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饮食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57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饮食服务
分类号: F719.3
页数: 2
页码: 315-316
摘要: 临潭县饮食业发展迅速,回族经营的品种独具特色。20世纪90年代初,全县固定饭馆、流动摊点遍布街巷,在逢会(物资交流会)、逢营(集)期间临时流动摊点更多。主要经营品种有:牛羊肉、杂碎、面片、臊子面、饺子、凉面、炒面片、凉粉、馒头、酿皮、甜酷等。
关键词: 临潭县 饮食服务

内容

一、饮食业
  临潭县饮食业发展迅速,回族经营的品种独具特色。20世纪90年代初,全县固定饭馆、流动摊点遍布街巷,在逢会(物资交流会)、逢营(集)期间临时流动摊点更多。主要经营品种有:牛羊肉、杂碎、面片、臊子面、饺子、凉面、炒面片、凉粉、馒头、酿皮、甜酷等。饮食业国有企业较少,大部分为个体私营,经营规模小,档次较低。1991年,全县有饮食业网点86个,从业人员197人,其中个体83个,从业人员187人,饮食业营业额20万元。1993年以来,随着流通逐步放开搞活,全县饮食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995年饮食业网点发展到96个,从业人员216人。1998年县政府招待所改建为临潭宾馆,新增加了清真和大众餐饮业务。与此同时,个体私营饮食网点相继增多,国有饮食企业发展到4个。2000年后,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及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新型餐饮业初具规模。2001年,县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饮食网点因修建公用型汽车站而拆迁停办。2004年,临潭县宾馆通过商贸体制改革,产权转让给个体私营户后仍以餐饮业为主。2005年野林关大酒店建成,餐饮设施档次较高,主要以召开会议及来人接待为主。在国有餐饮企业发展的同时,个体私营餐饮网点不断增加。县内较有名气的餐厅有:城关鑫海餐厅、犇羴鱻餐厅及明德居餐厅(2005年后拆迁停办)、鸿滨楼餐厅、新城星河餐厅等。老字号饭馆有:城关马如文饭馆(桥头饭馆)、新城折家面片等。经营品种众多,可适合不同群体的消费。2006年,全县共有饮食餐饮网点230多个,从业人员500多人,年营业额达1200多万元。
  二、服务业
  服务业分宾馆(旅店)、理发、照相、洗浴、洗染5个自然行业。1991年全县服务业有国有企业2个,从业人员13人,供销社有3个,从业人员7人;集体企业12个,从业人员37人;个体经营户109个,从业人员175人。期间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小,服务设施简陋,经营环境欠佳,尤其旅店行业房间结构、室内设备较为简单,不能满足旅客需要。1992年至1997年,全县服务业因受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发展缓慢,服务业网点有所减少。1998年后在全社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及县内旅游业的发展,全县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临潭宾馆、冶力关洮林宾馆、野林关大酒店等一批国家星级宾馆的建成及个体私营旅社、招待所和农家乐住宿的增多,使全县旅馆服务设施、服务档次逐步提高,大多数宾馆、旅社(店)设置增加了电话、电视、就餐、娱乐及代客寄存贵重物品、代办邮件、代购车票等服务项目,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

野林关大酒店
相关机构
临潭宾馆
相关机构
冶力关洮林宾馆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