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麻那旗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地理名称: 纳麻那旗
唯一号: 292633020220000282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096.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县(区、旗、县级市)

介绍

纳麻那旗纳麻那五部落指西尼沟、托洛哇、朝勿若隆、纳浪戎哇四个土著部落和冬盖那部落。其所占地域和部落规模虽小,但均为互不统属的独立部落,名列洮州十八番之中,因屡次与朝廷对抗而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明洪武时因反抗朝廷被名将沐英征服。明万历九年(1581)朝廷将此三部落赏赐给卓尼杨土司辖领。其中的托洛哇三部又包括大小板尔的托洛部落;朝勿、若隆、后沟五族组成的朝勿若隆部落;大小纳浪戎哇为主的纳浪戎哇三部落。清康熙时由杨土司划为纳麻那旗,今属纳浪乡辖地。西尼沟部落原为一独立的土著部落,亦曾名列洮州十八番之一,后经历次战事挫伤后逐渐衰落。明初归附朝廷后划归岷州多纳赵土司辖领。改土归流后属岷县西寨乡,称归安里。1953年划归卓尼县纳浪乡辖领。冬盖那部落原定居于西尼沟内,相传为元末三户散兵游勇避难此地繁衍而成,到清初时已形成一较大的独立部落。曾一度归服卓尼杨土司,后又与西尼沟部落联盟投岷州赵土司。清末与西尼沟部落一并改土归流,1953年划归卓尼县纳浪乡辖地。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