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草场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草场利用
分类号: S812.5
页数: 2
页码: 154-155
摘要: 临潭县有天然草场123万亩,以放牧牲畜为基本利用方式,农区的役畜、育肥牛羊在冷季实行舍饲,其余家畜实行半舍饲,其他季节完全实行放牧。由于天然草场分布的不平衡,没有放牧条件的地区要向草场宽裕的地区借山放牧。如卓洛、城关、新城等地都分别向三岔、总寨等乡借山放牧,付一定的租赁费。
关键词: 临潭县 草场利用

内容

临潭县有天然草场123万亩,以放牧牲畜为基本利用方式,农区的役畜、育肥牛羊在冷季实行舍饲,其余家畜实行半舍饲,其他季节完全实行放牧。由于天然草场分布的不平衡,没有放牧条件的地区要向草场宽裕的地区借山放牧。如卓洛、城关、新城等地都分别向三岔、总寨等乡借山放牧,付一定的租赁费。
  各地草场放牧强度差异很大,农区附近的山地终年放牧,退化现象十分明显,高大禾本科牧草减少,耐践踏的矮蒿草、蒿草、火绒草等充分生长,低矮并密度呈毡状,狼毒草等毒草、杂草数量很多,由于没有草场综合治理方面的项目和经费,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推广优良牧草种植,大力推广暖棚养畜、'青贮氨化饲料的制作等牧业实用技术,从而减少草场的载畜量,缓解草场放牧强度,使农区附近的草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以维护草场生态平衡。
  林间草场产草量高,一般作为割青草或拴系牵引放牧。牧区和半牧区一般分为两季草场,实行轮牧和休牧,即夏秋在远山草场放牧,冬春在居住地周围的近山草场放牧, 并补饲农作物秸秆、晒制的青干草以及精料等。
  远离村庄的远山、高山地带的草场,根据草场权属,由有权属的养殖户办远山牧场、借山放牧或集中有权属村社的牲畜在夏季办场放牧,秋季需要役畜时返回,这些草场放牧强度低,植被状况良好。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
三岔乡
相关地名
总寨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