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邮政 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530
颗粒名称: 卷十五 邮政 电信
分类号: F614;F621
页数: 12
页码: 277-288
摘要: 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成立临潭县邮政局,有局长1人,副局长1人,管理人员3人,邮政职工39人,县局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多种经营办公室、营销队、营业班、储蓄所、投递班。截至2006年底,有局长1人,副局长1人,管理人员3人,正式职工11人,其他人员14人,县局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营业班、储蓄所、投递班。
关键词: 临潭县 邮政 电信

内容

第一章邮政
  第一节机构
  —、邮政局
  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成立临潭县邮政局,有局长1人,副局长1人,管理人员3人,邮政职工39人,县局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多种经营办公室、营销队、营业班、储蓄所、投递班。截至2006年底,有局长1人,副局长1人,管理人员3人,正式职工11人,其他人员14人,县局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营业班、储蓄所、投递班。
  二、基层机构
  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原有机构名称不变,保留新城邮电支局、冶力关邮电支局、店子邮电所、王旗邮电所、羊沙邮电所、羊永邮电所等6个分支局、所。
  新城邮电支局1998年有支局长1人,营业员1人,分发员1人,投递员4人,邮件押运员2人。2002年10月1日,根据全省邮政农村分支机构改革的要求,撤销新城邮电支局,设立新城邮政代办所,有业务委代办人员3人。
  冶力关邮电支局1998年有支局长1人,营业员1人,投递员3人。2002年10月1日,根据全省邮政农村分支机构改革的要求,撤销冶力关邮电支局,设立冶力关邮政代办所,有业务委代办人员2人。
  店子邮电所1998年有所主任兼营业员1人,投递员2人。2001年7月1日,根据业务逐步萎缩和业务量小的实际情况,撤销店子邮电所,设立店子邮政代办所,有业务委代办人员2人。
  王旗邮电所1998年有所主任兼营业员1人,投递员1人。2002年10月1日,根据全省邮政农村分支机构改革的要求,撤销王旗邮电所,设立王旗邮政代办所,有业务委代办人员1人。
  羊沙邮电所1998年有所主任兼营业员1人,投递员1人。1999年12月20日,根据业务逐步萎缩和业务量小的实际情况,撤销羊沙邮电所,设立羊沙邮政代办所,有业务委代办人员1人。
  羊永邮电所1998年有所主任兼营业员1人,投递员1人。1999年12月20日,根据业务逐步萎缩和业务量小的实际情况,撤销羊永邮电所,设立羊永邮政代办所,有业务委代办人员1人。
  第二节邮政管理
  一、计划管理
  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后,局领导班子任免管理、职工定员定编管理等由省州局继续实行垂直管理,党务工作继续由地方党委负责管理。2001年1月,根据省局对州县财务实行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对县局的财务自主权收归州局实行一体化管理,县局的计划管理也相应弱化,主要计划指标由州局下达,县局的主要工作放在抓好经营和服务工作上。截至2006年底,县局年度上报的计划主要有财务收支计划、工资总额计划、劳动力资源管理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等;根据州局年度下达的计划进行分解下达的主要有邮政业务收入计划、邮政业务量计划、邮政通信质量指标、邮政服务质量指标等。
  二、劳动管理
  县级邮政企业劳动管理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劳动组织、编制定员、劳动纪律、劳动竞赛、劳动保护、工资调整、职工奖励、津贴核算、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职工病伤休假、集体福利等。1992年1月,全局职工参加了省级统筹养老保险;2002年12月,全局职工按属地参保的原则,参加了县级医疗保险;2004年1月,全局职工按属地参保的原则,参加了县级失业保险;2005年1月,全局职工按属地参保的原则,参加了县级工伤保险。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后,县局设有专职综合管理1人,负责全局的劳动管理。截至2006年底,临潭县邮政局定员定编为:合同工16人,聘用工1人,劳务工5人,委代办8人。
  三、财务管理
  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后,县局邮政财务继续实行由局长、会计、出纳、班组长及支局所长负责的三级财务管理体系,负责全局的邮政财务管理工作。2001年1月,根据省局对州县财务实行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县局的财务管理实行了州县财务一体化管理,设立了报账员岗位。2005年6月,为了加强县局财务管理工作,改设报账员岗位为财务综合管理岗位。
