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5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页码: 140-141
摘要: 据《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资料反映,全县有高等植物122科、443属、1300种;有野生动物251种,其中鸟类151种。仅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就有植物种类分属90科、346属、74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20种,被子植物87科、338属、725种;鸟兽类动物隶属于6目、17科、35属、45种;两栖类有2目、4科、4属、4种;爬行类动物隶属于2目、2科、2属、2种;鱼类有5种,隶属1目、2科。秦岭冷杉常绿乔木,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2600米以上山坡或山谷中有野生,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为中国特产稀有植物。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树种。
关键词: 林业管理 动植物资源

内容

据《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2001年12月)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资料反映,全县有高等植物122科、443属、1300种;有野生动物251种,其中鸟类151种。仅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就有植物种类分属90科、346属、74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20种,被子植物87科、338属、725种;鸟兽类动物隶属于6目、17科、35属、45种;两栖类有2目、4科、4属、4种;爬行类动物隶属于2目、2科、2属、2种;鱼类有5种,隶属1目、2科。
  二、野生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植物资源
  1.野生珍稀濒危保护动物
  临潭县境内鸟兽类中属国家I级保护种类的有:雪豹、白唇鹿、斑尾榛鸡、雉鹑、金雕、胡兀鹫、白肩雕,共7种;属国家II级保护种类的有:豺、石貂、黄喉貂、兔狲、猞猁、林麝、马麝、马鹿、苏门羚、斑羚、岩羊、蓝马鸡、血雉、雕鸮、四川林鸮、鬼鸮、凤头蜂鹰、秃鹫、兀鹫、苍鹰、褐耳鹰、雀鹰、黑鸢、毛脚鵟、棕尾鵟、普通鵟、猎隼、红隼、游隼、蓑羽鹤等。
  2.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4年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和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临潭县境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0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胡桃科的胡桃,罂粟科的红花绿绒蒿(草本),毛茛科的星叶草(草本);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松科的秦岭冷杉和垂枝云杉、小檗科的桃儿七(草本)、毛茛科的紫斑牡丹、木樨科的水曲柳、豆科的野大豆(缠绕草本)和黄蓍(草本)。三、古树名木
  秦岭冷杉常绿乔木,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2600米以上山坡或山谷中有野生,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为中国特产稀有植物。
  垂枝云杉常绿乔木,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2500~3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有野生。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树种。
  水曲柳落叶乔木,是第三纪的残遗类群,分布于河边沟谷地带,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胡桃落叶乔木,生长于海拔2000米左右山坡、路旁、地畔及河边等地,主要产于莲花山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紫斑牡丹落叶小灌木,分布于海拔2100-2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栽培于群众庭院中,是中国特有野生花卉,属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细叶黄杨落叶乔木,栽培于莲花山保护区村民、单位庭院内,是名贵木雕材种。八郎寺小叶朴落叶乔木,栽培于八郎寺群众庭院,仅有两棵,是稀有名贵树种。
  东山顶古杨在石门乡草山村东山社山顶生长着约300年左右的古杨树,胸径达1.5米,树冠东西8米,南北12米,树高12米。独木成林,古朴沧桑,枝繁叶茂,长期生长于山顶,实属罕见。
  新站古杨在三岔乡高楼子村新站社生长着一棵300年以上的古杨树,胸径达2米,冠幅南北16米,枝叶繁盛,是当地群众聚会纳凉之所。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