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1145
颗粒名称: 附录
页数: 5
页码: 74-78
摘要: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中对《洮州厅志》卷十五《艺文下•诗》所载《味雪诗存》诗九首、《临潭县志稿》第5册《艺文志》所载《味雪诗存》诗一首、陈钟秀小传等的相关描述。

内容

1.《洮州厅志》卷十五《艺文下•诗》所载《味雪诗存》诗九首
  立春即事
  饥饿岂天意,流离殊可怜。
  何人收白骨,积恨满黄泉。
  冰到春来泮,家难乱后全。
  绘图无郑侠⑴,含泪写诗篇。
  春日登城野望
  纵目城头望,春光极可哀。
  乱山残雪在,晴日阵云开。
  野旷田无主,村荒鸟不来。
  伤心何处说,欲下复徘徊。
  〔1〕郑侠:《宋史•郑侠传》载,郑侠任监安上门职务时,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令画工绘成流民图上奏。宋神宗看了后,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下了责躬诏,罢去方田、保甲、青苗诸法。后以"郑侠图”代称流民图。除夜
  飘零身已老,岁尽在他乡。
  八口人三处,孤灯泪两行。
  顔从愁里老,夜向客中长。
  欲睡还警觉,邻家爆竹忙。
  临潭怀古
  孤城万仞扼边陬,访古西来雨乍收。
  三尺孤坟悲马鬣,千年遗迹吊牛头⑴。
  丰碑⑵半没荒苔满,故纸空存岁月修。
  试上高原闲极目,乱山落日古洮州。
  挽赵仲端
  赵名维四,河回犯洮,独出千金与贼,城赖以全。
  忽闻桑扈⑶返于真,风议关怀倍怆神。
  一事能倾当世泪,千金曾活满城人。
  鸟啼深院花无主,月堕空窗榻有尘。
  知否烽烟今又甚,九原⑷何处落闲身。
  〔1〕牛头:即牛头城,在今临潭县古战乡,因整个城郭平面呈倒梯形,上宽下窄,状似牛头,故称。魏晋时期吐谷浑所筑。
  〔2〕丰碑:即西平丰碑,见前洮阳八景诗。
  〔3〕桑扈:春秋时期隐士,即《庄子》里的子桑户,常以“裸行”表示与当时的统治者格格不入的性情。
  〔4〕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周又溪⑴太老师崇祀名宦
  特恩颁自九重天,霜露灵祠荐⑵豆边。
  忽忆须眉千载上,曾亲杖履十年前。
  居官自信存心好,有弟遥传娱老贤。
  闻道兰垣⑶崇祀典,喜深不觉泪双悬。
  喜曹荩臣⑷军帅至洮州
  将星昨夜照洮滨,伐叛今朝果是真。
  旱久定怜苗望雨,困苏恰似草逢春。
  连营鼓角军声壮,沿路壶浆众愿伸。
   指日元凶看授首,边方从此靖烽尘。
  闻大军收复洮城
  海内连年望止戈,妖氛一夕靖洮河。
  投诚未必真知罪,失计从来是议和。
  〔1〕周又溪:《洮州厅志》卷十《职官•名宦》:“周濂,字又溪,道光五年任洮州同知。刑轻政简,听断如神。莅任十余载,以救民养士为己任。尝创建义仓以生息,余钱作为义学经费,洮人至今称道之。升兰州府知府,崇祀名宦。”
  〔2〕荐:进献,祭献。豆:盛容肉或其他食物的高足器皿。
  〔3〕兰垣:指兰州府。
  〔4〕曹荩臣:晚清甘肃提督曹克忠,字荩臣,天津人。同治五年(1866)率军来洮平定战乱。半世光阴如梦幻,一年风雨到秋多。
  故园此日蓬蒿满,肠断无心听凯歌。
  伤洮州
  不见干戈二百年⑴,忽教城市满腥膻。
  防边自古推岩邑⑵,旷野于今剩土田。
  白骨何人收道路,青山无主锁寒烟。
  伤心万户归谁屋,犹说将军唱凯旋。
  2.《临潭县志稿》第5册《艺文志》所载《味雪诗存》诗一首
  伤秋
  老作无家客,秋来益可伤。
  干戈愁道路,风雨助凄凉。
  命叹一生苦,身余两鬓霜。
  飘零归未得,埋骨定他乡。
  〔1〕不见干戈二百年:在清同治兵乱之前的约二百年间,洮州地区未发生过波及全境的大规模战乱。
  〔2〕岩邑:险要的城郭。《左转•隐公元年》:“制,岩邑也。”3.陈钟秀小传
  陈钟秀,字辉山,本城⑴西街人。工诗善书,方正不阿。任岷州学正时,方雅好学,不妄交游。通《三礼》、《春秋左氏传》,精识强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尝置宴某文学之士,先令增附生互相质难,次命廩膳生驰骋大战,钟秀精采自若,应答如流。间以剧谈,辩词纵横,至令诸生钦服慑气而后已。著有《味雪诗存》四卷行世。
  ——录自《临潭县志稿》第4册 (甘南州志办公室整理翻印)
  〔1〕本城:即今临潭县新城镇。

知识出处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

《味雪诗存;味雪诗逸草》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著名诗人陈钟秀的诗集《味雪诗存》第三卷,经过临潭县档案局的悉心编辑、校注,就要付梓,展示于世人面前。还有新搜集到的《味雪诗逸草》一卷。这是一卷失于传诵的诗稿,有诗八十一首。详读其诗,内容不在《味雪诗存》第三卷之中。从其卷名中的“逸草”二字看,除了避世隐居之意外,可能就是逸出《味雪诗存》四卷之外的名称。此论是否恰当,还有待读者、有心研究的仁人判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