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3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分类号: C923
页数: 2
页码: 99-100
摘要: 临潭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自1991年以来,逐步推行“三级三线”管理技术服务、信息管理、依法管理的模式。即县、乡镇、村三级为党政管理;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站(办公室)、村计生工作室为三线业务管理。信息管理2006年底临潭县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服务所都配备了计算机,计算机操作员持证培训上岗。建立了基层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将已婚育龄妇女婚姻、怀孕、生育、节育、妇女病的査治情况,生殖保健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了县乡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了州县、县乡联网。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生育管理

内容

临潭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自1991年以来,逐步推行“三级三线”管理技术服务、信息管理、依法管理的模式。即县、乡镇、村三级为党政管理;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站(办公室)、村计生工作室为三线业务管理。
  党政管理县乡村党政领导干部每季学习一次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研究一次计划生育工作,解决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全面落实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险和独生子女保健费;投标建设县服务站、乡镇服务所和村服务室;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加快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步伐,大力推行“三结合”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对超生的领导干部进行査处; 健全和完善协会组织;充实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队伍,按要求配备专干和大夫。
  业务管理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站(办公室)、村计生工作室作为党政管理的参谋助手,主要负责县、乡(镇)、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业务。主要是人口计划,生育指标审批,数据统计,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管理,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等,领导和管理县服务站、乡服务所、村服务室。
  技术服务县服务站主要依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优生监测,生育、节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的系列服务;乡镇服务所的服务项目:环孕情服务,放环、取环、结扎(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妇女病普査治疗及转诊。产、术后随访、节育后回访、发放药具及生殖保健咨询等,建立妇女病普査治疗档案和不孕(不育)症档案;村服务室主要是村专干、合作社宣传员、自管小组长组织育龄群众学习计划生育方面的有关知识,参与环孕情检査、入户访视、药具发放等服务工作。
  依法管理县、乡、村层层签订《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责任书》,落实各自的执法责任;培训计划生育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标准和法律程序征收社会抚养费;认真贯彻落实“七不准”规定;按照《条例》规定申请、评议、发放生育指标;在计划生育合格村的基础上实行村民自治;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各乡镇专人负责,建立流入人口档案,及时验证,开展服务。各乡镇、村对流出人口建立档案;及时办证、发证,按时査验环孕情证明。
  信息管理2006年底临潭县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服务所都配备了计算机,计算机操作员持证培训上岗。建立了基层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将已婚育龄妇女婚姻、怀孕、生育、节育、妇女病的査治情况,生殖保健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了县乡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了州县、县乡联网。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