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河曲辅线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地理名称: 唐蕃古道河曲辅线
唯一号: 292633020220000817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939.pdf
地名类型: 道路
层级分类: 陆路

介绍

唐蕃古道是中原的唐王朝与青藏高原吐蕃王朝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被誉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联系的“黄金桥”,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干线之一。这条古道,从当时唐朝的京都长安出发,经过今甘肃、青海两省直达逻些(今拉萨市)等地,把祖国内地与西南、西北边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唐蕃古道以唐代的鄯城县(今西宁市)为中联站,鄯城以东至长安的路线(即唐朝版图以内的路线)为东段鄯城,以西至吐蕃逻些为西段。东段与唐代长安至河湟的驿道是一致的。《武经总要》等史籍记载,东段由唐长安至河湟的道路走向是:长安(今西安市)、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渭州(今陇西)、临州(今临洮县)、河州(今临夏市)、鄯州(今青海乐都县)。西段由鄯城出发,经赤岭(今日月山)、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的切吉草原)、黄河沿(玛多县境内)、截支桥、大速水桥后至逻些城。河曲道位于唐蕃古道中间段,其基本走向是:由渭州经岷州、洮州(临潭)、加门关、博拉(今夏河县境内);另一条由舟曲、迭部、碌曲、郎木寺、玛曲、青海至逻些(拉萨)。河曲道作为唐蕃古道的捷径,在唐天宝以后,广泛为唐蕃臣所使用。到金城公主入蕃时,唐与吐蕃修筑了黄河河曲桥。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