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生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唯一号: 292630020220000599
人物姓名: 敏生光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600.pdf
出生年: 1936年
籍贯: 临潭县城关镇
民族: 回族

传略

敏生光生于1936年,回族,临潭县城关镇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长,政协临潭县五至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甘南藏族自治州伊协会长,临潭县伊协会长,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至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政协甘肃省第七至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兰州经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客座教授。 敏生光自幼聪慧好学,受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深研刘智、王岱舆、马注、马启西等先贤汉文译著经籍,后受教于著名教授马宏道先生,全面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在教界和学界都享有较高声誉,出版专著繰历盛典的参悟——朝觐理念探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新月之光》(甘肃民族出版社),主编《马启西诗联赏识》(中华书局)《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等书籍。其中《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荣获甘肃省政府图书一等奖,《历史上伊斯兰“乌玛”(Umma)对西道堂的影响》《伊斯兰教殡仪探讨》《刘智思想与西道堂》《弘扬穆斯林经济文化,走向二十一世纪》《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解》等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世界宗教研究》《阿拉伯世界》《西北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中国穆斯林》等核心学术期刊上,曾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及国家有关部门发表学术演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他也多次邀请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和学术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临潭考察,不仅为学者调研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重要议题搭建了平台,而且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聆听学者教诲、开阔视野、发家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机会。1997年,应吉尔吉斯共和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敏生光教长以宗教领袖和学者的身份岀国访问,积极宣传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大好局面。回国后,又撰文介绍了吉尔吉斯东干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促进了中、吉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 敏生光教长长期致力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推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倡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引导信众转变观念,与时俱进。1988年,在“尔德节”上为群众作了题为《积极推进计划免疫,增强儿童身心健康》的中阿文演讲,其演讲稿被世界卫生组织收藏。敏生光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关注民生,先后为临潭县城关民族一小捐款8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并购置了配套的课桌凳;为城关一小多次争取教学楼建设资金近千万元;创办红新月民族幼儿园、创办红新月民族医院;设立启西教育奖学金,奖励和资助穆斯林研究生及大学生数百人,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100多万元;从甘肃省发改委为临潭县中医院争取资金1418万元;汶川、玉树和舟曲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发动群众捐款捐物累计500多万元;动员群众植树造林70亩,为临潭县城构筑绿色屏障做出了贡献;发扬西道堂爱国主义传统,在2015年开斋节上号召信教群众举行万人和平祈祷大会,祝福祖国兴盛、世界和平。西道堂启西女校老校友和红新月幼儿园师生等响应号召举行纪念抗战文艺演出,演唱抗战歌曲,表达爱国热忱。本次活动得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网、《人民政协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敏生光为国家、民族、家乡所做的贡献获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1990年被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助学”荣誉证书,1991年被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惠及桑梓”荣誉奖状,1993年获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优秀名誉校长”称号,1994年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光荣称号。1995年1月9日新华社刊发文章《伊斯兰教派西道堂探索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敏生光及西道堂所践行的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给予了肯定。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教长
职位
会长
职位
会长
职位
副会长
职位
主委
职位
常委
职位
委员
职位
理事
职位
常务理事
职位
客座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