  四、业务管理
  邮政业务管理以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各类业务处理规则及相关规章制度来加强对业务操作、处理流程及监督检查的管理。1998年9月25日,邮电分营后,根据上级要求,县局建立起了以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农村支局所管理、储汇业务稽查员、班组长、支局所长为主的业务管理体系,以各类业务处理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及质量、服务考核指标为主,对各岗位生产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考评。
  第三节邮路建设
  一、邮路网络
  1994年12月,撤销新城至王旗、新城至卓尼洮砚、冶力关至卓尼康多骡班邮路3条,总长96公里,改为委托班车邮路。新建王旗至龙元邮路1条,长度12公里。2001年8月,撤销冶力关至临夏康乐县莲鹿邮路1条,长度34公里。
  截至2006年底,全县共有邮路21条,总长度952公里。其中委托班车邮路2条,总长度228公里;自行车邮路19条,总长度724公里;另有县城投递段道3条,总长度60公里。
  二、投递深度
  1998年9月,邮电分营时,全县19个乡镇,141个行政村中,逐日投递的乡镇有16个,行政村84个;隔日投递的乡镇3个,行政村43个;每3日投递一次及不定期捎转的行政村14个。县局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达到了当日投递。截至2006年底,全县16个乡镇,141个行政村中,逐日投递的乡镇有14个,行政村84个;隔日投递的乡镇2个,行政村43个;每3日投递一次及不定期捎转的行政村14个。县局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达到了逐日投递。县城内特快专递邮件、代收货款邮件、2.5公斤以下包裹实现了投递到户。
  临潭县邮政局2006年农村投递邮路表
  三、邮政设备
  1991年至1995年,全县设有邮政信箱31个、保险柜8个、铁皮保险柜24个、日戳24枚、夹钳9把、北京吉普2020L型邮运小车1辆、自行车20辆、邮骡3头。1996年9月,配备五十铃面包邮运车1辆,载重1吨;1999年3月,配备康敏斯厢式邮运汽车1辆,载重3吨;2000年7月,配备五十铃防弹运钞车1辆;2003年11月,配备桑塔纳2000型邮政综合管理用车1辆;2006年12月,配备长安之星特快专送车1辆。
  截至2006年底,全县设邮政信箱35个、信报箱255个、保险柜14个、铁皮保险柜30个、日戳28枚、夹钳9把、自行车22辆。有长安之星特快专递专送车1辆,五十铃防弹运钞车1辆,桑塔纳2000型邮政综合管理用车1辆。各类生产办公用微机15台、打印机14台、邮资机1台、复印机1台、传真机2台、电视监控设备1套、发电机1台。
  第四节邮政业务
  一、业务种类
  1991年以来,邮政业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保留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部分业务和停办了部分业务。1991年1月,在城关、新城增办了特快专递业务,但发展缓慢;1998年12月,在全县停办邮政快件业务;2000年12月,在全县增办了电子汇兑业务;2001年8月,在全县增办了快递包裹业务;2003年10月,在全县增办了代收货款业务;2006年1月,在全县新增物流业务。截至2006年底,办理的业务种类有函件业务、包裹类业务、特快专递类业务、汇兑业务、报刊业务、邮政储蓄业务、集邮业务、物流业务、代理业务及其他业务。2006年全县出口函件25901件、出口包裹1465件、出口特快1139件、代收货款178笔、出口汇票1816张、邮政储蓄余额3214万元,机要79件,集邮7567枚,物流配送120吨,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全县订销报纸累计596985份、杂志18495份,报刊流转额为37.60万元。
  二、业务信息化建设
  2000年12月,电子汇兑业务上线成功,实现了全国联网;2001年7月,邮政储蓄绿卡业务上线成功,实现了全国联网、通存通兑;2004年9月,报刊发行业务实现了网上订销要数;2004年12月,邮政储蓄业务实现了统一版本上线;2005年4月,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实现了网上投递信息反馈;2005年8月,邮政储蓄业务和电子汇兑业务实现了两网互通;2006年11月,邮政电子化支局系统上线成功;2006年12月,邮政电子稽査系统上线成功。
  临潭县邮政局择年邮政主要出口业务量统计表
  第二章电信
  第一节机构
  一、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
  1991—1997年临潭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由临潭县邮电局管理,邮政业务以信函为主,电信业务以电报为主。1997年上半年寻呼业务剥离划归联通公司。1997年底,邮电体制改革,邮电局分设为邮政局、电信局至今。1998年移动分营,电信局经营的移动业务划归移动公司经营。2004年5月,成立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2004年6月9日随同母公司在境外(纽约)或香港地区上市,电信局大部分业务转并电信分公司。
