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海畜牧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1020220000561
机构名称: 尕海畜牧学校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800.pdf
起始时间: 1959年6月

机构描述

1959年6月,经省农林厅批准,甘南州政府决定成立尕海畜牧学校。学校初建时校舍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学校开学后有教职员工21人,其中教员10人。校内曾建立实习牧场,存栏牲畜3529头(只),并建立饲草料基地1000亩。从1959年至1962年4年里,先后招收了畜牧兽医专业4个班级,学生189名,毕业了2个班级37名学生,分配到全州各县牧区基层单位。1962年,因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而被撤销。1966年,中共甘南州委决定重新恢复畜牧学校,将校址设在夏河县桑科公社,同年抽调干部筹资修建。1970年,西北民族学院停办,该院畜牧系的教授、讲师32人连同实验仪器设备全部下放到桑科畜牧学校,由甘南州革命委员会命名成立“甘南桑科畜牧兽医专科学校”。1971年1月,开始招生,设畜牧兽医专业,学制1年,不包分配, 社来社去。1971—1974年9月,招收4期学生共11人,毕业168人。1975年10月,经甘肃省编委批准,畜牧学校正式改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曽医学校”,增设了兽医专业,学制2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招生,仍实行社来社去的方针。1978年,实行了统一招生制度,兽医专业改为3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分配纳入国家计划。1981年8月,学校迁往合作,校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先后投资建成了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宿舍、生活用房等8500多平方米;同年,增设了畜牧专业,学制3年。1984年,增设了草原专业,学制3年;1985年起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改为4年。1984年,又增设了畜牧经济管理专业。至1988年,学校共有教职员工84人,其中教师39人、高级讲师4人、讲师12人,助讲12人,教员5人,助理兽医师4人,教学辅助人员3人,技术干部10人,行政干部9人,工人25人。开设有畜牧、兽医、草原、牧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综合5个专业,9个班级,在校学生373人,并设有12个实验室和1个兽医门诊部。1971年以来,先后毕业学生15届,19个班,计87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0人,占41%;包括社来社去的6届6个班346人,1978年恢复统一招生制度后招生的9届12个班529人,均分配到生产第一线,成为甘南畜牧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