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2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 F302.2
页数: 2
页码: 117-118
摘要: 危害程度较大的有锈病、白粉病、黑穗病、根腐病等4种。2005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发生30689亩(次),减产30%-50%,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390万元。2005年白粉病、黑穗病在临潭县小麦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面积3380亩,减产5%左右。其中条纹病、黑穗病危害最重,一般减产5%左右。其中以洋芋晚疫病危害最重,严重年份减产3成左右,环腐病次之,一般为5%以下。全县无偿提供农药6.26吨、喷雾器300架,挽回损失3460.59吨。人工防治人工防治主要用于防治鼠害,高原鼢鼠和中华鼢鼠在全县境内危害较大。
关键词: 农业管理 病虫害防治

内容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一)农作物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小麦主要病害: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白杆病、黄矮病、赤霉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危害程度较大的有锈病、白粉病、黑穗病、根腐病等4种。2005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发生30689亩(次),减产30%-50%,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390万元。2005年白粉病、黑穗病在临潭县小麦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面积3380亩,减产5%左右。
  青稞主要病害:条纹病、黑穗病、叶锈病。其中条纹病、黑穗病危害最重,一般减产5%左右。
  洋芋主要病害:早(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其中以洋芋晚疫病危害最重,严重年份减产3成左右,环腐病次之,一般为5%以下。
  豆类病害:枯萎病、病毒病、锈病、根腐病、褐斑病、立枯病、轮纹病等,以褐斑病、根腐病危害较重。
  油菜病害: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以油菜菌核病危害最重。一般减产5%左右。
  (二)农作物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
  地上害虫有黏虫、小麦吸浆虫、麦蚜、麦秆蝇、买鞘毛眼水蝇、麦茎蜂、蚕豆蚜虫、油菜跳甲、小菜蛾等。临潭县虫害发生最重的是黏虫、麦蚜、油菜跳甲。1998年和2005年黏虫大面积暴发,其中2005年发生面积33722亩,受害作物主要以小麦、蚕豆、豌豆;洋芋为主,平均受灾程度5成,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395万元。全县无偿提供农药6.26吨、喷雾器300架,挽回损失3460.59吨。地下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在全县危害较重的是金针虫、种,26万亩耕地中每年有10万亩左右的农作物受地下害虫危害,危害程度5%~10%。
  (三)农作物主要草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全县农田杂草有野燕麦、苦苦菜、马齿苋、看麦娘、蒲公英、柄草、芦苇、夏枯草、王不留行、苦格子、黄蒿、灰条、猪秧秧、萹蓄等。其中:野燕麦、苦苦菜、马齿苋危害最重,尤其是野燕麦传播快,以西路各乡为最重。、
  (四)农作物主要鼠害及危害程度
  主要田鼠种类有高原鼢鼠、中华鼢鼠(瞎瞎)、甘肃兔鼠、大仑鼠。其中以高原鼢鼠、中华鼢鼠最为严重,各乡镇有不同程度发生,减产1%~5%左右。
  二、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防治
  综合防治搞好作物布局,进行轮作倒茬。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燕
  麦、胡麻等作物不能连作,连作不超过3年。倒茬应遵循用养地相结合、生态平衡的原则进行;种植优良抗病品种;采取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
  科学防治药剂拌种(土壤处理),用甲基托布津、小麦拌种王、多菌灵、3911等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农作物苗期病虫害;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60克,兑水50公斤,加喷施宝1支~2支或磷酸二氢钾500克,喷雾防治,发病严重地块,亩用量适当增加;杂草防治每亩用72%2、4DJ酯等农药50克~100克兑水喷雾。
  人工防治人工防治主要用于防治鼠害,高原鼢鼠和中华鼢鼠在全县境内危害较大。防治措施常用箭射杀、放诱饵、毒药、水罐、烟熏等方法。
  临潭县部分年份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统计表
  年份发生面积(亩)防治面积(亩)挽回损失 (万元)实际损失 (万元)药械调供
   总计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总计病害虫害草害鼠害农药 (吨)器械傑)
  199618495567830180252560073500178565138400245010000277052344.9749.284.97100
  199713800010200381002480064900155476979841998211780257301770.04582.58128300
  19981403901436010164098001459026075912172910605013830191503460.591227.346.26310
  2000140582512742056030398383501975691313703853911410162501525.83644.368.22150
  200114253661739232223788819687144602718073230030200102951156.82358.464.31301
  2002103890454701421029590146208573038890122002112013520(其中:药剂拌种81000亩,种子包衣21000亩。)
  2003724272350111488228121462653735189798008167529996(其中:药剂拌种85000亩,种子包衣25000亩。)
  2004732182213615491220261356552959175749985156899711(其中:药剂拌种95000亩,种子包衣25000亩。)
  20051066463567940727136801656010885848550381781201010120(其中:药剂拌种95000亩,种子包衣25000亩。)
  2006119145289151770037620349108882026760114512566324946(其中:药剂拌种95000亩,种子包衣25000亩。)
  1998年黏虫大暴发,中路(包括三岔乡)、西路各乡全县统防,农药、器械无偿供给,其中调供农药4.71吨、喷雾器300架。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