  2006年底,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设有大客户中心、综合办公室、公众客户中心、公话客户中心、维护工作站、线路维护中心等,有经理1名,副经理2名,职工28人。
  二、分公司所属机构
  西大街营业部1997年底,邮电分营后,电信、邮政营业厅分设,设立临潭县电信局第一营业厅。2004年5月,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成立后,设立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西大街营业部至今,2006年底,有营业员9人。
  新城营业部1997年底,邮电分营后,原邮电局新城支局产权划归临潭邮政局。2004年5月,设立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新城营业部至今,2006年底,有从业人员5人。
  冶力关营业部1997年底,邮电分营后,原邮电局冶力关支局产权划归临潭邮政局。2004年5月,成立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冶力关营业部至今,2006年底,有从业人员3人。
  第二节电信管理
  —、计划管理
  1997年底,邮电分营后,电信局业务收入、业务量、人员编制、维护等计划由州电信局分解下达。2004年5月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临潭县分公司注册成立后,原电信局大部分资产、业务等由电信分公司接替,企业业务收入、业务量、人员编制、维护指标等沿袭电信局管理模式,由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甘南州分公司分解下达。
  二、劳动管理
  劳动管理包括劳动组织、编制定员、劳动定额、劳动力计划调配和劳动纪律等,县局设有专职劳资员1名,负责劳动管理工作。1997年底,邮电分营后,劳动管理工作逐步向上集中,县局劳动管理工作逐渐弱化。2004年5月,电信分公司成立后,劳动管理工作基本由上级公司负责,县分公司设综合管理员1名,负责劳动工资、养老保险账务管理。2006年底,临潭电信分公司劳动定员为47名。
  三、业务管理
  邮电分营前,邮电业务管理以原邮电部颁发的各项规程及规章制度来加强企业的核算、清产与核资。建立生产岗位制后,县局以局长、邮政业务检査员、电信业务管理员、班组长、支局所长为主的业务质量检査体系,以各项规章制度及质量考核指标,对各工种业务人员进行监督检査和考核,因而使生产、通信质量不断上升。邮电分营后,电信局及电信分公司业务管理以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颁发的各项规程及规章制度来加强企业的财务核算和清产核资。通过建立生产岗位制、服务监督检査制度,尽量减少业务差错,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四、财务管理
  邮电分营前,为加强财务管理,县局由局长、会计、出纳、班组长、支局所长组成财务管理体系,检査全县邮电财务工作。规定做到营业收入当日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30元,各项收入必须按时上划,报话欠费月底前必须结算收取上缴,各项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周转金严格控制,凡开支在30元以上的必须用转账支票支付。邮电分营后,电信局财务管理基本沿袭原邮电局财务管理模式,2002年实行报账制至今,2005年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2006年建立内控制度并运行。
  五、技术管理
  邮电分营后,电信局设电信管理员1名,负责全县维护工作管理、工程建设等工作,线路设备维护由机线班和各农话点线路维护人员共同负责,设备维护工作由机务站负责。临潭电信分公司成立后,设备维护工作由维护工作站负责,线路设备维护工作由线路维护中心负责。
  第三节电信业务
  一、电报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电报业务量逐年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电报业务量进一步萎缩。
  二、长途电话
  1994年2月,2000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在临潭邮电局开通运行,临潭市话交换网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有长途来话电路3条,长途去话电路4条,各乡镇长途电话通过人工台转接。同年年底,临潭第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在新城开通运行,新城市话网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1996年底,合作至临潭、至卓尼、至岷县光缆传输网络建成,同年临潭县城S1240程控电话交换机开通运行,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的“两化”目标,有长途来、去话电路各6条,原纵横制电话交换机停用。1998年邮电生产办公楼落成,由于机房搬迁需要,临潭电信局新开通HJD04程控电话交换机,原S1240程控交换机停用。截至2006年底,有长途电路372条。
