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大辞典》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25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地理位置基本位于祖国版图的中心。境内最高海拔4920米,最低1172米,大部分地区3000米以上,其自然类型大致可为三个区域:南部岷迭山区气候温和林木茂盛,是全国六大绿色宝库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气候高寒阴湿,农牧兼备;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河流环绕,牛羊遍野,属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自治州辖夏河、碌曲、玛曲、迭部、舟曲、临潭、卓尼七县及合作市,共99个乡镇(街道办)664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9.27万,其中藏族人口占51%。
  自治州境内自然、人文景观遍布,有尕海——则岔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桑科草原、黄河首曲、大峪沟等数十处风光优美的自然景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河拉卜楞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尼禅定寺、碌曲郎木寺等121座藏传佛教寺院;有甘加八角城、临潭洮州卫城以及迭部中国工农红军俄界会议遗址、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等20多处历史遗迹;有甘南藏族民歌、卓尼洮砚制作技艺、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舟曲多地舞、卓尼巴郎鼓舞、甘南藏医药、甘南藏族唐卡、甘南“南木特”藏戏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博峪采花节、玛曲弹唱等3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藏族服饰、卓尼木雕、插箭节等149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达518个;有香浪节、展佛节、采花节、花儿会、插箭节等数十种民俗节庆活动。
  甘南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来受到国内外的特别重视,一度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藏、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决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内地与藏区之间起着极其重要的承接和过渡作用。建州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甘南州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甘南的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和更新,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州委、州政府抓住国家扶持西部和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在2020年与内地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步入了甘南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编纂《甘南大辞典》是甘肃辞典丛书编纂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的自治州建州60周年文化献礼丛书,也是甘南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作为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文化格局发生的剧烈变化的今天,甘南民族文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甘南大辞典》的编纂也是为此所做的一项积极努力。本辞典涉及甘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力图准确勾画出甘南的历史与现状,成为一部系统反映甘南悠久历史、壮美山河及多彩人文的百科全书,同时展示建州60年来甘南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外界提供一个认识甘南、了解甘南、研究甘南人文历史和民族宗教文化的平台。《甘南大辞典》的出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族文化工程,将进一步鼓舞甘南各族人民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热爱甘南、建设甘南的信心,珍惜和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五大战略,全面开创甘南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甘南大辞典》编纂工作于2011年初正式启动,抽调州直及各县文体系统骨干人员,按照州政府办公室批转的编纂方案着手资料搜集、筛选、撰写、翻译和编校工作。编纂人员克服经费和人力不足等困难,历时三年方告完成,期间得到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多次听取汇报,指导具体工作。全体编纂人员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文献性、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力求做到内容翔实,文字简明扼要,使《甘南大辞典》经得起读者的审视和历史检验。
  《甘南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