裕户出租土地等情况的基础上,采取自报公议、张榜公布、上级审批、三榜定案的办法,先划定各阶级的成分。然后让农民自由借贷,开展互助互济、减租减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土改运动,使汉区贫困农民分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免除向地主缴纳的苛重地租,从而改变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宗法的人身束缚,促进农业区的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为以后的农业互助合作化奠定了基础。(参见农牧林业土地改革)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