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潭籍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委员、州政协副主席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2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临潭籍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委员、州政协副主席简介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524-531
摘要: 丁目迪1952年12月生,回族,临潭县城关镇郊口村人。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小时候受侨居沙特阿拉伯的父亲丁世明“海外关系”的影响,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为生计奔波,饱受了没有文化的苦头。1992年8月,占地29亩的临潭县回族中学竣工落成,第一批400多名回、汉、藏少年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开学典礼之际,他把侨居沙特的父亲捐献的2000元人民币和一辆价值5万元的东风牌汽车赠给回民中学。1994年3月他倡导成立了“临潭县回族教育基金会”,并当选为会长,他捐5000元作为教育基金会第一笔捐款。二十多年来,他先后捐款1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支持和资助20多名青年前往沙特阿拉伯、巴吉斯坦、马来西亚、埃及、伊朗等国留学深造。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政协人物 临潭县

内容

丁目迪1952年12月生,回族,临潭县城关镇郊口村人。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小时候受侨居沙特阿拉伯的父亲丁世明“海外关系”的影响,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为生计奔波,饱受了没有文化的苦头。1989年他多方呼吁,向省、州、县领导提出建议,在县城增建一所回族中学,他的建议得到采纳,县上聘请他为筹建委员会副主任,他率先带头捐资1万元,他任经理的华侨公司捐资1万元,又多次奔赴北京、兰州、临夏等地筹措资金58万元。1992年8月,占地29亩的临潭县回族中学竣工落成,第一批400多名回、汉、藏少年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开学典礼之际,他把侨居沙特的父亲捐献的2000元人民币和一辆价值5万元的东风牌汽车赠给回民中学。同时他还三上兰州,从省民委、西北师大、西北民院争取了大量的教学器材及各种图书5000余册,争取到20万元教师办公楼建设款,并给临潭县争取了250万元的教育资金,给合作藏族中学争取了120万元的建设资金。1994年3月他倡导成立了“临潭县回族教育基金会”,并当选为会长,他捐5000元作为教育基金会第一笔捐款。二十多年来,他先后捐款1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支持和资助20多名青年前往沙特阿拉伯、巴吉斯坦、马来西亚、埃及、伊朗等国留学深造。
  近几年来,在甘南和临潭县的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中,他充分利用自己联系面广、社会信息灵等优势,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牵线搭桥,争取了大量资金。在他的努力下,青石山电站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第一次争取到电站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之后又从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民委争取到中央非经营性基金补助400万元,中央补助4000万元。1998年12月23日,临潭县青石山电站开工兴建。2000年12月,电站提前一年建成发电。2001年6月,经他争取,碌曲县阿拉山水电站得到立项,并动工兴建。他为阿拉山水电站的建设也争取了大量的资金。还为甘南州教育事业争取到资金400万元,为解决人畜饮水争取到资金300万元,为合作至临潭公路改建、铺油也争取了资金。自1991年以来,丁目迪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省民委、省妇联的表彰奖励。1996年被国家民委、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国少数民族杰出青年”称号,2001年7月被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称号,2001年当选为“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并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他先后当选为甘肃省六、七届政协委员,省伊协常委,省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甘肃省海外交流协会、省欧亚友谊促进会
  理事,兰州市政协常委,兰州市穆斯林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甘南州政协常委、人大代表,州工商联副会长,甘南州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临潭县政协副主席,临潭回民中学名誉校长,甘南州政协副主席等职。
  敏生光生于1936年,回族,临潭县城关镇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长,政协临潭县五至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甘南藏族自治州伊协会长,临潭县伊协会长,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至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政协甘肃省第七至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兰州经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客座教授。
  敏生光自幼聪慧好学,受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深研刘智、王岱舆、马注、马启西等先贤汉文译著经籍,后受教于著名教授马宏道先生,全面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在教界和学界都享有较高声誉,出版专著繰历盛典的参悟——朝觐理念探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新月之光》(甘肃民族出版社),主编《马启西诗联赏识》(中华书局)《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等书籍。其中《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荣获甘肃省政府图书一等奖,《历史上伊斯兰“乌玛”(Umma)对西道堂的影响》《伊斯兰教殡仪探讨》《刘智思想与西道堂》《弘扬穆斯林经济文化,走向二十一世纪》《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解》等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世界宗教研究》《阿拉伯世界》《西北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中国穆斯林》等核心学术期刊上,曾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及国家有关部门发表学术演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他也多次邀请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和学术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临潭考察,不仅为学者调研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重要议题搭建了平台,而且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聆听学者教诲、开阔视野、发家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机会。1997年,应吉尔吉斯共和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敏生光教长以宗教领袖和学者的身份岀国访问,积极宣传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大好局面。回国后,又撰文介绍了吉尔吉斯东干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促进了中、吉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
