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甘南进行视察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2020220000481
事件名称: 198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甘南进行视察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19.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86年5月16日
发生地点: 甘南藏区

事件描述

1986年5月16日中午12时左右,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甘南进行视察。甘南藏族自治州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代表甘南54万各族人民,向胡耀邦同志和陪同来访的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及甘肃省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以藏族最崇高的礼仪敬献洁白的哈达,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下午2时许,胡耀邦同志听取了甘南州和各县主要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对甘南的经济建设、农牧业、乡镇企业、民族工业、交通、电力、生产及商品交换、收益分配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在谈到林业工作时,胡耀邦同志说:“要在保持国营权属的条件下,内部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承包经营,解决好国营与群众、外来林业工人与当地群众间的两对矛盾;搞好林业本身和林区经济的多种经营。康县的办法是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各地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谈到草原建设时说:“在草原建设上,不能满足现有的办法和路子,可以用飞机撒播的办法大面积改良草原。”胡耀邦对甘南的乡镇企业和农业也作了指示:乡镇企业和民族工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把牲畜身上的、草地上的、山林里的东西,加工利用好,用加工业带动经济发展步伐。在农业上,要重视青稞生产,用价格政策调动群众种植青稞的积极性,还要发动和组织机关单位、群众和专业户,搞塑料大棚种菜,解决“吃菜难”的问题。胡耀邦还就如何发展商品生产指出:“商品观念不是固有的,是随着生产和交换发展而产生的。生产不发展,就没有东西去进行商品交换;价格压的低,群众就没有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商品观念也就上不来。所以,在商品观念问题上不能怪群众,要从我们的工作方面看问题”。胡耀邦同志在提到改进干部的工作作风时说:“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给上面看。”甘南各级领导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牢记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为目的,进一步树立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不搞形式,不图虚名,真正干出实绩。在座谈中,胡耀邦同志还十分关心改善群众生活问题。他详细询问牧民群众的住房、吃饭、穿衣和生活卫生情况,并与他视察川北时看到的情况作比较,还分析内蒙古、河西和甘南的不同气候特点,对改善甘南群众的生活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许多具体办法,并向在座的州、县负责同志指岀:“既要解决生产方针,又要指导牧民生活,把改善群众生活同提高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密切结合起来。”他责成州、县领导要把改善牧民住房当做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好落实。他说:“现在要指导牧民过好生活,把牧民住房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用5年、8年的时间,使牧民住房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根本改善。”胡耀邦同志还十分关心在甘南工作的广大职工、干部的生活。他从种菜这件事上谈到改善职工福利问题时说:这是最大的福利,有菜吃,吃到便宜菜,职工干部的积极性就高了。胡耀邦同志听完州、县的汇报后,在当晚兴致勃勃地为甘南第一所高等学府——“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和《甘南报》,挥笔题写了校名、报头。5月17日上午8时,胡耀邦同志一行离开合作。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

重要人物

胡耀邦
相关

相关地名

甘南藏区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