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闻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95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新闻宣传
分类号: G219.274.2
页数: 4
页码: 658-661
摘要: 中共临潭县委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副县长、县委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县直25个成员单位组成。在县委宣传部下设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999年10月,全县派19名县级干部包乡,141名科级干部驻村,在农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由8名县级干部和16名科级干部、8名一般干部组成8个巡视组。并在每年冬季开展党员冬训教育活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支部班子评议和总结。并将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纳入全县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范围。县委报道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每月宣传报道要点。配合《甘南日报》设立《临潭旅游》专栏,对冶力关景区
关键词: 新闻事业 新闻宣传

内容

中共临潭县委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副县长、县委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县直25个成员单位组成。在县委宣传部下设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1999年10月,全县派19名县级干部包乡,141名科级干部驻村,在农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年12月,开展了全县各级党政干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正规化考试,全县1068名各级党政干部参加了考试。2003年,对全县19个乡镇的村社三级干部约1500人进行集中理论培训,授课82个小时。2004年实施“万人培训工程”,举办乡村干部理论培训班,授课82个小时,1500人进行了理论培训,并散发了科技宣传资料。成立了由县直22个单位组成的“四争四教”(开展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农村科技教育;争当新型农民、争当致富能人、争创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新村)活动领导小组,县内古战乡古战村、扁都乡扁都村、长川乡长川村为“四争四教”活动试点村。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成立了由县委分管书记任组长,4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直18个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宣传部。由8名县级干部和16名科级干部、8名一般干部组成8个巡视组。并在每年冬季开展党员冬训教育活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支部班子评议和总结。
  1990年后,每年在第四季度召开全县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成立县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3名副组长、4名成员组成的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督査领导小组。并将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纳入全县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范围。被州委宣传部授予“2003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2006年度全州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中获得二等奖。2002年12月,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邮政局联合组织送党报党刊到贫困农村和困难企业活动;由宣传部负责集中订报,财政局负责提供专项资金,邮政局负责分送到村和企业。
  第二节新闻报道管理
  县委宣传部为县直新闻单位干部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县广播电视局及县有线电视台、乡镇广播站的人事管理;县委宣传部负责归口部门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在新闻系统内部对归口部门一般干部进行交流、调配、监督和年终考核。
  2003年5月23日,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原则、党的新闻政策、新闻宣传纪律、新闻宣传稿件审批程序。
  全县新闻报道由县委宣传部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要求,提出阶段性报道提纲,发至全县新闻单位、省州新闻媒介驻临潭记者站相关记者、通讯员等。未经县委主管部门同意,系统、单位或个人以拉赞助申报新闻媒介指定的“通讯员”、“记者”由本单位作出文字说明,并由宣传部门与新闻媒介交涉处理,对新闻报道失实的要追究该单位领导责任。对全县经济工作、重大政治活动及各系统、部门工作的报道,均由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由县委宣传部联系有关媒介记者组织采访,写稿投送,未经宣传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联系新闻媒介或记者为本单位和个人宣传报道工作成就和先进事迹。任何单位、个人,包括宣传部门指定的通讯员,未经县委主管部门同意都无权发表本单位工作成就、先进业绩的报道文章。本县广播电视台采用的稿件、新闻图像涉及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的,由县委、县政府两办审稿;涉及意识形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理论工作、社会宣传、党员教育、民主与法制、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报党刊转载转录等,均由县委宣传部审稿;涉及人大、政协、武装,包括公、检、法内容的,由其主要领导或办公室审定。报道州级新闻媒介的重大政治稿件由县委宣传部审定,涉及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稿件报道县委宣传部审核并转呈县委主管领导审定。投稿报道省级新闻媒介的重大政治活动稿件和涉及县委、县政府主要工作的外宣稿件由县委宣传部申报主管领导审定,报道省州新闻媒介的本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工作成绩的稿件由县委组织部或主管领导审定,已经县级以上党委或主管部门表彰肯定过的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由县委宣传部根据原始材料在文字的提法上把关。