  三、市内电话
  1988年供电式交换机开通后,有市话用户100多户,主要为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商户。1994年,随着纵横制交换机的开通,市内电话得到了迅猛发展,至1996年底有市内电话用户900多户,截至2006年底,市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000多户。
  四、农村电话
  1994年底,新城开通程控电话交换;1996年底,新城、冶力关开通HJD04RSU交换机;1997年店子开通HJDO4RSU交换机。邮电、移动分营后,农村电话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临潭电信积极响应省公司“农话大会战”战略,大力建设农村通信网络,农村通信得以迅速发展。2002年后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农话发展受到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发展速度步入慢车道。2005年,随着国家对农村通信的支持,临潭电信“村通”业务在长川敏家嘴、羊沙甘沟等地开通,经过几年发展,“村通”网络覆盖率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各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的通信问题已得到了解决。五、无线市话
  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业务,于2000年6月开始建设,目前已建成通达县城、新城、冶力关、古战、王旗、卓洛、羊永、流顺等重点乡镇和鹿台子电站、青石山电站等重点企业。
  第四节信息网络
  一、传输网
  长途传输网1993年开通了高12路载波电路。1994年2月,临潭至合作长途电路增至7条,来话4条,去话3条。1996年合作至临潭、至卓尼、至岷县光纤传输网络建成投产,临潭至合作长途电路增至12条,来去话各6条。该传输网络的建成,为临潭农话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加速了本地电话的快速发展。
  市内电话网络从1983年到1991年的8年间,陆续对市话电缆进行了扩容。截至1991年底,有架空电缆1.9192皮长公里,埋式地下电缆1.4625皮长公里,架空明线14.814杆公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信进入大发展时期,期间市话网络不断得到扩容、新建,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1998年,市话管道建成投产,大对数主干电缆进入了管道,有效改变了架空电缆线多且杂乱的状况。自移动分营后,由于竞争加剧,固定电话进入发展缓慢期,市话网络建设逐年呈减少趋势。
  农村电话网络1996年,途经临潭合作至岷县二级光缆架设完工,临潭大部分乡镇实现了传输光纤化,为农话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架设了新城至冶力关光缆传输网络。移动分营后,农话网络建设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先后建成了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农话网络,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地区的信息通信需求。2005年,根据国务院、集团公司及省、州公司对农村通信的要求,开通了长川敏家嘴、羊沙甘沟“村村通”基站,2006年又开通了陈旗、八角、三岔、古战、新城等地“村村通”基站。截至2006年底,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县各乡镇和行政村的通信网络。
  二、电话交换网
  1991年底,再次对市话交换机进行改造扩容后,交换机容量由原来的300门增加到400门。1994年2月,县局2000QHJD09纵横制长市合一交换机开通运行,真正实现了交换自动化。1994年底,新城开通HJD88型程控交换机。1996年底,县局开通了2000门S1240程控电话交换机,原纵横制交换机停用,电话交换实现了程控化。1997年开通了冶力关256线HJD04RSU交换设备,将新城交换设备更换为512线HJD04RSU交换设备,开通了店子64线HJD04RSU交换设备。1999年后,交换网建设进入高潮,先后建成了敏家嘴、羊永、卓洛、古战、流顺、扁都、羊沙、王旗、青石山、术布、黄涧子、独山电站等交换点,基本解决了临潭大部分乡镇、重点行政村、党政机关及人民群众的通信难问题。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电话交换点17个。
  三、无线市话网
  2000年6月,根据省州公司部署,县城无线市话网络建成投产,无线市话以其资费低廉、绿色环保等特点风靡全县,发展迅猛。2000年底,先后开通了冶力关、新城无线市话网络。2001年扁都无线市话网络建成投产,2003年建成青石山电站、店子无线市话网络。2004年后,先后建成古战、卓洛、陈旗、术布、鹿台子电站、黄涧子、羊沙、流顺、羊永等地的无线市话网络。
  四、数据交换网
