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二郎庙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地理名称: 合作市二郎庙
唯一号: 292633020220001086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126.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宗教、历史

参考方位

合作市北端东山坡台地上

介绍

位于合作市北端东山坡台地上,是合作市境内唯一佛道相融的汉族寺庙。民众通称其为二郎庙。建筑上为汉传佛教寺院,下为道教二郎庙;二郎是佛寺的护法神。二郎庙初建于1936年。1988年,由第六世赛仓罗桑华丹活佛指地划位,该寺由旧加科街罗尕宝等名士筹措,隆瓦林场捐赠木材,扩建佛寺为现今规模。民国年间,二郎庙在总体建筑上下庙大于上寺。下庙只有殿堂一座,而庙后高台地上佛寺也只是三间小土房,室内挂有如来、观音等佛教画像。而今,主要殿堂面积1400平方米,还有2900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建筑全是汉式寺庙风格,气势宏伟,飞阁凌空,檐牙高啄,雕塑、壁画更是雄浑辉煌,可谓照古胜今。下庙大殿所供主神为二郎神,两旁是关公财神和太子山山神。南北侧殿所供神分别为三霄娘娘、送子娘娘、阿米格尔及当地的山神、土神等。庙后的佛教寺院,主殿供有三大佛祖。前殿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及其护法的四大天王诸神像。南殿供着大乘教思想实行者的三位菩萨;主位是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左右分别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和峨眉山的普贤菩萨。北殿景观,更显佛道相融,中间供奉为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两侧便是各司其职的十殿阎君,他们诚然全是掌管阴间教化与治理的主员。上山大道,依步升高,石级百步九折,弯曲有致,夹道松柏成荫,花草茂盛,钟磬时鸣,风铃悠悠,彩旗招展,景致怡人。山坡下寺城相连,敬香者、游客时时踏访。每月初一、十五,僧侣居士按期相聚,进行诵经等佛事活动,善男信女如约云集,山门若市,香烟如云似雾。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