  2004年9月120,中共临潭县委宣传部印发了《临潭县新闻单位归口管理方案》,方案规定全县新闻单位由县委宣传部统一归口管理。县广播电视局及有线电视台和乡镇广播站、省州驻临潭记者站由县委宣传部指导管理,采用稿件均由县委宣传部记载装档。第三节新闻队伍
  自1999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期全县通讯员学习班。2001年6月,经临潭县委与甘南日报社编委会共同协商决定,县委宣传部2名同志担任甘南日报社临潭县记者站记者,并签订了关于《甘南报》驻全州各县有关单位记者的协议书。是月,县委宣传部还举办了全县通讯员学习班,培训新闻通讯员56名。甘南报社聘用临潭县27名通讯员,并颁发了通讯员证,县委报道组与通讯员签订了《临潭县通讯报道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2002年10月,甘肃经济日报社驻临潭记者站成立,并派驻记者。2004年5月,再次选派县委宣传部3名同志担任甘南报社临潭县记者站记者。2003年县有线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播音员3名。2006年再次招聘播音员2名,加强了临潭县新闻队伍建设。
  第四节新闻报道
  县委宣传部下设对外宣传办公室,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
  对外宣传主要采取网络、报刊、电视、电台等方式,重点邀请省上主流媒体,通过《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等报刊和省卫视、兰州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等媒体对临潭县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全县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县重大会议、节庆活动,进行深入宣传报道。2003年11月3日,陈旗等乡发生5.2级地震,省电视台、省各大报社共发表稿件20余篇,为全县抗震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04年, “中国作家西部行——甘肃临潭文化扶贫行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代表团在临潭采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改变了我县在中央级媒体上发稿较少的局面。2006年5月我县在北京举办了“九色香巴拉临潭冶力关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在新闻栏目进行报道,甘肃卫视、甘南电视台分别播放了实况;《甘肃经济日报》、《甘南日报》分别以题名为《冶力关国家AAAA级风景区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和《上千里展英姿、香巴拉神韵倾京城》进行了宣传报道。2006年在首届洮州民俗文化节和第三届洮州风情旅游节暨冶力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上,甘肃卫视、兰州电视台、省人民广播电台、省交广电台、甘南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科技鑫报》、《兰州晚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兰州日报》、《甘南日报》等省州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累计报道近百篇。新浪网兰州站、新华社甘肃分社等网络媒体对旅游节盛况通过制作网页、专题等形式,也进行了报道。
  对内宣传主要在《甘南日报》、甘南州电视台、甘南州广播电台、临潭县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我县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全县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县重大会议、节庆活动。县委报道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每月宣传报道要点。配合《甘南日报》设立《临潭旅游》专栏,对冶力关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节筹备情况等进行了连续报道,累计播放30次、45小时;在城关、流顺、新城3个主要乡镇的交通要道,以“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为主题,制作并设立了三面大型旅游喷绘宣传牌;在县内各乡镇及邻近的临夏、卓尼、岷县、临洮、康乐等县(市)张贴公告500多份,进行了巡回宣传。配合省电视台制作了临潭旅游专题片;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西关什字、小西湖等醒目位置设置了大型的户外宣传牌3处。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兰州日报》对临潭县红军长征经过的部分乡镇进行了专题采访;甘肃省卫视《伟大的会师》栏目摄制组对县内新城苏维埃旧址进行了拍摄。2006年9月,在冶力关举行了“2006•九色甘南香巴拉汽车越野暨藏獒故里行”活动仪式,新华社甘肃分社、《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青海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甘肃卫视、《兰州晚报》等多家省内外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甘肃摄影国际交流协会冶力关景区摄影创作基地在冶力关揭牌,省卫视、兰州电视台、《兰州日报》、《兰州晨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作了报道。2006年10月,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冶力关旅游摄影大奖赛”在冶力关镇拉开帷幕,这次大奖赛特邀请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膺担任顾问,国内外20多家新闻媒体参与全程报道,最高奖项1.8万元。浙江卫视《西部地理》栏目摄制组对临潭县的旅游民俗风情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同年11月全省首届农民文艺调演中,临潭县选送的《洮州神韵》节目获得了优秀奖。
  举办了以“祥和冶力关”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多彩的冶力关狂欢夜”篝火、焰火晚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举行了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举办了第十届“花儿”大赛。制作了第三届洮州风情旅游节暨冶力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文艺演出实况光盘,以冶力关景区景点风景、民俗为内容的扑克牌,《冶力关》旅游画册,《冶力关景点荟萃》旅游书籍,《旅游指南》折页等,起到了良好的对外宣传作用。2006年,全省“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全省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财政理论研讨会在冶力关召开。临潭县在甘肃卫视、康乐电视台、甘南州电视台、省交广台、州广播电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甘南日报》等媒体播发新闻。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