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行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626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行业管理
分类号: F810.423
页数: 2
页码: 358-359
摘要: 临潭县国家税务局自设立以来,在行业管理上随着各种因素的发展与变化,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目标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良好的行业氛围,积累了经验。从1991年到2006年先后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相关机关的表彰奖励。
关键词: 税收征管 行业管理

内容

临潭县国家税务局自设立以来,在行业管理上随着各种因素的发展与变化,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目标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良好的行业氛围,积累了经验。从1991年到2006年先后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相关机关的表彰奖励。
  1991年临潭县税务局在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上采取“一抓教育、二抓制度、三抓监督、四抓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四抓”措施,加强“热爱税收、廉洁奉公、依法办事、文明征税”的税收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执行《税务专管员“五要”“十不准”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廉政建设的意见》,先后制定了《税务干部廉洁守则》、《关于禁止税务干部吃请受礼的几项规定》等制度,深入推行“七公开”、“一监督”办税制度,并新推行“三聘一签”制度。聘请离退休干部、企业法人、企业财务人员、个体工商户共29人为义务纳税人监督员,签订《税企共建廉政公约》80份。通过这些措施使临潭县税务局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得到了极大加强。1992年,在抓紧组织收入的同时,临潭县税务局通过“三基”建设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在实践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一到位,三落实”。把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作为“三基”建设核心,本着长短结合、工学兼顾、快出人才的要求,突出重点,强化职工基本功训练,并按照省国税局和州国税局的教育计划,在省税校培训急需人才5名。组织税收业务竞赛,提倡业余学习,鼓励干部职工自学成才,收效明显。1993年,在抓紧原有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措施的深入持续进行外,临潭县税务局按省州税务局统一要求,重点开展了阶段性纠风,加强廉政文明建设。完善了纠风措施,落实纠风任务,开展“双优”创建工作和“文明税务所”建设。在县财政局举办的新会计制度培训中,全局职工、助征员共50名参加学习并取得合格证,有效地增强和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1994年,为适应“分税制”改革需要,临潭县税务局开办培训班,对税务干部和纳税人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认真落实省国税局关于新形式下税务工作人员保持廉洁的“十条规定”,杀风整纪,对原有工作责任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加大考核力度,制定目标责任书。新制定了上下班签到签退制度和县局领导包所制度,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1995年,临潭县国家税务局积极认真开展“三爱一树立”、“青年文名号”和争创“文明税务所”活动。冶力关税务所继续保持了“文明税务所”。在廉政建设上,提出了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年内共走访干部调查征求意见45人次,聘请义务监督员6人、特邀监察员3人,和企业签订廉政公约27份。1996年,临潭县国家税务局在认真开展“推公”活动和落实税收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坚持四个一票否决制度,开展能手竞赛和“讲学习、讲改革、讲政治、讲法纪、讲贡献,提倡做人民公仆”活动,收效突出。在4月份召开的全省国税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临潭县国家税务局被省国税局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在党的“七一”前夕,临潭县国税局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党组织”光荣称号。1997年到1998年底,临潭县国税局不断加强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教育,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在全局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比例仅为35%的情况下,设法参加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先后有20多人参加了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计算机操作技术的系统培训。在廉政建设上,坚持税务人员“十五不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先后发出行风评议调查表564份,受到了普遍好评。1999年临潭县国税局在“三讲”教育指导下,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培训,使培训人数达到了全局职工人数的69%以上。2000年到2003年间,随着教育培训和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局干部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抓紧日常管理建设的同时,社会综合治理和“两个务必”作风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使全局的内外部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004年临潭县国税局强化目标责任制,在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业务上加强CTAIS上线前的培训教育,工作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