  敏生光教长长期致力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推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倡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引导信众转变观念,与时俱进。1988年,在“尔德节”上为群众作了题为《积极推进计划免疫,增强儿童身心健康》的中阿文演讲,其演讲稿被世界卫生组织收藏。敏生光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关注民生,先后为临潭县城关民族一小捐款8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并购置了配套的课桌凳;为城关一小多次争取教学楼建设资金近千万元;创办红新月民族幼儿园、创办红新月民族医院;设立启西教育奖学金,奖励和资助穆斯林研究生及大学生数百人,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100多万元;从甘肃省发改委为临潭县中医院争取资金1418万元;汶川、玉树和舟曲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发动群众捐款捐物累计500多万元;动员群众植树造林70亩,为临潭县城构筑绿色屏障做出了贡献;发扬西道堂爱国主义传统,在2015年开斋节上号召信教群众举行万人和平祈祷大会,祝福祖国兴盛、世界和平。西道堂启西女校老校友和红新月幼儿园师生等响应号召举行纪念抗战文艺演出,演唱抗战歌曲,表达爱国热忱。本次活动得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网、《人民政协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敏生光为国家、民族、家乡所做的贡献获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1990年被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助学”荣誉证书,1991年被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惠及桑梓”荣誉奖状,1993年获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优秀名誉校长”称号,1994年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光荣称号。1995年1月9日新华社刊发文章《伊斯兰教派西道堂探索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敏生光及西道堂所践行的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给予了肯定。
  王勇回族,祖籍甘肃临夏,1962年11月出生于甘肃临潭。1981年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师。1978至1980年在部队服役;1981至1992年在临潭县独山电站工作,曾任临潭县独山电站副站长、站长兼支部书记(其间函授于河海大学经济管理专业);1992至1997年任临潭县供电公司、电力公司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1997至2002年任临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其间于1998年兼任青石山电站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2002年4月至2002年11月任临潭县政府常务副县长;2002年11月至2006年6月任中共临潭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于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在省委党校战略管理与应用哲学专业学习);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任中共临潭县委书记;2008年12月至2011年9月任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其间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兼任临潭县县委书记);2011年10月至今任中共甘南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任十届甘肃省政协委员。
  马富春(1925—1995),回族,经名哈力德,临潭县城关镇人,出生于西道堂大家庭,系教主马明仁长子。1947年毕业于四川华西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美国纽约大学电机系,后因奔丧,未出国就读。1949年筹备成立启西中学,为首任校长。1952年,在全县土改中提出贡献西道堂土地,支援农民翻身,因表现开明积极,被选为临潭县副县长。任职期间经常上山下乡,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1954年至1955年,先后任甘肃省畜牧厅一科副科长、省政协委员。1980年,甘肃省伊协恢复,当选为常委,先后担任省伊协副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在职期间,不辞辛苦,奔波于肃北、肃南、天祝及陇南、甘南等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推动畜牧改良和草原建设起了积极作用。1988年,率甘肃省穆斯林青年团赴麦加朝觐。他对伊斯兰教的研究造诣较深,其《刘介廉先生的宗教译著对以后伊斯兰教派的影响》等论文,在西北民族宗教界有一定影响。
  马富海(1921-1989),回族,甘肃省临夏市人。上世纪在临潭县经营绸缎生意,和江苏省当时全国最大的丝绸制造厂南京中鑫院有长期的业务往来,产品质优,独家经营,销量很大,曾经营夏河、临潭两地绸缎生意。1956年公私合营时将自营的临潭县绸缎铺资金(黄金、银元、货物以最低估价,折合银元4万5千余元)带头全部捐献给新成立的临潭县民族贸易公司,同时将夏河绸缎铺也全部捐献给夏河县民族贸易公司(折合银元2万7千余元),是当时全州捐资数额最多、最彻底的民主人士之一,后被任命为临潭县民族贸易公司经理、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工作期间长期外岀为公司业务奔波,长达八年之久,给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并做了大量的民族团结工作。他出资金派胞弟多次赴西藏等地,不惜一切代价和隐蔽战线的同志并肩战斗两年多,破获了敌特分子危害国家安全的几起重特大案件,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贡献。
