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协机关双联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196
颗粒名称: 一、政协机关双联工作
分类号: D693.21
页数: 5
页码: 178-182
摘要: 从2012年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是中共甘肃省委着眼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关键词: 政协机关 双联工作

内容

从2012年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是中共甘肃省委着眼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2012年2月20日上午,县政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了甘肃卫视直播的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3月16日,召开了县政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传达
  学习了省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意见和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特别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的“三个发展”、“五个更加注重”、“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和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以及对全省政协工作提出的 “四个围绕、四个做到”的具体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判断上来。动员县政协机关全体干部,统一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中去,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实实在在地为临潭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为了切实开展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政协机关及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席为组长,各位副主席为副组长,四委一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专职负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工作,由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县政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靠实了工作责任。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后,全体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所联系帮扶的王旗乡巴杰村调研,与村干部和群众座谈交流,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共同谋划致富之路。与村委会班子成员多次协商沟通,制定了切合巴杰村实际的《巴杰村小康建设规划》《巴杰村产业发展规划》《县政协机关“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五年帮扶规划》和分年度帮扶计划。
  在双联工作中,县政协始终坚持把理清发展思路作为首要任务,分析贫困原因,制定了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五年工作规划,明确了帮扶措施和近、远期发展目标。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紧要的部分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巷道硬化工程,特别是要先村、尕路湾村、卡巴村的人畜饮水等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转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开展劳务培训、联系输转劳动力等帮扶措施,让群众走出去赚钱,增加务工收入,提高农民生活
  水平;三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全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县政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方案》要求,确定了主要领导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的帮扶对象,共计帮扶对象22户贫困户,进一步细化责任,由每位干部进村填写建档制卡。
  2012年至2013年,先后两次捐款24400元,为22户联系户送去了面粉88袋,化肥27袋,为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2600元,为0~36个月儿童发放营养包450盒。邀请县农行行长为王旗乡乡、村两级干部举办双联惠农贷款培训班1期,为巴杰村委会落实价值3万多元的办公用品。落实巴杰村要先、卡巴、尕路湾、上、下五个社的人畜安全饮水项目资金约60万元。
  在党的十八大前后,全体干部职工先后两次深入农户家中,化解矛盾纠纷30件。岷县“7・22”地震发生后,全体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赶赴王旗乡巴杰村逐户进行灾情摸底勘察统计工作,积极动员倡议全县政协委员为灾区献爱心,全县非脱产政协委员为灾区捐款10900元。
  2014年,县政协机关认真贯彻县委“双联”行动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把“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组书记、主席亲自牵头抓,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及时召开干部职工会议,修订完善了 “两规划、一计划”。结合联系村、户实际情况,分析发展现状,掌握当前发展的短板、瓶颈,重新修订完善了切实可靠的帮扶计划,帮助联系户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因户施策,既指出了问题,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宣传了惠农政策,又找到了产业发展的路子。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户,听取了部分群众对2014年帮扶计划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干部联户工作纪律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形成了干部职工自觉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双联工作台账、民情日记及入户影像资料等,建立健全了各种档案资料,做到了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合理利用、高效便捷。一是落实帮扶措施,加强宣传。结合双联行动的“六大任
  务”,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讲解法律法规知识,打消帮扶对象思想顾虑,增强法制观念,拓宽致富视野,博得群众信任。全年共下村开展工作17次,开展双联惠农贷款培训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各一期,编写简报29期。二是修订联系户脱贫致富增收计划。各联户干部以奔小康为目标,与联系户反复沟通衔接,在去年制定的年度帮扶计划和五年帮扶规划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计划。通过与联系户交流制定出符合他们要求的目标任务,增强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起到促进联系户发展生产、尽快脱贫致富的作用。三是科学引导,帮助春耕生产。春耕期间,积极为联系户提供春耕所需帮助,帮助22户联系户解决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46袋,价值0.86万元,并邀请县农技站技术人员为巴杰村全体村民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期,为全村230户群众送去高产油菜籽300多包,为特困户送去了面粉等慰问品,鼓励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四是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1.为巴杰村卡巴、要先、采路湾三社实施了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项目;2.单位自筹资金对巴杰村村委会院内进行了硬化;3.通过积极协商,巴杰村文化广场项目已基本落实,争取2015年年内开工实施。并于9月份,按照县委办《关于推进双联行动与新一轮扶贫攻坚任务紧密结合的实施意见》(〔2014〕112号)及县联领发《中共临潭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2014〕13号)文件精神,以正县级干部联系户增加到6户,副县级干部增加到5户,正科级干部增加到4户,副科级干部增加到3户,一般干部增加到2户的标准和县政协在职人数,将35户贫困户纳入县政协双联户中。
  在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过程中,政协机关广大干部职工严格执行“八个不准”。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个人言行举止,本着入乡随俗、实事求是、尊重当地群众发展意愿的原则,真心实意地为帮扶对象排忧解难、答疑释惑,要求参加帮扶的干部职工在行动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影响村上的正常工作,不给帮扶对象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政协干部的良好形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群众信任、基层满意。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了干群关系,使贫困村、贫困户
  切身感受到“双联”行动带来的温暖。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4年3月,中共临潭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授予县政协办公室“2013年度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先进集体”;2015年3月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授予县政协办公室2014年度“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心奖”;2014年政协临潭县委员会被省政协表彰为全省“委员助推双联行动”先进集体;县政协办公室干部闫克俭获得2013年度全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原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魏健获得2014年度全州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先进个人”表彰奖励。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