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舟曲)起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0853
专题名称: 西固(舟曲)起义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1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49年8月国民党任命孙铁锋为西固县县长。孙铁锋,武都人,曾任国民党军上校团长。他到西固后不久,即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意见,决心率部起义,并要求加入中共组织。后经武都地下党负责人王锐青批准,接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孙铁锋入党后,按照地下党的指示,积极准备,于同年11月1日率领西固县自卫队、警察和党、政、军工作人员300余人武装起义,并举行了起义誓师大会,向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电文说:“雄师西指,解民倒悬,云霓指望,遐迩同心。地处边陲之西固人民,三十年以来受尽国民党反动派之剥削压迫,人民负担奇重,实无喘息之余地。铁锋等不忍坐视民疾,遂率西固军民高举义旗,欢迎解放大军,并正式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在钧座领导下为人民服务。临电迫急,不胜待命之至。”在电文末署名的除孙铁锋外,还有西固县参议会议长沈容海,西固县党部书记长杨春森,省建设厅秘书尚佐周,国大代表刘克仁、房存义,省参议员王玺,县自卫大队长韩廷俊、中队长刘奠基、杨为柱等。起义后,孙铁锋等又制定了抗击国民党第一一九军二四七师进攻、迎接解放大军到来的计划,并派县自卫大队分队长王丕显赶赴岷县,给六十二军送起义电文,并请求解放军支援。孙铁锋起义后,国民党陇南绥署主任赵龙文和驻武都的第一一九军军长王治岐,即命第二四七师师长李惠民立即向西固进军,消灭孙铁锋领导的起义部队。11月8日,李惠民指挥第二四七师分三路向西固县城进发,攻击起义部队。孙铁锋自知起义部队不能抵挡敌军,在敌军到达前,即指挥自卫队、警察等人员火速撤离西固县城,转移到西北部的黑峪寺等地,并派人到宕昌镇同解放军联络,然后,将起义部队带到了宕昌,同解放军第六十二军部队会合。李惠民部遂于11月9日占领西固。同年12月6日,向陇南进军的第六十二军先头部队,在两河口击败国民党第二四七师,李惠民慌忙向白龙江以南败逃。12月7日,第六十二军一八四师侦察部队由起义人员作向导,从化马(今属宕昌县)翻越晚霞山,向西固前进,于8日晚在安家寺消灭守敌一连,缴获机枪4挺、卡宾枪几十支、子弹十几箱和一些手榴弹,迅速下到白龙江边,控制了南峪对岸的要点。与此同时,第一八四师一部,从新城子(今属宕昌县)顺大河坝沟南进,翻越雷古山,直取西固城。南峪寨位于西固城东10公里的白龙江南岸,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寨边白龙江上架有一座木板拱桥,这时敌军残部扼守在这里。第一八四师侦察部队一部,趁天黑之际,潜入桥头,击走敌人,保护了桥梁,为大部队追歼逃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2月8日夜,国民党第二四七师部队,已呈溃散状态,李惠民只带少数随从南逃四川,余部由副师长王灏鼎收集带领,向第一八四师投降。第一八四师先头部队五五O团遂渡过白龙江,向插岗岭挺进。9日,解放军第一八四师主力部队从两河口进入西固县境;其西路部队也翻越雷古山,进入西固县西北之坪定,国民党残留在西固城的部队百余人,转向西撤,窜至马土山。9月10日,第一八四师西路部队进入西固城,西固县城第二次解放。同日,孙铁锋起义部队进入西固城,第一八四师部队南下文县。西逃的国民党部返回县城,向解放军投降。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