  1997年底,分组交换(CHINAPAC)、数字数据交换网(CHINADDN)设备开通运营,迈开了临潭数据通信发展史上的第一步。1998年,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的窄带拨号个人数据通信开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数据通信,但由于上网速度慢,资费高等诸多缺点,导致应用不便,发展缓慢。“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窄带网速慢、带宽低等缺点。2003年,ADSL数据交换设备在县城开通运营,让用户足不出户,掌握天下事成为现实。2003年至2006年底,先后在17个已建成的交换点上全部开通了ADSL宽带设备,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信息通信需求。
  第三章移动通信
  第一节中国移动
  一、机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临潭县公司(以下简称临潭移动)成立于1999年7月,是按照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关于电信重组的改革方案,从原临潭县电信局剥离组建的专业化移动通信公司。到2006年底,有正式职工4人,招聘人员45人(县公司24人,乡镇代办点21人),经理1人。在全县16个乡镇均设有营业网点,有行政村代办点20个。
  二、网络建设
  公司信息传输全部为自有光缆,二级干线光缆贯穿全县9个乡镇。共有基站28个,十一期在建基站10个,村通工程5个。截至2006年底,乡镇网络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78%,自然村网络覆盖率达73%。
  三、主要业务
  语音业务:短信俱乐部、一键通、移动虚拟号码、移动秘书、彩话、移动宽频网、来电显示、呼叫等待与保持、呼叫转移、移动公话、全球呼、呼叫限制、主叫号码隐藏、三方通话、一卡双号、亲情号码、语音信箱。
  数据业务:快讯业务、梦网精品区、中国手机报、号簿管家、彩信俱乐部、移动飞信、手机投注、彩信相册、手机邮箱、随e行、移动沙龙、语音杂志、GPRS、移动梦网、百宝箱、移动气象站、IP电话、无线音乐俱乐部、话费信使、12580、手机杂志、农信通、梦视界、彩铃、手机上网、彩信、短信、国际短信、移动证券。
  集团客户业务:VP米N、企信通、集团短信、集团专线、集团IP电话、集团E 网。
  卡类业务:IP记账卡、OTA空中下载卡、缴费卡、IP惠通卡、IP轻松卡。
  港澳台漫游业务:台湾漫游、澳门漫游、漫游服务热线、港澳台漫游指南、港澳台地区资费。
  四、服务
  一是配置“话单自助打印机”和“触摸査询系统”投放移动营业厅。二是推岀网上营业厅、多媒体终端、短信等八种话费査询渠道,向移动客户免费提供近5个月所有市话等详单,随时随地透明消费。三是推出营业厅、邮政等多种缴费渠道,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四是在推出“话费误差双倍返还”、“跨区服务”和“免填单”三项承诺服务。五是推出“客户资料、密码保护”服务,加强客户资料保密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六是营业管理出台《首问责任制》,明确投诉处理时限,设立“意见征询箱”,聘请社会监督员,动员全社会力量监督服务质量。七是在新城、陈旗、冶力关、八角、石门、三岔、术布、总寨等偏远的乡镇区域设立营业厅。
  第二节中国联通
  一、机构
  中国联通甘南分公司临潭县分部是中国联通甘南分公司在临潭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04年12月,现有营业员4名,经理1名;下设合作营业厅4家,分别为太和通讯合作营业厅、恒通通讯合作营业厅、新城合作营业厅及冶力关合作营业厅。相关从业人员8名。
  二、业务
  公司目前统一经营的电信业务包括:移动通信(联通新时空133CDMA移动通信、130/131/132GSM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长途通信、互联网、电路出租等。2005年又先后推岀了联通秘书、可视电话、综合智能网以及互动视界、彩e、掌中宽带、定位之神奇宝典、联通在信等基于CDMA1X无线数据业务的联通无限增值业务。、2006年公司推广了无线公话,开通了超级炫铃,以及“121”天气预报等增值业务,满足了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方便了顾客的日常生活。
  三、网络建设
  至2006年底,共投资达14000多万元,修建通信基站8处(座),新建光缆250多厶里,解决了县内7个乡镇、部分公路沿线、旅游景区的通信服务。
  截至2006年底,临潭分部G、C两网用户达4000余户,自成立分部至今每年营业额达120余万元,年均上缴税收6万多元。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机构

临潭县邮政局
相关机构
冶力关邮电支局
相关机构
店子邮电所
相关机构
王旗邮电所
相关机构
羊沙邮电所
相关机构
羊永邮电所
相关机构
新城邮电支局
相关机构
羊沙邮电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夏康乐县
相关地名
新城
相关地名
王旗
相关地名
新城
相关地名
卓尼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