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2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F302.2
页数: 2
页码: 112-113
摘要: 到2006年底,小麦播种面积43175亩,单产160公斤,总产690.80万公斤,占总播种面积的16.34%,占粮食总产量的33%。小麦是耐寒性较强的作物,性喜温凉,开春气温稳定通过0℃时即可播种。通过春化阶段有效温度10℃ -11℃,光照要求每日8小时~12小时,时间16天以上。灌浆至成熟期适温20℃ -25℃,光照充足,土壤湿度16%~20%。高温、干旱加速成熟、灌浆不足,籽粒秕瘦;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引起贪晴晚熟,籽粒干物质积累少,并易引起发芽霉烂和病虫危害,降低品质。小麦生育期间蒸发量331.2毫米,降水450毫米,光照1010-1155小时,总辐射量74.5卡/平方厘米。临潭县降水、日照等可以满足春小麦的需要。农民多喜欢无芒品种,这种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口紧”,产量高。
关键词: 农业管理 粮食作物

内容

春小麦是临潭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久远。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转暖趋势, 部分地方宜种植冬小麦,八角乡全乡,冶力关60%-70%的地方,王旗的韩旗、唐旗村,洮滨的新堡、总寨等村均有少量种植。到2006年底,小麦播种面积43175亩,单产160公斤,总产690.80万公斤,占总播种面积的16.34%,占粮食总产量的33%。小麦是耐寒性较强的作物,性喜温凉,开春气温稳定通过0℃时即可播种。通过春化阶段有效温度10℃ -11℃,光照要求每日8小时~12小时,时间16天以上。分蘖——拔节期生物学下限温度7℃-8℃,适温12℃ -16℃,土壤湿度20%~22%,气温低于10℃或高于35℃, 土壤干旱或阴雨连绵,易脱肥脱水,不孕小花增多,造成减产。灌浆至成熟期适温20℃ -25℃,光照充足,土壤湿度16%~20%。高温、干旱加速成熟、灌浆不足,籽粒秕瘦;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引起贪晴晚熟,籽粒干物质积累少,并易引起发芽霉烂和病虫危害,降低品质。小麦生育期间蒸发量331.2毫米,降水450毫米,光照1010-1155小时,总辐射量74.5卡/平方厘米。临潭县降水、日照等可以满足春小麦的需要。农民多喜欢无芒品种,这种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口紧”,产量高。
  二、青稞
  青稞耐寒性较强,并具有喜冷凉湿润的独特性,具有早熟、抗牙烂的优点。适宜种植在海拔高、气温低、雨量多、无霜期短的阴湿地区。临潭县适宜普遍种植,尤其是中西路地区,生产潜力很大。青稞全生育期要求:日照时数1001.2小时,太阳总辐量64.6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32.3千卡/平方厘米,降水量369.3毫米,蒸发量330毫米,5月~7月是湿润月,加之多数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以上条件很符合青稞需求。由于气温低,热量仍然决定青稞种植地区。海拔2600~3100米地区为青稞适宜区,具体包括中西路的几乎全部和其余各乡镇的冷凉半山或高山地区,海拔2600米以下地区多数较为干旱,产量尽管高于冷凉地区,但产量远低于当地小麦产量。从性状而言四棱青稞多受欢迎,其中半抽穗类型多适应高海拔冷凉阴湿地区,全抽穗型品种多适应较干旱温暖地区。此外,青稞草饲用价值高于麦草,它是牲畜的主要饲草,故农民多喜欢植株较高的青稞品种。
  三、蚕豆
  蚕豆,俗称“大豆”,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在历史上临潭县就有种植。部分地区具有种植蚕豆的优越条件,是主要养地倒茬作物。蚕豆是喜光作物,充足的阳光,较干燥的空气对促进开花有利,种植蚕豆的适宜地区在海拔2700米以下地区,具体包括洮河、石门沟、羊沙河沿岸河谷、川谷及半山地区、冶力关、八角乡全部、新城川区及低山区、店子乡、三岔乡沟谷台地、石门乡沟谷地带及半山区。海拔2750米以下蚕豆可基本成熟,豆类种植以蚕豆为主;海拔2750米以上地区蚕豆基本不成熟,豆类种植以豌豆为主,其中可种植区主要包括新城、流顺、术布川台地区和低山地带。
  四、洋芋
  洋芋,即“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作物,具有播期长、适应性广、抗灾力强、丰产性好等优点,又是喜光作物,临潭县各类地区广泛种植。在整个生育期间,特别是块茎形成期比较凉爽的气候条件十分重要。一般需肥为N:P:K=2:1:5,在块茎膨化期,需水52%。土壤湿度16%-20%为宜。具体种植区:洮河、石门沟、羊沙河、冶木河谷台地及低山地区。
  五、豌豆
  豌豆是临潭县高海拔地区主要的养地倒茬作物,全县普遍种植,主栽品种为麻豌豆,八角、冶力关等乡镇为白豌豆。麻豌豆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早熟,分布海拔高等特点。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