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6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
分类号: F830.3
页数: 1
页码: 370
摘要: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省联社成为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构。从此,农村信用社真正有了自己的行业管理组织。积极响应构建和谐央行的要求,大力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调研信息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连续三年在上级行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取得第一,连续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监管机构

内容

1991年以来,人民银行临潭县支行按照人民银行甘南州分行的安排部署,转换职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管理各项政策,开展稽核、监督工作,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促进临潭县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1992年,县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上级行给县支行下放了资金调剂权,充分发挥州县两级人民银行调度、调节资金的职能作用;逐步完善专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间接调控手段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1996年,以农村金融和保险体制改革为重点,成立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以政策界线及时核准划列资产,严格资产审核和人员机构审核,保证了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全州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正式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的合作金融性质。农行调整网点布局,撤销了羊沙营业所。同年,农业发展银行临潭县支行正式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潭分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潭分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1997年,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农业银行调整工作思路,实施固本求新战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作用,撤销了羊永和店子营业所。2000年,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按照西安分行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共撤并机构4个,其中,撤销中国工商银行临潭县支行、中国建设银行临潭县支行,撤销农业银行王旗和冶力关营业所。在机构撤并和降格过程中妥善处理债权债务的清理和业务划转工作,维护了债权人、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2004年1月,县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分设工作全面完成,同时顺利完成了机构分设过程中的人员、财产和财务划转交接事宜。临潭支行向临潭监管办事处划转人员4名。这次机构分设工作是继1998年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措施。同年6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关于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实施方案的批复,结合人民银行监管职能分设后县支行履行职责的需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成了对县支行内设机构的设置和调整,设立了办公室、综合业务股、货币发行股、国库会计股和保卫股。
  2006年,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交给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同年,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省联社成为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构。从此,农村信用社真正有了自己的行业管理组织。同年,县人民银行以全面完成目标管理任务为重点,积极响应构建和谐央行的要求,大力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调研信息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连续三年在上级行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取得第
  连续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