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4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力
分类号: F407.61
页数: 2
页码: 247-248
摘要: 临潭县电力工业发展较快。1991年县境内正常发电的电站共有4座,即独山电站、冶海电站、冶力关电站、新庄电站,装机7台,总容量2150千瓦。电力供应企业有临潭县供电公司,公司下设城关、新城2个变电所,有固定资产(原值)129万元,职工68人。
关键词: 临潭县 电力工业

内容

临潭县电力工业发展较快。1991年县境内正常发电的电站共有4座,即独山电站、冶海电站、冶力关电站、新庄电站,装机7台,总容量2150千瓦。电力供应企业有临潭县供电公司,公司下设城关、新城2个变电所,有固定资产(原值)129万元,职工68人。
  1992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县发电量943万度,工业总产值76.76万元,供电量1080万度,工业总产值21.3万元。
  1993年在省、州的扶持下投资140万元对独山电站首渠及进水口进行了改造,改变了独山电站建站以来“三不发电”(水小不发电、水大不发电、春冬季不发电)的状况。从1996年开始电力生产供应企业实行产权重组,将县供电公司、独山电站、冶海电站等组建为发电、供电为一体的电力企业,即临潭县电力公司。1999年至2001年,兴建了总装机1.2万千瓦(3X4000千瓦)的青石山水电站。2000年,依据国家农电体制改革要求,发电、供电分营,组建了临潭县水利发电集团公司(三河水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管理青石山、独山子、冶海、关街、新庄5座水电站的运行发电,拥有固定资产1.48亿元,总装机容量1.533万千瓦,有职工246名,其中管理人员23名。2002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县完成发电量6870万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40万元,工业增加值420万元;完成供电量1856万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92万元、工业增加值518万元。
  2003年后,县水利发电集团公司在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中,其所属电站相继产权转让于县内外民营企业投资商。通过招商引资,由临潭县和甘肃金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甘肃华羚集团公司投资兴建了总装机容量1.22万千瓦的鹿儿台水电站。并通过招商引资开工兴建术布电站,总装机容量0.42万千瓦。县电力公司自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家后,公司拥有职工223人,部室7个(经理工作部、市场营销部、生产技术部、安监部、财务部、校验室、线路队),35千伏变电所4座(城关、新城、冶力关、术布),总容量1175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4条,长154公里,供电所3个(城关、新城、冶力关),供电营业面积3150平方公里,成立乡镇供电营业所19个。2005年全县通电用户达27800户,电网覆盖面积达98.5%,各乡(镇)14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网改造。2006年,全县完成发电量9889万度、工业增加值771万元,完成供电量2300万度、工业增加值215万元。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