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技术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5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技术改造
分类号: F124.3
页数: 2
页码: 256-257
摘要: 1991年以来,临潭县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技改扩建,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企业效益,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临潭县 技术改造

内容

1991年以来,临潭县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技改扩建,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企业效益,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
  建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建华水泥公司是原水泥厂改制的一家股份制企业,组建于1997年,1999年至2000年,企业投资80万元,租赁恢复5万吨回转窑生产线。2002年投资968万元,进行窑外分解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2004年投资60万元,将水泥磨扩大为2.8x8.6米,产量提高到8吨/小时,并投资60万元将单筒冷却机改为复合式蓖冷机。2005年投资80万元增设增湿塔,窑产量提高到12万吨。2006年,依据国家节能降耗工作要求,企业编制了《临潭县建华水泥公司综合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1920.68万元,主要改造内容:石灰石矿山建设;回转窑、单冷机等大型设备的维修及部分更换;石灰石破碎系统及生料系统的完善改造;窑尾粉尘综合治理技术改造遗留问题的处理;全厂高压补偿装置更换。该项目技术改造完成后,年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
  独山电站1993年县上在省、州的扶持下投资140万元对独山电站渠道及进水口进行了改造,改变了独山电站建站以来“三不发电”(水小不发电、水大不发电、春冬季不发电)的状况。1997年县电力公司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对独山电站尾水系统及1#、2#机组进行了大修改造,并新增了第3号发电机组,经过改造独山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700千瓦,至1999年发电量达到1566万度。
  县农机厂1992年,该厂在县计委的扶持下,先后投资7万元,建设了铸钢生产车间,年设计产量300吨,并在县农村能源办的扶持下投资1.2万元,建设了太阳灶生产车间,年产太阳灶100台。
  县淀粉厂该厂于1998年从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分设划出实行独立核算后,筹集资金13万元,增加了洋芋精粉皮生产线。为扩大生产规模,2005年,论证编制了《年产3000吨马铃薯精淀粉及100吨精粉皮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底开始实施,前期初步投入30万元。
  县电力公司2000年,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家,即供发电分营,电力公司恢复单纯供电业务后,紧抓农网改造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更新改造。其中:新建了冶力关、新城供电所办公楼,新城变电所厂房,更换了部分设备,改建了城关变电所厂房及设备,修建维修了各乡镇供电营业所3处,为城关供电所收费室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电脑收费程序。至2005年,公司下辖供电所3个(城关、新城、冶力关),乡镇供电营业所19个,供电营业面积3150平方公里,全县通电用户27800多户,电网覆盖面积达98.5%。
  甘肃达临潭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始建于2001年,2002年扩建改造,投资80万元修建了进厂大桥及供水设施。2005年至2006年,对4000千伏安炉子改造为6300千伏安炉子,设备投资80万元。由宜兴中宇电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万元对两台6300千伏安炉子进行了断网改造。2006年底,开始进行环保改造投资。
  靑石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企业筹集资金210多万元,对厂房及三台发电机组进行了更新维修,确保了机组正常运转。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