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抢险救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83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抢险救灾
分类号: E225
页数: 1
页码: 522
摘要: 临潭县自然灾害频繁,水、旱、雹、震等灾害连年不断。临潭县驻军和全县广大民兵,每当出现灾情,就义无反顾,奔赴抗灾、救灾第一线。2003年11月13日,临潭县陈旗、店子、三岔、龙元、石门、总寨、新堡遭受地震灾害后,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参加了抢险救灾。抗洪抢险水灾是临潭县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因而抗洪抢险也是临潭驻军和民兵救灾的主要任务。2003年7月29日晚11时许,冶力关镇突降特大暴雨,暴雨持续3个小时,降雨强度为203毫米,洪水流量为每秒280立方米,平均深度为1.2米。暴雨使冶力关镇5个村880户3809人不同程度受灾。县人武部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组织冶力关65名民兵开展搜寻失踪人员及遇难者家属安置工作。
关键词: 拥政爱民 抢险救灾

内容

临潭县自然灾害频繁,水、旱、雹、震等灾害连年不断。临潭县驻军和全县广大民兵,每当出现灾情,就义无反顾,奔赴抗灾、救灾第一线。2003年,参加了冶力关“7•29”特大暴雨洪水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2003年11月13日,临潭县陈旗、店子、三岔、龙元、石门、总寨、新堡遭受地震灾害后,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参加了抢险救灾。
  灭火救灾2006年3月,冶力关林区发生森林大火,县人武部在接到灾情报告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组织和发动民兵参与灭火救灾工作,做到了决策快、动员快、开进快。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及参加救灾的民兵苦战两天两夜,圆满完成了灭火任务,受到了地方党委和军分区的通报表彰。
  抗洪抢险水灾是临潭县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因而抗洪抢险也是临潭驻军和民兵救灾的主要任务。2003年7月29日晚11时许,冶力关镇突降特大暴雨,暴雨持续3个小时,降雨强度为203毫米,洪水流量为每秒280立方米,平均深度为1.2米。暴雨使冶力关镇5个村880户3809人不同程度受灾。县人武部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组织冶力关65名民兵开展搜寻失踪人员及遇难者家属安置工作。据统计,共搬迁重灾户76户,搭建帐篷45顶,疏通、清理河道6处1.8公里、涵洞14处,为灾区群众捐献迷彩服60套、现金1500元,受到了在场省、州、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