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以工代赈建设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478
颗粒名称: 第八节 以工代赈建设项目
分类号: F303.3
页数: 2
页码: 232-233
摘要: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是国家对贫困地区采取的一项特殊扶贫政策,也是临潭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临潭县 以工代赈 建设项目

内容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是国家对贫困地区采取的一项特殊扶贫政策,也是临潭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89年至1995年以中低档工业品、粮食、以工代赈购货券搞以工代赈,主要在贫困落后山区修建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病区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以后,省州加大了扶持力度,以工代赈资金和国债以工代赈资金投资面扩大到交通、水利、农电线路、农村通讯、农业支柱产业等方面。从1984年至2006年,省州共安排下达临潭县以工代赈建设资金力05万元,建设各类以工代赈项目170项。其中水利建设方面78个项目,投入资金3373万元;交通建设方面77个项目,投入资金3670万元;农村通讯方面8个项目,投入资金191万元;农业支柱产业方面6个项目,投入资金225万元;生态环境建设方面1个项目,投入资金246万元。其中:“八五”期间安排以工代赈资金规模990.3万元(粮油棉布110万元,工业品592万元,配套资金28&3万元)。“九五”期间下达以工代赈资金规模264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820万元,省财政13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91万元),建成县乡村公路17条117公里,修建桥梁13座、防洪工程29处,修建水渠10条15367米,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1处。“十五”期间下达以工代赈资金规模3069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427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10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37万元),建成固定式提灌站7个,修建乡村道路15条175公里,修建桥梁2座,架设通讯线路5000米,修建防洪工程15处,修建水渠2条3500米,修建人畜饮水工程3处。
  以工代赈工作开展后,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计划委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以工代赈建设项目,负责审定全县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以工代赈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报送审批,年度计划的报送下达,建设规划的编制,建设资金的落实,项目建设的检査验收。根据《甘肃省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程序,设立以工代赈资金专户,1997年以工代赈资金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项目档案,实行项目公示制度。2002年开展“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年”活动,加强和完善了项目管理。注重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每年都编制以工代赈建设项目计划,同时先后编制了 “九五”、“十五”、“十一五”3个以工代赈中期建设计划。其中“十五”建设计划包括62个项目,总投资达11172万元;“十一五”建设计划包括县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三化”草场治理等方面的52个项目,总投资达5063万元。同时还编制了《临潭县“十一五”易地搬迁规划》。通过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的实施,对改善临潭县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起到了明显作用。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