  丁立夫(1902—),回族,原名丁学礼,字立夫,临潭县城关镇上古城人。幼入私塾,敏而好学,后入义学,学业更进。及长善辞令,讲义气,关心贫民及地方公益事业。民国时曾任临潭县参议员,三青团监事会监事,第二届县参议会参议员,县文献委员会委员等职。任旧城民族二校校长期间,于艰难困苦之中集资办学,呕心沥血,为发展地方民族教育做出了较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临潭县旧城市市长,临潭县副县长。1953年当选甘南州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以来,任甘南州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在土改、平叛、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政治运动中,协助政府做岀了应有的贡献。
  马逢春(1927—2009),回族,临潭县城关镇人,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任青海省保安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后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中校参谋。新中国成立当年冬入兰州革命大学第一部学习,学习结束后回临潭参加工作,被分配到经建科。1958年反封建扩大化受株连,坐冤狱18年,1975年冬获释。1979年始当选为甘肃省四届、五届、六届政协委员,提岀了许多有利于临潭发展的提案,得到省上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以实施,如储求修筑临潭城关西河滩防洪河堤的提案》《请求将临潭列为国扶贫困县的提案》等。他的事迹于2000年5月被《委员风采录》(甘肃卷)收录。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他还应邀参加了拉卜楞寺大经堂开光典礼和贡唐宝塔开光典礼,卓尼禅定寺、贡巴寺、恰盖寺、牙当寺,临潭江可寺活佛坐床典礼等活动。1998年应邀参加了在宁夏银川召开的“首届回族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与敏生光教长合写了《经堂教育刍义》一文,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1998年在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在《甘肃省穆斯林》(1998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不惑的丰收)一文。1989年自费赴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观光考察,回来后写了《华东万里行》连载于《甘南报》。他还当选为甘南州政协四至九届常委,临潭县政协常委,临潭县西道堂管委会主任等职。
  马登昆(1934—2013),藏族,临潭县术布乡黄虎族村人。1951年参加工作,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甘南州检察院检察员,甘南玻璃厂负责人,中共甘南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兼政协甘南州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卓尼车巴区工委书记,甘南州三合牧场场长,甘南州革委会政治部宣传组长,政治部副主任,甘南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州委常委,甘南州副州长兼计委主任,党组书记。1985年7月起当选为甘南州政协七、八、九届委员会副主席。1995年6月退休。
  单秉忠1944年9月岀生,回族,临潭县城关镇上河滩村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72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冶力关、卓洛学校、县文教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980年10月任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后为镇政府镇长。1982年10月至1992年12月任中共临潭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分管政法、统战等工作。他积极建言创建临潭县回民中学,并担任筹建委员会副主任,多次到省州和社会各界争取募捐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临潭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1993年1月当选为临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并任中共临潭县委常委、县人大党组书记。1997年当选甘南州政协副主席。1998年5月在甘南州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州人大副主任,甘肃省第八届人大代表。2003年5月任甘南州十三届人大党组成员,2004年12月退休。2002年受省上指派,担任甘肃省朝觐团团长,带全省8个分团、388名朝觐人员赴麦加朝觐。1990年荣获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
  马昕明1955年3月出生,汉族,临潭县新城东街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曾在合作一中任教,并任副校长,后任甘南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甘南州人民政府第五、六届督学,甘南州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常委,2007年1月当选为甘南州政协副主席。撰写发表了《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等文章,其中《认真实施学校体育艺术等级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文入选《中国社会发展与创新研究文库》一书。2006年曾获国家语委颁发的“推行规范字普通话先进个人”奖;省妇儿工委授予2001年至2005年“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个人”称号。
  .赵宏才1962年5月生,男,汉族,甘肃临潭人,研究生学历。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1月至1983年11月在临潭县石门公社工作;1983年11月至1987年2月任临潭县八角乡副乡长,1987年2月至1987年9月任临潭县八角乡乡长;1987年9月至1989年6月在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1989年6月至1990年4月任临潭县委办副主任;1990年4月至1993年12月任临潭县委办主任;1993年12月至1997年12月任临潭县委副书记;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任甘南州委秘书处副处长;1999年12月至2003年9月任甘南州委副秘书长、秘书处处长;2003年9月至2008年12月任甘南州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任甘南州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州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2013年12月任政协甘南州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席。2005年获州委、州政府“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得“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得甘肃省建设厅“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称号。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丁目迪
相关人物
敏生光
相关人物
王勇
相关人物
马富春
相关人物
马富海
相关人物
丁立夫
相关人物
马逢春
相关人物
马登昆
相关人物
单秉忠
相关人物
马昕明
相关人物
赵宏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