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峪坪摩崖洞穴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地理名称: 大峪坪摩崖洞穴遗址
唯一号: 292633020220000568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632.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介绍

大峪坪摩崖洞穴遗址位于舟曲县大峪乡政府东南方向约5公里处的大峪坪悬崖中部,洞穴距地面15—30米,呈2—3行分布于南北两处崖壁之上。洞穴形状各异,有圆拱、三角形、长方形,大小不同,较大洞穴宽约4米,高约2.5米,深10米。据曾进入洞穴察看过的当地村名口述:“洞穴之内较为宽阔,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如灰坑、炭烬等遗存。”据《舟曲文史资料(第八集)》记载,大峪坪摩崖洞穴为三国时期蜀、魏政权为争夺羌道地区的行政管辖权和军事要冲而构筑的军事防御体系,应为姜维屯田“沓中”时开凿。该摩崖洞穴为研究舟曲地区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有力的实物见证。遗址所在山崖是砂、页岩交互渗合的隆相碎峭岩。东临大峪河沟,南依大峪坪,西依阿阳坡山,北邻水沟,地处大峪沟古河下切形成的河谷地带。大峪坪摩崖洞穴遗址所在的大峪沟中部为进出古“沓中”的关口,连通白龙江流域和白水江流域,山陡谷深,易守难攻。由于年代久远,受风雨长期浸蚀、风化,洞穴墙壁和洞口不同程度剥蚀。遗址处于险峻的悬崖峭壁中部,人迹罕至,保存状况较好。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