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沿革
分类号: K901.9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临潭县历史悠久,是古代有名的洮州。据在新城、龙元、陈旗和石门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和甘肃仰韶文化的文物显示,早在4000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周划中国为九州时期,临潭地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为诸羌所据。 秦朝时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分天下为36郡时(包括内史),临潭为陇西郡临洮县(今岷县)辖地。
关键词: 建置 地理沿革

内容

第一节沿革
  临潭县历史悠久,是古代有名的洮州。据在新城、龙元、陈旗和石门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和甘肃仰韶文化的文物显示,早在4000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周划中国为九州时期,临潭地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为诸羌所据。
  秦朝时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分天下为36郡时(包括内史),临潭为陇西郡临洮县(今岷县)辖地。
  两汉时期,西汉高祖刘邦灭秦后,二年(公元前205年)十一月拔陇西。三年六月新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5郡,临潭为凉州刺史部陇西郡临洮县辖地,境内始有洮阳、候和2个居民点。
  西晋时期,惠帝分陇西郡为狄道、临洮、河关3县,又置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6县,合9县置狄道郡,属秦州。这是临潭史上第一次在临潭地区所置的洮阳县,距今约有1718年的历史。
  东晋十六国时期,临潭地处与青海白兰羌交界之处,故战事频繁,形势多变。自西晋永嘉之乱,洮阳沦陷,至东晋十六国末期为吐谷浑占据。
  南北朝时期,自永初元年至永明初,临潭地区仍旧为吐谷浑占据。永明九年,即太和十五年(491年)“魏主召吐谷浑王伏连筹入朝,伏连筹辞疾不至,辄修洗阳、泥和(候和)2城,置戍冰焉”。五月乙卯,魏长孙百年攻克洮阳、泥和二戍,俘其3000余人。自此,吐谷浑附属于魏。大同六年(540年)冬,吐谷浑自莫折念生之乱,不通于魏。据北魏武定时期的《地形志》记载,临潭地区为河州洪和郡蕈川县管辖,境内并设有洮阳、泥和二戍。洪和郡下属水池、兰川、蕈川3县。永定三年(559年)三月,吐谷浑寇周边,庚戌周遣大司马贺兰祥击之。四月,贺兰祥破土谷浑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刺史皮子信),这是临潭史上第一次设置的洮州,距今1422年的历史。随之,又置洮阳郡及汎潭县。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置州县,洮州如故。七年,陇右诸羌,数为寇乱,朝廷以励(敬德)有威名,拜洮州刺史。十一年,改后周汎谭县为临潭县。炀帝嗣位,改州为郡。大业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4郡。当时临潭境内置有美相、临潭、当夷、博陵4县,县隶临洮郡(址今临潭旧城)。临洮郡共辖美相、叠川、合川、乐川、归政、洮源、洮阳、临潭、临洮、当夷、和政11县。
  唐朝时期,贞观元年(628年),始命并省,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10道,至十三年定簿,当时临潭为陇右道洮州临潭县。在盛唐时期(即开元、天宝时期),据开元二十八年户部记载,为陇右道临洮郡临潭县。天宝之后大乱(即安史之乱),陇右弃之不守,随之洮地也陷于吐蕃,并号洮州为临洮城。天宝十三年三月,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败吐蕃,复河源九曲,故临潭得以复靖。之后,又陷吐蕃,直至大中陇右始复。
  五代十国时期,唐灭梁后,吐蕃微弱,并常遣使朝贡于后唐,故洮地仍为后唐所有,洮州得以复置,继为陇右道隶属。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升洸州为保顺军。
  宋朝时期,北宋初临潭地区初为吐蕃玛尔戢(即木征)所占,仍号洮州为临洮城。大观二年(1108年)四月童贯统治官辛淑献、冯瓘等复洮州,改临洮城依旧为洮州,并归秦凤路下辖。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正月,关师古失洮、岷二州与金。三十一年九月,四川宣抚使吴璘遣将官曹复之。隆兴元年(1163年)正月,又失陷于金,金人仍称洮州,并为其临洗路来属。自嘉定十二年(1219年),又为蒙古兵所得,直至宋灭。
  元朝时期,洮州为河州路来属,州领可当一县。
  明朝时期,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在旧城置洮州军民千户所,隶属河州卫。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洮州十八族蕃酋三副使等叛,据纳麟七站之地,遂命征西将军沐英等讨之,又命李文忠(曹国公)往筹军事。英等至洮州旧城,寇遁去,英等追之,败西蕃于土门峡,获其长阿昌失纳。继而又平纳麟七站,生擒酋长三副使瘿嗉子等。是年夏五月庚午,筑城于洮河之北,东陇山之南川(今新城),并升洮州军民千户所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陕西都司。在明朝末年,即崇祯十一年(1638年),有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部出蕃地途经洮州。
  清朝时期,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洮州卫为洮州厅,隶甘肃省巩昌府。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二年(1913年),划甘肃为七道政区时,改洮州厅为临潭县, 属兰山道管辖。
  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临潭时,有四方面军部分红军攻占临潭后于新城地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之后,红军分别向东、北两路挺进。
  1938年,甘肃省调整行政督察区,扩大第一督察区(岷县)范围,划临潭为该区隶属。
  1949年9月11日临潭县解放,9月27日,在新城地区成立了临潭县人民政府,为岷县专区管辖。1950年划临潭县为临夏专区下辖。1953年,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