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如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唯一号: 292630020220000586
人物姓名: 郭如岳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59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1年
卒年: 1990年
籍贯: 临潭县新堡乡朱旗村
民族: 汉族

传略

郭如岳(1901—1990),汉族,临潭县新堡乡朱旗村人。早年就学于临潭县新城东街小学。民国九年(1920)考入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被临潭县西道堂聘请为民族小学教师。民国十六年(1927)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安军政学校,被编入号兵第六队,后在第五路军第六师政治处当宣传员。蒋冯联合后编入工兵队,被选入电器培训班。蒋冯分裂,被分配在驻西安的十四军特种兵旅教导团任工兵助教。十四军军长陈毓耀投靠蒋介石后,他与赵博生、李青云3人以野外实习为名,带教导团赴汉中。因中途断粮,受匪阻击,旋被陈毓耀派员召回西安,后由赵博生介绍,与李青山赴山东二十五师任董振堂七十三旅部参谋,不久奉命随军赴江西围剿红军。民国二十年(1931)7月,董振堂、郭如岳等在江西加入中国共产党。适值蒋介石令孙连仲逮捕二十六路军中的共产党员,董即令郭给红军写信联系,得红军支持。是年,他所在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民国二十一年(1932)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董振堂十三军任三十七师师长。在指挥围攻赣州及水口战役中数次负伤住院。伤愈后回第五军团,以三十一师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浒湾战役,在激战中再次负伤。民国二十二年(1933)4月,任闽赣军区参谋长,5至9月,在红一方面军第十九师五十七团任团长。10月任红军第七团参谋长,12月任抚东军区司令员时,擒获敌旅长万钟山。次年1至9月,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三十四师、十三师参谋长及第一OO团团长。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长征,他留苏区,任中央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当时曾与陈毅、项英、瞿秋白等人广泛联系。在宁都突围时因饥劳过度,晕倒被俘,以“危害民国”罪判刑15年。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合作,郭如岳获释,在南浔铁路沿线流浪打工,维持生计。翌年,国民党第六十军徐州溃退河南,他化名郭天仁投军,被选入“便衣轰城队”,赴长沙、九江等地搞地下抗日活动。后改变为别动军,炸铁路、毁桥梁,公开抗击日军。抗战胜利后,他利用被派往南昌招兵之机,脱离国民党逃往上海,初流浪,后经商。上海解放后,他写信与陈毅联系,陈毅两次和他谈话,介绍他到野战军第九兵团任教导团教育参谋。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时,第九兵团赴朝鲜参战,他随教导团留辽宁。翌年,他参加了赴朝慰问团。归国后,自动离职回到临潭。十年浩劫中,郭如岳惨遭批斗,粉碎“四人帮”后得到落实平反。他当选为甘南州政协第七届委员,临潭县政协委员。1990年4月,病逝家中,享年89岁。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参谋长
职位
团长
职位
参谋长
职位
司令员
职位
科长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