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门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48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专门调查
分类号: C829.2
页数: 3
页码: 239-241
摘要: 专门调查,主要是指为了研究某些针对性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这种调查多属一次性调查,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目前统计局主要搞的一次性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关键词: 临潭县 统计工作 调查工作

内容

专门调查,主要是指为了研究某些针对性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这种调查多属一次性调查,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目前统计局主要搞的一次性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一、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加以调查研究,并以样本的指标数值去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由于统计调查方法的重大改革,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具有社会投入少的特点,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取得必要的统计数据。目前利用这一统计调查方法取得统计资料的专业有:农村住户调查、城镇住户调查、农产品产量调查、贫困监测、农村固定资产抽样调查、人口变动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等。从2006年开始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也应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二、普查
  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来搜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统计报表来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要的国情、国力,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
  会经济现象总量。自1991年以来,临潭县已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普查,分别是:1993年年底开展的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年底开展的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下半年开展的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上半年开展的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12月31日开展的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12月31日开展的第一次经济普查、2006年12月31日开展的第二次农业普查。
  (一)临潭县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经过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具有普遍性的调查,普查的指标共有38个项目、678个指标。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进一步查清农村劳动力的使用转移以及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此次普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普查时间为1995年10月至1999年6月止,历时3年。涉及全县19个乡镇,141个村委会,723个合作社。
  (二)临潭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进行的人口普查,也是一次跨世纪的人口普查。
  总人口及其增长情况临潭县登记的总人口为141008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时)的131112人相比,临潭县十年零四个月总人口共增加了9896人,增长7.55%,平均每年增加958人,年平均增长0.71%。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指有常住户口人数和常住户口待定人数,包括外出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为145800人。
  人口自然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由1990年的24.56%。下降到2000年的16.42%。,下降了8.74个千分点,自增率为&51%。。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情况全县登记的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42298人,占总人口的30%;15~64岁的人口为95689人,占总人口的65.73%;65岁以上的人口为6021人,占4.27%。同1990年第四次全县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7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19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41个百分点。男性为72640人,占总人口的51.51%;女性为68368人,占总人口的48.49%,性别比为106.23%,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了1.99个百分点。
  家庭户情况共有家庭户34060户,家庭户人口为140169人,占总人口的99.6%,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12人,比1990年的4.69人减少了0.57人。
  城乡人口情况居住在城关镇的人口为21312人,占总人口的15.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9696人,占总人口的84.89%。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状况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831人,占总人口的0.59%;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6105人,占总人口的4.33%;接受初中教育的14158人,占总人口的10.04%;接受小学教育的58591人,占总人口的41.55%。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口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由224人上升为589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由3820人上升为4330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由8416人上升为10041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由18904人上升为41552人。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38585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7.78%下降为27.36%,下降了20.42个百分点。
  民族人口构成情况汉族人口为99978人,占总人口的70.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1030人,占总人口的29.10%。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4654人,增长了4.88%;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5242人,增长了14.65%。
  就业和失业人口情况15周岁及以上人口共9677人,其中有职业的8415人,占86.96%;在职工作人数7人,占0.07%;其他原因未工作人数1255A,占12.97%。在未工作人口中,从未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有32人,失去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有32人。
  人口流动和迁移情况在登记人口中,已在本乡、镇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乡(镇)以外的有2660人;在本乡、镇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有206人;普查时居住在本乡、镇,常住户口待定的有416人;原住本乡、镇,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有3人。在户籍人口中,外出不满半年的有2342人,外岀半年以上的有9969人。
  (三)临潭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临潭县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为研究制定临潭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政府决策与管理水平提供了基础信息。通过普查,临潭县有个体工商户3641户,法入单位443个,产业活动单位176个。
  (四)临潭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临潭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目的是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此次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包括列入农业普查范围的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全国普查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临潭县经甘南州报请省局和国务院领导小组同意提前于11月30日开始普查。普查涉及全县16个乡镇,142个普查区723个小区,29426个家庭户130009人,146个集体户1067人以及31个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单位。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