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51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序二
  在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刻,又一部全面反映临潭近二十年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社主义新方志出版问世了,这是全县各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件大事。
  古称“洮州”的临潭县,地处祖国大西北甘肃南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是一个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县。
  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地处汉藏结合、农牧过渡的陇要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她以独特的社会地理条件和多民史合发展,形成了经贸发达、商贸云集、人文荟萃的地方特色,南茶马互市重镇和主要商品集散地,享誉遐迩。
  20世纪30年代这里的各族人民迎接了红军长征,建立了甘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接受了革命的洗礼。新中国建立后,朴实的临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主义现代化建设,工农业生产、科技、教育、文化取得了空发展。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全县上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遇,立足地方实际,制定发展方略,努力发掘地方资源和传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开放促发展,建成了一批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农牧产业、水电开发和科化等方面的重点项目,促进了资源优势的转化,提升了对外水平,推动了全县经济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展。丰富的矿产资源,流经县内的洮河、羊沙河、冶木河水能资源,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还有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劳动力,得天独厚的林牧业资源,都彰显出临潭是一块富含开发价值的宝地。
  临潭县有修志、读志、用志的优良传统,把编修志书作为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临潭历史上第一部志书编纂于明万历年间。解放后第一部新编《临潭县志》始修于1987年,1997年出书,历时十年,被评为省史志成果一等奖,对促进临潭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了解临潭、推介临潭、考察临潭、投资临潭的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临潭县志(1991—2006)》从2007年开始编纂,历时一年多,记载了1991-2006年临潭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其出版发行对于充分反映临潭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临潭丰富独特的地域优势,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更好地宣传临潭、展示临潭、扩大临潭对外开放和交流,使临潭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将产生承前启后、沟通内外的文化桥梁作用。
  鉴古知今,存史资政,阅读《临潭县志(1991—2006)》,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热爱临潭、建设临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临潭的大潮中去,为建设二十一世纪的新临潭而奋斗!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