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资源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资源分布
分类号: TS972.123.9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临潭县有林地面积42万亩,草地面积123万亩。森林主要集中在冶力关、八角乡、莲花山、羊沙乡和术布乡。上述4乡镇是临潭县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植被茂盛,物产丰富,公害少,无污染,山野菌菜分布丰富。主要有蕨菜、冬虫夏草、蕨麻(人参果)、蘑菇、鹿角菜、柳花菜、狼肚、黑木耳等山珍野菜资源。蕨菜蕨菜俗称植物活化石,属山野林地菜类,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口感滑润,味道鲜美。有防癌作用,药用价值较高,是纯天然的珍稀食品,也是林优产品中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主要分布在术布乡鹿儿沟林区、羊沙林区、冶力关林区、八角莲花山林区的次生林带中,其他乡镇的次生林带中有少量分布,但数量不及上述林区。
关键词: 野菜 菌类 资源分布

内容

临潭县有林地面积42万亩,草地面积123万亩。森林主要集中在冶力关、八角乡、莲花山、羊沙乡和术布乡。上述4乡镇是临潭县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植被茂盛,物产丰富,公害少,无污染,山野菌菜分布丰富。主要有蕨菜、冬虫夏草、蕨麻(人参果)、蘑菇、鹿角菜、柳花菜、狼肚、黑木耳等山珍野菜资源。
  蕨菜蕨菜俗称植物活化石,属山野林地菜类,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口感滑润,味道鲜美。有防癌作用,药用价值较高,是纯天然的珍稀食品,也是林优产品中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主要分布在术布乡鹿儿沟林区、羊沙林区、冶力关林区、八角莲花山林区的次生林带中,其他乡镇的次生林带中有少量分布,但数量不及上述林区。采摘期一般在19-23天左右。
  冬虫夏草属昆虫菌植物合并类,属性独特,冠山珍系列中上八珍之首。有增补体内元气,增强免疫力,防癌治癌之功效,市场价格极其昂贵。临潭长川乡大沟山野、冶力关黄涧子林区、八角乡莲花山林区、术布乡鹿儿沟林区,均有少量分布,适于在海拔3500~5050米之间生长。
  黑木耳属次生林带野生速生菌菜类,肉厚片大,采摘期在雨后放晴最宜。主要分布在术布乡鹿儿沟林区、仓科林区,其他林区尚不多见。
  地耳属高山林区山野菌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等,营养价值高,是纯天然的珍稀品。临潭各地均有分布且较丰富,阴山坡、地垄上尤为质优,适宜在冬季采拾。
  羊肚菌俗称狼肚,属高原林区野生菌类,其味甘,性平,益肠胃,助消化,有化痰理气的功效。菌体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铁、钙、锌等矿物质。羊肚菌有圆顶狼肚和平顶狼肚之分。圆顶狼肚分布在冶力关林区、八角乡莲花山林区内,其肉厚体大质优,居山珍中下八珍之首,市场价格昂贵;平顶狼肚主要分布在术布乡鹿儿沟林
  第一节资源分布区、仓科林区,体形匀称,适应生长在海拔3400-4160米之间,排行于下八珍之二,略逊于圆顶狼肚。
  蘑菇属高原林区野生菌类。其味甘,性平,益肠胃,助消化,具化痰理气功效,有“山中珍品、席上佳肴”和“素中之荤”之美称。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蘑菇从形体上分,有平菇、大伞状菇、尕麦什儿菇和辣椒菇之分。分布在阔叶树丛、次生林草丛中,生长期在2~5天左右,食用价值高。尕麦什儿蘑菇是草甸速生菌菜类之一,分布在2700-3880米之间的草甸丛中,生长期1~2天左右,雨后放晴采摘最宜,在卓洛乡日扎山区草甸、长川乡大沟草甸分布广,羊沙乡上羊沙河畔有少量分布。辣椒蘑菇亦属草甸菌菜类,橘红色,其味稍辣,故而得名。
  乌龙头属次生林带菜类,适于在海拔2800~3400米之间的次生林带生长,其状近似乌龙,故得此美名,食之有消炎、祛火、消肿止痛的药用功效。
  苦苦菜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土质松软的地方,具有多种营养成分,有祛病健体、降压之功效,是纯天然食品。
  柳花菜属高原林区野生菌菜类,不含外源色素,风味独特,清脆爽口,祛病健体,是家庭、餐厅食用佳品。盛产在八角、羊沙、冶力关、莲花山林区。
  人参果俗称蕨麻,是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多年生植物,之根、茎、肉色白,味甘甜,具有降压、滋阴补阳、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长川、城关、卓洛、古战等乡镇均有少量分布。
  鹿角菜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区,其营养丰富,含有粗纤维、维生素、粗蛋白及微量元素钙铁锌等,是纯天然的珍稀食品。冶力关林区分布最为广泛。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