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治安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78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治安管理
分类号: D035.34
页数: 4
页码: 494-497
摘要: 派出所建设按照《公安派岀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大派出所建设工作力度,以进一步完善派出所责任书考评和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为契机,围绕“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要求,县公安局指导各派出所建立健全了各类执法基础台账、户籍管理档案、资料等业务,大力加强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治安管理、群防群治等基础工作,开通公安四级网,基本实现办公现代化,切实加强基层单位的内部管理,以规范化促进基层工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社会治安 治安管理

内容

派出所建设按照《公安派岀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大派出所建设工作力度,以进一步完善派出所责任书考评和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为契机,围绕“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要求,县公安局指导各派出所建立健全了各类执法基础台账、户籍管理档案、资料等业务,大力加强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治安管理、群防群治等基础工作,开通公安四级网,基本实现办公现代化,切实加强基层单位的内部管理,以规范化促进基层工作质量的提高。加强“三基”工作力度,派出所警力、办公用房、装备配备等警务保障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各派出所制作了统一外观标志,派出所外观形象明显改善。2006年底,羊永派出所、店子派出所、古战派出所办公楼按照计划已竣工使用。新城派出所为省二级派岀所,其余6个派出所均为省三级派出所,有4个派出所档案建设达到省一级标准。
  治安案件的查处全体民警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查处各类治安案件,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和水平。果断稳妥地查处了“1991.3.20”新堡乡琵琶村群众殴打洮河林业公安局林警、“2001.6.7”龙元乡黑石嘴部分群众盗伐林木、“2003.10.30”扁都乡部分群众哄抢救济衣物、“2004.4.15.16”城关镇范家嘴部分群众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1991—2006年,全县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2214起,查处2163起,查处率为97.70%,查处治安案件涉案人员3731人(次)。
  阵地控制、公共场所和特行管理公安机关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重点部门、金融单位、学校周边地区、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等重点部位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监督落实内部安全防范制度,减少各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各派出所在经常性工作中,改进行业场所管理措施,全面整顿出租房屋、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登记暂住人口,列管建档重点人口,确保了各项治安管理措施的落实。
  缉枪治爆工作对全县涉枪涉爆单位从审核发证抓起,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严格落实“三级审批”制度,突出对爆炸、危险物品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于2002年、2004年培训合格爆破员4期44人 (次)。加强缉枪治爆工作,1991年至2006年全县共收缴各类非法枪支437支、子弹1744发、炸药3438公斤、雷管50750枚、导火索749米、底火168个。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快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110”巡逻大队筹备建立,加大了城区社会面的巡逻防控力度。在城关、新城、冶力关镇设立了7个社区警务室,全面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各派出所也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辖区内各级治保组织的工作指导,健全乡(镇)、村、社治安防范网络,逐步建立起群防群治、专群结合、打击有力、控制严密、运作规范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安全保卫工作对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县公安局高度重视,从组织领导、警力部署、职责任务、纪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全体民警警容严整、举止端庄、严格执法、文明执勤,全天候连续工作,确保了正月十五万人拔河、物资交流会、第一届洮州风情旅游节、第六届中国•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洮州风情旅游节、临潭县民俗文化节、第三届洮州风情旅游节、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财政工作理论研讨会、重点工程开工仪式、抗击“非典”等重大活动以及元旦、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的社会治安稳定。
  第二节禁毒禁赌扫黄
  一、禁毒工作
  2003年通过省州禁毒委考核验收成功创建为“三级无毒县”。
  开展以莲花山地区为主的禁种铲毒工作。1991-2006年,县公安局抽调民警组成缉毒队,40余次进驻莲花山林区开展禁种铲毒工作,缉毒队通过武装巡山、地毯式搜查、全方位复查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禁种铲毒工作,在巡山踏查中发现并铲除罂粟地1603块,面积约106193.86平方米,合160.26亩,计10138981株,实现了基本禁绝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工作目标。广泛动员,积极营造宣传声势,县禁毒办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在多渠道宣传的基础上深入羊沙乡、八角乡、冶力关镇和周边林缘地区的重点村、社签订责任书,并在全县中小学开设了法制禁毒课,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形成了 “警民参与,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围;对涉毒人员进行建档立卡和社会帮教、尿检等经常性工作,打击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严防滋生新的涉毒人员,有效萎缩了全县地下毒品销售市场。对全县100名吸毒人员档案进行整理,详细制定了吸毒人员的戒断年限,落实了各项措施。案件侦破工作,1991年至2006年,全县共侦破各类涉毒案件43起,有力地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另外,强化对全县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严防流入非法渠道。
  二、禁赌工作
  1991-2006年,公安机关共查处赌博案件46起。
  三、扫黄工作
  1991-2006年,公安机关共查处违反《严禁淫秽物品管理规定》案件11起,查处卖淫嫖娼案件9起。
  第三节户籍管理
  在户籍管理工作中,县公安局和各派出所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落实公安部30项便民利民措施,提高办事效率。于1994年起开始在全县开展门牌更换挂定工作,1996年起开展10年换证暨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工作,1998年起开展换发新式户口簿工作,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并将人口信息系统进一步向派出所延伸。2005年6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人口入户核查工作。截至目前微机累计录入37162户150781人,入库率为99.3%,照片扫描入库70782张,并于2006年12月份起开始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换发工作。
  1991—2006年全县人口管理情况统计表
  第四节出入境管理
  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两个签发管理
  规范。1991-2006年,共受理出境申请504人。
  第五节监所看守
  1991-2006年,临潭县公安局看守所共收押人犯1566人(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确保了监所的绝对安全。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